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诗篇121篇研究

诗篇121篇研究

诗篇121篇研究
诗篇121篇研究

诗篇121篇研究

文/舍禾

《诗篇》历来受人的欢迎与诵读。从文学角度而言,它有着诗歌的灵性,既有华丽之处,也有入神的勾画,“它对人的思维与情感都极具启发作用”1;从分类而言,它包罗了信仰的众多层面,诸如赞美、信靠、祈祷等;从神学角度而言,它被称为“旧约的心脏”2,充满了敬虔、灵交与爱的主题,它被新约作者大量的引用。

《诗篇》121篇被称为信心之诗,它的用词既清脆悠扬、娓娓动听,又深刻隽永、励人信心。

一、经文翻译

1、我要举我目向山瞻望,我的帮助从何处而来?

2、我的帮助从造天和地的耶和华那里而来。

3、愿他不让你的脚摇动,愿保护你的不打盹。

4、看哪!保护以色列的,必不打盹也不睡觉。

5、保护你的是耶和华,耶和华在你的右边荫庇你。

6、白日太阳必不伤你,并且,在夜里月亮必不害你。

7、耶和华要保护你,免受一切的灾祸,他要保护你的性命。

8、你出和你入,耶和华要保护你,从今时直到永远。3

二、历史背景

对于本诗的背景,解经者各执一词。有认为是战士的祈祷文,有认为是朝圣之旅开始前的离别安慰诗4,有认为是进殿的礼拜文等。但是,从标题来看,它被称为“上行之诗”,5最大的可能是指朝圣之诗。唐佑之指出,锡安山是向上的,朝圣者

1狄拉德、朗文合著,刘良淑译:《21世纪旧约导论》,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页254。2同上,页254。

3以上译文参考不同的圣经版本:和合本、吕振中译本、思高本、现代本、新译本、KJV、NIV、BBE、ASV;同时也参考另外两本书籍:《圣经希伯来文文法》(Choon-Leong Seow著,中华信义神学院出版社出版),以及《旧约圣经中希英逐字对照》(王正中主编,浸宣出版社出版)。

4马丁路德也称之为安慰诗。

5“上行”,原为“台阶”之意(出20:26),也有译为“起程”(拉7:9),“高贵”(代上17:17),“阁楼”(摩9:6),“度”(王下20:9)。参王正中主编:《圣经原文串珠注解》,台湾,浸宣出版社,2000年3月二刷,页701。

同声咏唱,彼此鼓舞。6当时,很可能是朝圣者已望见了环绕耶路撒冷的群山。张国定博士则认为,这首朝圣诗可能由君王以提问的方式领导朝圣者,而祭司则为君王祝福。7总之,朝圣者藉此表达神对他们的保护,免去旅途中一切的危险。

三、结构分析

在十五首“上行之诗”中(120-134篇),除122篇与132篇之外,其他的都是简短精悍,一篇不超过8节;这些短诗都是一气呵成,琅琅上口。本篇在结构上近似于“登阶”而上,层层递进。笔者从两个不同的方法来阐述本篇的结构。

1、从提出问题到回答问题,再到解释具体的表象

我的帮助从何而来?(问题)1节

2节

3-8节

2、以修辞上的顶真(连珠)手法看结构

在中文所谓的“顶真”修辞法,就是用上句结尾的词语做下句的开头,前后顶接,蝉联而下,使句子的语气得到衔接,并一环扣一环。本篇虽然不能按照严格的顶真法来处理,但它至少也使用了类似的手法,使得每一节经文“前后顶接,蝉联而下”。笔者简单表述如下:

1节帮助2节帮助2节耶和华3节他(耶和华)

3节保护4节保护4节保护5-8节保护

四、文学技巧

本篇使用了多种文学表达方式。

(1)本篇在开篇时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义。反问法通常是否定句表达肯定意,肯定句表达否定意。在这里,作者以反问的语气,其作用却是加强语气,把“神是帮助者”表达地更加强烈。一节反问,七节回复。

(2)进一步分析,本篇采用了和唱的形式。杨濬哲认为,本篇诗歌是由指导者6唐佑之著:《诗中之诗(诗篇选读)之三信靠诗》,香港浸信会神学院,2001年5月初版,页235。

