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关联分析及基因型交互作用研究_焦红肖

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关联分析及基因型交互作用研究_焦红肖

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关联分析及基因型交互作用研究_焦红肖
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关联分析及基因型交互作用研究_焦红肖

论著

文章编号1006-8147(2013)01-0006-03

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关联分析及基因型交互作用研究

焦红肖1,蔡春友1,魏凤江1,时文涛1,陈莉明2,林静娜3,韩鸿玲4,凌超1,于萍1,吕佳1,杨付花1,李明珊1,冯淑芝4,李卫东1(1.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中心,天津300070;2.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天津300070;3.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300121;4.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300052)

摘要目的:检验糖尿病候选基因在中国人群中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以1463名无血缘关系的中国天津地区人群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非糖尿病)548名,病例组(2型糖尿病)915名]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MALDI-TOF MS 对17个基因的21个SNP 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运用PLINK 软件进行关联分析及基因型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发现5个SNP 位点与2型糖尿病显著相关(P <0.05),分别为CDKN2A/B (rs10811661,P =2.91×10-5)、CDKAL1(rs7756992,P =0.0028)、LPHN3(rs6856526,P =0.0031)、IGF2BP2(rs4402960,P =0.0006)和ABCG2(rs2231142,P =0.0315);并发现6对基因间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P <0.05)。结论:LPHN3和ABCG2基因的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并进一步验证了CDKN2A/B 、CDKAL1、IGF2BP2基因的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关键词

2型糖尿病;单核苷酸多态性;关联分析;基因型交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

R587.1+R394

文献标志码

A

Association analyses and genotype interaction studies of type 2diabetes related genes in Chinese population

JIAO Hong-xiao 1,CAI Chun-you 1,WEI Feng-jiang 1,SHI Wen-tao 1,CHEN Li-ming 2,LIN Jing-na 3,HAN Hong-ling 4,LING Chao 1,YU Ping 1,L 譈Jia 1,YANG Fu-hua 1,LI Ming-shan 1,FENG Shu-zhi 4,LI Wei-dong 1

(1.ResearchCenterofBasicMedicalSciences,TianjinMedicalUniversity,Tianjin300070,China;2.MetabolicDiseasesHospital,TianjinMedicalUniversity,Tianjin300070,China;3.TianjinPeople’sHospital,Tianjin300121,China;4.GeneralHospital,TianjinMedicalU-niversity,Tianjin300052,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identify associations of diabetes candidate genes with type 2diabetes in Chinese population.Methods:1463

unrelated Chinese from Tianjin in a case-control study (non-diabetes controls,n =548;type 2diabetes cases,n =915)were examined.21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in 17genes were genotyped by MALDI-TOF MS,PLINK software was used for association and pairwise genotype interaction analyses.Results:Five gene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ype 2diabetes (P <0.05),including CD -KN2A/B (rs10811661,P =2.91×10-5),CDKAL1(rs7756992,P =0.0028),LPHN3(rs6856526,P =0.0031),IGF2BP2(rs4402960,P =0.0006),and ABCG2(rs2231142,P =0.0315);Genotype interactions (epistasis)among 6pairs of SNP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ype 2dia -betes (P <0.05).Conclusion:In this study,the polymorphisms of LPHN3and ABCG2gene are associated with type 2diabetes;previous associations among CDKN2A/B,CDKAL1,and IGF2BP2gene polymorphisms and type 2diabetes are replicated in Chinese population.Key words

type 2diabete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association analysis;genotype interactio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0576);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JCZDJC 24700

)作者简介焦红肖(1985-),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病理与病理生理学;通信作者:李卫东,E-mail :liweidong98@https://www.sodocs.net/doc/ff11688080.html, 。

2型糖尿病是由包括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复杂性状疾病之一,由慢性血糖水平升高所导致,并以胰岛素分泌受损和(或)胰岛素抵抗为临床特点[1-2]。目前,全球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达到6.4%,约2.85亿,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至7.7%,约4.39亿[3]。因此,关于2型糖尿

病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之一。随着全基因组

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 )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被发现,迄今为止已发现了40多个[4],然而,这仅解释了疾病遗传机制的一小部分原因,基因型交互作用的研究将进一步地解释疾病遗传的部分原因,增加疾病的遗传风险预测度。由于复杂性状疾病不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还有环境因素的作用,因此不同的种族背景、地域环境等都可能造成不同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主要选取一些糖尿病候选

Vol.19,No.1Jan .2013

第19卷1期2013年1月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6

基因,通过病例-对照研究,一方面检测已知的易感基因在不同人群中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

另一方面通过关联分析以及交互作用分析以期发现新的易感基因位点。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4家医院随机收集了1463名无血缘关系的中国天津地区人群为研究对象,其中病例组为2型糖尿病患者915名(男性500名,女性415名),平均年龄为(58.36±12.27)岁,以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参照标

准确定[空腹血糖

(FPG )≥7.0mmol/L ,及/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 )2h 血糖(P2hG )≥11.1mmol/L];对照组为非糖尿病患者548名(女性84名,男性464名),年龄≥70岁,血糖正常(FPG<6.1mmol/L )。调查和取样均征得受试者本人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1.2方法

1.2.1基因组DNA 的提取根据高盐法,应用基因组DNA 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 ,Nanodrop (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和纯度以确保达到使用要求,-80℃储存备用。

1.2.2候选基因的选取根据以往国内外报道及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选取17个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基因作为候选基因[选取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位点见表1]。 1.2.3基因分型1463例样本的基因分型由基质

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 )(华大基因)技术平台进行,每批次的基因分型结果均录入Filemaker Pro 数据库进行整理。1.3统计学分析在统计分析之前应用SPSS17.0软件先对样本表型资料进行统计描述,运用PLINK [5]软件对二分变量(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进行病例-对照的关联分析与基因型交互作用的研究。2结果

2.1基因交互作用通过PLINK 软件对21个位点之间进行了两两配对的基因型交互作用分析,得出6对SNP ×SNP 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交互作用(P <0.05),即ABI2与MYH9、LPHN3与LIMK2、ABCG2与TOX 、NUB1与CDKN2A/B 、TBX5与SMAD3、LIMK2与SFI1(表2)。其中CDKN2A/B 、ABCG2、LPHN3不仅在关联分析中得出与2型糖尿病存在显著的关联性,而且在基因型交互作用中也

