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虚、痰、瘀论治老年病研究探析-张溪

从虚、痰、瘀论治老年病研究探析-张溪

从虚、痰、瘀论治老年病研究探析-张溪
从虚、痰、瘀论治老年病研究探析-张溪

172

第19卷 第7期 2017 年 7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9 No. 7 Jul .,2017

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进展,老年病的发病率

日益增高,因此对老年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老年病患者往往一身兼患多种疾病,或者一疾累及多个脏器,或宿疾、新邪互为因果,或虚实错杂,而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对老年病防治和延缓衰老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目前老年病病因病机主要集中于“虚”“痰”“瘀”三方面,故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老年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及治则治法进行综述。

1

老年病的病因病机特点

目前老年病呈逐渐增多的趋势,《灵枢·天年》篇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堕,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肢经脉空虚。”人进入老年,精血衰耗,脏器虚损,阴阳失调,疾病丛生,如李时珍提及的“髓渐空也,故善忘”的老年健忘症,王清任所述的“脑气虚、脑缩小”所致的老年痴呆病等,所以,老年病多因人体器官老化、脏腑功能衰退而成。

然而,就脏腑衰老的起因而言,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均有各自的观点,中医学多从虚立论,尤以肾虚、脾虚为主,兼顾他脏,进而论之,还有阴虚、

阳虚之别;而现代医学则从生物学角度方面,提出

免疫系统渐变、生物钟老化、自由基、DNA 合成抑制或损伤等学说[1]。这些观点均有其理论与临床依据,对进一步认识老年病的发病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1.1 脏器虚衰是老年病的发病基础

1.1.1 肾虚是老年病的根本

肾为先天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到:“肾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者”。肾藏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主生殖与生长发育。肾精作为构成人体的基础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运动的物质基础,与肾之精室命门,共同成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二者“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精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景岳全书·传忠录》,对于肾脏的重要性,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言:“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说明肾气直接影响人的生长、发育、壮盛、衰老。《医学正传·命门主寿天》载:“肾气盛则延寿,肾气衰则寿夭”,也表明肾是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这

从虚、痰、瘀论治老年病研究探析

张溪,徐浩祥,李际强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进展,老年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加强和完善老年病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已逐渐深入到老年病的防治中,文章针对老年病的研究现状,从虚、痰、瘀三方面对现阶段老年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及治则治法进行综合评述。

关键词:老年病;中医;病因病机;治则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7) 07- 0172- 04

收稿日期:2016-12-14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0162063);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6ZC0121)作者简介:张溪(1983-),女,山西长治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老年疾病尤其是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通讯作者:李际强(1972-),男,河北沧州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感染性疾病及老年病。 E-mail:1728183346@https://www.sodocs.net/doc/ef7651704.html,。

Treatment of Gerontology from Deficiency Blood Stasis and Phlegm-dampness

ZHANG Xi,XU Haoxiang,LI Jiqiang

(University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Guangdong,China)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ging,the incidence of geriatrics rising trend,

strengthen and perfect the gerontology research more and more get people's attention. Holistic concept and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has been gradually into the geriatrics of prevention,based o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geriatrics,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nile disease research,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deficiency,phlegm and blood stasis on at this stage of senile disease pathogenesis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therapy were reviewed.

Keywords:gerontology;TCM;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treatment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7.07.046

19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些论述均强调了肾脏在老年人生理变化中的重要地位。

老年病表现以虚证居多,尤以肾脏亏虚为其本,而肾虚又以肾阴阳不足为其病理变化的根本。肾阳又叫“元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生化的作用,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根据《内经》“阳气者,若天与地,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的理论,在《类经附翼·大宝论》中提出:“得阳则生,失阳则死”“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观点,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阳气逐渐被消耗,继而得病,强调了肾阳在人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肾阳可温煦一身脏腑之阳,若肾阳虚衰,温煦失职,则表现出面色白、畏寒怕冷、健忘耳鸣、阳痿早泄、多尿或不禁等征象。而肾阴能滋养一身脏腑之阴,朱丹溪在《格致余论·养老论》中提到“人身之阴,难成易亏,六七十以后,阴不足以配阳,孤阳几欲亡越。”“六七十以后,精血俱耗,平时无事,已有热证。”因此老年人肾阴亏损,失于滋养则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早泄,失眠多梦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方面,安红梅等[2]将中医肾藏精、肾虚衰老的理论与细胞基本生命活动之一的“细胞衰老”相结合研究发现,中医肾与代谢、免疫、内分泌特别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胸腺轴有密切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了肾虚衰老理论的本质。上海龙华医院曾对235例20岁以上人群按年龄段进行分组后,辨证分型分析发现,“肾虚”所占百分率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现象(60~64岁,60.78%;70~74岁,85.19%;75~78岁,96.88%)[3],这些都说明肾虚在衰老的内在因素中起主导作用。

