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汉魏来客

汉魏来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e215034605.html,

汉魏来客

作者:孙良珍

来源:《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2019年第06期

“三”和“七”,不同的人看来有不同的意义。在数学老师看来,三七二十一,肯定没错;在中医看来,三七,那可是一味止血的好药材;而在古代文学爱好者那里,“三”和“七”既雄健深沉又慷慨悲凉——“三曹”和“七子”,正是汉魏之际“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

曹丕(公元187年-226年)

字子桓,曹操的次子,三国时期魏朝的开国皇帝。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被后人合稱为“三曹”。曹操的名声自不必说,无论是一代英雄还是一代枭雄,都是一代雄主,且诗、文、书法皆有成就。曹植更不必说,“天下才有一石(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一篇《洛神赋》流传千古。唯有曹丕,明明事业跟老爹一样有成,才华与弟弟不相上下,却因《七步诗》的故事犯了众怒,得了个逼死兄弟未遂的骂名,落了下乘。

其实,对于《七步诗》及故事的真伪历来有争论。一般认为,曹丕在争夺权力的过程中完胜了曹植,称帝后也确实挤压过自己的弟弟,但当众迫害这件事不太可能,毕竟大家都是要面子的聪明人。此外,就曹氏兄弟才华孰高孰低的问题,后人的看法也大相径庭。单从文学创作方面来说,一首《燕歌行》足以证明曹丕的才情了,而他的《典论·论文》更是我国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的论文。曹丕之所以名声严重受损,大约是因为人们更加同情在皇权斗争中失利的弟弟吧。

总之,“三曹”创造了光耀千古的文学成就,让那个时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枢纽,这是毫无疑问的。

孔融(公元153年-208年)

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是孔子的第20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孔融让梨”的故事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甚至盖过了他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文学家的身份。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他少有异才又勤奋好学,汉献帝在位时先后出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青州刺史、太中大夫等,政绩斐然。他性格宽容,重视人才,但喜欢评议时政,言辞激烈,好几次都跟曹操杠上了,结果可想而知,是“建安七子”中唯一被曹操处死的才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