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温病中涉及下法的部分

温病中涉及下法的部分

温病中涉及下法的部分
温病中涉及下法的部分

温病

1、温热类温病气分证治

邪热在肺

证名:肺热腑实

病机:肺经痰热壅胜,肠腑热结不通之肺肠并病

症状:身热,痰涎壅盛,喘促不宁,腹满,便秘,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

治法:宣肺化痰,泻热攻下

方药:宣白承气汤(组成:生石膏、生大黄、杏仁粉、瓜蒌皮)

证名:肺燥肠闭

病机:燥热伤肺,肺津不布,燥干肠液,传导失司

症状:咳嗽不爽而痰多,大便秘结,胸闷腹胀,舌苔腻而干,脉滑

治法:清肺化痰,润肠通便

方药:五仁橘皮汤(组成:甜杏仁、郁李仁、松子仁、柏子仁、桃仁、橘皮)

邪热在肠

证名:热结肠腑

病机:肺经邪热不解,传入胃肠,与肠中积滞互结而致

症状:日晡潮热,大便秘结或纯利清水,腹满硬痛,或时有神昏谵语,舌苔焦躁或起芒刺,脉沉实有力

治法:攻下软坚邪热

方药:调胃承气汤(炙甘草、芒硝、大黄)

证名:阳明腑实,小肠热盛

病机:腑实兼小肠热盛

症状:身热,大便不通,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时烦渴甚治法:攻下热结,清泄小肠

方药:导赤承气汤(组成赤芍、细生地、生大黄、黄连、黄柏、芒硝)

证名:腑实兼热闭心包

症状:身热便秘,神昏舌謇

治法:攻下热结,清心开窍

方药:生大黄粉调服安宫牛黄丸

证名:热结阴亏证

病机:热结阴亏,燥屎不行

症状:身热便秘,口干咽燥,舌苔焦躁

治法:攻下燥结,滋阴增液

方药:增液承气汤(组成:玄参、麦冬、细生地、大黄、芒硝)

证名:腑实兼气液两亏

症状:大便秘结,口燥咽干,倦怠少气,苔焦脉弱

治法:攻下燥结,补益气阴

方药:新加黄龙汤(组成:细生地、生甘草、人参、生大黄、芒硝、玄参、麦冬、当归、海参、姜汁)

2、湿热类温病气分证治

证名:暑热积滞,郁结肠道

病机:暑湿郁蒸气分,困阻中焦,并与积滞互结,阻滞肠道

症状:湿热稽留,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苔黄垢腻,脉滑数

治法:导滞通下,清暑化湿

方药:枳实导滞汤

证名:湿滞大肠

治法:化湿清热,宣通气机

方药:宣清导滞汤

3、温毒类温病气分证治

证名:毒壅肺胃,热结肠腑

病机:风热时毒壅盛于肺胃及肠腑

症状:身热如焚,气粗而促,燥烦口渴,咽痛,目赤,头面及两耳上下前后掀赤肿痛,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短少,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透热毒,攻下泄热

方药:通圣消毒散

4、瘟疫类温病

证名:邪传阳明证

症状:壮热口渴,大汗出,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或身热烦渴,午后热甚,鼻如烟煤,

腹满硬痛,通舌变黑起刺

治法:清热生津或急下存阴

方药:白虎汤或大承气汤(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经典原文

《温热论》

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怛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10)

《温病条辨中焦篇》

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1)。

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服增液汤已,周十二时观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11)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17)

从寒温之争论述伤寒、温病的学术研究概况

从寒温之争论述伤寒、温病的学术研究概况 潘冰,夏明,胡萍萍通讯作者:董幼祺 (宁波市中医院,浙江宁波315012) [摘要]从温病、伤寒的归属、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方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寒温之争,进而总结出“寒温统一”是“寒温之争”历史进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寒温之争;伤寒;温病 在宋金元时期,温病学在伤寒体系中逐渐孕育发展、变革分化,最终在明清时期形成了自己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继而出现了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等方面的激烈学术争论,这就是中医学史上影响甚大的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即“寒温之争”。 一、温病、伤寒的归属之争 《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进而提出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的概念,这为后世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的寒温之争埋下了伏笔。 伤寒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温病是依托于伤寒的。这也包括从古至今的大部分学者,认为《伤寒论》所述之伤寒为“广义伤寒”。《内经》的《素问·热论》指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即明确了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同时在《灵枢·论疾诊尺》中亦有提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不仅明确了温病的温热性质,而且相当于已将温病归在了伤寒的范畴。仲景《伤寒论》中也简明地描述了:“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等与温病相关的内容,提出了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的概念,虽未提出温病的治疗方剂,但所述的清热、养阴、攻下等治法与其相应方药,确可适用于温病。现代学者郑秉熊[1]认为温病学说是在《伤寒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温病也只能说是伤寒病的一个支流。综上所述,伤寒派认为温病隶属伤寒,不应另立门户,自成体系。 温病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创立新说。宋代的韩袛和在《伤寒微旨论》中就已提出热病可“别立方药而不从仲景方”的主张。而到元代末年,王道安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其在《医经溯洄集》中如是说:“夫惟世以温病热病混称伤寒,故每执寒字,以求浮紧之脉,以用温热之药,若此者,因名乱实,而戕人之生,名其可不正乎?”至此,对温病的认识始从伤