与2型糖尿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另外,

基因型交互作用的研究检测出一些单个SNP 位点所检测不到的微效基因,例如:ABI2、MYH9、TOX 、TBX5、SMAD3等。

2.2关联分析通过对样本17个基因21个SNP 位点进行病例-对照的关联分析得出5个基因的5个SNP 位点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性达到显著水平(P <0.05),分别为CDKN2A/B (rs10811661,P =2.910×10-5)、IGF2BP2(rs4402960,P =0.0006)、CDKAL1(rs7756992,P =0.0028)、LPHN3(rs6856526,P =0.0031)、ABCG2(rs2231142,P =0.0315)(表3)。其中CDKN2A/B 、IGF 2BP 2、CDKAL1这3个基因是笔者对先前研究结果的一个验证,LPHN3、ABCG2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是一个较新的发现。分析过程中剔除了一些基因分型过程中未被检测到的位点,使得各个位点的病例、对照数不一定相同。

表1选取的候选基因SNP 位点

Tab 1SNPs selection for type 2diabetes candidate genes MAF :次等位基因频率(中国人群)

基因ABI2ABI2ABI2IGF2BP2LPHN3ABCG2CDKAL1ESR1SOD2NUB1TOX TOX

CDKN2A/B IGF1TBX5TBX5SLITRK5SMAD3LIMK2SFI1MYH9

位置(bp)2041936882042493992042720901855116876105746289052323206797091523228851601138721510530435970235559979034221340941030468231147998631148110428983050167425033316457593201326536718039

染色体22234466678891212121315222222

SNP

rs62183937rs11675251rs1376877rs4402960rs6856526rs2231142rs7756992rs722208rs4880rs446886rs1526167rs17304270rs10811661rs7312112rs11067076rs11067083rs371276rs12102171rs2106294rs2295251rs2269532

MAF 0.4750.1710.1710.2560.0730.2930.4880.5000.1460.0730.4780.0610.4150.5000.0370.0640.4630.3410.0730.4510.267

表22型糖尿病病例-对照的基因型交互作用结果

Tab 2Genotype interactions (epistasis)associ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cases and controls (OR-INT codds ratio for interaction ):交互作用的优势比

基因1ABI2LPHN3ABCG2NUB1TBX5LIMK2

SNP2rs2269532rs2106294rs1526167rs10811661rs12102171rs2295251

基因2MYH9LIMK2TOX CDKN2A/B SMAD3SFI1

SNP1rs62183937rs6856526rs2231142rs446886rs11067076rs2106294

OR_INT 0.731.9321.3430.6530.5431.518

P 0.01870.03770.01290.02060.03860.0105

第1期焦红肖,等.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关联分析及基因型交互作用研究

7

表32型糖尿病病例-对照关联分析中有显著关联的SNPs

Tab3SNP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ype2diabetes in cases and controls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检出了5个基因与2型糖尿病相关,即CDKN2A/B、IGF2BP2、ABCG2、LPHN3、和CDKAL1。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和“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the international haplotypemap project,HapMap)”的相继完成,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的飞速发展,GWAS 已成为目前遗传学最为流行的研究手段。近年来,大量关于2型糖尿病的GWAS研究使得相当一部分易感基因被逐渐发现,CDKN2A/B、IGF2BP2、CD-KAL1也在大量的GWAS研究中得出与2型糖尿病相关,并在不同人群中得到验证[6-8]。我们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而Tsai等[9]在中国汉族人群的GWAS研究中并没有得出CDKAL1、IGF2BP2与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遗传异质性、表型复杂性、种族差异以及地域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关于CDKN2A/B、CDKAL1、IGF2BP2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不仅仅是遗传学上的,生物学上研究得出CDKN2A/B[10-12]、CDKAL1[11-12]参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的激酶通路,并可能因此影响β细胞的再生而使胰岛素分泌减少造成血糖水平升高,IGF2BP2编码IGF2的mRNA结合蛋白并在蛋白合成过程中指导mRNA到特定的亚细胞位置上,与胰腺的发展相关[12],可能会增加胰岛素抵抗[13],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LPHN3在人体内编码G蛋白偶联受体的蛛毒素受体亚科,蛛毒素受体参与细胞粘附和信号转导功能。ABCG2编码ATP结合盒亚家族G成员2,在胎盘期已显著表达。有研究表明ABCG2在肝脏和肾脏表达,可能与尿酸等的转运有关[14]。在本次的病例-对照研究中,通过关联分析我们得出LPHN3和ABCG2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已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并在基因型交互作用研究中也得出LPHN3、ABCG2均与其他基因存在交互作用,从而可以推出这两个基因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相关。Zemunik等[15]通过GWAS研究得出LPHN3

与HDL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本实验室在关于2型糖尿病的数量性状研究中已得出MYH9和ABI2基因的多态性与血糖、血压和胰岛素抵抗相关表型存在关联,并且在以胰岛素敏感性指标为表型的交互作用的研究中得出ABCG2与ABI2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16]。上述实验仅是病例组的数量性状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候选基因与2型糖尿病各表型之间的关系;而本次的研究是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扩大样本量,设置正常对照组,进行关于2型糖尿病二分变量(患病和非患病)的病例-对照研究,在试验设计、研究对象和关联分析的方法上均有很大不同。在本研究中,我们得到的是对2型糖尿病患病状态本身的关联。

单纯的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或GWAS不能检测位点间的交互作用对性状的影响[17],而现有的2型糖尿病基因不能解释该疾病的较高遗传度。Manolio等[18]认为基因交互作用、微效基因和拷贝数变异与这些“丢失的遗传度”有关。然而,由于本次研究检测的位点数尚少,因而基因型交互作用的结果不是太显著,本研究检测了一些已知的糖尿病相关位点之间的交互作用,关于大量位点间的基因型交互作用的研究有待下一步完成。

参考文献:

[1]Genuth S,Alberti K G,Bennett P,et al.Follow-up report o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Care,2003,26(11):

3160

[2]Prokopenko I,McCarthy M I,Lindgren C M.Type2diabetes:new genes,new understanding[J].Trends Genet,2008,24(12):613[3]Shaw J E,Sicree R A,Zimmet P Z.Global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for2010and2030[J].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0,87(1):4

[4]Wheeler E,Barros I.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and type2 diabetes[J].Brief Funct Genomics,2011,10(2):52

[5]Purcell S,Neale B,Todd-Brown K,et al.PLINK:a tool set for whole-genome association and population-based linkage analyses

[J].Am J Hum Genet,2007,81(3):559

[6]Scott L J,Mohlke K L,Bonnycastle L L,et al.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type2diabetes in Finns detects multiple suscepti-

bility variants[J].Science,2007,316(5829):1341

基因CDKN2A/B IGF2BP2 CDKAL1 LPHN3 ABCG2

SNP

rs10811661

rs4402960

rs7756992

rs6856526

rs2231142

P

2.910×10-5

0.0006

0.0028

0.0031

0.0315

OR

0.7249

1.3620

0.7950

0.6449

1.1980

对照组频率(A2)

0.4853

0.2188

0.4963

0.0839

0.2792

病例数

915

913

914

914

915

对照数

545

542

545

548

548

等位基因

T/C

G/T

G/A

C/T

C/A

病例组频率(A2)

0.4060

0.2760

0.4393

0.0558

0.3169

A2:代表次等位基因(Minor allele)

(下转第12页)

[7]Saxena R,Voight B F,Lyssenko V,et al.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identifies loci for type2diabetes and triglyceride levels[J].

