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接受采访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接受采访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接受采访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接受采访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接受中央主流媒体采访

为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发挥沿边重点地区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72号,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接受中央主流媒体采访。具体如下:

问:《意见》出台的目的和背景是什么?

答: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7年和西部大开发15年的不平凡历程,其中最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要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活力之源、动力之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首先从东部沿海开始,继而实施沿江、沿边开放,逐步形成了陆海统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从客观情况看,沿边开放仍落后于沿海开放。自1992年国家实施沿边开放战略、设立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受到位置偏远、基础条件差、历史欠账多、周边环境影响大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沿边重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甚至很多内陆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西部的开放水平落后于东部,沿边的开放水平落后于沿海。我国进出口总额沿海地区占比超过80%,近20年来,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年均增速超过20%,几乎是沿边的2倍,我国对外开放总体上呈现出“东强西弱、海强边弱”的状况。人才匮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尚未形成、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不高、对外贸易总体规模偏小等突出问题,影响了沿边重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沿边地区正由开放的末梢变为开放的前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完善东西共济、海陆并举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必须补上沿边开放这块短板。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不仅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要求,而且对于保障国家安全、深化次区域合作、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沿边重点地区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先手棋和重要支点。我国陆地边境从广西北部湾至辽宁鸭绿江口,长达2.28万公里,分布着9省(区)的136个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8个边境团场,与周边14个国家和地区接壤,面积21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54万,开放潜力很大。沿边重点地区是我国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是体现我国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的重要窗口,是古老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区域。加快沿边开放步伐,推进沿边重点地区与周边国家深化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东西共济、海陆并举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内在要求。沿边重点地区与周边国家长期友好往来,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巨大的合作潜力,正在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先手棋和排头兵。

另一方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加快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步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向沿线国家提出的重大倡议,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总的纲领,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年多来,中央政府与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磋商,促进与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制定颁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发起设立丝路基金,切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效。这些都为沿边重点地区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和良好的对外合作基础,加快开放合作发展步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1.1.1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1.2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1.1.3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470.25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24年增长了38.3倍,年均增长16.5%。 另外,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 1.2、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1.2.1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 1978年-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378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二者分别增长了6.4和6.2倍。200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增长10.3%。 1.2.2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但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6111元。1978年-200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5亿下降到1479万人。 1.2.3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质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研究报告 “再不实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30年前,一个伟大领袖,一个中国新时期的设计者——邓小平代表亿万人民,顺应历史潮流,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从此走向世界,世界从此认识中国,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从此开始…… 30年前中国刚从“十年文革”中挣扎出来,社会各方面都是千疮百孔,相当落后——中国当时没有一公里的高速公路,向外学习的中国访问团,归国后印象最深的是外国时速百里,宽阔的高速公路;中国当时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是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汽车也许是奢望;中国当时,人们的信息来源是收音机,人们联络的唯一介质是信。农村家中的电器也正如赵本山所说——手电筒,城市中人们见到电视吃惊的是这个黑匣子里的人竟然会动;鸡、鸭、鱼、肉对于城市人也不只是顿顿就有,对于农村来说那更是奢望,就算是过年也不会悉摆桌面,当时的人问路会喊“同志”;当时的人民休闲娱乐会去跑步、爬山;当时,当时,当时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落后,至少和改革开放后相比——现在的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稳居世界前列,改革开放后自行者慢慢减少,摩托车、汽车开始慢慢取代自行车的“王者”地位,汽车不再是奢望;现在的中国网民总数世界第一,互联网取代收音机等,成为当前主要的信息载体,人们的嘴耳获取信息的地位下降,鼠标上、键盘上的手指,盯着显示器,发光的眼睛成为新时期的主将;本山大叔所说的家用电器,开始成为收藏馆的新爱。中国的家庭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家庭中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也开始慢慢拥有,城市中家用电器、微波炉、电脑等悉数登场。人们的腰包鼓鼓起来,各种“山珍海味”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而这时的人们开始崇尚健康饮食、绿色饮食,不但要吃饱还要健康。这时的人们休闲娱乐可以去健身房、游泳馆、游乐场,可以去巴黎艾弗尔铁塔品味浪漫,可以去德国慕尼黑阿尔贝斯山滑雪,可以去日本富士山等待樱树花开,可以去希腊投入蓝色爱琴海,可以去撒哈拉体验横穿沙漠的刺激,去夏威夷冲浪,去,GO! 一、衣食住行的变迁 1.衣:由穿暖到个性化 近30年来,城乡居民消费生活变化最快、最大的是服装。不仅衣着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穿着质量明显提高,服装功能也由过去的单纯遮体御寒演进为体现个性化的审美意识与塑造自我形象。人们的衣着原料和质地提高,成衣率也不断提高,购买原布自己动手做衣服的数量减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年服装生产量只平均每人一件,而今高档商场、品牌专卖店里的国际名牌服装琳琅满目,各种品牌、不同款式的服装争奇斗艳,使我国居民服装绮丽多彩。 2.食:由吃得饱到吃得好 这一变化,首先表现在粮食消费比重下降,表明人民不再为吃饱而发愁。而在粮食消费内部构成中,对玉米、高粱、红薯等粗粮消费明显下降,而对大米、小麦等精细粮消费上升。在主食消费比重下降的同时,副食特别是动物性食品消费的比重明显提高,在对原粮消费相对下降的同时,对加工食品特别是风味、疗效、