伤寒金匮温病名句名方-100条

伤寒金匮温病名条名方(100 条) 一、伤寒部分(42 条)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 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 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 3、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1) 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4) 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 6、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38) 7、"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

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0) 8、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63) 9、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64) 10、"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 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67) 1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 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1) 1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 地者,真武汤主之。 (82) 13、"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 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中医温病学试题与答案

温病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 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 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国成立后 D.战国到唐代 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 A.汪石山 B.吴又可 C.李时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E.罗天益 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 A.温热论 B.温热经伟 C.温疫论 D.湿热病篇 E.肘后备急方 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伟 E.温疫论 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刘河间 D.朱肱 E.王安道 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吴又可 E.薛生白 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刘河间 C.张从正 D.李东垣 E.朱丹溪 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 A.朱肱 B.刘河间 C.汪石山 D.吴又可 E.王安道 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 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 B.古方今病不相能 C.立新论、创新法 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E.灵活运用经方 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 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 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 A.唐代 B.宗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 A.余霖 B.扬栗山 C.戴天章 D.吴有性 E.俞根初 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陈平伯

浅谈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_韩振杰

浅谈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 韩振杰陕西省榆林市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总医院(榆林719315) 摘要:本文就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即苦寒攻下法、扶正攻下法、通瘀破结法、导滞通下法。关键词:通下法;温病学;医话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0.04.095文章编号:1003-8914(2010)-04-0699-02 通下法是攻导里实、逐邪下泄的一种方法。具有通便荡积、泻下实邪、通瘀破结等作用。温病中凡是有形实邪内结,如燥屎、积滞、瘀血等证皆可运用。临床按其作用可分为苦寒攻下、扶正攻下、通瘀破结、导滞通下四种,尤其以苦寒攻下法运用机会最多。柳宝诒所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邪热入胃,则不复它传,故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就是指此而言。但也需根据病情的兼挟变化,与其他方法配合运用。现就各法适应病证分述如下: 1苦寒攻下法 主要用于温病热结腑实或兼它径实热的纯实证。 1.1热结腑实证身热恶热,日哺潮热,烦躁昏谵,汗出大渴,小便短赤,腹满痛拒按,大便密结,或下利稀水、恶臭难闻,舌苔黄厚焦燥,甚至焦黄起刺,脉沉实滑数有力。 此系热入阳明,劫灼胃津,与肠中宿滞内结为燥屎,治宜苦寒攻下,可根据痞、满、燥、实的轻重分别用三承气汤(温病引用《伤寒论》三承气汤已减枳、朴之量,且以调胃承气汤为多用,因为温热病热结腑实证,津气损伤较伤寒腑实更重更速的缘故)。 1.2热结腑实兼它结实热证 兼痰疾热壅肺证:潮热便秘,咳喘胸闷,痰涎壅盛,苔黄厚腻而干,脉沉滑数,右寸实大。 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升降相关。痰热壅肺,肺气不降,热结大肠,腑实不通,二者互为因果,故出现上述证候。此属脏腑同病,治宜肺与大肠同治,以清痰热,宣肺气,通腑实为法,即苦寒攻下合宣肺化痰,方用《温病条辨》的宣白承气汤(石膏、大黄、杏仁、瓜蒌皮)。 此系燥热结于大肠,痰热结于胸脘所致,治宜攻下腑实,化痰开结,方用《温病条辨》的承气合小陷胸汤(瓜蒌、黄连、半夏、枳实、厚朴、大黄)。实际上用俞根初陷胸承气汤更佳(瓜蒌、黄连、半夏、枳实、芒硝、大黄)。 1.3兼小肠热盛证身热烦渴,腹满便秘,小便涓滴,赤涩热痛,苔黄燥,脉沉数,左尺弦劲。 此系二肠同病,燥热内结大肠,又兼小肠热盛,下灼膀胱。治宜攻下热结,清泻火腑,方用《温病条辨》的导赤承气汤(生地黄、赤芍、大黄、黄连、黄柏、芒硝)。 1.4兼热闭心包证身热肢厥,神昏谵语,舌謇语涩,腹满便秘,饮不解渴,舌降苔黄燥,脉沉滑数。 此系气营同病,多由腑实失下,邪热内陷,顺传心包而成。此时虽以热闭心包为急,但腑实不去,热无从泄,必将内闭外脱。故宜开窍醒神与攻下腑实并用,方用《温病条辨》的牛黄承气汤(安宫牛黄丸送服生大黄末)。 2扶正攻下法 主用于热结腑实兼津液不足,或兼气液两亏的虚实夹杂证。 2.1腑实兼阴液亏虚证身热腑满便秘,口燥咽干,舌红而干,苔焦燥,脉沉细有力。 此系热结液亏,半虚半实之证。治宜增液攻下,方用《温病条辨》的增液承气汤(玄参、生地、麦冬、大黄、黄硝)。 2.2兼气液两亏证身热腹满便秘,口燥咽干,唇裂齿焦,倦怠少气,精神萎靡,舌干红,舌苔或黑而焦燥,脉沉细无力或沉涩。 此腑实未去,气液大伤之证,常由腑实失下,迁延而成。治宜攻下腑实,大补气液,方用《温病条辨》的新加黄龙汤(大黄、芒硝、甘草、生地、玄参、麦冬、人参、海参、当归、姜汁)。 3通瘀破结法 主要用于热与血结的血热蓄结证。以身热夜甚,少腹急结或硬满疼痛,神志如狂或发狂,舌质紫降而暗,脉沉实或沉涩为主要表现。 此系热入血分,与瘀血结于下焦之证。治宜通瘀破结,方用《温病条辨》的桃仁承气汤或抵当汤。 4导滞通下法 主要用于湿热挟滞的湿温里结证,或湿滞大肠证。 4.1湿热挟滞,里结胃肠证胸腹灼热,脘痞呕恶,腹胀作痛,大便溏臭不爽,粘垢如酱,或色黑如漆,苔黄垢 · 996 · 光明中医2010年4月第25卷第4期CJGMCM April2010.Vol25.4

