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整理)岩牡丹属植物的养殖

(整理)岩牡丹属植物的养殖

(整理)岩牡丹属植物的养殖
(整理)岩牡丹属植物的养殖

岩牡丹属(Ariocarpus)植物的养殖

一、岩牡丹属植物概述及分类

岩牡丹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北部德克萨斯和新墨西哥州地区,由于常年的干

旱炎热气候,该属整个植株在原产地几乎全埋在地下。植株大多单生,成年株偶

尔会从基孳生仔球,具甜菜状的肥大直根,植株地上呈莲座状,顶端附生乳白色

绒毛。体色青绿色,附生白粉,株幅根据品种不同从7-20厘米不等,疣状突起

呈肥厚三角形。花:夏末秋初顶生,花径约5-6厘米。

墨西哥境内大部分是高原和山地,除

墨西哥湾沿岸地区降水量较多外,广

大的高原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特别是

北部降水量不到250毫米,属荒漠、

半荒漠地区,很适宜仙人掌的生长。

仙人掌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在墨西哥,不论高原或平川、山丘或

盆地,到处都可见到仙人掌。墨西哥

的仙人掌种类繁多,约占世界已知仙

人掌品种的一半以上,它们形态万千,

风采各异,其中包含岩牡丹属等众多

珍稀品种。

该属品种包含:姬牡丹、黑牡丹、龙角牡丹、花牡丹、玉牡丹、岩牡丹、三角牡丹、象牙牡丹、连山、龟甲牡丹、龙舌兰牡丹、勃氏牡丹等。

二、土壤与栽种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该属植物的生长特性,笔者在描述个人养殖经验的同时,参阅了大量源产地资料,从而更好的进行对比,描述。

在源产地,岩牡丹属植物都是生长于石灰性的土壤中。由干终年较为旱的气候环境,使得该属植物同样拥有极强的储水及抗挥发的能力,通过原产地考察资料我们能够看到,岩牡丹属拥有巨大的地下块根,从而保证生命的延续。

在原生地的资料记录中,往往在那些有着渗水性好、易碎的多孔石灰石的地域会有大量的该属植物出现。由此能够看到,可溶性钙及其他矿物质是岩牡丹属植物所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在多数情况下,石灰质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但是,通过原产地土质采样分析,大量的该属植物是生长在石膏质土壤(主要成分是硫酸钙)里的。石灰石碎片通常是与含有坚硬的沙质粘土、大量的矿物质及低水分的土壤混合在一起。硫酸钙(石膏)是一种微溶的物质,通常地下水、雨水及露水都能够释放出钙离子,与之相反,碳酸钙作为一种难溶的物质,只能通过与水及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重碳酸钙,从而被植物吸收。要注意的是,园艺使用氢氧化钙无法进行剧烈的碱性反应,会对植物的根部产生破坏,因此是严格禁止使用的。值得推荐使用的是同时具有碳酸钙及碳酸镁成分的是白云灰岩,它能够提供可溶性的钙镁重碳酸盐。

经过笔者实践,岩牡丹属植物很难在以泥炭土及类似的土质作为长期种植介质的种植环境中生长(根系不能够很好的透气),尤其是在成熟期。尽管在短时间内,它们会显示出良好的生长迹象,但最终只会导致其产生不良的根系,这种现象在三角牡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会导致其三角状疣变黄直至死亡。

通过原产地土壤分析比对及笔者经验,比较适合该属野生植物的理想介质应该是含有粗沙的肥沃土壤。野生植物理想种植介质的配比为:30%的重质粘土,50%的粗沙以及20%4mm左右的石灰石碎片。该介质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够恰到好处地恢复到干燥状态,而不会在湿润的状态下变得密不透气。当然对该配方中的各种成分的比例并没有严格要求,爱好者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在干燥炎热的区域,可适当增加粘土的比例,降低粗沙的量及其大小,以防止介质中的水分流失过快。同时在介质可加入一些如浮石类的多孔材料作为粗沙的一部分,而且还可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钾缓释肥料,这些对于种植该属植物都是大有好处的。

对于该属的园艺品种,由于从小在大温差,高空气湿度的优质环境下生存,其大多数植物的根系并不像野生植株发达,同时,为了促进生长,大多数养殖场采取砍根、无菌栽培的方式,以缩短成长年限。使得此类植物体内的细胞浓度较低,

抗干旱、抗病菌能力较弱,如按照野生植株培土及养殖方式,根系很难成长,同时由于没有野生大块根系的营养储备,叶片(疣)极易干缩、发黄,从而失去了园艺植株的观赏性,甚至死亡。

对此,笔者建议重质粘土的配比适当提高(以满足园艺植株弱小根系的生长);同时采用透气性较强的粗制陶土盆进行种植。

园艺植物理想种植介质的配比为:50%的重质粘土,30%的粗沙以及20%3mm左右的石灰石碎片。此种培土方式配以粗制陶土盆,能够有效满足植株根系透气及生长需要,保证毛发状根系的良好生长。

三、上盆及换盆处理

牡丹属植株的最佳上盆、移栽时期在春末及初秋,此时国内大多数气候适宜(白天30度;夜间20度);同时有着较大的昼夜温差,根据笔者经验,较大温差能够促进牡丹属植株的生根及成长,加上小型温室效应,白天温室温度能够达到40度;夜晚通风降至20度是最为理想的生根生长环境。

为了保证植株能够迅速恢复,在上盆前,应提前对根系进行处理(去掉毛发根系,保留主根)同时在处理伤口上涂抹杀菌粉,并放置通风处晾干。根据野生、园艺类型不同,晾晒的时间也有所差异,根据笔者经验,新到野生植株,一般晾晒2周左右较为适宜;园艺植株由于其根系弱小,建议在没有根系损伤的情况下,晾晒3-5天时间即可(根系有损伤者可适当延长晾晒时间),从而保证植株的快速恢复。晾晒过后,将植株上盆并放在高湿度大温差的遮荫环境中,1周后每隔3天从盆底吸水一次,15天后可正常浇水(所用水中可适当参入杀菌剂)。