经济开发区十三五规划

经济开发区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是**开发区攻坚克难、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更是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采取新举措、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时期。 (一)明确发展思路,谋划发展举措。 (1)突出工业核心地位。一是进一步明确开发区的定位,即以工业为主,集商贸、物流、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开发区;二是培育主导产业,积极引导同类企业聚集,做大做强优势行业,最终形成产业集群;三是扶持骨干企业,要分规模,分类别加以引导和指导,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实现其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到2020年有20个销售收入达5亿元的企业,40个销售收入达1—10亿元以上的企业。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全力打造好开发区的硬 件建设。一是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和倾斜;二是加大对开发区投资公司投资力度,使之自主运行,早见成效;三是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分期完成开发区道路建设;四是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加速完善电信、有线电视、宽带等配套设施。同时要依据开发区总体规划,循序渐进地推进,到2020年底,完 成开发区内已批拓区面积的全部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3.5 亿元,其中开发区投资20亿元,基本建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善,集工业、商贸、 物流、金融、文教、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开发园区。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东向发展,主攻长三角,紧盯珠三角,关注中韩自 贸区、合肥自贸区(待批)等地区,加速融入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大力实施产业招商、资源招商,全力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努力把开发区建成皖江城市带和皖西南的配套产业基地。继续坚持走出去战略,明确重点区域,加大宣传力度。在招商引资方式上,要做到主动出击与被动接收相结合,县内聚集与吸收外资相结合,以商招商与驻点招商相结合。 (4)做强工业主导产业。发挥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的引领作用,把握产业发展总体 方向,促进产业培育壮大。优先支持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品牌创建。重点支持最有发展潜力的电子产业率先突破,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扩张,增强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支持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机械制造业加强技术集成和联合攻关,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提升产业自主发展能力,抢占科技经济发展制高点。协调推进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协调发展,为提高经济长远竞争力夯实基础。培育发展成长性较好、竞争力较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企业有效对接国内知名企业、科研机构、金融资本,促进创新型企业迅速形成产业化能力。支持企业拓展新的产业领域,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新项目,推动项目尽快落实和开工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扶持力度,力争在5年内成功培育5家以 上上市企业,提高开发区对县域经济的贡献水平。 (二)制定发展目标,推动园区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产业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1) 第一节发展基础 (1) 第二节问题和挑战 (3) 第三节发展机遇 (4)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目标 (5) 第一节指导思想 (5) 第二节基本原则 (6) 第三节发展目标 (7) 第三章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8) 第一节优化区域发展布局 (8) 第二节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12) 第三节完善产业发展平台 (34) 第四章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37) 第一节口岸基础设施 (38) 第二节沿边城镇基础设施 (39) 第三节交通基础设施 (42) 第四节电力基础设施 (48) 第五节信息基础设施 (50) 第五章推进重大工程 (51) 第一节通关便利化工程 (51)

