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个案研究法研究述评_李长吉

个案研究法研究述评_李长吉

个案研究法研究述评_李长吉
个案研究法研究述评_李长吉

7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 1.个案研究法的含义 教育研究从研究对象的数量上可分为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研究者可以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也可以把一组或许多被试当作一个组群进行研究。例如,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都属于成组研究。在教育统计学上,30个被试以下属于小样本组,30个被试以上属于大样本组。成组研究取样较多,可以作统计处理。所以成组研究的科学性比较大,代表性也强,但成组研究不便于作个别深入研究。在教育研究中,有时需要对个别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而不需要大面积的成组研究。这时,个案研究便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因材施教。 2.个案研究法的特点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

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例如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少数儿童的个别谈话法,揭示出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当然,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个别虽可以反映某些一般的特征,但个别毕竟不等于一般。个案研究取样较少,其研究的结论代表性也就较小,因此不宜机械地推广到一般中去,需要谨慎地思考和分析,以免犯以个别代替一般的错误。此外,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与众不同的典型特征,不具有典型性的个别,显然没有多少研究价值。 一般来说,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在某方面是否有显著的行为表现; 第二,与这方面有关的某些测量评价指标是否与众不同; 第三,教师、家长等主要关系人是否都有类似的印象和评价。 比如对某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可以看一下他是否经常有些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在创造力测验上的

案例研究法及其相关学术规范

案例研究法探析 摘要:案例研究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案例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对案例研究法这一研究工具及其在学术研究中应当注意的技术规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述。 关键词:案例研究;案例研究设计;案例研究规范 案例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迄今为止,这种研究方法已经得到社会学、人类学(包括民族学)、教育学、政治学以及公共管理等学科研究者的认可并且被运用到特定问题的研究之中。然而,究竟什么是规范的案例研究,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如何定义案例研究法?怎样确定案例研究法的适用范围?案例研究设计中有哪些规范性要求?这是一些需要从理论上厘清的基础性问题。 一、案例研究的概念 (一)案例研究的定义 尽管案例研究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如何界定案例研究法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在众多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著作的论述中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对案例研究法的界定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美国社会科学家德尔伯特· C·米勒和内尔· J ·萨尔金德在《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一书中对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对案例研究法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他们指出:尽管文化共享群体或具体的个人会被视为一个个案,但是定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法不那么关注群体的模式,而更在乎对一个过程、事件或行动的深度描述。有人认为个案只是研究对象( Stake,1995年),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研究方法( Merriam, 1988年) 。只不过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个案研究是通过在多种信息来源和丰富的背景中收集深入、详细的资料, 对一个或多个个案进行历时性的探讨。 美籍华人学者应国瑞( Robert K. Yin)是案例研究法理论探讨和建构方面有突出影响的学者,他对案例研究有过如下的一些看法:首先,案例研究定义的核心精神在于其研究的范围: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它在不脱离现实生活环境的情况下研究当前正在进行的现象;待研究的现象与其所处环境背景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案例研究法处理有待研究的变量比数据点还要多的特殊情况,所

教师教育--个案研究报告(案例)

案例1:个案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干部培养的个案研究报告 一、个案学生的基本情况 姓名:罗茜予性别:女籍贯:北京市西城区 班主任:韩鹏艳 家庭住址:三里河路5号院10-7-201 家庭背景:她的家庭对她的学习、教育很重视,父母利用周末还给她报班学习了舞蹈、英语、数学、朗诵、钢琴等特长班,多方面的对她进行培养。 二、研究的目的与重点 ㈠目的: 在一个班中,学生干部的选择、培养与树立是非常关键的事情,它影响到整体班风的形成。特别是班长的人选,既要各方面都较出色,在班中又要有较好的人缘和较强的号召力,才能更好的带动、管理其他同学,所以需要老师特别进行关注。 ㈡研究重点: 1、诊断教育问题的成因 个案学生的主要特征: ①学生发展与人交往情况: 此名学生性格活泼、开朗,对待同学很真诚,并乐于帮助别人,使得很多同学都愿意与她亲近。 ②学习情况: 她在课上发言非常积极、大胆,上进心强,成绩也不错。 ③个案学生问题的成因 但没有担任过班长的经验,纪律上较散漫,课上有小动作,或与周围同学说话的现象。由于没有担任过干部的职责,所以在做事的方式方法上不免过于生硬,在对自己的要求上也很难一下子做到位,对于老师交给的任务,有时有推脱的想法。 2、寻求有效的教育对策 ①通过与其谈心,逐步树立起她的责任感和干部应有的榜样意识、对同学的

