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课程设计报告-翼肋及悬挂接头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翼肋及悬挂接头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翼肋及悬挂接头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翼肋及悬挂接头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翼肋及悬挂接头设计

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班级:000000000

姓名:*******

学号:20*************

目录

1.设计题目 ....................................................................................................................................... - 4 -1.1.中肋设计原始数据 ............................................................................................................... - 4 -

1.1.1.外载荷 ................................................................................................................................ - 4 -

1.1.

2.几何尺寸 ........................................................................................................................... - 5 -

1.1.3.协调关系 ........................................................................................................................... - 6 -

1.1.4.重量指标 ........................................................................................................................... - 6 -1.

2.副翼悬挂支臂耳片设计原始数据 .................................................................................. - 6 -

1.2.1.外载荷 ................................................................................................................................ - 7 -

1.2.2.几何尺寸 ........................................................................................................................... - 7 -1.3.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 - 7 -1.4.主要参考资料与实物........................................................................................................... - 7 -

1.5.设计要求................................................................................................................................... - 7 -

2.中肋设计 ....................................................................................................................................... - 8 -2.1.方案结构与材料选择........................................................................................................... - 8 -

2.1.1.传力分析 ........................................................................................................................... - 8 -

2.1.2.方案选择 ........................................................................................................................... - 8 -

2.1.

3.材料选择 ........................................................................................................................... - 9 -2.2. 剪力与弯矩的计算 .................................................................................................................. - 9 -2.3. 缘条与腹板设计.................................................................................................................... - 14 -

2.3.1.缘条设计 ........................................................................................................................ - 14 -

2.3.2.腹板设计 ........................................................................................................................ - 15 -

2.3.3.总结 .................................................................................................................................. - 17 -2.4长桁缺口设计 ........................................................................................................................... - 17 -2.5. 减轻孔设计.............................................................................................................................. - 17 -

2.5.1.减轻孔的计算............................................................................................................... - 17 -

2.5.2.强度校核 ........................................................................................................................ - 18 -2.6. 铆钉设计 .................................................................................................................................. - 18 -

2.6.1.翼肋与梁连接的铆钉 ................................................................................................ - 18 -

2.6.2.翼肋与蒙皮连接的铆钉............................................................................................ - 19 -

2.6.

3.连接上下两半翼肋的铆钉....................................................................................... - 19 -2.7. 翼肋与长桁连接角片设计................................................................................................. - 20 -

2.8. 重量计算 .................................................................................................................................. - 20 -

3.耳片设计 .................................................................................................................................... - 22 -3.1.耳片方案选择 ...................................................................................................................... - 22 -3.2.设计计算及强度校核........................................................................................................ - 22 -

3.2.1.轴承的选择 ............................................................................................................. - 22 -

3.2.2.耳片材料与工艺 ................................................................................................... - 23 -

3.2.3.螺栓孔径.................................................................................................................. - 23 -

3.2.

4.耳片厚度.................................................................................................................. - 24 -

3.2.5.耳片外径.................................................................................................................. - 24 -

3.2.6.加强筋厚度 ............................................................................................................. - 24 -

3.2.7.轴承安装孔外径 ................................................................................................... - 24 -

3.2.8.重量估算.................................................................................................................. - 25 -

4.总结与思考题........................................................................................................................... - 25 -4.1.总结 ......................................................................................................................................... - 25 -4.2.思考题..................................................................................................................................... - 25 -参考文献 ............................................................................................................................................ - 25 -

1.设计题目

本课程设计是歼5机翼第20号肋的中肋设计和20肋处副翼悬挂支臂耳片的零件设计。该肋在机翼的位置见图1

图1

1.1.中肋设计原始数据

1.1.1.外载荷

在使用中翼肋承受蒙皮传来的气动载荷,某些集中力(如副翼或襟翼悬挂接头或其它悬挂接头的支反力)以及翼肋与蒙皮间的相互作用力——支反剪流。

图2

根据飞机强度规范可知,翼肋设计可有A、A’、B、La等设计情况,本设计只给出其中最严重的设计情况La,即副翼详细偏转情况。此时,第20号肋受局部气

动载荷(已简化成几个集中载荷及由副翼支点和操纵系统传给它的集中力,其分布

情况见图2及表1)

表1

节点1-2 2-3 3-4 4-5 5-6 6-7 7-8 8-9 剪流

28.4 50.6 22.5 48.2 71.0 94.7 130.2 106.9 大小

节点9-10 10-11 11-12 12-13 13-14 14-1 3-12

剪流

83 56.3 30.0 51.7 31.1 14.3 60.1

大小

1.1.

2.几何尺寸

根据机翼理论图给出本肋14个点的几何坐标,见表2。

表2 各点坐标

1 2 3 4 5 6 7 8

X 12.5 25.5 39.6 51.0 66.2 82.8 96.0 96.0 Y 7.1 9.4 10.7 11.1 11.0 10.2 9.0 -5.6

9 10 11 12 13 14

X 82.8 66.2 51.0 39.6 25.5 12.5

Y -6.5 -7.2 -7.2 -7.0 -6.3 -4.9

1.1.3.协调关系

=。

(1)该肋处蒙皮上下厚度 1.5mm

(2)中肋两端有前后梁通过,其尺寸见图三,前梁下表面有垫板65×2,中肋上下各通过三根长飞机长桁,上部尺寸为20×20×2(XC111-19)。下部尺寸为XC141-7,尺寸为20×15×1.5。

(3)该肋后端连接副翼悬挂接头,接头要求20肋设计成间距为50mm的两个肋。

(4)所给载荷为两个肋的总载荷,中肋重量指标为单个肋的重量指标。1.1.4.重量指标

不计连接件、角盒及铆钉重量,单个中肋重量0.3-0.4kg

1.2.副翼悬挂支臂耳片设计原始数据

图4

1.2.1.外载荷

副翼及在该支臂接头上的力为3625kg

1.2.2.几何尺寸

支臂耳片几何尺寸及协调尺寸如图4所示

1.3.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1、设计报告(内容包括:(1)方案选择分析;(2)初步设计计算;(3)强度校核;(4)重量计算);

2、装配图纸一份,接头零件图一份。

1.4.主要参考资料与实物

1参阅图纸J5-2020-00,参观歼5机翼;

2制图手册

3《飞机设计手册》第五册国防工业出版社;

4五二专业课程设计参考资料,飞行零构建设计;

5飞机结构力学,材料力学,飞机结构分析,飞机工艺

1.5.设计要求

翼肋一般属于钣金件。在翼肋设计中,除使其能安全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安全载荷外,还必须考虑钣金工艺特点,装配工艺要求,经济性及标准化等。

耳片接头一般为模铸件或锻件,设计中除应满足强度及重量要求外,还必须考虑工艺特点,设计要素,合理提出加工面的配合要求和粗糙度要求。

为了搞好课程设计,如同完成飞机其它零组件设计一样,必须很好了解设计要求,要完成的任务;完成改任务的基本步骤,有关规范及手册等。设计者(尤其是初设计者)应当分析有关实物,搞清各部分的公用及其优缺点,以利创造性的完成设计任务。

2.中肋设计

2.1.方案结构与材料选择

2.1.1.传力分析

普通翼肋的作用是维持机翼剖面所需的形状。它以自身平面内的刚度向蒙皮、长桁提供垂直方向的支持,同时沿周边支持在蒙皮和梁(或樯)的腹板上。加强肋也有上述作用,但其主要用于承受并传递自身平面内的较大的集中载荷或由于结构不连续引起的附近载荷。此20号肋由于和副翼相连接,要承受副翼悬挂接头的支反力,因此该肋应设计为加强肋。且按题目要求将其设计为间距为50mm的两个肋。

2.1.2.方案选择

翼肋的结构形式分为腹板式、构架式、围框式和整体肋等几种,此处我们采用腹板式翼肋,因为围框式翼肋结构重量较重,构架式翼肋不便于收集中力和固定接头,而整体肋技术复杂。为了方便,我们将翼肋分为上下两半,中间用铆钉连接,以蒙皮为基准进行装配,这样既易于保证机翼气动外形的准确度,又改善了工艺性。其构造形式如下图:

2.1.

