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物理中考实验专题

初中物理中考实验专题

初中物理中考实验专题
初中物理中考实验专题

清艳·金榜一对一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如果说我曾经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不知道世人对我的看法如何,我只觉得自己好像是个在海滨游戏的男孩,有时为了找到一块光滑的石子或比较美丽的贝壳而高兴,而真理的海洋仍然在我的前面而未被发现。”

——牛顿

学生姓名:年级:九年级老师:

上课日期:上课时间:课次:次

实验专题

【课前准备】:

课前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

复习预习情况:优()良()中()差()

【学习目标】:

知识点、考点:

1、光学实验

2、力学实验

3、热学实验

4、电学实验

重点、难点:

1、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2、其他实验方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课前检测】:

1.艺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2)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

(3)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4)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在此实验中:

①我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②我们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③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④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 cm.

2.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

(1)在图甲装置中,存在错误的是。

(2)纠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水在沸腾前温度变化是(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3)根据图甲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选填“正在”或“将要”)沸腾;烧杯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水沸腾过程中,要不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变小”、

“不变”或“变大”).

3.如图所示,小明利用量筒巧妙地测出了小茶杯的密度.

A.将小茶杯放入量筒内,使其水面,稳定后读出水面对应刻度值为Va;

B.再将小茶杯放入量筒内,使其水中,稳定后读出水面对应刻度值为Vb;

C.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刻度值为Vc;上述操作的合理顺序为;

小茶杯密度的表达式:ρ= 。

4.在测量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数据序号 1 2 3 4 5 6 7

电压U/V 0.5 0.9 1.3 1.7 2.1 2.5 3.0

电流I/A 0.16 0.19 0.21 0.25 0.26 0.28 0.32

灯泡发光不亮微亮微亮较亮较亮明亮很亮

(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小灯泡额定功率为 W.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7V时,小灯泡的电阻为Ω.

(2)有一位同学在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发现:灯泡变亮时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经检查所用器材完好,请指出问题可能是:。(3)若将小灯泡换成发光二极管,测量发光二极管的电功率,发现在亮度相当的情况下,每次所测得的电功率都比小灯泡的小,从能量转化角度来分析,其原因是。【学习内容】:

知识网络详解:

物理研究方法:

1、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电压关系等)

2、等效替代法(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引入“合力”概念;引入“总电阻”概念等)

3、建立模型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引入“磁感线”;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等)

4、转换法(利用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运动;用小磁针研究磁场方向;温度计用液体体积的变化来测量温度;电流表、电压表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偏转来测量电流电压)

5、类比法(研究电流、电压时,将它比作水流水压;用水波类比声波;对照液体压强来学习大气压强)

6、观察比较法(在学习汽化现象时,研究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运用参考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比较电流表、电压表在使用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7、推理法(研究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

8、模拟法(在磁体周围均匀地散布细铁屑,通过细铁屑的规则排列,形象地模拟磁体周围的磁感线)

经典例题解析:

探究晶体熔化时的规律

例1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l)应选用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3)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态。

(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例2 用图甲所示装置“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图甲所示烧瓶中水的温度为℃.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这时一组同学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烧瓶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例3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以沿ON向前、向后折的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AO射到O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的是;将纸板的右半边沿着ON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应当。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例4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例5 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

(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倒立放大B.倒立缩小C.正立放大.

测量物体的密度

例6 小红物理学习小组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天平、小石块、烧杯、水、细线等,她的实验过程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游码移至处,若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调(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

(3)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置于天平上,平衡时的读数为m2.

(4)如图乙所示,接着用细线将石块拴住,使之完全浸没在上述烧杯的水中,天平平衡时的读数为m3(此时手向上拉住细线另一端,石块不触杯壁和杯底,水不外溢).

(5)若水的密度为ρ水,则石块排开水的质量为,石块的体积为。

(6)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ρ石= 。

(7)此实验过程中若将(3)(4)顺序对换,则所测密度的误差是偏。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例7 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

是。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例8 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轻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1)为了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A/B)

A.滑块的质量m1 B.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m2

(2)根据可知,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1=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3)小桶落地后,滑块继续向前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1 f2.(</=/>)

(4)实验中难以判断滑块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你对上述实验方法提出改进意见:。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例9 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

①比较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③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例10 如图所示,是用已带刻度尺的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过程:

(1)比较A、B、C三图实验现象,说明;

(2)比较C、D两图实验现象,说明;

(3)比较和两个实验可得出不同液体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例11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物体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A所受浮力大小与和有关.

