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印度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印度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印度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印度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收稿日期:2007203223

作者简介:黄河(1969—),男,博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2007年9月第5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Nor 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Sep.,2007No .5

印度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黄 河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433)

摘 要: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来分析印度崛起的背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可以看到:在

国内方面,印度通过制度变革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减少了实现其发展目标

的阻力;在国际方面,印度的崛起有大国背景,印度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大幅提升,近年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得到稳定发展。印度经济的发展使印度的民族主义者获得了实现其政治信念的权力潜能,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印两国关系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印度;崛起;背景;影响

中图分类号:F134(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608(2007)0520046206

近年来,印度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正在崛起的大国。有的印度学者将印度的崛起比喻为“大象速度”,虽然动作时急时缓,却是脚踏实地。印度的崛起必然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美国学

者琼?斯佩罗(Joan E .Sper o )认为,国际经济关系本身就是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实力是权力最重要的源泉

[1]3

。本文拟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印度

崛起的背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一、印度崛起的国内背景

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将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社会)结合起来,以加深对世界政治经济现象的理解。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深入研究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将有助于理解该国的对外政策。国内制度能够改变国内不同政治力量关系的均衡,改变行为体组织集体行动的成本与收益,从而能够促进政策的转变。因此,当一国需要建立或者强化某种国际目标时,可以通过国内制度的变革来降低阻力,增加支持力量,从而实现本国的对外目标。

印度作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推动力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其经济趋向已经引起世人的广泛

关注。正是在I T 产业的带动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以年均近6%的速度持续增长。同时,印度在核工业发展、卫星和航天探索、导弹及远程控制技术、医药和生物工程技术、软件业和汽车工业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进步,在法制、教育、扶贫、卫生和消除种姓差别方面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印度官方宣称,到2015年,印度将同中国一起跻身于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实体之列。有研究预测,依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度在2020年有望成为位居中国、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四经济大国;到2032年印度的G DP 将会超过日本,2050年将达2718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G DP 的4.2倍。印度借助信息产业,实现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一个奇迹

[2]305

。曼莫汉?辛格政府所公布的《国

家最低共同纲领》提出,印度今后将保持718%的经济增长速度。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印度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从其自身因素来看,主要在于它致力于国内制度的变革,着力解决国内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降低了实现其发展目标的国内阻力。

独立后的印度在前30多年中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较慢,被外国学者谑称为“印度增长率”。印度工业长期处于高关税、严管制的国内市场中,企业效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差,价格贵,在国际市场上缺乏

64—

竞争力。印度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限制也十分严格,英国《金融时报》曾载文指出,“可能除中国外,印度经济也许是世界上重要经济中控制最严重的经济了。”印度政府把许多重要经济领域保留给公营部门发展,不许私营部门进入。通过许可证法,印度政府规定,从事重要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等活动,事先都必须获得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许可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要实行严格控制。在政治方面,1950年印度宪法所规定的议会民主制度长期以低水平运行。尽管独立后的印度在民主结构和程序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千百万普通民众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文化水平和各种技能的提高十分缓慢,而民主政治结构的良好运作恰恰要求普通大众具有高素质。印度实际上长期处于完全不同的两种传统既印度传统和欧洲传统的交叉口上,没能在民主政治范围内实行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印度式的发展道路没有解决生产问题,更没有解决好分配问题[3]。印度社会各界人士清醒地认识到上述各种问题,并呼吁政府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制定了各种新的政策并采取了相关措施,导致其经济政治结构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

综合多方面的研究,促使印度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内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改革为印度经济的长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了充分发挥混合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印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就对经济政策进行了一些重要调整,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经济改革。其经济自由化改革主要包括放松产业规制、减少垄断、鼓励竞争及贸易、投资自由化等市场导向的改革措施,由此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以及大量的中小企业,为印度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印度的民主政治促进了经济改革。二战后各国学者关于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虽然只是民主化的要素之一,却是举足轻重的。经济水平和民主化之间的相关度在20世纪80年代要高于50年代。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国家如能够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就能为民主结构打下基础,从而增加民主的制度化和合法化的可能性。许多国家的经历都证明,经济发展并非仅取决于财政金融改革或外贸政策的调整,恶劣的、不健全的政治制度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目标的重大障碍。英?甘地指出,在现有民主进程的限度之内,为实现发展和社会公正所必需的经济改革是无法进行的[4]3。为保证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实施政治改革。印度议会民主制的推行和不断改善,使经济改革始终在社会和政治空间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为印度政治经济的良性互动提供了一个调节器。

3.努力缓和社会政治矛盾。2004年5月印度国会通过的《国家最低共同纲领》(Nati onal common M ini m um Pr ogra mme)提出了六个基本原则,曼莫汉?辛格政府据此规划和制定了印度新的经济政策方向与目标。这六个基本原则强调了要处理和协调好社会各种关系和矛盾:(1)保持社会的协调;(2)保持能扩大就业机会的7%—8%经济增长率;(3)维护人民的福利卫生权利;(4)提高女性的地位;(5)给予社会低层、宗教少数派以平等的待遇;(6)发挥企业家、专门职业者等代表社会生产力的人群的创造能力。印度现政权为了取得印度共产党左派在国会中的支持,《国家最低共同纲领》还反映了其对保障低层人民的利益和权利的要求。

4.重视就业和农村工作。印度政府从充分保护工人的家庭利益的观点出发,提出解雇工人应由产业界与工会进行协商谈判解决。同时,制定了《全国农村就业保障法案》,为农村贫困家庭人员一年内至少有100天的就业机会和领取最低工资提供保障。该法案已于2005年8月在国会通过,当年11月起已在印度北部地区的200个县投入实施。印度政府在这方面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其贫困问题确实已逐步得到缓解,贫困率从1983年的44.5%下降到2000年的26.1%(见表1)。在预期的经济持续增长形势下,印度的贫困问题还有望得到较大幅度的缓解。

表1 印度的绝对贫困人口与贫困率的变化趋势

年度

贫困率%贫困率人口(百万人)

农村城市合计农村城市合计

1973—197456.449.054.4261.360.0321.3 1977—197853.145.251.3264.364.6328.9 198345.740.844.5252.070.9322.9 1987—198839.138.238.9231.975.2307.1 1993—199437.232.436.0244.076.1320.3 1999—200027.123.626.11993.267.1260.3 资料来源:印度计划委员会《印度第十个五年计划(2002—2007)》。