3.材料选择

飞机翼肋一般采用钣金件,所选材料为变形铝合金,常用作翼肋的铝合金主要有LC4和LY12等。

LY12在退火和新淬火状态下塑性合格,在淬火和冷硬作化后起切削性能尚好,退火后切削性能低,并且其抗腐蚀性不高。除模锻件外,可用作飞机结构的主要受力元件,如:骨架零件、蒙皮、支柱、翼肋、翼梁、铆钉等。

LC4是高强度合金,在退火和新淬火状态下的塑性与同状态下的LY12合金相似。在飞机结构中以淬火人工时效状态应用,强度高而韧性低,并且该合金具有应力集中的倾向,所有转接部分应圆滑过渡,减少偏心率等。切削性良好。用于制造飞机结构的主要受力元件,如:大梁、桁条、加强框、蒙皮、翼肋、接头等。 由以上可看出两种材料均可用来制作翼肋,LC4合金强度较LY12高,但翼肋并非属于受力非常大的元件,LY12已能满足要求。工艺性:对LY12采用的热处理方式为淬火自然时效,此外,由于LY12的抗腐蚀性不高,采用阳极氧化处理提高抗腐蚀能力。

2.2. 剪力与弯矩的计算

出于计算的简化,我们将相邻两节点之间的部分近似看做是直线。因此,根据各个节点的坐标以及剪流的大小可以计算出各个节点段间的力,为了方便计算,将各个力都分解为沿x-y 坐标轴的两个分力。具体结果如下表:

节点范围

节点 X(cm) Y(cm) Q(kg/cm) x ?(cm)

y ?(cm)

Fx(kg) Fy(kg) 3-4 3 39.6 10.7 22.5 11.4 0.4 256.5 9 4-5

4

51

11.1

48.2

15.2

-0.1

732.64

-4.82

5-6 5 66.2 11 71 16.6 -0.8 1178.6 -56.8 6-7 6 82.8 10.2 94.7 13.2 -1.2 1250.04 -113.64 7-8 7 96 9 130.2 0 -14.6 0 -1900.92 8-9 8 96 -5.6 106.9 -13.2 -0.9 -1411.08 -96.21 9-10 9 82.8 -6.5 83 -16.6 -0.7 -1377.8 -58.1 10-11 10 66.2 -7.2 56.3 -15.2 0 -855.76 0 11-12 11 51 -7.2 30 -11.4 0.2 -342 6 12-3

12 39.6

-7

-60.1

17.7

-1063.77

剪力计算:

78Q -=13278Q Q Q Fy -+-+

=230+3625-1600-1900.92 =354.08kg

69Q -=4678978F Fy Fy Q ---+++

=146-113.64-96.21+354.08 =290.23kg

510Q -=35691069F Fy Fy Q ---+++

=151-56.8-58.1+290.23 =326.33kg

411Q -=2451011510F Fy Fy Q ---+++

=150-4.82+0+326.33 =471.51kg

312Q -=1341112411F Fy Fy Q ---+++

=154+9+6+471.51 =640.51kg

弯矩计算:

由于各节点段内的剪流为常数,且把各节点段看做是直线,所以将剪流引起的力的作用点看做为各节点段的中点,以此来计算各个截面的力矩。

78M -=123*(96.696)*(115.196)*(125.196)Q Q Q ---+-

=230*(96.6-96)-1600*(115.1-96)+3625*(125.1-96) =75065.5*kg cm

69M -=123*(96.682.8)*(115.182.8)*(125.182.8)Q Q Q ---+-

7846789*(9682.8)*(95.1682.8)*9.6

*6.05

F y F F x F x ---+-+--+ 6789()*(89

.482.8)

F y F y --++- =230*(96.6-82.8)-1600*(115.1-82.8)+3625*(125.1-82.8)-1900.92*

(96-82.8)+146*

*(95.16-82.8)-1250.04*9.6-1411.08*6.05-(113.64+96.21)*(89.4-82.8) =84713.632*kg cm

510M -=123*(96.666.2)*(115.166.2)*(125.166.2)Q Q Q ---+-

7843*(9666.2)*(95.1666.2)

*(79.366.2)

F y F F -+-+-+- 6789

5

69

10

*9.6*6.05*10.6*6.85

F x F x F x F x --

---+-+ 6789569

10

()*(89.466.2)()*(74.566.2)

F y F y F y F y ----++-++- =230*(96.6-66.2)-1600*(115.1-66.2)+3625*(125.1-66.2)-1900.92*(96-66.2)+146*

(95.16-66.2)+151*(79.3-66.2)-1250.04*9.6-1411.08*6.05-1178.6*10.6-1377.8*6.85-(113.64+96.21)*(89.4-66.2)-(56.8+58.1)*(74.5-66.2)

=43532.646*kg cm

411M -=12378*(96.651)*(115.151)*(125.151)*(9651)Q Q Q Fy ----+-+-

43267*(95.1651)*(79.351)*(63.4451)

*9.6F F F F x -+-+-+-- 89569

104

5

101

*6.05*10.6*6.85*11.05*7.2

F x F x F x F x F x --

---+-+-+ 6789569

10

()*(89.451)()*(74.5

51)

F y F y F y F y ----++-++- 451011

()*(58.651)F y F y --++-

=230*(96.6-51)-1600*(115.1-51)+3625*(125.1-51)-1900.92*(96-51)+146*(95.

16-

51)+151*(79.3-51)+150*(63.44-51)-1250.04*9.6-1411.08*6.05-1178.6*10.6-1377.8*6.85-732.64*11.05-855.76*7.2-(113.64+96.21)*(89.4-51)-(56.8+58.1)*(74.5-51)- (4.82+0)*(58.6-51)

=36065.086*kg cm

312M -=123*(96.639.6)*(115.139.6)*(125.139.6)Q Q Q ---+-

7843*(9639.6)*(95.1639.6)*(79.339.6)

F y F F -+-+-+- 216789*(63.4439.6)

(47.5839.6)*9.6

*6.05

F F F x F x --+-

+--+

56910

4

5

1011

*10.6*6.85*11.05*7.2F x F x F x F x -----+-+ 3411

12

*10.9*7.1F x F x ---+6789()*(89

.439.6)F y F y --++- 56910451011

()*(74.539.6)()*(58.6

39.6)

F y F y F y F y ----++-++- 341112

()*(45.339.6)

F y F y --++-

=230*(96.6-39.6)-1600*(115.1-39.6)+3625*(125.1-39.6)-1900.92*(96-39.6)+1

46*

(95.16-39.6)+151*(79.3-39.6)+150*(63.44-39.6)+154*(47.58-39.6)-1250.04*9.

