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相结合的探讨

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相结合的探讨

?实习就业导航?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相结合的探讨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徐 丹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加之近年来普通高校扩招,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其就业前景更具有重要影响。在当前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 力与就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凸显,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重要途径,也是需要 进行深入探讨主要问题。

关键词:创新创业 就业 结合模式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149

知识经济时代,国家提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其首要任务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也是信息化时代国家发展的必然途径。与之相对的则是大学生就业难,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问题,普通高校的扩招、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鉴于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可以有效保障大学生就业,两者的有机结合更有助于实现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关系

1.创新创业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及能力为基本目标,其实质是一种实质教育。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多数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因此有人把创业称为就业、留学、考研之后的“第四条路”。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群,知识储量丰富、受传统就业观念束缚小,非常适合于自主创业。因此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大学生自主就业,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更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2.就业能够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毕业后应该改变传统的就业思维,坚持双向选择。毕业后大学生可求职成为某一单位的工作者,这是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从中汲取经验,储备知识,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等待时机成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或继续就职,还可以向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与经验,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发展。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的结合路径

1.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模式。首先,构建立体化创新创业课程模式。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模式主要以职业规划类课程、就业指导类课程等传统课程为主,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实际的就业需求。因此需要开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模式,实现专业类课程与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有机结合,将课程课堂、活动课堂、讲座课堂相结合,成立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养成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另外,不仅要进行单纯的课堂教学,还应当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实践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其次,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践活动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实践更是真知的源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最基本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说明必须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不断塑造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体上而言,创新创业平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校内平台和校外平台。校内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堂,提倡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创业项目竞赛,同时培育创新创业类社团组织。校外平台主要是实践基地、训练基地为载体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就业过程中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首先,完善大学生的就业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支持和保障。完善的就业体制并不能直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在就业中可以实行以师带徒的就业机制,由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不能快速适应实际的工作需求,因此为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以师带徒的制度。在带徒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实际指导,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维创造能力,掌握工作技能,树立大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进而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3.依靠社会工作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证明,社会就业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对生产技术的实际需求,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知程度,增强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工作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在社会工作中,大学生又掌握了新的知识,培养了大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为今后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三、总结

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市场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我国开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求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在社会工作中,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实践能力、知识存储量均在发生变化,其创新创业思维及能力均得到提高,为今后自主创业奠定基础。因此将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相结合,以创新创业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在社会工作中不断提高其创新创业思维及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是缓解就业压力大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赖 婧,周 烨.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就业

指导模式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

[2]汪伟亮.基于就业难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课

程教育研究,2013

[3]孙诗晗,张丹凤,陈文锦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提高大学

生就业质量的作用[J].北方经贸,2014

DOI:10.16534/https://www.sodocs.net/doc/f76881141.html,13-9000/g.2016.0984

?14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