(2)物体A浸没在水、盐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之比为。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例12 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

(1)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为了减小误差,则图中的操作步骤顺序为。

(2)图中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浮力的大小.

(3)下面是小新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物重

G/N

物体浸没水中测

力计示数F/N

桶与排出水

总重G1/N

空桶重

G0/N

浮力

F浮/N

排开水重

G排/N

1 1.

2 0.7 1.1 0.6 0.5 0.5

2 2.0 1.5 1.0 0.6 0.5 0.4

3 2.

4 1.7 0.6 0.7 0.7

①请你将该表格第三行数据补充完整.

②小新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结论,他将第二次实验中G1的数据改为1.1N,G排的数据改为0.5N.

请你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估:;

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是:。

用浮力相关知识测密度

例13 小京利用铝块、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是小京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图中v0、v1、v2、v3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图中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小蜡块的密度,写出小蜡块密度的表达式:ρ蜡= 。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例14 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选用小车、斜面、木板、钩码、木块等器材进行如下的实验探究:

(1)实验中,通过比较小车推动木块距离的远近,来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是法(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为了研究汽车超速问题,实验中应选择两个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小车的质量一定

时,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

(3)为了研究汽车超载问题,实验中应选择乙、丙两个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例15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所示,这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2)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请将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整.

次数动力F1(N)①②阻力臂l2(m)

1 2 0.1 1 0.2

(3)某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的结论(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例16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答出一个即可)

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因素

例17 小明、小红和小亮在做“探究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三: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

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0.25 1.0

B 镍铬合金0.50 1.0

C 镍铬合金0.25 2.0

D 锰铜合金0.25 1.0

(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导体,通过观察相关现象来比较导体电阻大小,小明、小红和小亮对图中的电路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小明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观察灯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小红认为:灯泡是多余的,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小亮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因为灯泡可以保护电路,从而防止烧坏电流表.

你赞同(选填“小明”、“小红”或“小亮”)的观点.

(2)为了验证猜想二,可依次把M、N跟(选填“A、B、C、D”)的两端相连,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3)依次把M、N跟电阻丝A、B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分析比较A、B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的关系,其结论是。(4)小丽在探究同样的课题时,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那么,她利用这根电阻丝和上述电路,不能够完成猜想(选填“一”、“二”或“三”)的实验验证.

(5)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被称为控制变量法.下列4个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A.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B.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

C.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D.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例18 如图所示,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1)为了能够完成实验,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图中(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进行多次实验,绘制出I-U图象,如图乙中a所示.根据图象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4)实验完成后,将电阻换成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过程,绘制出I-U图象,如图乙中b所示.试分析图象中A、B、C三点电阻RA、RB、RC大小关系为。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例19 小明在测量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电功率时:

(1)连接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小灯泡不亮.经检査,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2)如果用干电池做电源,他至少用干电池节.

(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V.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实物电路中的滑片P向滑动变阻器的(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4)移动滑片P,记录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箅出小灯泡额定功率是 W.

(5)改正实物连接图甲的错误后,该电路还可以用來做其他实验,请你写出其中两个:①;

②。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例20 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他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开关磁场方向

导体AB的

运动方向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

1 断开上N下S 向右运动不偏转

2 闭合上N下S 向右运动向左偏转

3 闭合上N下S 向左运动向右偏转

4 闭合上N下S 向上运动不偏转

5 闭合上S下N 向下运动不偏转

6 闭合上S下N 向右运动向右偏转

7 闭合上S下N 向左运动向左偏转

(1)分析得出: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2)比较实验2和3(或6和7)可知:在磁场方向一定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有关.(3)比较实验可知:在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4)这个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是。

(5)针对这个实验,小勇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他提出了“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有关”的猜想,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①保持磁场强弱不变,让导体AB以(填“相同”或“不同”)的速度沿相同方向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大小.

②如果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不同,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速度(填“有关”或“无关”).

学生自检自测:

1.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她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与示数.小雪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测出相关数据并计算

记录填写在如表:

钩码重(N)弹簧测力计示数

(N)

钩码提升的高度

(m )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

高度(m)

有用

功(J )

总功

(J)

机械

效率

2 0.5N 0.1 0.4 0.2 0.2 100% (1)小雪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她意识到出现了错误,她错误的

原因是.