对于岩牡丹属植物,种植2-3年时间进行一次翻盆对植株的生长是很有帮助的,通过翻盆的处理能够有效舒缓根系并在土壤中添加必须的养分。对于健壮的野生植株,可直接退盆,去掉部分土壤并种入稍大的盆种;对于根系较弱及园艺品种,换盆可参照新上盆的植株处理方法,从而保证植株的健康。

四、浇水与施肥

浇水的频率取决于很多方面,比如介质种类、介质的空隙大小、温度及通风条件,而最重要的就是植物是否处于生长期。如采用上述介质进行种植的植物,在国内,通常是在三月下旬至十月中旬(此时正是岩牡丹属植物的生长季节)在温室环境下平均每两个礼拜浇一次水,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各地的气候条件及植物的生长状况。岩牡丹属植物属于季节性生长的植物,其在仲夏会进入半休眠状态,因此可根据其这一习性对其进行适量的控水,自仲春至初夏及末夏至其花期之前,岩牡丹属植物对于水量的需求达到巅峰状态。如果恰好这段时间伴随的是炎热干燥天气,植株会很快干掉,因此需要每隔几天浇一次水。花期结束后,该属植物一般会从11月上旬开始进入为期一个冬天的休眠,因此这段期间,要保持其绝对干燥。在炎热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植株会需要更加多的水分,同时其生长活跃期、休眠期及花期也会受到其漫长的生长季节的影响。

尽管缺乏准确的证据,水的品质确实是对植株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雨水要比普通的水更加适合,因为其不含有一般水中的漂白粉成份。还有不少种植者在其雨水存储装置的进水口,垫上了一块石灰颗粒滤垫,这样做不光可以过滤掉雨水中的不溶物及酸性气体(二氧化碳、硫氧化物和氮气),而且还能以可溶性的重碳酸盐、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形式为水源补充钙质。这种水可以在包括岩牡丹属植物在内的所有多肉植物上使用,效果十分明显。笔者在植株生长期,喜好将野生品种放在室外淋雨,以模仿原生地大雨补水的效果。

对于园艺植株最好通过浸盆的方式进行补充水分,所加的水量应该控制在30分钟左右内吸干的量。通过浸盆法进行补充水分有两个好处:首先植株的“颈部”不会过于潮湿,这样就避免了烂根的危险;其次能够使植株上的绒毛不至于缠结,保持美观。浸盆法唯一的不足就是会造成盐分在土壤表面结晶,但是这个可通过少量的喷雾或者顶部浇水进行去除。

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最好是于浇水同时进行——在水中加入肥料与自吸性杀虫剂。笔者建议所添加的肥料最好是含有丰富的碳酸钾或者是磷酸钾与碳酸钾混合物的可溶性肥料。病虫害的防治可在每年的春天及末夏通过在水中加入自吸性杀虫剂进行一年两次的防治。如果在这期间发生轻微的病虫害,最好使用马拉松及尼古丁酒精溶液进行防治。

五、光线、温度及通风

要想植株健康的成长,除了拥有强壮的根系吸收及正常的浇水施肥养护下,还需要充分利用光线、温度及通风条件进行调节,才能保证健康的生长繁殖。

光线

对于生长在墨西哥北部的岩牡丹属植物来说,适中的日照强度对植株的生长尤为重要。在野生环境下,大多野生岩牡丹属植物被石土半掩埋在地下,能够有效抵抗高强度阳光的直射。太阳光能够保持其叶片的紧密性,同时促进根系的发展,使植株健康成长。

当然,高强度光照能够促进硕大根系的形成,同时也会使植株叶片发黄、干缩,这对于爱好者养殖而言从失去了一定的观赏性(特别大多园艺品种,在强光下将迅速发黄、干缩,从而失去园艺观赏性),同时对于刚上盆的植株,高强的光照将使其迅速脱水,甚至导致死亡。

根据笔者养殖经验,一般野生植株在上盆后可放入散光环境下养殖,光线较强时必须适当遮荫(从而保证植株不因光照过强而产生脱水现象),待植株逐

渐恢复,可根据养殖环境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笔者建议,在植株恢复期本着光线宁弱忽强的原则,从而保证根系的正常恢复。等植株完全恢复并开始生长时,可将其移到全日照环境下。国内大多数爱好者喜好将野生

植株其放置室外接受全日照养殖是非常有利于岩牡丹属品系的保持(但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一定待植株完全恢复后才可全日照养护)

对于园艺品种而言,其光线强度与野生植株养护有着较大的差别。

野生龟甲牡丹园艺龟甲牡丹

野生黑牡丹园艺黑牡丹

通过园艺及野生植株对比能够看到,由于湿度、水分、光照都适中,园艺植株长的非常饱满并且色泽艳丽,经过笔者的经验,园艺植株需要柔和的光线及较大的空气湿度才能保证其叶片的饱满性,如果在强光下照射,会使植株叶片立刻萎缩、发黄,从而完全失去园艺的观赏性,胜者会使根系供养不足从而导致死亡。

笔者建议,在园艺牡丹的养殖上应保持较为柔和的光线,从而使叶片柔美、饱满;同时,为了保证叶片的紧密性,应保持较长的光照时间。

根据光线检测:色温6000oK,是最有利于园艺牡丹生长,能够保持良好叶色及促进开花的光线。

温度及通风

在第三小节“上盆及换盆处理”中,笔者对牡丹最佳生长温度进行了说明(室外:白天30度、夜间20度;温室白天40度、夜间20度)

高于40度岩牡丹属植物生长缓慢,当长时间超过45度时植株停止生长,经过笔者经验,当温度达到50度,又无良好的通风条件,植株将迅速萎缩、疲软、有可能会发生植株被灼伤甚至有死亡的可能(此现象在园艺品种中表现更为明显)。对此,在炎热的夏季,当养殖温度上升到45度,应加以强行通风、遮荫,从而舒缓因温度升高造成的植物损失。

根据经验,健康植株在5℃以上的温度就已经完全满足越冬的要求。最难控制的是花期到12月中下旬及入春后第一次浇水后的这两段时间,此时植株的根部并没有完全干燥,如温度降低至5度环境,将可能导致根系腐烂现象,对此,笔者建议在冬季尽量维持10度以上温度,并适当保持空气湿度,从而有利于春季植株的恢复。

六、嫁接植株的落地处理

对于嫁接的岩牡丹属植物而言,由于木芯嵌入较深、自身发根时间较长,大多爱好者因前期处理不当,导致植株未生根就开始腐烂、发霉,从而使整个落地过程失败。为了能够有效说明牡丹属植株落地的要点,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及网络相关资料进行了编辑说明,希望通过直观的图文解说表述落地操作的要点。

——本小结图片来源“仙人论坛”?

