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3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013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013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2013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测量实训

课程性质、任务:

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测量实习是土木类建工理及造价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必修课。只有通过集中实习,才能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测量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理解测量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同时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

1、控制测量全过程;

2、地形图测绘方法;

3、熟悉高程控制测量程序及计算方法;

4、掌握水准仪的原理和应用;

5、掌握角度测量的原理和熟练应用经纬仪等;

6、掌握距离测量的原理和应用;

7、如何培养自学、查找资料及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8、掌握测设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

建议学时范围:

38-42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纪律、实习态度、所完成的工作、操作能力、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给出学生实习成绩。

对于个别学生,可采取口试、单独操作等方式进行考核;实习不及格者,不能参加补考,只能参加下一年级的测量实习。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1.《测量技术基础》邹永廉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测量学》(第四版),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3.《摄影测量与遥感》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4.《工程测量学》(高等学校测绘教育核心教材)张正禄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先修课程名称:

无特别要求

其它说明:

1、本大纲为参考性教学文件,在满足本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从实际出发,灵活掌

握。

2、测量仪器检验、控制测量是基本内容,要重点考核。

3、在有条件的时候,应建立全天候实习基地,以保证工程测量实习正常进行。

二、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测量

课程性质、任务:

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建筑工程类专业和造价专业的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必修课,该课阐述测量学的重要性和这一学科涉及的基本内容,介绍国内外工程测量技术成就等大量的信息及发展动向,获得有关土木工程施工的感性认识,同时了解测量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掌握工程测量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掌握角度、水平距离、高差等测量方法及原理。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

1、测绘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测绘工程的学科领域及特点;

3、测绘工程与数学、力学与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4、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和应用;

5、掌握角度测量的原理和应用;

6、掌握距离测量的原理和应用;

7、掌握控制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8、如何培养自学、查找资料及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9、掌握地形图测量的原理和应用

10、掌握测设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

建议学时范围:

46-50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闭卷考试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1.《测量技术基础》邹永廉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测量学》(第四版),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3.《摄影测量与遥感》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参考书:

1.《工程测量学》(高等学校测绘教育核心教材)张正禄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先修课程名称:

无特别要求

其它说明:

本大纲为参考性教学文件,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从实际条件出发,灵活掌握。

三、课程名称:建筑工程制图

课程性质、任务:

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是土木类专业必修课。本课程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图以及结构工程施工图的基本识图知识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能力;同时也通过对建筑工程主要构成部分构造原理的介绍,为学生顺利地学习房地产经营管理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掌握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平面的投影,平面的表示法、各种位置的平面、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几何关系、掌握立体的投影、轴测投影、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绘图工具和仪器、几何作图、绘图方法与步骤、平面图形的分析与作图步骤、剖面图与断面图、其它表达方法及简化画法。

了解投影的

掌握建筑工程图的图示方法、图示内容和识读方法,并能熟练识读施工图纸,准确掌握设计意图,运用工程语言进行有关工程方面的交流,合理地组织和指导施工,满足建筑构造方面的要求;

掌握建筑构造的一般知识,了解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并能根据房屋的功

能、自然环境因素、建筑材料及施工技术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

掌握各类施工图的作用、形成方法、图示内容和识读方法,并且尽量完整地识读一套施工图,系统地掌握整套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建议学时范围:

46-50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建筑制图》张士芬重庆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名称:

无特别要求

其它说明:

该课程与《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相区分,本课程重点放在制图的基本知识上,识图与构造重点在讲解施工图的平面表示方法,及建筑细部构造上。

四、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任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房屋建筑学》的实践环节,其内容为民用建筑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设计原理的方法,能用图纸

和文字正确反映出建筑设计成果。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要求学生:

1、了解建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

3、用图纸及文字反映建筑设计成果。

主要内容:

1、建筑设计内容和设计依据介绍。

2、通过设计了解建筑的使用部份,辅助部分和交通部分的平面设计,功能分析及组合设

计,建筑空间组合方式及剖面设计,建筑体形组合和建筑立面设计。

3、通过设计了解建筑构造原理及构造方法,建筑初步设计与构造设计的关系,构造设计

原则,基础构造,墙体,楼梯构造,楼地层构造,门窗构造和屋顶构造。

建议学时范围:

38-42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评分为百分制,计分项目有:

1、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功能分析能力,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设计草案。

2、设计能力:具有初步设计大量性建筑的能力,并能正确作出平面组合、空间组合及立

面设计。

3、绘图能力:能读懂建筑工程图纸,并具有一定的建筑制图能力。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1.《房屋建筑学》陈送财,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社

2.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1~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快速建筑设计图集(上、中、下)李雄飞、巢元凯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图解辞典(上、中、下) [日]建筑资料研究社编,朱首明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案例罗福午、张惠英、杨军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名称:

房屋建筑学

其它说明:

1、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课程,应在教学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设计能力的培养。

2、设计内容以简单公共建筑建筑为主。

3、课程设计应集中进行,也可分散于教学过程中。

4、本课程不指定教材,只建议参考书目。

五、课程名称:建筑制图综合实训

课程性质、任务:

《建筑制图综合训练》是一门建筑类专业必修的基本技能训练课程,通过实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应用研究的能力,为后续如《房屋构造》、《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工程造价》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建筑制图综合训练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提高学生绘图和读图能力

2、提高学生对制图国家标准的理解和掌握。

3、提高学生把图纸和实际建设项目相结合的思考分析的能力。

4、提高学生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建筑与结构设计的能力。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掌握绘图仪器使用方法,掌握建筑平面图的绘图步骤和方法,掌握绘图仪器使用方法,掌握建筑立面图的绘图步骤和方法,掌握绘图仪器使用方法,掌握建筑剖面图的绘图步骤和方法,掌握绘图仪器使用方法,掌握建筑详图(如楼梯等)的绘图步骤和方法

要求:

利用绘图工具或者设计软件AutoCAD绘制同一套建筑施工图(如办公楼、宿舍楼或住宅楼)中的部分图纸。

1、绘制建筑平面图——A2幅面

2、绘制建筑立面图——A2幅面

3、绘制建筑剖面图——A3幅面

4、建筑详图(楼梯详图、建筑节点图)——A3幅面

建议学时范围:

18-22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工具的使用方法占20%,贯彻国家标准占20%,图形的表达和绘制占40%,绘图综合知识答辩占20%,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建筑制图》张士芬重庆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名称:

建筑制图

其它说明:

根据上课具体要求图纸的绘制可采用手绘,或者利用制图软件绘制

六、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三年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主要研究建筑设计基本原理与建筑的

建造技术,是一门内容广泛的综合性专业课程。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在于使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其他工程专业的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熟悉建筑设计与建筑建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知识,以利于相关专业之间的沟通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交叉应用。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通过系统学习《房屋建筑学》课程,使学生对各类常用的建筑物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所涉及的使用功能分析、空间布局、形体构成及环境规划等内容有所了解,能够掌握建筑总平面布置以及建筑单体平、立、剖面设计和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对建筑物实体部分的建造技术和构造做法及其原理有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结构和建筑工种相互配合的途径及方法的理解。

建筑设计部分包括建筑设计概况、建筑平面、立面与剖面设计以及常用结构支承系统所适用的建筑类型。建筑建造技术部分包括建筑构造概论、楼地层、屋盖、墙和基础、楼梯、门窗、建筑防水及保温、隔热构造、建筑变形缝等。

(一)、民用建筑部份

(1)、了解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组成部份,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模数制。