四大经典之温病

《温病学名著选》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1.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与伤寒辨治的异同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伤寒与温病由表入里传变的区别及温病表证初起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3.风邪、湿邪与温热相搏的证候与病机及湿热病与伤寒的鉴别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温热夹风、夹湿逆传营分的病机、证候与治法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成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热入于营,舌色必绛。风热无湿者,舌无苔,或有苔亦薄也。热兼湿者,必有浊苔而多痰也。然湿在表分者,亦无苔。 5.斑出而热不解的病机与治法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

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战汗的病机与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7.湿热邪气留滞三焦气分的治法及与伤寒少阳病治法的区别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矣。 9.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及温热病与湿热病的治则余医案中,凡先治血分,后治气分者,皆伏气病也,虽未点明,读者当自得之。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伤寒金匮温病名句名方-100条

伤寒金匮温病名条名方(100条) 一、伤寒部分(42条)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 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3、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 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34) 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 6、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38)7、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 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8、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 9、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4) 10、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 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 1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 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1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 地者,真武汤主之。(82) 13、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 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 14、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 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 15、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138) 1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 柴胡桂枝汤主之。(146) 17、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 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 18、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 19、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161) 20、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 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 21、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77) 22、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23、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

《温病学B》作业1答案

A型题: * 1. 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体系中摆脱出来:C.元代 * 2. 温病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在:E.清代 * 3. 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灵活运用经方 * 4. 温病形成完整体系是在什么时代? E.清代 * 5. 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的是:E.叶天士 * 6. 燥热病邪致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B.病位以肺为主 * 7. 既能化燥化火,又能伤阳气的温邪是:E.湿热 * 8. 下列除哪一项外,都与温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C.失治、误治 * 9. 温毒病邪的致病特殊征象是:D.红肿疼痛 * 10. 下列哪一项属于暑热与风热之邪致病的共同特点? B.变化迅速 * 11.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感温病的初起表现?D.苔黄尿赤 * 12. 病变中心在肺,易耗伤津液的温病是何邪所致? E.燥热病邪 * 13. 下列除哪一项以外,均为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E.易于损伤元气 * 14. 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基础上补充出三焦辨证? E.以上均不是 * 15. 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王安道* 16. 下列哪项不属于温热性质的温病?D.伏暑 * 17. 春温的致病因素是:E.温热病邪 * 18. 首创温病“卫气营血理论体系的医家是:C.叶天土 * 19. 清代四大温病学家是指:B.叶天土、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 20. 首次系统以温病学的理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地方是:D.石家庄 * 21. 《广温疫论》一书作者是:C.戴天章 * 22. 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D.刘河间* 23. 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C.《湿热病篇》 * 24. 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朱肱 * 25. 下列哪项不属于温疫与温病的区别点?E.伤阴的程度 * 26. 下列哪项属暑热病邪致病特点:C.先入阳明气分 * 27. 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提法欠妥的是:C.必夹湿邪为病 * 28. 下列哪项不符合辨别新感与伏邪的实际意义? C.归纳病证的不同性质 * 29. 温病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 B型题: * 30. 祖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的作者是:C.吴又可 * 31. 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完整理论体系的杰出代表是:A.叶天土 * 32. 《难经》认为温病和广义伤寒是:B.隶属关系 * 33. 温病与狭义伤寒是:A.并列关系 * 34. 温病与温疫是:E.根据传染性和流行情况区分