?第一步:消毒

大多爱好者落地的牡丹在没有发根前就开始腐烂,除了环境因素外,主要是由于落地过程没有消毒,使得病菌感染了伤口。

75%医用酒精锋利刀具

笔者建议:消毒用75%医用酒精,所有工具和植株上要开刀的地方都要用酒精擦拭,但是一定要等酒精完全蒸发后再动刀!上盆所用泥土也需要消毒处理(微波炉或干蒸)

第二步:下刀

牡丹属落地,下刀的部位非常关键,由于伤口不宜愈合,采用传统的挖木芯方式会导致伤口面错乱,伤口不宜处理的现象,从而导致组织无法愈合。

笔者建议:为了保证伤口的平整性,建议拦腰横切,一直切到无接穗组织为止,操作结束后在伤口撒上杀菌粉,放在阴凉通风处风干(大概需要1个月时间)待切面干燥硬化方可进行下一步处理。

第三步:发根

为了保证植株能够顺利发根,笔者一般将风干植株以栽种方向放于空花盆上并放入温室通风遮荫处,大约1个月时间,植株切面将长出新根,此时,牡丹落地以成功大半。后期,将发根植株移入较为干燥的土质栽种(建议采用无营养的赤玉土)并按照园艺植株上盆方法精心养护。

成果名称中国野牡丹属植物保育研究与开发利用推荐奖种福建

成果名称:中国野牡丹属植物保育研究与开发利用 推荐奖种: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推荐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成果简介:成果从中国野牡丹属植物资源收集评价、系统学、传粉生物学、繁殖、育种、栽培应用等6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通过评价确定了展毛野牡丹等5个种为优先开发利用的种类;结合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成果,重新修订了中国野牡丹属植物分类系统,将中国野牡丹属植物最终修订为8种1变种;探索了中国特有种枝毛野牡丹、毛稔、多花野牡丹的传粉生物学特性,发现限制其传粉的关键因子和野外繁育生殖策略,揭示了毛稔和枝毛野牡丹有性繁殖的关键因素,掌握了枝毛野牡丹种群动态规律;通过种间杂交,成功选育两个新品种'天骄'和'心愿';构建了展毛野牡丹、毛稔、多花野牡丹繁殖、栽培技术体系,并将成果在福建和广东两省推广应用。填补了我国野牡丹属植物基础研究方面的多项空白,推动了野牡丹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应用及产业化。 主要完成人及其贡献: 成果完成人员名单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1、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新品种名称:心愿 品种权号:20140097 品种权申请日:2013.5.6 2、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新品种名称:天骄 品种权号:20140102 品种权申请日:2013.5.6 推广应用情况:项目成果在海峡(福建)花卉进出口服务有限公司、海峡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福建省内12家单位得到推广应用,新增产值6575万元,新增利税1303万元,年增收节支总额达到180万元。野牡丹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全国年总产值已达2.5亿元,在福建省和广东省的总产值约1.5亿元,每年新增产值10%以上,预计未来5年可超过3.5亿元。该项目对中国野牡丹属植物资源评价、系统学研究、传粉生物学、繁殖、育种、栽培应用等6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科学的研究,并将成果推广应用,填补了我国野牡丹属植物基础研究方面的多项空白,推动了野牡丹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应用及产业化,并培

植物组织培养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报告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大蒜茎尖的组织培养 谢婷婷江宋青万嫣文吕凌宇一、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使大蒜茎尖经过脱分化作用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为有结构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增殖培育出大量品质优良的大蒜试管苗。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环境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器材 1 供试材料 以购于府前菜场的大蒜为实验材料,实验在丽水学院生态学院组培实验室进行。 2 仪器与设备 超净工作台、培养事、电子天平、烧杯、容量瓶、玻璃棒、量筒、移液