第二节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52) 第三节技术创新工程 (52) 第四节人才支撑工程 (53) 第六章规划实施保障 (53) 第一节组织保障 (53) 第二节体制机制保障 (54) 第三节政策保障 (55)

加快内蒙古沿边开发开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我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入推进兴边富民、维护边疆繁荣稳定的重要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的发展定位,全面提升内蒙古沿边地区外向型产业发展水平,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是指以沿边口岸和沿边城镇为核心的边境旗(市)组成的经济区域,适当兼顾自治区经济腹地对外开放口岸和与边境旗市产业联系紧密的开发区。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一节发展基础 内蒙古沿边地区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区域,围绕沿边开发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与俄蒙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以对外贸易、口岸物流、进出口资源加工等为特色的产业体系。 边境贸易不断扩大。2012年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12.57亿美元,其中对俄蒙两国经贸总额达到59.84亿美元,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制度的变迁和展望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制度的变迁与展望 牛效龙 (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6-6,100034)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相伴而生共同深入,虽取得一定成绩,但艰难曲折,改革中仍存在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解决,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选人、用人、收入分配、劳动社会保障体制等各项制度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文章首先对中国国有企业三十年来人事制度改革进行简要回顾,总结了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就,剖析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方向。 【关键词】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制度变革历程 (一) 中国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用人制度)的发展演变 建国以后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曾经多次调整。从解放初期国营企业实行的军代表制到1950年开始普遍实行工厂管理委员会制度到1951年东北地区部分国营企业推行并在1956年前广泛推行的“一厂制”再到1956年起延续到1984年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都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息息相关。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改革传统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也成为必然。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实行厂长(经理)负责

制”。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开始对国有企业领导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从此进入厂长(经理)负责制时期。1987年8月国家经委等三部委召开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制度改革已经从试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厂长负责制下,在企业的厂长(经理)、党委会、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权力主体中,厂长(经理)的权力得到极大提升,“一厂之长,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处于中心地位,起中心作用”,厂长(经理)实际上处于无从监督的地位,不利于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1991年9月,江泽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企业内部领导体制谈话,提到“三句话”,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样,从1986年11月到1991年9月,经过不到五年时间的实践,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又一次发生了重大调整。然而在实际贯彻执行中,厂长(经理)和党委书记往往由一人担任,更加强化了无从监督企业领导人的问题。 1994年以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期。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开始按照公司制企业的治理结构来规范,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组成的决策机构、辅助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独立、逐级授权、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的纵向授权模式。在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方面,不仅要解决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具体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具体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状况调查报告 暖通1002 张文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4周年。 在我的家乡,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又如何,我经过十三天的时间就我的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时间: 8月1日~ 八月15日 二、调查地点:山东省郓城县张集乡 三、调查对象:村民,村干部,乡医院 四、调查方式:询问部分本地的人及自己的亲朋好友,以查询网络的方式获得详细的数据 五、调查内容:家乡人民就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变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为主题进行调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农村实施的各项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了解人们对这些政策的理解等。 六、总体状况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 1、物质方面 首先说吃,爸爸生活在六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还没开始复