Science,2007,316(5829):1331

[8]van Hoek M,Dehghan A,Witteman J C,et al.Predicting type2di-abetes based on polymer-phisms from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a population-based study[J].Diabetes,2008,57(11):

3122

[9]Tsai F J,Yang C F,Chen C C,et al.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susceptibili-ty variants for type2diabetes in Han

Chinese[J].PLoS Genet,2010,6(2):e1000847

[10]Grarup N,Rose C S,Andersson E A,et al.Studies of association of variants near the HHEX,CDKN2A/B and IGF2BP2genes with

type2diabetes and impaired insulin release in10705Danish

subjects:validation and extension o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J].Diabetes,2007,56(12):3105

[11]Steinthorsdottir V,Thorleifsson G,Reynisdottir I,et al.A variant in CDKAL1influences insulin response and risk of type2diabetes

[J].Nat Genet,2007,39(6):770

[12]Florez J C.Newly identified loci highlight beta cell dysfunction as a key cause of type2diabetes:where are the insulin resistance genes

[J].Diabetologia,2008,51(7):1100

[13]Wu Y,Li H,Loos R J,et https://www.sodocs.net/doc/ff11688080.html,mon variants in CDKAL1,CD-KN2A/B,IGF2BP2,SLC30A8,and HHEX/IDE genes are associ-

ated with type2diabetes and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n a Chinese

Han population[J].Diabetes,2008,57(10):2834

[14]Vlaming M L,Lagas J S,Schinkel A H.Phys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roles of ABCG2(BCRP):recent findings in Abcg2

knockout mice[J].Adv Drug Deliv Rev,2009,61(1):14

[15]Zemunik T,Boban M,Lauc G,et al.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biochemical traits in Korcula Island,Croatia[J].Croat Med

J,2009,50(1):23

[16]于萍,蔡春友,魏凤江,等.MYH9和ABI2基因SNP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与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血压的相关性[J].天津医科

大学学报,2012,18(1):17

[17]Musani S K,Shriner D,Liu N J,et al.Detection of gene×gene inter-actions in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of human population

data[J].Hum Hered,2007,63(2):67

[18]Mnaolio T A,Collins F S,Cox N J,et al.Finding the missing heri-tability of complex diseases[J].Nature,2009,461(7265):747

(2012-08-30收稿)

因与肥胖相关,这就提示我们TOX基因可能是MVCD的易感基因。TOX基因是位于人类第8号染色体上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在此次研究中发现,该基因的rs1526167位点与DN、DR、PDR、MVCD均有相关性。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和探讨MVCD的遗传背景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但由于MVCD的发生发展是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决定的,所以还需进一步进行更大样本量的、全基因组水平的研究。

参考文献:

[1]FreemanMS,MansfieldMW,BarrettJH,etal.Heritabilityoffea-turesoftheinsulinresistancesyndromeinacommunity-based

studyofhealthyfamilies[J].DiabetMed,2002,19(12):944[2]KhazaiMH,ZargaranZ,MoosaviZ,etal.Diabeticcomplicationsandriskfactorsinrecentlydiagnosedtype2diabetes[J].ARYA,

2010,2(2):79

[3]HietalaK,ForsblomC,SummanenP,etal.Heritabilityof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J].Dlabetes,2008(8):2176

[4]WongTY,KleinR,IslamFM,etal.Diabeticretinopathyinamulti-ethniccohortintheUnitedStates[J].AmJOphthalmol,2006,141(3):446

[5]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Standardsofmedicalcareindia-betes--2010[J].DiabetesCare,2010,33(Suppl1):11

[6]FraylingTM.Anewerainfindingstype2diabetesgenes:theun-usualsuspects[J].DiabetMed,2007,24(7):696[7]ZegginiE.Anewerafortype2diabetesgenetics[J].DiabetMed,2007,24(11):1181

[8]FouadH,HamidAA,AzeemAAA,etal.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geneinsertion/deletionpolymorphismand

diabeticretinopathy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J].AmSci,

2011,7(3):199

[9]TongZ,AielloLP,PollakMR,etal.Promoterpolymorphismoftheerythropoietingeneinseverediabeticeyeandkidneycomplications

[J].ProcNatlAcadSciUSA,2008,105(19):6998

[10]PatelHV,KaliaK,MannariJ.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genepolymorphismincreasesthesusceptibilityofdiabetic

nephropathyinWesternIndianType2diabeticpatients[J].Diabet

Med,2011,31(4):223

[11]KaoY,DonaghueKC,ChanA,etal.Geneclusterisageneticmarkerforearlymicrovascularcomplicationsintype1diabetes[J].

DiabetMed,2002,19(3):212

[12]NomiyamaT,TanakaY,PiaoL.Thepolymorphismofmanganesesuperoxidedismutaseisassociatedwithdiabeticnephropathyin

Japanesetype2diabeticpatients[J].HumGenet,2003,48(3):138[13]NakamuraS,IwasakiN,FunatsuH,etal.ImpactofvariantsintheVEGFgeneonprogressionof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J].