服务意识。 ②通过对她的及时的表扬,巩固其进步。 ③通过与其家长的及时联系与沟通,从双方面对其进行引导与教育。 三、研究的步骤、内容与方法 ㈠诊断阶段 新接班时,我对全体学生宣布:“三周后改选班委,在这三周的时间内,请每一位同学通过这段时间认真观察、比较,选出自己心目中的班长、学委……”在这段时间内,我也在仔细的观察,物色班委的人选。经过同学的大力推荐,罗茜予出乎意料的被推荐为班长,对于我来说这也很意外,当时她也很激动,脸涨得通红,几乎快哭出来了,当时班中很多同学都真诚的对她说:“好好干!”“我们相信你!”之类的话,我也对她表示了祝贺,并提出了新的希望。所以,她马上信誓旦旦地进行了“就职演说”。由此开始的一周里,她在各方面明显的有了变化。 但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她的纪律有了较大的反复,对此我表示可以理解,毕竟她没有担任过干部的职责,所以通过私下的谈心,我用全班同学给她的信任与支持作为对她的鼓励,在课上用眼神对她进行提醒,并与她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在纪律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在家长的大力配合下,她在纪律上逐渐有了进步。 ㈡指导阶段 三年级的孩子,对“干部”这一称呼有着更多荣誉上的向往,但对其责任方面的认知还远远不够。针对这一特点,在每一次的小干部会上,我都通过对比较负责任的干部的表扬来激发其他小干部的责任心,并且反复强调作为干部的榜样作用。以此来约束它们、激励他们。 在平时我也注意对其他表现好的干部进行表扬,树立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并且及时地做到纠正他们对有些同学的不正确的做法与态度。 罗茜予的家长还让其在校订阅了《少先队小干部》,我借此鼓励她将读到的对她有启发的文章在小干部会上读给大家听,帮助其他干部进行学习。 ㈢追踪评估阶段 经过一个学年的指导,她在各方面的威信已基本确立起来。并且有很强的“补位”意识,能够主动帮助其他小干部进行管理的工作。但在纪律等其他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进行巩固。

教育教学个案研究案例分析

教育教学个案研究 案例分析 姓名:****** 学号:***** 院系:数学科学学院

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学这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通过与学生课上课下的沟通与交流,朝夕相处的经历,我研究发现了我们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自我意识淡薄、集体荣誉感不强,部分同学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低甚至没有要求。主要表现在上课迟到、作业不按时按质按量写,上课纪律不好,眼操、课间操、课外活动部分不同不认真等方面。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缺乏自信心和自控力,没有勇气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因此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自觉地进行分析,同时由于他们自尊心的需要,往往对自己的问题也不能客观地评价。因此,教学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培养非智力因素。下面我通过个案研究来探寻学生学习的内因,探讨学习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途径,以促进教学。 一、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何某 性别:男 年龄:14 班级:初二(3)班 问题及其表现: 在学习方面,学习缺乏自主交流性,上课不能集中精神,不是走神就是写其他作业,或者干别的事情。不能按照老师的节奏听课和按要求做练习,同时也很排斥老师的提醒和批评。上课经常有迟到现象,课后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成绩不但没有进步,相对刚进班时还下降了很多。 在其他方面:性格内向,比较自我。沉默寡言,不是特别爱与学生相处,也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班级服务,总之集体荣誉感很淡薄。即使是对于班主任的有的要求也表示不支持。很难从他脸上看到一丝笑容。 二、案例分析 通过与班主任、任课老师和他周围的同学以及他的父母交流,我了解他主要原因来自于下面几个方面: 1、家庭方面。何同学小学时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到老师同学的喜欢。家里

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王建云,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上海200062) 【内容提要】案例研究方法是一门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公设、适用条件、研究路径以及限度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作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由于近年来案例调查方法作为案例研究方法和调查研究方法的嫁接物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案例研究方法和案例调查技术,因此,需要从案例研究方法的概述、研究现状以及主要应用等方面进行评述。 【关键词】案例研究方法;案例调查技术;限度;应用 在罗伯特·殷确立的案例研究的分析框架中,案例研究属于现象学的研究范畴,它和属于实证主义范畴的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之间的差别是径渭分明的。实证主义是定量的研究范式,而解释主义是定性的研究范式,但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案例调查方法作为案例研究方法与调查研究方法的一个嫁接产物,它将调查研究中确定变量间具体关系的定量方法,尤其是统计分析方法带入了案例研究领域,使得很多学者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案例研究方法和案例调查技术。 一、案例研究方法的概述 案例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国内外学者在众多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著作的论述中尚未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概念形成一致的看法。学者大多从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类型以及资料收集方式等方面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概念进行界定。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界定有两大观点:第一种观点