(2)小雪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3)小红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滑轮组中细绳的绕法有

关”.根据探究目的,她先通过实验测算出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请你在图丙中画出她下一步实验所需的组装图.

2.如图,甲、乙两透明密闭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内有质量相等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密闭容器中空气温度的变化.

(1)此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将此装置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段时问,电流在容器中产生的热量较多.

(2)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再接入原电路,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

3.为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明用电池(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数量较多的大头针、铁钉以及较长导线为主要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简易实验.

(1)他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制成简易电磁铁,并巧妙地通过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下面的实验也用这种方法的是.

A、认识电压时,我们可以用水压来类比

B、用光线来描述光通过的路径

C、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看有没有溅起水花,来判断音叉有没有振动

D、用斜面小车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连接好电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较大,闭合开关,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着,移动变阻器滑片,使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观察到图乙所示的情景,比较图甲和乙,可知图中的电流较小,从而发现,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选填“大”或“小”)磁性越强.

【签字】:

教学组长:

家长:

(通用版)初中物理 典型易错习题分析与解答 第四部分 物理实验设计开放题

第四部分物理实验设计开放题 【习题282】一根长1m左右、粗细均匀的细木棒,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钩码,一把刻度尺,还有一些细绳和一支铅笔。只用这些器材如何测出这根细木棒的质量。写出实验步骤,导出计算木棒质量的公式。 【答案】实验步骤: (1)用刻度尺找出木棒重心,用铅笔做出标记; (2)用细线系住木棒,一处做支点; (3)用细线系住钩码套在木棒上; (4)调节钩码或支点的位置使木棒平衡; (5)用刻度尺分别量出支点到木棒重心及支点到系钩码细线的距离L1、L2。 木棒质量为ML2m/L1 【习题283】用刻度尺、弹簧秤、长方体铁块、烧杯测液体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及计算液体密度的方法。 【答案】实验步骤:①用刻度尺测出规则铁块的长a、宽b、高c,则V=abc;②用弹簧秤称出铁块的重力G;③用弹簧秤拉着铁块并把铁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记下弹簧秤的示数G',则铁块受到的浮力= 【习题284】假如由你来设计一座用大理石建造的纪念碑时,你需要考虑这座纪念碑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有多大,那么,你应该依据什么原理,收集哪些数据来进行估测? 【答案】根据:压强公式P=F/S=ρgh 收集的资料:纪念碑的高度,大理石的密度ρ。 【习题285】设计一个实验如何辨别生鸡蛋和熟鸡蛋? 【答案】用力让两个鸡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转动,生鸡蛋内部是液态的,外壳转动起来,而内部的液态,由于惯性还保持静止,所以很快停止转动;而熟鸡蛋是固态,转动时内外速度一致,所以就能转动较长时间才停下来。 【习题286】有一位中学生在实验室用一个没有砝码的自制等臂天平和一个自制的量筒以及细沙、水等简易器材测出一块矿石密度,你认为他是如何测矿石密度的,简要叙述实验过程。 【答案】实验步骤:(1)平衡盛水容器。在天平的一个盘里放盛水容器(可以用量筒),在另一盘内加沙子至天平平衡。 (2)测矿石质量。在放沙的盘内放上矿石,在容器内加水,直至天平再平衡,此时m水=m石。用量筒测出m水的体积,并求得 m水的大小,即得矿石质量m石的大小。 (3)测矿石体积,求密度。用量筒根据排水法测得矿石的体积 V石,可求得矿石的密度 【习题287】利用身边的刻度尺、平面镜、水、弹簧秤等器材及浮力、电流热效应等知识,可以对一只电灯有哪些联想与设想? 【答案】 (1)灯一平面镜、镜前灯;(2)灯一水、浴室灯(浴霸);(3)灯一浮力、航标灯;(4)灯一弹簧秤、夜间使用的弹簧秤。 【习题288】设计两种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法,所需器材请在以下提供的器材中选择。 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扎有橡皮膜)、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 要求:写出每种方法所选择的器材、测量步骤、所测量的物理量,并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答案】方法一:器材:天平、烧杯、适量的水、牛奶、细线。步骤:①用调好的天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中考物理二轮实验题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实验题专题 一、力学 1.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 .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 .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21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1乙所示,可知小矿石的质量 m= ;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21丙所示,可知小矿石的体积V= ;由此可算得小矿石的密度ρ= kg/m 3。 2.小芳为了鉴别一金属块是用什么金属做的,做了以下实验: (a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26甲所示. (b )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 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26乙所示. 问:(1)金属块的质量m=__________g. (2)金属块的体积V=__________cm3.图26乙中金属块块所受浮力F= N.(水密 度ρ=1×103kg/m 3,g =10N/kg ) (3)金属块块的密度是____ _g/cm 3 . (4)由图27密度表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用 做的.同组的小明根据该金属块的密度与某种金属的密度相同就得出一定是这种金属做的结论.此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3.用天平、量筒和水,测一金属块的密度. (1)为了测量金属块的质量,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如图15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 .调节 ;b .调节 ; c .正确操作后天平平衡.在托盘放上金属块,再让天平重新平衡时如图16所示,金属块质量m = g . 物质名称 密度ρ/(kg·m -3) 银 10.5×103 铜 8.9×103 铁 7.9×103 铝 2.7×103 图21 图26 甲 50g 图27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图表信息题