5.大力改善基础设施。长期以来,印度的商用能源匮乏、运输瓶颈严重、电力供应不足,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印度有1/3的企业主表示印度的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落后是影

7

4

响其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落后的基础设施降低了投资回报率,因而阻碍了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资金不足是改善基础设施的最大困难,印度的储蓄率只有20%—25%,而且外资流入的规模也较小, 2004年印度吸引的对外直接投资只有53.4亿美元。印度政府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正在采取各种办法筹措资金,包括:(1)筹集1000亿卢比资金用于特殊项目;(2)延长公路、港口、机场和旅游等项目贷款的期限;(3)减少外汇储备以增加设备的进口;

(4)实行一系列措施鼓励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5)将所申报黑钱的60%用于认购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种债券,其余40%作为税收上交。

6.加强能源安全。印度的石油进口占其石油总消费的70%,国际石油价格的暴涨给印度的对外收支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石油进口开支的迅速增长,印度的经常账户产生了大量赤字。另外,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变成了石油净进口国,与印度在石油需求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为了加强其能源安全,印度政府正在积极地参与开采外国石油资源并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5]。

7.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印度的科学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基础科学、信息技术、核技术、生物制药、空间技术和海洋工程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优势。印度十分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自独立以来,逐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一五”到“八五”计划期间印度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从15.3亿卢比增加1960亿卢比,增长了128倍。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印度还非常重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目前印度的大学生总数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占世界第三位。印度注重人才培养的方针,使得印度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目前有400万科技人员,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印度知识分子人数为3.6亿,比法国和日本的总人数还要多。印度对教育的大力投入加速了人力资本的形成进程,帮助印度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印度崛起的大国背景

从印度崛起的国际背景来看,突出地体现在其背后有着美国和俄罗斯等大国的影响。

美国因素是印度崛起中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近年来,美国的战略界和领导层越来越意识到南亚的战略潜力,开始了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战略部署的调整,其战略重心从欧洲转向亚洲,意在打造“亚洲版北约”,它将由美国联手印度来主导,具有以美国利益为重点的国家主义色彩浓厚的特征。因此,2000年以来,印美关系发展迅速。

印美关系是当今印度外交的重中之重。2000年3月,克林顿成为22年来第一位访问印度的美国总统,双方签署了旨在指导两国关系的《印美关系: 21世纪展望》框架性文件,致力于建设新型伙伴关系。2000年9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两国领导人就地区安全、核不扩散以及双边贸易和投资进行了磋商。布什政府执政后,进一步加强了与印度的军事关系。由于印、美两国在亚洲及其以外地区享有共同的战略利益,“9?11”事件后,美国取消了对印度的经济制裁,扩大了与印度在反恐领域的合作,加强两国的情报共享。美国已将印度看作是与中国同等重要的大国,而这正是印度的夙愿。在印度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的情况下,美国仍与印度签署了《民用核技术合作协议》,这实际上是美国对印度核国家地位的承认,为今后向印度提供核技术帮助铺平了道路。

美国之所以看重印度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1)印度的幅员、人口与中国相当,目前正在迅速发展,只要给予有力支持,它会很快变为一个强国,成为未来唯一能在亚洲与中国相抗衡的角色。

(2)印度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与中国毗邻,并通过克什米尔连接中亚各国;西靠西亚地区;南濒临印度洋交通要道;东邻东南亚各国。拉住印度,对美国推行亚洲乃至全球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3)中印在1962年曾发生过边界冲突,两国的边界问题至今尚未解决,近年来中印关系虽有明显改善,但相互之间的猜疑和误解依然存在,有利于美国通过印度牵制中国。

美国一直认为可以从发展美印双边战略关系中不断获得更多的战略利益。因为,在地缘战略上,美国可利用印度所具有的战略地位更有效地推行其亚洲战略目标,加强美国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存在和渗透,扩大美国的战略空间,在南亚、中东和中亚地带建立一个三角战略地带,以实现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通过巩固和扩大美国在南亚地区的战略空间,既可以挤压俄罗斯等国在南亚的战略空间,又可以达到牵制亚洲地区大国崛起的战略目的,借助印度来遏制、围堵中国,打击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恐怖主义,确保美国在南亚地区的战略利益。在经济上,美国可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市场潜力巨大,其蕴藏的无限商机和在信息技术领域日益增长的投资、参与机会,对美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美印两国加强经济合作,有利

8

4

于美国在南亚地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争夺在印度军火贸易中的份额。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认为尽管印度现在还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其潜力不容忽视。印度的人口快速增长,经济的持续增长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一直保持在5%—6%的水平,在未来的10年左右的时间里,尽管有困难,但进一步改革是有可能的,因此其经济增长会达到中国目前8%—10%的水平。在美国看来,印度与中国相比,其市场导向更多一些,而且民主政体充满活力。尽管印度不是美国的盟友,但是,印度不会像中国“崛起”那样带来威胁。美国认为,在政治上,印美两国相同的价值观使印度自然而然地会在中美之间偏向美国。在经济上,由于印度经济的相对封闭的性质,使它几乎不可能成为与中国一样大的全球经济因素而对美国构成威胁。

印度崛起的另一个大国背景是俄罗斯。俄印关系近年来有较稳定和快速的发展。瓦杰帕伊政府上台后,印俄关系开始升温。2000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印度,两国决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加强在国际组织、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等方面的合作。印俄达成了一系列军火贸易和军工生产方面的协定,俄罗斯并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冷战时期的印苏事实“结盟”关系相比,当今的印度和俄罗斯的合作关系已明显不同,主要目标在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提高各自的国际地位。

2004年12月初,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印度,印、俄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其中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尤为引人注目。除民用核能合作有所进展外,双方还讨论了促进印、俄石油、天然气公司相互投资、合作开采的计划。印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参加了投标俄罗斯拍卖的“尤科斯”公司资产并积极竞标萨哈林三期工程。普京访印前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表示,印、俄正着手扩展两国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印度目前正准备通过国际投标参与勘测开采孟加拉湾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而俄罗斯的主要能源企业也将参与该项目。普京强调,印、俄加强在能源领域的伙伴关系,将使两国共同受益;俄罗斯打算为印度经济增长所需的能源稳定、为发展印度的燃料与能源产业做出贡献[6]。