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李致重等)

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李致重等) 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https://www.sodocs.net/doc/fa16004002.html,/forum.php?mod=viewthread&ti d=5088 1楼发表于2007-7-1 01:56 | 只看该作者| 倒序看帖| 打印 李致重等/香港 清代以来,随著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中医界围绕著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20世纪70年代国内曾有人立倡“寒温统一论”,但至今并未形成学术界的共识。对於伤寒和温病的关系,下面讲三点看法。 一、关於“古方今病” 金元时期,刘河间针对热病初起不可纯用辛温解表之法,不宜投麻、桂辛温大热之剂,设立了双解散、凉膈散等表里双解之剂。据此他提出了“古方今病不相能也”之说。这个说法,成为后世“伤寒与温病病因病机截

然不同,治疗上必须严格区别”的理论依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1. 病变了吗 整个人类进化的历史,是以亿年为单位来计的,从《内经》、《伤寒论》到现在也不过两千年左右。这对於人类的遗传、变异来说,是很有限的一瞬间。在这期间,尽管人类疾病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就外感温热病的发病原因、病情特点、病理机制以及人的体质因素来说,不可能有本质的改变。 这里,从中医外感病的学术发展来说。《素问.热论篇》里提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的伤寒,就是全部的外感热病,与《伤寒论》所讨论的完全是一回事。《素问.热论》六经辨证的内容虽然与《伤寒论》不尽一致,这是学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不是理论原则的差异。应当看到,就温热病来说,在《内经》时期已经有明确的论述了。 再看《难经》。《难经》上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五个方面指的是广义的伤寒。五者之中伤寒,相当於《伤寒论.太阳病篇》相对於中风的伤寒,称之为狭义的伤寒。而五者中的湿

温病读书心得

略论“温病”学说对于《伤寒论》的发展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顾钧青 温病学起源于《内经》时代,伤寒与温病的名称都来源于《内经》,《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伤寒论》中亦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条文。在唐宋以前,温病基本隶属于伤寒的范畴,唐宋以后,随着江南地区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渐增多,外感热病和流行感染的情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长期治疗热病的临床实践中,历代医家逐渐发展并突破了《伤寒论》的理论框架。时至明清,以明代汪石山、吴又可和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四大家为代表的一批医家不断在临床上探索总结,发展创新,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了温病学自己的理论体系。应当说,温病学确实源于《伤寒论》,但温病学又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伤寒论》,绝不是《伤寒论》一书所能完全概括的。 首先,在辩证体系方面,《伤寒论》首创的六经辨证体系综合概括了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极大。而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辩证亦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阶段辩证方法,且辩证过程和思路更为直观详实。六经辨证对寒邪发病的病变论述较详,太阳病几乎占了一半的条文,阳明病的条文相对较简,而与之相对应,卫气营血辩证中的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等,辩证的证型和相应的治法要细致很多。此外,单纯分阶段和层次的辩证论治体系还不足以满足临床的要求,故而,温病学更提出了三焦辩证,以三焦来归纳临床错综复杂的辨证表现。凡心肺之病属上焦、脾胃之病属中焦,肝肾之病属下焦。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互为经纬,共同构建了温病学的辨证理论体系。 此外,《伤寒论》首创的方证辩证体系以六经为纲,共有112方,对后世医家的影响也极大。《温病条辨》将温病分为9种,列238法,处方198首,直接引用《伤寒论》原方和化裁原方有83首,其余为引用其他前代医家的方子和自创,由此可见,温病的方证辩证体系在《伤寒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对温病的辩证治疗也更细致完备。 第二,在病因学诊断方面,《金匮要略》提出了“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三因说,系统而明确地将疾病病因分类,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极大。但在温病病因上,将温病归于伤寒的一类,对温病病因并未提出实质性的认识。温病学突破了传统的“六淫”致病学说,吴又可在《素问》“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疠气”致病学说,“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后的温病学家又对于暑温、伏暑、湿温、秋燥以及各种瘟疫、温毒包括大头瘟、烂喉痧、麻疹、天花等常见传染病的病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这些都是发前人之未发,是对于中医病因学的重大贡献。其对外邪的认识,较之前代医家的认识,更接近于疾病的本质。 第三,在诊断方法方面,《伤寒论》重视脉象,其腹诊也很有特色,但在舌诊方面很少涉及,而温病学以叶天士为代表,重视脉象之余,更重视辨舌验齿的诊断方法,对于斑疹白痘的诊断也很重视。例如热病病人开始表现为黄苔,热毒

