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郭晓丽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新农村建设无法离开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撑,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通过实证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分析

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最终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责任和范围,建立了自下而上的供给体制。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中图分类号F32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1)14-08764-02Research on th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Goods in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GUO Xiao-li (College of Economics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4)

Abstract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needs the support of rural public goods ,therefore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goods should be further optimized.Through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were analyzed ,then the re-sponsibilities range of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was clarified ,and at last a bottom-up supply mechanism was constructed.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mechanism

作者简介

郭晓丽(1978-),女,河南洛阳人,讲师,硕士,从事三农问

题研究。

收稿日期2011-02-18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1]

。农村

公共产品作为公共产品在农村地区的衍生,

是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供由农村居民享用且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各类经济物品或公共服务。按照消费非竞争性和收益非排他性,农村公共物品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前者主要包括农村基层政府的行政服务、综合规划、农村信用系统、

农业基础科学研究、江河水域的治理、农村环境保护等,

后者主要包括农村义务教育、电力设施、小流域防洪涝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1.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1.1.1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又是弱势产业,比较利益低,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但多年来国家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资数额却一直偏低,

并呈下降趋势(表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乡镇政府组织实施,但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以及农业税的取消,给本来并不宽裕的乡镇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政府往往通过减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来缓解财政压力,这就使得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严重不足。1.1.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农村义务教育不仅是农村

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还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证,然而我国广大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十分突出。长期以来,中央政府把农村的义务教育留给县乡政府主要是乡镇政府去办,

而实际上却由农民自己负担。教育经费不足使得农村的教育设施简陋、

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儿童失学、

辍学现象严重。据某机构对174个地方和县区的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超过50%的农村中小学的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

有58%的农村学校危房改造经费无法落实,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超过30%的农村小学因粉笔有限只能论支发放,

接近40%的农村小学交不起电费,而缺少课桌板凳等基础教学设施的小学也接近40%。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直接导致了农民文化水平较低。2008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6.1%、小学程度25.3%、初中程度占52.8%、高中11.4%,中专以上占4.4%[2],农民素质低不能适应农业发展和农业规模化的需要,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1.1.3

农村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不足。农村医疗保障严重

不足,医疗设施落后,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匮乏,农民基本卫生服务得不到很好地满足。全国农村居民中得到某种程度医疗保障的人口只占12.56%,

农村中因病致贫的农民占贫困户的30% 4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以上[3]

。2008年

国家卫生总费用中,城市11255.0亿元,占77.4%,农村3280.4亿元,占22.6%。其中人均卫生费用为1094.5元,城市1862.3元,农村454.8元,城乡差距巨大。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无法为全体农村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3%,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只占农村总人数的9.6%,农村养老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城市居民所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农民却享受不到。

表12005 2008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Table 1Rural fixed asset investment scale in China during 2005-2008年份Year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Total social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Rural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Proportion in total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200588773.613678.515.412006109998.216629.515.122007

137323.9

19859.5

14.46

2008172828.424090.113.94

注:表中数据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整理而得。Note :Data was compiled according to 2009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1.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实行

的是“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即政府决策、农民买单的模式。农民作为需求者在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中几乎完全没有发言权,而政府作为供给者很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提供公共产品。这使得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极不合理,供给短缺和

责任编辑王改丽责任校对卢瑶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1,39(14):8764-8765,8770

供给过剩同时并存,符合政府意愿的公共产品供给过剩,而满足农民需要的公共产品严重不足。有些政府官员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农村实际,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热衷于投资见效快、周期短、易出成绩的公共项目的投资,而不愿投资见效慢、周期长具有战略意义的公共项目;热衷于投资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项目,而不愿投资“软”公共项目;热衷于新建公共项目,不注重基础项目的维护和修理,结果换一届领导建一批工程,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且导致符合农民真实需要的公共产品无法满足。

2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匮乏的原因分析

2.1政府职责划分不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的严重缺乏和供给结构的失衡,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极为低下,这也是制约我国“三农”进一步发展的长期顽症之一。政府职责划分不清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的首要原因。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本质内容在于正确处理财政集权与分权关系,明确公共产品的分级供给责任。根据财政分权理论,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地方政府则主要负责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提供,一些跨地区的公共项目和工程可由地方政府承担为主,中央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和协调。实践中,我国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责任划分不合理,供给边界不清晰。1994年分税制改革将改革重点放在财政收入的划分上,对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支出分配没有明确的界定。之后中央政府把财权上收事权下放,各级政府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事权与财权的严重不平衡。县乡镇政府财权小,自主调节预算内收入能力弱,却承担了很多本应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负担的公共产品支出,如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和乡村基础设施等。自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从1993年的78%下降到2008年的46.7%,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一直徘徊在70%左右,即地方政府用不到47%的相对财政收入支撑了70%的相对财政支出责任,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

2.2“自上而下”的供给体制不合理形成于人民公社时期的“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体制,在特殊时期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总量、供给结构和供给程序多数由乡镇及乡镇以上组织以政策规定的形式下达,不仅带有很强的指令性,而且对不同类型、不同条件及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都是按照统一标准执行。这种供给体制严重忽视了农民的真实需求和个体差异,违背了民主决策原则。政府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者,在供给过程中追求选票和权利的最大化,而农民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主体,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双方目标的差异使得整个供给过程成为供求双方的博弈过程。农民经济权利分散,在与政府的谈判中地位较低,再加上农民自身受知识文化的限制,既缺乏民主监督的意识,也缺乏民主监督的能力,最终形成了这种不反映需求的带有强制性的“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2.3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不公平建国以来,我国采取农村支持城市、城乡分治的发展政策,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最终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的供给体系。城镇实行由政府供给为主导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城市的公共产品列入财政预算完全由政府提供。农村的公共产品基本上以农民“自给自足”为主,政府仅予以适当的补助。政府这种“重城市,轻农村”的两类不同的城乡供给体制,是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