(2)、掌握平面设计,剖面设计及立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重点掌握功能分析,

交通流线及平面组合。

(3)、了解建筑初步设计与构造设计的关系,了解构造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建筑各部分

的基本构造形式并加以运用。

(4)、了解几种工业化建筑体系的特征及构造要点,着重理解建筑工业化的意义。

(二)、工业建筑部分

(1)、着重认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区别与联系。

(2)、部分特别指出平面设计与生产工艺间的关系,要求学生掌握拄网尺寸的确定原则和

方法,掌握定位轴线的标志并加以利用,剖面设计应注意采光,通风。

(3)、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部分的特点,特别要求掌握厂房中天窗、外墙。屋面的构造形建议学时范围:

62-66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1.《房屋建筑学》陈送财,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1~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快速建筑设计图集(上、中、下)李雄飞、巢元凯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图解辞典(上、中、下) [日]建筑资料研究社编,朱首明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案例罗福午、张惠英、杨军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名称:

《建筑工程制图》

其它说明:

过程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录相,幻灯等。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课程,应在教学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设计能力的培养;授课内容以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为主,工业建筑只做一般介绍、授课。

七、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

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骨干课程,是在计算机应用与专业课程关系最紧密、最为直接的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本专业上现有的应用水平;熟练操作现有的CAD设计软件;能够独立分析具体的专业应用问题,能够进行建筑图及施工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包括课堂讲授和上机实习两个主要环节,这两个环节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课堂讲授分为三个大的部分: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本专业上应用的概况,要求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对主要的应用方向要做详细介绍;对现有的CAD设计软件要介绍其主要功能、特点、主要的优点和不足;讲授AutoCAD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演示应用软件的操作使用,讲清操作要领。上机实习部分指导学生熟悉软件的集成环境,演练操作步骤和要领,抄录工程图纸;课程设计以作业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课程的考试以实际操作抄录图纸、课程设计等形式进行,目的是测试评定学生通过本课程教学后,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熟练程度和专业应用能力。

1、AutoCAD操作基础

讲授AutoCAD软件的版本发展、运行环境、安装、启动、用户界面、文件管理、坐标系统、数据输入、实体选择的各种方法。

2、建筑设计常用二维绘图命令

讲授点、直线、多段线、样条线、多线、结构线、多边形、圆、椭圆、弧、多边行、填充等图元绘制命令。

3、建筑设计常用二维编辑命令

讲授删除、复制、镜向、移动、偏移、拉伸、阵列、旋转、比例缩放、圆角、倒角、修剪、延伸、线性编辑、图案填充、对象特性编辑、夹点编辑等命令

4、学会方便、快捷、准确绘图

讲授如何确定绘图参数、绘图精度、目标捕捉及图层管理。

5、建筑环境控制

讲授多文档设计环境、图形缩放与平移、图形的恢复与查询、视图重显、图形空间控制。

6、图块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讲授图块的定义、编辑、插入、属性等命令及使用方法。

7、建筑图形尺寸标注

讲授尺寸标注的构成及类型、尺寸标注、格式设置、标注文本编辑命令。

8、建筑图形文本标注

讲授文本类型、字体设置、多行文本、特殊字符的输入、文本编辑等命令。

9、建筑工程样图设置及建筑图形的绘制

讲授建筑工程样图的设置方法及步骤、调用方法;建筑平面图的绘制、建筑立面图的绘制、建筑剖面图的绘制、建筑总平面图的绘制。

10、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讲授建筑施工图基础、建筑平、立、剖面施工图的设计方法。

11、建筑图形的输出

讲授打印参数的设置、保存、预览打印效果、文件打印输出等命

建议学时范围:

30-34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上机考试。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中文版AutoCAD2002建筑设计培训教程》人民邮出版社

先修课程名称:

建筑工程制图、计算机基础、房屋建筑学

其它说明:

本课程实践性强,在学习的同时必须加强学生上机实习的动手过程;同时,由于学生对计算机CAD的了解程度的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本课程结合了辅助设计软件CAD和建筑绘图两方面的知识,在教学和实践上机两环节中,都应该特别注意这两者的结合点和建筑工程专业上的特点、要求等。

八、课程名称:建筑材料

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性质、制备、使用方法、用途及检测方法,并了解工程材料性质与材料组成和结构的关系,以及改善材料性能的途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针对不同工程能合理的选择材料和正确使用材料,并熟悉材料性质与设计参数和施工措施的相互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习《混凝土》、《建筑施工》等专业课程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及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并获得主要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的基本技能训练。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掌握建筑材料的作用、应用现状及发展要求,了解建筑材料技术标准。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掌握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定、密实度、空隙率、填充率、压实度、孔隙特征、亲水性、憎水性、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热工性质(导热性、热容量、温度变形性)、理论强度与强度、弹性与塑性、脆性与韧性、硬度、耐磨性及耐久性。

天然石材:了解天然岩石的分类,掌握天然岩石的技术性质、加工类型及选用原则。

气硬性胶凝材料:掌握四种气硬性胶凝材料石膏、石灰、水玻璃、菱苦土的原料与生产、分类、水化与硬化、技术性质、质量标准、应用等相关知识。

水泥:了解硅酸盐水泥的原料与生产、主要熟料矿物组成,掌握其水化与硬化原理、主要品种、主要技术性质及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应用与保管。同时了解掺混合材的硅酸盐水泥及其它品种的硅酸盐系水泥。

混凝土:了解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作用,掌握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包括新拌混凝土的性质、强度、变形性能及耐久性,了解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的目的、重要参数、原理、方法及步骤。了解几种其它品种的混凝土。

建筑砂浆:了解砌筑砂浆、普通抹面砂浆、装饰砂浆、防水砂浆、特种砂浆的组成材料,配制与基本性能。

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了解砌墙砖、墙用砌块、墙用板材、石膏板;纤维增强水泥平板、空心条板、轻型复合板、其它板材等墙体材料及粘土瓦、混凝土瓦、石棉水泥瓦、钢丝水泥大波瓦、聚乙烯波纹瓦、玻璃钢波形瓦、沥青瓦、铝合金波纹瓦等屋面材料的生产、使用及技术性能,建筑钢材:掌握钢的分类和主要建筑钢材、钢的冶炼、对钢材质量的影响等基本知识,了解建筑钢材的抗拉性能、冷弯性能、冲击性能、硬度、耐疲劳性能等力学性能、建筑钢材的晶体组织和化学成分、钢材的热加工与冷加工、建筑钢材标准与选用。

木材:了解木材的分类、构造与基本性质,掌握木材的干燥、防腐、防火及应用。

有机高分子材料:了解塑料的组成,基本掌握常用建筑塑料及胶粘剂的相关性质及应用。

沥青与防水材料:了解防水木材的基本成分,掌握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建筑密封材料及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应用与分类。

绝热材料和吸声隔声材料:了解绝热材料、吸声隔声材料

装饰材料:掌握材料的品种、相关性质和应用。

土木工程材料的应用:了解胶凝材料、混凝土、砂浆、墙体材料和沥青的应用。

建议学时范围:

30-34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开卷笔试。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1.彭小芹主编,《土木工程材料》,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参考书:

1.吴芳主编,《土木工程材料》,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年

2.张君主编,《建筑材料》,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先修课程名称: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普通化学》

其它说明:

最好安排实验教学,并计入课程成绩。

九、课程名称:建筑力学A

课程性质、任务:

《建筑力学A》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会运用建筑力学的知识去分析工程实际中的有关问题并为学习专业课程和进一步学习准备条件。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建筑力学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大内容。对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要求为:

1、初步具备将简单的杆件结构简化为计算简图的能力;

2、会从简单的物体系中选取脱离体并画出其受力图;

3、能熟练地运用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4、能熟练地分析单个杆件的内力并绘制内力图;

5、会运用强度条件进行单个杆件的截面选择和强度校核,并能进行刚度和稳定性的校

核;

6、能分析简单结构的几何组成,确定超静定次数;

7、了解平面静定结构的受力性能;

8、会用图乘法计算简单结构的位移;

9、初步掌握力法、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

建议学时范围:

78-82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1、《建筑力学》上、下册,范继昭、王长连编。

先修课程名称:

建筑工程制图、高等数学等

其它说明:

该大纲适用专科建筑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

十、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增强管理能力。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理论性、系统性与实践应用性的结合,针对我国的管理实践,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管理经验。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是: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企业的基本概念、企业管理决策、管理职能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是:管理二重性理论、职能理论、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能级原理、企业文化理论、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等。要求掌握的基本方法包括决策方法和一般管理方法。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是: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企业的基本概念、企业管理决策、管理职能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是:管理二重性理论、职能理论、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能级原理、企业文化理论、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等。要求掌握的基本方法包括决策方法和一般管理方法。

课程内容有:了解管理与管理者、企业与企业管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管理思想的起源、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学派、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目标、管理系统的环境、机制和运行原则、决策与决策科学、决策程序、决策方法、计划职能、计划职能的概念、原则和指标体系、计划的编制、实施和控制、目标管理组织职能、企业组织与组织职能、管理组织的设计原则、管理组织形式、领导职能、领导及其职能、领导行为理论及领导者素质、控制职能、控制与控制理论、控制的前提条件、原则和内容、控制的过程、方式和方法、激励职能、激励的基本理论、激励原则。

建议学时范围:

30-34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1.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版。

3.孔茨、韦里克:《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

5.王利平:《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

6.戴淑芬:《管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先修课程名称:

其它说明: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应多采用案例、实验、游戏和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深刻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通过分享不同的体会与看法,使学员能减少盲从和自负,从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本课程为选修课,学时少,采用课程考试为主,案例分析和讨论为辅的考核方式,其中课程考试占70%,案例分析和讨论占30%。

十一、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完成基础工程理论课程学习之后的一个实践必修环节。目的在于能够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并系统的、深入的掌握设计工作流程和熟悉现行《规范》。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和桩基础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地基基础的设计能力。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1、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

根据地质资料和上部结构的型式选择浅基础类型,确定基础埋置深度,进行地基基础的验算(地基承载力、地基与基础稳定性、基础沉降、基础强度验算和配筋等),绘制施工图。

2、桩基础设计

按给定的设计资料选择桩基础的形式,并确定桩的断面形状及尺寸、桩端持力层及桩长等基本参数和承台埋深;确定单桩承载力;确定群桩的桩数及布桩,并按布桩及建筑平面及

场地条件确定承台类型及尺寸;对桩基承载力、变形及软弱下卧层的强度进行验算;进行桩

基中各桩受力与结构设计,包括各桩桩顶荷载分析、内力分析以及桩身结构构造设计;进行

承台结构设计,包括承台的抗弯、抗剪、抗冲切及抗裂等强度设计及结构构造设计等,绘制

施工图。

建议学时范围:

18-22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要求每名同学提交一份计算书及施工图,由老师据平时出勤及上交的资料来评定成绩。成绩合格者,可取得相应的学分。不参加或者虽参加设计但未完成规定的内容者,不能取得课程学分。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1.《土力学地基基础》陈希哲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混凝土结构第三版侯治国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名称:

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

其它说明:

该课程设计应放在《混凝土结构》、《基础工程》等相关课程结束后进行。浅基础或桩基础设计根据需要选做一种。

十二、课程名称:施工工艺认识实习

课程性质、任务:

施工工艺认识实习是连接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桥梁,是实践性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通过现场参观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增进对建筑专业的建筑结构、施工工艺、材料性能及应用,相关的质量要求标准、基本技能的感性认识,熟悉本专业的概况,为以后相应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参加生产实践活动,才能巩固所学理论,同时培养和锻炼他们在生产实际中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在新时期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树立他们正确的劳动观。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在实习期间,要求每个学生按照每天的实习内容,认真填写实习日记,遵守工地现场各项制度,不迟到早退,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指导教师根据平时的考勤和实习日记、实习报告以及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施工工艺认识实习主要以现场参观、指导教师讲解为主,选择具有一定规模,造型多样,有代表性的已建和在建工程,使学生从建筑构造、结构、施工等方面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以达到熟悉建筑结构的构造、施工现场生产过程和新型施工工艺的流程、施工现场布置等方面知识,更好地了解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构造,结构体系及特点,了解某些新建筑、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通过现场实习,了解当今建筑业的组织机构及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议学时范围:

18-22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递交实习报告。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暂无

先修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学等

其它说明:

1、本次施工工艺认识实习需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学》课完成后开始进行。

2、本次认识实习需安排连续一周的时间。

十三、课程名称:地基基础

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学科必修课。该课程分两部分,在土力学部分使学生掌握土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土工结构(例如房屋基础、桥梁基础、路基、隧道、大坝等)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地基基础部分使学生认识掌握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桩基础和深基础的类型;地基处理技术的常见方法;地基基础的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地基基础的设计能力。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1、熟练掌握土中三相的特征、土的三相指标的定义及换算,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物理状态指

标及地基土的工程分类。

2、了解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理解认识土的透水性、动水力及流砂现象;掌握土的自重应力、

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压力及土中应力的计算。

3、掌握土的压缩性及其指标的意义和测定方法,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

4、认识理解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及抗剪强度指标测定,掌握土的应力极限平衡条件。

5、认识理解掌握朗金土压力理论、库仑土压力理论,掌握挡土墙设计。

6、掌握确定地基临塑荷载、临界荷截及极限荷载的常见方法。

7、掌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各阶段勘察的内容与要求,了解常用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能

够应用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认识理解验槽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8、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等级、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浅基础的设计内容及设计步骤,认识掌握

浅基础的类型、基础的材料要求与基础的构造要求。

9、认识掌握桩基础和深基础的类型及适用条件,掌握桩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

10、认识掌握地基处理技术的常见方法:换土垫层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振冲法等

建议学时范围:

30-34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土力学地基基础》陈希哲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先修课程名称:

建筑力学

其它说明:

本课程可以部分采用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录像、幻灯、投影等教学手段。由于新规范的出台,选定教材部分内容可能与新规范不符,教材由上课教师根据情况指定。

十四、课程名称:建筑施工机械

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为。其目的为: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施工机械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掌握一般施工机械的工作原理、工作装置、基本构造和技术性能,以及各种施工机械的用途和使用范围等,在实际应用中能正确选用施工机械和确定施工机械使用费。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了解施工机械在建设中的作用、机械的基本组成和有关参数。

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带传动的组成和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齿轮传动的类型和特点、齿轮的几何尺寸和基本参数;液压传动的原理和特点,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图形符号及施工机械的液压系统。

掌握土石方工程机械: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装置,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应用范围;液压装载机的工作装置,技术性能,应用范围;推土机和铲运机的应用。

掌握压实机械和路面机械:静力式、振动式、冲击式压路机;沥青洒布机和沥青混凝土制备机械;路面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机械:起重机械的分类、特点及用途、起重机的主要零部件;自行式起重机类型、特点及应用;塔式起重机的类型、性能特点及应用、建筑施工升降机。