管。 3 试剂 70%酒精、95%酒精、0.1%升汞、蔗糖、琼脂条、6-BA(1.5 mg/L;2.0 mg/L)、2,4-D(2.0 mg/L)、NAA(1.0 mg/L;)、IBA(2.0 mg/L)、10倍的大量元素、100倍的微量元素、100倍的铁盐、100倍的有机物。 四、实验步骤 1.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诱导培养基:MS+6-BA 2.0 mg/L+2,4-D 2.0 mg/L 出芽培养基:MS+6-BA 1.5 mg/L+NAA 1.0 mg/L 生根培养基:MS+IBA 2.0 mg/L (1)将MS母液(10倍的大量元素、100倍的微量元素、100倍的铁盐、100倍的有机物)按顺序排列、检查是否失效。 (2)在装有3/4蒸馏水的容器中加入0.7%琼脂和3%蔗糖,加热溶化。(3)依次吸取适量各种母液移到容器中。 (4)用蒸馏水定容到相应体积。 (5)调节pH值(用0.1M的NaOH或HCl调节)至5.8-6.0。 (6)向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激素。 (7)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分装(20-30ml/瓶)。 (8)用两层称量纸包扎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牢,然后在高压灭菌锅中121 ℃下灭菌 20 min 。取出三角烧瓶放在台子上,冷却后备用。接种操作所需的一切用具(烧杯、培养皿、灭菌水等),需同时灭菌。 (9)将灭菌后的培养基于常温下放置一星期,观察有无污染。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 李永吉 12101705 12青年农场主班 第一部分: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通过配制母液过程了解植物外植体立体培养所需各种营养成分及激素种类,掌握培养基母液配制的方法。之所以要配制培养基母液,是因为考虑到在配制培养基时使用更方便、操作更简化、用量更准确,减少每次配药称量各种化学成分所花费的时间和误差,所以我们在配制培养基之前将配制培养基所需无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激素成分分别配制成比需要量大若干倍的浓缩母液,置于冰箱保存。当配制培养基时,按预先计算好的量分别量取各种母液即可。 实验所需用具器材有:电子天平(检测灵敏度0.0001g )、pH 计、托盘电子秤(检测灵敏度0.01g )、冰箱、烧杯(1000mL 、500mL 、250mL 、50mL )、量筒(2000mL 、1000mL 、100mL 、50mL )、试剂瓶(1000mL 、250mL 、150mL )、药匙、玻璃棒 实验所需药品试剂有:蒸馏水、1N HCl 、1N NaOH 、95%酒精、各种所需化学药品(分析纯) 实验内容: 1、无机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20倍) 按培养基配方所需量,将各种化合物称量扩大20倍,用托盘电子秤称取,并用200mL 蒸馏水溶解于250mL 烧杯中,如溶解缓慢,可稍加热。CaCl2单独用100mL 纯水溶解。溶解后将以上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定容至1000mL 。倒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保存于冰箱冷藏。 MS 无机大量元素母液配制 2、无机微量元素母液配制 按培养基配方所需量,将各种化合物称量扩大200倍,用托盘电子秤称取,并用200mL 蒸馏水溶解于250mL 烧杯中,。溶解后将以上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定容至500mL 。倒入试剂瓶贴好标签,保存于冰箱。 母液 名称 化合物名称 配方规定量(g/L ) 贮备液的倍数 配制母液称取量/g 母液体积/mL 配一升培养基时取母液量/mL 大 量 元 素 NH 4NO 3 1.65 20 33 1000 50 KNO 3 1.9 38 CaCl 2 0.332 6.64 MgSO 4.7H 2O 0.37 7.4 KH 2PO 4 0.17 3.4

植物组织培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第一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第一节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的学习,使同学们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大概的了解和认识,让同学们建立起对该学科学习兴趣。 二、教学效果目标: 1、理解、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2、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2、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四、教学难点: 1、理解、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2、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五、教学效果评价: 1、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宜采用百分制的方法进行评价,而是采用A、B、C、D四个评价等级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 A、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类型等几个基本概念进行正确的描述,能熟练的判断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能按时按量甚至超量完成

作业,并且无误。 B、能基本用自己的语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类型等几个基本概念进行正确的描述,能基本会判断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基本无误。 C、在老师的指引下或参照课本基本用自己的语言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类型等几个基本概念进行正确的描述,能基本判断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但错误较多。 D、基本不认真听课,课堂很随意,基本不听老师教导,对所学内容基本不懂,很少作作业。 六、采用理论教学。 七、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约(10分钟) 以同学们感兴趣的动物克隆技术人手,向同学讲述克隆技术基础技术,然后转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上来。 二、新课:(约80分钟) 板书: 第一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植物学恩格勒(Engler)系统植物分类344

恩格勒(Adolf Engler)被子植物门系统分科 (据1964年第12版,分植物界为17门,其中被子门如下共62目344科) 一、细菌门Bacteriophyta 二、蓝藻门Cyanophyta 三、灰藻门Glaucophyta 四、粘菌门Myxophyta 五、裸藻门Euglenophyta 六、甲藻门Pyrrophyta 七、金藻门Chrysophyta 八、绿藻门Chlorophyta 九、轮藻门Charophyta 十、褐藻门Phaeophyta 十一、红藻门Rhodophyta 十二、菌物门Fungi 十三、地衣门Lichenes 十四、苔藓门Bryophyta 十五、蕨类门Pteridophyta 十六、裸子门Gymnospermae 十七、被子门Angiosperma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现已知10000余属23.5万余种 分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和单子叶植物亚纲(Monocotyledoneae)两纲。Ⅰ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分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和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两亚纲,如下:(I)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1木麻黄目Casuarinales 1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 2胡桃目Juglandales 2杨梅科Myricaceae 3胡桃科Juglandaceae 3假橡树目Balanopales 4假橡树科Balanopaceae 4银毛目Leitneriales 5银毛科Leitneriaceae 6 Didymelaceae 5杨柳目Salicales 7杨柳科Salicaceae 6山毛榉目Fa gales 8桦木科 Betulaceae 9山毛榉科 Fagaceae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成熟细胞离体——(脱分化)——分生细胞——(分裂)——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态建成————完整植株。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 【水分】 【无机盐】1.大量元素:N,P,K,Ca,Mg,S(由相关的无机盐提供) 2.微量元素:Fe,B,Cu,Mn,Mn,Zn,Co 【有机营养成分】1.糖类 2.维生素 3.氨基酸 4.肌醇 5.天然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1.生长素 2.细胞分裂素 3.其他生长调节剂 【凝固剂】琼脂 【其他物质】1.活性炭 2.抗生素 3.抗氧化物质 4.硝酸银 培养基和组织培养用具的灭菌方式 【培养基,无菌水】高压蒸汽灭菌,0.105MPa灭菌15~30分钟 【移栽基质】曝晒,甲醛熏蒸或高压蒸汽灭菌0.14MMPa灭菌1~2h 【接种室,缓冲室】紫外线灯照射30min,或气雾消毒剂 【超净工作台】紫外线灯30min,之后打开风机过滤除菌 【外植体】不同的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接种工具】70%乙醇浸泡或擦拭,之后用火焰灼烧灭菌 【培养室】3%来苏尔喷雾,或甲醛,气雾消毒熏蒸 【皮肤】先用肥皂洗手,接种前用70%乙醇擦拭 【瓶口,管口】70%乙醇擦拭,用火焰封口