3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路径选择

3.1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和范围政府间事权的混乱是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矛盾的症结所在,所以必须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责任和范围。根据财权与事权对称的原则,对于覆盖到农村的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应当由中央政府来提供,例如农村义务教育支出是当前农村占比重最大的公共产品,因此必须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应以中央政府承担为主、省市辅助,县乡村最好不承担或少承担,使支出上移,建立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新体制。另外,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环境保护、农业信息网的建设、农业基础科学研究以及民兵建设等也应该由中央政府提供。而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农村公共产品则由相应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在事权划分上应以地方政府为主,例如农业科技教育、农机推广、农村电力、乡村道路建设、节水农业等。一些跨地区的公共项目和工程可由地方政府承担为主,中央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和协调。对于某些具有外溢性的公共产品,则必须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责任的前提下,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提供。

3.2建立“自下而上”的供给体制农民是农村公共产品最直接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公共财政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是否符合农村广大居民的实际满要,是衡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性的重要标志。在决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种类和数量时,农民最有发言权,应该作为主要的决策者参与决策。因此,可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实施:①要建立“自下而上”的供给体制,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充分实行村民自治,建立农民对农村公共品的有效表达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

②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农村税费改革的“一事一议”体制来实现村民对公共产品提供的决策权利,健全完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农民的意见得到充分的反映,由内部需求决定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③改革乡镇领导人任命制度和任期制度。目前我国乡镇领导人一般是由上级指派,采取不同地区的领导人外调制度,再加上任期有限,他们一般很难充分为本地区的农民服务。因此,乡镇领导人和村组织领导人都应由本辖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通过选举,约束其行为,使之把本地选民的利益放在首位。④引导农民成立农业协会、行会、合作社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维护和实现农民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有7亿多农民,人数众多,但极为分散,再加上组织化程度低,农民无法有效地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民形成新型合作组织,以维护农民的合法经济权利。

3.3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公共产品的层次性决定了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相比中央政府的财力,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村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因此,这就需要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大力反哺,从3

(下转第8770页)

5678

39卷14期郭晓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农村社区治理体制转型[5]。农村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在农村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中具有核心的组织领导作用。但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不是政权组织,也不是行政单位,它开展工作主要是依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式进行,因此组织队伍的作用是关键。在目前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由于社区管理还处于改革调整发展阶段,一些社区基层组织大都是由原来的村级基层组织转变而来,他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很难适应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社区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支具有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知识的高素质管理队伍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3三位一体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依托全日制高校开展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培训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落实,需要一大批热爱和关注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才队伍作为坚强后盾。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高校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的思维头脑,精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优势,能自主学习、自主创造,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因此,可以依托高等院校的管理学院或者农学院进行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对于管理学院的学生,在学好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融入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知识开展理论教学,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上,让大学生多基层的乡镇和农村社区进行社会调研和管理实践。对于农学院的学生,在掌握和学习农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增加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管理实践的教学案例内容。也可以直接在管理学院开设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农村公共事业领域从事文教、体育、卫生、环保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2依托远程教育等方式开展继续教育如果说全日制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农村公共事业基础管理人才的主要阵地,那么依托远程教育对农村改革事业管理人才进行公共事业管理及继续教育,实现知识更新和能力的提高,就是培养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一种有益补充。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当大学生在农村公共事业领域参加工作后,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升就要依托各种继续教育形式。与全日制高等教育不同的是,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又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手段,着重点是开发人才的潜在能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鉴于农村社区管理的特点,目前大部分基层乡镇政府和农村社区已经建立远程教育网络,采用远程教育等灵活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地对农村社区在职人员进行知识的更新教育。与面授教育相比,远距离教育的优势在于其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的成本[6]。

3.3依托基层党校培训基地开展政策和方法的培训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除了在高等院校学习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基础和理论知识,利用远程教育等继续教育方式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进行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外,适应农村社区的新形势,解决农村社区复杂的问题技能和方法,学习和贯彻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和方针则需要依托基层县乡的党校。根据农村社区工作形势的需要,聘请有多年基层经验的县乡村干部对农村社区干部进行培训,通过参观学习和组织各种专题会议,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日常技能方法和方针政策的培训,以提高他们适应农村社区的新形势,使他们具备解决农村社区复杂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项继权.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J].理论学刊,2007(11):85-89.

[2]刘韬.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改革探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7-39.

[3]姚引良.网络治理:地方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可行选择[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6-51.

[4]张国祥.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8(6):101-105.

[5]张润君.合作治理与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7(1):56-59.

[6]胡钊涵.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186-188.

(上接第8765页)

个方面着手实施,建立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诸多问题。①进一步改革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我国目前的“单一纵向转移支付”模式改革为“以纵向为主、横向交错”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还可以体现富裕地区的贡献与贫困地区得到的援助,便于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②进一步深化乡镇行政机构改革,减少财政供养人员,从体制上彻底消除乡镇政府机构膨胀挤占财政资源的状况。③充分完善和利用市场资金,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筹资能力。比如,发行长期基本建设国家债券,利用资本市场筹资,成立专项发展基金,利用税收和信贷优惠政策,调动市场经济组织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等。

参考文献

[1]保罗·A·萨缪尔森.经济学[M].18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杨灿明.从农村公共品供给探索乡镇机构改革[J].财政研究,2007(12):60-62.