图表信息题 【中考展望】 内容解读 1.图表信息题就是以图象、图形和数据表格为试题的信息来源,围绕材料而精心设计问题的一类计算题。图表型计算题的题型十分丰富,有实验类计算题、探究性计算题、推理性计算题、学科内综合性计算题、数据分析类计算题等。 2.图表信息题命题内容的取材范围很广,内容可以包括光、电、力、能量等知识,并不局限于教材或教科书.有的取材于教材,有的涉及高新技术,有的涉及生活中一些常用的电器或生活现象,有的涉及一些日常电路,有的涉及环境环保或资源利用等等。试题的形式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复杂性和探究性。 3.试题对学生的考查能力点主要涉及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象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一些重要物理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图表信息题型特点是:图象、图表或数据表格一般都含有题目需求的信息,或是问题成立的条件,或是问题产生和存在必备的数据等等。 能力解读 1.近几年的图表型计算题的试题一般蕴含的信息量大,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较强,由于学生物理与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较弱,缺乏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往往会因为数学知识或工具运用不熟练或不正确,导致物理问题无法正确解决.此类试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较高,一般图表型计算题是作为中考的压轴题或综合性的计算题的首选题型。 2.图表信息题的知识容量大,所以通常以综合性试题出现,个别地市的试题也在积极探索新的题型,也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出现,这也就加大了这些题的分值含金量,往往是学生容易失分的关键点. 【方法点拨】 此类试题的解决方法一般是仔细阅读、观察、分析图象、图形或数据表格中蕴含的物理信息,不轻易放弃对试题提供的图象、图形和数据的利用,在解题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利用题目所提供的数据,充分挖掘图象和图形以及数据表格中包含的物理信息,从而将问题解决。 【典型例题】 类型一、力学问题 例1、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鼓楼广场后,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初中物理:设计性实验题(答案)

1.如图所示是教材上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ab 是一段粗铜导线,通过导线连接灵敏电流计的两接线柱上,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分析总结出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请你回想你们当时在做这个实验时的情境,并参照下表示例,再写出其中两次实验操作及相应的实验现象: 竖直上下移动ab ,指针不发生偏转;左右移动ab ,指针发生偏转;左右加快移动ab ,指针偏转幅度变大;换用磁性较大的磁铁,以同样速度左右移动ab ,指针偏角更大;ab 不动,左右移动磁铁,指针偏转;ab 移动方向不同,指针偏转方向不同。 2.某同学阻在练习电路连接的实验中,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了实物。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L 1比L 2亮一些。他猜想:灯泡L 1靠近电池的正极,通过的电 流比灯泡L 2中的大一些。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这个猜想是错误的。 实验方案: (所需仪器不限)。灯泡L 1比L 2亮的原因是: 。 实验方案: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A 、B 、C 三点,闭合开关,测量出A 、B 、C 三点的电流,比较其大小(或:将两只灯泡的位置调换后,闭合开关,观察两只灯泡的亮度是否变化)。 原因:由于串联,通过两只灯泡的电流相等,根据P=I 2R 可知,电阻大的灯泡,实际功率大, 灯泡就亮一些(本题有其它相近表述均可得分)。 3.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好方法。给你一个透明玻璃杯、一支铅笔、足够的水和一张白纸,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或从中选用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研究(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或现象。 (1)要研究(说明)的物理问题或现象; (2)选用的器材; (3)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方案一】 (1)光的折射(2)玻璃杯、铅笔、水(3)玻璃杯内倒入适量水,将铅笔插入水中,从玻璃杯上方看,水中的铅笔向上弯折;从玻璃杯侧面看,水中的铅笔部分发成侧移。 【方案二】 (1)凸透镜(柱镜)成像(2)玻璃杯、铅笔、水(3)玻璃杯内倒入适量水,将铅笔放到玻璃杯后方,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1、小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下图甲的实验电路,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导线若干。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图接完整。 (2)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小华应将开关处于_____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小华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正常偏转,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 (4)故障排除后,小华先把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她直接拆下10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2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是_____V,要完成这次实验,接下来她应将变阻器滑片向_____端(选填“左”或“右”)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V。(5)当小华改用50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你认为“电压表示数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值”的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大 B.电压表量程选小了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D.滑动变阻器烧坏了 (6)小华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完成了实验。利用收集到的多组 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关系图像,分 析图像得出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2、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约为8Ω。 (1)在图甲中,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较大的示数,经检查,导线连接完好,则电路故障可能是小灯泡发生了(选填“短路”或“断路”);