认为案例是特殊事件,案例就是案例,从案例中不能总结出带一般规律性的结论;第二种观点认为对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新的假说以及分析性的普遍结论。① 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强调从总的场景或所有因素的组合出发,描述现象发生的事件过程或事件后果,在大环境下对个体行为研究与分析进而形成假说(Shaw, 1927);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对一个特殊事件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Nisbet,1978);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对一组研究方法的笼统术语,这些方法着力于对一个事件进行研究(Adelman,1997);更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对一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风笑天,2005)。Robert Yin和大部分案例研究法的资深学者都认为案例研究适合回答“怎么回事”和“为什么”的问题。 关于研究路径,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案例研究方法是一套明确、有系统的程序与技术,用来分析由田野中所获取的庞大原始数据,并且将之概念化,形成扎根于现实世界的理论(J. Corbin,柯宾,1990);案例研究是从具体经验事实走向一般理论的一种研究工具,它综合运用多种收集数据和资料的技术与手段,通过对特定社会单元(个人、团体组织、社区等)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或行为的背景、过程的深入挖掘和细致描述,呈现事物的真实面貌和丰富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解释、判断、评价或者预测②(王金红,2007)。但是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似乎首先用于描述当代事件,并从中得出归纳性的普遍结论(Gee, 1950;马克·霍哲,2002);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用来阐

教育教学个案研究案例分析

教育教学个案研究案例 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教育教学个案研究 案例分析 姓名:****** 学号:***** 院系:数学科学学院 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学这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通过与学生课上课下的沟通与交流,朝夕相处的经历,我研究发现了我们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自我意识淡薄、集体荣誉感不强,部分同学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低甚至没有要求。主要表现在上课迟到、作业不按时按质按量写,上课纪律不好,眼操、课间操、课外活动部分不同不认真等方面。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缺乏自信心和自控力,没有勇气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因此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自觉地进行分析,同时由于他们自尊心的需要,往往对自己的问题也不能客观地评价。因此,教学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培养非智力因素。下面我通过个案研究来探寻学生学习的内因,探讨学习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途径,以促进教学。 一、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何某 性别:男 年龄:14 班级:初二(3)班 问题及其表现: 在学习方面,学习缺乏自主交流性,上课不能集中精神,不是走神就是写其他作业,或者干别的事情。不能按照老师的节奏听课和按要求做练习,同时也很排斥老师的

提醒和批评。上课经常有迟到现象,课后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成绩不但没有进步,相对刚进班时还下降了很多。 在其他方面:性格内向,比较自我。沉默寡言,不是特别爱与学生相处,也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班级服务,总之集体荣誉感很淡薄。即使是对于班主任的有的要求也表示不支持。很难从他脸上看到一丝笑容。 二、案例分析 通过与班主任、任课老师和他周围的同学以及他的父母交流,我了解他主要原因来自于下面几个方面: 1、家庭方面。何同学小学时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到老师同学的喜欢。家里也总是奖励他,父母视为珍宝。上了中学之后,学习任务相对比较重,要学习的科目很多。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不能很好的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家里父母工作较忙,不能及时的关心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成绩下滑,父母不但没有贴心安慰和鼓励,一再的责怪孩子不好好学习。 2、自身方面。从老师同学眼中的佼佼者变成普通学生,自己觉得人生一下失去了光彩,自尊心受伤害,自信心受打击。不去主动寻求老师同学或者父母的帮助,而是选择逃避失败,放弃自己,产生自卑的心理,不能正确的看待自己所存在的问题。久而久之,就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成绩一而再的下降。 3、学校方面。因为学校在他们年级分了好班和普通班。而他刚好被分到普通班。初二男孩刚进入青春期,正是身心发展最快的时候,表现的比较好强,逆反心理非常严重。他认为在普通班很没面子,同时也觉得普通班的待遇不如好班好,比如师资配备方面。他认为自己学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师没有好好教。由于老师工作繁琐,尤其是班主任,未能及时的发现他身心的变化,给与正确的指导,导致这种错误的观念一直伴随他,而不是选择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三、处理方法及结果 根据何某的情况,我认为他这种情况完全不是由于智力因素造成的,而且他的好强心理和自卑心理。他的自尊心强其实是一件好事,只要给与正确的引导,这反而会成为他努力学习的动力。 在学习上,因为我是数学实习老师,所以我主要在数学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首先,我得让他心底里明白,好成绩的得来一定是依靠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不劳而获。其次就是一些实质性的帮助,每天早上到班后我就查看他的数学作