0778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其对策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其对策
[大] [中] [小] 一、理论界定 “公共物品”这一概念首先由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于 1919 年在其博士论文《公平税收》一文 中正式提出的。而再次正式使用此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他认为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 征: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布坎南在《民主进程中的公共财政》一书中也强调了公共物 品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它的不可分性和排他性。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中也指出“公共物品是这 样一种物品,在增加一个人对它分享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它们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而 排除任何个人对它的分享都要花费巨大成本(它们是非排他性的)。”除此之外,他还指出,有 些公共物品在消费时会产生拥挤性,如道路、公园在消费者达到一定人数时就具有拥挤性。 (一)城市公共物品定义 关于城市公共物品的定义,几乎每个学者都有不同的表述,但是就其本质来看,他们的观点 又都具有一致性,只是在侧重点方面存在某些差异。比如,邢福俊认为,所谓城市公共物品,是 指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证城市居民的健康和人身安全为前提,为城市化社会进 步和发展所提供的城市内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我们可以根据各位学者对城市公共物品的定义,把本文的城市公共物品界定为:是指以实现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证城市居民的健康和人身安全为前提,为城市化社会进步和发展 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它包括地方教育、公安、消防、公路、桥梁、航空设施、公共交 通、供水、废水处理、内河航道、港口、水源、固体废弃物与有害废弃物的处置设施、公共建筑 与庭院、通讯系统等等。可以说,城市公共物品是一个城市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城市公共物品城市特征 通常来说,公共物品具有以下特征: 一般特征即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城市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指对于一种纯粹 公共物品来说,任何一个人为了消费而实际可以支配的公共物品的数量就是该公共物品的总量。 特殊性即空间性。城市公共物品的空间性是指这种公共物品尽管对于新来的居民无需耗费更多的 成本便可以获得其收益,然而这种收益却局限在一个社区中,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在这个地区 内的居民可以受益,而不在这个地域内的居民则不受益。 二、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一)主体选择单一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和一般性作用,但市场调节对治安设 施、环境与卫生设施、防洪防灾设施、文化设施等公共物品却往往鞭长莫及,由于公共物品的外 部性,通过市场机制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其结果直接表现为市场失灵,通过政府供 应公共物品以弥补市场失灵。因此,提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便成为城市政府配置资源职能的主 要内容。 (二)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不足

公共物品理论前沿问题及探讨

【公共经济】 公共物品理论前沿问题及探讨 方 倩 摘 要:随着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都极大地推动了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我国随着改革的深入,竞争的加剧,公共部门的弊端日益显现,公共物品 总量呈现出严重的不足,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尤其突出,而我国的教学、科研对这些问题的认 识尚处于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之中,本文结合近几年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探讨了其对我国公共物 品理论教学与制库安排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共物品 私人供给 税收补贴 地方性公共物品 一、公共物品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早在19世纪末,奥地利和意大利学者将边际效用价值论运用到财政学研究上,论证了政府和财政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合理性、互补性,形成了公共物品理论。 林达尔均衡是公共物品理论最早的成果之一,它使人们对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问题取得了一致,即分摊的成本与边际收益成比例。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也是围绕着公共物品的供应展开的,1956年蒂鲍特(C.M.tiebout)发表了论文“一个地方支出的纯理论”,随即出现了大量关于地方公共物品的文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围绕着全国性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展开了长期的博弈,地方性公共物品理论的提出,深化了公共物品理论,使公共物品走出了只讨论纯公共物品的领域(布坎南在1965年的“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首次对非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进行了讨论,公共物品的概念得以拓宽)。 70年代以后,公共物品理论的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制度保证公共物品决策的效率原则。布坎南及其“公共选择学派”,研究了非市场决策,将公共物品供给的决定诉诸政治程序,用公众投票方式解决,发展了公共选择理论。克拉克和格罗夫斯等人探讨了激励机制问题,旨在设计一种计划程序,诱导个人基于自己的利益而真实显示其对公共物品的偏好。 与此同时,通过制度安排,使公共物品私人供应成为可能,表明了从公共物品供应的角度探讨公共物品问题已经较为成熟,也是实践对公共物品理论发展的新要求。 二、公共物品理论新发展及其内容 (一)公共物品的分类问题。公共物品是可以进行分类的,如果边界不清晰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阻止私人提供公共物品,或是完全由市场方式提供公共物品都会导致公共物品的短缺,这直接影响到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同时对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等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1954年,P.萨缪尔森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首先给出了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公共物品有两个特质:一是排他性,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随着公共物品研究的深入,关于公共物品分类的争论也日益激烈。一些学者从筹资角度将公共物品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连续性公共物品(continu2 ouspublic good),它主要是由政府通过征税而提供的公共物品(Warr,Robert,1982,1984),另一类是离散性公共物品(discrete public good),所谓“离散性公共物品”就是,当有足够的贡献者(contributer)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时就提供,否则就不提供。比如造一座桥或一个图书馆,当有足够的钱支付成本时就建,否则就不建。 若根据有无排他性和竞争性,我们可以将公共物品分为三类:(1)纯公共物品;(2)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 — 4 1