掌握混凝土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输送车、输送泵及泵车;混凝

土混凝土振动器。

掌握桩工机械:柴油打桩机的构造,性能及应用;振动式打桩机的构造,性能及构造;灌注桩成孔机械的构造,性能及应用。

建议学时范围:

30-34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建筑施工机械》苏祥茂重庆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名称:

工程力学

其它说明:

该课程是建筑施工课程的先行课程,为施工技术、施工组织铺垫基础知识,是该专业学生必备的知识内容。教学大纲是进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大纲所列的内容为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但随着施工机械不断的发展,其讲述的具体内容和重点也将随之调整。

十五、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

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三年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为基础,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钢筋混凝土材料试验研究成果及设计水准,是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掌握钢筋混凝土这种复合材料在各种受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及变形性能,按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各种基本受力构件(包括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受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及构造要求、变形与裂缝验算、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特点与受力性能,构件的变形及裂缝的验算、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首先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基础,能独立进行各种静定结构及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多注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的培养;多做习题、思考题;查看相关的参考书与结构类期刊,随时把握本课程的最新发展方向及科研动态;加强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了解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学习本课程的特点和方法,以及相应设计规范的发展史。

掌握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钢筋和混凝土在不同受力条件下强度和变形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两种材料的共同工作的性能,为建立有关计算理论并进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知识,实用设计表达式。

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性能和单筋矩形截面梁、双筋矩形截面梁、T形截面梁正截面设计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

掌握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力特点、破坏形态和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其适用条件;建立了以剪压破坏为基础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以及防止斜截面破坏的主要构造措施(包括材料抵抗弯矩图的概念和作法,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锚固,箍筋的最小直径要求和最大间距限制等构造规定)。

掌握受扭构件截面承载力:纯扭、剪扭和弯剪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掌握受压构件截面承载力:本章主要讨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特点与计算方法;矩形截面的偏心受压构件按不对称配筋和对称配筋的承载力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I形截面按对称配筋的承载力设计方法;N-M曲线及应用;偏压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受拉构件承载力:轴心受拉构件和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以及偏心受拉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裂缝宽度验算:受弯构件的变形验算,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了解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本章主要讨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预应力轴心受拉、受弯构件各阶段的应力状态和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

建议学时范围:

62-66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开卷笔试。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1.《混凝土结构》(第3版),侯治国,武汉理工大学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梁兴文、王社良、李晓文等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科学出版社

5.吴培明主编.混凝土结构(上册).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08

6.沈蒲生、梁兴文编著.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

7.沈蒲生、罗国强编著.混凝土结构疑难释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08

8.朱彦鹏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9.马永欣、郑山锁编.《结构试验》.科学出版社,2001

10.姚谦峰、陈平编.《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1.郝俊、李靖颉.《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学习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05

12.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混凝土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01 先修课程名称:

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包含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

其它说明:

本课程可以部分采用板书讲解、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录像、幻灯、投影等教学手段,以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进行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设计和计算,并能对构件各受力阶段进行分析。梁板结构及工业厂房部分可作为选学,或只做简单介绍。

十六、课程名称:建筑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B

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造价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必修课,是一门技术专业性、经济性及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应用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一般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及有效控制与管理,培养学生掌握不同工程建设阶段的各种造价确定方法及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基本方法,这对业主的可行性研究及项目决策、设计者的优化设计方案及限额设计、招投标及合同管理、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工程变更与索赔管理及建设投资的最终控制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本课程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造价的有效控制与管理,掌握建筑工程各种计价定额与造价指标、工程造价费用构成、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工程量定额及清单计算规则与计算方法。并学会在不同的建设阶段,用不同的计价方法计算与确定工程造价:可行性及投资决策阶段编制投资估算确定造价,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论证方案经济性,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招投标阶段通过合同价约定工程造价,施工阶段企业通过施工成本预算控制与管理实际施工成本,施工中及竣工阶段办理工程结算控制进度与结清工程价款,项目竣工后,通过竣工决算确定总的投资费用,并逐步学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控制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方法,使业主达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取得良好的经营效果,最终实现工程造价的专业化、技术化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

建设项目程序及分类;工程造价基本概念;工程造价管理概述。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工程项目分类、工程造价的特点及计价特征、造价管理等基本概念。

建安工程费用;设备及器具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国外工程费用构成。

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及器具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构成及主要计算方法。

定额概述;定额的编制原理企业定额和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本章要求掌握各种定额及指标的具体构成,掌握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指标及预算价格的确定。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作用及特点、工程量清单的基本概念、工程量清单的内容与编制、工

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概念、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方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主要用于招投标阶段,这是一种适合市场竞争的计价模式。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工程量清单文件的编制方法及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主要方法。

工程量计算依据和方法;建筑面积计算;工程量定额计算规则;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

本章是工程造价确定准确与及时的关键环节,无论造价体系如何变化,工程量的计算是造价确定的核心问题,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定额及清单计算规则,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讲授计算过程及方法。

投资估算的编制;设计概算的编制;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施工预算的编制;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程结算的编制;竣工决算的编制。

要求学生详细掌握各阶段造价的计算与确定方法,重点应掌握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及工程结算的办理办法。上课时,要求结合具体实例及计算规则,详细地讲授施工图预算书编制的方法及步骤。

了解投资估算控制;限额设计方法;工程招投标及合同价款;工程变更的控制;工程索赔费用的计算;竣工阶段造价的管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计算机辅助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是事前主动有效地控制造价与管理的前提。本章应掌握不同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方法,应重点掌握设计阶段、合同及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等工程从预算变成实际造价的关键控制环节。

了解投资估算的审查;设计概算的审查;工图预算的审查;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审查;工程结算与竣工决算的审查。

了解估算、概算、施工图预算及清单计价的审查方法。

建议学时范围:

62-66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1.《工程造价计价与管理》,主编:陶学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国家造价师注册考试教材编委会,中国计划出版社

3.《全国统一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工程造价技术》,四川省造价人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委会,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先修课程名称:

《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基础》、《建筑机械》、《钢筋混凝土》、《地基基础》、《工程经济与管理》、《房屋建筑学》

其它说明: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及课时实际情况对大纲做适当删减。

十七、课程名称: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研究建筑业和建筑技术经济与建筑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综合学科。设立本门课程的目的是研究建筑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建筑技术经济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方法与主要业务活动。使学生掌握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讲求经济效益,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管理能力。

课程的知识点及要求:

本门课程是一门经济性、政策性(法规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涉及建筑经济、技术经济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问题。该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特点,阐述了在建筑行业推行的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因此,课程讲授中教师应尽量采用更多的案例教学方式以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这就要求:教与学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方法与案例的结合,使工程造价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建筑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建筑工程及经济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和建筑企业管理的科学方法及主要业务活动,掌握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并了解其主要业务知识,讲求经济效益,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管理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金流量的构成及资金的等值计算;掌握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掌握多方案的基本类型及比较优选;熟悉不确定性分析;熟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了解价值工程;了解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概论;熟悉建筑企业计划管理与合同管理、建筑企业施工和安全管理、建筑企业质量管理;掌握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了解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建议学时范围:

30-34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建议教材及参考用书:

1.《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何亚伯,杨海红,张海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周银河、严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名称:

《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

其他说明:

十八、课程名称:建筑施工技术A

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建筑类必修职业专业课,也是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一门建筑类必修专业课。它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建筑施工技术和工艺原理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建筑工程中各主要工种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知识,获得分析和设计施工方案的基本技能,从而具备施工员、建筑工程师和建造师必备的知识储备和技能。

课程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律。即:建筑工程中各主要工种工程施工工艺及工艺原理,并介绍建筑施工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和应用。,

课程知识点及要求:

本课程知识点(各主要工种工程)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的施工技术及工艺原理内容。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本要求:

明确建筑施工技术实践性强、综合性大、社会性广、施工中许多技术问题的解决、施工方案的优选和管理制度的拟定,均需紧密结合工程特点和社会环境、集政治、经济、技术、管理、法律、法规于一体,涉及到有关学科(如:建筑制图和识图、建筑材料、建筑机械、建筑测量学、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工程经济等)的综合运用和对各种矛盾的协调处理。

因此在本课程中,应力求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解决生产实践问题;力求理论联系实践,以应用为主;力求符合新规范,新标准和有关技术法规的要求;力求突出行业的特色,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授课过程中应着眼于各主要工种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的主要矛盾的解决,针对方案性问题的探讨和技术经济比较;重点剖析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及对策;综合讲述施工工艺的原理和工序操作要点,以及保证质量和安全等有关技术措施;阐明先进技术和科学原理对发展生产,保证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相关课程的知识,掌握各主要工种工程施工工艺的原理和工序操作要点,掌握影响工程质量的技术因素和质量检验方法。重点: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

建议学时范围:

62-66学时

建议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1.李书全土木工程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

2.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系列技能型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

3.建筑施工技术

先修课程名称:

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机械、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力学A、房屋建筑学(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

其它说明:

土方工程、基础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有专业性的施工单位,学生可根据就业单位要求,适当加强针对性学习。

十九、课程名称: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训

课程性质、任务:

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财务报表分析》教学大纲 总学时:32理论课学时:24 案例教学课学时:8 一、课程的性质 《财务报表分析》是金融学专业的选修课程,用于提高金融学专业本科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 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掌握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方法,基本具备通过财务报表评价过去和预测未来的能力,以及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的能力。通过财务报表分析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胜任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和进行财务、会计理论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基本教学要求: 1、熟悉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2、能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质量、趋势、结构分析; 3、能对利润表进行质量、趋势、结构分析; 4、能对现金流量表进行质量、趋势、结构分析; 5、掌握偿债能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6、掌握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7、掌握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8、掌握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9、掌握企业非会计报表信息的利用和分析; 10、会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三、课程适用专业 金融学专业。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财务分析概论 【教学目的】 了解财务分析的有关概念,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为以后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财务信息 第三节财务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财务分析的目的、内容和评价基准的含义; 2、了解财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的主体和财务信息的内容; 3、掌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4、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资产负债表解读 【教学目的】 学会如何解读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资产负债表质量分析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 第三节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教学要求】 1、了解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提供的信息内容,所涉及的会计核算方法及其局限性; 2、掌握比较资产负债表和定比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 3、掌握共同比资产负债表和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方法。 第三章利润表解读 【教学目的】 学会如何解读利润表提供的信息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利润表质量分析 第二节利润表趋势分析 第三节利润表结构分析 【教学要求】 1、了解利润表各个项目提供的信息内容,所涉及的会计核算方法及其局限性; 2、掌握比较利润表和定比利润表分析方法; 3、掌握共同比利润表和利润总额构成分析方法。 第四章现金流量表解读 【教学目的】 学会如何解读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金流量表质量分析 第二节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 第三节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

《建筑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教学大纲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 城市建设工程系 2012年2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建筑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是土木工程管理专业(高职)的一门必修课,它涉及到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管理、建筑工程质量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知识,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安全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及评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资料。 2、熟悉安全生产法规、安全事故管理、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审查。 3、熟悉建筑施工相关安全技术,进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编制安全台帐和安全技术知识。 二)能力目标 1、熟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过程内容。 2、具备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全过程的技术资料编写、收集和整理能力。 3、初步具备施工安全员所具有的职业能力。 三)思想及职业素质目标 1、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 2、通社会人情,达社会事理,按照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道德和作风的要求去处理人际关系。 3、具备讲诚信、重承诺、肯吃苦、肯奉献、勇于负责的道德品质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 4、具备良好的人文和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愿与他人合作的性格,一定的科学素养,在自身的工作领域内,能独立思考,有不断创新的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1、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代安全生产技术。 2、教学要求 掌握安全与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技术交底、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及评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资料,熟悉安全生产法规、文明施工管理的内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施工现场文明工地、现场安全管理、安全事故管理、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审查,了解安全生产的形势、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现代安全管理技术、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二)土方工程 1、主要内容 土的工程分类、土方施工安全。 2、教学要求 掌握土的工程分类、土方开挖安全、基坑(槽)的开挖安全,熟悉土方施工安全准备工作、浅基础的土壁支撑、深基坑的土壁支撑,了解土层锚杆、挡土墙、施工现场排水等。 三)脚手架工程 1、主要内容 脚手架的种类、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设计计算、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附着式脚手架、吊篮脚手架。 2、教学要求 掌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适用范围、基本要求、主要组成及构配件、构造要求、扣件式脚手架的检查、验收、附着式脚手架使用条件、吊篮脚手架基本组成及安全装置,熟悉脚手架的种类、模板支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计算项目及要求、荷载确定,了解设计计算基本规定、纵向、横向水平标的计算、立杆计算、连墙件计算。 四)高处作业

1.建筑施工组织教学大纲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organize 课程名称:建筑施工组织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 80 适用专业: 建筑工程管理 先修课程:《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 一、课程的目的、地位、任务 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组织与管理的方法。 地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研究和制定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全过程经济合理的组织方案的一门学科。 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从事工程建设组织与管理工作的能力,具备编制一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学习方法;重点掌握流水施工原理方法、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结合现行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规范,掌握施工组织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一般建筑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并能达到工程施工员、监理员、资料员的能力,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关施工问题的能力。 素质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以及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能力和极进取的动力。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实训技能培养和双证书要求 本课程是专业课,是在《建筑工程测量》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此门课程是理论与试践相结合的课程,后期取证方向为:施工员资格证。 四、本课程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要求 本课程在教学方面利用了课堂教学、现场参观、实际工程案例分析的教学手段五、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要求 序号课程内容 教学时数 讲授上机练习小计 1 绪论 2 2 2 流水施工原理与应用 4 2 6 3 建筑施工网络计划方 法及应用 10 6 16 4 施工准备工作的组织 4 4 5 施工现场管理 6 6

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大纲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简要描述 课程内容、适用专业、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状况等。 2、教学目的要求 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概括性的提出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及学习要求。 3、教学重点难点 阐述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部分和难点部分。 4、预修课程与后续课程(文科专业也可以用“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替换该项) 指出本课程的先修课及后续课,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5、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 提出适合本课程进行课堂讲授运用的主要教学手段、方法和原则性教学建议。 6、考核方式 明确本课程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平时、期中、期末或实践等各教学环节的考核各占总分数的百分比等。 7、指定教材 按作者、教材名称、版次、出版社、出版时间顺序填写,小4号宋体,[体例]如下: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课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8、教学参考书 格式同教材,[体例]如下: [1] 霍元极主编,高等代数(第一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9、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根据本课程实际情况填写) 先说明本课程的教学包括如下哪些环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辅导或习题课、课程设计、课外作业(次数)、实验课及其他教学环节(实习、考察等)等。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程编码: 同培养方案的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 说明见后注 教学对象: ****专业本(或专)科学生 学时学分: XX 学时 XX 学分 编写单位: XXXXXX 系 编 写 人: ****** 审 定 人: ****** 编写时间: 200X 年X 月 3号黑体加粗,居中,下空一行 小4号黑体 小4号宋体 小4号 黑体,缩进2个字符,以 下同层 次的标 题同 小4号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符,以下同层次的正文同

