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The tyger诗歌分析

The tyger诗歌分析

The tyger诗歌分析
The tyger诗歌分析

The tyger

Summary

The poem begins with the speaker asking a fearsome tiger what kind of divine being could have created it: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Could frame they fearful symmetry?” Each subsequent stanza contains further questions, all of which refine this first one. From what part of the cosmos could the tiger’s fiery eyes have come, and who would have dared to handle that fire? What sort of physical presence, and what kind of dark craftsmanship, would have been required to “twist the sinews” of the tiger’s heart? The speaker wonders how, once that horrible heart “began to beat,” its creator would have had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e job. Comparing the creator to a blacksmith, he ponders about the anvil and the furnace that the project would have required and the smith who could have wielded them. And when the job was done, the speaker wonders, how would the creator have felt? “Did he smile his work to see?” Could this possibly be the same being who made the lamb?

Commentary

The opening question enacts what will be the single dramatic gesture of the poem, and each subsequent stanza elaborates on this conception. Blake is building on the conventional idea that nature, like a work of art, must in some way contain a reflection of its creator. The tiger is strikingly beautiful yet also horrific in its capacity for violence. What kind of a God, then, could or would design such a terrifying beast as the tiger? In more general terms, what does the undeniable existence of evil and violence in the world tell us about the nature of God, and what does it mean to live in a world where a being can at once contain both beauty and horror?

The tiger initially appears as a strikingly sensuous image. However, as the poem progresses, it takes on

a symbolic character, and comes to embody the spiritual and moral problem the poem explores: perfectly beautiful and yet perfectly destructive, Blake’s tiger becomes the symbolic center for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resence of evil in the world. Since the tiger’s remarkable nature exists both in physical and moral terms, the speaker’s questions about its origin must also encompass both physical and moral dimensions. The poem’s series of questions repeatedly ask what sort of physical creative capacity the “fearful symmetry” of the tiger bespeaks; assumedly only a very strong and powerful being could be capable of such a creation.

The smithy represents a traditional image of artistic creation; here Blake applies it to the divine creation of the natural world. The “forging” of the tiger suggests a very physical, laborious, and deliberate kind of making; it emphasizes the awesome physical presence of the tiger and precludes the idea that such a creation could have been in any way accidentally or haphazardly produced. It also continues from the first description of the tiger the imagery of fire with its simultaneous connotations of creation, purification, and destruction. The speaker stands in awe of the tiger as a sheer physical and aesthetic achievement, even as he recoils in horror from the moral implications of such a creation; for the poem addresses not only the question of who could make such a creature as the tiger, but who would perform this act. This is a question of creative responsibility and of will, and the poet carefully includes this moral question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physical power. Note, in the third stanza, the parallelism of “shoulder” and “art,” as well as the fact that it is not just the body but also the “heart” of the tiger that is being forged. The repeated use of word the “dare” to replace the “could” of the first stanza introduces a dimension of aspiration and willfulness into the sheer might of the creative act.

The reference to the lamb in the penultimate stanza reminds the reader that a tiger and a lamb have been created by the same God, and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It also invites a

contrast between the perspectives of “experience” and “innocence” represented here and in the poem “The Lamb.”“The Tyger” consists entirely of unanswered questions, and the poet leaves us to awe at the complexity of creation, the sheer magnitude of God’s power, and the inscrutability of divine will.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in this poem involves a sophisticated acknowledgment of what is unexplainable in the universe, presenting evil as the prime example of something that cannot be denied, but will not withstand facile explanation, either. The open awe of “The Tyger” contrasts with the easy confidence, in “The Lamb,” of a child’s innocent faith in a benevolent universe.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一、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什么是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概况。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太多。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南北朝也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始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是那个时期形成的。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律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古诗不十分讲究格律,但不是说古诗没有格律,比如五言诗限定每句五个字,七言诗限定每句七个字,这也是一种格律。 唐代产生了近体诗以后,有的作家也时常按照古诗的写法写诗,这种不讲平仄和对仗的诗叫"古体诗",也叫"古风",如李白的《古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唐以及唐以后的诗分为两种,一种叫"近体诗"(今体诗),是讲究平仄对仗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一种叫"古体诗",是不讲平仄对仗的。今体诗和古体诗是从形式上,主要是从诗歌声律角度上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时代来区分的,如清朝人写的诗,只要不讲平仄对仗,也仍然叫古体诗。 我们讲诗的格律,主要是讲近体诗的格律。一般来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一)句数 近体诗按句数多少可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律诗一般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超过八句的律诗