2007年1月,印度与俄罗斯签署了超大规模的军售协议,充分反映了俄罗斯与印度两国之间充满信任的战略合作关系。比较俄罗斯对中国与对印度的军售可以发现,俄罗斯向印度出售的都是新研制成功的或自己都没大量装备的武器,这与向中国出售的武器明显不同。由此可见,在目前美国“一超独霸”的世界新局势下,俄罗斯在自身还没有聚集起足够的能量之前,它需要极力拉拢一些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如中国和印度,形成一个对美国有制衡能力所谓“战略合作伙伴”阵营。而印度因为和俄罗斯距离遥远,两国之间没有任何历史或现实争端,历史上又一直和苏联走得很近,面对美国极力拉拢印度加入西方阵营的意图,俄罗斯也欲通过进一步加大对印度的军事支援力度,由此坚定印度国内“亲俄派”的信心。

三、印度崛起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论认为,权力和权力关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权力可通过国际关系中军事的、经济的、甚至是心理的形式表现出来[7]13。在当今的印度,成为世界大国已经不仅是少数政治家的理想,而是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

印度作为一个新兴的民族国家,其民族主义者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想信念,即印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由文化、共同经历、风俗和地理明确界定的国家,其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为印度提供了表达自己民族特性、民族认同和民族精神的机遇。印度认为,凭借其目前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世界应该承认亚洲的未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印度的未来,印度正在成为亚洲的中枢。

印度民族主义随着经济的发展膨胀决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有其久远的历史渊源。1998年印度核试验以后,其民族主义又有所发展。印度民族主义的表现是很有特点的,一般其高涨以10年为一个周期,而印度的经济发展也基本上是每10年上一个新台阶。例如,1980年为3.5%,1980—1990年为518%,1992—2000年则提高到6.4%。近几年中有的年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更达到了8.2%[8]。

卡伦?明斯特在其《国际关系精要》一书中指出:“国家权力不仅是影响其他国家的能力,而且是控制后果的能力,其目的是带来不会自然发生的结果。”[9]109对于现实主义者来说,权力取决于每一方的权力潜能。一个国家的权力潜能部分取决于其权力的自然来源,最重要的权力来源是一国的经济发展潜能。印度经济发展所引致的“大国情结”和民族主义对未来中印关系有着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将突出地表现在政治与经济两个方面。

在政治方面,中印关系在不断趋于改善的同时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1981年,中印两国启动了副

9

4

外长级边界会谈,后来专门设立了“边界问题联合工作组”,并兼有非正式安全对话的功能。1993年9月印度总理拉奥访华,中印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协定规定:中印边界问题应通过和平友好方式协商解决;双方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在边界问题最终解决之前,双方严格尊重和遵守现存的实际控制线;双方把实际控制线地区各自的军事力量保持在与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相适应的最低水平[10]94。1996年11月,两国政府又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11]120。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双方商定重新开放连接中国西藏和锡金之间的贸易通道,为双边贸易开启了绿灯。在边界问题上,双方除了启动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谈机制外,还签订了《关于扩大边境贸易的备忘录》,即开放乃堆拉山口,这实际上意味着中印在边界问题上取得某些进展。2004年3月,中国的新版地图和2003—2004年版《世界年鉴》中锡金都没有出现,而此前中国一直没有承认1975年印度对锡金的合并。2005年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访印,提出两国共同致力于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将2006年确定为“中印友好年”。这标志着中印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12]。

但与此同时,印度决策者认为,如果接受中国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的主张,就等于屈从中国的压力,损害印度的大国形象。所以,中国越是积极主张进行边界谈判,印度方面越是敏感。基于这种观点,拒绝中国有关边界谈判的建议就是一种必然的逻辑。2006年1月11日,印度外交秘书西亚姆?萨兰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发表演讲谈到中印边界问题时说:“应从印中关系的战略角度看待边界问题,而不应把边界问题单纯视为一个领土问题……”。有关专家认为,萨兰这话的潜台词是:既然中方提出建立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那么中方就不应太看重领土问题,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就应多做一些让步。印方知道,想将自己单方面确定的边界线强加给中方是不可能的,今后的目标是要力保在边界东段已经占领的土地,即保住它通过武力或偷偷挪动临时界桩在东段所占领的属于中方的9万平方公里领土。由于中印双方关于解决边界问题的主张存在较大差异,双方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磋商和协调过程。而且随着印度经济的加快发展并使其民族主义思潮的进一步强化,加强中印政治合作和解决两国边界问题还会遇到一些新的波折和阻挠。

在经济方面,中国和印度都是新兴的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两国在国际能源格局中有着相似的处境,这也决定了两国在许多方面存在共同利益与利益冲突。中国自1993年起成为能源净进口国,能源进口目前大致占国内消费的1/3,印度的能源进口至今已占国内总消费的70%以上。中、印两国近年都出现了能源消费的迅猛增长(印度为8%,近年已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目前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占世界总需求量的7%,并在2003年达到40%的增长幅度。印度目前能源进口增长速度达到11%,但如考虑到印度进口石油占其消费量的2/3、而中国只占1/3这一情况,印度的实际处境显得更为严峻。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两国能源的对外依存率仍在不断攀升。目前得出中、印即将为获取海外石油资源展开激烈竞争的结论也许还为时过早,但中印为获取海外能源而展开的角逐已经开始。2004年10月,由于中国开列的条件更为优惠,印度在安哥拉的石油开采项目竞标中输给了中国[6]。

在经贸关系方面,除了政治方面存在着制约中印经贸关系发展的因素外,中印都是发展中国家,两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贸易结构,决定了两国在经贸领域既有互补性又有竞争性,而且从总体来看是竞争性要大于互补性。从中印双方各自的外贸对象国分布结构来看,两国都以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作为主要的外贸合作对象,这种结构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如印度传统的出口商品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由1950年的70%左右下降为目前的20%左右,中国也早已经以制成品出口为主。在占印度出口总额20%左右的初级产品出口中,中印两国具有互补性;而在占印度出口总额近80%的制成品出口中,虽然在制成品内部也可以找到中印双方相互需要的部分品种而展开双边贸易,但总体上说互补性不强。1996年10月,印方以中方对印“倾销”化学品使印方国内工业蒙受损失为由,宣布对进口的中国化学品征收“反倾销”关税。1998年10月,印方又宣布对进口的中国焦炭征收反倾销税以保护印度国内的相关工业[13]。在信息技术领域,印度更是成为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与中国相比,印度在这一领域的主要优势是投资项目管理能力强,这种能力是以往印度在接受了许多来自欧美企业的大型项目定货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印度的软件行业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居优势,一是在于它拥有大量的优秀的(包括英语掌握能力)信息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二是具有成本优势,三是管理质量高。印度拥有雄厚的受过理工科高等