6-

1411.08*6.05-1178.6*10.6-1377.8*6.85-732.64*11.05-855.76*7.2-256.5*10.9-3 42*

7.1-(113.64+96.21)*(89.4-39.6)-(56.8+58.1)*(74.5-39.6)-(4.82+0)*(58.6-39.6)+

(9+6)*(45.3-39.6)

=37530.67kg·cm

弯矩图

由以上的计算,我们可以画出该翼肋对应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剪力图:

弯矩图:

2.3. 缘条与腹板设计

2.3.1.缘条设计

由前面可得采用LY12作为翼肋的材料,查《航空金属手册》得其抗拉强度为 =41.52

kg mm,缘条与蒙皮的连接方式如下图:

/

/

kg mm、E=72002

由图可知参与面积为A=sk δsk l +1δ1l ,蒙皮的有效宽度为sk l =sk

kE

δσ

(式中取k=3.6,由题知sk δ=1.5mm ),求得sk l =45mm 。

保证缘条强度足够则需满足:

1

Mf hA

<σ 其中M 为弯矩;h 为翼肋高度;1f 为安全系数,此处取为1.5;A 为有效面积;

σ为许用应力。

由弯矩易得787878M F h ---=

=75065.5

14.6=5141.47kg 696969M F h ---=

=84713.632

16.7=5072.67kg 510510510M F h ---=

=43532.646

18.2=2391.90kg 411411

411M F h ---==36065.086

18.3=1970.77kg 312312312M F h ---=

=37530.67

17.7

=2120.38kg 比较可得7-8截面处的缘条最危险,故取78F -带入计算。因为该加强肋为双肋,因此实际F=

M

h

=0.578F -; 由强度公式得A>

1Mf h σ=1Ff σ=7810.5F f -σ=0.5*5141.47*1.5

41.5

=92.92mm 1δ1l =A-sk δsk l >92.9-1.5*45=25.42mm 取1l =20mm ,则1δ=1.5mm 。

2.3.2.腹板设计

保证腹板强度足够则需满足:

2

2

Qf h δ<τ 其中Q 为截面剪力;h 为截面高度;2δ为腹板厚度;2f 为安全系数,此处取为1.5;τ为许用剪切应力,此处取为τ=0.55σ=22.82/kg mm ;

由强度公式可看出危险截面与

Q h 有关,下面分别求不同截面的Q

h

值: 7878Q h --=354.08

14.6

=24.25/kg cm 6969Q h --=290.23

16.7=17.38/kg cm 510510Q h --=326.33

18.2

=17.93/kg cm

411411Q h --=471.51

18.3=25.77/kg cm 312312Q h --=640.51

17.7

=36.19/kg cm 比较可知

312

312

Q h --为最大值,即3-12截面为危险截面。并且由于采用双肋结构,每一个肋承受的剪力为总剪力的一半。因此,取

Q h

=312

3120.5Q h --=18.095/kg cm =1.8095/kg mm

代入强度公式中可得:

2δ>

2Qf h τ=1.8095*1.522.8

=0.12mm 即腹板的厚度不能小于0.12mm 。

2.3.3.总结

综上可得翼肋缘条的长度为20mm ,厚度为1.5mm ,腹板厚度不小于0.12mm 即可满足强度要求,但为了工艺性的方便,我们将缘条和腹板的厚度都取为1.5mm ,缘条的长度为20mm ,即1l =20mm ,1δ=2δ=1.5mm 。

2.4长桁缺口设计

由于机翼上下桁条都采用的是角形型材,因此翼肋的长桁缺口采用角形型材缺口(HB0-27-83)。

该中肋的上桁条尺寸为20*20*2(XC111-19),下桁条尺寸为20*15*1.5

(XC141-7),查《飞机设计手册-标准》知:上桁条缺口采用序号3的缺口,具体参数为a =23mm 、1a

=1.5mm 、C =45mm 、1C =12mm 、2C =15mm 、r =2.5mm ;下桁条缺口采用序号2的缺口,具体参数为a =18mm 、1a =1mm 、C =40mm 、

1C =12mm 、2C =6mm 、r =2.5mm 。

2.5. 减轻孔设计

2.5.1.减轻孔的计算

由以上的腹板厚度计算可知,腹板厚度只需取0.12mm 即可满足要求,但为了工艺的方便我们将厚度取为1.5mm ,因此腹板会出现很大程度上的强度剩余。为了减轻结构重量,需在腹板上设计减轻孔。

采用以上腹板的强度计算公式可知,当腹板厚度取为1.5mm 时,腹板的高度为:

cr

h >

22Qf δτ

=312220.5Q f -δτ=0.5*640.51*1.51.5*22.8=14mm

即腹板的高度只需大于14mm 便可满足强度要求。

为了加强腹板的剪切强度,我们采用直弯边减轻孔(108CT53),出于工艺的

简便,我们设计三个等距的同样大小的椭圆形的减轻孔,孔的大小按如下方法确定:

长轴:中肋的总长为l =96-39.6=56.4cm =564mm ,根据《飞机设计员手册-标准》得长轴长为l

d =135mm ,取孔与孔的间距为

2

s =39mm ,孔与两边梁的间距

1

s =40.5mm 。

短轴:由于有长桁缺口的存在,短轴不能取太大。长桁的深度为

st

l =20+2+1.5+1.5=25mm ,各截面的高度为:

411

d -=183mm 、

510

d -=182mm 、69

d -=167mm (3-12截面与7-8截面和梁相连接,因此不考虑

312d -和

78

d -),由

以上数据可得短轴的长度满足

s d <

69

d --2

st l -

cr

h =103mm ,取

s

d =90mm 。

由以上分析可得椭圆减轻孔的长轴为135mm ,短轴为90mm ,弯边半径为6mm ,弯边高度为10.5mm 。

2.5.2.强度校核

由于在4-11截面和6-9截面挖出的材料最多,因此仅校核这两个截面即可。

'411h -=411d --2st l -s d =43mm

411-τ=

4112'

4112Q f h --δ=471.51*1.5

43*1.5

=10.912/kg mm <τ=22.82/kg mm '69h -=69d --2st l -s d =27mm

69-τ=

692'692Q f h --δ=290.23*1.527*1.5

=10.752/kg mm <τ=22.82

/kg mm

故减轻孔的设计满足翼肋强度要求。

2.6. 铆钉设计

铆钉的材料一般有铝合金和钢,此处铝合金已能满足要求,常用的铝合金有LY1、

LY10、LF10等,由于受力不算太大,我们选择LY10铝合金作为铆钉的材料。以下安全系数3f =1.5。

2.6.1.翼肋与梁连接的铆钉

翼肋与前后梁连接的截面分别是3-12截面和7-8截面,我们取直径为d =2.5mm 的普通扁圆头铆钉(查得其单面最小破坏力为cr F =122.5kg )为连接铆钉,求得翼肋在这两个截面的剪力分别为:312640.51,Q kg -= 78354.08Q kg -=。