【培养瓶表面】70%乙醇擦拭 【台面,桌面】70%乙醇擦拭或喷雾消毒 植物外植体的灭菌方式 【茎尖,茎段,叶片】1. 用70%乙醇浸泡30秒,再用无菌水冲洗1次。 2.用2%次氯酸钠浸泡15min或0.1%升汞浸泡5~10min。 3.若材料有绒毛,最好在消毒液中加入几滴吐温。 4.消毒时要不断震荡,使植物材料与消毒剂充分接触。 5.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 【果实】1.用乙醇迅速漂洗一下,再用无菌水冲。 2.用2%次氯酸钠浸泡10min,用无菌水冲洗2~3次。 【种子】用10%次氯酸钠浸泡20~30min,或0.1%升汞消毒5~10min,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 【花蕾】1.用70%乙醇浸泡10~15秒,无菌水冲洗一次。 2.在漂白粉中浸泡10min,用无菌水冲洗2~3次。 【根及地下部器官】用0.1%升汞浸泡5~10min 或用次氯酸钠浸泡10~15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 【消毒后的外植体应及时按照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10分) 答: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利用细胞全能性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于植物细胞组织的分化和决定具有关键性作用,分离一个或数个体细胞或植物体的一部分在无菌条件下培养的技术。通常我们所说的广义的组织培养,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即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进行培养,使其生成完整的植株。 2.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障碍、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10分) 植物组织培养的主 要障碍 发生的原因防治措施 褐变1)材料的基因型差异 2)材料的生理状态 3)培养基成分 4)其他因子的影响(培养时间 的长短等)1.选择适当的外植体 和培养条件 2.抗氧化剂和抑制剂 的作用 3.其他防止褐变的措 施(连续转移或预 处理等) 玻璃化 1.玻璃化苗的形态学,解剖学 特征1.选择适当的外植体 2.改善培养基组成

2.玻璃花苗的生理生化特点 3.外植体 4.培养环境条件 5.培养成分 3.改善培养条件 遗传的稳定性自身的遗传特性选择合适的外植体 控制好培养条件 污染污染的来源(材料的本身,由 外界环境侵入)1)供体材料的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 毒的植株) 2)培养物的检验 3)合理的扩繁程序 4)严格的无菌操作 规程 3.组培苗生长环境有何特点?如何提高其移栽成活率?(10分) 组培苗生长环境特点:组培苗水分散失较快,易于萎蔫。吸水能力较弱。所以导致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变:湿度降低、光照增强、温度升高、温差变大。具以上特点的组培苗,在此环境下,叶片失水较严重,根系吸水能力不足,即吸水量小于蒸腾水量,从而造成植物萎蔫,炼苗失败。另一种情况是,空气温度上升要比基质温度上升快,而根系的吸水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与温度是成正比的,当气温升高时,加之湿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实习项目总结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实习项目总结 实习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深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平台,作为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转换的一个过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那么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实习总结怎么写?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实习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实习总结1 一、前言 (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该技术能应用于植物离体快繁、无病毒苗木培育、培育新品种或创制新物种、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人工种子等。而组织培养的实习能够将课本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开拓我们的视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对于提高我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植物细胞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指每一个植物细胞带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的条件下可表达出

该细胞的所有遗传信息,分化出植物有机体所有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成不同类型的器官甚至胚状体,直至形成完整再生植株。 (3)茅膏菜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和研究价值但种子萌发率低,因此可利用种子繁殖获得无菌苗后在进行快繁。 二、实习项目 茅膏菜的组织培养 三、实习目的 (1)复习、巩固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进一步丰富所学知识; (2)了解茅膏菜的形态、习性、种类、用途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3)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重点掌握茅膏菜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技术及方法; 四、实习时间安排: (1)20XX-11-18、20XX-11-24、20XX-11-25在图书馆查阅茅膏菜及组织培养的相关资料;

2010-2014植物组织培养高考题汇编(含详解)汇总

1.(2014广东卷)(16分)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实验流程如下: 在固体培养基上,PLBs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养时间的变化如图17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选用新生营养芽为外植体的原因是,诱导外植体形成PLBs的过程称。 ⑵与黑暗条件下相比,PLBs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优势体现在,,。 ⑶脱落酸(ABA)能提高生物碱含量,但会抑制PLBs的生长。若采用液体培养,推测添加适量的ABA可提高生物碱产量。同学们拟开展探究实验验证该推测,在设计实验方案是探讨了以下问题: ①ABA的浓度梯度设置和添加方式:设4个ABA处理组,1个空白对照组,3次重复。因ABA受热易分解,故一定浓度的无菌ABA母液应在各组液体培养基后按比例加入。②实验进程和取样:实验50天完成,每10天取样,将样品(PLBs)称重(g/瓶)后再测定生物碱含量。如初始(第0天)数据已知,实验过程中还需测定的样品数为。 ③依所测定数据确定适宜的ABA浓度和培养时间:当某3个样品(重复样)的时,其对应的ABA浓度为适宜浓度,对应的培养时间是适宜培养时间。

【答案】(1)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形成PLBs(2分);细胞的脱分化(2分)(2)生长起始快(2分),快速生长时间较长(2分);PLBs产量较高(2分);(3)①灭菌、冷却(2分);②75(2分);③PLBs重量和生物碱含量乘积的平均值最大(3分) 【解析】(1)新生营养芽分裂能力强,全能性容易表达;根据题干可知,PLBs类似愈伤组织,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是脱分化。(2)据图分析,光照下PLBs的重量高于黑暗条件下,原因可能是光照有利于细胞增殖、叶绿体的形成和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3)①由于ABA受热易分解,所以各种液体培养基灭菌后,冷却,再加入不同浓度的ABA ②根据题干可知,实验50天完成,每10天取样,需要取样5次,4个ABA处理组,1个空白对照组,3次重复,因此每次取样需要记录15个样品中的数据,共需要测定样品数75 ③适量的ABA可提高生物碱产量,当样品的平均值最大时,所对应的ABA浓度和时间为最适。 2.(2014江苏卷)(9分)为了获得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先用植物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然后在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外植体经诱导后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 (2)在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时,细胞干重、蔗糖浓度和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细胞干重在12d后下降的原因有;培养液中蔗糖的作用是、。 (3)多倍体愈伤组织细胞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量常高于二倍体。二倍体愈伤组织细胞经处理,会产生染色体加倍的细胞。为检测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数目,压片前常采用纤维素酶和酶解离愈伤组织。若愈伤组织细胞(2n)经诱导处理后,观察到染色体数为8n的细胞,合理的解释是、。 (4)为了更好地获得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中采用植物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其原理与酵母细胞固定化类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填序号)。 ①选取旺盛生长的愈伤组织细胞包埋②必须在光照条件下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及应用研究概况