1.1.2 脾虚是老年病的核心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对饮食水谷的运化,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医宗必读》所言:“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而对于脾胃在老年病中的地位,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说明引起老年病的变化是从“五七,阳明脉衰”开始,而阳明多指脾胃而言。朱丹溪《慎柔五书》中记载:“脾土一损,杂病多端”“虚损诸病,久之皆属脾虚”,张介宾所言“先天之元精元气,有赖后天之充养”,以上这些论述均强调了“后天之本”在老年疾病中的重要性,故脾胃虚弱是老年病的核心。

老年人由于脏腑功能衰退,脾胃不和,气血生化乏源,以致脏腑、百脉得不到营血充分滋养,多处于“危若风烛,百病易攻”的状态,遇四季时令之邪侵袭极其容易发病,且多是新感引动旧疾,《脾胃论》曾言“凡人年逾四旬,气衰者多”,因此老年病的脾虚多以脾气亏虚更为多见,脾气亏虚则运化水谷精微能力减弱,以致精微物质不能充分吸收和利用,故临床上可见面色萎黄或白,肢体倦怠嗜卧,语声低微,精神不振,腹胀便溏,形体消瘦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方面,汪运富[4]认为脾虚时,老年人的代谢能力呈进行性下降趋势,重要脏器重量减轻,体内糖、蛋白质代谢障碍的出现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各实质脏器萎缩,内分泌代谢失常,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

总之,肾为先天之本,肾之阴阳为五脏阴阳之根本,肾精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起推动作用。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肾二脏共同构成了老年人生理变化的基本因素,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两者通过影响其它脏腑,使老年病表现出纷繁复杂的病理变化。

1.2痰、瘀为老年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痰:痰多由脏腑功能衰退,尤其脾肾亏虚,运化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停聚而成。《医贯·痰论》认为“肾虚不能制水,则水不归源。如水逆行,洪水泛滥而为痰。”《医宗必读·痰饮》云:“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隔,癖而生痰。”老年痰证多有病情复杂、病程长、病变广泛等特点,而且痰证致病多为疑难或急危重症,正如“痰之为物,随气升降,到处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皮肉筋骨,周身上下,无处不到”,因此痰浊是老年病发病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病理因素。

现代医学研究方面,俞征宙[5]研究发现痰证与中老年患者发病率呈正相关。李志等[6]研究发现益肾健脾,涤痰散结类方药对老龄大鼠的体质有明显改善作用,他认为痰是老年体质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侯天印[7]通过1766例临床资料分析表明:(1)老年痰证病程长,病变范围广泛,涉及内科疾病各个系统,尤以呼吸、心血管、脑血管多见;(2)老年痰证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且这类老年人形体多肥胖。另有研究表明,痰浊在机体内会发生自由基损伤、血液流变学异常、脂质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能量代谢异常、基因表达异常等变化,从而导致衰老和疾病发生[8]。

瘀:人进入老年以后,或因机体衰老,精气日渐亏耗,或因劳伤日积月累,致脏腑功能衰减,阴阳气血生成不足,易感邪而病,故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不畅是老年人瘀血形成的病理基础。叶桂言“初病在气,久病在血”,老年人一身多病,或治疗不当、或疾病失治、或久病入络,都可形成瘀血。老年人常见生理性改变如面色黝黑、皮肤紫黯、老年斑、舌质紫黯或有斑点、脉涩等,都是血瘀的征象。老年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等,从中医四诊资料到现代医学检测指标,都提示血瘀是老年常见病的重要病理因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血液黏稠度明显增高,血管内皮和血小板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易形成微血栓[9]。这些改变证实了老年人的血液具有黏、浓、凝、聚的病理生理特点,是形成血瘀的基础,说明老年期确实具有天然形成的瘀滞质和兼瘀滞质存在[10]。