小学生个案研究十例

一、基本情况: 2010年8月31日我们班接收了一位学生叫亮(为保护学生,故采用化名),男, 10 岁。该生家庭经济较差,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平时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活,自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不爱和同学交流,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不强,课下说话比较大胆,课堂上却声音较小,思想经常开小差,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对其学习比较关心。 二、存在问题: 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常开小差,比较沉闷,课下作业写的字迹潦草,错误较多,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严重。对其进行说服教育、表扬鼓励,奏效的持续性短,学习成绩不理想。孩子在家庭中的依赖心理较重。 三、诊断及措施: (1)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但耐心程度不够,看到孩子作业出错、学习不理想,便经常发火,大声训斥,罚写,加上孩子比较胆小,听到训斥哭,致使孩子丧失了学习兴趣,作业出现了草、糊弄现象。 (2)长辈对子过于偏袒,放纵。 也许,以前他的爷爷奶奶对他照顾过多,纵容过多,总之,孩子在老人的教育下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采取的措施: (1)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培养他完成作业的自觉性。 (2)与父母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 五、辅导效果: 经过我与马栋梁家长的密切配合及他本人的努力,一个多月来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1 、虽然偶尔还是有时在生活上有依赖性,但我知道他一直都是自己在努力去做。 2 、都已清楚地认识到按时完成作业是每个小学生必须要做到的。尽管他的作业书写和质量还有待提高,但按量完成作业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六、个人体会: 亮的转变让我真正感受到,给孩子自信就是给了孩子成功的钥匙。对于都的教育没有结束,还有更多的“问题学生”在等待接受教育。“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守长和社会共同来关注。

个案研究法43086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以单一人对象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是一个组织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几个优等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个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用于教育领域,主要还是对学生而施。例如,有的学生才能特别优异或极端低劣,以常用的教学方法无助于其发展或进步;或者有的学生行为和情绪与一般学生不同,一般的教育方法不能改变其行为或性格。凡此等等都需要予以单独而深入的研究,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或问题症结所在,诊断形成问题的原因,确定矫正的适当方法,以便使学生得到正常的发展。由于个案研究一般是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与分析,其过程与解剖麻雀相似,因此,人们还将个案研究法称为“解剖麻雀法”。另外,由于个案研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连续不断的追踪调查研究,故个案研究法,又称为“个案追踪法”。 个案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个案研究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现介绍几种基本的个案研究方法,供研究者选择使用。 1.追踪法 所谓追踪法,就是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有意识的跟踪,收集相关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

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追踪研究短则数月,长则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从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时起,就逐日对其身心变化和各种刺激反应进行周密的观察,用日记方式作出详细的文字记载,并拍摄了大量珍贵的追踪照片,连续追踪808天,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据此撰写了我国儿童心理学领域中的名著<《儿童心理之研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也曾采用个案追踪的方法,以智能超常的儿童少年进行了研究,证实了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受过优越的早期教育,遗传素质的差异只为他们的超常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优良的教育和环境影响则是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这项个案研究为我国婴儿教育的开发与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个案追踪法主要适用于三种研究情境。一是探索发展的连续性。因为追踪法一般以相同的对象作长期的研究,通过追踪可以掌握研究对象的发展连续性。二是探索发展的稳定性。例如,研究智力测验分数的稳定性问题,即可从幼儿开始测量直至成年,由此可以看出智商是否具有稳定性。三是探索早期教育对以后其他教育现象的影响。 总之,个案追踪是对相同的个案进行长期而连续性的研究,研究者能真实而直接获得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第一手资料,能深入了解个人或某一教育现象的发展情况,弄清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现象。它对于研究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成熟期、关键期,以及研究复杂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某一教育理论的验证、某一教育措施的实施、某一新方法的探索、某些教育现象之间前后发展的关系等都