则铆钉的个数分别为:

31233120.50.5640.51 1.5

3.9122.5

cr Q f n F --??≥

==

783780.50.5354.08 1.5

2.2122.5

cr Q f n F --??≥

== 因此,取312784,3n n --==

即翼肋与前后梁的连接都采用单排铆钉,和前梁连接的铆钉个数为4,和后梁连接

的铆钉个数为3,铆钉的直径为d =2.5mm ,由厚度δ=1.5+3=4.5mm 查《飞机设计手册——标准》可得铆钉长为L =8mm 。

2.6.2.翼肋与蒙皮连接的铆钉

翼肋与蒙皮连接的铆钉主要受到蒙皮传来的剪流的作用,由题可知翼肋表面剪流最大的区间为8-9区间,其剪流大小为89106.9

,

kg

q cm -=若用直径为d =2.5

mm 的铆钉(查得其单面最小破坏力为cr F =122.5kg ),则铆钉的个数为:

898930.50.5106.913.23 1.5

8.7122.5

cr q l f n F --???>

==

则取9,n =铆钉间的间距为:132.3

14.79

s =

= 即翼肋与蒙皮的铆钉为单排普通扁圆头铆钉,铆钉的间距为14.7,mm ,铆钉的直径为 2.5,d mm =由厚度 1.5 1.53,mm δ=+=查得铆钉长为7L mm =。

2.6.

3.连接上下两半翼肋的铆钉

由于3-12截面与7-8截面都与梁相连接,因此只需考虑另外三个截面的强度要求即可,并且该肋为双肋,通过比较这三个截面的剪力可知最大剪力为:

max 4110.50.5471.51235.755,Q Q kg -==?=由于尺寸的原因,我们设计两排铆钉,

每排两个进行连接,铆钉为普通扁圆头铆钉。因此铆钉的强度必须满足:

max 3235.755 1.5

176.82,22

s Q f Q kg ?>

==查得铆钉的直径取为: 3.5,d mm =由厚度1.5 1.53,mm δ=+=查得铆钉长为L =8mm 。钉距为12.5mm 。

2.7. 翼肋与长桁连接角片设计

翼肋与长桁通过角片用铆钉连接,其连接方式如下图:

此处每个角片上总共安排4个铆钉,其结构图如下:

2.8. 重量计算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交通灯

WORD格式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交通灯的设计 实验课程名称微机原理 姓名王培培 学号080309069 专业09自动化班级2 指导教师张朝龙 开课学期2011至2012学年上学期

一、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名称:交通灯的设计实验时间:2011/12/23 小组合作:是□否?小组成员:无 1、实验目的: 分析实际的十字路口交通灯的亮灭过程,用实验箱上的8255实现交通灯的控制。(红,黄,绿三色灯) 2、实验设备及材料: 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实验室的实验箱和电脑设备等。 3、理论依据: 此设计是通过并行接口芯片8255A和8086计算机的硬件连接,以及通过8253延时的方法,来实现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模拟控制。 如硬件连接图所示(在后),红灯(RLED),黄灯(YLEDD)和绿灯(GLED)分别接在8255 的A,B,C口的低四位端口,PA0,PA1,PA2,PA3分别接1,2,3,4(南东北西)路口的红灯,B,C口类推。8086工作在最小模式,低八位端口AD0~AD7接到8255和8253的D0~D7,AD8~AD15通过地址锁存器8282,接到三八译码器,译码后分别连到8255和8253的CS片选端。8253的 三个门控端接+5V,CLOCK0接由分频器产生的1MHZ的时钟脉冲,OUT0接到CLOCK1和CLOCK,2 OUT1接到8086的AD18,8086通过检测此端口是否有高电平来判断是否30s定时到。OUT2产生 1MHZ方波通过或门和8255的B口共同控制黄灯的闪烁。8255三个口全部工作在方式0既基本 输入输出方式,红绿灯的转换由软件编程实现。

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设计思路 红,黄,绿灯可分别接在8255的A口,B口和C口上,灯的亮灭可直接由8086输出0,1 控制。 设8253各口地址分别为:设8253基地址即通道0地址为04A0H,通道1为04A2H,通道2 为04A4H,命令控制口为04A6H。 黄灯闪烁的频率为1HZ,所以想到由8253产生一个1HZ的方波,8255控制或门打开的时 间,在或门打开的时间内,8253将方波信号输入或门使黄灯闪烁。 由于计数值最大为65535,1MHZ/65536的值远大于2HZ,所以采用两个计数器级联的方 式,8253通道0的clock0输入由分频器产生的1MHZ时钟脉冲,工作在方式3即方波发生器方 式,理论设计输出周期为0.01s的方波。1MHZ的时钟脉冲其重复周期为T=1/1MHZ=1s,因此 通道0的计数初值为10000=2710H。由此方波分别作为clock1和clock2的输入时钟脉冲,所以 通道1和通道2的输入时钟频率为100HZ,通道1作计数器工作在方式1,计数初值3000=BB8H 既30s,计数到则输出一个高电平到8255的PA7口,8255将A口数据输入到8086,8086检测 到高电平既完成30s定时。通道2工作在方式3需输出一个1HZ的方波,通过一个或门和8086 共同控制黄灯的闪烁,因此也是工作在方波发生器方式,其计数初值为100=64H,将黄灯的状态 反馈到8055的端口PB7和PC7,同样输入到8086,8086通过两次检测端口状态可知黄灯的状态 变化,计9次状态变化可完成5次闪烁。 三个通道的门控信号都未用,均接+5V即可。 ○ 2硬件原理及电路图 由于8255A与8086CPU是以低八位数据线相连接的,所以应该是8255A的A1、A 0 线分别与 8086CPU的A2、A线相连,而将8086的 1 A 0 线作为选通信号。如果是按8255A内部地址来看, 则在图中它的地址是PA口地址即(CS+000H),PB口地址为(CS+001H),PC口地址为(CS+002H),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课程设计报告 (20XX--20XX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题目:院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 成绩:日期:《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计算机系软件设计与实践教学组 20XX年1月14 日 《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架构和工作原理,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2.开发平台采用JDK1.60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二、主要内容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构架,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

2.学习宽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算法,实现宽度crawler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 3.学习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 4.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要求按时按量完成所规定的实验内容; 2.界面设计要求友好、灵活、易操作、通用性强、具有实用性; 3.基本掌握所采用的开发平台。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验收+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于兴隆指导教师:王蓝婧20XX年1月2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 1.1掌握crawler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1.2了解爬虫架构; 1.3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及操作步骤; 1.4掌握宽度优先,深度优先算法,并实现宽度crawler 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1.5掌握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1.6实现一个最基础的主题爬虫的过程;1.7理解pageRank算法,并编程验证;二、设计正文 网络爬虫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爬虫研究的逐步展开,讨论了爬虫的相关概念与技术,并通过实验设计了简单的基于宽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红外通信