第四章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 知识点

第四章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 一.选择及填空 1.公共物品: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共享性物质产品和服务项目 2.公共物品的特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 3.在特定限度内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同时在技术上很容易排他的是俱乐部产品。 4公共资源: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却无法有效的排他。 5.混合物品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大范围的正的外部性。 6.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规模性,公共物品的供给往往无差异,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非均衡性。 7.税收规范的角度,提出了资源如何在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的问题的是庇古均衡。 8.政府机构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工作目标,并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物品的竞争。 9.公共物品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 10.庇古均衡的最优供给是在消费的边际效用和税收的边际效用达到均衡时。 11.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章其所得的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的是林达尔均衡 12.准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和在一定范围内非竞争性。 13.公共物品供给的变化趋势: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供给结构趋向丰富,供给质量日渐提高。 14.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 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 15.政府供给的两种方式:政府直接生产,政府间接生产 16.公共物品及公共支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增 加是总的趋势 17.政府间接生产公共物品方式:政府与私人签订生产合 同,授权经营,出让经营权,政府经济资助,政府参股 二、名词解释 公共物品: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共享性的物质产品和 服务项目。 俱乐部产品:在特定限度内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同时 在技术上很容易排他。 搭便车:人们都不希望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条件下,享 受通过他人捐献而提供的公共物品的效益。 三、简答 1.以国防为例分析公共物品的特征。 (1)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如果在一国的范围内提供了 国防服务,则要想排除任何一个生活在该国的人享受国 防保护是极端困难的,那些在政治上反对发展核武器而 不愿为国防缴纳费用的纳税的人们,及时被投进监狱, 也仍然处在核武器所提供的国家安全保障范围之内。 (2)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国防一旦建立后,增加一个 受保护人不会减少其他任何人的受益程度,也不会额外 增加资源投入。 (3)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整个社会的成员共同享用国防 的保护,不能将其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个人。 (4)消费的强制性。国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所有社会 成员都必须在国防的管辖范围内,受到国防的保护。 2.试分析教育属于什么物品?为什么 教育是混合物品。混合物品具有较大范围的外部性, 由于这种外部性,使得这类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变的不完全。一个人接受教育,受益的首先是个人,即 能提升个人的知识水平,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 报酬等;同时,教育具有形式上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因 此,按传统的衡量标准,教育是私人物品。但另一方面, 教育在给个人带来私人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正 外部效应,即将相当大的一部分利益通过受教育者外溢 给社会,使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民族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使他人受益。这种外部性是非竞争和非排他的。因此, 在这个层面上,教育有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具 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因此,教育属于混合物品。 3.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私人部门提供私人物品有何不 同? (1)政府机构的官僚们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工作目 标。由于追求利润必然要减低成本,不以盈利为目的的 政府机构所提供的公共物品,便往往与相对较高的成本 相伴随。 (2)在政府官僚机构中,并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物品的 竞争,缺乏竞争意味着缺乏激励,从而会降低公关部门 的服务效率, (3)公共物品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因此,社会成员

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研究2

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研究(教案) 尊敬的各位学员,上午好。能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些问题,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想和大家探讨的话题是公共物品的供给。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一个案例:荆州长江大桥路灯为何不亮 (根据荆州新闻网有关报道整理) 2002年10月,荆州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一圆两岸人民的千年梦想。作为荆州的地标性建筑及荆州市的“南大门”,雄伟而壮观的荆州长江大桥都是荆州人民的自豪和骄傲。可遗憾的是,大桥建成八年来,除了国庆、春节等重要节假日外,平时的长江大桥每到夜晚都只亮灯一会儿,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漆黑一片,过往车辆只能摸黑过桥,非常不方便,也大大影响了荆州的城市形象,市民对此反映多多。 据了解,荆州长江大桥上的路灯管理并非是荆州市路灯管理局履行,而是荆州长江公路大桥管理局在负责。按照荆州长江公路大桥管理局自己的说法,该局虽然是一家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却是企业化的管理。荆州长江公路大桥管理局党委委员、分管费收及路灯监控的喻建忠告诉记者,大桥自建成以来,电价一直按0.9250元每度收取,实在太高了。按理说,大桥路灯、景观灯用电属城市公用事业用电,也应和城区其它路灯一样,享有财政补贴,如此实际电价就只需1毛多钱每

度。近几年来,为大桥亮灯的问题,荆州长江公路大桥管理局曾向市政府打过多次报告,在历年的两会上,也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过多次建议,有的还形成议案 和提案,但一直没能解决问题,症结即在于高电价产生的高电费,而这要由该局自 身全部消化,他们是绝对承受不起的。为电价的事情,他们和电力部门协调过不知多少次,但解决不了问题。而来自我市电力部门的说法称,他们完全是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收取电费,不可能违反规定给大桥搞特殊。 喻建忠表示,现阶段要让大桥亮起来,必须要降低实际电价,这要么电力部门 给予特殊关照,要么市里出台相关政策,否则按大桥局现有这么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状况下,是无法让长江大桥整晚亮起来的。 怎样才能让荆州长江大桥整晚都亮起来呢?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探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能。因此,对公共物品的研究便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于公共物品,我想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大家作个交流。 1、公共物品的涵义与类型 2、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 3、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 一、公共物品的涵义与类型 请大家用30秒的时间想想,你所认为的公共物品有哪些?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物品都是私人物品。我们可以用两个特征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区分开来,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两个本质特征。而私人物品则相反,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要理解公共物品,首先要弄清它的两个本质特征。 所谓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物品的享用,并不排斥其他人对该物品的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与对策分析-经济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与对策分析 靳明明1 李阳2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而“三农”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其中农村公共物品是否有效供给不仅影响新农村建设中“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建设。本文主要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阐述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欠缺的原因以及问题,进而探求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供给短缺公共选择理论农村公共物品 一、农村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一)农村公共物品的内涵、特征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最早提出了“公共物品”这个概念,他指出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这种物品即为公共物品。在公共物品概念的基础上,本文把农村公共物品的内涵定义为:在农村区域范围内,一般由政府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农民、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和服务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主要有三大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我国的农村公共物品除了具有公共物品固有的三个特征外,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我国农村公共物品还有以下特征:第一,辖区的外溢效应;第二,城乡供给水平差异化;第三,需求层次不同;第四,政府管制束缚。 (二)公共选择理论与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所谓公共选择理论是以理性人为假设,并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工具来分析政治行为主体在政治市场的活动。公共选择理论也可以这么认为,经济学在政