个案研究

第一节个案研究模式 要探讨个案研究模式,关键是要了解何为“个案”。对很多人来说,“个案”这个词耳熟能详,生活中也会常常遇到。但是要在研究的范畴内,对“个案”进行明确的定义并非易事。科学研究中的个案,必须是一个界定清楚的对象,而非过程。这个对象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一个群体,比如一个家庭或社会团体。有时甚至可以是一个机构,比如学校和医院。个案研究可以定义为,使用任何适当的研究方法对个案展开的细节性研究,其常见研究目的是对个案的特征做到尽可能充分的理解。 六个质性研究模式中,个案研究是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大名鼎鼎的达尔文物种起源研究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其实都在使用个案研究的方法。1 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研究中的芝加哥学派,将个案研究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化城市中社会问题的研究,主张研究者多进行实地考察,对社会问题给予更深入和全面的描述。这些研究理念对后来其他领域的研究影响深远,也使个案研究方法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许多突破性进展,都是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获得的。就应用语言学领域而言,很多已经被大家广泛认可的理论,其实都源自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进行的一系列个案研究。比如,著语言学家韩礼德曾经以自己的儿子Nigel为观察对象,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语言习得研究。( Halliday, 1975)其后不久,韩礼德开始建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很多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都同这项个案研究中的发现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更好地说明个案研究的特点和类别,我们先来看一个应用语言学个案研究的实例。 一、个案研究实例:柬埔寨难民在加拿大的第二语言学习过程 该研究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帕特丽夏·达夫(以下称“研究者”)完成,项目于1986年开始,持续近两年半时间。(Duff,1993)研究对象吉姆是时年28岁的柬埔寨难民,研究开始时移居加拿大仅有两个月。吉姆在研究者生活的社区派发报纸,两人由此结识。和吉姆认识一段时间后,研究者萌生了开展…项第二语言学习个案研究的念头,并在吉姆同意的情况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吉姆的人生经历坎坷,15岁就因为柬埔寨的内乱而辍学,之后辗转于越南和泰国的难民营。他的英语学习经历断断续续,在柬埔寨和泰国难民营中都曾经短暂地学习过英语,在项目开始前已经有了基本的交流能力。但是吉姆讲的英文句子支离破碎,有很多语法和发音上的问题。在移居加拿大后,吉姆参加了由加拿大政府主办的英语强化课程,加享大的语言环境也使吉姆有了更多使用英语的机会。 该项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目的是观察吉姆使用的英语,怎样完成从话题主导型表述到主语主导型蠢述鳆技化。这主要是考虑到吉姆的母语高棉语同很多亚洲语言一样,是话题主导型的语言。另一个研究目的是观察吉姆完成不同的表达任务时,语言能力有何差异。为了实现这两个研究目的,研究者不定期地和吉姆见面,谈论一些预先准备的话题,借此观察其英语学习的进展。谈话的内容包括吉姆的个人经历、柬埔寨的神话传说等。除此之外,研究者还要求吉姆完成一些有特定目的的语言活动,如图案讲解和图形顺序描述。每次谈话和活动的内容都进行了录音,并转录为文字资料,供进一步分析之用。研究共收集了36小时的谈话录音,生成了数百个供分析用的文本。 在对研究资料进行细致分析后,研究者发现吉姆的英文水平提升缓慢,很多语法问题一直没有明显的改善,话题主导的表述习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没有多大的改变。英文中常用的由形式主语it. there引导的句式,在吉姆的英文表达中比例始终很低。研究者认为吉姆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主要是由于他学习英语时已是成人,母语的影响力非常强大。但研究者也注意到,吉姆的英文仍在不断进步,没有彻底化石化。而且,在完成一些目的性较强的表述任务时,吉姆的语言能力表现得较强。根据这项个案研究,研究者推测其他具有同样或近似背景的柬埔寨难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过于注重研究对象的语言能力,没有对其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对语言能力的影响给予更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几个月、几年乃至更长时间)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method)追踪研究某一个体或团体的行为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对一个或几个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在现场收集数据的叫做“实地调查”。