温病试题

中医学专业《温病学》试题(1) (一) A型题(共30题) 1、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D ) A.刘河间 B .吴鞠通C.叶天士D.喻嘉言E.王孟英 2、温病战汗多发生于(B ) A.卫分阶段B.气分阶段C.营分阶段D.血分阶段E.温病后期 3、身热心烦,小溲色黄,口渴自汗,气短而促,肢倦神疲,苔黄干燥,脉虚无力。治宜( A ) A.王氏清暑益气汤B.东垣清暑益气汤C.生脉散D.白虎加人参汤E.竹叶石膏汤4、低热,干咳或痰少而粘,口舌干燥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治宜(A ) A.沙参麦冬汤B.清燥救肺汤C.竹叶石膏汤D.生脉散E.清络饮 5、发热,面赤,汗多口渴,烦躁气粗,身重脘痞,苔黄腻,脉滑数。治宜( D )A.葛根黄芩黄连汤 B .枳实导滞汤C.王氏连朴饮D.白虎加苍术汤E.桂苓甘露饮 6、温病中心营热极的舌象为( A ) A.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型B.舌焦紫起刺C.舌绛而干D.舌尖红赤起刺E.舌淡红而干 7、白苔如碱状是哪种征象( E ) A.邪热迅速化燥入胃B.胃气衰败C.湿热秽浊D.湿遏热伏E.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 8、舌绛不鲜,干枯而萎的舌象为( D ) A.邪热入营,营阴耗伤B.热入心包C.热毒乘心D.肾阴耗竭E.胃阴衰败 9、湿温病后期湿胜阳微,转化为寒湿之证的舌象(C) A.舌黑干燥,甚至焦枯B.舌苔干黑,舌质淡白无华 C.黑苔滑湿而舌淡不红D.舌淡红而干,其色不荣E.遍舌黑润,舌紫红 10、温病中的“分消走泄”法属于( C ) A.泄卫透表法B.通下法C.和解表里法D.清解气热法 E.祛湿清热法 11、温病出现口噤不开,目睛上视,其治法是( E ) A.清心开窍B.豁痰开窍C.芳香开窍D.祛风通窍E.以上都不是 12、在清营泄热法的应用上,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 A.本法适用于热入营分邪未动血的营分证B.邪在气分而未入营者,不宜早用C.邪初入营者,仍用清气泄热,透邪外出D.兼神昏痉厥者,宜配合开窍、熄风法E.热邪已耗血动血者,不宜再用本法 13、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心烦,口渴,尿黄赤,舌红,苔腻,脉濡数。治宜( A )A.银翘散去牛蒡子、玄参加杏仁、滑石方 B.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 C.银翘散加黄芩、葛根、豆豉、玄参方 D.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E.银翘散 14、身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A )A.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B.栀子豉汤C.凉膈散D.蒿芩清胆汤E.导赤清心汤 15、发热,腹中绞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烦躁闷乱,四肢逆冷,头汗如雨,舌淡红,苔白,脉沉伏。治宜( A ) A.玉枢丹B.甘露消毒丹C.胃苓汤D.蚕矢汤E.葛根黄芩黄连汤 16、“温病学的成长阶段”是指哪一时期( D ) A.战国---晋唐B.战国----宋代 C.唐代-----宋代 D.宋代----金元E.明代----清代 17、《湿热病篇》的作者是(B ) A.叶天士B.薛生白C.王孟英D.刘河间E.余师愚