古代诗歌常识学习知识

古代诗歌常识知识清单 一、常见古代诗歌的10种类型 1、送别赠别诗 这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或表达对朋友的祝愿与祝福。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雨霖铃》(柳永)。 2、咏史怀古诗 其主题不外乎两大类。①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刘禹锡的《石头城》。②通过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怀古伤今)。如杜甫的《蜀相》、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③通过昔盛今衰的变化,表现时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伤。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3、边塞征战诗 大都是以描写战争为主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①或者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或者表达一种建功立业的理想。如杨炯的《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②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③往往和战争或贬谪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与妻儿团聚,渴望过安宁生活等内容;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之情。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4、羁旅行役诗 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

古典诗词常识

(一)古典诗词概述 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其内容博大精深,相关书卷浩如烟海;我才疏学浅,术业不精,斗胆发表拙作,权为引玉之砖;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文友雅正。 1.什么叫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就是旧体诗词(相对新诗而言)。诗词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两种体裁,也就是两种分类。由于词是从诗中派生出来的文学体裁,也有将诗词归为一类的。 2.古典诗词的发展简况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诗词的艺术特点极其体裁的分类,首先介绍一下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其内容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这是从音乐角度上分的。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因此前人把“风,雅,颂”和“赋,比,兴”称作《诗》的六义。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 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在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楚辞”,它的创始人是屈原。后来,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一书,叫《楚辞》。《楚辞》突破了《诗经》的四字句,发展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个字一句)变为奇字句(五个字以及七个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 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渊明为首的文人们发展了五言诗。同时,七言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称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规律,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唐代的诗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分类。其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所谓古体诗,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二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这个“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近体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律诗和绝句。律诗和绝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 【 在唐代中期,由诗派生出新的体裁,这种体裁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由于词是由诗派生出来的,所以词又被称为“诗余”;另外,由于词的句子字数长短不一,古人也称为“长短句”。 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曲可以说是词的另一体。那么它跟词有什么不同呢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同以外,在语言上更加接近口语。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字。如张养浩的《闲居三首之一》“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忒)疾苦。(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其中括号内的字就叫衬字。 上面简略地介绍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如果文友想深入研究的话,可以参考阅读范文澜先生的《中国文学通史》。 综上所述,诗和词按照格律和声韵,可以作如下分类: 古典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专题 一、诗歌常识 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如《诗经》、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诗歌鼎盛于唐代,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题目和词牌的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分成两段的词上段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下阙”(或“下片”)(“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 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3.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三、中国古代诗人作品 (一)春秋时代 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二)两汉 3.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诗歌鉴赏基本知识点归纳讲义

诗词鉴赏基础知识归纳 诗歌的结构技巧: 层层渲染、铺垫、伏笔照应、小中见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起承转合、对比结构。 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一、表达方式: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如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如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二、修辞手法 1.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 如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通篇用比喻就是象征,如于谦的《石灰吟》。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20世纪美国诗人