《专业考察》课程教学大纲.doc

《专业考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专业考察 学时/学分:64/2 授课学期:5 先修课程:商业广告设计 后读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科)、广告设计与制作(专科) 开课系或教研室:艺术与设计系(广告视传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视觉传达专科、广告设计与策划专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专业考察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拓宽专业知识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综合搜集信息的能力,丰富学生知识,开阔眼界。通过专业考察,为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的有力手段。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考察,使学生深入了解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实际情况,使学生将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实践考察中,进一步深化。培养学生本专业的鉴赏力,提高专业综合修养。 课程的基本要求: 1.按照学院相关文件制订专业考察计划,要求具备详实的行动计划,并交系务会讨论再由系部主任签字后报学院有关部门备案方可实施。 2.外出考察前,学生应与领队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纪律观念教育,确保安全。 3.学生在带队老师的统一安排下,分成各专业小组,作专题考察,既要有丰富的图片资料,也要有详实的记录和体验,最后形成一篇考察报告。 三、课程教学主要内容

五、教材及参考书 根据毕业考察与调研的具体情况由教师指定。 六、考核办法: 根据毕业考察与调研的具体情况由教师指定。 1、理论考察成绩占40%;实地考察成绩占60%,两次成绩合计为一个成绩。 2、成绩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分标准见附表一)。凡获得及格以上成绩者可获得规定学分。 3、评定成绩的步骤为:学生填写个人鉴定,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及成绩。 4、考察结束后将下列材料及时上报:(1)实习日记(2)指导教师鉴定。 附一:专业考察成绩评定标准 优:学习态度认真,考察日记充实、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良:学习态度认真,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中:学习态度比较认真,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及格: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基本掌握 不及格:学习态度不认真,考察日记不完整,对专业实践知识不能完全掌握 执笔:闵晓杰 审定:艺术与设计系

浙江大学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格式

实验课程简介和实验教学大纲格式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实验学分:实验总学时: 面向对象: 预修课程要求: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100-150字) (二)英文简介 二、教学目标 三、课程要求(包括考勤制度、实验室安全、实验准备、实验报告、考核方式等) 四、主要仪器设备 五、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六、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 七、课程教学网站 示例 课程名称:大学化学实验A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College Chemistry 课程编号:06112200 课程学分:1 实验学分:1 实验总学时:32 面向对象:化学与制药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化工与制药类;生物工程类;生物系统工程类 预修课程要求:按课程要求规定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100-150字) 大学化学实验A是依据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建立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所开设的课程。掌握和运用各种复杂的分析仪器对近化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大学化学实验A是化学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涉及较新和较广泛的仪器分析方法。 (二)英文简介: 二、教学目标 通过这种多层次、全面系统的实验训练,应达到下列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仪器分析的研究方法,掌握其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 2、学会并掌握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条件的判断和选择、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 3、熟悉常用现代分析仪器的操作使用,规范地掌握仪器分析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 4、了解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了解近代大型精密仪器的性能及其在化学和高新技术中的应用。 5、在实验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勤奋学习、求真、求实的科学品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大纲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中各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方法、施工机械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 二、课程教学要求 (一) 知识目标 了解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规范和施工程序;掌握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工种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验收标准、质量通病防治、安全防范措施;熟悉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了解施工机械性能、参数,能在施工中合理地选择和正确使用机械,同时应了解机械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二) 能力目标 具有为拟建工程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尤其是土方工程量的计算,钢筋工程中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中预应力筋的制作及计算;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等。吊装工程中起重机的起重高度计算。具有正确选择结构吊装方案和机械,绘制构件平面布置图的能力;具有模板配板设计的能力;熟练掌握各主要工种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能编制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 (三)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严谨、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学习、认真观察事物、接受新鲜事物的素质。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 绪论 1. 主要内容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任务;国内外建筑业的成就及发展方向;本课程研究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简单介绍施工规范和规定。 2.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建筑施工的特点及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二) 土方工程

1. 主要内容 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土的分类及鉴别;土的性质;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场地的抄平与放线;基坑、基槽的开挖技术要求;土方回填与压实;质量标准与安全技术。 2.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土方工程的特点、性质,熟悉土方量计算方法;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内容;掌握基坑、基槽的抄平与放线、开挖、回填与压实。了解土方调配的原则和方法。 (三) 基础工程 1. 主要内容 地基局部处理;软弱地基加固;桩基工程机械类型、选用及安装要求;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施工工艺;现浇钢筋混凝土桩施工工艺;桩位的抄平与放线;配筋及混凝土浇筑;质量标准与安全技术。 2.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基础工程的基本知识,熟悉地基加固的方法;掌握桩基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四) 砌筑工程 1. 主要内容 砌筑用脚手架的材料、分类、组成、构造、技术要求、脚手板、脚手架基础、安全网;垂直运输机械类型、构造、使用要求;砌筑砂浆种类、组成、使用要求;毛石砌体构造、抄平、放线、施工方法、标高、灰缝、接搓控制;砖砌体标高与轴线测设、基顶抄平、组砌形式、砌筑方法、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空心砖与各种砌块的材料、构造、施工工艺、质量要求;砌体质量通病、防治方法与安全技术。 2.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脚手架及垂直运输机械的使用和选择,掌握各种砌体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 (五) 钢筋混凝土工程 1. 主要内容

建筑施工组织-教学大纲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建筑施工组织(ORGANIZATION IN CONSTRUCTION) 总学时:34 理论学时:34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2 适用专业:工程造价(本科) 先修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结构》、《建筑材料》。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建筑施工组织》针对工程项目施工的复杂性来研究工程项目建设统筹安排系统管理客观规律的一门课程,它也是建筑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过程的全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门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极广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基本掌握当前建筑业改革中应用的现代化施工组织与管理方法; (2)在工程实践中,具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能力。 二、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34学时,其中讲课30学时,辅导答疑4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教学章节理论实践 第1章概论 2 0 第2章施工准备工作 4 0 第3章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 6 0 第4章网络计划技术12 0 第5章施工组织设计 6 0 第7章施工项目目标控制 4 0 总计34 0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第1章概论(共2学时) 1.教学内容

项目的概念与分类;建设项目;施工项目;项目管理的概念及特征;建设工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 2.重点和难点 重点:项目的概念与分类;项目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难点:无。 3.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项目的概念与分类;了解项目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二)第2章施工准备工作(共4学时) 1.教学内容 施工准备工作的分类和内容;原始资料调查分析;技术资料准备;施工现场准备;物资准备;施工现场人员准备;季节施工准备。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施工准备工作的分类和内容。 难点:无。 3.课程教学要求 熟悉施工准备工作的分类和内容。 (三)第3章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共6学时) 1.教学内容 流水施工简介;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流水施工的案列。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 难点: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 3.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 (四)第4章网络计划技术(共12学时) 1.教学内容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双代号网络图;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单代号网络图;施工网络计划的应用;网络计划的优化。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及时间参数的计算;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绘制及时间参数的计算;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及时间参数的计算;网络计划的优化。