7张国定著:《天道圣经注释——诗篇(卷四)》,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2004年2月初版,页209。

的祭司以及巡礼者的会众,互相和唱的一首诗,8这种说法与张国定博士稍有差异,但是,都指明了本诗是一首和唱诗,既彼唱此和,加强了诗歌的气势。

(3)为了突出主题,作者使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以加强表达效果,使音节铿锵。“保护”一词作为本篇的钥字而出现了六次,加上意义相近的“荫庇”一词,则全篇重复七次出现了神的保护。

(4)本篇也使用了对仗与排比的文学手法。第6节就是明显的例子。它既是排比,又是对仗。而对仗法是希伯来诗歌的一个普遍的形式。

五、字义研究

1、举目?????? ?????

思高本译为“我举我目”,现代本译为“我举目”,这两种翻译更接近希伯来原文。?????为动词,属于Qal未完成式第一人称单数形式,它的原型意义为“举起,升高”。有人认为“我要举目”一句表明了作者的焦虑,因为诗人的内心缺乏平安,急需帮助。9同样的呼求也出现在123篇之中。在那里,诗人说,“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你举目。”紧接着,诗人道出了他自己的内心需要神的怜悯,就如同仆人需要主人的怜悯,使女需要主母的怜悯一样。

在犹太教的习俗中,“举目”包含了“祈祷、仰望、全心信靠”之意义。10昔日的朝圣者需要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因此,向山举目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期待能跨越一座座的大小山岗,平安抵达圣殿。不过,从深一层的情境来了解诗人的心灵,面对“如山”的困难,他也不会气馁,因为帮助他的耶和华比山更高。

2、山????????

在原文中,??????“山”之前附有冠词??,是指这山,或那山。但是,它又不单指某座山,乃指群山,因为所使用的“山”的单词,是阳性复数名词。

有人认为,山在宗教上代表了诸神灵,11因为其中一些山曾是向巴力和女神亚舍拉等偶像献祭的“高处”。12也有人认为,山代表锡安,因为锡安山是神居所的所在,向山举目,就是心中向往锡安大道,向往在圣殿朝见神。

8杨濬哲著:《诗篇选读》,美国,福音文宣社,2003年12月初版,页283。

9唐佑之著:《诗中之诗(诗篇选读)之三信靠诗》,页238。

10张国定著:《天道圣经注释——诗篇(卷四)》,页210。

11同上,页211。

12赖特著、袁天佑译:《诗篇注释(下册)》,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5年3月初版,页369。

无论是何种解释,山并不是本节经文的主体,诗人借由有形质的山带出对神的瞻仰。笔者把第1节的上半句翻译为“我要举我目向山瞻望”,其真实的意义是体现了诗人向耶和华的瞻望。

3、帮助???????

这里的“帮助”是单数阳性的名词,而非动词,两次出现均为同一个字,它是本诗的主题之一。山并不是人的帮助,诗人所要表达的也不是山的重要性,乃是借此表达他向神的仰望。即帮助人的乃是造天地的神。(诗115:15,124:8,134:3,146:6)。此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里的“帮助”含有“引导与保护”之意。葡文圣经(Portuguese Common Language Version)把本节经文翻译为:“我要向上举目,从那里我就得着帮助。” 13更有学者指出,“帮助”一词包括了“个人或民族方面在物质、经济或军事上等等的协助和扶持。”14因此,当诗人唱到“神是我的帮助”的时候,他的全人都在经历神具体的帮助,包括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一切。

与???

4、不???

在短短地8节经文中,出现“不”字共六次,中文都译为“不”字,但在原文却使用了两个不同的字,虽然,他们都属于否定副词。在第3节中出现了两次的???,在第4、6节中出现了四次的???。这些“不”字被用来配合未完成式第二人称,表示否定的祈使意义。以否定的形式出现,是为了表达更加的肯定之意。即耶和华一定会保护朝圣者的脚,在所行的路上得蒙平安,不至摔倒。

“不”字不是经常用的直说词(indicative),而是一种意愿(imperative),15所以,笔者把第3节的前部分翻译为“愿他不让你的脚摇动”,这样更符合原文的意境。