总之,瘀血源于血液,痰浊源于津液,二者同源,均为有形之邪,病理情况下,痰阻碍血,致瘀血内停,反过来,血瘀则水渗脉外,又可聚水聚湿而成痰饮,因此痰瘀既同源,又互为因果,是老年疾病发展过程的病理产物,也是老年疾病继发新病变的致病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瘀证、痰证均有血液流变高、聚、黏的特征,在微循环、血液生化指标、自由基损伤等方面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病理改变,为痰

173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9卷

瘀同治提供了实验依据[11-13]。也有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肿瘤及呼吸系统疾病是目前导致绝大多数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冠心病、中风、糖尿病、COPD是目前威胁当代老年人生命的主要疾病,而这些疾病与中医的血瘀、痰浊密切相关[14-15]。

1.3虚实夹杂为老年病的主要病机特点

老年病是多种虚实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脏腑虚衰,尤以脾肾为主,是老年病发生的根本因素,是老年病发生的基础,老年疾病常因虚致实,如气虚运行无力、脾虚运化失常,从而导致痰湿、瘀血互结。

现代研究方面,多从虚实两方面入手,如张大宁教授[16]在多年临床与实验研究基础上,得出老年病的根本原因是肾虚血瘀。支艳等[17]亦认为肾虚血瘀是老年病的主要病机特点,她认为肾阳不足,温养失职,可致血寒而凝;肾阴不足,虚火灼伤津液,致血脉中津液不足,血行迟缓,聚而成瘀,且随年龄的增长,肾虚愈重,瘀滞愈深,形成恶性循环。王治宽等[18]从气虚血瘀论治老年病,他认为老年人脏腑气机衰减,气虚推动无力致血行不畅,停聚为瘀,瘀滞成块,形成虚中夹实的气虚血瘀证。石建太[19]等从虚从瘀论治老年病,他认为“虚”是老年病主要病理因素,以虚为本,“虚久必瘀”,虚瘀并存,以瘀为标,从而形成虚瘀夹杂之证。

2 老年病的中医治疗

2.1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脏腑虚损、气血不足、阴阳失调是老年人体质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也是老年病发生的重要基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针对老年人特殊体质进行相应的调理,是防治老年病的关键。朱振铎等[20]提到老年人的摄生包括一方面,要劳逸结合,锻炼防病;另一方面,要调畅情志,节欲保健。

2.2辨证论治,通补兼施

2.2.1 补——治病求本,重补脾肾

老年疾病往往虚实夹杂,以本虚标实多见,因此,治疗上要注重补益正气,重视健运脾胃及补肾,肾气的充足、脾胃的运化和转输功能正常在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与老年疾病的预后有明显的关系。

喻峰[21]认为老年病的治疗应以“补益”为主,并强调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辨清寒热虚实,分别施以清补、温补。田雪芳等[22]介绍邵念方教授治疗老年病强调以调补脾肾为主,并且重视老年人胃气的养护,并将调理脾胃,滋养气血,扶助正气的思想贯穿于肿瘤疾病治疗始终,效果显著。王新宇[23]介绍刘德泉老中医用补气健脾法治疗老年病,刘教授认为气虚是老年病最重要的病机,补气健脾胃为治疗之关键,并且强调在应用补气健脾药同时,要注重配伍疏肝药和通腑药。李艳秋等[24]介绍项颗教授认为心肾不交是老年人最基本的病理特点,治疗上,尤以重视正气为本,提倡“扶正亦能逐邪,驱邪勿伤正气”,临床善用滋阴补肾之六味地黄丸及调补心肾之交泰丸加减。宋兴[25]治疗老年患者同时强调了治疗老年患者补肾的要点在于不滥用渗利,不盲用阴寒,不乱用刚燥。

补法是治疗虚损病的主要方法,老年人多脏虚损,阴阳失调,精血亏耗,疾病多需从“补”字下手,但同时应结合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审因论补,切忌滥补,根据虚损的程度选方施药,谨慎掌握剂量,决不可误补致闭门留寇,使疾病迁延不去,久病不愈,重者导致病情加重,危及生命。