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 课程编码: 209009 课程英文名称: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Evaluation 课程类别:英语专业学科基础选修课开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学分:2 总学时:32 教材: 王蔷,2000.《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 Jeremy Harmer. 1983.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2. Tang Lixing. 198 3. TEFL in China: Methods and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Richards, J. C. & David Nuan. 2000.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Fang Yi & Rui Yuping. 1998. Way Out. Chongqing: Chongqing Publish House.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是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课程之一,主要内容为英语教学与测试理论、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课堂教学技巧等。本课程还介绍与英语教学法与测试相关的假设、热点论题和现有的教学模式。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教学与测试的主要理论,掌握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操作技巧,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的学生、根据特定的学生备课和教学。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英语教学和测试的基本方法,了解有关的重要理论和其主要内容,熟悉一些主要术语;了解英语教学和测试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前沿动态。掌握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应用到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 1.The Development, system and present statu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it and other disciplines (2h); 2.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2h); 3.Contrast analysis and error analysis (2h); 4.Major school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world (2h); 5.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h); 6.ELT and mental development (2h); 7.English teaching syllabus and textbook in middle schools (2h); 8.Principles of ELT in middle schools (2h); 9.Classroom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0.Teaching of English knowledge (2h); 11.Practice methods of English linguistic competence (2h); 12.Electrical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3.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of English (2h); 14.Artistic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5.English test and evaluation (2h); 16. Research of ELT (2h).

《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

《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机器学习 课程英文名称:Machine Learning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总学时:36 (讲课:28 ,实验:8 )学分:2 大纲撰写人:大纲审核人: 编写日期: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面向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常见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算法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步骤,并通过编程练习和典型应用实例加深了解;同时对机器学习的一般理论,如假设空间、采样理论、计算学习理论,以及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有所了解。 二、对选课学生的要求: 要求选课学生事先受过基本编程训练,熟悉C/C++或Matlab编程语言,具有多元微积分、高等代数和概率统计方面基本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200字左右的概述,然后给出各“章”“节”目录及内容简介) 1.决策论与信息论基础: a)损失函数、错分率的最小化、期望损失的最小化等 b)相对熵、互信息 2.概率分布: a)高斯分布、混合高斯分布、Dirichlet分布、beta分布等 b)指数分布族:最大似然估计、充分统计量、共轭先验、无信息先验等 c)非参数方法:核密度估计、近邻法 3.回归的线性模型: a)线性基函数模型 b)贝叶斯线性回归 c)贝叶斯模型比较 4.分类的线性模型: a)判别函数:二分类和多分类的Fisher线性判别 b)概率生成模型:连续输入、离散特征 5.核方法: a)对偶表示

b)构造核函数 c)径向基函数网络:Nadaraya-Watson模型 d)高斯过程:高斯过程模型用于回归和分类、Laplace逼近、与神经网络的联系 6.支持向量机: a)最大边缘分类器:历史回顾 b)用于多分类和回归的支持向量机:几何背景、各种变种 c)统计学习理论简介:Vapnik等人的工作 7.图模型: a)贝叶斯网络 b)Markov随机场:条件独立、因子分解 c)图模型中的推断 8.混合模型和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3学时): a)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估计:最大似然估计、EM算法 b)EM一般算法及其应用:贝叶斯线性回归 9.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3学时): a)隐Markov模型:向前-向后算法、Viterbi算法、Baum-Welch算法等 b)条件随机场及其应用 四、课程教学环节的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 1.决策论与信息论基础(2学时):了解并掌握统计决策理论和信息论的基础知识。 2.概率分布(3学时):熟悉常见的分布,熟练掌握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学会利用无信息先 验和共轭先验简化计算,了解一些常用的非参数方法。 3.回归的线性模型(3学时):掌握线性回归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R中有关回归的程序 包,并能将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分类的线性模型(3学时):对分类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分类方法。 5.核方法(3学时):了解核方法的最新进展,熟练掌握核函数参数估计的常用方法。 6.支持向量机(4学时):掌握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面对各自研究领域中的具体问题学 会使用支持向量机,粗略了解统计学习理论。 7.图模型(4学时):从建模到算法实现。 8.混合模型和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3学时):掌握EM算 法的基本理论,学会使用EM算法。 9.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3学时):掌握隐Markov模型的几个经典算法,学 会利用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解决具体问题,如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性标注等。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 1.Bishop, C. M. (2006)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Spring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LLC 2.Mitchell, T. M. (1997) Machine Learning,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六、必要的说明

药理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药理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22010051 课程名称:药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总学时/学分:64 / 4 开课学期:第5学期 适用对象:药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生理解剖学、微生物免疫学、生物化学 内容简介:药理学是药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主要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从而阐明药物的作用与作用机制, 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过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类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在临床上的主要适应证、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药物体内过程和用法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主要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从而阐明药物的作用与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过程。学生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原理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言 [基本内容] 药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科任务、药理学在医药学中的地位、药理学的发展史。药理学在新药开发与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基本要求] 掌握药理学的概念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了解药理学的学科地位、药理学的任务、药理学的分支、药理学的发展史及在新药开发与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基本内容] 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性质和方式。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作用的双重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受体理论:受体的基本概念,受体的特性,受体类型和受体调节,受体学说。 药效学概述:激动药、拮抗药的概念,竞争性拮抗药物与非竞争性拮抗药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影响。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量反应与质反应,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曲线,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与安全范围。药物量反应和质反应的剂量——效应关系、治疗作用与毒性作用评价。 [基本要求] 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兴奋作用、抑制作用、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治疗作用、不良反应、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_______________《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学分: 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授课62学时,实践10学时。 本课程的任务: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它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关施工技术问题的基本能 力。它的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律;建筑工程中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工艺原理以及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具有解决一般建筑施工的初步能力。 课程性质:专业课公共课 课程类型:理论理论+实践实践 主要授课方式:讲授型师生交互型讨论型技能培养型 适用对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预修课程: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 并修课程: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预算、工程技术经济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是通过