它通常采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 特点 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 一般来说,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在某方面是否有显著的行为表现; 第二,与这方面有关的某些测量评价指标是否与众不同; 第三,教师、家长等主要关系人是否都有类似的印象和评价。 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个案研究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个案研究可以做静态的分析诊断也可以做动态的调查或跟踪。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不多,所以研究时就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透彻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个案研究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如下面要介绍的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和产品分析法等。但是,个案研究又不是完全独立的研究方法。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教育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各种研究手段。 类型 一是理论探求、理论验证的个案研究,尤其是研究一般论点,目的在于弄清楚那些模糊的问题,并使读者产生兴趣。 二是故事讲述、图画描绘的个案研究,叙述和描绘那些有趣的、值得仔细分析的教育事件、方案、计划、章程和制度。 三是评价型个案研究,需要研究者对教育事件、方案、计划、章程和制度进行分析,判断其价值,使读者确信。 基本程序 制定个案研究方案 个案研究方案是指实施研究的计划,是进行个案法研究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为了有效地开展研究,进行个案研究之前,需要制定个案研究方案。 确定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现状评定 个案研究对象的确定,一般可以选择有一系列不同于他人的行为表现,而且对这些行为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陈姿伶 中兴大学农业推广教育研究所 早在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即创用此一个案研究法来训练学生思考法律的原理原则。依叶重新(2001)的考证,此法最初多用于医学方面,应用于研究病人的案例;尔后,陆续地于心理学、社会学及工商管理学等领域相继被沿用,至今于教育界的运用也相当广泛,大都采此法于教学与相关的学习研究上,或者应用于教育心理与儿童心理等领域,特别对于超常儿童、特殊才能儿童、学习落后或低度缺陷儿童等类型学习者的心理研究。 而在这当中几位举足轻重的关键学者,如实验心理学家菲吉纳于1860年创立新物法,针对个别对象,进行有系统的感官研究,建立著名的Fecher’s Law。之后,弗洛伊德及皮亚杰等,于其所涉及的相关研究中皆不难发现「个案研究法」被运用的例证。以弗洛伊德为例,可被视为是运用个案研究法于精神病学的先驱,就其处理精神神经症的病人方面言之,则是致力于发现所谓的「一致的经验模式」。在其细心的探求下,使得病人能够回忆自己在儿童及年轻时代所发生的,但却已遗忘良久的,有关创伤性的或与性有关的意外事件,根据弗洛伊德的假设:这些意外事件或可用来解释病人的神经性行为,以所曾研究之Sergei Petrov 的—位狼人(the Wolf Man)的生活史来说,其最后并以「来自婴幼期神经症的生活史」(From the History of an Infantile Neurosis)为标题,将研究结果撰写成书并于1918年出版问世,此书则是弗洛伊德应用个案研究的典型例举之一,且其所归结获致之个案的结果,事实上与其假设一致吻合,这亦使得心理的个案分析因此一时蔚为时尚,且被认定视为一项有效的处理事情的方法。 总言之,个案的运用与分析,在法律和医学知识的传授上,早就成为最基本的教学工具之一。法律的名词称个案为「案例」或「判例」,医学的名词则称其为「病例」。至于个案分析在社会学上的发展沿革,则可依年代顺序归纳如下:(1)1908年,哈佛大学创设企业管理研究所,由经济学家Edwin F, Gay担任首任院长,他认为企管教学,应仿效哈佛法学院的教学方法,Gay称作「问题方法」(problem method),自此哈佛大学设置个案发展单位。 (2)在1920年代早期,Wallace B. Donam出任哈佛企管研究所主任。他到职后,敦促所属教授,从企业活动中直接搜集资料,拟订新的教材,鼓励教授搜 集有关市场交易,工商财务及其他方面的个案,并从事工商业的实验工作。 他亦吸收不受传统研究方法所约束的学者来一起从事研究。 (3)Elton Mayo,其中一位参与者。领导了「霍桑实验」(Hawthorn Studies)。在社会学方面,「实地研究」这个观念,从研究人类行为的个案已收到了效果。(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哈佛教授搜集了许多其他的个案,设立了一个委员会,用以促进个案研究之教学。该委员会于1937年致力介绍「个案报告」