微机接口与原理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姓名学号10291164 课程设计题目:红外通信 课程设计答辩或提问记录: 成绩评定依据: 课程设计预习报告及方案设计情况(30%): 课程设计考勤情况(15%): 课程设计调试情况(30%):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与答辩情况(25%): 最终评定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红外通信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牛 一、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红外通信 内容:应用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完成数据的发射和接收。发射管和接收管接在普通的I/O口。要求2个按键,一个按键是数据的0和1的变换,另一个按键是发送键。数据在1个数码管上显示。 二、课程设计要求 1. 根据具体设计课题的技术指标和给定条件,独立进行方案论证和电路设计,要求概念清楚、方案合理、方法正确、步骤完整; 2. 查阅有关参考资料和手册,并能正确选择有关元器件和参数,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 3. 完成预习报告,报告中要有设计方案,设计电路图,还要有仿真结果; 4. 进实验室进行电路调试,边调试边修正方案; 5.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最终的电路图、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进度安排 1.时间安排 序号内容学时安排(天) 1 方案论证和系统设计 1 2 完成电路仿真,写预习报告 1 3 电路调试 2 4 写设计总结报告与答辩 1 合计 5 设计调试地点:电气楼410 2.执行要求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成绩优秀的可以自拟题目,其余的同学都是指定题目。,每组不得超过2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力完成所设计的详细电路(包括计算和器件选型)。严禁抄袭,严禁两篇设计报告雷同。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作者: ————————————————————————————————日期: ?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软件学院软件+电商专业09级(2)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1年6月 20 日起至2011年 6月 24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5#301)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整机 概念。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最终目标是想通过课程设计的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前必须根据课程设计题目认真查阅资料; (2)实验前准备好实验程序及调试时所需的输入数据; (3)实验独立认真完成; (4)对实验结果认真记录,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按照书稿的规格撰写打印课设论文 (2)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小结、参考文献、附录等 (3)正文中要有问题描述、实验原理、设计思路、实验步骤、调试过程与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和讨论等 (4)课设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3)课设考核 从以下几方面来考查:

(1)出勤情况和课设态度; (2)设计思路; (3)代码实现; (4)动手调试能力; (5)论文的层次性、条理性、格式的规范性。 4)参考文献 [1]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王爱英.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习题详解与实验指导[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天数地点 构思及收集资料1图书馆 实验与调试 3 实验室 撰写论文 1 图书馆 6)任务及具体要求 设计实现一个简单的模型机,该模型机包含若干条简单的计算机指令,其中至少包括输入、输出指令,存储器读写指令,寄存器访问指令,运算指令,程序控制指令。学生须根据要求自行设计出这些机器指令对应的微指令代码,并将其存放于控制存储器,并利用机器指令设计一段简单机器指令程序。将实验设备通过串口连接计算机,通过联机软件将机器指令程序和编写的微指令程序存入主存中,并运行此段程序,通过联机软件显示和观察该段程序的运行,验证编写的指令和微指令的执行情况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并对程序运行结果的正、误分析其原因。 学生签名: 亲笔签名 2011年6月20 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设计思路:优( )、良()、中( )、一般()、差( ); (2)代码实现:优()、良()、中()、一般()、差();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班内序号: 课设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所需器材与工具 (3) 五、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设计步骤(含流程图和代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课程设计小结 (36)

一、课程设计题目:点阵显示系统电路及程序设计 利用《汇编语言与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中所学的可编程接口芯片8253、8255A、8259设计一个基于微机控制的点阵显示系统。 二、设计目的 1.通过本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汇编语言与微型计算机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内容,为今后从事计算机检测与控制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2.掌握接口芯片8253、8255A、8259等可编程器件、译码器74LS138、8路同相三态双向总线收发器74LS245、点阵显示器件的使用。 3.学会用汇编语言编写一个较完整的实用程序。 4.掌握微型计算机技术应用开发的全过程,包括需求分析、原理图设计、元器件选用、布线、编程、调试、撰写报告等步骤。 三、设计内容 1.点阵显示系统启动后的初始状态 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出现菜单: dot matrix display system 1.←left shift display 2.↑up shift display 3.s stop 4.Esc Exit 2.点阵显示系统运行状态 按计算机光标←键,点阵逐列向左移动并显示:“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点阵显示系统,计科11302班,陈嘉敏,彭晓”。 按计算机光标↑键,点阵逐行向上移动并显示:“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点阵显示系统,计科11302班,陈嘉敏,彭晓”。 按计算机光标s键,点阵停止移动并显示当前字符。 3.结束程序运行状态 按计算机Esc键,结束点阵显示系统运行状态并显示“停”。 四.设计所需器材与工具 1.一块实验面包板(内含时钟信号1MHz或2MHz)。 2.可编程芯片8253、8255、74LS245、74LS138各一片,16×16点阵显示器件一片。

vf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vf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经济管理学院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09年12 月28 日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通过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其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简单实用的系统,它是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好帮手。 此软件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合各种学校对繁杂的学生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具有严格的系统使用权限管理,具有完善的管理功能,强大的查询功能。它可以融入学校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不仅方便了学生信息各方面的管理,同时也为教师的管理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我们进行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上机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数据库的设 计、表单的设计、表单与数据库的连接、SQL语言的使用和了解它的功能:数据定 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以及简单VF程序的编写。基本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 包括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录入、学生信息的浏览、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学生信息的删除,并对Visual FoxPro6.0 的各种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们更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方便,使我们更容易融入当今社会,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 - 1 -

、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该系统可以基本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包括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录 入、学生信息的浏览、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学生信息的删除。系统 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界面 登录 管理 学学学学学 生生生生生 信信信信信 息息息息息 录查浏修删 入询览改除 三、系统设计内容及步骤 3.1创建项目管理文件 1.启动foxpro 系统,建一个项目管理器,命名为“学生管理”。 哑 目f ■ 也 电 岂同左 矣 氏H. 0 存 JI 蛋誤曾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_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题目:键盘扫描实验