学号:20095071124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年级2009级 姓名张阿欠 论文(设计)题目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研究概况指导教师张伟职称讲师 成绩 2012 年 6 月 9 日

目录 摘要 (2) 关键字 (2) Abstract (2) Keywords (2) 前言 (3) 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试验步骤 (4) 1.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 (4) 1.2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4) 1.3植物组织培养的试验步骤 (4) 1.3.1选择和配制培养基 (4) 1.3.2灭茵 (4) 1.3.3接种 (5) l. 3.4培养 (5) 2.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5) 2.1植物快速繁殖和无病毒种苗生产 (5) 2.2植物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 (5) 2.3植物胚胎培养 (6) 2.4植物愈伤组织或细胞悬浮培养 (6) 2.5细胞融合与原生质体培养 (6) 2.6植物细胞突变体筛选 (6) 2.7植物体细胞胚胎和人工种子 (7) 2.8 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与种质库建立 (7) 2.9 植物组织培养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7)

3 .发展前景展望 (7) 参考文献: (8)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研究概况 学生姓名:张阿欠学号:20095071124 信阳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 指导教师:张伟职称:讲师 摘要:主要讲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步骤,在此基础上,讲了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快速繁殖和无病毒种苗生产、植物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植物胚胎培养、植物愈伤组织或细胞悬浮培养、细胞融合与原生质体培养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原理;实验步骤;应用;发展前景 Abstrac t:About the basic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on this basis, said plant tissue culture in plant rapid propagation and virus-free seed production, plant anther culture and haploid breeding, plant embryo culture, plantscallus or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cell fusion and protoplast culture in the application, Finally,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Keywords:Plant Tissue Culture; concept; principle; experimental steps;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 prospects 前言 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近几十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迅速发展。利用组织培养,不仅可以大量生产优良无性系,获得人类需要的多种代谢物质,还可获得单倍体、三倍体、多倍体及非整倍体。通过细胞融合可以打破种属间的界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性,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种性的改良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组织培养的植物细胞是在细胞水平上分析研究的理想材料,从植物快繁、花药培养发展到细胞器培养、原生质融合以及DNA重组技术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科学的各个领域及农业、林业、工业、医药等多种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生物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的一门学科。

植物组织培养

远缘杂交育种:远缘杂交指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间杂交,产生的后代为远缘杂种 人工种子:是一种人工制造的代替天然种子的颗粒体,可以直接播种于田间。 植物的组织培养: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中作为离体培养材料的器官或组织的片段 胚胎培养:植物胚胎培养是指对植物的胚(种胚)及胚器官(如子房,胚珠)进行人工离体无菌培养,使其发育成幼苗的技术。 器官培养:是将活体的一部分进行分离培养,是广义的组织培养形式之一。将部分或整体器官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结构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即仍保持组织的三维结构,并模仿在各种状态下的器官功能。 细胞培养:对离体植物的单细胞或细胞团进行培养,形成完整植株的培养技术 原生质体培养:对离体植物的脱去全部细胞壁的细胞进行培养,形成完整植株的培养技术愈伤组织(callus):原指植物体的局部受到创伤刺激后,在伤口表面新生的组织。它由活的薄壁细胞组成,可起源于植物体任何器官内各种组织的活细胞。 初代培养:是指直接从机体取下细胞、组织和器官后立即进行培养 继代培养:对来自于外植体所增殖的培养物(包括细胞、组织或其切段)通过更换新鲜培养基及不断切割或分离,进行连续多代的培养,就称为继代培养 固体培养:在液体培养液中加入0.5%~1%的琼脂使液体培养液半固化,再接种培养物的一种培养技术 液体培养:把细胞或生物体的一部分,置于液体培养基中使其发育,并不断振荡,使之均匀地在悬浊液中进行培养的一种方法。 器官发生途径:是指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再生植株不是通过胚胎,而是通过分生中心直接分化器官,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器官间接发生途径:外植体在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物质等因素的诱导下,其细胞呈没有分化的状态,重新恢复了细胞的分裂能力,脱分化的过程。 器官直接发生途径:直接从在培养基中的外植体上进行植物生长物质等因素的诱导下再分化的过程 植物细胞全能性: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包含着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遗传能力 脱分化: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因素作用下恢复细胞分裂能力,失去原有分化状态的过程叫做脱分化。 再分化: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再分化出胚状体,形成完整植株,这一过程叫作再分化 病毒(Virus):由一种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Protein)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朊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自身不能复制,但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原生质体:去除原有细胞壁或抑制新生细胞壁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对渗透敏感的细胞 细胞融合技术:在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形成一个杂种细胞的技术