GraefesArchClinExpOphthalmol,2009,247(1):21

[14]RobertsAB,RussoA,FeliciA,etal.Smad3akeyplayerinpathogenesismechanismsdependentonTGF-beta[J].AnnNYAcad

Sci,2003,995:1

(2012-08-30收稿)

!!!!!!!!!!!!!!!!!!!!!!!!!!!!!!!!!!!!!!!!!!!!(上接第8页)

糖尿病防治指南考试

您已完成摸底考试,答对题数9道,正确率为60% ?1、(单选题)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首选: A.ACEI或CCB B.ACEI或ARB C.ARB或CCB D.ARB或β受体阻滞剂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成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A.10g B.15g C.25g D.35g 正确答案:C ?3、(单选题)磺脲类药物禁忌症是: A.1型糖尿病 B.肝肾功能不全 C.孕妇、需要大手术者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4、(单选题)若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血糖波动较大时需: A.继续基层医院进一步治疗 B.请示上级医生后,继续基层医院治疗 C.立即转诊至上 级医院D.建议患者出院 正确答案:C ?8、(单选题)对于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其减重目标为: A.1个月减轻体重5% B.1个月减轻体重10% C.3-6个月减轻体重5%-10% D.3-6个 月减轻体重20%-30% 正确答案:C ?10、(多选题)糖尿病综合干预管理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降糖 B.降压 C.调脂 D.抗血小板治疗 E.生活方式干预 1、(多选题)基层卫生机构应配备以下哪些降糖基本药物:

A.二甲双胍 B.胰岛素促泌剂 C.α-糖苷酶抑制剂 D.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E.胰岛素 正确答案:ABCDE 2、(单选题)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约为: A.17.1% B.10.4% C.8.2% D.15.3% C.8.2% D.15.3% 正确答案:B ?3、(单选题)患者王某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5.6 mmol/L ,OGTT 2h血浆葡萄糖8.1 mmol/L,该患者糖代谢状态属于: A.正常血糖 B.空腹血糖受损 C.糖耐量异常可能 D.糖尿病 正确答案:C

趋势分析之糖尿病

糖尿病突破防治难关 5月10日,MMC年会公布了患者代谢综合控制水平和血糖“金标准”达标率翻倍的“惊喜”成效:代谢综合达标率由基线的7.2%上升至17.3%,糖化达标率由基线的21.2%上升至45.4%。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现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并发症涉及多器官组织。又因其起病隐匿,呈渐进性发展,致死致残的危险性大。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糖尿病热度变化图 下面我们用Trend analysis分析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点击链接即可进入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f11688080.html,/topic/trend?query=Diabetes%20Mellitus)

上图是当前该领域的热点技术趋势分析,通过Trend analysis分析挖掘可以发现当前该领域的热点研究话题有type 2、drug interaction、drug therapy、oxidative stress、confidence interval等。 根据Trend analysis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发现,type 2是该领域的热门研究话题之一。Type 2指2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我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多年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难点,也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MMC的成立和运行,为我国糖尿病防治带来变革性突破。 附一.糖尿病领域5篇代表论文 题目:Experimental and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for Research 作者:D. T. Campbell, J. C. Stanley 年份:1990年 引用量:35776

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四)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要点提示●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如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则进入药物治疗(A)●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促泌剂可作为单药治疗的选择,其中,二甲双胍是单药治疗的首选(A)●在单药治疗疗效欠佳时,可开始二联治疗、三联治疗或胰岛素多次注射(B) 一口服降糖药物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纠正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口服降糖药可分为主要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和通过其他机制降低血糖的药物(双胍类、TZDs、α-糖苷酶抑制剂、SGLT2抑制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PP-4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GLP-1的分解、增加GLP-1浓度从而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双胍类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TZDs的主要药理作用为改善胰岛素抵抗;α-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药理作用为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SGLT2抑制剂的主要药理作用为通过减少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增加肾脏葡萄糖的排出。 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是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

的基本措施。在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对外源性的血糖控制手段的依赖会逐渐增大。临床上常需要口服药物间及口服药与注射降糖药间(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的联合治疗。 (一)二甲双胍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双胍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治指南中均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对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显示,二甲双胍的降糖疗效(去除安慰剂效应后)为HbA1c下降%~%,并可减轻体重[101-103]。在我国2型糖尿病人群中开展的临床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使HbA1c下降%~%[104-105]。在500~2 000 mg/d剂量范围之间,二甲双胍疗效呈现剂量依赖效应[104,106],在低剂量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DPP-4抑制剂的疗效与将二甲双胍的剂量继续增加所获得的血糖改善程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的比例相似[107-108]。UKPDS结果证明,二甲双胍还可减少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78]。在我国伴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的针对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对再发心血管事件影响的临床随机分组对照试验结果

[疑难杂症]纠缠不休的腹痛竟是线粒体基因突变型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变

纠缠不休的腹痛竟然是——线粒体异常基因学检查诊断为——线粒体基因突变型糖尿病 小钱是个23岁的小伙子。近2年来他一直很苦恼,因为不知什么原因,每每临睡前便出现腹痛、腹胀,疼痛多位于脐周,有时甚至难以忍受。他辗转于本市各大医院求医问药,先后做了胃镜、肠镜、腹部CT,化验了各种血液指标,结果均未发现异常。为了治愈疾病,他吃药、输液、尝尽了苦头,但症状仍不见明显好转,心情十分低落。一年半前,小钱因为出现口干、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前往当地医院就诊,通过检查,被确诊为”糖尿病“,并开始了胰岛素降糖治疗,但疗效一直不理想。 听人介绍,小钱及家人来到我院内分泌科就诊。小钱是个瘦小的小伙,身高161厘米,体重52公斤,体质指数20.06,属于偏瘦类型。通过详细询问,我们找到了些蛛丝马迹。小钱除了有腹痛、腹胀外,平日常常会有头晕、乏力等不适,尤其在活动后胸闷心慌、双下肢乏力等症状便会随之而来,而且他的听力不太好,经过电测听检查,小钱患有双侧轻度神经性耳聋,以高频听力受损为主。家族史调查发现,小钱的母亲患有糖尿病,40岁时出现听力下降,其母的2个兄弟和一个姐姐,也都存在血糖异常及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而且小钱自幼学习能力较差,其生长发育在儿时较同龄人高,青春期后生长发育比同龄人矮小。 专家点评小钱的病例可以用以下关键词概括“青年发病”“身材矮小”“学习差”“糖尿病”“听力下降”“乏力头晕等神经肌肉症状”“母亲及其同胞有类似症状”。通过一系列检查及基因检测,最终诊断小钱为“线粒体基因突变型糖尿病”。除了常规胰岛素治疗外,另外给予其辅酶Q10治疗,患者上述症状出现了明显好转。通过饮食、运动控制及自我良好的血糖监测、治疗管理,小钱的血糖也控制得不错。 基因学检查糖尿病的意义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血糖稳态失衡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血糖稳态失衡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失衡,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高渗状态等。 葡萄糖是人体供能的主要来源。正常人体有葡萄糖代谢池(如图所示),在动态中保持平衡,其出现率(Ra)等于消失率(Rd),即Ra=Rd。糖尿病患者机体内Ra>Rd,因而检测显示血糖增高。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糖尿病是复合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是包括遗传及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经血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受体结合并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效应,这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导致糖尿病。 糖尿病常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许多特殊类型糖尿病需要依靠基因学的检测,比如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有6种亚型,分别为不同的基因突变所致。包括MODY1/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MODY2/葡萄糖激酶(GCK),MODY3/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MODY4/胰岛素启动子1(IPF1),MODY5/肝细胞核因子1β(HNF-1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 中国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20岁以上成年人1/10患糖尿病 据今年3月2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中国人群中的糖尿病患病率”的研究论文公布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超过9400万的糖尿病患者。纪立农教授指出,糖尿病患者人数增速迅猛与中国十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而导致的城市“富贵病”人群增多密不可分。 这一结论一项覆盖全国14个省市,年龄20岁以上54240人的调查,最终47325人最终完成了调查。此项调查还显示,糖尿病已经开始在20岁至39岁的中国年轻人中流行,这一年龄段的患病率占3.2%,而糖尿病患病前期人数更是达到了9.0%。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而今年的主题是“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6%,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从调查数据看中国的糖尿病现状已非常严峻内,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地区并且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 1 目前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1.1 患病率急剧增加 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全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0.7%,1994-1995年间全国19省市21万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5-64岁年龄段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5%。最近10年糖尿病流行情况更为严重,2007-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下,在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加权分析,在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4310万,城市4930万左右。我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1.2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群的主体 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所占比例达到93.7% ...... 本篇文章来自百拇医药网 原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ff11688080.html,/html/paper/1004-7484/2011/04/125.htm 糖尿病管理必须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新增的这些来自城市的“富贵”糖尿病患者大多都伴有肥胖、血脂紊乱、和/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数据显示,我国超过半数糖尿病患