2.2.2 通——痰瘀同治,攻伐适宜

治疗老年疾病,在补益之时也须联合祛邪之法,而且要根据老年患者自身体质特点,攻之得当,勿耗伤正气。阎红[26]认为在老年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会出现“痰阻血瘀”或“血瘀痰滞”的共同征象,在临床上运用自拟祛瘀化痰汤治疗COPD、慢性支气管炎、脑卒中等;康亚国等[27]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病,收效显著,并指出对于因血虚致瘀者可酌情加入当归、赤芍、鸡血藤等。侯丕华等[28]认为老年病的治疗应将活血化瘀贯穿始终,同时又需与益气、补肾、养血法合用,起到化瘀而不伤正、扶正而助化瘀的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痰瘀同治的方药是通过不同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加快血液流动,而起到消炎、降脂、抗凝等作用,从而达到调畅气血,疏通经络的目的[29]。

2.2.3 通补兼施

冯有为[30]用益气补肾活血汤(黄芪、党参、薏苡仁、当归、枸杞子、山茱萸)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均降至正常,与不用中药组对照疗效显著。黄芝蓉等[31]认为老年疾病正虚难复、邪实难除、虚实缠绵,治疗原则应补泻兼施,以补虚为主,泻实为辅,而不宜单纯采用扶正补虚或泻实祛邪的方法,她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老年性痴呆等;涤痰汤、茯苓汤治疗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等临床急重症,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出现脏腑、组织、器官等功能减退,病势多缠绵,病程多漫长,病情也错综复杂,因此在治疗上应多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利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老年病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 1 ] 马宗华. 试论老年病的发病基础和辨治原则[ J ] .安徽中医学院院报,1999,18 ( 4 ):1-3.

[ 2 ] 安红梅,胡兵. 肾虚衰老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 ( 2 ):42.

[ 3 ] 吕爱平. 脾肾虚弱导致衰老的机制探讨[ J ]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 ( 2 ):70.

[ 4 ] 汪运富. 脾虚致衰老浅探[ J ]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 ( 5 ):265-266.

[ 5 ] 俞征宙. 从增龄对本虚标实证的影响探讨衰老的机理[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 ( 8 ):80-81.

[ 6 ] 李志,王文兵. 老年体质研究及其应用初探[ J ]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0,23 ( 2 ):113.

[ 7 ] 侯天印. 老年痰证整群抽样临床研究[ J ] .河南中医,1996,16 ( 6 ):351.

[ 8 ] 谢庆斌,刘中勇. 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 .时珍国医国药,2010,8 ( 4 ):205-207.

[ 9 ] 常仁,汪觉生,袁鸿江,等. 健康老年人高凝状态的诊断标准探讨[ J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3,12 ( 1 ):41.

[ 10 ] 申玉璋,陈兆乐,刘作芳,等. 老年人血小板功能的研究[ J ]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0,9 ( 9 ):16.

[ 11 ] 张沁园,丁向东. 血瘀证客观化研究进展[ J ]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13 ( 1 ):63.

174

175

第19卷 第7期 2017 年 7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9 No. 7 Jul .,2017

[ 12 ] 马宗华. 痰证特征、实质及辨治[ J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1,20 ( 5 ):14.

[ 13 ] 陈银玲. 从现代研究论“痰瘀同源”[ J ] .内蒙古中医药,

1994,13 ( 2 ):33.

[ 14 ] 阮玉奇,王永斌,许惠萍,等. 孝贤县新寺地区老年人健康状

况调查[ J ]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0 ( 12 ):126-128.

[ 15 ] 于普林,王建生. 中国城乡老年人1998—2000年死因别顺位

[ 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 ( 1 ):75-78.

[ 16 ] 张大宁. 中医补肾活血法研究[ M ]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1997:6.

[ 17 ] 支艳,李俊红. 补肾活血法在老年病治疗中的运用[ J ] .河南

中医学院学报,2009,24 ( 4 ):73-74.

[ 18 ] 王治宽,王发渭. 从气虚血瘀论治老年病[ J ] .中国医药学

报,2004,19 ( 6 ):359-361.