同样,那保护你的怎会打盹?假神巴力在每年的炎夏便会睡觉,下到地底(王上18:27)。但是,耶和华却不会睡觉,他的警觉是没有疲惫的,他永远不会放弃你,他不困倦的双眼永远地看顾你,也用大能保候你的脚永不滑跌。16因此,“不”字尽管看似简单,但其对加强诗歌的意境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3唐佑之著:《诗中之诗(诗篇选读)之三信靠诗》,页239。

14张国定著:《天道圣经注释——诗篇(卷四)》,页212。

15唐佑之著:《诗中之诗(诗篇选读)之三信靠诗》,页240。

16赖特著、袁天佑译:《诗篇注释(下册)》,页370。

5、保护????????

“保护”,原是Qal主动分词,它的原型为“谨守、小心”之意,也有学者认为,它含有“看顾、维护、保守”之意。17在这里则作名词“保护者”来使用。

该词在旧约中多次出现,如创3:24的“把守”,创18:19的“遵守”,创28:20的“保佑”,诗127:1的“看守”,箴3:26的“保守”,传11:4的“看”。18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保护”一词共出现六次。神的保护是非常具体的,他一直是以色列的保护者(4节)。这句话同时也阐明了以色列的救恩历史,这些圣约之民,随时都在神的保佑之中。从一族到个人,我们看到了神的保护是关乎到具体的对象的,因此,在短短的8节经文中,出现“我”字共三次,“你”字共十二次。

出现六次的“保护”,其中有三次以分词方式(participles)出现,另外三次以未完成式(imperfect)出现,都是强调继续不断地动作。19第5节正是说明了神的保护是持久的,即“耶和华一直在保护着你”。20

6、荫庇???

“荫庇”原文为单数阳性的名词。它的原意为“阴凉处、阴影”。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了神对朝圣者的保护。为什么神要在右边来荫庇你呢?最简单而言,就是神亲近你,给你十二分的安全感。有把“耶和华在你右边荫庇你”直译为“在你右边有他的手”。在《诗篇》中类似的经文还有:109:31,35:10,16:6等。

7、你出你入?????? ?????

“出去”一字在旧约中共出现800多次,大部分译成“出去,离开,领,发出”。21“进来”一字在旧约中共出现2500多次,大部分译成“进来,来到,临到”等。22“出去”与“进来”都属于动词,Qal不定词附属型加上第二人称单阳的词尾。在原文还有一个连接词,表明你出去和你回来,这两个行动是并列的,也是指到人日常的生活行动(申6:7)。诗人所使用的词语与摩西当年的祝福类似。摩西说,“你出也蒙福,入也蒙福。”(申28:6)

17张国定著:《天道圣经注释——诗篇(卷四)》,页214。

18王正中主编:《圣经原文串珠注解》,台湾,浸宣出版社,2000年3月二刷,页90。

19唐佑之著:《诗中之诗(诗篇选读)之三信靠诗》,页237。

20同上,页242。

21王正中主编:《圣经原文串珠注解》,页32。

22同上,页93。

神的保护不受时空的限制;神的保守不仅仅是现在,而是直到“永远”。唐佑之指出,从第1节的“从何”,到第8节的“出入”,再到最后的“永远”,神的保护越来越广阔,是永无止息的。

六、神学意义

对于旧约的犹太人而言,本诗具有重要的属灵意义。

1、上行——耶路撒冷圣殿,犹太人信仰的核心

每逢逾越节、七七节,以及住棚节,犹太成年男人都要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申16:16)。而妇女和孩童一年要有一次朝圣的机会。23尽管旅途艰辛,但他们却看为喜乐:“人对我说‘我们往耶和华的殿去’,我就欢喜。”(诗122:1)此外,犹太人也常常为耶路撒冷求福(诗122:9)。

为什么圣殿对犹太人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呢?原来,圣殿是犹太人敬拜的中心。他们每次都带着虔诚的心去朝觐神的面,圣殿成了犹太人信仰的“正典”,生活的中心。不过,在圣殿后期的历史(公元前586-587年圣殿被毁后),犹太人分散到巴比伦帝国,被掳事件直接改变了犹太人的社会、政治和宗教。特别是他们的信仰不能再围绕着耶路撒冷的圣殿,而是转型到了以圣经书卷为中心的信仰形态之中。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圣经可说是已取代了圣殿原有的‘正典地位’,成为塑造群体身份的资源。?24

有人认为本诗是被掳归回后所作,表达了回归者要到耶路撒冷朝拜神的心声。无论是被掳前,还是被掳后,或是回归时,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那就是圣殿对他们来说,具有永恒的意义——它是神的居所,神同在的象征!