个案研究法研究述评讲课教案

个案研究法研究述评

个案研究法研究述评 个案研究法研究述评作者:李长吉,金丹萍 定量研究在中国教育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对教育基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教育现象本身复杂多变,主体参与性强,或多或少会受研究者个人的经验、情感和价值观影响,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很难保持中立,这就使得定量的教育研究的信度无法确证、效度难于把握。为此,教育研究要焕发本身应有的创造活力,必须寻求新的出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质的研究方法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渐被引入教育研究领域,这给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向带来了契机。之后,研究者对定量研究的热情开始有所减弱,对个别教育现象进行深描的个案研究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个案研究(CaseStudy),又称案例研究或个案研究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法国社会学领域,法国社会学家利普雷对工人阶级的家庭状况进行研究,他发展出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个案研究方法。后来,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恩德群岛进行的田野研究,是民族志个案研究的一个实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者将个案研究作为重要工具,进一步将个案研究应用于对工业化和都市移民相关问题的探讨,主张研究者应

该进入研究问题的现场领域,应用个案研究对问题进行客观和全面的理解。随后,个案研究法广泛应用到历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当中。个案研究开始应用于教育学中,主要是以研究特殊的对象,如问题青少年、适应不良学生,进行儿童发展和教育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这种深入透彻地关注个例的研究传统已经涉及到教育研究的其他领域,个案研究逐渐成为教育实践和科研的中介和桥梁。它有时采用诠释学以及批判理论的方法,来诠释和批判造成个案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与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相配合,其研究对象已经不再是问题个案,而是一般常态。纵观学者们关于个案研究法的研究历程,主要呈现了以下趋势:个案研究由非正式或前导性研究到现今成为众人所肯定的正式研究方法;由以往问题的解决到今日着重个案问题之描述、解释与分析;研究对象由早期的适应不良、问题行为儿童到现今的正常儿童;从关注个案总体的普遍性研究走向关注有关特殊性个案的本质性研究。笔者检索发现,近十年在社会科学领域关于个案研究或案例研究的文献有2000余篇,其中大部分文献都是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去研究某一现象,而仅有40余篇文献对个案研究方法本身进行研究。此外,在一些教材和专著中也有关于个案研究方法的研究。国外出现了很多个案研究的专著,如莎兰·B·麦瑞尔姆的《质化方法在教育研究中

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2014-04-21王建云社会学吧 在罗伯特·殷确立的案例研究的分析框架中,案例研究属于现象学的研究范畴,它和属于实证主义范畴的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之间的差别是径渭分明的。实证主义是定量的研究范式,而解释主义是定性的研究范式,但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案例调查方法作为案例研究方法与调查研究方法的一个嫁接产物,它将调查研究中确定变量间具体关系的定量方法,尤其是统计分析方法带入了案例研究领域,使得很多学者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案例研究方法和案例调查技术。 一、案例研究方法的概述 案例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国内外学者在众多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著作的论述中尚未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概念形成一致的看法。学者大多从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类型以及资料收集方式等方面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概念进行界定。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界定有两大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案例是特殊事件,案例就是案例,从案例中不能总结出带一般规律性的结论;第二种观点认为对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新的假说以及分析性的普遍结论。① 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强调从总的场景或所有因素的组合出发,描述现象发生的事件过程或事件后果,在大环境下对个体行为研究与分析进而形成假说(Shaw, 1927);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对一个特殊事件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Nisbet, 1978);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对一组研究方法的笼统术语,这些方法着力于对一个事件进行研究(Adelman, 1997);更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对一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风笑天,2005)。Robert Yin和大部分案例研究法的资深学者都认为案例研究适合回答“怎么回事”和“为什么”的问题。 关于研究路径,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案例研究方法是一套明确、有系统的程序与技术,用来分析由田野中所获取的庞大原始数据,并且将之概念化,形成扎根于现实世界的理论(J. Corbin,柯宾,1990);案例研究是从具体经验事实走向一般理论的一种研究工具,它综合运用多种收集数据和资料的技术与手段,通过对特定社会单元(个人、团体组织、社区等)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或行为的背景、过程的深入挖掘和细致描述,呈现事物的真实面貌和丰富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解释、判断、评价或者预测②(王金红,2007)。但是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似乎首先用于描述当代事件,并从

个案研究:方法和设计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1994, Second edition. Thousand Oaks: Sage) By Robert K. Yin Summary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When to use case study method? 1)The type of research question: typically to answer questions like “how” or “why” 2)Extent of control over behavioural events: when investigator has a little/no possibility to control the events 3)General circumstances of the phenomenon to be studied: contemporary phenomenon in a real-life context ?Case study is an empirical inquiry, in which: -Focus is on a contemporary phenomenon within its real-life context & boundaries

between phenomenon and its context are not clearly evident →Suitable for studying complex social phenomena -Proced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ituation include: Many variables of interest; multiple sources of evidence;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to guide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data -Types of case studies might be: explanatory; exploratory; descriptive -Designs can be single- or multiple-case studies -Used methods can be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or both ?Typical criticisms towards case studies & correcting answers: -Lack of systematic handling of data -> Systematic reporting of all evidence -No basis for scientific generalization -> Purpose is to generalize to theoretical