苏,人们还不能吃饱穿暖。豆腐,萝卜、白菜,都很难吃上一顿,更不用说鸡蛋、猪肉、鱼一年也不能吃上几次。到了现在,每家每户的饭桌上几乎天天有两三个青菜,还有肉或熟食。 其次谈谈穿吧,看着现在满大街样式新潮、色彩艳丽的衣服,你很难会想到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穿衣情况。爸爸小时候穿的是哥哥、姐姐们穿剩下的衣服,穿坏、穿破时也舍不得扔掉,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洗干净又穿在了身上。而且那时的衣服布料粗糙,样式单一,颜色基本上就是蓝、绿、灰。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岁月里,“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她们都为能穿上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而骄傲。鞋子却是奶奶一针一线,纳底儿做的。 在住房方面,六十年代的住的都是茅草房,烧的都是木材,对环境污染不是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住上瓦房、楼房。据了解,改革开放前,未实行计划生育,每家都有四五个孩子,房屋数量不够,一家人一般挤在一个屋里。到了现在,人们再也不会为住房问题担忧。而且屋内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客厅中有电视机,冰箱、录音机,洗衣机……各种家电应有尽有。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在交通方面,我们村与相邻的几个村子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村村通工程,把公路铺到了农民的家门口,改变了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旧貌。而且也加强了各村之间的交流。 出行方面,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过去想都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转眼之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早已有了32个年头了。在这32年当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不错,要是没有当初的邓小平一声令下喊出来改革开放的口号,谁又能知道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以珠海为中心的经济特区,使工业规模显著扩大,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所有制结构日益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行业分类广泛、技术含量较高、外向度突出的工业格局。按照近几年统计显示,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6.97亿元,比1978年增长8.1倍,平均每年递增11.7%增长. 改革开放不仅仅使国内的生产总值达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使得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农民们的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的就是中国的工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 中国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从而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可以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的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其次,,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自从2001年中国申请加入WTO组织来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紧接着就是2001年中国的申奥成功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也是世界给中国最大的肯定。之后神州五号,六号乃至七号的升天,是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都证明了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面还是在科技上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中国不再是停留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了。 再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吃的方面,人们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并趋于优化。我国商品早已告别短缺,进入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的年代,七、八十年代“吃粮凭供应,副食要票证”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总量增加,在质量上面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浐河经济开发区建设规划规划预案

浐河经济开发区建设规划策划方案 第一部分:市场分析 蓝色家园地处东郊浐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紧靠浐河西岸,距西安市的 "东大门"交通要道之一的咸宁东路200米,环境条件较好。 鉴于双方未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关于该项目的市场调研只是在宏观上和较小范围内进行。依照房地产行业成熟经验,项目前期定位对项目的整体成功运作阻碍可达到40%,鉴于此我方建议能在正式签订合同之后展开深入调研,以利于项目的准确定位,同时为将项目推向市场积存足量的目标购房人群,实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策划理念。 该调查报告通过对项目周边情况的调查,希望能为蓝色家园项目的产品定位,提供市场参考。 一,区域概况 人文环境 项目周边有西京大学,交大思源学院,凯联学院等大中专院校,有闻名中外的半坡文化遗址——半坡历史博物馆等文化名胜。 交通

本项目据西安市东大门交通要道——咸宁路仅200米,有8路等公交车途经此地。 区域项目 浐河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期规划面积3。86平方公里,由北部工业区,南部旅游度假区,中部商业街三部分组成。工业区规划有功能齐全的公共建筑,如治理,金融,商贸,科研,人才培训,学校,医院,饭店等,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为娱乐区,风景扫瞄区,不墅居住度假区和治理服务区等四大功能区。 灞桥科技产业园 位于灞桥区,立即开工建设,以信息,高科技材料,加工业为主导产业。 前景 和灞桥科技产业园将在滻河,灞河流域形成以房地产开发,休闲娱乐,餐饮,以及以高科技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从全然上改变城东区域内产业结构单调(要紧是纺织业和军工),无支柱产业的现状,为区域经济快速,健康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周边在建项目