几种野牡丹科植物的物候期观测

第 35 卷 第1期
Fujian
Science
&
福建热作科技 Technology of
Tropical
Crops
Vol.35 No.1 2010
几种野牡丹科植物的物候期观测
徐晓新 苏金强 黄阿凤 陈振东* 林秀香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漳州 363001)
摘要:对从福建省内引种的 6 份野牡丹科植物进行物候观测,初步了解了其生物学特征表现和生态适应性,掌握了其季相变 化,为引种栽培提供生物学依据。 关键词:福建省 野牡丹科植物 物候期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27—(2010)01—0006—03
物候观测是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特性的一种途 径,对于科研和生产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从福建 省内引进了 36 份野牡丹、1 份金粟兰和 2 份草珊瑚,种 植于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苗圃,通过 4 年(2004 -2007)的物候观测,初步了解了这些种类的生物学特 征表现和生态适应性,掌握了其季相变化,为引种栽培 提供生物学依据 。以下介绍其中 6 份野牡丹科植物的 物候期观测结果。
[1]
展叶期:树冠上 10%叶片展开,呈平面状。 落叶期:树冠上 10%以上叶片产生离层脱落。 新稍生长期:指新梢生长的总日数。从树冠上 10% 营养芽开放,幼梢生长点明显可见时计算起,至树冠上 10%枝条顶芽形成为止。具多次生长习性的树种,3-5 月抽出的新梢称春梢,6-8 月抽出的新梢称夏梢,9- 10 月抽出的新梢为秋稍。多次生长的树种,新梢生长期 以第一次梢生长开始到最后一次梢顶芽形成的时间计 算。 现蕾期:树冠上出现 10%的花蕾或花序。 始花期:树冠上 10%的花朵完全开放。 盛花期:树冠上 50%的花朵开放。 落花期:90%的花开放。 果实成熟期:树冠上 10%的果实出现黄绿色,少数 类端开裂露出白絮。 1.3 统计分析方法 以各物候期距 1 月 1 日的天数对物候期进行数据转 换后,再进行统计分析。[2]
1 方法与材料
1.1 试验区概况 观测地点在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内的内圃和 外圃,位于北纬 24 °38' ,东经 117°31′,海拔 45m,年 平均气温为 21.1℃;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 12.8℃; 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 28.8℃;年平均降雨量 1603.8mm;平均年日照 1804.8h;平均相对湿度 79%; ≥ 10 ℃活动积温 6500~7700℃;无霜期 330 天以上。所 内土壤为花岗岩风化而成的红壤,表层富含有机质,肥 力中等,pH值 5.0~5.5。 1.2 观测方法 结合中国物候观测法的总则和野生花卉各发育时 期观测特征统一的前提下,制定观测表。 1.2.1 观测对像设定 各物种以代号表示,野牡丹以字母 Y 加序号表示, 如:Y1(野牡丹) 、Y3(多花野牡丹) 、Y16(长泰细叶 野牡丹) 、Y20(五峰细叶野牡丹) 、Y21(展毛野牡丹) 、 Y23(银毛野牡丹) 。每份选 6 株,进行定株观测。 1.2.2 观测时间 非花期每周二次,在当天下午进行观察记录,花期 每天观测;因野牡丹是在早上开花的,因此花期在上午 进行观测。 1.2.3 观测项目及标准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2004N012) 。 *为通讯作者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牡丹科植物的物候期 观测的物候数据见表 1。Y23 在引种地试种过程不 结果。 同多数南方植物相同,所引种的野牡丹科植物抽稍 期和展叶期都在 1-4 月份温度回暖时期。其中,Y23 一 年中有两次较明显的抽稍展叶期, 一次是 1-4 月份的春 稍,一次是 8-10 月份夏秋稍。所引种的野牡丹科植物, 花期多数在 5-7 月份;花期多为 1 个多月,盛花期短, 一般只有十几天;单朵花的寿命多数为一天。 2.2 野牡丹科植物的物候期分析 6 份野牡丹科植物在不同年份的花期平均日期、最 早日期、最晚日期、最早与最晚日期的相差天数和变异
6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教学提纲

第一章 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原 生质体等进行培养,使其长成完整植株 2、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活体(in vivo)植物上提取下来的、接种在培养基上的 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均称为外植体。 3、愈伤组织: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4、应用 一、农业上的应用 1. 种苗快速繁殖(rapid propagation) 2.无病毒苗(virus free)的培养 3.在育种上的应用(breeding) (1)倍性育种,缩短育种年限,杂种优势明显; (2)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合性和不孕性(胚培养); (3)保存种质 (4)创造变异 二、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胚胎学、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用于基因工程技术创造植物新种质。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理论研究,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 三、利用组织培养材料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 第二章 1、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指任何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 株所必须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2、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或潜在的发育方式 改变的过程。 3、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指离体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 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 的过程。 4、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指脱分化的细胞重新恢复分化能力,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 能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植株的过程。 5、植物组织培养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污染及防治: 1、真菌污染后,如果已形成孢子,则必须经高压灭菌后扔掉。但若是细菌污染,只 要及时发现,将材料上部未感菌的部分剪下转接,材料仍可使用。 2、用抗生素等杀菌药剂的处理,会影响植物材料正常生长。 二、褐变及防止 (1)选择合适的外植体 (2)合适的培养条件 (3)使用抗氧化剂 (4)连续转移 三、玻璃化问题及其防止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第一、二章 1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分类、应用、创始人、奠基人 2 实验室各分室名称、主要设备、主要功能 3 无菌操作技术流程 4 表面消毒剂种类及作用效果 5 培养基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 6 植物组织培养三大难题 7 那些成分要抽滤灭菌 第三、四章 8 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理 9 名词解释:愈伤组织、脱分化、体细胞胚、人工种子 10 体细胞胚的特点 11 愈伤组织形成发育的三个时期,两种类型,良好愈伤组织的特点 12 植物离体微繁,一般过程,各阶段注意事项 13 褐变,影响褐变的因素,克服褐变的措施;玻璃化,无糖培养技术 第五、六、七章 14 植物脱毒方法、原理 15 脱毒率包括两种方面含义 16人工诱导单倍体的三种途径 17花药培养得到的再生植株倍性如何,为什么 18 花药培养的应用,花药培养力,一般培养过程。 19 离体幼胚培养,胚发育有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20 离体授粉离体受精 21 简述胚乳培养的意义 第八、九章 22 原生质体概念,两种分离方法,纯化方法。 23 酶法分离植物原生质体的酶液组成及作用 24 简述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基的特点 25 原生质体融合,融合的主要方法 26 体细胞杂交过程 27 融合产物的种类及特点 28 植物细胞无性系变异,特点 29 提高植物细胞无性系变异频率的方法 30 细胞突变体的类型及对应的筛选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