浅谈《温病条辫》和《伤寒论》的关系

浅谈《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的关系 摘要:伤寒与温病的名称都来源于《内径》,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伤寒和温病在唐宋以前基本是一致的,直到清末温病学派形成以后,就出现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争论的中心是:伤寒学派认为温病源于伤寒,伤寒可以概括温病;而温病学派认为伤寒与温病寒温异气,截然不同。笔者认为,温病学派发展了伤寒论,温病学源于伤寒,并在其基础上丰富了伤寒。 关键词:温病;温病条辨;伤寒;伤寒论 正文:1.病机和辩证方面三焦与六经相须为用 《温病条辨》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创三焦辨证法, 对外感热病的病机及辨证有很大的发展和补充。而三焦辨证与六经辨证又有相须互用之妙: 一、病机方面:《伤寒论》六经病, 从三阳至三阴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温病条辨》三焦病由上焦至下焦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阳明病和中焦病均属里实热证, 《温病条辨》不仅完全囊括了阳明病的实热方证, 而且还补充了湿温病等内容。《伤寒论》在三阴病重点论述了寒邪伤人阳气, 乃以救阳为急务,《温病条辨》在此基础上更加详细的对之进行论述并创制了鹿附汤等新方,为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极大贡献。 二、辩证方面:三焦辨证和六经辨证都是为了阐明外感热病的病理发展和指导辨证论治。六经辨证是外感病辨证论治的基础,对寒邪发病的病变论述较详,而三焦辩证则对外感热病中常见症候如热如营血、热闭心包、热盛动风、伤阴、动血、湿热蕴阻脾胃等加以补充。可见《条辨》确实在病因、病机、辨证方面补充和发展了《伤寒论》。所以, 两者在外感热病的论治上,确有相须为用之妙。 2.善于使用仲景原方加减化裁赋新义 笔者作过统计, 《温病条辨》共有206方,其中借用《伤寒论》原方的有36个,如在下焦篇中治“温病解后,脉迟,身凉如水,冷汗自出者”

温病学(5.5)--温病常用诊法习题

温病常用诊法 答案 一、填空题 1.邪气未盛,正气未衰 邪正交争,虚实错杂 2.半表半里 郁阻少阳 邪留三焦 郁闭膜原 3.不恶寒 由表传里 里热蒸腾 4.热结肠腑,阳明腑实 湿热交蒸 5.灼热 厥冷 内真热外假寒 6.热退身凉 留伏阴分 7.完全丧失 痰热阻闭心包 8.拘挛强直 手足抽搐 厥阴肝 9.寒凉 邪热冰伏 升提和滋补 10.热毒轻浅 较好 病情深重 不良 11.血热炽盛 热毒深重 火毒极盛 12.神志不清 时清时昧 似清似昧 时有谵语

湿温 13.昏谵躁扰瘀热扰心14.大成片 碍手 不退色 如粟米 皮屑脱落15.卫分 气分 营分 血分 16.表 轻浅 初期 里 较重 17.湿阻气分气分 湿浊 18.脾湿 胃津 布化津液19.化燥入胃津液被劫20.湿渐化热湿热俱盛21.舌苔舌质动态变化22.津液已伤 逐渐化燥 病邪消退 胃阴已衰亡23.属实 胃 属虚 肾

24.色泽 润燥 邪热轻重 津液存亡 25.肺胃热毒 烂喉痧 疫毒上攻 热毒极盛 26.肾阴亏损 虚火上炎 阴液耗损 气血瘀滞 27.神昏谵语 昏愦不语 神志如狂 神情呆钝 28.津液耗损 气不化液 29.湿热类 白色庖疹 湿温 暑湿 伏暑 30.胸膈 脘腹 下腹或小腹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31.C。答案分析:温病热厥的脉象表现为沉实或沉伏而数。 32.C。答案分析:身热夜甚只见于营血分阶段。 33.A。答案分析:夜热早凉是温病后期邪热未净,留伏阴分的特有热型。 34.A。答案分析:焦紫起刺的舌象是血分热毒极盛的征象。 35.B。答案分析:温病后期邪热久留,肾阴欲竭,无液上承,故见舌绛不鲜,干枯而痿。 36.D。答案分析:温病后期,热邪深入下焦,耗竭肾阴,即邪热未除,真阴已亡,故见黑苔干燥甚或焦枯。 37.B。答案分析:苔薄白,舌边尖红,显示表邪未解,苔干显示肺津已伤。 38.B。答案分析:舌苔薄白欠润,边尖略红,仅比正常舌稍有热象,为温热