历年初中物理中考真题(难题汇编)有答案word版

历年初中物理中考真题(难题汇编)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04?天津)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8Ω.有四只白炽灯泡L1、L2、L3、L4,它们的规格分别为“3V 2W”、“6V 2W”、“12V 2W”、“24V 2W”.当把它们分别接在电路中的M、N两端时,实际功率最大的是() A.L1B.L2C.L3D.L4 2.(2013?义乌市)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1.把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2.则() A.P1>P2B.P1<P2C.P12D.无法确定 3.(2009?武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定值电阻R0为5?.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能使电流表(“0~0.6A”或“0~3A”)和电压表(“0~3V”或“0~15V”)的指针同时达到满刻度线.则R0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可能是() A.B.C.D.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13?静安区二模)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 ①若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所有电表的指针均停留在原有位置,则电路中一定发生的故障是. ②若闭合电键S后,在变阻器R2的中点附近移动滑片P,只有一个电表示数不为零,则电路中的故障是.

5.(2013?金华)如图所示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50安,电压表的读数为2.50伏.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由于R1、R2中有一个电阻出现故障,电流表的读数为0.60安,电压表的读数为3.00伏.则电源电压为伏,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 6.(2013?丽水)如图是农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杆可绕O点转动,杆右端均匀柱形物体的长度与杆右侧的相等地,杆的重力不计,柱形物体较重. (1)制作舂米工具时,为了使作用在A点的力F更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只改变支点O点的位置,应将O点更靠近端. (2)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与杆垂直,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 三.解答题(共7小题) 7.(2010?广西)如图(1)所示是某品牌摩托车转向指示灯的电路图,转向指示灯的规格均为“6V 9W”,仪表盘上另装有转向仪表灯L,规格为“6V 1W”,电源电压为6V.当转向灯开关拨至左边时,左转前、后指示灯以及左转仪表灯L发光,提醒行人和其他车辆:摩托车将要往左转,L发光用来提示驾驶员﹣﹣左转向灯亮了,把转向灯开关拨至右边时与上述的工作原理相类似.求: (1)转向指示灯和转向仪表灯L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该摩托车左转弯时,转向指示灯电路工作10s,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如果摩托车转向电路设计成图(2)所示的电路,电路存在哪些弊端?(要求写出两点) 8.(2007?湘潭)如图为一种摩托车转向灯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开关”为由继电器控制的开关,可以使电路间歇地通断,D为指示灯.当S拨至1位置时,1、2前后两个右转向灯发光,向外界发出右转信号,同时D灯闪亮,向驾驶员显示转向灯正常工作.左转时道理与右转一样.若四只转向灯都用“6V 10W”的灯泡,D用“6V 1.5W”的灯泡,