[ 19 ] 石建太. 从虚从瘀论治老年病浅析[ J ] .光明中医,2013,12,

28 ( 12 ):2468-2469.

[ 20 ] 朱振铎,宋文杰,张恭新,等. 中医对老年病的认识[ J ] .山东

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9 ( 5 ):334-335.

[ 21 ] 喻峰. 老年病的中医治疗体会[ J ] .湖南中医杂志,2006,22

( 3 ):82-83.

[ 22 ] 田雪芳,陈泽涛,高树慧. 邵念方运用补法治疗老年病初探 [ J ] .山东中医杂志,2014,33 ( 4 ):309-310.

[ 23 ] 王新宇. 刘德泉用补气健脾法治疗老年病[ J ] .环球中医药,

2014,6 ( 7 ):464-465.

[ 24 ] 李艳秋,王立杰. 项颗教授治疗老年病经验浅析[ J ] .中国中

医药现在远程教育,2014,12 ( 10 ):20-21.

[ 25 ] 宋兴. 老年病中医治疗要点[ J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34 ( 1 ):7-12.

[ 26 ] 阎红. 祛瘀化痰法治疗老年病心得[ J ]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2001,13 ( 6 ):356-357.

[ 27 ] 康亚国,宋晓群.活血化瘀法在老年病治疗中的应用[ J ] .现

代中医药,2006,26 ( 1 ):50-51.

[ 28 ] 侯丕华,吴玉为. 活血化瘀在老年病治疗中的运用[ J ] .中华

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8,23 ( 5 ):409-411.

[ 29 ] 张伯礼.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 M ]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281.

[ 30 ] 冯有为. 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154例观

察[ J ] .新疆中医药,2001,19 ( 2 ):18-19.

[ 31 ] 黄芝蓉,黄继荣.老年病虚实夹杂病机及证治特点探讨[ J ] .

新中医,2001,33 ( 3 ):6-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患者

生活质量,病死率较高[1]

。COPD 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功能呈进行性下降,同时伴有免疫功能降

低、营养状况不佳等表现。目前COPD 稳定期的治

疗目的主要以减轻症状,阻止病情发展,缓解或阻止肺功能的下降,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及降低病死率为主。西医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但是仍存在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COPD 稳定期研究进展

廖丽君1,张鹏飞1,陈斯宁2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摘 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中医秉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传统优势,着眼于治病求本,从病因上治疗疾病,在治疗COPD 方面具有其独特的疗效。文章就近年来有关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稳定期COPD 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中医特色疗法;COPD 稳定期;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7) 07- 0175- 04

收稿日期:2016-12-15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桂科攻1355005-5-2)作者简介:廖丽君(1987-),女,广西柳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讯作者:陈斯宁(1963-),女,广西玉林人,教授、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Research Progress of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for COPD Stabilization

LIAO Lijun 1,ZHANG Pengfei 1,CHEN Sining 2

(1.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001,Guangxi,China;2.Ruik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011,Guangxi,China)Abstract: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s a kind of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ntinuous flow constrained and its limited airflow in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Adhering to the overall concep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advantage,with an eye to cure the disease,treatment of diseases,from the cause of disease,which has its unique curative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COPD. In this paper,I will summarize the research of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Keywords: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COPD stabilization;research progress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7.07.047

从痰瘀论治哮喘(一)

从痰瘀论治哮喘(一) 哮喘属中医学哮病、痰饮等范畴。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1哮喘与痰历代医家认为痰是哮喘发生及反复发作的症结所在。朱丹溪说:“哮喘专主于痰。”痰的产生主要责之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1]。此后如遇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多种诱因均可发作。《景岳全书·喘促》曰:“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病因脉治·哮病》亦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发作期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1]。《证治汇补·哮病》说:“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哮病长期反复发作,则可从实转虚,表现为肺、脾、肾等脏虚弱之候。“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通调水道的功能减退,则痰浊内蕴,肃降无权,并因卫外不固,而更易受外邪的侵袭诱发;“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水液,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为精微、上输于肺,反而积湿成痰,上贮于肺,影响肺气的升降,复因饮食不