《春天及其他》是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所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描写早春景象,和我们熟悉的传统诗文里柔美、明媚的春天形象不同。诗人笔下的春天,肮脏,杂乱,“没有生气”,“目光昏眩”,并不能给读者带来感官的愉悦。可以说,诗人写的不是已经大肆铺展开的春天,而是包孕着无限生机、无限可能的春天,它不那么甜美、可爱,还残留着冬天的痕迹,而这正是乡野早春的本来面目。 蓝天之下汹涌云彩 斑驳着从东北吹来 通往传染病院的路上 一阵冷风改变了视线方向 远处,大片开阔洪荒之地 褐色的草木一岁一枯荣 间或有一块一块死水 到处是高大的树木

路上低矮树丛枝条斜横 红的紫的叉开的直立的 许多小树下面 是枯萎的昏黄的树叶 和脱尽叶子的藤蔓 景色呆滞了无生气 然后春天却慢悠悠地来了 春天赤裸裸地进入新世界 寒冷之中义无反顾 四周的早已不大在乎 依然刮着熟悉的寒风 眼下,草地返青了,明天 野萝卜将吐出坚实的芽胞 万物将逐个展露芳容 迅速抽芽,模样清晰,叶子呈现轮廓 然而现在,是一派庄严的 初春景象–深刻的变化已经

降临人间:扎下根去 使劲向下伸展,大地开始苏醒 《火与冰》——罗伯特·弗罗斯特余光中先生译: 有人说世界将毁灭于火, 有人说毁灭于冰。 根据我对于欲望的体验, 我同意毁灭于火的观点。 但如果它必须毁灭两次。 则我想我对恨有足够的认识。 可以说在破坏一方面, 冰,

也同样伟大, 且能够胜任。 绝大多数读过弗罗斯特《火与冰》的人都同意劳伦斯?汤姆森的观点,这首诗简洁得不可思议,呈现了弗罗斯特的“一种新的风格,语调,习惯,与形式”。汤姆森认为《火与冰》暗示了“爱或激情的热与恨的冷”有毁灭性力量,令人感觉到“这两个极端包括了生活的一切,而生活就是居于这两者之间的,以及被这两者冲走的一切的集合”。但是再仔细看一看,会发现这诗在结构,风格与主题上,都可以说是但丁《地狱篇》精华式的出色浓缩。如此,它表现了一种比爱与恨这两个极端还要深刻的反差。和但丁一样,弗罗斯特依循了亚里斯多德的看法,把恨谴责为远比欲望更坏的东西。 在最明显的,形式的层面,《火与冰》有九行,与但丁的九层地狱相对应。虽然弗罗斯特的诗并不完全是但丁地狱的漏斗形,结尾的部分确实变窄了,弗罗斯特将前面四