糖尿病市场分析

糖尿病市场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糖尿病市场分析 全球范围来看,糖尿病发病率均持续上升且控制不力 糖尿病是一个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在美国平均每天大约有4000人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美国总人口中约有8%受到糖尿病的影响,其中三分之一还不知道其自身已经患病,过去十年(1998-2008)美国成年人中的糖尿病新发病例数增长了90%,2008年由糖尿病导致的死亡率比1987年增长了45%,高于同期心血管疾病、中风和肿瘤引起的死亡率。 中国糖尿病现状 最新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数据调查显示,在20-70岁人口中,中国总人口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2001年的2倍,是1994年的4倍,患者人数约4100万,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约2000万。 庞大的需求奠定中国大陆糖尿病药物市场高速增长的基础 根据IMS(医药咨询机构)数据显示,2004-2008的近5年间,中国大陆糖尿病药物市场(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类药物)总体上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这个增速高于中国整体药品市场的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样本医院终端市场糖尿病药物采购金额已达人民币47亿元,如果算上OTC市场的销售额,则整体市场规模已超过人民币80亿元。口服降糖药物中关注格格列奈类药物前景:格列奈类药物是近5年中增长最快的口服降糖药,市场份额从2003年的%快速提高到%,年均增速为38%。阿卡波糖占据口服降糖药物的最大份额为%,市场接受度高,预期未来三年内仍将保持均20%的增速。从上市公司产品线的分布看,江苏恒瑞医药(600276 SH)及其关联企业的口服降糖药物品种组合较为完善,其拥有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四个品种,其未来增长取决于其产品的销售进展,我们会密切关注。 胰岛素类似物将是未来最主要的糖尿病药物发展领域 胰岛素类似物是所有糖尿病药物中治疗效果最接近人体自然生理调节曲线的药物。尽管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较短,但是以年均翻番的速度发展,2008年终端采购金额已达人民币亿元,而2006年才刚过1亿。整个胰岛素市场呈高度垄断态势,2008年前三家外资企业已占有95%的份额,国内企业,如通化东宝(600867 SH),仅占不到5%的份额,面临的竞争压力巨大。 产业概述 糖尿病总体上是因为机体不能有效进行糖代谢而产生的一系列失调症,一般根据发病的机理将其分为I 型和II型糖尿病两种,其中I型的定义为人体不能或很少产生胰岛素,此时必须从外源补充胰岛素,I 型的发生更多是因为遗传原因;II型则是指人体无法产生足够多的胰岛素,或者是对胰岛素的利用发生了问题,以至于人体不能顺利分解葡萄糖,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超过一定标准,长此以往将对身体造成全方位的损伤。这也是糖尿病最可怕的地方,它最终造成人体器官如心血管、神经系统、眼睛、肾脏等的损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并且极大地增加医疗负担。 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必须面对的挑战 有鉴于此,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于2006年发起了一项称为“为糖尿病联合起来”(Unite for Diabetes)的行动。吁请联合国通过一项关于糖尿病的决议案,由联合国提请所有会员国对糖尿病威胁人类的健康予以充分关注。 中国政府对糖尿病的应对 中国政府也于2007年出版了中国目前最新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旨在减少糖尿病引起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并将糖尿病防治列入新医改的重点领域,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国20个城市的102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8200名医生和护士进行系统培训,使20余万名糖尿病患者最终受益。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要点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要点 2020年11月25-27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CDS)在苏州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火热召开。《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的发布无疑是本次大会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更新版指南结合了最新的国际糖尿病管理指南和临床证据,为我国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更新要点一:糖尿病患病率 2020版指南:根据最新的流调数据,依WHO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

图1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变化 更新要点二:将“糖化血红蛋白”纳入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2020版指南: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B) 表1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更新要点三:新增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2020版指南:HbA1c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没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反之则采取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B)