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沿边开放地区都市规划咨询题的考虑与对策在我国长达2.2万公里的沿边开放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边境都市,这些都市既是我国内陆边境界区国土资源开辟与经济建设的据点,也是对周边国开放的窗口,当前崭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为沿边开放地区都市的进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了带来了相应的新咨询题,积极探讨沿边开放地区都市规划的新咨询题及相应对策,无疑对促进沿边开放地区进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背景考察长期以来,我国沿边地区作为边远地区,受国际关系,方针政策等条件因素的妨碍,远离国家经济建设中心,其经济进展未能与全国经济进展融为一体,受“打完再建”思想民妨碍,投资甚省,边远成为沿边地区进展的区位劣势。而且由于交通别便、人才奇缺等使沿边地区大部分成为贫困降后地区,国家每年需提供大量的财政补帖。沿边地区都市化进程缓慢,都市化水平低下。“十一界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特别是沿边各地区实施“南联北开、东进西出、全方位开放”战略方针的实施和近几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缓和和正常化,使沿边地区成为与我国南方广东等沿海地区开放门户相对应的进展对外贸易、经济交往、国际交流的地域和口岸。使边远这一劣势转化为区位优势。使沿边地区、都市同沿海地区、开放特区一样,成为我国大陆最具开敞开发潜力、进展力的区域和都市。沿边开放地区都市规划的进展方向分析社会主义打算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划目的打算的深化与合理布局项目,要紧为生产服务――贯彻规划(贯彻规划原则与国标)与打算相辅相成既为吸引外资、经济进展服务也为制造好的人居环境服务――研究型规划(研究预测疏导综合进展咨询题)规划背景妨碍因素单一性、封闭型复杂性、开放性把握因素的程度确定性别确定性对象主体政府与官员除政府官员外,新增房地产商、企业家等都市建设投资渠首国家投资(目光向上)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还有外商投资(目光上下、内外结合)土地利用制度要紧为单纯的物质形态规划有偿使用规划核心内容行政手段为主注重综合性的超态规划规划措施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社会手段并重沿边地区都市进展的动力由比较单一的戍边、开辟边境资源的据点向比较多元化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边境贸易为导向的多层次的经济技术合作、大通道的建设、跨国旅游业的进展、口岸的全方位开通、沿边开放都市的建设等方向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沿边地区都市规划对都市规划工作的妨碍是全方位的,现仅就要紧内容概括如下:由此可见,沿边地区的都市规划工作因沿边地区及城镇的超常规进展而面临着崭新的、前所未有的系列咨询题,须适时提出新对策。二、咨询题审视咨询题之一:都市进展方向雷同化长期以来,边境都市建设还未能统盘思考,诸都市之间还未有合理明确的地域分工,边境城镇的直接腹地,由市、县、国营农场、森工局林场等条块分割的体制构成,地点利益的倾向,各自为政的开辟方式,使边境城镇各项事业规划和建设进展难以协同并发挥整体效应;由于边境界区开放较晚,开辟层次较低,加之多年处于边防前哨为国际重镇,致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效益差,第三产业及科技文化降后,边境都市实力较弱,普通均为小城镇。改革开放以来各城急功近利,忽视都市性质的深入研究,致使多数城镇进展方向雷同,诸如“口岸都市”、“商贸都市”、“农副产品加工”都市等。咨询题之二:都市规划与进展单纯注重经济效益当前许多边境城镇在规划与开辟中单纯追求容积率和聚拢效益,别是见缝插绿,而是见缝插针(房),眼前尽管利润可观,但人居环境差,都市交通对策等大都市咨询题提早在黑河、绥芬河等沿边开放都市(小都市)浮现。咨询题之三:重开辟区轻老城区虽然出于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改善投资环境等良好的愿望,很多边境城镇纷纷脱离老城区避建边境经济合作区,致使老区规划建设脱节,开辟区热咨询题很多。咨询题之四:妨碍规划的别定性因素太多,规划人员进退维谷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妨碍,边境都市规划与进展在项目的性质、规模、进展数量与速度等方面均存在着从多的别定性,作为打算的和深化的都市规划的习惯性已别复存在,按传统规划模式规划人员难以搞出既令地点领导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 ——以杰克魔豆咖啡连锁事业为例 罗天行政管理08 200800030096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能与世界级企业一比高低的民族企业,比如海尔、长虹、联想、健力宝、TCL 集团等。它们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如人本管理、目标管理、文化管理等管理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可否认,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或多或少借鉴了西方优秀的管理思想,但在一步步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的管理思想,而下面我主要以杰克魔豆咖啡连锁企业为例来陈述我所了解的一些不同的但十分有效的管理理念。 杰克魔豆咖啡连锁企业是我从我的家乡广东起步并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拥有自建设计、工程、培训、售后团队、中央厨房和咖啡烘焙工厂。旗下的“杰克魔豆咖啡生活馆”目前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拥有20家店铺;旗下另一品牌“潘多拉城市行动咖啡”针对崇尚时尚的青少年和年轻白领消费族群,在上海与珠三角起步,已有12家,并每个月以2至4家的速度持续发展。 我也是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才知道这个企业,第一次去是因为同学的推荐来到它旗下的一间“杰克魔豆咖啡生活