世界名诗欣赏

The Appreciation of Emerson’ poems ——从超验主义到拉夫·瓦尔多·爱默生的诗歌1 ——翻译and 赏析 沐浴诗风,犹知诗意,晓诗理,揣诗情。”T he Appreciate of World Famous Poems”的学习已有些时日。还记得学习开始前,接触得更多的是已经翻译好的中文文字,学习开始后,跟着吴笛老师徜徉在英文诗歌的海洋里,分析诗歌的格调,鉴赏其韵律,剖析诗人的作诗情感及文化的启迪。渐渐的,对诗歌在不同国别,不同文化下的形态,知晓了更多,也理解了更多。 课余无聊的时间里,从图书馆借了本诗集,以充实无趣的时光。从最初的苦涩不懂,到寻着老师的方法慢慢赏析,也渐渐喜欢上在诗中徜徉的感觉,体味诗人在诗中蕴藏的喜怒哀乐和情思智理,也如曾经在阳光下品读中国古诗词曲一样。 许是十几年来中国式鉴赏思维的作怪,每每读完一首诗,我总会想象诗人作诗的情景,在意诗里传递的深意,也会刻意地寻找作诗者的一些生平,会将诗和诗人一起喜爱。 众多诗歌诗人中,说上喜欢的那是多不可计,最后,我选择了美国诗人拉夫·瓦尔多·爱默生,超验派运动领袖作为我的论文题材,其中又选择了他的两首短诗,尝试着翻译,和分析:诗一:”Faith”;诗二:”The Rhodora On Being Asked, Whence Is the Flower”。并且,欲中西法结合,以之西,从结构、诗体、韵律上鉴赏,以之中,结合我过古诗词的赏析方法以做欣赏。 首先,先谈谈超验派,引用吴老师书中的话:超验主义推崇直觉,认为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这为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清教徒的思想束缚、抒发个人情感的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基础。也就是说,超验主义,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长在美国的一种新兴主义形式,其实也是浪漫主义的一种延伸发展,注重人自身的发展,强调人生而有之的情感,推崇思想上的自由,以精神为至上,但它也更理性现实,可能也正是生长在美国那片自由和律理并存的土地,才造就了如此一个自由浪漫的诗学流派。 当然,论文的主人翁是拉夫·瓦尔多·爱默生,这个超验派的领袖,可想,他却是成长在一个教士的家庭,也曾身作牧师。可能正是有了深刻的经历,让他更清楚的明白教会思想给人的深重束缚,他才如此迫切、激烈的想冲出这拉扯着人自由思想的枷锁。而他的诗作,也是独树一帜,没有一味的模仿欧洲诗歌的模式,也不求完美的形式和华丽的辞藻,着眼于现实,连接自己的国家,更关注思想和内容上的升华,简洁、精炼的语言总能给人富有哲理的启迪。不仅如此,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他支持林肯政府,主张废除奴隶制度。 读爱默生的诗,就已经欣喜于诗中传递的正能量,再而看了他的生平,更是对此人敬佩不已。就是喜欢这样阳光鼓舞的诗,就是喜欢这样大气热情的诗人。多少篇爱默生的诗里挑出的两首小短诗,逆境中依旧坚忍不拔的faith,黯淡角落依旧美丽的杜鹃,也 1《美国诗集选》

美国文学14讲-诗歌赏析

3 The Wild Honey Suckle(P29) The Wild Honey Suckle Philip Freneau Fair flower, that dost so comely grow, Hid in this silent, dull retreat, Untouched thy honied blossoms blow, Unseen thy little branches greet: No roving foot shall crush thee here, No busy hand provoke a tear. By Nature's self in whitearrayed, She bade thee shun the vulgar eye, And planted here the guardian shade, And sent soft waters murmuring by; Thus quietly thy summer goes, Thy days declining to repose, Smit with those charms, that must decay, I grieve to see your future doom; They died - nor were those flowers more gay, The flowers that did in Eden bloom;

Unpitying frosts, and Autumn's power Shall leave no vestige of this flower. From morning suns and evening dews At first thy little being came: If nothing once, you nothing lose, For when you die you are the same; The space between, is but an hour, The frail duration of a flower. 1st stanza: The honey suckle lives an obscure, unknown, forgotten, serene, and safe life. 2nd stanza:The pure, innocent honey suckle is not contaminated by the vulgar eye of people and protected, embraced, and nurtured by Nature. 3rd stanza: grief upon the flower’s death 4th stanza: nothing gained, nothing lost 4. Success is counted sweetest