5

教育的人材,这在世界上是屈指可数的。而对于中国来说,仅靠大学的扩大招生并不能赶超印度所拥有的持久优势。

总而言之,如同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不可阻挡一样,印度的崛起也是历史的必然。我们一方面绝不能小视印度,要看到印度具有超过中国的潜力和优势,要努力防范和消除印度崛起对我国发展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应致力发展中印两国良好的政治经贸合作关系,共同为促进世界进步繁荣作贡献。发展中印关系需要耐心,在两国关系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如边界谈判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经贸合作起步比较晚,起点也不高等。克服这些问题需要两国更好地解决好自己的国内问题,进一步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当然也需要有一个大的国际环境的转变。由此才能实现共同崛起,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参考文献:

[1]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第2版[M].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6.

[2]Bhabani Sen Gup ta.I ndia in the T wenty2First Century,I n2

ternati onal Affairs,Vol.73,No,2,Ap r.1997.

[3]邱永辉.试析印度的经济改革与政治稳定[J].南亚研究

季刊,1999(4).

[4]弗朗辛?弗兰克尔.印度独立后政治经济发展史[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5]张环.印度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07

(2).

[6]张力.能源外交:印度的地缘战略认知与实践[J].世界

经济与政治,2005(1).

[7]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世纪

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小岛真.印度的经济发展与存在的问题[J].经济资料译

丛,2006(2).

[9]卡伦?明斯特.国际关系精要[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

集团,2007.

[10]中国外交概览:1994[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11]中国外交概览:1997[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

[12]随新民.印度对中印边界的认知[J].国际政治科学,

2006(1).

[13]陈继东.中国与印度的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J].

南亚研究季刊,1999(3).

(责任编辑:赵仁康)

Usi n g I PE M ethod to Ana lyse the Grow i n g up of I nd i a

HUANG He

(School of I nternati onal&Public Affairs,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I PE t o analyse the gr owing up of I ndia and its influence t o China,I ndia is f ound t o res olve its s ocial p r oble m thr ough native ref or m,and thus build up the strength of its economy,reduce the resist2 ance on achieving internati onal target.A t the sa me ti m e,the gr owing up of I ndia has certain internati onal back2 gr ound;the status of I ndia in American stratage m has been highly considered;Russia&I ndia relati on level off s ol2 idly.The recent devel opment of I ndia makes nati onalis m get its power potential.This tendency will influence the Sino2I ndia relati 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I ndia;gr owing up;backgr ound;influence

1

5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答案。重点。思考题。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的充当主角的国际政治行为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 2.雅尔塔体制:指美、苏、英3 大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3.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多级化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 4.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它由两部分构成,即物质的、可见的、可计量的力量和精神的、不可见的、难以计量的力量。 二、思考题: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 3 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 ,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 世纪50 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3)两极格局的演变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至80 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 年12 月25 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26 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2、战后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是什么?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具有哪些重大影响?原因: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世界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实力消长的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称霸世界,大搞军备竞赛和到处扩张,严重地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发展,结果拖垮了苏联、也削弱了美国。相反地,日本、西欧等国家的实力有了很大发展,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整体力量进一步壮大,由此推动整个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影响:两极格局解体后,使世界政治格局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次格局转换的特点是:第一,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第二,新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演进过程。因为,现在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单级世界,但他没有足够的

国际政治与经济

(一)国际关系基本概念P3 A.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国家力量 (二)西方国际关系理论P5 A.理想主义,新自由主义 (三)近代国际关系P8 A.雅尔塔体系 (四)战后两极格局P10 A.国际政治格局含义,两极格局形成,当今国际政治格局 二、国际经济体系 (一)世界经济形成P17 A.国际分工 (二)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P28 A.战后科技革命影响 (三)当代世界经济格局P31 A.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四)经济全球化P38 A.经济全球化内涵,对世界经济影响,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三、主要国际经济组织 (一)世界贸易组织P47 A.《技术贸易壁垒协议》《反倾销协议》P50 B.《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P56

C.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P59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P61 A.组织机构,主要业务 (三)世界银行P71 A.发展历程(特殊使命),组织构架,主要业务 四、主要区域经济组织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P75 A.含义及形式 B.对世界经济格局影响P81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P89 A.形成原因,主要内容 (三)亚太区域经济合作P94 A.亚太经合,中国—东盟自贸区 五、美国政治经济分析 (一)美国政治P103 A.美国政治传统与模式:基本文件、基本原则、政治制度 (二)冷战后外交战略与目标P109 (三)美国经济P114 六、日本政治经济分析 (一)日本政治P123

(二)日本经济P132 七、俄罗斯政治经济分析(一)俄罗斯政治P145 (一)欧盟政治P153 (二)欧盟经济P160 十、国际投资政治经济分析 (一)国际投资理论P197 A.对外直接投资 B.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 (二)跨国公司P207 A.定义 B.特征 C.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三)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A.出口方式 B.投资方式 C.契约方式