班级:数字媒体 1004 学号: 0305100417 学生:海洋 指导老师:天天 日期: 2012.6.18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键盘扫描的应用及编程 (2)掌握LED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 PC计算机一台,TD-PIT + 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 (1)8255芯片:8255具有3个带锁存或缓冲的数据端口,它的并行数据宽度为8位。可与外设并行进行数据交换。A口和B口具有中断控制逻辑,在外设与CPU之间可用中断方式进行信息交换。把8255并口和键盘,组成一个键盘装置。通过cpu对8255的控制最总达到键扫的目的。每一个键对应一个ASCII 码字符,通过8255的输入和输出,最终显示在屏幕上。 (2)LED数码显示原理:数码管的 7 个段及小数点都是由 LED 块组成的,显示方式分为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种。数码管在静态显示方式时,其共阳管的位选信号均为低电平,四个数码管的共用段选线 a、b、c、d、e、f、g、dp 分别与单片机的 8 根 I/O 口线相连,显示数字时只要给相应的段选线送低电平。数码管在动态显示方式时,在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数码管被点亮显示数字,其余的处于非选通状态,位选码端口的信号改变时,段选码端口的信号也要做相应的改变,每位显示字符停留显示的时间一般为1-5ms,利用人眼睛的视觉惯性,在数码管上就能看到相当稳定的数字显示。 (3)键盘扫描原理:第一步,使行线为编程的输入线,列线是输出线,拉低所有的列线,判断行线的变化,如果有按键按下,按键按下的对应行线被拉低,否则所有的行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电信092 学号 200916022230 学生姓名夏惜 指导教师王瑞 设计时间2010-2011学年上学期 教师评分 2010年月日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1.概述 (2)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的内容 (4) 2.1变压电路设计 (4) 2.2整流电路设计 (4) 2.3滤波电路设计 (8) 2.4稳压电路设计 (9) 2.5总电路设计 (10) 3.总结 (12)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12 3.3体会收获及建议 (12) 3.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13) 4.教师评语 (13) 5.成绩 (13)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1.概述 电源是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工作的动力,是自动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流稳压电源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是常用的电子设备,它能保证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稳定的电压。一个低纹波、高精度的稳压源在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及测量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直流稳压电源通常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所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等优点,电压从零起连续可调,可串联或关联使用,直流输出纹波小,稳定度高,稳压稳流自动转换、限流式过短路保护和自动恢复功能,是大专院校、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电子维修人员理想的直流稳压电源。适用于电子仪器设备、电器维修、实验室、电解电镀、测试、测量设备、工厂电器设备配套使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有稳压的电压供给,才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音响、电脑尤其是这样。电网电压时高时低,电子设备本身耗供电造成不稳定因家。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办法是在电子设备的前端进行稳压。 直流稳压电源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大专院校、实验室、工矿企业、电解、电镀、充电设备等的直流供电。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研究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 (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和内阻测试方法。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1.2.1 设计原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键盘LED显示【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键盘LED 显示【课程设计报告】

重庆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设计题目:键盘LED显示 院系:电气信息学院 班级:2007级 设计时间:2009年12月

第一章概述 (2) 1.1学习目的 (2) 1.2 计算机的应用 (3) 1.3学习计算机的意义 (3) 1.4课程设计目的 (4) 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4) 2.1 设计注意问题 (4) 2.2 总体思路 (5) 第三章硬件设计 (5) 3.1 8255工作原理 (5) 3.2 键盘工作原理 (7) 3.3 键特征值的形成 (8) 3.4段值的形成 (9) 3.5 8255接线图 (11) 第四章软件设计 (12) 4.1 8255初始化 (12) 4.2 键盘扫描的处理方法 (12) 4.2.1. 判断是否有键被按下的方法 (12) 4.2.2. 判断是否有键被按下的源程序 (13) 4.2.3 防抖动 (13) 4.2.4.防抖动的延时子程序 (14)

4.3 程序核心部分 (14) 4.3.1 逐行扫描 (14) 4.3.2逐行扫描的源程序 (15) 第五章源程序代码 (15) 5.1 根据整体思路以及软件设计得到的代码. 15 5.2 以上代码存在问题分析 (19) 第六章难点分析 (20) 第七章体会感慨建议 (25) 第八章参考文献 (26) 第一章概述 1.1学习目的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

的专业基础课程。我们通过该门课的学习,知道了微机的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接口技术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为后续的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编程手段分析,解决专业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并进一步感受微机发展的微机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1.2 计算机的应用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遍布各个行业,如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人工智能、网络应用等。 科学和工程计算:科学和工程计算的特点是计算量大,而逻辑关系相对简单,它是计算机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数据和信息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分析和传送的全过程。这些数据处理应用的特点是数据量很大,但计算相对简单。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数据处理增加了新鲜内容,都涉及更广泛的数据类型,这些数据处理过程不仅数据量大,而且还会带来大量的运算和复杂的运算过程。 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生产自动化的重要技术内容和手段,它是由计算机对所采集到的数据按一定方法经过计算,然后输出到指定执行机构去控制生产的过程。 人工智能:人们把计算机模拟人脑力劳动的过程成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思维过程,并利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这些过程。 1.3学习计算机的意义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运算的电子机器。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卓越成就之一,反过来,它也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接口课程设计报告(郝俊)

接口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0202班郝俊 学号;012002013429 一.课程设计的要求与目的 结合一个实际的接口技术问题,设计一个微机应用系统,包括主控机,数个下位机及执行部件,要求该系统综合应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其他接口,编写对应的上位机和下位机程序,实现主控机与下位机的远距离传送和远程监控功能。 系统结构,如图; 其中;1.系统硬件由一台主控机,数台下位机和执行部件组成,主控机与下位机通过串行通信线连接。 2.主控机:与所有下位机进行数据交换,必要时需建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等。 3.下位机:与主控机通信,控制执行部件。 4.执行部件;将接收的数据送入到下位机或将下位机输出的数据送到执行部件。 5.主控机程序:串行(RS232/RS485)通信程序,数据处理程序等。 6.下位机程序:串行(RS232/RS485)通信程序,执行部件控制程序 二.课程设计的题目 地铁计费系统

1.系统功能; 乘客进站要在执行部件上刷卡,出站也要刷卡,执行部件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下位机传送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卡号得出卡上金额。出站时计算费用,并判断乘客是否买足了票,如果费用大于卡上金额,表示票款不足,则发出警报;如果费用小于卡上金额,表示票款足够,则算出余额,最后将数据送到下位机显示出来。 2.开发环境 我们本次课程设计所用的开发环境是实验室提供的MF多功能微机接口实验与开发平台,所用的语言是IBM-PC汇编语言。 3.实验分工 我们组的成员有我,冯茂盛,徐捷和黄林,其中冯茂盛同学担任组长。我们的分工如下;冯茂盛同学负责下位机的程序编写以及整体调试,徐捷同学负责上位机的程序编写,黄林同学和我分别负责上位机和下位机的辅助设计以及硬件设计连接。 三.流程图

EDA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格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院、部: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王晓丽职称助教 专业: 班级: 完成时间:

摘要(三号,黑体,居中,字间空两格字符) (空二行换行) 空4格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 关键词:(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ABSTRACT ①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②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空字符。③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 words”,其后为关键词用小写字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Key words :aaa;bbb;ccc

目录(3号,黑体,居中) (空1行,以小4号黑体设置字体及大小,行间距22、字间距标准) 1 XXXXXX………………………………………………………………………… 1.1 XXXXXX……………………………………………………………………… 1.2 XXXXXX……………………………………………………………………… ┇ 2 XXXXXX………………………………………………………………………… 2.1 XXXXXX……………………………………………………………………… 2.2 XXXXXX……………………………………………………………………… ┇ 3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附录……………………………………………………………………………………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DOC