诗歌情感分析

诗歌情感分析 ——诗歌阅读考点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常见情感。 2、学会“五步法”初定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五步法”初定情感。 教学难点:根据题材初定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透视考点,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这是部分地区中考诗词赏析的一些试题。大家观察一下,根据考察的侧重点谈谈你的发现。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进行“诗词情感分析”题型的探究。 师:《2017盐城市中考说明》对诗词赏析提出了要求。请大声朗读。 师:根据这一考点要求,老师为你们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声读。 二、温故知新,积淀情感 师:我们首先结合课内所学诗词,分析一下诗词的常见情感有哪些。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棒,看来你们对这些知识点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所谓温故知新,相信你们今天的知识点也能掌握。 三、讲解新知,指点迷津 师:如果是课外诗词,你能这么快速地说出情感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常见的初定情感的方法。 (一)看诗词题材。(齐读:根据诗词的题材初定诗歌情感) 1、一般情况之下,同一种题材的诗词,其情感往往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的,所以我们可以从诗词的类型出发,去猜测其情感内容。诗词按照题材可分为以下几类:咏史怀古类、思乡送别类、山水田园类、边塞征戍类、咏物言志类。 生思考后出示答案。 2、如果我们能快速确定诗歌题材,对于定位诗歌情感是很有帮助的,解题的针对性也会增强。再看刚才的题目。 3、送别诗:惜别、不舍、关切、担心、劝勉…… 二、看诗词意象(第二种方法是根据意象或情语初定情感,齐读) 1、什么是意象呢? 明确:指包含着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 许多传统意象有着相对稳定的表意功能。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意象,出示: 月、雁、水、丝、梧桐、柳、菊、梅、…… 你能说说这些意象通常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吗? 2、补充内容,自由朗读。 3、至少即我们要分析是乐景还是悲景,是乐情还是悲情。进而把握诗歌情感。再看刚才的题目。意象:阳关,多为伤别之意,怀念征人为多。 三、看情语(第三种方法是根据意象初定情感,齐读) 1、什么是情语 2、找出下面的情语,说出诗词的情感。 3、出示例子并分析。“宦”:仕途失意,“羁思”:羁旅漂泊的愁思,“凄凄”:倍加凄凉。 4、分析情语:泪未干,功名,行路难(悲情,与功业难建有关) 四、看诗词作者(第四种办法就是抓住诗词作者) 1、一般情况下,同一作者,在某一时间内,由于经历的原因,其情感往往是一定的,比如李白,他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后因不能为权贵所容,在京仅两年半,就不得不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因此,这个时期的他的作品的情感内容往往是怀才不遇的苦闷,如作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行路难》。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陆游”“杜甫”“陶渊明”“李清照”“李煜”“苏轼”等,请你任选一例,结合其经历和作品谈谈占主体地位的情感内容。