中考物理 实验设计题

实验设计题 学习了弹力知识后,小萱发现:给弹簧施加拉力,当拉力越大时,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于是小萱提出猜想: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实验桌上已经备有如下器材:一个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一个铁架台、一个刻度尺、六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请你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弹簧的伸长量(ΔL)跟所受拉力(F)是否成正比”。 要求:(1)请写出实验步骤(可画示意图辅助说明);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答案 (1)实验步骤:(4分) 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的支架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0,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此时的长度L,将钩码的质量m和弹簧的长度L记录在表格中。 ③仿照步骤②,依次在弹簧下面挂2个、3个、4个、5个、6个钩码,每次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并将每次钩码的总质量m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记录在表格中。 ④利用公式F=G=mg,分别计算出6次弹簧所受拉力F,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利用公式ΔL=L-L0,分别计算出6次弹簧的伸长量ΔL,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L0/m m/kg L/m F/N ΔL/m 符合实验要求的可以变换输出电压的学生电源,多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一块已经调零的电压表,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电压之和”。 要求:(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实验步骤;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答案:(1)电路图见图;(1分) (2)实验步骤:(3分)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断开开关S,把电压表并联在电阻R2两端,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测量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断开开关S,把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U;把U1、 U2和U记录在表格中。

最新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最新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1、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①像与物等大 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 ③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 6、光的折射规律: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7、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 = 3×108 m/s 8、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9、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0、近视眼矫正应佩带凹透镜,远视眼矫正应佩带凸透镜 1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1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4、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非晶体熔点: 温度不断上升。 15、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 16、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②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③沸腾是在一定温度

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复习.doc

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复习 实验题在中考中分值约占25%左右。同学们可以参照《中考说明》第五页的17个实验逐个复习。本讲义列举了一些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 一、平面镜成像实验 1、图表示小明和小丽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结果表明点燃的蜡烛所在位置A点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且A点与B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蜡烛这一侧观察(选填“A”或“B”)。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__________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二、凸透镜成像实验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 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放好仪器、点燃蜡烛后,调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cm,试问: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由 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 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 成。 三、观察水的沸腾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两个错误之处: (2)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

最新初中物理中考高频考点专题讲解全集(附答案解析)

最新初中物理中考高频考点 专题讲解全集 一、专题1:走进物理世界 二、专题2:声音与环境 三、专题3:光和眼睛 四、专题4: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五、专题5:我们周围的物质 六、专题6:力和机械 七、专题7:运动和力 八、专题8:压强 九、专题9:浮力与升力 十、专题10:从粒子到宇宙 十一、专题11:机械功和机械能 十二、专题12:内能与热机 十三、专题13:探究简单电路 十四、专题14:探究欧姆定律 十五、专题15:电能与电功 十六、专题16: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十七、专题17:电动机与发电机 十八、专题18: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十九、专题19: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二十、专题20:能源与质量守恒定律

最新初中物理中考高频考点专题讲解《专题1:走进物理世界》 一、考点汇总: 1、物理学及其作用 2、学好物理学的方法 3、长度的测量 4、时间的测量 5、误差与错误 6、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7、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 8、探究摆的奥秘 9、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二、核心考点考向分析与例题讲解 【考点1】物理学及其作用 1、考向分析 (1)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物理学的作用: 远古人类,刀耕火种简单机械发明应用使人类创造诸多文明奇迹;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应用使人类步入“电气时代”;原子能的利用、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进入智能化、信息化高科技时代。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与发明,都极大的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2、例题讲解 【例1】在物理学习中,相信你不仅学会了很多物理知识,还从科学家身上学会了发现、探究问题的方法。如下图是物理学发展史中出现的三位里程碑式人物,你认识他们吗?他们的贡献是什么?请写在横线上。

初中物理实验题全部汇总(含答案)

一、力学部分 (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 [示例]在一次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测量方案,其中小星和小王分别设计出下列方案: 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总质量m1; (2)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3)将量筒内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m1、m2、V表示) 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A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在方案B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大”或“相等”或“小”). (二)测滑动磨擦力 [示例]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 (三)探究浮力大小 [示例]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美打印Word版(-中考必背)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2018全国中考物理专题分类——实验探究题

21.(2018·贵阳)如图甲所示,是科技迷小明制作的“真空炮”模型:在一根两端开口、内壁光滑、水平放置的透明塑料管左端管口处,放置一枚弹丸;管口两端各有一块可自由开合的挡板;靠近管口右端连接一抽气机。抽气一段时间后,迅速将挡板1打开,弹丸便可冲开挡板2从管右端射出。 弹丸从管口射出的出口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A:与弹丸的形状有关 B:与弹丸的直径有关 C:与塑料管的长度有关 小明在塑料管壁两侧安装了多套光电传感计时器,用于测量弹丸在管中不同位置的运动速度。 请完成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填空: (1)抽出挡板1时,弹丸受到的动力来自于其两端气体的气压差。 (2)探究猜想A时,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分别用球形与弹头形弹丸进行实验,测得弹丸速度大小随运动位置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出口速度较大的是弹头形弹丸。 (3)探究猜想B时,小明仅换用底面直径不同的两枚弹头形弹丸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直径越小的弹丸,出口速度越小。你认为直径小的弹丸出口速度小的原因可能是直径越小,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速度减小的快。 【解答】解:(1)抽气机将透明塑料管内的气体抽出,管内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里面的大气压,里外气压差将弹丸压出; (2)由图乙知,弹头形弹丸的出口速度大; (3)探究猜想B即探究弹丸从管口射出的出口速度与弹丸的直径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弹丸的质量一定,改变弹丸的直径,而小明仅换用底面直径不同的两枚