当而哮病发焉;肾主水液,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肾虚精气亏乏,摄纳失常,则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成痰,上升于肺,加重肺气之升降失常,遇感而诱发哮喘。且肾主纳气,即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浅表的作用,如《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由于三脏之间的相互影响,可致同病,表现肺脾气虚或肺肾两虚之象。由此可见,哮喘无论虚实都与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学素有“百病皆因痰作祟”,“怪病责之于痰”之说。若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哮喘发病过程中,大量细胞因子、多种细胞表面分子、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炎性细胞和多种炎性介质的产生等,导致气道慢性炎症的形成,而这一过程及该过程中所产生的多种物质可理解为中医所谓“宿痰”之邪的形成。因此,中医祛除“宿痰”的治法与现代医学的抗炎和调整免疫有异曲同工之妙2]。 2哮喘与瘀血中医传统的观点认为痰是哮喘的宿根,然瘀血与哮喘的发生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唐容川《血证论》中云:“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且哮喘病程多缠绵,“久病多瘀,久病入络”是前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素问·痹论》指出:“病久入深,营血之行涩。”3]叶天士说得更为明确:“久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闭。”4]久病易耗损肺气,肺贯心脉而朝百脉,肺气虚衰,鼓动无力,心脉不畅,瘀血内留。血瘀日久,新血不生,肺失所养,其气更虚,更加重血瘀留滞。瘀血内停,阻滞气机,影响

痰证论

痰证论 第一章痰的概念 痰乃是人体病理变化的产物,亦称第二病因。它既成于“五脏之伤”,而又反馈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证候。 痰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之痰的内涵是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聚变化而成的致病因素,其外延甚广,泛指因此所致的某些特殊表现。由于不易被人们的感官直觉,即看不到排出来或其它实质性的痰,只能从症测知,故名隐形之痰,亦称内痰。 狭义之痰的内函仅指肺部渗出物及呼吸道、口腔分泌物,其外延即指咳咯或呕恶而出之痰。因其容易被人们的感官所察觉,即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故名显形之痰,亦称外痰。二者虽有所不同,但在病理变化上是密切相关的,同出一体,皆水湿、津液之变生。而外痰又是内痰在某些脏腑或局部病理变化的表现。 痰与水、湿、饮均为水液代谢障碍所致病理产物,其性状、发病特点、临床分类截然不同,应加以区别。水病是体内水湿停留于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的一种疾患,其性状为质清,流动性大的液态,多流积于低下松弛部,临床上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湿证是由于内外湿邪侵袭人体、困阻脾土、运化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类病症,其性状类似气态,弥漫全身.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根据病因分为内湿证、外湿证。饮证是水湿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局部的一类病证,其性状较痰浊而清稀,流动性不大,常聚于胸腹肠胃等管腔之中,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分为支饮、悬饮、溢饮、痰饮。痰证泛指因痰而产生的各种病症,痰从性状而言,质稠而呈半凝固状态,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致病范围甚广,其所停部位的不同以及寒热虚实的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 总之,水、湿、痰、饮虽是四种病理产物,又是不同的致病因素,它们之间还有其内在联系:水化生湿,湿聚生痰,痰为饮之甚,饮为痰之渐。 第二章痰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痰证理论是贯穿于祖国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痰证学说的先导 《黄帝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因此,后世将肺、脾、肾三脏视为水液代谢与调节的重要脏器。 病因病机病症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心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又说:“太阴所至为积满”。《素问·气

中医康复学复习重点

1、中医康复: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康复学基本理论、治疗方法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2、中医康复学的学科特点:①预防与康复结合(治未病);②长于功能康复;③注重利用自然;④外治与内治结合;⑤药疗与食治并举; ⑥提倡形神共养:指在中医康复中,不仅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形体健康、精神健旺,身体与精神得到均衡发展。 ⑦强调动静结合 3、中医康复学的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论、脏腑经络论、精气神论、情志论 4、中医康复学的基本观点:整体康复观、辨证康复观、功能康复观、综合康复观、预防康复观 5、《内经》对康复医学的贡献:强调精气神为人生三宝、划分了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不同时期、确立了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创立了经络学说、总结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康复治疗原则 6、阴阳学说的应用:①调和阴阳,以平为期;②重视阳气;③强调阴阳转化 7、《素问·五脏生成篇》: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抵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疼而发落 8、五脏是人体的核心,康复治疗协调脏腑,重在促进五脏之间的功能协调。五脏之中又以脾肾为本:①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的生长发育