国际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政治经济学》笔记整理 一、导论 (一)国际政治经学的产生: 1、时间:60年代末(经济全球化开始跨越国界) 2、地点:欧美(欧洲一体化道路,用经济手段解决安全问题 美国二战后成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取得了支配世界的地位,马歇尔计划,援助第三世界,使用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3、引入国内的背景: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推动。因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 (2)90年代中后期扩大改革开放,因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引进国内。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1、学科范畴 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国际体系中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 它有多个维系。 从政治对经济的影响看 (1)国际政治角度看,国家间政治安全问题影响着国际经济的合作。 (2)国内政治角度看,国内政治制度、政策的制定都会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 从经济对政治的影响看 (1)国际经济关系领域中,各种经济因素(资本、技术、劳动力)的跨国流动,都能够对国家间政治关系(如国际体系、格局)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2)国内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否,都与国内政治局面稳定息息相关。 与其他相近学科相比较: (1)政治经济学,研究国家领土范围内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影响,解决经济决定政治,以及如何使政治适应经济的问题。与之相比,国际政治经济学跳出了经济活动的国界限制,经济行为体更加多样化,跨国公司与政府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政治与经济的互动。 (2)国际政治学,安全是主题,经济是议题,研究的核心概念是安全而非经济,更加关注军事与外交,经济只是一个外在变量。与之相比,国际政治经济学中,政治与经济是同等地位,经济是学科研究的主题和内在变量。 (3)国际经济学,单纯地分析国际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领域出现的问题,与之相比,国际政治经济学更加注重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国际经济。 2、研究意义 (1)全球层面:有利于理清国际经济体系、秩序和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 (2)区域层面:有利于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带动区域内政治关系的变革。(例如欧共体)(3)国家层面:有利于使国家在面临全球化大潮的关键时期对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做出正确的决策。 3、思想来源:重商主义《国富论》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第一章 1. 两极格局发展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答:二战后,世界政治局势出现了大变化。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西欧的衰落,美苏的实力均势,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构成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为了建立世界霸权,美国全面实施冷战政策,美苏从盟友转为敌人,从合作变为对抗的关系。随着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发展原因是: 1、战后初期的资本主义世界 (1)西欧各国普遍衰落,欧洲列强已无法主宰世界。德国被彻底打垮,国土被盟军分区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外市场和投资全部丧失。英、法虽赢得战争却输尽财富,尤其是法国经济遭到更大的破坏。随着欧洲的衰落,欧洲列强已无法主宰世界。 (2)美国独占鳌头 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还垄断了原子弹,成为世界首强。 经济上,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关贸总协定的成立使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了,美国成为世界首富。 政治上,美国一度操纵联合国,把它作为美国在全球扩张的工具。 2、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潮 二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社会主义阵营,这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而且形成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二次高潮。 (1)苏联在二战中虽然损失很大,但战争的胜利使苏联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影响大增,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发展经济的巨大成就,并打破子美国核垄断。苏联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2)在苏联的影响和援助下,东欧建立了8个人民民主国家。除南斯拉夫外,东欧各国都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其弊端为以后国民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3)中国、越南等亚洲国家也走上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道路。 (4)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先后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开展广泛合作,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并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为了对付美国的扩张和威胁,苏联于1955年5月建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 为什么说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必然趋势? 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客观必然性 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必然结果.第三,国际关系的主体化和民主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第四,各国主体意识的增强,促进了多极化力量的大联合. 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多极化趋势将削弱超级大国的霸权势力.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 多极化趋势中经济科技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升高. 3. 怎样认识当今国际舞台上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和斗争?它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如何?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四章 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圣才出品】

第四章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 4.1复习笔记 一、国际政治的一般动力 1.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政治的根本推动力 (1)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们的产生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必然产物,它们的发展也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2)生产力的发展是政治及国际政治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在整个国际和国内政治中起了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作用,它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方面的联系,使现代国际关系具有全球性和整体性,从而推动了政治和国际政治产生和发展。 (3)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国际政治的发展 科学技术推动了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奠定了基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不平衡,是国际政治体系和格局不断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2.国际社会的内在矛盾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在国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际社会的内在矛盾运动表现为世界基本矛盾的运行和发展,以及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矛盾运动的发展,并由此决定着国际关系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其中,世界基本矛盾的作用最为突出。

(1)世界基本矛盾 ①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世界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与封建制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的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②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世界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十月革命以后形成的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间的矛盾。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基本矛盾错综复杂,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开始产生;此外,还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等新的内容。 (2)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的矛盾 国际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另外一种表现形态,就是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相互关系的矛盾运动。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和作为国际社会最主要构成要素的主权国家的高度组织性和效能,就构成为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矛盾运动的基础。 3.国际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国际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 (1)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矛盾运动 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国际关系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且这种矛盾运动具有其实在的物质内容。实质上是一种利益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2)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运动 国家利益的根本是经济利益,不同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发展。二战后,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以及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和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化,使得国际关系出现了全球化和交错性的特点,冲突、竞争与协调、合作同时并进。

浅析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浅析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摘要:通过审视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着重分析了 其在定量分析、方法引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得出了应当从推进研究方法 多元化、推动行为主义革命和激励方法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的结论。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价值取向;方法缺陷;绩效体制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6-0180-02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从 翻译、介绍、述评西方相关著作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 的进步,出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它们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 了重要依据。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当前还存在诸多 缺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尚未真正出现。因此,归纳分析当前学科 研究方法的不足,寻找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趋势 我国国际政治经济相关研究自建国之初即有学者有所涉及,但是,当时的研 究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以政治立场为取向,政治色彩和意志形态色彩比较浓厚, 研究方法也基本采用传统的政治、历史研究方法。六七十年代,西方国际关系理 论界掀起了科学行为主义革命,大批属于自然科学和数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模 型等被引入国际关系研究。这次革命带来的方法论革命极大地丰富了作为社会科 学的国际关系的方法论范畴。而到7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 国际关系中分离出来时,方法论革命带来的成果已经体现在其研究成果中。金德 尔伯格、吉尔平等提出的霸权稳定论即运用经济学和数学方法,从货币、价格等 角度论述了霸权国制定的价格体系、提供的公益等与世界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在其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基本延续了这一研究方法,纷纷将统计分析、博弈论、公共选择等理论引入其研究,力图使之定量化、 精确化、可验证化。 我国国际政治经济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之后,在翻译引进述评西 方相关著作的同时,已经有学者意志到了革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随着与西方学 术界交流的日益密切,加上我国跨专业互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数学 研究方法被引入国际政治经济学范畴,研究成果的定量化、精确性日益受到学者 的重视和推崇。 二、当前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只有短短30多年的时间,而在我国的发展更是只有20多年,因而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在本体论、认志论、方法论、范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不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科研 究相比,在学科的独立性、方法的多元性、研究绩效激励体制方面则存在着明显 的差距。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实际上是经济学与国际政治因素的结合,而其 诞生时日又适逢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影响举足轻重的第二次论战,即传统主义 与科学行为主义的论战,这次论战在国际关系学科中掀起了一场方法论革命,大 量自然科学与数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型等被引入国际关系研究,得益于此, 国际政治经济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即具有研究方法多元化的优势,例如作为其诞生 标志的“霸权稳定论”,其提出者金德尔伯格和吉尔平即应用经济学范畴的“公益”、“价格”、“搭车”等理论论述霸权与国际体系特别是国际经济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

党校国际政治综合考研资料-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笔记和重(精)