10.(2018?湖州)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和小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3)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 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牛,让质量为30克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小钢球初始位置 A B C 0.5 0.4 0.3 距压力传感器 高度/米 1.90 1.78 1.66 压力传感器 达到的最大示数/牛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使自行车转弯所需要的力随速度的增加而 增大。

初中物理中考分类试题

2014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简单机械 15.(3分)(2014?黄冈)如图所示是液压起重车意图.使用时液压杆将起重臂顶起,可将重物吊起并安放到需要的地方.请在图中分别画出: (1)重物对起重臂的作用力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 (2)液压杆对起重臂最小作用力的示意图. 考点:力臂的画法;力的示意图. 专题:图像综合题. 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力臂的概念,知道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支点向重力的作用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力G的力臂.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若阻力阻力臂乘积一定,则动力臂最大时动力会最小. 解答:解:(1)重物对起重臂的作用力竖直向下,作用点在起重臂的左端;过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即为力臂L2; (2)力臂最长,此时的力最小,确定出力臂然后做力臂的垂线即为力F1,如图所示: 点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要使杠杆上的力最小,必须使该力的力臂最大,而力臂最大时力的作用点一般离杠杆的支点最远,所以在杠杆上找到离杠杆支点最远的点即力的作用点,这两点的连线就是最长的力臂,过力的作用点作垂线就是最小的力. 7.(2014山东济宁)小梦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 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4所 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C 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 B.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 力 C.便于正确认识力臂 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19.(2014山东济宁)小梦在进行物理复习迎接中考前,认真阅 读了一遍物理课本。当他看到“人们在使用简单机械时发现:省力的机械不省距离,省距离

初中物理设计实验题--最新版

初中物理设计实验题 第二章 1用音叉、乒乓球和细线设计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细线悬挂的乒乓球时,发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向正在发出声响的鼓面上撒沙子,发现沙子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3验证“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答:把正在发声的防水闹钟放到水中,依然可以听到闹钟的声音,说明水可以传播声音。 第三章 1:“熔化现象存在” 。答:将一块冰放在烧杯里,10 分钟后发现杯中有水出现,这就说明了熔化现象存在。 验证:“凝固现象存在” 。答:将水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1 小时后发现水中有冰出现,这就说明了凝固现象存在。 验证:“汽化现象存在” 。答:将一滴酒精滴在玻璃片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酒精消失,这就说明了汽化现象存在。 2: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答 1:用蘸上酒精的棉花包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答 2:将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凉,说明“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 3给你一温度计、棉布、水,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蒸发有制冷作用” 。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用蘸了水的棉布包着,发现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蒸发有制冷作用” 。 4验证:“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的越快” 。答:在两块玻璃片上各滴上一滴等量的酒 精,放在相同的环境下,将其中一滴摊开,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摊开酒精先消失,证明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5验证:“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蒸发的越快” 。答:在两块玻璃片上各滴上一滴等量的酒精, 放在相同的环境下,将其中一滴用酒精灯加热,发现加热的那滴酒精先消失,证明液体温度越高,蒸发的越快。 6.验证:“液化现象存在” 。答: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一会儿发现瓶外有水珠出现,这就说明了液化现象存在。 7.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答 1:将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冷试管中,一段后会看到试管中有水珠出现,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答 2: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 8(1)现有:烧瓶、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烧杯、水、温度计,请设计实验验证“液化放热。” 答:烧瓶内装水,塞好带导管的瓶塞,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将水蒸气通入盛有凉水的烧杯中,用温度计策烧杯内水的温度。发现温度升高,说明“液化放热” 。 8.(2)验证:“液化放热” 将一壶水烧开,让水蒸气喷到冷玻璃片上,发现玻璃片上有水珠出现,且玻璃片变热。说明“液化放热” 。 9验证:“升华现象”和“凝华现象” 。答: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固态碘,塞紧塞子后放入盛热水的水槽中,发现固态碘不见了,试管中出现紫色气体,由此说明“升华现象”存在。再将试管放入凉水中,发现紫色的气体不见了,试管壁上出现黑色的固态小颗粒,由此说明“凝华现象”的存在。 第四章:光的直线传播 1.验证“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答 1:用激光手电透过烧杯外壁照射滴入几滴牛奶的水中,发现光束是直的,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 传播” 。答 2:点燃蚊香,用透明可乐瓶收集一瓶烟雾,用激光手电照射,发现在烟雾中光束是直的,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初中物理各章中考考点题型分值