小学生课外阅读个案研究案例分析

小学生课外阅读案例 一个案对象 田馥甄,9岁女孩,小学四年级学生。 二问题简述 小女孩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马马虎虎,学习意识不强,行为散漫,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不喜欢看课外书,习作水平较差。 三家庭背景 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小就住在爷爷奶奶家,老人年纪大了,对孩子比较溺爱,千依百顺,没有正确的教育意识。父母偶尔回家和孩子相处时间不长,情感交流不深且思想观念落后,总认为只要学好课本知识就行了,反对孩子读课外书,认为读课外书没用。 四个案分析 1 家庭教育跟不上 孩子从小及老人住在一起,和父母接触很少。除一日三餐由老人照应外,无人教育或是约束,经常离家玩耍,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更谈不上耐心读书。 2 早期教育不当老人对孩子缺乏教育。孩子由于天性活泼好动,玩耍在所难免,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时间。可田馥甄同学的爷爷奶奶并没要求孩子要按时读书学习,而是任由其随意玩耍,对学习不是很重视,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五个案指导及实施 1、激发其课外阅读兴趣

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关键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儿童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针对孩子偏爱听故事的特点,先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读一些意境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读书的需求。提出问题,设置迷团,激发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去探求答案,寻求知识的欲望。不要去规定孩子读什么书,她喜欢什么就读什么,先让书籍吸引住她的心,培养兴趣。自从我确定贾静怡为研究对象后就十分留意她的举动。有一次课外活动时间,一个同学拿了一本《伊索寓言》在教室看的津津有味,旁边还有两三个孩子凑过去看,不时的传来一阵笑声。她也在旁边,我注意到她也想去看书的那种渴望,捕捉到她想看“寓言故事”这类书籍的信息后,我以此为突破口,在随后的时间里有意识地拿几本《寓言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这样一些故事类书籍让她看,一段时间后,我惊喜的发现,课间她也捧着书,不再及同学玩耍嬉戏。“书本”让她玩耍的心回归了许多。 2 和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引导学生阅读。家长反对孩子阅读不外乎有两种因素,一是教育理念不够,觉得孩子读课外书没用,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家庭经济的制约,使父母没有过多的钱去买书,从而不鼓励孩子读课外书。她的父母正好具备这两种因素。我及其父母取得联系后,和他们进行了一次长谈。了解到家庭状况:父母都是农民工,常年在外打工来支撑家里的开支,经济状况十分拮据;再者,“供孩子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1.什么是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个案研究是特别适合实习生使用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由于实习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是放在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上,开展大规模的教育调查和严格控制实验,往往有一定的困难。而个案研究的对象少,研究规模也较小;同时个案研究一般都是在没有控制的自然状态中进行的,也不要在一段时间内突击完成。实习生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 2.个案研究的具体方法及其实施 个案研究究竟应当如何展开?根据研究目的、对象、内容的不同,大家可采用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作品分析法等具体的个案研究方法。 (1)追踪法 个案追踪法就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连续跟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收集各种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追踪研究短则数月,长达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陈鹤琴对他的长子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追踪研究。 个案追踪研究的实施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确定追踪研究的课题 研究者首先要明确追踪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发现某一方面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或事例作为追踪研究对象并明确要对学生或事件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解。 ②实施追踪研究

追踪研究一定要紧紧围绕课题确立的内容进行,要运用规定的手段收集有关的资料,不能让重要的信息遗漏,也不能被表面的现象迷惑。追踪研究需要较长时间,研究者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③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 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资料,要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作出合理判断,揭示出个案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④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 研究者要根据对个案追踪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指导和促进个案的发展。 (2)追因法 追因法是先见结果,然后根据发现的结果去追究其发生的原因。例如,某学生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我们去追寻他的成绩下降的原因,这就是追因法。 个案追因研究的实施可以分下面几个步骤: ①确定结果和研究的问题 第一步工作是确立研究的问题,如果这一步搞得不够确实,那么在后面的研究中找出的原因也很难说是确实的。例如某校某班级某学科的教学质量特别高,某学习后进生最近有较大变化,学科成绩提高很快等,这些都是已形成的事实,我们可以把它们确立为研究的问题。 ②假设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 明确了事实发生后的结果,接着就要寻找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这些原因最初是假设的,还没有经过验证,这一步骤对于后面工作的进展具有决定意义。 ③设置比较对象 为了追寻导致结果的原因,研究者可以采取两种途径设置比较对象。一种是设置结果相同的若干比较对象,从中找出共同的因素,即前面假设的原因。另一种设置结果相反的若干比较对象,找出相反的因素,从反面找出真正的原因。例如,我们研究某学生品德不良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