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人的衰老取决于肾气的强弱。②脾为后天之本:脾居中焦,运化水谷精微,化生的物质无不来源于脾,故脾为气血化生之源 9、精气神论:人体三宝:精、气、神①先天之精:精是构成形体和形体赖以生存发育的物质。②后天之精:在脾胃的作用下化生为水谷之精,输布全身,营养脏腑官窍、筋骨肌肉,充养脑髓,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 中医康复学以养精、益气、调神为原则 10、整体康复观(通过顺应自然,适应社会,整体调治,达到人体形神统一的思想) ①人与自然一体观(人与自然关系密切;重视因事因地而异的康复原则) ②人自身的形神一体观(形与神关系密切;重视形神共养的康复原则) ③人与社会一体观(人与社会关系密切;重视社会康复的康复原则) 11、辨证康复观:辩证康复的原则:①全面分析病情;②掌握病症的病机要点;③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12、功能康复观:(根据中医学整体观和恒动观,重视神形合一,注重运动形体,促进气血流通,以恢复患者脏腑组织功能和生活、工作能力的思想)恢复脏腑组织功能、恢复生活及职业能力、功能补偿13、综合康复观(以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康复疗法,使患者全面康复,回归社会的康复治疗思想与方法) ①综合康复的优选原则

中 风

中风 【概说】 一、概念: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轻者不经昏仆,仅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此病多发于中年以上,好发于冬春季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病。 二、沿革: (一)《内经》的论述。 1、对其症状: 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对其症状,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着不同的记载。对卒中、昏迷有仆击、大厥、薄厥等描述;对半身不遂又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等不同的名称。 2、病因方面: 在病因方面,《内经》记载很多,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 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烦劳过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曾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3、病变部位: 至于中风的病变部位,根据《素问·调经论篇》气血并逆之说,结合《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所云:“春脉如弦,……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太过则令人善忘(王冰:“忘,当为怒字之误也。灵枢经曰:肝气实则怒。”)忽忽眩冒而巅疾也。”可见中风病变部位主要在头部。 (二)历代的主要发展(对中风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 1、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 如《金匮要略》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并以邪中浅深,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治疗上则多采用疏风祛邪,扶助正气的方药。 2、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突出以内风立论。 ①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甚”。 ②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 ③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④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真中”、“类中”。 ⑤张景岳又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景岳全书·非风》中指出:“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尔昏愦,卒然仆倒。”该书《厥逆》篇还引《内经》“大厥”之说,指出:“正时人所谓卒倒暴仆之中风,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风”。 ⑥李中梓又将中风明确分为闭、脱二证。 ⑦叶天士又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的发病机理。同时在治疗上提出:水不涵木,内风时起者,治宜滋液熄风,补阴潜阳;阴阳并损者,治宜温柔濡润;后遗症,治宜益气血、清痰火,通经络以及闭证开窍以至宝;脱证回阳以参附,使治法益趋完善。 ⑧王清任又专以气虚立说,爰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方 剂之一。 ⑨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总结前人经验,开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一步探讨发病

(完整版)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 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

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 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 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浅谈历代医家论治痰病(一)