育明教育2014年各高校政治学&国际关系&外交学考研专业课基础班视频课程+全套真题、笔记等全套资料+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1680~3000元中央党校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考研真题 1、李良栋:《新编政治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2、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秦治来编著:《国际政治学简明教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康绍邦、宫力等著:《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九洲出版社2006年版 6、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7、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8、鲁毅等著《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党校国际政治综合考研资料-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笔记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1版 宋新宁陈岳 目录 第一章导论: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政治理论 第四节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二章世界体系与国际格局 第一节国际社会及其特征 第二节世界体系及其特征 第三节国际政治系统与格局 第三章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 第一节国际政治的一般动力 第二节国际政治中的权力与实力 第三节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利益 第四章国际政治的法律规范与准则 第一节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国际准则的形成和发展及其特点第三节国际法原则与国际准则的基本内容第五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第一节国际行为主体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国家行为主体及其特征 第三节非国家行为主体及其特征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两种不同研究路径:国际与国内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两种不同研究路径:国际与 国内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国内政治联盟国际力量研究路径霸权稳定论依附论 一、由内而外的研究路径:国家为中心 国际政治学是研究权力及其分布的学科。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因素(财富)是权力的重要来源,国家力量是国家富裕的必要条件。因此,把政治和经济结合在一起研究的动力,是对权力来源和运用的分析。从本质上看,国际政治经济学考察的就是权力和财富之间的互动。 美国国际政治经济学者罗伯特吉尔平认为,二者互动的内在机制可以归纳为回答三方面的问题[1]:首先是市场经济增长的政治根源及作用;其次是经济变化和政治变化之间的关系;最后,国际市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与吉尔平相似,英国学派的苏珊斯特兰奇也对权力的结构作出了解释[2]。她认为,国际社会存在两种权力:联系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联系性权力是传统权力政治的范畴,结构性权力由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四种结构组成。这是斯特兰奇对财富与权力转化模式的探索。 早期的IPE代表理论[3]包括:相互依存论、霸权稳定论和依附理论。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复合相互依存理论”[4]通

过“敏感性”和“脆弱性”两个概念,突破了纯粹的经济自由主义领域,把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联系在一起,初步探讨了财富与权力 的转化关系。金德尔伯格[5]和吉尔平所主张的霸权稳定论,在严 格意义上并没有涉及财富与权力的转换关系,但是这种理论作为早期IPE的探索,把经济现象纳入政治学的分析框架中,为政治与经 济在学科上的统一做出了努力。基欧汉的后霸权合作论引入了国 际机制的研究视角,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依附论研究市场经济在国际范围内发生的影响,则在政治学和经济学之间搭建了桥梁。不过,依附论建立在一个相对比较静态的理论模型上,对世界经济体系中各国经济地位的变更无法给出合理的答案;同样,这一理论也无法让人信服地理解财富和权力转换 的途径和因果关系。 通过以上简要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早期国际政治经济学者 的理论,主要目的是从政治和经济互动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中仅 靠政治学无法解释的现象。但是,由于传统国际政治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早期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学的痕迹,落入 以国家为中心、由内而外的研究思路中。 因此,这一时期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把国家视为统一、抽象的变量。政治学研究对象中的国家,是国际政治中处于单元层次的变量[6]。无论是现实主义者或者自由主义者,都以国家利益为分析对象。他们假定,国家中不同阶层 和社会团体的成员,对国家利益的认同是一致的。因此,在传统政

2018年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考三次试题答案

题目1 不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0.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题】()是导致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 选择一项: A. 意识形态的影响不正确 B. 国家力量的变化 C. 外交政策的变化 D. 国家利益的改变 反馈 正确答案是:国家力量的变化 题目2 不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0.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多选题】主权国家构成的要素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固定的领土 B. 有一定形式的政府 C. 定居的居民正确 D. 完整的主权 反馈 正确答案是:固定的领土, 定居的居民, 有一定形式的政府, 完整的主权 题目3 未回答 满分1.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国际社会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国家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经常的联系而形成的一个有秩序的整体。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 未回答 满分6.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多选题】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C. 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独立国家经济的发展 D. 经济危机的结束 反馈 正确答案是: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独立国家经济的发展 题目5 未回答 满分1.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军事实力是国家防御外来侵略和安全自卫的能力,是国家实力构成的一个核心要素,也是国力强弱的最直接反映。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6 未回答 满分3.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题】国家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取决于() 选择一项: A. 国家目标 B. 国家影响 C. 国家力量 D. 国家利益 反馈 正确答案是:国家力量 题目7 未回答 满分6.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国际政治学

国际政治学 导论 ?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广义地理解包含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和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狭义地理解,国际政治学即指有关国际政治的学说。 ?国际政治:是指行为主体间围绕权力和利益实施对外决策的活动及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全球范围内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强权与民主、人权与主权、剥削与发展、结盟与不结盟、动乱与秩序等现象与关系的总称。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社会中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国际政治学的永恒主题是战争与和平。 第一章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 马列主义基本观点: ? 1.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体系 ? 2.要依据时代性质及其特征来认识世界的发展阶段,制定符合时代要求和条件的政策 ? 3.殖民地理论 ?殖民主义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一个主要因素,具有双重作用。灾难;积极意义。 ?殖民地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 4.帝国主义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相互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 5.世界各国经济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与外国经济的关系 ? 6.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是以和平共处为基础的,要用一切力量来维护和平 ?7.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列宁认为私有制和阶级的存在是产生战争的根源,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而且是和平时期政治的继续,和平则是战争时期政治的继续 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主要流派(见ppt) 新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理论 ?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2.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 3.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 4.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5.合作共赢 .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张: ?第一,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第二,国际新秩序中各国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参与协商解决世界事务。 ?第三,各国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任何国家不得干涉别国内政,不得把某种特定模式强加给别的国家。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它正日益深入地影响着世界各个角落。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并不仅仅在经济方面。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全球化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政治的发展, 使之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向。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使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扩大,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呈现多重性 例如1995 年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波及到北美、拉美的发展中国家;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又引发俄罗斯、巴西金融危机, 波及全球,整个世界经济都受到了影响, 一些国家因此发生政治危机,并使地区稳定受到威胁。种种事实表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各国经济利益相互交织, 导致了彼此间利害与共, 谁也离不开谁,也使国家与国家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经济关系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 20 世纪90 年代初以来,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国纷纷调整自己的国际战略,日渐把经济放在中心位置。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或加入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或协议, 加强了相互间的经济协调与合作, 以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彼此间的经济竞争,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国际竞争也日益演化为经济实力的较量, 经济成为最大的政治。这一切都为国际政治斗争注入了新的因素,使国际政治斗争从内容到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谋求经济利益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而经济手段成为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方式。 二、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主权构成新的威胁, 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推行提供了借口 西方国家却经济全球化为借口, 片面地强调全球化时代下世界各国的融合, 而忽视了主权国家客观存在这一事实, 宣扬内政和外交已经很难区分了,纯粹的主权几乎不存在了,在这个“地球村”里,必须放弃内政不容干涉的原则。这实际上都是为他们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下继续打“人权外交”牌, 任意干涉别国内政制造理论依据,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径的重演。其实质在于动摇“尊重国家主权”这一基本的国际法准则,为西方国家以自己认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标准构造冷战后的“新世界”打通道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就是这方面最典型的表现。而西方国家自己则并没有放弃主权,它要否定和限制的只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实际上, “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否定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真正对国家主权构成威胁的,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主要大国。他们力图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去利用这种趋势,在国际关系中建立起新的控制和调节手段,从而达到干涉别国内政的目的”。西方国家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主权发生的某些变化进行歪曲,不过是为其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寻找借口。正是它们的行为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构成了威胁。 三、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世界经济发展进一步不平衡现象,极大地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了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的经济实力, 或者说是加强了其称霸世界的经济基础, 而且在短期内这种面貌很难改变,因而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 西方国家主导世界政治的局面不会有明显改变, 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仍将继续努力主宰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世界经济中属被支配对象, 在这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相对处于不利地位, 面临风险和挑战较大, 获利却相对较少。有些国家(甚至并未真正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任何好处,或者只是在其中获得毫末之利,南北差距因此在进一步扩大。 另外,当前社会主义国家也正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来,抓住机遇, 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 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中国的经济地位正不断提高, 经济实力不断加强, 在全球经济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所有这一切,都会动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前在世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