伤寒与温病的证治异同

1、伤寒与温病的证治异同张玉柱2008711087 相同:温病与伤寒均属外感热性病。 异同:温病与伤寒虽同为外感病,但因其○1病因有温热邪气与风寒邪气之分,伤寒六经○2辨证是以经络脏腑定位和八纲定性为基础,外邪由表入里,由经络入脏腑,由三阳入三阴,反映了外邪传变层次与治疗规律。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2辨证,同样是阐发外感病邪由表及里,由上焦、中焦至下焦的浅深层次和治疗规律。伏气温病则由里达外,由血→营→气→卫,与外感温病正好相反。二者对人体营卫气血损伤的○3机制有别,温热病邪为患,表证期短,传变迅速,易于化燥伤阴;风寒之邪留恋肌表,传变较慢、易于伤阳。因而其○4治法也就大有差异,瘟病主要以辛凉解表、透散热邪;伤寒的话主要以辛温解表、驱散风寒。 2、请将所学外感类方证按病邪、病位、主症,病机、治法、方药整理成表,并结合自己或者身边人曾患的外感病试做一例具体分析 (包括病邪、病位、主症、病机、治法和方药)。 汤症名病位病邪主证病机治法 桂枝汤证肺卫风寒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脉浮缓风寒袭表,卫阳浮越,营 阴外泄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麻黄汤证肺卫风寒恶寒、发热、周身疼痛,无汗而喘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营 阴凝滞,肺气失宣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小柴胡汤少阳经热邪不盛 侵犯肝胆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 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 机不利 和解少阳,调达枢机 大青龙汤证太阳阳明 经 风寒外束 郁而化热 入里 恶寒、发热、身痛、无汗、烦躁、脉浮 紧 风寒外束、兼阳郁内热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小青龙汤肺卫风寒外束 饮内停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脉浮紧,或 兼见其他水饮内停的症状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银翘散证肺卫风温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 咳嗽,口微渴,咽红或痛,舌边尖红, 脉浮数邪犯于表,卫气被郁,开 合失司 宣透泄卫透邪外达 三仁汤证卫气同病湿温初起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重 如裹,身重肢倦苔白腻,脉濡缓 湿遏气分,脾湿不运芳香宣化,双解表里之湿 藿香正气散证表里同病风寒湿滞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 恶心呕吐,肠鸣泄泻,口淡,舌苔白腻 外感风寒,湿滞内伤外散风寒,内化寒湿 桑杏汤证肺卫温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 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苔薄白舌干 脉数 温燥初起,邪袭肺卫辛凉甘润,清热润燥 例: 我个人的一个例子吧:年前感冒,咳嗽,低烧、鼻塞、流涕、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口干欲饮、少汗等特点。舌像、脉象忘记了。 病邪:风寒湿邪、戾气病位:肺卫主症:咳嗽,身热,微恶风寒,汗畅不利,头胀痛,黄痰……病机:外感疫毒、风寒湿邪,皮毛闭塞,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治法:辛温解表、化湿 方药:人参败毒散加味桂枝厚朴半夏

内经温病伤寒

(一)太阳病 一太阳病辨证纲要 太阳病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中风证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伤寒证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温病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辨传经和不传经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躁,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二太阳病本证 1 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2 桂枝汤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予桂枝汤则愈。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 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3 桂枝汤禁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4 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5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6 桂枝新加汤证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7 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8 麻黄汤禁例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旬,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 故也。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 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 9 大青龙汤证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 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闰,此为逆也。 10 小青龙汤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 三太阳病变证 1 变证的治则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 知患何逆,随证治之。 2 辨寒热真假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得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 髓也。 3 辨虚证实证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4 辨表里先后治则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 治不为逆。 5 辨标本缓急治则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6 太阳蓄水证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

中医温病学

中医温病学——春温病提要 摘要: 正文: 春温是发生于春季的温病。初起即可出现高热、烦渴、甚至痉厥等里热证表现。一般发病急骤,病情较重,变化较多,故多认为是里热内伏所致,是伏邪温病的代表病种。春温病的发生多因素体阴亏、正气不足、冬季又感受寒邪、寒邪郁而化热所致,故初起即呈里热炽盛之候。亦有兼见表证者,但表证为时甚短。根据本病初起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其发病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初起即呈里热炽盛之证的,称为“伏邪自发”;一种是里热盛而兼有恶寒、头痛等卫表症状的,称为“新感引发”。由于患者体质不同,故起病之初又有发于气分和发于营分之分。从气分发出者,可入营、入血;从营分发出者,既可外出气分,亦可深入血分。由于本病里热炽盛,热邪多易侵犯心营而发生神昏,或因热邪淫及于肝而致热盛动风,至病变后期,每致热灼肝肾之阴而为邪少虚多之候。春温病的治疗以清泄里热为主,并须注意顾护阴液。热在气分者,初起宜苦寒清泄里热;热在营分者,治宜清营养阴,透热外达;兼表证者,佐以解表。如热盛动血者,治宜清热凉血;热盛动风者,治宜凉肝息风;热伤肝肾之阴者,治宜滋养肝肾之阴。本病辨证论治分以下6个部分提要介绍。 1气分证治 春温气分证大多里热炽盛。 1.1热郁少阳 本证为春温初起,温热病邪郁于少阳气分所致。以身热、口苦而渴、胸胁不舒、脉弦为主症,兼见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等症。治以苦寒清热,宣郁透邪。兼有表证者,佐以疏表透邪。方用黄芩汤加豆豉元参方。 1.2热郁胸膈 本证为热郁气分,胸膈气机不畅所致。以身热不甚、心烦懊忄农为主症,兼见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等症。治以清宣郁热。方用栀子豉汤。