治学中的应用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论题是研究政府失败以及对政府失败的矫正措施。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部门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同市场主体一样追求个人利益,所以他们的行为活动也会影响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公共选择理论指出利益集团常常通过不正当的活动垄断某一行业,这对我国相关部门实施公共定价起到了启示作用,从而削弱了利益集团对公共物品的控制力。此外,公共选择理论要求政府考虑到公众的需求,使得中央、地方政府高效供给农村公共物品弥补市场失灵,拉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主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供给,供给模式单一。且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是“自上而下”的,导致政府部门未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最终使得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失衡。具体来说,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投入不足 在农村科技投入方面,政府的扶持倾向不明显,资金供给不足。集中表现为我国科研队伍的不成熟,科研力量不足,从而制约了农业理论研究的开展。 在农村教育投入方面,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不够。虽然现阶段我国已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免除学生学费,基本保证了农村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偏远西部教育投入仍有待提高。 在农村文化投入方面,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十分欠缺。我国农村文化的经费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比重相当小,公共部门文化机构运转效率低下。 (二)公共卫生事业供给机制失衡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责任缺失及其治理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责任缺失及其治理 摘要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时实行“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就城市而言,大部分的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而广大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主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方式,导致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这与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出现的责任缺失密不可分。本文描述了政府责任缺失的表现,并对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进行相关分析,最后提出治理政府责任缺失有利于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政府责任缺失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9-0592(2009)05-271-02 当前,我国存在广大而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水平及农村社会的稳定。由于私营企业在农村地区无法实现利润目标,往往不愿担负公共物品的供给;而具有非营利特质的第三部门,则因受发展不完善、财力不足等条件的限制,也根本无法承担范围广泛、人口众多的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责任。因而,政府成为主要的供给主体,承担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可见,在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中,不是强调政府退出,而是强调怎样发挥政府在

公共物品供给中的积极主导作用。 然而,我国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长期实行“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导致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缺乏。究其原因,除了因为当前农村正处于从传统的农耕社会向现代工商业 社会转变的时期,公共物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和多元化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需求的有意无意忽视。从政府具有提供公共服务职责的角度来看,政府在农村公共 物品供给中出现了责任缺失,没有履行好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责。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责任缺失的表现 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源于人们的共同需要和公共利益。由于社会生活中公共利益的普遍存在,因而,需要通过公共物品来满足人们的公共利益,实现公共价值。也就是说,公共物品是人类公共利益的载体。政府的理性目的,是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实现公共利益。因而,政府自然成为公共物品供给的主要责任者。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也在其职责范围之内。 农村公共物品,是农村地区农业、农村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所需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乡村公路、农田水利、义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科技推广等许多方面。然而,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无法保证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这与政府出现责任缺失密不可分,具体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物品供给差异分析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物品供给差异分析 发表时间:2013-10-16T09:51:50.733Z 来源:《赤子》2013年6月下总第284期供稿作者:樊瑞哲 [导读] 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更重要的是使得城乡公共物品的供给存在严重的不均衡。 樊瑞哲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造成了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巨大差异,严重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更在宏观上影响着我国现代化进程。通过具体分析城乡基本公共物品供给差异形成的原因,了解差异的现状,得出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是我国发展的必经之路,并进一步分析实现均衡化的路径。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财政支农;供给均衡化 中图分类号:F123;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1-6035(2013)06-0000-01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更重要的是使得城乡公共物品的供给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缺乏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存与发展,更在宏观上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差异进行分析,实现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有利于加快建成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城乡基本公共物品供给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我国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造成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差异的根源。 新中国成立后,受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和经济实力有限的制约,我国不能采取先进国家循序渐进的按照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加工业的正常路径发展,而应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路,尽早实现工业化。“以农养工”、“重工轻农”的战略使得城市公共物品由制度内供给,而农村由制度外供给,农村人口无法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社会进步,反而还承担着公共物品供给所需资金,最终形成了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体系。 (二)工业化过程中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下的制度安排加固了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差异。 在工业化过程中,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从农村流向城市,是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中国的资金转移是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安排来完成的,把一部分本应属于农民的收入强制转化成了发展工业化的资金和原料。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不断演化,最后成了城市公共物品优先供给的发展战略。 (三)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制约了有限财政资金对农村基本公共物品的投入。 财政资源分配上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体制,导致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投入份额长期严重不足。由于资金短缺,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动力和支撑体系,直接造成农村基本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导致农业生产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滞后于现代经济发展进程。 二、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差异的现状 (一)城乡义务教育供给差异。 虽然目前城乡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差距缩小,但城乡义务教育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发展很不平衡。城乡采取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城乡财力资源配置差距很大,城乡学校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的差距巨大。 (二)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供给差异。 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资源严重向城市倾斜,农村公共医疗卫生状况严重滞后于现代化进程。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失衡的不合理状况已经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城乡在医院数量、医疗设备、医生素质等方面差距巨大。 (三)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差异。 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为城镇劳动者提供就业指导,为就业困难的城镇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而农村劳动力通常不被纳入城市就业规划和统一管理之中。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使进城的农民享受不到国家给予市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在劳动力市场中仍处于边缘性地位。 (四)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供给差异。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严重滞后,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严重不足。在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国家又将社会保障资源大部分配置给城市,小部分覆盖农村,使得农村社会保障供给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城乡社会保障严重不均衡。 (五)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差异。 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体系必然导致现代化在一个国家中出现断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繁荣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停滞和退化。我国城市建设投资近万亿元,而农村建设主要依靠集体经济和农户自我积累。 三、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 城乡基本公共物品供给差异严重影响着农民增收,延缓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悖于社会公正。实现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能够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明确公共物品供给制度选择上的价值观念。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要正确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其关键是要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同时在制度选择上必须有明确的价值理念。城乡公民有权平等地分享社会资源,有权在需要的时候获得社会帮助。政府的制度设计必须以公平为公共物品供给的主导价值,使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从制度中得到实惠。 (二)大力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实现决策民主化、公开化。 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制定政策时,应该赋予每一位公民必要的话语权,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创造有利条件,在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强调以公民为中心和以公民的公共需求为导向,实现决策民主化、公开化。同时,在农村基本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农民的参与,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在更大范围组织不同层面的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促进农村的发展。政府对农业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若干问题研究 欧阳学文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稳势必影响整个经济状况的发展。而公共物品的供给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当前农村公共物品面临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供给主体单一、自上而下的供给体制等多种问题。在这种状况下,探究农村公共物品陷入困境的原因,并寻求多种措施来完善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体制,对于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体制;意愿 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最重大的问题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目前我国农村的现状,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更是农村问题的重中之