第一、二章 1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分类、应用、创始人、奠基人 概念:是一种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并重新再生细胞或植株的技术。 分类:(1)按外植体来源和特性分: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或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或原生质体培养;(2)按培养方法分: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固体液体两相培养 应用:(1)克服远缘杂交中杂种不育性,种子无活力或配发育不全的植物获得后代,一年多代育种(2)培育三倍体(3)单倍体育种(4)提高突变频率,筛选变异类型(5)经过细胞融合得到体细胞杂种(6)种质资源保存 2 实验室各分室名称、主要设备、主要功能 化学实验室(准备室) 无菌操作室(接种室) 培养室 高压灭菌室 细胞学实验室 3 无菌操作技术流程 4 表面消毒剂种类及作用效果 漂白粉饱和溶液 10-30m 效果很好 氯化汞 0.1-0.2% 3-12m 效果最好 酒精 70-75% 10-30s 效果好 5 培养基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 水提供水分,营造环境 无机盐大量微量提供细胞生长所需元素 有机化合物碳源:提供能源、维持渗透压;维生素参与代谢;氨基酸,促进芽根胚状体生长和分化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调节细胞生长 天然复合物 其他成分活性炭吸附;抗生素防止内生菌污染 6 植物组织培养三大难题 污染褐变玻璃化 7 那些成分要抽滤灭菌 热不稳定成分如:IAA ABA ZT GA3 第三、四章 8 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理 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9 名词解释:愈伤组织、脱分化、体细胞胚、人工种子 愈伤组织:原指植物体的局部受到创伤刺激后,在伤口表面新生的组织。它由活的薄壁细胞组成,可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培室)规划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 (组培室规划设计 2009年 05月 31日星期日 10:18一、实验室要求 理想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应该建立在安静、清洁、远离污染源的地方, 最好在常年主风向的上风方向, 尽量减少污染。规模化生产的组织培养实验室最好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便于培养产品的运送。 实验室的建设均需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所从事的实验的性质, 即是生产性的还是研究性的, 是基本层次的还是较高层次的; 二是实验室的规模, 规模主要取决于经费和实验性质。 无论实验室的性质和规模如何,实验室设置的基本原则是:科学、高效、经济和实用。一个组织培养实验室必须满足 3个基本的需要:实验准备 (培养基制备、器皿洗涤、培养基和培养器皿灭菌、无菌操作和控制培养。此外,还可根据从事的实验要求来考虑辅助实验室及其各种附加设施,使实验室更加完善。 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之前,首先应对工作中需要哪些最基本的设备条件有个全面的了解, 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房屋, 或新建、改建实验室。实验室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的目的和规模。以工厂化生产为目的,实验室规模太小,则会限制生产,影响效率。在设计组织培养实验室时, 应按组织培养程序来没计, 避免某些环节倒排, 引起日后工作混乱。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要做到无菌的条件, 需要一定的设备、器材和用具, 同时还需要人工控制温度、光照、湿度等培养条件。 二、实验室组成 (一基本实验室 基本实验室包括准备室、洗涤灭菌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缓冲间,是组织培养实验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进行工厂化生产,年产 4万 -20万, 需 3-4间实验用房,总面积 60平方米。

野牡丹异型雄蕊的功能分化

生物多样性 2009, 17 (2): 174–181 doi: 10.3724/SP.J.1003.2009.08317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https://www.sodocs.net/doc/ee8687742.html, —————————————————— 收稿日期: 2008-12-04; 接受日期: 2009-02-1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11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17864)和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7084) *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wyqx@https://www.sodocs.net/doc/ee8687742.html, 野牡丹异型雄蕊的功能分化 路国辉 武文华 王瑞珍 李新亮 王英强*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省植物发育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高等学校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31) 摘要: 野牡丹科植物具有形态、大小和颜色显著不同的两种异型雄蕊。关于其异型雄蕊是否具有功能分化还一直存在争论。本文以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Melastoma malabathricum )为实验材料, 比较了两种异型雄蕊在传粉过程中的功能作用。结果表明, 两种异型雄蕊在形态、花粉量和人工控制实验条件下的结籽数, 以及主要传粉昆虫木蜂(Xylocopa sp.)访花时的行为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说明两种雄蕊在传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功能分化: 外轮紫色雄蕊中的花粉为后代提供雄配子, 而内轮黄色雄蕊中的花粉则为传粉昆虫提供食物。但两种雄蕊在花粉活性、花粉组织化学成分和结实率方面差异均不显著, 表明两者在生理上并没有分化。实验结果还表明, 除花前套袋不结实外, 自交、异交和自然对照都具有较高的结实率, 说明野牡丹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主动自交及自交不亲和现象, 为兼性异交。 关键词: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 花部形态, 花粉, 传粉, 繁育系统 Division of labor of heteromorphic stamens in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Guohui Lu, Wenhua Wu, Ruizhen Wang, Xinliang Li, Yingqiang Wang *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in Guangdong Higher Education,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Biotechnology for Plant Development,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Abstract: Heteranthery in flowers has often been explained by Darwin’s ‘division-of-labor’ hypothesis. In order to test the hypothesis, we examined pollination pattern and the roles of two dimorphism stamens in pol-lination in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 this species contains two sets of stamens differing markedly in shape, size and color. We found differences 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numbers of pollen grains, seed sets fol-lowing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with stamens removed and pollinator behaviour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stamen. The anther of purple stamens contained more pollen grains than that of yellow stamens. Carpenter bees (genus species) alighted only on the yellow stamens, and grasped their five anthers. Flowers that had their yellow stamens removed set significantly fewer seeds than intact flower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seed set of flowers with purple stamens removed and intact flower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yellow an-thers function to attract pollinators and satisfy the insects’ demand for pollen, and the purple anthers satisfy plant’s need for safe gamete dispersal. However,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pollen viability, histochemistry, or fruit set between anther type, suggesting the lack of physi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Our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s also demonstrate the absence of self-pollination and agamospermy in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 and that the breeding system is facultative xenogamy. Key words: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 floral morphology, pollen, pollination, breeding system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有花植物花部结构的变异远远高于其他器官(Barrett, 2002)。为了繁殖成功, 有花植物进化出各种各样的花部特征来吸引传粉 昆虫, 如为传粉者提供花蜜、花粉、栖息地等。大约有20,000种有花植物仅以花粉作为诱物来吸引昆虫(Michener, 2007; Luo et al., 2008)。这些植物面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