中国传媒大学2015 学年第二学期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 题目日本文化视角下的中日关系 学生姓名陈超阳 学号8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生所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任课教师林媛 教师所属学院 成绩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建交以来中日关系发展变化 (3) 二、现今日本文化视角下的中日关系 (3) 三、日本文化导致中日关系变化 (3) 四、日本文化导致中日关系的困局 (3) 总结: (3) 参考文献: (3)

日本文化视角下的中日关系 摘要:世界上恐怕再也难以找到像中国与日本这样微妙的双边关系了。从历史角度上讲,两国间有二千年的交往史,从官方到民间都有大量的人员相互交往,相互学习,有着惊人相似的文字。然而从甲午战争,直到二战结束之后,日本的对华政策都建立在“软弱和分裂的中国”思维之上。中日关系自1972年复交以来,在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近年来,中日关系由“政冷经热”逐渐转向“政冷经凉”,引起政府和民间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日本民族文化的角度,先对建交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做一个大致的阐述,再者着重研究当今中日关系,最后分析日本文化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文化中日关系对华政策 正文: 一、建交以来中日关系发展变化 在漫长的中日关系史上,伴随着彼此社会内部结构的动荡与重组以及周边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与调整,日本人的眼中的中日关系有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受国际环境、中日各自国内状况及两国关系等诸因素的影响,中日之间的相互认识,大体以冷战结构崩溃为一大转折点,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而这两个时期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到20世纪7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20

国际政治三大主流理论及相关知识点

国际政治三大主流理论梳理 现实主义 卡尔对于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的批判 1.道德是虚幻的。很难界定,只能寻求平衡 2.权力是国际政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没有国家权力的基础,国际组织只能软弱无力。 3.利益是冲突而非和谐的。冲突不是由于不理解不沟通,是国际政治实质所在。 摩根索(以权力政治为基础,以人性观,利益观道德观为支柱,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国家间的竞争为基本互动方式) 现实主义六原则:政治中存在着客观法则,客观法则根植于人性/以权力界定利益/以权力界定利益是国际政治的客观原则/普世道德对国家没有约束行为/国家道德不等于普世道德/政治现实主义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人性观:人性利己,人性追逐权力利益最大化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力。 利益观:国家利益是以权力定义的,权力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手段,也是目的。 道德观:争取国家的利益就是国家的道德,国家利益是国家道德的标尺。 摩根索理论框架:以权力政治为核心,以人性观,利益观,道德观为支柱,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国家之间的竞争为基本互动方式。 沃尔兹 对摩根索的修改(第一推动第一考虑权力的作用) 1.无政府性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人性客观存在,但是无法证否,降低了科学性,无政府性是客观存在和社会事实,国内国际两种不同政治环境的根本分水岭就是无政府性。 2.国家的第一考虑是生存而非扩大权力。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体系是自助体系,国家目的不是无限制的获得,维持和增加权力,而是力图保证生存。成员的忧患都是自我生存忧患。 3.军事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第一要素。国家权力是生存手段而非目的,国际关系中的事件只有通过军事实力才能决出结果。 新现实主义“新“在何处:新在科学化程度。以理性主义为理论基底,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国际体系结构为自变量,国家行为为因变量,以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背景,建立了现实主义的科学化的理论体系。 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不同/自助体系推导路径/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 沃尔兹认为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最根本区别在于体系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内的体系是等级体系,各个单位存在不等同的关系,依据其社会功能不同而有高低之分,社会中的力量集中在社会最高权威手中,所以各个单位之间的冲突可以在上一个权威处得到解决,必要时可以是强制性解决。/国际社会的体系是无政府体系,各个单位—民族国家—之间是等同关系,各个单位的功能是相似的,而国际社会缺

论联合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作用及其改革

在职攻读法律硕士学位论文 论联合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 的作用及其改革 导师:邓纲副教授 作者:胡勇 中国·重庆 二○○七年九月