重,加大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力度,推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健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中政府与农民的沟通机制,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农村公共物品是农村地区农业、农村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所需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或服务。农民是农村公共物品的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受益者。农村公共物品除了一般公共物品所共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之外,也有自身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农村公共物品具有明显的需求的层次性,即农村公共物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实际,所需要的农村公共物品差异性很大。而这一特点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诸多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一、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主要问题 1.公共物品的供给总量的严重短缺。近年来,尽管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力度、广度、深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但城乡间差距仍然很大,

浅谈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物品的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消费的大多数物品是到市场上购买,买来之后,自己可以独自享其效用,别人无法使用,这种只能个人或家庭独自享用的物品称之为私人物品。而与之相反,在现实经济中大量存在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时不具备专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例如国防、道路、无限电视服务等。 与一般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具有几方面特征:(1)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每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或者说一个公共物品一旦提供了,多一个消费者得加入并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为实现消费这一物品,消费者之间不必要展开竞争或争夺。(2)消费的非排他性。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最典型的如灯塔、国防、司法系统等。(3)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整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公共物品的效用,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家庭或集体使用,正如西方财政理论中提到的?灯塔理论?。[1] 按照公共物品的供给、消费、技术等特征,依据公共物品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状况,公共物品可以被划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1)纯公共物品。一般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消费上不存在?拥挤效应?,不可能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排他性使用,如国防、国家安全、法律秩序等属于典型的纯公共物品。(2)准公共物品。一个人的使用不能够

排斥其他人的使用。然而,出于私益争夺,在消费上却可能存在着竞争。由于公共的性质,物品使用中可能存在着?拥挤效应?和?过度使用?的问题,这类物品如地下水流域与水体资源、灌溉渠道等。 二、公共物品供给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双重困境 以往人们常用哈丁的?公地悲剧?、?囚徒困境?等理论模型来分析公共物品解决之道。这些模型告诉我们,在某些情况下,如何会做出从全体当事人的角度看是‘非理性的’行为。对此,人们提出以强有力的政府或者彻底的私有化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途径。 (一)市场在公共物品提供中面临的困境 一些学者认为,由于理性人的自利性和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会导致帕累托最优,即如果不能使某些人的福利变好,也不会变坏,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公共物品应由市场来提供。但市场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中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境,这就是市场失灵。 1、公地悲剧。如果理性人共同使用一种稀缺资源,便会发生环境的退化,如一群牧民面对向他们开放的草地,每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购养成本,是合算的,尽管因为平均草量下降,可能使整个牧区的牛的单位收益下降。每个牧民都可能多增加一头牛,草地将因为可能被过度放牧而被破坏,从而不能满足牛的食量,致使所有牧民的牛均饿死。[2] 此例中的牧民在决定自己养多少牛时并未考虑其行为的负外部效应,结果每户牛的数量越来越多,而牧草的产出基本上没多少增加,最终陷入?公地悲剧?。公地悲剧表明了公共事物无人关怀的结局。