1.3热灼胸膈 本证为郁热灼于胸膈所致。以身热、烦躁、胸膈灼热如焚为主症,兼见唇焦咽燥、口渴或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治以清泄膈热。方用凉膈散。 热灼胸膈与热郁胸膈的鉴别要点:两者相比较,热郁胸膈是春温病发于气分的轻证,为里热郁于上焦气分;本证则为气分里热燔灼于上焦胸膈的重证,不仅里热重,热势高,且津伤较甚,并影响阳明腑气失于通降,因此二者病位虽同,而病情轻重有显著差别。 1.4阳明热盛 本证为热邪未从少阳或胸膈而解,传入阳明,或里热外发阳明所致。以壮热、汗多、大渴、脉洪大为主症,兼见心烦、面赤、舌红苔黄等症。治以清热保津。方用白虎汤。 1.5阳明热结 本证为胃热不解下移大肠,与肠中糟粕相结所致。其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均可参见风温章。但由于本病患者每有阴津亏虚,且在病变过程中里热炽盛,耗灼阴液与阳气,所以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虚实相杂之证。每见阳明热结兼阴液亏损,或阳明热结兼气阴两虚。此外,本病邪热亦可盛于小肠,下注膀胱,形成阳明腑实与小肠热盛兼见之证。 1.5.1阳明热结兼阴液亏损 以腹满、便秘、舌苔焦燥为主症,兼见口干咽燥、唇裂、脉沉细等症。治以滋阴攻下。方用增液承气汤。 1.5.2阳明热结兼气阴两虚 以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舌苔焦燥为主症,兼见撮空摸床、肢体震颤、目不了了、脉沉弱或沉细等症。治以攻下腑实,补益气阴。方用新加黄龙汤。 1.5.3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 以腹满、便秘、小便涩痛、舌苔焦燥为主症,兼见口渴、心烦等症。治以通大肠之秘,泄小肠之热。方用导赤承气汤。 2营分与血分证治 春温病出现营、血分证是病情危重的表现。其中营分证既可见于初发,也可从气分发展而来。营分热邪不解,即可深入血分。 2.1热灼营阴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温病学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并列为四大经典。其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丰富充实于《伤寒论》,又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与发展,最终成熟于明清时期,成为经典。其源自于经典,本身亦是经典学科,从其临床发展过程中,足以看出其价值所在。温病,指感受温邪,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为主要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根据温病的定义,凡是临床上以热为特征的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范畴,不仅仅限于外感热病和温疫,临床内科中常见疾患,如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老年科的多种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的范畴,亦可以采用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理论来指导临床辨治。温病与伤寒的关系《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前者伤寒为广义伤寒,泛指一切外感病,而后者伤寒为狭义伤寒,即《伤寒论》中太阳伤寒证。从“伤寒有五”的论述来看,古人将外感分为五大类,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即温病是外感的一种。古代因医疗条件的限制,消毒灭菌观念不强、生活条件差、劳动易造成外伤、寒温失宜、饮食不节等原因,容易造成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故临床上热病、温病更常见。如“伤寒有五”的划分中,湿温、热病、

温病都具有“温”、“热”的特征,因此对外感疾患“伤寒有五”的分类中,三种都属于温病范畴,就充分说明了古人认识到了温病发病率之高。故从“伤寒有五”的分类可看出,古人认为外感病中,更常见的是温病范畴的外感疾病。 《内经》中,古人对温病已有论述,可惜未能成系统。《伤寒论》中以六经辨证体系确立了外感治疗体系,主要包含了“伤寒有五”中的中风和伤寒。但在《伤寒论》太阳篇中亦有关温病、风温的论述,如《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其中,仲景也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温病、风温不可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治疗。《伤寒论》的阳明病,按八纲来看为里实热证,如清里热的白虎汤、攻下腑实的承气汤等,在温病学中亦广泛应用。在某种角度来看,阳明病与温病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但并不能认为温病等同于伤寒的阳明病。从卫气营血辨证角度来看,温病中邪气初袭人体的卫分表证,病位在表,而温邪入里后,又有在气、在营、在血不同的浅深病位,同时还包含着邪热、湿邪、津气、阴阳的盛衰变化等,而《伤寒论》中阳明病只是病位在里的实热证。因此温病包含阳明病,而不同于阳明病。所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