现代诗歌基础知识

现代诗歌基础知识(创作入门) 代市中学郑国玉 一(代前言)、 做过诗歌编辑的人都知道:现在写诗的人虽然不少,但是想征集到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是很难。特别是网络上的诗歌编辑,更难从来稿中筛选出优秀的诗歌作品,为什么呢?因为许多诗歌写作者都是肤浮的、浮于语言表面的、不知诗歌为何物的诗歌爱好者、热心者。他们以为自己写的分行文字就是诗歌了,其实不是诗歌,他们根本不具备诗歌写作能力,甚至连什么是现代诗歌、什么是诗歌的基础知识也搞不清楚。这本来也没什么,因为人总有局限,并不可笑,但他们却又往往不自知,还常常自以为是。这原来是我心中的一些感受。后来,有一次跟钟硕、白沙等诗友在贵阳禅悦酥陀喝茶谈诗,钟硕说:你既然创办了针对诗歌初学者的“平民诗社”,主张诗歌的平民化,又写长篇诗歌普及文本《平民诗话》,我建议你也写一篇“现代诗歌基础知识”之类的作品,介绍一下诗歌的基础知识和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我听了突有所悟,连呼赞同:既然知道了诗歌的一些基本问题出在哪里,就应该勇敢地站出来解决,而不是一味的埋怨与叹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到今天,流派各异,诗人众多,理论文本也很丰富,可惜从来没看到一篇比较完整的、对诗歌初学者很有帮助的诗歌普及文本。这本身就是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空白,所以由谁来做,都应该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打个比方:现代诗歌界,中学和大学的教育都很到位,也有优秀的导师和教授(诗评家),也有优秀的教材(现代诗歌理论文本),但却没有一家小学和幼儿园,没有小学教师和幼儿园阿姨,也没有适合小学、幼儿园学生阅读的教材(诗歌普及文本及基础知识介绍),因此初学写诗的人老是找不到门路,不知要如何才能迈入诗歌的殿堂,不要说是自己创作,有时,竟然连怎么欣赏也不懂。而人民大众也因看不到这种深入浅出的诗歌普及文本及优秀诗歌文本,对诗歌了解不多,不能理解现代诗歌的种种表现手法及其内涵,至使诗人与诗歌初学者、读者、人民大众严重脱节,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现象,所以写这样的文本也就更显得意义重大了。不过,为什么一直没人写呢?难道都没人认识到这点吗?或者别人力所不能及吗?都不是,不写的理由主要有: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诗人们大多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写诗歌的,哪有什么通用的“技巧”呢?还不都得靠自己去悟?再说现代诗歌五花八门,门派各异,各有各的写法,无所不用其极,有说用比喻好的,有说不要用比喻好的;有主张完全口语化的,有坚持反对口语的;有认为诗歌要写重大事件的,有认为诗歌应写日常生活的;等等,无论你怎么写,都有认为不好的,都会招徕叫骂,何必自找苦吃呢?然蠢事也要有人做。当然,本篇所言,也就是本人在习诗写诗过程中的一点经验、一点感悟,和一些收集于别人的有益思考相结合,不过是诗歌创作的一些基础知识。希望能够对诗歌初学者和诗歌鉴赏者有些许益处,至于那些功成名就的大诗人,我觉得就没必要看了,好比大学生来看小学课本,原来也无趣得紧。而诗歌批评家们,我却是欢迎的,其一是没有批评便不能进步,其二是因为我的脸皮也较厚;其三,我写此章,与其说是争名夺利,还不如说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诗家们的注意,从而为现代诗歌的普及教育多做贡献。虽然不一定说现代诗歌就能够像古诗一样深入人心,甚至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还是有的,推广现代诗

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特征

保持骨骼轻盈:美国后现代诗歌概观 马永波 试着译一些英诗已有些年头,起初是由于对语言的兴趣,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写作提供点儿新鲜的材料和视野,而我之对后现代主义诗歌感兴趣,大抵始于三年之前,那时“后现代”这一术语已渐渐流行、时髦起来,为广大诗人、批评家、社会学家所频繁使用,加之有些国内诗人纷纷自封为中国的“后现代”诗歌创始人,这一切都促使我产生了弄明白真正“原装”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本来面目的想法。 依专家所言,后现代主义思潮起源于北美洲的文学批评,在六十年代,它几乎成了一个单单发生在美国的事件。其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扩大到整个欧美大陆。所以,集中考察一下美国的后现代主义诗歌,则可以较为便捷地得到一个关于后现代思潮的典型景观。 当代的美国诗歌,较五十年代以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变得更重现实细节,更有地域色彩,更具体。这些转变与二战后美国对越南的侵略战争加诸人们意识上的影响有关,而现代科技,尤其宇航技术的发展,也给予了人们新的刺激,迫使人们以新的时空观念重新认识、估念人类在宇宙秩序中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美国当代诗歌在经历了第一次大战前夕,由庞德倡导的“意像派”所代表的童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以艾略特为代表的鼎盛时期,已经进入它开阔的中年。二十世纪早期生活中所特有的种种剧烈的脱节,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土崩瓦解,现代人的自我与其种族历史的加速分离和异化,都已记录在艾略特的《荒原》、史蒂文斯的《风琴》等诗集里面。更年青的诗人已不满于艾略特式学院气的沉思和玄想,而是要更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解剖真实,逃避个性的“非个人化”原则已被更深的沉入诗人的自我所代替。哲学也不再作为完整的认识世界的框架,而是分散在具体的现实感受之后,与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了。 这种转变的开始,则是始于一位艾略特的同时代者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一位儿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抱负远大的诗人。和许多去英国取经的诗人,如庞德、艾略特不同,威廉斯一辈子生活在新泽西州的路特福德,也许,作为一个英国人的儿子,他比大多数美国诗人都更强烈地意识到去除英国诗歌的所有特征的必要性。艾略特对传统英诗格律的继承,对荷马以来整个欧洲文学传统的珍视,以及他阴郁的学院气质,都使得威廉斯认为《荒原》是对自由诗运动的背叛,是美国诗歌的一个灾难,一个误会。他决心抓住工业化美国的实质,从形式上、内容上发展一种美国自己的新诗。1946年,威廉斯苦心经营的五卷本巨著《佩特森》第一卷问世,这部富于地域乡土色彩的史诗性作品,将自我与广袤美国融为一体,显