河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 课程名称: 学年学期: 指导教师: 年月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学生姓名学号成绩 专业班级起止时间2011.12.24—2012.11.28 设计题目字符串动画显示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 二、设计题目 (1) 三、设计内容要求 (2) 四、设计成员及分工 (2) 五、课程设计的主要步骤 (2) 六、课程设计原理及方案 (3) 七、实现方法 (3) 八、实施结果 (8) 九、总结 (8) 十、体会感受 (8)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以自己动手动脑,亲手设计与调试的。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课程设计的意义,不仅仅是让我们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课程设计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学习完本门课后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设计和应用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具有动手、动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是培养在校工科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和独立自主解决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力的一种较好方法。 《微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没有实际的有针对性的设计环节,学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技术知识,更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会系统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在微机应用方面的开发与设计本领,系统的掌握微机硬软件设计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检验学生对本门课学习的情况,更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查阅专业资料、工具书或参考书,掌握工程设计手段和软件工具,并能以图纸和说明书等表达设计思想和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事实求是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通过设计过程,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微机系统的软件设计的方法、设计步骤,使学生得到微机开发应用方面的初步训练。让学生独立或集体讨论设计题目的系统方案论证设计、编程、软件调试、查阅资料、编写说明书等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由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的初步过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熟练的熟练掌握微机系统的设计方法,熟练应用8086汇编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和实际设计中的软件调试方法和步骤,熟悉微机系统的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设计题目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姓名: 学号: 班级:软件工程14班 指导教师: 成绩:

1.消除类游戏 【问题描述】 消除类游戏是深受大众欢迎的一种游戏,游戏在一个包含有n行m列的游戏棋盘上进行,棋盘的每一行每一列的方格上放着一个有颜色的棋子,当一行或一列上有连续三个或更多的相同颜色的棋子时,这些棋子都被消除。当有多处可以被消除时,这些地方的棋子将同时被消除。 【基本要求】 现在给你一个n行m列的棋盘(1≤n,m≤30),棋盘中的每一个方格上有一个棋子,请给出经过一次消除后的棋盘。 请注意:一个棋子可能在某一行和某一列同时被消除。 输入数据格式: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n,m,用空格分隔,分别表示棋盘的行数和列数。接下来n行,每行m 个整数,用空格分隔,分别表示每一个方格中的棋子的颜色。颜色使用1至9编号。 输出数据格式: 输出n行,每行m个整数,相邻的整数之间使用一个空格分隔,表示经过一次消除后的棋盘。如果一个方格中的棋子被消除,则对应的方格输出0,否则输出棋子的颜色编号。 【测试数据】 为方便调试程序,可将输入数据先写入一个文本文件,然后从文件读取数据处理,这样可避免每次运行程序时都要从键盘输入数据。 测试数据一 输出说明: 棋盘中第4列的1和第4行的2可以被消除,其他的方格中的棋子均保留。 测试数据二 输出说明: 棋盘中所有的1以及最后一行的3可以被同时消除,其他的方格中的棋子均保留。 【功能实现】 #include #include<> usingnamespacestd;

{ intm,n,i,j; inttemp; cin>>n>>m; temp=m; m=n; n=temp; int*map=newint[m*n]; int*mark=newint[m*n]; int*tmap=map; int*tmark=mark; intdif=0; ount=0; } p rintf("请输入要输入数的个数\n"); s canf("%d",&n);/*输入要输入数的个数*/ f or(i=0;idata1[j+1].number)

单片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轻工业学院本科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设计题目:定时器控制交通灯(带故障报警) 学生:忠良王彦峰王永亮方庆刚 系别: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通信工程08-1班 学号:9 指导教师:晓雷副教授 2011年1月7日

轻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定时器控制交通灯(带故障报警)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08-1班学号忠良59号 主要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 课程设计目的 (1) 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分析能力; (2) 掌握MCS51单片机开发系统的使用; (3) 学习与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及硬件电路的设计还有联调仿真最 终成所选择课题的设计; (4) 利用简单的应用系统,培养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 2. 课程设计要求 (1)完成LED灯的显示、按键识别、电铃发出响声等,并完成模拟交通灯的功能; (2)从源程序、软件模拟、调试方面完成软件系统; (3)利用开发系统完成系统的总体调试、程序烧写,实现应用系统功能,并能对系统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3. 参考资料

(1)单片机典型系统设计实例精讲为,黄科,雷道仲编著电子工业出版发行2006.5(3,4);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建忠编著电子科技大学; (3)AT89系列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王幸之,钟爱琴等编著航空航天大学出版发行2004; (4)51单片机编程基础与开发实例详解岂兴明,唐杰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发行。 完成期限:2011-1-7 指导教师签名:晓雷 课程负责人签名:晓雷 2011年01月3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容与要求4 第二章设计原理5 1.单片机概述5 2.STC89C52芯片简介6 3.定时器/计数器8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规范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规范

————————————————————————————————作者:————————————————————————————————日期: 2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信息工程系 课程设计规范 (试行) 信息工程系 二○一○年六月

第1章内容要求 第1章内容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组成,依次为: I、统一的封面,封面之后为课设评分表及答辩记录表; II、摘要; III、目录; IV、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正文; V、总结(本课题核心内容、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改进方向和意见)VI、按统一格式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1

第2章格式要求 第2章格式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每部分从新的一页开始,各部分要求如下: 2.1封面 统一的封面(含课程设计课题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等,详见第五部分“格式范例”) 2.2摘要 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重点是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摘要力求语言精炼准确,建议500字以内。摘要中不要出现图片、图表、表格或其他插图材料。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工作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 关键词在摘要内容后另起一行标明,一般3~5个,之间用“;”分开。 2.3 目录 目录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正文(含结论)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标题和序号。具体格式见第五部分“格式范例”。 2.4 符号说明 如果课程设计报告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将全文中常用的这些符号及意义列出。如果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主要符号表,但在报告中出现时须加以说明。缩略词应列出中英文全称。 2

微机原理步进电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河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 课程名称: 学年学期: 2 0 —2 0 学年第学期指导教师: 2 0 年月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一、设计题目………………………………………………………………. 二、设计目的………………………………………………………………. 三、设计原理及方案………………………………………………………. 四、实现方法………………………………………………………………. 五、实施结果………………………………………………………………. 六、改进意见及建议……………………………………………………….

七、设计体会………………………………………………………………. 、 一、设计题目 编程实现步进电机的控制 二、设计目的 1.了解步进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 2.掌握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编程方法 3.了解8086控制外部设备的常用电路 4.掌握8255的使用方法 三、设计原理及方案 设计原理 步进电机驱动原理是通过对每相线圈中的电流的顺序切换(实验中的步进电机有四相线圈,每次有二相线圈有电流,有电流的相顺序变化),来使电机作步进式旋转。 驱动电路由脉冲信号来控制,所以调节脉冲信号的频率便可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 利用 8255对四相步进电机进行控制。当对步进电机施加一系列连续不断的控制脉冲时,它可以连续不断地转动。每一个脉冲信号对应步进电机的某一相或两相绕组的通电状态改变一次,也就对应转子转过一定的角度(一个步距角)。当通电状态的改变完成一个循环时,转子转过一个齿距。四相步进电机可以在不同的通电方式下运行,常见的通电方式有单(单相绕组通电)四拍(A-B-C-D-A…),双(双相绕组通电)四拍(AB-BC-CD-DA-AB…),八拍(A-AB-B-BC-C-CD-D-DA-A…)等。 通过编程对8255的输出进行控制,使输出按照相序表给驱动电路供电,则步进电机的输入也和相序表一致,这样步进电机就可以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 硬件连接图 四.实现方法 .步进电机控制程序流图