馆”。它位于高楼林立的商业区,这时眼前突然出现一个别具一格的咖啡店:冷色调的装饰、柔和的灯光、干净利落的设施,使咖啡店看起来冷静而不失温馨。店内顾客不少,却意外安静,似有似无的Jazz音乐萦绕在耳际。我到二楼坐下,服务员礼貌地问候,送上一杯水,再没有打扰。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咖啡店很不一般,其装饰鲜明、独特,风格独树一帜;一走进店内就可以看到一个可以转动的约2米高的巨型书架,书架上摆设着各种书籍杂志和贩卖的咖啡豆和咖啡机,座位区分为吸烟区与非吸烟区;二楼的设施比较丰富,coffee lounge、6.1DT系统的视听室、雪茄室、临街咖啡座、视讯会议室、网络资源区以及比较独特的空气商店,整个氛围颇具后现代主义,营造了一种懒洋洋的咖啡生活。 “生活”正是这间咖啡店的品牌,而竖立品牌意识正是杰克魔豆咖啡连锁企业和其他咖啡企业的最大不同之处。我们熟知的上岛咖啡、星巴克等咖啡企业都没有这样独特的品牌,首先这里不是让顾客吃饭的地方,而是让顾客在没地方吃饭的时候来这里享受自己的空间。杰克魔豆的服务员也从来不过来收拾桌子,除非顾客叫她们,它们采用的是“被动式”服务。正是这种被动式的服务,几乎颠覆了整个广东喝咖啡的习惯。杰克魔豆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当然,受到关注的除了顾客,还有一部分是喜欢这个商业模式而蠢蠢欲动的加盟商。尽管国内外知名咖啡品牌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情况调查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情况调查 随着1978年的改革开放大潮,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为了了解我家乡的变化,在暑假期间我做了一个关于家乡发展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 2011年8月1日~9月1日 二、调查地点: ○1家中○2村街○3村委会 三、调查对象: ○1村民○2村干部 四、调查目的: 对有关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的各项数据和现象状况进行比较准确的了解与统计,并且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和现象,客观具体地总结出一些家乡发展变化的概况,从而使大家对我家乡改革开放的发展变化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五、调查问题(内容): 1、你认为自己家的收入有什么变化吗?如果可以创收,那么你认为这些收入如何支配? 2、你认为自家近几年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3、你认为自己应不应该大胆创业? 4、你一般把收入花在哪些地方? 5、你认为这几年村民自治有什么长足的发展?自己可以在村委会表达自己的意志吗? 6、村里有什么娱乐设施方面的改进?村民的精神面貌有什么改变? 六、调查方法 ①上网查询②走访村民③查阅报刊④询问村干部 七、调查结果 1、30年前的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烧的都是木材和煤炭,对环境污染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步入了电气化时代。都喜欢使用对大气没有污染的燃料。 2、30年前穿的的是单一棉衣,吃的是仅是能解决温饱的口粮,然而现在穿的是时尚,吃的是享受。 3、以前出行都是步行、自行车,现在一般是摩托车或轿车。 4、人们的思想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以前,大人们不重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与不学