美国文学作家作品

美国文学部分(American Literature) 一.独立革命前后的文学(The Literature Around the Revolution of Independence)1.本章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殖民地时期的文学的特点 2).主要的作家、其概况及其代表作品 2.独立革命前后时期的主要作家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本杰明·富兰克林,散文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曾参与起草“独立宣言”。 《穷查理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k 《致富之道》The Way to Wealth 《自传》The Autobiography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 托马斯·潘恩,散文家、政治家、报刊撰稿人。 《税务员问题》The Case of the Officers of Excise 《常识》Common Sense 《美国危机》American Crisis 《人的权利》Rights of Man 《专制体制的崩溃》Downfall of Despotism 《理性时代》The Age of Reason 菲利普·弗伦诺Philip Freneau 菲利普·弗伦诺,著名的“革命诗人”。 《蒸蒸日上的美洲》“The Rising Glory of America” 《英国囚船》“The British Prison Ship” 《纪念美国勇士》同类诗中最佳“To the Memory of the Brave Americans” 《野生的金银花》“The Wild Honeysuckle” 《印第安人殡葬地》“The Indian Burying Ground” 二.美国浪漫主义文学(American Romanticism) 1.本章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及文化背景 2).主要作家的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和语言风格 3).清教主义、超验主义、象征主义、自由诗等名词的解释 2.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作家 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 华盛顿·欧文,美国著名小说家,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 《瑞普·凡·温可尔》Rip Van Winkle 《纽约外史》A History of New York 《见闻札记》The Sketch Book 《睡谷的传说》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James Fenimore Cooper 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开创了以《皮裹腿故事集》为代表的边疆传奇小说,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是《最后的莫西干人》。

中国古代诗歌常识

中古国代诗歌常识 一、古诗从体裁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1、古体诗一般也称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从字数看,基本上有一句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四种,如“诗经”“楚辞”“汉魏南北朝乐府民歌”等等;作者往往在隋唐之前,题目中一般有“歌、行、引、吟、曲、辞、弄、乐府”等标志性字眼(尤其隋唐时期的古体诗);每首诗的句数不限,可长可短,且不讲究押韵;如五言古诗有陶渊明《归园田居》,七言古诗有白居易《琵琶行》,杂言古诗有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乐府→汉文人五言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和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诗),如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尤其唐代)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兵车行》,高适的《燕歌行》等。 新乐府: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中唐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作虽称为乐府,但不拘于声律,并以新题写时事,故称新乐府。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多以五言、七言、杂言呈现,反映了很多现实问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 2、近体诗是指隋唐及其之后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格律的诗歌,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考试问到体裁,可具体回答为:五言(七言)绝句或五言(七言)律诗。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律诗的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每联的上一句叫出句,下一句叫对句。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诗歌有严格的音韵格律要求,即绝句二四句押韵,律诗二四六八句押韵。 3、宋元明清时除了延续一部分前代的律诗和绝句外,更大量出现了词、曲及戏曲唱词,它们都属于近体格律诗。 ①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因句式长短不齐而叫做长短句、诗余;也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琴趣等。每首词都有一个乐调名,叫做“词牌”(即词谱);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根据内容所起的题目。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如通常的小令;有的分两段,称双调,前段称上阕或上片,后段称下阕或下片;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②曲:又称为词余、乐府,代表是元杂剧和散曲合称的元曲。散曲是诗歌样式,分为小令和套数。小令的体制相当于宋词的小令,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套数由多支曲子组成。 二、古诗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其下又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等等。 三、中国古代诗词最主要的派系 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末宋初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