初中物理各章中考考点明细表 考察的知识点共66个,具体分布如下: 考点备注 一、声现象(4个考点)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声音的产生及其传播选择题 2 声音的特性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防治噪声 4 声的利用声的利用 二、光学(两大块)10% (一)、光现象(5个考点) 1 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选择填空作图 实验 2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光的反射现象 3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平面镜成像的实 验方案 4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光的折射现象 5 光的色散、 光与颜料的三原色及其物体的颜色 看不见的光 (二)、透镜及其应用(2个考点) 1 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重点 2 眼睛和眼镜远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选择填空作图 实验 三、物态变化(4个考点)7% 1 温度与温度计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选择填空简答 2 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并能从中筛选出有用 的信息来区分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及其熔点温度 3 汽化和液化区别蒸发和沸腾,且对水的沸腾实验中的器材、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及评估与交流及其汽化和液化的方法、 措施 4 升华和凝华 [复习指要]学生常见区分升华和凝华现象时出现错辨,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对于这些现象学生应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辨别它的产生过程及原因,做到学以致用,从物理走向科学。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 四、电与磁(五大块)40% (一)、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7个考点) 1 电路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 选择填空 用 2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3 电流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的电流值;正确使用电流表, 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2017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及答案(完整)

2017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训练 一、中考物理实验题型及解法分析: 1、测量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如测密度,测电阻,测电功率) 2、探究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一般是要求通过实验得出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某些物理规律。 常用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方法。 3、开放型实验题 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 4、设计型实验题 设计型实验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还有就是贴近生产、生活,常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1.控制变量法:规律:被探究的因素不同,其它因素在要控制相同。 2. 转换法: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不好直接认识它,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它们;或者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用容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如探究电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反映电热的多少) 3. 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4.建立模型法:例如:研究磁现象时用到磁感线模型,引入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等等。 5.类比法:例如:将原子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的结构类比;电压与水压类比;电流与水流类比等。 6.等效替代法:例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未点燃的蜡烛去代替点燃蜡烛的像. 三、初中物理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1)解探究实验题目应抓住探究的目的思考,应怎样操作才能验证某个猜想或得出想要的规律、关系。 (2)解测量实验题目应抓住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思考,要测出某个物理量要知道那些物理量,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器材怎样才能测出这些物理量,思考清楚后再去解答 三、初中物理实验清单(加粗字体的为重点,年份是指广东中考已考) 声学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探究声音的单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光学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013)(2016)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012)(2014)(2015) 热学 1、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2、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规律 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比热容) 4、观察水的沸腾实验。(2015) 力学 1、用天平量筒测密度(原理:ρ=m/v) 2、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初中物理中考历届选择专题

初中物理选择专题 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2.噪声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方面着手,下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3.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雷雨天气,先看到远处的闪电,稍后听到雷声 B.击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 C.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5.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的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6.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7.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 B.放大的 C.等大的 D.缩小的 8.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9.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 D .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 10.从水面上看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这是 A .光的反射现象 B .光的折射现象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平面镜成像 11.从岸 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12.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 ) A .红光 B .红外线 C .紫光 D .紫外线 13.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魔术师由特异功能 B.是因为“油”的沸点低 C .“油”在沸腾时的温度不断升高 D.是因为手上沾由水吸收了“油”的热 1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 C.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 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 15.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A .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 B .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 C .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 D .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16.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17.下列几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阳光下形成的树荫 B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C .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 .从岸边看游泳池内水的深度变浅 18.利用“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可以节约居民楼里楼道灯的用电。其中“光控开关”能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能在有声音时自动闭合,无声音时自动断开。下列电路图中合理的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