一个样。现在,每家每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进大学校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农民,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5、以前村委会决定村里的大小事务,现在村民能自己参与决定自己切实利益的事。 6、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现在农村合作医疗,九年义务教育还有逐步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是大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八、结果分析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据统计,1997年粮食总产已达283.4万吨,增长106.7%,年均递增3.9%,棉花总产3.3万吨,增长81.3%,年均递增3.2%,油料总产18.6万吨,增长23.16倍,年均递增18.2%. 2、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为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满足市场,保障供应,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成效显著。据统计,1997年大畜牧存栏67.09万头,增长108.4%,年均递增3.9%,生猪存栏148.77万头,增长53.7%,年均递增2.3%.肉类总产22.79万吨,增长6.33倍,年均递增11.1%.其中猪牛羊肉18.67万吨.增长5.35倍,年均递增10.2%。同时山羊存栏和家禽存栏,也有较快的发展,大幅度的增长。 3、改革开放以来,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和标志的农村政治发展步伐也开始起步,并不断前进,其成绩巨大,并呈现出独有的魅力和特色,受到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总体来看,其特色可以从几方面体现: 一、在政府主动强力推动下进行,取消了过去的生产队组织,并规定了村委会的性质和任务,确立了村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为村委会的建立、实行村民自治和直接民主,保证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宪法保障。随后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了村委会,实行了村民自治制度。而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正是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标志和体现。 二、村级党组织起着独特作用,村级党支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村民自治的实行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依靠村党支部和支部中的党员,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村民群众中,广大村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也通过村党支部向上级反映。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自治,农村各种组织包括村委会也要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不能离开党的领导去谈自治。然而在现实的村民自治中村级党组织的实际定位、作用发挥也面临着重新考量的问题。村民自治是农民自治,自己选举自己的领导者村委会、村委会主任,并接受领导者的领导。 4、家乡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 一、1978年-1988年从单一的渠道与制度化,集体化向多重的渠道与并列化,两元化转变,从被动化到主动化转变 二、1989年-1998年精神文明生活成为农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绝对要求,农村的文化传播从80年代的主动化进入了90年代的选择化。基本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体系。 三、1999年-2008年多维视线下的文化接受和数字化信息社会的来临,使得农村文化生活终于走出农村,与社会和世界接轨。 九、合理化建议 1.肯定家乡在改革中所取的丰硕成果 2.进一步探讨深化改革的思路 实践向我们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是符合广大中国人民要求的,是符合历史与现实

扬州经济开发区区域发展规划

扬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扬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二00四年十二月

扬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一、概况 扬州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6月,于1993年10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辖六个行政村,规划控制面积为16.52平方公里,2002年根据市政府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将八里、施桥两镇划入并组建文汇、扬子津两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为72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5.57万人。扬州经济开发区位于城市南部,南临长江、北接新区、东靠京杭大运河、西至古运河与邗江工业园,是扬州的南大门。 二、规划的目标与内容 1、发展目标。 本区域的规划目标是以吸引外资为主、充分利用民资与内资,发展电子信息、汽车机械、纺织化工等产业,基本形成高技术、高效益、外向型、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 发展目标:近期至2005年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利用民资年均增幅达50%以上,外贸出口年均增幅达30%以上。 2、功能定位。

长江枢纽港口,扬州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综合配套完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能充分体现扬州市城市现代文明的城市新区。 3、产业导向。 ――主导产业。充分挖掘扬州现有的优势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附加值较高的机械、电子和汽车工业,充分利用长江的水资源发展精细化工和纺织工业,使其成为本区域的主导产业。 ――第三产业。充分利用高旻寺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利用教育资源发展教育产业,利用港口优势及运河延伸的广大腹地发展仓储物流业。 4、规划分区 根据现状情况及发展方向分析,规划将开发区划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 北区的主要功能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安排开发区的行政管理、商业贸易、金融服务、商务接待、生活居住等项目;中区的主要功能为科教旅游及生态环境建设区,起过渡与隔离作用;南区主要功能为发展耗水量大、有污染的二、三类工业及仓储物流业。 三、空间布局。 根据城市总体发展方向以及本区域的自然条件,资