诗歌的基本知识

诗歌的基本知识 1、诗歌的起源 诗是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 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 《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2、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 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 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诗歌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 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3诗歌的分类 (1)中国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三大类, 按音律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近体诗包 括律诗和绝句,律诗包括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绝句包括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中国古代诗歌的题材分: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 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 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 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2)现代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 ①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 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②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 ①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 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

美国诗歌百年回顾与反思——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苏晖溪云:美国诗歌百年回顾与反思——伽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171 学效用十分明显。如对当代诗人PhilipLarkin的五行诗典范作品“HomeisSoSad”的押韵格式分析以及有关释义,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英语诗歌形式导论》一书最具创新价值和特色的几个方面,当然,该书的创新之处远远不止这些。这里仅举譬一斑,借此说明这一艰难的学术工程所具有的学术水准和理论价值,以期引发学术同道新的发现。最后要说明的是,尽管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言,由于本书的主要任务所限,作者对本书未涉及英语诗歌的技巧和批评理论的研究而留有遗憾,但它已为作者自己或者后来者的继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英语诗歌形式导论》作为一部研究英语诗歌基础理论的力作,对我国英语诗歌研究界的贡献是巨大的,它是我国英语诗歌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的重要标志,必将产生深广的影响,深受广大诗歌爱好者、研究者的欢迎。 引用作品【WordsCited】 聂珍钊:《英语诗歌形式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NieZhenzhao.AnIntroductiontOEnglishVerseRhythm.Beijing:ChinaSocialSciencesPress,2007.].(襄樊学院中文系李定清)(责任编辑I西流)  美国诗歌百年回顾与反思 _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7年7月21—23日,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现代写作中心、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外语学院、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外语学院、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美国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等联合举办,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承办。 本次大会是一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盛会。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玛乔瑞?帕洛夫教授担任大会顾问委员会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主编聂珍钊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查尔斯?伯恩斯坦教授,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青海省副省长吉狄马加先生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外国文学研究》主编助理罗良功教授担任秘书长。来自美洲、欧洲、日本、中国大陆和香港的200余位学者和诗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聂珍钊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主席玛乔瑞?帕洛夫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查尔斯?伯恩斯坦教授,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兰斯顿?休斯协会现任主席、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德丽塔?马丁一奥根索拉教授,中国教育部社科司期刊处田敬诚处长,华中

美国文学诗歌赏析之欧阳光明创编

1. Analyze the poem “The Wild Honey Suckle” 欧阳光明(2021.03.07) Understand the title: 1.The name honeysuckle comes from the sweet nectar that the flower produces to intoxicate the greedy bee. Its powerful fragrance seduces the human senses as it pervades the air. The perfume of this passionate plant may turn a maiden’s head, hence wild honeysuckle is a symbol of inconstancy in love.2. The word “wild” implies her living place; she lives in wilderness not in paradise or house; so she will not be appreciated by others and feels sorrowful. Also it implies the nature, so we can say the writer is describing the nature. 2. Analyze Whitman’s “Song of Myself” (Over 200 words) "Song of Myself" is all about the human experience. The human experience, here, means what men of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have seen, touched, smelt, and heard. In this poem Whitman is explaining how all of humanity is like one living organism, and no one par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other. In section 44 of "Song of Myself" Whitman says, "We have thus far exhausted trillions of winters and summers, There are trillions ahead, and trillions ahead of them. Births have brought us richness and variety, And other births will bring us richness and variety. I do not call one greater and one smaller, That which fills its period and place is equal to any." It is clear that Whitma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