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组织建筑施工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项目经理和工程师的基本能力和具有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三)能力培养要求: 建筑施工是人及其组织的活动,由于其时间、地点、人与物等许多的不同,建筑施工无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应该熟悉建筑施工的全过程、熟悉和理解各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要点、质量要求和安全技术。同时了解国内外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了解建筑施工发展概况,为毕业后从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施工管理打下基础。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且为《施工组织》、《土木工程概预算》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大纲 第一章:土石方工程(理论8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悉土的工程种类和与现场鉴别方法,了解开挖方法及开挖工具;了 解土的物理性质,重点掌握可松性系数、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土的渗透 系数。 2、掌握基坑、基槽土方量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 掌握土方调配原则,了解土方调配表的编制。 3、了解地面水的排除,掌握明沟排水,熟练井点降水的设计过程;熟悉 土坡失稳的原因和产生流沙的原因,掌握流砂现象的防治和处理。 4、了解各种土方机械的施工特点,重点掌握正铲和反铲挖土机的挖土特 点和挖土适用范围。 5、掌握填筑土料的设计要求和土填筑时每层的铺土厚度;掌握填土压实 的方法及其施工要点,了解填土压实的影响因素。 6、熟练掌握基槽、基坑放线方法及过程,掌握深基坑和软土地基的开挖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教学大纲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是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它涉及到流水施工方法、网络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主要研究建筑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内业管理的内容及方法。使学生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掌握施工内业管理的程序、方法,毕业后能直接进行组织管理、内业管理工作。 二、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了解如下内容: 1、熟悉工程建设程序,熟悉施工项目及生产特点,了解工程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掌握施工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施工管理组织的原理。 2、掌握不同类型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编制内容和设计流程,掌握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及评价指标。 3、掌握工程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概念、编制方法和计算方法,掌握网络计划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能熟练运用。 4、掌握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配置计划和施工平面图的设计的编制依据、方法和步骤,并结合实例,加深理解。 5、悉熟计算机辅助施工组织设计的现状,了解其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和主要应用方法。 6、掌握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资源管理、现场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具备一定的施工组织管理能力。 三、与其它课程的分工 先修课程: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工程概预算 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题。通过教学,学生应具备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编制各类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文件的基本原理,并能结合实际,综合运用现代技术、经济、管理的方法,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比较熟练地编制施工组织文件,提高从事工程施工组织和管理的工作能力。 四、教学时数安排 总学时:51学时(其中理论33学时,实训18学时) 总学分:3 学分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五、讲授内容及教学要求 1.1课程任务 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项目 建筑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与管 理概论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 掌握基本建设及建筑施工程序;掌握施工组 织设计的概念及分类;了解建筑产品的生产 特点及组织施工的原则。 项目一:施工组织与 管理概述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格式-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格式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能源与环境材料概论 学分: 2 周学时: 4 面向对象:材料学院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 一、课程介绍(100-150字) (一)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当前世界能源与环境现状以及各种新能源转换方式的基本原理、关键材料及技术要点,包括太阳能、风能、水电、生物质能、半导体照明、直接热电转换、燃料电池、能量存储以及新能源技术对环境的影响等,使学生了解当前新能源与环境材料的特点、研究现状与趋势。 (二)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 current status 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various energy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including solar energy, wind energy, waterpower, biomass, thermoelectricity, fuel cells and energy storage and so on. The related materials will be discussed.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能源与环境材料的开发与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是21世纪前沿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新能源、新能源与环境材料的必要性与取得的主要进展,掌握一些新能源及环境材料的原理、关系、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目前国内外能源与环境面临的形势和新能源材料与环境材料的发展现状,一些重要的新能源与环境材料的作用原理、需要克服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等,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了解新能源研究开发的主要内容与方向,掌握能源与环境材料领域的前沿动态。(二)可测量结果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1)了解目前国内外能源与环境面临的形势和能源、环境材料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2)掌握一些重要的能源与环境材料的作用原理、重要参数、需要克服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等; (3)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了解新能源研究开发的主要内容与方向及其环境影响评价,掌握新能源与环境材料领域的前沿动态。

《建筑施工》教学大纲

《建筑施工》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2、课程名称(中文):建筑施工 课程名称(英文):building construction 3、学时/学分:45学时/2.5学分 4、先修课程:建筑制图、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测量、地基基础与土力学、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建筑设备等。 5、面向对象:土木系。 6、开课院(系)、教研室: 船建学院 土木系 7、推荐教学参考书: 《建筑施工》赵志缙 应惠清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土木工程施工》(讲义) 刘宗仁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建筑施工》方承训 郭立民 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建筑施工》,谢尊渊、方先和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建筑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技术课程之一,是研究各种施工工艺、技术和施工组织一般规律的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向学生传授建筑施工中有关的施工技术和组织施工的一般规律,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决策方法,具有解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组织计划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讲课2学时) 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掌握),我国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政策(了解),我国建筑施工发展概况(了解),施工规范和施工规程(掌握)。 第一章 土石方工程(讲课4学时)

场地平整设计标高的确定,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和调配,土坡稳定与土壁支撑,流砂现象原理及防止,井点降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重点掌握)。主要土方施工机械的性能和特点,土方机械施工的选择与组织(了解),土方的填筑与压实为了解内容(掌握)。本章为本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 第二章 深基础工程(讲课4学时) 以钢筋混凝土预制打入桩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以及质量问题的处理(重点掌握);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了解),桩的分类、特点(掌握),桩基础施工机械的构造(了解)。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工程(讲课6学时) 本章是本课程本工程的重点章节之一。 钢筋工程:钢筋的冷加工、焊接、下料与极其响应质量控制措施(重点掌握),钢筋的分类、钢筋的分类、钢筋加工的工艺流程。(掌握) 模板工程:模板的构造与受力分析(掌握),其中大模板与滑升模板尤为重点掌握。滑模滑升原理、施工工艺和施工中的各类质量问题的处理(掌握)。模板的配板设计、模板设计计算以及模板的拆除(了解)。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的搅拌、运输以及质量要求,混凝土的浇筑与捣实原理,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重点掌握),水下混凝土的浇筑工艺,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等(了解);混凝土冬季施工原理与施工方法(了解)。混凝土的养护、拆模、缺陷修补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制作(了解)。 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讲课3学时) 先张法的工艺过程、质量控制与技术措施;后张法使用的锚具、张拉工艺、质量控制与技术措施(重点掌握)。电热法的钢筋伸长值计算与张拉工艺及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了解)。 第五章 砌体工程(讲课2学时) 砌体施工的准备工作和砌体的砌筑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重点掌握),中小型砌块的施工(了解)。

《施工技术与组织》教学大纲2017

“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教学大纲(Construction technique and organization)课程类别:专业方向及专业前沿课 课程归属:建筑工程学院课程编号: 总学时:16 学分:1 讲授学时:16 实践学时: 修习类型:选修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专业核心课:是/否 一、课程概况与教学目的 《施工技术与组织》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专业选修课,它是关于建筑设备与管道系统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它重点介绍建筑设备安装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安装工程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技术,以及安装工艺方案编制的一般方法与要求,讲解了管道与通风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生产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科研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多方面的和技能,使学生在本专业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方面得到提高,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通过以讲授为主,同时结合实际的具体实例的分析和讲解以及辅之以生产实习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具体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二、课程学习目标及要求 1.了解并掌握建筑设备工程安装常用材料,熟悉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与保温的有关知识。 2.熟悉室内供暖、给排水、室外热力管道、通风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用制冷系统的主要施工安装工艺、要求、技术与方法。 3.理解并掌握流水施工基本原理,横道图基本知识。 4.熟悉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的内容及编制。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建筑设备工程安装常用材料(4学时) 1.常用管材及附件 2.管道的加工与连接 3.常用的板材与型钢 4.防腐与保温

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课程思政”版) 课程编号: 英文课程名称: 学时数:学分: 课程类别:适用专业: (注:含实验、上机学时的课程“学时数”填写格式为“总学时数/实验(或上机)学时”,学分仍填写课程的总学分。)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课程教学应达到的要求,以及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说明。即:结合课程内容,阐明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运用,与不同种类课外学习活动(习题、作业等)的配合,以明确教师组织教学的主体教学思路。在此基础上,明确通过教师教学使学生应达到的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较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先修、后续关系、在知识点上有交叉的课程之间的分工等) 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部分 要求:按章写出各章主要内容、知识点,明确该章讲授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可以用“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表述该章节的教学目标)。 二、实验教学部分 各实验名称及主要内容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XXXX》,XXX编著,XXXX出版社,XXXX年XX月。 2.《资料名称》, XXXX出版社,XXXX年XX月。 《课程名称》参考教案设计 (“课程思政”版) 授课要点: 教学周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思政育人目标 要求:根据课程专业教育要求,有机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十九大精神等内容。 二、教学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2.本节主要内容 3.思政内容融入点 要求:简述课程教学中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领域。 4.教学重点 5.教学难点 三、教学策略与条件要求 要求:简述课程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例如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策略手段,以及授课过程所需要的教学条件需求,如多媒体、现场参观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