我国沿边四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少数民族地区四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秦为胜 2010年6月29日,中央明确提出“积极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这是继北部湾经济区之后,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广西又一项开发项目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2016年8月1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凭祥成为广西继东兴之后,国家在广西布局建设的第二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一、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所辖的东兴市、港口区和防城区防城镇、江山乡、茅岭乡,国土面积1226平方公里,总人口43.3万人,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和西南、泛珠三角与东盟三大经济圈结合部,位于我国陆地边境线与大陆海岸线西南端交汇处,与越南经济特区—芒街仅一河之隔,是我国与东盟陆海河相连的区域,是我国内陆腹地进入东盟便捷的海陆门户。 东兴市处在中国华南与西南经济圈结合部,是中国-东盟的重要连接点,拥有大港口、大物流和临港大产业的强大腹地依托,既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又处在西南出海出边大通道,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根据建设规划,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国土面积1226平方公里,海岸线537.8公里、陆地边境线100多公里,拥有西部最大港口、中国沿海12个主枢纽港之一—防城港,以及防城港、东兴、企沙、江山等4个国家级口岸,有东兴、峒中、杨屋、里火、滩散等5个边民互市点;与越南芒街市隔河相邻,是我国唯一与东盟陆海河相连的地区。 国家给予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功能定位是立足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坚持开发与开放相结合,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开放带开发、以开发促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内引外联作用,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行先行先试。增强与东盟国家的互利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构建国际重要交通通道;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推动试验区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先行区、沿边地区经济增长极、国际通道重要枢纽和睦邻安邻富邻示范区。重点布局五大功能区,即国际经贸区、港口物流区、国际商务区、临港工业区和生态农业区。 东兴重点试验区建设具有五大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特点以及趋势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内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1]。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看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 (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至此,沿海293个县市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1991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和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内设了15个保税区,区内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内地省会的开放格局。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使我国出口额由1979年的136.6亿美元迅速增加为1992年的849.4亿美元(见表2),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5%增到1992年的17.5%,出口依存度也接近世界正常25-30%的水平。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1992年的11位,提前8年实现了预定的2000年出口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战略任务,出口贸易成绩与过去封闭时期相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 2011-07-07 15:54:30作者:胡建兰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浏览次数:4 网友评论0 条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使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为丰富,极大推动了我国民生改善的步伐,中国人民在经济、教育、医疗、社会关系、个性自由等几乎所有人类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经济、社会、资源及实践中的偏差等多方面的制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与问题。 一、中国民生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统计,中国人类发展指数(HDI)从1975年的0.530上升到2008年的0.793,排名从1999年的全球第105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81位,成为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提高最快的国家之一。 1.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979—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高6.8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大幅提高,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水平也大幅提升。据世界银行统计,1978年,我国人均GNI只有19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1%;改革开放后,人均GNI水平大幅提升,2008年达到277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2.3%。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979—2007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979—2007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1%。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贫困标准),城镇家庭为57.5%;1996年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以下,中国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长远发展规划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开发区, 规划, 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2000年―2010年)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21世纪初叶,将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重点实施的阶段,同时也是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确立未来10年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大开放、大开发和大发展的蓝图,根据《西安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纲要)》的部署,结合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西安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机遇(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西安市主要的经济增长点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西安市为扩大对外开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设立的。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坚实的基础。截止1999年12月,开发区共引进合同项目192项,总投资115.2亿元人民币,合同外资7.18亿美元(其中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投资占60%),实际进资已经超过65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4.08亿美元。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亿多元,已使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水、电、气、热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达到“七通一平”条件,可基本满足各类项目建设的需要。目前入区项目开工113个,竣工投产项目68个,基本形成了以机电一体化、医药和生物工程、食品饮料以及新材料为主要行业和以高新科技产品为主导产品的工业结构。1999年,开发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55亿元,工业产值31亿元,工业增加值9亿元。在西安市历年经济工作目标考核中,经济

开发区始终名列前茅,不仅为西安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发挥了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为开发区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二)实施西部大开发,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了历史性的大好机遇伴随着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决策的启动和实施,国家将会在政策、项目等方面向西部倾斜,还将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这将从根本上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西安位于西部的门户,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和前沿阵地。而作为西安重要经济增长点的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因其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运作的管理机制,自然会在大开发的热潮中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和技术,并率先得到大发展。所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性机遇,审时度势,科学筹划,研究确立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十年发展的基本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规划的总体指导思想和主要发展目标(一)总体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工业开发这一历史性机遇,以晋升国家级开发区为契机,坚持和发展“巢凤相成、滚动发展、高大名洋、求实创新”的建区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尤其是加大对国内外知名公司的招商力度,提高利用外资(包括外地资金)的水平和质量;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使开发区的主导产业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增强;同时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提高区域服务和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