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山东交通学院 目录 1.系统分析 (2) 1.1系统需求分析 (2) 1.2项目规划 (2) 1.3系统功能结构分析 (3) 1.4设计目的分析 (3) 2.数据库系统设计 (4) 2.1数据表概要设计 (4) 2.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4) 3.应用程序设计 (5) 3.1界面设置 (5) 3.2关键技术 (15) 4.系统安装 (20) 建立数据源 (20) 5.设计体会 (21) 参考文献 (22)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通信桥梁连接着全球的计算机,而网站作为网络信息主要的表现形式而且还是互联网信息的主要承载者,在网络上表现出其及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得以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并被人们重视和关注。互联网已经彻底的改变了世界,互联网的世界里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各行各业及其个人、单位、工厂、企事业等等在网上构筑属于自己的网络信息平台,保护自己的网络资源并在互联网上开辟自己的市场和消费群体,以及构造自己的数字化世界和加强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域的人们联系交流等等活动也就显的日益重要。于是各种各样的网站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鱼龙混杂且良莠不齐。因此,个人信息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仅可以更好的保护个人信息,对日常的使用也会提供很大的方便。关键词: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集;数据库;Visual C++6.0。 1.系统分析 1.1系统需求分析 在做本系统前,我对系统的需求做了如下分析: 1)登录权限:在登录权限的分析上我们规定必须凭借用户名和密码才可登陆,进行管理。 2)使用者功能:首先说明一下,我们的系统用户对象是个人。关于其本系统的功能,大致可分为日记管理,通讯录管理,备忘录管理,以及个人财务管理;日记管理,其中包括用户对日记编号,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的查询、

接口课程设计报告(声光警报)

湖北教育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声-光报警器系统设计 系别: 专业: 组别: 学生姓名: 学号: 起止日期: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怎么利用所学的知识和老师提供的芯片来完成声--光报警器的闪光和报警. 通过已学的接口技术的内容,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掌握可编程接口芯片8255A的使用和学习开关量接口电路及其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特组织了这次课程设计,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能提高我们大家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次我们课程设计的是利用MFID实验平台和声—光报警器模块进行硬件电路连接,利用MF2KI集成开发环境进行声光报警器软件控制程序设计,调试,直到声--光报警器能够正常的工作. 关键词: 8255A芯片,LED彩灯,74ls04反向器.

目录 1开发背景 (1) 1.1 本课程设计的题目: (1) 声-光效果(报警器)。 (1) 1.2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3 课程设计的环境: (1) 1.4 课程设计要求和任务要求: (1) 1.4.1 要求 (1) 1.4.2任务 (2) 2.概要设计 (2) 2.1 硬件设计: (2) 2.1.1 8255的外部特性 (2) 2.1.2 8255A的内部结构 (2) 2.1.3 8255A的端口地址 (3) 2.1.4 8255的基本操作(见图3.2) (4) 2.1.5 8255A引脚信号定义 (4) 2.1.6 8255A的控制方式字 (4) 2.1.7 发光二极管 (6) 2.1.8 74ls04芯片如下图 (7) 2.1.9 功放LM386 (7) 2.2 软件设计 (8) 3.详细设计 (10) 3.1 设计 (10) 3.2 电路原理 (10) 3.3 流程图 (11) 3.4 PCB设计 (11) 3.4.1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11) 3.4.2 产生网络报表 (12) 3.4.3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12) 3.4.4 PCB图 (13) 3.4.5 电路板模块图 (13) 3.4.6 硬件连线 (13) 3.4.7 电路板的调试 (14) 4. 声-光效果(报警器)的安装调试 (14) 5.结论 (15) 6:课程设计实施计划及分工 (15) 6.1 实施计划及分工 (15) 6.2 课程设计心得和体会 (16) 7.致谢 (16) 8.参考资料: (16) 附录: (17)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Winpcap的网络流量统计分析 指导教师:张伟 目录 第一章总体设计 一、实体类设计 --------P3 二、功能类设计 --------P3 三、界面设计 --------P3

第二章详细设计 一、实体类实现 --------P4 二、功能类实现 --------P4 三、界面实现 --------P5 第三章源代码清单及说明 一、CaptureUtil.java --------P7 二、MyPcapPacketHandler.java --------P9 三、PacketMatch.java --------P9 四、Windows.java --------P13 第四章运行结果 --------P19 第五章心得体会 --------P21 第一章总体设计 一、实体类设计 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个包的数据结构设计 二、功能类设计 (1)网卡获取 (2)包的抓捕

(3)包的处理 三、界面设计 (1)布局 (2)按钮功能连接 第二章第二章详细设计 一、实体类实现 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个包的数据结构设计。 本程序采用Java编写,基于win10pcap。Win10pcap是winpcap在win10系统上的适用版本。Java对于winpcap使用jnetpcap进行支持。对于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种类型的包,在jnetpcap的jar包中大部分已经封装好了相关的实体类型。对应如下:ARP 实体类:https://www.sodocs.net/doc/f514985255.html,work.Arp; UPD 实体类:https://www.sodocs.net/doc/f514985255.html,work.Icmp;

单片机及通信接口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及通信接口设 计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STC89S52单片机开发板的功能设计与应用 撰写日期:2011年11月 一、设计要求 二、设计电路及功能说明 三、编程思路及框架 四、调试结果及分析(1、这里写出题目实现结果;2、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

法;3、老师的提问及解决的方法)五、总结(心得体会)

目录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及功能说明 (1) 1.1课程设计要求 (1) 1.2课程设计电路及功能说明 (1) 第二章程序设计及结果分析 (2) 2.1程序设计思想 (1) 2.2调试结果分析及问题解答 (1) 单片机及通信接口设计课程设计总结 (4)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及功能说明 1.1 课程设计要求 跑马灯。设计要求:“123456”6个数字由右边进入1602 液晶显示器模块,再由左边走出LCD模块,连续不断。 1.2课程设计电路及功能说明 1.2.1设计电路 1602 液晶显示器电路 LCD1602 引脚排列

LCD1602 属于字符型显示器件,可显示2 行16 个字符,字符显示尺寸为5×7 个像素点。在显示模块的ROM 中存放ASCII 码字符字模等,输出时只需提供字符编码和显示位置即可。LCD1602 引脚排列如上图所示。其中,D0-D7 为数据口,E 为使能信号,RW 为读写信号,RS 为寄存器选择信号,VL 为亮度调节引脚,VCC、VCC1、GND 和GND1 均为电源引脚。 LCD1602 的工作流程图 1.2.2功能说明 “123456”6个数字由右边进入1602 液晶显示器模块,再由左边走出LCD模块,连续不断。单片机的P3.4脚接E执行使能控制,读操作时,高 电平有效;写操作时,下降沿有效。P3.5脚接rs进行寄存器选择,当 rs=1时,指向数据寄存器;当rs=0时,若执行写操作,则指向指令寄存器,若执行读操作,则指向地址计数器。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