内容摘要 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联合国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笔者从联合国的产生、宗旨、地位等方面入手,结合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论述了联合国自建立以来在国际政治关系和国际经济关系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展示联合国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肯定了联合国在国际社会当中的地位,同时也否定了时下部分人对联合国作用的偏见。联合国的地位的确曾经遭受过不少的质疑,甚至还有人把联合国等同于以前的国际联盟,认为联合国形同虚设,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呼吁撤消联合国。虽然联合国在成立之初,甚至在它成立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联合国这个国际组织曾经是美国等西方大国推行其全球战略的重要工具,但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其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世界多极化不断发展,第三世界国家也已经在联合国当中崛起而成为举足轻重的成员,联合国正在由服务少数国家的国际组织逐渐演变成为服务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国际组织。多年来,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间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以及协调各国行动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起到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国际组织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应该尊敬联合国,应该积极配合联合国的工作。 当然联合国的工作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多年来的实践也暴露出了其在调整国际关系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软弱的一面,所以联合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也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改革,才能使联合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以及其他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因为联合国的若干不足就否定它的存在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不实事求是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应当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维护好联合国的权威,并且为联合国的改革和发展尽到自己的努力;在联合国的改革方面,中国应该更多地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努力促使未来的联合国向着更加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的方向发展,使未来的联合国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更加能够代表现代文明。 关键词:联合国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作用改革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作者:丁晓钦 (摘自《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总的趋势是更广、更严,并由发达国家主导和控制。发达国家现在积极倡导保护知识产权,似乎代表科学的呼声,但他们的历史并非“清白”。为了在激励发明创造和满足公共利益间达成平衡,发达国家在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适应本国经济、科技、法律、社会等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本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1)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为了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制度。例如,1790-1836年期间,美国作为当时的技术净进口国一直限制对外国公民和居民的专利权授予,即使到了1836年,外国人的专利申请费也高出美国公民的9倍(如果是英国人,还要高2 /3),直到1861年,外国人在这方面才不受歧视。直到1891年,美国的著作权保护仅限于美国公民,外国著作权在美国仍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如印刷必须使用美国排版),因此美国加入《伯尔尼公约》的时间推迟到1989年,比英国晚100多年。直到1883年通过了(保护工业财产的)《巴黎公约》,1886年通过了(保护文学艺术著作的)《伯尔尼公约》,各国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本国制度的性质。当时,这些公

约保留了相当多的自由。《巴黎公约》允许各国将技术领域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确定专利保护期限。该公约还允许撤销专利,并通过强制许可机制防止专利权的滥用。 (2)许多国家时常将某些工业领域的各种发明置于专利保护范围之外,它们的法律经常将某些产品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限制在产品生产过程上,这样的产品包括食品、医药和化学药品,理由是不能垄断生活必需品,鼓励自由使用外国技术会比潜在地刺激国内工业的发明收益更多。许多国家采用这种办法,其中包括现在的发达国家,它们大多在19世纪采用这种方式,也有一些国家一直沿用到20世纪晚期,直到最近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还在使用。 (3)关于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在发达国家中一直存在着政治争议。1850-1875年期间,欧洲的学术界和政界就以下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专利制度是否是刺激发明的最好实用手段?约翰·斯图尔特·米尔持赞同观点,他认为给予发明暂时的专有权(作为刺激发明的一种手段)是更可取的,因为人们不用再花精力去判断该发明是否有用,发明的用处大小决定了获取回报的大小,发明的用处越大,回报也越大,因为这些回报是那些发明的使用者及消费者给予的。对专利保护制度的反对意见存在于各个领域:专利法授专有权于发明者,明禁令于他人,越来越多不重要但却获得专利的改进技术因此而充斥发明史,而其他与这些技术类似甚至更进步的技术却会长期受到阻碍;专有权对发明的抑制作用已超过其促进作用;每项专利权都会在特定的年限阻止别人对专利产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

第四章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政治的动力 答:国际政治的动力是指推动国际社会发展和国际政治演变的作用力,其内涵既包括国际政治的一般动力,又涉及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实力和利益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政治的根本推动力。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问题是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和研究国际政治的动力,是认识国际社会和国际政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基础。 2.国家实力 答:国家实力是指国家行为主体所拥有的维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非物质力量,是它们维护自身利益、推行对外战略和影响其他行为主体的重要基础。国家实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是衡量行为主体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能力的尺度,又是行为主体借以实现其对外目标,维护其国家、民族或共同体利益的手段。现代国家实力的构成分为有形的构成和无形的构成两部分。有形的构成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地理条件、人口、自然资源、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及科技实力;无形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会制度、政治体制、政治局势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3.能力 答:能力是指国家以实力为基础对其他行为主体发挥影响和作用的条件和手段,是使实力真正转化为权力的途径和方式。实力和能力都是权力形成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没有一定

的实力,权力便失去了物质来源;不具备一定的能力,实力本身很难影响和改变其他行为主体而形成真正的权力。 4.社会制度 答:社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制度的总称。社会制度的基础是经济制度,即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主要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社会制度作为国家实力构成中的无形要素,其核心并不在于确立的是什么制度,而在于这种制度是否符合该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否代表着社会向前进步的趋势。 5.政治体制 答:政治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党和政府体制,如一党制、多党制、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与政治体制相关的,还有政府素质或政府效能。一个国家的政策、在国际政治中的行为主要是要通过政府来实现的,一个国家的政党和政府能否充分、合理地调动本国的各种资源,能否对国际事件作出正确的反应,能否准确、及时地贯彻国家的战略意图,是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权力地位的重要因素。同样,对某种政治体制的估价,也要看其是否符合该国的实际,是推动还是阻碍该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6.行为能力 答:行为能力是指行为主体在国际事务中维护自身利益、达成其对外目标、影响他国行为主体的能力。国家实力对国际行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对行为主体的行为能力的影响上。一个行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作用的大小,主要表现为其行为能力的大小。测定一国行为能力的尺度主要有五个方面:①在主要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②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作用;

国际政治与经济论文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生产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合。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同时又给发展国家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的脚步已势不可挡,发展中国家应及时调整政策,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中去。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双刃剑;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前提是开放的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技术性基础条件,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成本,直接推动了国际贸易、生产、投资等经济因素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能力的日益增强,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发展载体,在全球范围内对全球的资源、劳动力进行配置,在全球市场组织生产和销售,

这种跨越时空的国际分工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全球经济运行中,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制定的经济规则为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它们使世界各国能在全球统一的市场内自由、公平地竞争,极大地促进和保障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深入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使各国的经济日益以市场为纽带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已势不可挡,关于经济全球化是利是弊的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少数发达国家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弊具有不确定性;关键取决于原有基础和现行对策。所以,发展中国家则要趋利避害,抓住机遇,促进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面对经济全球化,既要很好地把握它带来的机遇,又要趋利避害,规避它带来的风险。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以贸易自由化为先导,进而促使金融全球化和投资的自由化,并最终导致生产的全球化。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基础、运行机制到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都将带来重大影响。以国际分工为客观基础的经济全球化使商品和劳务的国际流通高度自由化,使生产要素的国际配置更加合理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