2、保护——超越时空的神,犹太选民随时的庇护者

犹太人的命运,其实就是神的“命运”。神是他们的救赎者,是他们的保护者。西奈之约讲述了神与他们之间的约定。这约犹如一条锁链,把双方绑在一起;藉着这约,神把以色列人分别出来,归属自己。从此,这个约定便伴随着以色列人,祸与福的选择也随时有可能发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神保守抑或不保守他们,取决于他们是否愿意遵守神的命令。其实,神“不保守”他们也属于“保守他们”的23张国定著:《天道圣经注释——诗篇(卷四)》,页210。

24鲍维均、黄锡木等合撰:《圣经正典与经外文献导论》,香港,基道出版社、国际圣经协会联合出版,2001年09月01日,页21。

大范畴之内。神交出他们是为了保守犹太民族在信仰与生活上的纯洁性与独一性。从出埃及之旅到士师时代,再到王国时期,无不如此。

从狭义角度来看,朝圣者要走的是一条“死荫幽谷”,此谷亦称为“流泪谷”,(诗84:6)同时也被称为“锡安大道”(诗84:5),经过这路,他们到达锡安朝见神(诗84:7)。这一路危险不断,它既考验朝拜者的体质、毅力,也考验朝拜者对神的信靠之心。诗人满怀激情地告诉我们,神绝不会允许任何的灾害困扰朝圣者,无论是“太阳之灾”,或是“月亮之祸”,神都引领他们一步一步走过,直到永远。

七、今日应用

《诗篇》之于基督徒,犹如灵交之于基督徒,亦如人生旅程之于基督徒。

1、人生之路,常经艰难

假如,出埃及旷野之旅是人生之旅的写照的话,那么,犹太人的朝圣之旅则是基督徒信仰探求之旅的素描。使徒说,“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14:22)无论从属灵角度,或是世俗角度,人生受苦难是常事;对于服侍神的人而言,艰难更是在所难免。保罗说“服事主,凡事谦卑,眼中流泪,又因犹太人的谋害,经历试炼。”(徒20:19)

2、向天仰望,信心功课

有道是信心之路有惊无险!神让我们在艰难中学会信靠。没有风雨,不能见彩虹。同样,谁都知道玫瑰花的芬芳,谁都知道玫瑰刺的痛楚。然而,没有玫瑰刺,玫瑰花就成了缺陷的美;没有良好的心态,玫瑰花只不过是一朵刺上的花。今天的基督徒,在聚会,祷告,读经上也需要信心相伴,不然必会停止不前(来10:25)。

3、神是帮助,保护引领

“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赛43:2)每次的艰难,都能得到神同在的喜悦。蒙受神恩典的人,他就不会忘记这是何等的甘甜。

总之,《诗篇》121篇阐述了朝圣者向神的敬虔与信靠,同时也体现了神对朝拜者的荫庇与保护。对于基督徒而言,本诗是我们信仰之旅的写照——他是我们的帮助——因为他曾经用权能创造天地!阿门!

参考书目:

1、狄拉德、朗文合著,刘良淑译:《21世纪旧约导论》,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2、王正中主编:《圣经原文串珠注解》,台湾,浸宣出版社,2000年3月二刷。

3、唐佑之著:《诗中之诗(诗篇选读)之三信靠诗》,香港浸信会神学院,2001年5月初版。

4、张国定著:《天道圣经注释——诗篇(卷四)》,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2004年2月初版。

5、杨濬哲著:《诗篇选读》,美国,福音文宣社,2003年12月初版。

6、赖特著、袁天佑译:《诗篇注释(下册)》,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5年3月初版。

7、鲍维均、黄锡木等合撰:《圣经正典与经外文献导论》,香港,基道出版社、国际圣经协会联合出版,2001年09月01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