图2 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 更新要点四:高血糖的药物治疗要点 2020版指南: ?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A) ?一种降糖药治疗而血糖不达标者,采用2种甚至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也可加用胰岛素治疗。(A) ?合并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 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A)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相关性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相关性 发表时间:2011-07-11T09:49:44.8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4期供稿作者:吴莉 [导读] 本病的发病机制为胰岛B细胞内含高比例突变基因致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ATP生成不足所致。 吴莉(宁夏医科大学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银川 750004)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4-0386-02 【摘要】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发现是近年来糖尿病分子遗传学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也是近年来糖尿病研究的一大热点。线粒体基因突变中唯线粒体tRNALeu(uuR)A3243G突变被国内外学者公认,目前WHO己将其归类为特殊类型糖尿病,属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糖尿病。它是目前已知的单基因突变糖尿病中患病率最高,且能以简易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检出,首先进入日常临床基因诊断的一种糖尿病亚型。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线粒体是细胞质中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它是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以氧化磷酸化方式将食物内蕴藏的能量转变为可被机体直接利用的ATP高能磷酸键。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80%来源于线粒体,因此线粒体在细胞的生长代谢和人类的遗传中都有重要的作用。1981年,Anderson等完成了人类线粒体DNA(mtDNA)全长核苷酸序列的测定,由此mtDNA作为一种结构相对简单而精致的真核生物基因组,引起了学者们浓厚的兴趣。 1 mtDNA的结构与遗传特点 1.1 结构特点人类mtDNA是细胞核外唯一存在的DNA,与线状的DNA绝然不同,mtDNA是双链闭环DNA分子,由16569bp组成,外环为重(H)链,内环为轻(L)链,两条链均有编码功能,共编码37个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13个编码蛋白质基因。 1.2 遗传特点 mtDNA位于细胞质中,所以其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为母系遗传。人类精子细胞mtDNA拷贝数非常低,而卵细胞内的拷贝数极高(>105),所以子代细胞内线粒体基因主要来源于母亲;每个细胞还有成百个线粒体和数以千计的mtDNA,细胞可以是正常线粒体和异常线粒体的混合体(异质性)。异质细胞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中,所含正常线粒体和异常线粒体的比例不同,因而表型也不一样;与核DNA不同,mtDNA无组蛋白与之结合,并且经常受活性氧的侵袭,因此氧化损伤的mtDNA的累积量可以比核DNA的量高16倍;mtDNA中,除与复制和转录有关的小片段外,其他顺序不含内分子,部分基因之间甚至有重叠,因此mtDNA上任何区域的突变,几乎都能影响其功能;突变的mtDNA是否导致疾病与性质严重程度、突变mtDNA所占比例、核基因产物的调节,以及与不同组织细胞对线粒体产生的ATP的依赖性均有一定的关系。突变的mtDNA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足以引起组织及器官功能改变而致病;尽管mtDNA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但其复制、转录、翻译过程所需的多肽链均由核DNA编码,mtDNA基因的表达受核DNA的制约,两者协同作用于机体的代谢、调节和发育。 2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1988年确认出第一种线粒体基因突变病即线粒体脑肌病后,陆续确认出多种线粒体基因突变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如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MELAS综合征、MERRF综合征等,其中大多由于ATP阈值高的组织不同组合而成的临床综合征,亦提及可伴糖尿病。 1992年Van den Ouweland等及Ballinger等分别报道由mttRNALeu(uuR)A3243G突变及mtRNA 10.4bp缺失所致仅呈糖尿病和耳聋家系,此后,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于1995年首次报道本病家系。目前已知多种可致糖尿病的线粒体基因突变,其中最多见且在世界各人种中较普遍存在的是线粒体tRNA Leu(uuR) 基因突变糖尿病。 3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为胰岛B细胞内含高比例突变基因致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ATP生成不足所致。线粒体tRNA Leu(uuR) nt3243,此处DNA顺序高度保守,tRNA Leu(uuR)基因除转录形成tRNALeu(uuR)外,nt3243位于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结合位点上,此点突变导致与转录终止因子结合障碍,相邻rRNA生成减少,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导致ATP生成不足。胰岛B细胞感知血糖水平变化分泌胰岛素过程中ATP起着重要作用,当ATP不足,则不能通过ATP依赖型K+通道机制兴奋胰岛B细胞而致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B细胞又是能量需求高的细胞,当ATP生成低于胰岛B细胞所需能量阈值时,胰岛B细胞受损致功能减退,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和糖尿病。 我国拥有大量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隐匿着众多本病患者,因其较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差,可早逝,且呈母系遗传而危害极大。应用较简易的基因诊断技术不仅可在疑似者中检出本病,而且结合家系调查又可了解其突变传递情况。 参考文献 [1]凌诒萍.细胞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9-141. [2]李冬玲.线粒体DNA突变与母系遗传维坊学院学报,2001,1(2):62. [3]张德华.线粒体与人类疾病.皖南学院学报,2004,20(5):43. [4]Howell.N L HON and other optic nerve atrophies t he mitochondrialconnection Dev.Ophthalmot,2003,94-108. [5]Biousse V.Newman NJ Neuro-opht halmology of mitochondrialdisedse.Curr Opm Neurol,2003,16:35.

中国人为什么糖尿病这么多

中国人为什么糖尿病这么多? 为什么中国成了糖尿病王国?2007年,中日医院杨文英教授和她的研究组做了一次全国性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发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升至9.7%,患者人数高达9240万。 为什么中国成了糖尿病王国? 这话虽然肯定不招人待见,但事实是,除了种群遗传因素外,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咎由自取。 2007年,中日医院杨文英教授和她的研究组做了一次全国性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发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升至9.7%,患者人数高达9240万。这个数字让当时卫生部的官员很难接受,甚至有人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写信质疑这个结果。 然而在杨文英教授公布这个数字的2015年前,因获普利策奖的科普名著《枪炮、病菌与钢铁》而出名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贾雷德·戴蒙德在《自然》杂志上撰文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变,糖尿病将引发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戴蒙德教授的这个预言在当时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都没有引起重视。今天“戴蒙德预言”不幸被证实。 据2013年权威部门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占总人口的50.1%。也就是说,不到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属于糖尿病前期。根据这项开展于2010年的调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超过美国(11.3%),患者人数达1.14亿,超过印度,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糖尿病第一大国。 1、“节俭基因”学说 1960年代,美国遗传学家尼尔首次提出“节俭基因”学说。他认为,人类祖先曾长期生活在食物匮乏中,生产力低下与人口过度繁殖导致饥荒频发。因此,那些具有“节俭”适应性的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食物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的人,才能更容易生存下来。而这些具有“节俭基因”的人,原本是自然进化的胜出者,却在稳定富足的现代社会,因更易囤积脂肪而患上糖尿病。 尼尔教授的“节俭基因”说,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中国人现在的糖尿病高发率。原来这部分人群,基本都经历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饥荒时代,而现在的生活却是如此稳定富足。 能够佐证尼尔教授的“节俭基因”假说的案例还出现在瑙鲁。贫穷而又勤劳的岛民祖先把“节俭基因”一代代传给瑙鲁人,当外来的西方生活方式被带进岛上的时候,瑙鲁人身体里的这种基因一时无法适应突然降临的富足生活。而欧洲人则由于早已习惯了现代生活方式,节俭基因在他们体内已逐步消失,所以同样的生活环境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糖尿病。 2、“荷兰饥荒研究” 1998年,《柳叶刀》杂志发表了糖尿病领域著名的“荷兰饥荒研究”。