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_蒂布特模型及其他

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蒂布特模型及其他 张岚东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4) [摘要]蒂布特模型提出以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逐渐引起理论界的重视。由于地方公共产品 供给深受政府制度因素影响,本文从财政分权、政府治理、公共选择机制、地方税制等地方政府 治理结构因素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关系角度,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整理了国内对公共 产品供给研究,最后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地方公共产品;财政联邦主义理论;有效供给;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3-5609(2010)01-0045-05 Rev i ew of L oca l Publi c Goods Supply:T i ebout M odel and O ther ZHANG Lan-dong (S ou thw eastern U n iversity of F inance and Econo m ics,Chengdu610074,Ch ina) Abstract:The study of l ocal public goods supp ly has been given more attenti on in the theoretical circle after the Tiebout model was p resented.Because the supp ly of l ocal public goods was i m pacted by the syste m of govern ment,fr om the as pect of the relati onshi p be2 t w een the fact ors of l ocal governance structure(like fiscal decentralizati on,l ocal governance,public choice mechanis m s,and l ocal tax syste m etc.)and the l ocal public goods supp ly,the author s orted out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in China and abr oad,the related domestic studies on public goods supp ly and then gave a revie w. Key words:l ocal public goods;fiscal federalis m theory;effective supp ly;literature revie w 地方公共产品(l ocal public g oods)是指存在形态和受益范围限于一定地区的公共产品,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行政司法服务、公安、环保、消防、道路和公用文化体育设施等。由于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者主要是各国地方政府,而政府治理结构是影响政府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从蒂布特模型出发,围绕地方政府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初步整理了国内外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并总结了国内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 一、居民流动性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蒂布特模型 1956年,蒂布特建立了一个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模型(Tiebout Model)。假设具有消费者和投票者双重身份的居民能够充分流动,将流向那些能够最好满足其公共产品偏好的地区;居民对各地公共产品收入—支出模式具有完全信息;有许多地区可以供居民选择;不考虑各地对就业机会的限制,所有的人都靠股息来维持生活;各地区的公共产品不存在外部性;每一种社区服务模式都是由城市管理者根据该社区原有住户的偏好来设定的;为降低平均成本,没有达到最优规模的社区将会试图吸引新的居民,超过了最优规模的社区将反之,处于最优规模的社区则力图保持其人口数量不变。根据上述假设,居民以选择居住地的方式表达了对地方公共产品的需求,类似于在市场上的选择行为,能够实现各地区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并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 Oates(1969)最早对蒂布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以美国新泽西州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的横截面数据为基础,就地方财产税和地方支出项目对财产价值的影 2010年2月广西财经学院学报Feb.2010第23卷第1期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 ics Vol.23 No.1 ①[收稿日期]2009-08-11 [作者简介]张岚东(1975-),男,河北石家庄人,西南财经大学财政学博士生,研究方向:财政理论和财政政策。

0我国城市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我国城市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我们对公共产品并不陌生,有居民生活的地方,就会有公共产品存在。特别是对城市而言,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决定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准。从城市形成,到城市功能的拓展,公共产品都起着先导的作用。我国经过多年实践和发展,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仍有许多不足。 一、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外部环境,是指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等的总称。要分析城市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就要从外部为开始进行分析。 1.供给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相对改革开放前有很大进步,但进步背后,仍存在许多落后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供给滞后、供给超前。 调查表明,我国70%城市未形成主干道网络,交通堵塞严重;近三分之二城市存在供水问题,城市污水处理率不足10%,水污染严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为发达国家的六分之一。这都告诉我们,即使总体已改善,我国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依然处于较为滞后的阶段。 我国考量政绩的标准往往是GDP,许多领导人追求“政绩工程”,搞奢华形象,超前提供不必要的公共产品。甘肃省玉门市就出现这样不和谐的景象——城区仍用明沟排水,居民区尘土飞扬,政府却耗资上千万兴建高档办公楼,建80米宽的马路和全省最大广场。 2.忽视支撑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想要政绩,就需要GDP,而建设广场、马路、大桥等硬件设施出政绩的速度更快,便成为了表现政绩的工具,使得政府不关注培育和发展城市产业。由于忽视这一点,许多城市建起新区,最后却都有“城”无“市”,到了夜晚更犹如“鬼域”。由于城市产业发展慢,税源不足,供给成本难以收回,也缺乏后续资金。 3.城市人口素质堪忧,供给成本提高 随着城市发展,许多农村流动人口成为城市的新居民。但这些人素质参差不齐,城市意识差,存在许多悖于城市生活方式和规则的习惯。另外,尽管我国城市人口接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但整体文化水平还偏低,许多居民不执行城市规则,例如毁坏公共设施、到处张贴小广告等,都导致公共产品供给成本提高。 互联网会议PPT资料大全技术大会 产品经理大会 网络营销大会 交互体验大会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二、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系统内部存在的问题 1.忽视公共产品供给的整体性、层次性、多样性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整体性,说的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了城市群,但各城市群未进行协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作者简介:王晓、詹硕,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却存在着严重失衡的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的分析和阐述,深入透视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撑。 关键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失衡 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赖于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匮乏不仅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障碍,而且也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并进而影响到我国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当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基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农民负担过重的事实,认为在缺乏监督的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下,各种集资、摊派会逐渐增加以及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等因素是造成农民负担加重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合理的重要 原因;二是从分税制尤其是税费改革后,乡镇基层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相称的角度,认为基层政府承担了与其财力极不相称的事权责任,基层政府没有能力提供农村所需要的公共物品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匮乏的根本原因;三是从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城乡差异出发,认为传统计划经济形成的城乡“二元”的公共物品供给体制是造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通过第三个方面进行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分析。 1农村公共物品的界定 公共物品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主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同时具有非竞争 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不能完全由市场调节,无法由私人提供。农村公共物品是指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私人不愿意提供的、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社会物品。农村公共物品按其“公共程度”可以划分为纯公共产品、非纯公共产品和非纯私人产品。农村公共物品中的纯公共物品是指在过程中具有充分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物品,主要包括:农村基层政府、村组织行政服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农业科技进步、农村抗灾救灾,农村公共卫生防疫、农村扶贫开发等。非纯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效益上的外溢性和消费过程中一定程度的排他性的竞争性公共物品,主要包括既有社会受益又有个人受益特点的农村医疗救助、农村社会保障、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等。非纯私人产品是指在对集团、组织范围或成员合理界定后,对外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公共产品。主要包括小范围的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职业教育以及俱乐部形式的活动场所,如电影院、娱乐中心等。 通常,纯公共物品的供给应由公共财政开支,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以由政府、社区和受益者共同承担。从理论上讲,主要依靠政府力量供给的农村公共产品有:①政府管理。农村也需要政府管理来保障社会正常秩序。②公共工程。大中型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即如河流整治、饮水、灌溉等大型水利工程、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大规模植树造林、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重点基础设施及商品量基地建设等项目、以及农村环境保护工程等。③公共教育。包括农村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各部门所属各类学校的基建支出;支持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支出;农村扫盲工作等。④社会保障。主要用于抚恤和社会救济福利事业;对农村五保户、贫困户的生活救济和生产自救扶持;农村福利机构的建立和福利设施的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及其公共责任研究 ——从“杭州地铁塌陷事故”看公共责任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 管博佳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南京) 摘要:公共物品的供给是现代化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供给主体,权利和责任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公共物品供给的三种基本方式即政府公共供给、市场供给和志愿事业组织供给,研究三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研究对策与实现机制,以便更好地促进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最优化配置。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渴望。但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成为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事关社会和人民的共同利益。这为研究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提供了必要性。 一、公共物品的性质与特征 简单地说,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称之为公共物品,它具有如下特征: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