线粒体功能失调与胰岛素抵抗

线粒体功能失调在胰岛素抵抗中作用 (Jeong-a Kim, Yongzhong Wei, James R. Sowers Role of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Insulin Resistance Circulation Research 102(4)401-14, 2008 胰岛素抵抗是肥胖,2型糖尿病和包括高血压,血脂紊乱的心代谢综合症的特征之一,这些因素都归结于心血管病危险。胰岛素在经典胰岛素靶组织(骨骼肌,脂肪和肝)的代谢作用,以及在非经典组织的作用(心血管组织)有助于解释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是心代谢综合症和心血管病的核心病因。糖和脂通过细胞线粒体代谢产生能量,当营养素氧化不充分,ATP产生/氧消耗比例低,导致超氧离子产生。活性氧类形成可增加突变率和刺激致炎过程的不良结局。除活性氧形成外,遗传因素、衰老和线粒体生物起源减少等都促进线粒体功能失调。这些因素也导致经典和非经典胰岛素靶组织胰岛素抵抗,而起源于线粒体功能失调的胰岛素抵抗可能促进代谢和心血管异常,和相继的心血管疾病。因此改善线粒体功能的干预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这些观察提示线粒体功能失调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和相关并发症的中心原因。 胰岛素抵抗,心代谢综合症主要特征与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提高关系,综合症成分间连接增加有关。研究显示刺激血管紧张素II的1型受体增加AngII的表达可以引起骨骼肌和肝线粒体(图1)和心脏(图2)功能和形态改变,阻断 AT1R减少啮齿类模型动物过度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氧化应激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代谢调节主要依赖在能量稳态起重要作用的线粒体(通过代谢营养素,产生ATP和热量),能量摄取和消耗之间不平衡导致线粒体功能失调,其特征为能量产生(ATP产生)/呼吸的比例降低。遗传和环境因素包括运动,食物,衰老和应激都影响线粒体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已经表明线粒体功能失调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肝,脂肪,心脏,血管和胰腺等胰岛素抵抗相关,因此对许多慢性疾病部分因线粒体功能失调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一个共同的病理生理上的因素。 线粒体功能 线粒体分内外膜,线粒体呼吸链位于内膜,ATP主要通过2步产生,NADH(或FADH2)氧化和ADP 磷酸化形成ATP (氧化磷酸化)[OXPHOS]). 这些反应偶联于线粒体,在喜氧机体的氧化磷酸化是充分有效和产能存能途径,葡萄糖通过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或脂肪酸β氧化产生NADH或FADH2 ,NADH或 FADH2被氧化成NAD+或FAD而质子通过复合物I,III,IV被泵到线粒体膜间,然后通过呼吸链复合物电子从NADH或FADH2转移给O2,最终产生H2O. 跨膜质子梯度是ATP合成酶(F0F1-ATP 酶)从ADP产生ATP的驱动力。ATP通过腺嘌呤核苷酸转运体与ADP交换进入细胞浆,用于需要能量的各种细胞事件。另外通过质子漏出机制,线粒体产热,质子从膜空间漏出到线粒体基质(解偶联)减少质子移动力和替代ATP的产热,在减少质子梯度中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s (UCPs)起主要作用。 UCP1 专有性表达在褐色脂肪组织,UCP2 到处都有表达,而UCP3表达在骨骼肌 。UCP1(~10%膜蛋白)调节适应性产热,而,UCP2 和 -3 在产热中似不起作用。事实上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更新要点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更新要点更新要点一 最新流调数据显示,糖尿病患病率11.2%(WHO标准)。 更新要点二 糖化血红蛋白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 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B) 更新要点三 新增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HbA1c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没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反之则采取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B)

更新要点四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要点。 1.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A) 2.一种降糖药治疗而血糖不达标者,采用2种甚至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也可加用胰岛素治疗。(A) 3.合并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A) 4.合并CKD或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SGLT2i。合并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不能使用SGLT2i可考虑选用GLP-1RA。(A) 更新要点五 糖尿病治疗路径更新。 如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7%)则进入下一步治疗。

更新要点六 新添章节: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 1.超重和肥胖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目标为减轻体重的5%~10%。(A) 2.超重和肥胖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方式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手术等综合手段。(A) 3.肥胖的成人2型糖尿病尽量通过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血糖仍然控制不佳者建议代谢手术治疗。(B) 更新要点七 血糖监测章节,TIR纳入血糖控制目标。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应纳入血糖控制目标。(B) 2019年发布的TIR国际共识推荐T1DM及T2DM患者的TIR控制目标为>70%,但应高度个体化,同时关注低血糖以及血糖波动。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 发表时间:2019-09-18T09:53:23.1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作者:潘靖敏 [导读] 糖尿病在我国属于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随着近些年来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的糖尿病患病总数处于国际首位。 潘靖敏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4191 【摘要】糖尿病在我国属于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随着近些年来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的糖尿病患病总数处于国际首位。糖尿病是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非传染性且慢性发展的疾病。我国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反复的分析研究,虽然诊断标准出现了变化,可糖尿病的上升趋势却未改变,当前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几率为 12%左右,大概患病人数高达1.15亿人。当前,糖尿病和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寿命造成严重影响,为患者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医疗以及经济负担,我国糖尿病的控制管理在经受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对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以及变化趋势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变化趋势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增长,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老龄化等各种因素的驱动下,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每年都在增增,导致我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2017年世界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世界上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共有4.26亿,预计占总人数的8.8%;而我国的患病总人数高达1.15亿,居于国际首位,占国际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超出四分之一,且这个数据还在上升,预测到2045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将会上升到1.2亿人。我国不仅糖尿病患者人数惊人,并且患病率在高处国际水平,我国糖尿病患者在2017年的患病率为10.9%。糖尿病的流行为我国社会以及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我国在2017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高达八十四万人,而小于60岁年龄的患者占33.8%。上述数据显示,我国当前糖尿病防治工作依然经受者严峻的挑战。 1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性病学 糖尿病的并发症通常包含微血管并发症与大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发生残疾、出现死亡的重要因素。糖尿病带来的危害主要是长期的高血糖为人们的全身脏器造成损害,从而使其功能出现逐步的减退。为此,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加强了解至关重要,但是,因为并发症的出现和很多因素有关,包含了,年龄、遗传、血糖控制水平、性别、其他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病程等,因此,在进行糖尿病并发症流行学的调查时,难度较高,不仅应该调查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明确判断并发症的含义与辨别。现阶段,我国仍旧缺少设计较好的糖尿病并发症流行病调查资料。 1.1糖尿病视网膜出现的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导致的病变是造成患者实名的重要因素,相关调查显示,我国21.5%的Ⅰ型糖尿病与36.7%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眼部疾病的概率为35.3%,包含了背景视网膜发生的病变、增生性视网膜实现的病变、失明、白内障;当然Ⅱ型糖尿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几率随着年龄以及病程的上升而增长。除此之外,我国糖尿病视网膜发生病变的患病率体现出了区域性差异,城市低于农村,南方低于北方。 1.2糖尿病引发的肾病 糖尿病并发症肾病是导致肾功能出现慢性衰竭的重要因素,患病率较高的区域就是亚太地区。相关研究显示,34.6%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肾脏并发症,而Ⅰ型患者的出现率为23.5%,Ⅱ型患者为35.7%。 1.3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神经病变 病人在患有糖尿病后十年以内会出现显著的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其发生几率和病程有着直接联系。如果吸烟的年龄超出40年且血糖控制很差的糖尿病患者,出现神经病变的患病率会更高。在门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周围组织出现病变的患病率大概在17.03%到52.98%,不同的研究之间患病的差异很可能和选择的检查与诊断方式的不同存在联系。 1.4心脑血管的并发症 心脑血管疾病是Ⅱ型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出现死亡的重要因素。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是16.9%,Ⅰ型患者的患病率为4.1%,Ⅱ型患者为17.2%;出现脑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是12.3%,Ⅰ型患者的患病率为1.9%,Ⅱ型患者为13.3%。导致我国Ⅱ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新蹙额管疾病的因素包含:血压、血糖、血脂。经过我国国权范围内大型权威医院的多年调查显示,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人体代谢紊乱有着直接联系,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高血压异常、血脂加上高血压异常对比单独患有Ⅱ型糖尿病的患者,合并高血脂、高血压异常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要高出六倍。 2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带来的变化 2.1人口老龄化 我国超过六十岁的老年人逐年增多,从2001年至2007年之间我国老年人增长了14%。2008年到2009年之前经过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糖尿病的几率超过20%,要比年轻人高出十倍不止。在对其他的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年龄每上涨10岁,患病的几率就会上升67%。 2.2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城市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变化,体力劳动日益减少,饮食的结构出现变化,脂肪摄入量逐渐增加。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体力活动大幅度降低,而因为我国人群缺少活动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人数接近三千万人。在人群的饮食方面,摄入较低的全谷物与摄入较高的精制谷物是我国现阶段糖尿病高发的重要膳食风险因素,因为膳食方面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人员已高达四千万人。 3中国糖尿病的主要流行特点 3.1诊断率偏低、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都需要加强 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多是以Ⅱ型糖尿病为主,占患病总人数的91%以上,Ⅰ型糖尿病大约为4%,其他类型的大约为5%。通过对最近10年发生的大型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大约在9.8%到11.7%,未诊断出来的大约为61%到71%,而治疗率、控制率、

第八版-内科学-糖尿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糖尿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临床工作中要善于发现糖尿病,尽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诊断以血糖异常升高作为依据,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是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和糖尿病特异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的关系来确定。应注意如单纯检查空腹血糖,糖尿病漏诊率高,应加验餐后血糖,必要时进行OGTT。诊断时应注意是否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分型、有无并发症(及严重程度)和伴发病或加重糖尿病的因素存在。 (一)诊断线索 ①三多一少症状。②以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或伴发病首诊的患者。③高危人群:有IGR史;年龄≥45岁;超重或肥胖;T2DM的一级亲属;有巨大儿生产史或GDM史;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等。 此外,30-40岁以上健康体检或因各种疾病、手术住院时应常规排除糖尿病。 (二)诊断标准 我国目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提出的诊断和分类标准,要点如下: 1.糖尿病诊断是基于空腹(FPG)、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2h PG)。空腹指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一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糖尿病症状指多尿、烦渴多饮和难于解释的体重减轻。 2.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推荐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 3.严重疾病或应激情况下,可发生应激性高血糖;但这种代谢紊乱常为暂时性和自限性,因此在应激时,不能据此时血糖诊断糖尿病,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才能明确其糖代谢状况。 4.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相同。 5.妊娠糖尿病:强调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GDM个人史、肥胖、尿糖阳性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孕期首次产前检查时,使用普通糖尿病诊断标准筛查孕前未诊断的T2DM,如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即可判断孕前就患有搪尿病。如初次检查结果正常,则在孕24一28周行75g OGTT,筛查有无GDM, GDM的诊断定义为达到或超过下列至少一项指标:FPG ≥ 5. 1 mmol/L,1 h PG≥10.Ommo1/L和(或)2h PG≥8.5mmolL。 6.关于应用HbA1c诊断糖尿病 HbAlc能稳定和可靠地反映患者的预后。ADA已经把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WHO也建议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采用HbA1c作为糖尿

[整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部分.

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有哪些特点? 1、常见病 2、终身疾病 3、可控制疾病 4、需配合部分管理的疾病 5、病情不断变化的疾病 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呢? 1、糖尿病家族史 2、超重、肥胖 3、多食少动 4、年龄>45岁 5、出生时低体重<5斤 6、有异常分娩史。如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史、死胎、死产、早产、畸形儿或巨大儿等。

糖尿病有哪临床表现? 一、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体重下降)。 有典型症状的糖尿病病友通常会主动就诊,而绝大多数的糖尿病病友,特别是2型糖尿病病友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有一些不引人注意的不舒服,若不加以注意,则慢慢地随着糖尿病的发展,才会出现一些其他并发症症状。 二、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状: 1、反复生痔长痈、皮肤损伤或手术后伤口不愈合; 2、皮肤瘙痒,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或泌尿系感染; 3、不明原因的双眼视力减退、视物模糊; 4、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阳痿)者; 5、过早发生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卒中; 6、下肢麻木、烧灼感; 7、尿中有蛋白(微量或明显蛋白尿)。

2型糖尿病会出现在孩子身上吗? 在临床中发现,前来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儿多数是“小胖墩”,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共性,如偏食、嗜食肉类、薯片等油炸类食品,排斥蔬菜、水果,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贪睡,不爱运动,一有时间不是玩电子游戏就是看电视。正是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小胖墩”越来越多,也使2型糖尿病离孩子们越来越近。 夫妻,母子、祖孙之间会“传染”糖尿病吗? 有血缘关系的人可能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即父母与孩子之问、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女之间无论哪一个人得了糖尿病,同家族的人得糖尿病的可能性也比较大。遗传因素另一方面的含义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不会传染糖尿病,如夫妻之间、朋友之间或同事之间,即使有紧密接触,也没有传染糖尿病的可能。 当然,妻子得了糖尿病,不会因为做家务、做饭就把疾病传染给丈夫和孩子,奶奶也不会因为带孙子就把糖尿病传染给孙子。但是,与糖尿病病友有血缘关系的人到底会不会得糖尿病,还取决于环境因素。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环境因素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其中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习惯.性格等都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