成员所共享。 12.消费的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消费的竞争指在消费某种产品时会影响其它消费者同时同时从该产品中收益。竞争性源于来自产品的分割性。非竞争性指某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对其的同时享用,即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量。 23.受益消费的排他性和非排他性。是指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排除在其享用范围之外。[1]排他性是指某个消费者购买消费权之后把其它消费者排斥在外。而非排他性则相反。另外,公共物品还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整个社会的成员共同享用公共物品的效用,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家庭或企业享用。或者,按照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限定为之付款的个人、家庭或企业享用。 二、公共物品的三二种供给方式及其关系 长久以来,有一个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就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诚然,政府是为全体公民服务的,它反映公民要求,保卫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因而供给公共物品是政府份内的事情。但是,政府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提供所有的公共物品,“政府失灵”也表明了政府在许多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不了作用,需要依

浅析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开题报告

浅析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状况是衡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有效的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小康生活的实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国家和地方都十分重视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数量上有所增长,但在总体上,我国广大地区农村公共物品呈现严重的不足,供给结构也存在严重的不合理。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我国政府适时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而我国的农村是个巨大的市场。农村公共物品及时投入所产生的收入效应、消费效应和就业效应,将对农村的消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政府适时提供农村急需的公共物品,以实现对农村长期“以农补工”的补偿,能有效调节城乡不平衡的状态,化解城乡矛盾,促进城乡融合,从而真正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农民小康生活的实现。公共物品的及时有效提供,能增加农民的福利,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因此加强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研究,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发展提供制度和理论依据,而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公共物品的研究早在19世纪就已经开始,萨缪尔森(Samuelson,1954)将公共物品定义为:“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是这样的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的减少。”〔1〕1965年,布坎南(Buchanan)正式提出俱乐部产品(clubs)概念,将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布雷顿(Breton)根据公共产品地理区域将公共产品划分为地方公共产品、区域公共产品和国家公共产品。 针对我国农村公共物品问题,国外学者的研究并不多。1999年至2001年,长期关注我国的农村宗族及农村治理结构问题的美籍华人LiLyLeeTsai分别对陕西、河北、福建、江西、湖南和浙江等省的316个村庄进行了调查,在其发表在澳大利亚TheChinaJournal(No 48,July2002)的调查报告中专门分析了农村公共品问题,指出在中国农村许多地方,村干部是依靠社区习俗来筹集和管理公共事务。实际上反映了长期以来农村公共品主要依靠农民“自给自足”这么一个现实。FanShenggen等人则从乡村民主化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村公共品问题,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社区统治结构的民主化对公共品的供给水平有关键性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在中国乡村数以万计的村庄举行了直选,调查发现,民主化对农村公共事业的供应水平有重要影响,与任命的干部相比,选举的官员倾向于向选民征较少的税费,并且为他们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事业。 国内学者对公共物品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 年代初,主要集中于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的改革研究。张军和他的合作者较早地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农村公共产品问题。他们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相对于农民或家庭自己消费的“私人产品”,是由当地农村社区集体参与共享的“产品”。 在说明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和问题时,吴士健等(2002)、熊巍(2002)、刘保平等(2003)均认为,现行体制包括以下两种机制:第一,农村公共品的制度外筹资机制;第二,公共品供给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刘保平等(2003)指出,由于这两种体制,再加上乡镇制度内财政的财力不足等原因,造成了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效率低下和地区间不公平。陈小梅(2004)还指出,农村公共品供给还存在结构失调、资金使用不透明和管理制度不科学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