浅谈历代医家论治痰病(一) 作者:宋家欣侯丽辉吴效科 【摘要】中医认为痰可以停留在机体内外各个部位,有“五脏六腑俱有”“内外上下皆到”之说,生成各式各样的疑难奇异病症,因此又提出痰为诸病之源,有“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而历代医家对痰的学术观众说纷纭,在治痰上也各有心得。文章认为诸家之论,各有其发挥,通过对诸家痰病观作一总括分析,综合观之始全。 【关键词】痰病论治 从公元前5世纪,在《诗经·鄘风》中就有“陟彼阿丘、言采其虻”之言,“虻”就是医家常用的化痰药贝母,可见当时古人就认识到了治疗“痰”的药物。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至今治痰仍常用的药物如:半夏、服零(茯苓)、白付(白附子)、牡蛎、杏仁、皂荚等十多种,并用虻(贝母)和漏芦等配伍治疗痰淤之病症的记载。成书于秦汉之际的《神农本草经》中,已经有常山主“胸中痰结吐逆”,及巴豆破“留饮痰癖”的治法〔1〕。由于历史和文字的原因,《内经》中没有“痰”字,将痰归属为饮湿之类,其描述为“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相当于后世所说得痰气互结而成肿瘤之说〔2〕。 在之后的朝代,有了痰病的详细论述,同时不同时代的医家,又分别提出各自的痰病观。 1张仲景之痰病观:当以温药和之 痰饮一名,实始于《金匮要略》。仲景论痰饮基本上继承了《内经》的思想,从脾不“散精”、肺不能“通调水道”、膀胱(肾)不能化气行水,故而“水精”不布、“五经”不行,停积而为痰饮主论,进一步阐述了其病因病机。如《痰饮咳嗽病》篇中说:“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仲景于痰饮形成之机理独发中焦之论,足见其在痰饮的形成中尤其重视脾胃的运化功能。又如《水气病》篇指出:“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既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总之,仲景认为,痰饮是肺脾肾气化失司,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影响水液的正常敷布与排泄,以致水饮停积而形成的。而且三脏之中脾胃运化失司首当其要。 在治疗上提出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大法。认为痰饮为阴邪,有形而易伤阳气,遇寒则凝,得阳始运始散,但用药当平和,补阳要防其过于燥化而致胃热上冲其面,故投药当用“温”而不用“热”。痰饮为患,不能速生,亦难以速去,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治疗除非急证一般不急不徐,“和之”以取效。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在具体运用中根据饮邪之盛衰、标本之缓急,急则治其标,随饮之所处因其势而利导之;缓则治其本,因脾肾之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法;标本俱急则同治,或温或和或和而用温,温则振奋阳气,通调水道,化气行水,而重在脾肾以治本,和则“去菀陈挫,开鬼门,洁净府”,随证用药,权宜之计以治标,冀其阳气得复,水饮得躅,阴阳调和,气体水行。《金匮要略》对于痰饮论述甚详,其理、法、方、药之完善,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痰饮病的辨证治疗。 2巢元方之痰病学说 隋代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痰病的学术发展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其体现在4个方面:①以张仲景痰饮为基础,进一步将痰与饮分别加以论述,并首创痰病学说;②本书是中医学关于痰病最早的证候分类和病因病机专论;③揭示了痰病“其候非一”的特点,列举了各种因痰而病的临床表现;④指出了因病生痰、因痰致病是痰病错综复杂的主要病因病机特点。他对中医痰病学术的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其所创立的痰病学说,为后世医家研究痰病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医痰病学术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虽然本书没有具体的治疗痰病的方法,但是对后世医家针对痰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 3严用和等医家对痰的辨治

从痰瘀论治哮喘

从痰瘀论治哮喘 哮喘属中医学哮病、痰饮等范畴。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1 哮喘与痰历代医家认为痰是哮喘发生及反复发作的症结所在。朱丹溪说:“哮喘专主于痰。”痰的产生主要责之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1]。此后如遇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多种诱因均可发作。《景岳全书·喘促》曰:“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病因脉治·哮病》亦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发作期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1]。《证治汇补·哮病》说:“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哮病长期反复发作,则可从实转虚,表现为肺、脾、肾等脏虚弱之候。“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通调水道的功能减退,则痰浊内蕴,肃降无权,并因卫外不固,而更易受外邪的侵袭诱发;“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水液,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为精微、上输于肺,反而积湿成痰,上贮于肺,影响肺气的升降,复因饮食不当而哮病发焉;肾主水液,肾中精气的蒸

腾气化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肾虚精气亏乏,摄纳失常,则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成痰,上升于肺,加重肺气之升降失常,遇感而诱发哮喘。且肾主纳气,即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浅表的作用,如《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由于三脏之间的相互影响,可致同病,表现肺脾气虚或肺肾两虚之象。由此可见,哮喘无论虚实都与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学素有“百病皆因痰作祟”,“怪病责之于痰”之说。若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哮喘发病过程中,大量细胞因子、多种细胞表面分子、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炎性细胞和多种炎性介质的产生等,导致气道慢性炎症的形成,而这一过程及该过程中所产生的多种物质可理解为中医所谓“宿痰”之邪的形成。因此,中医祛除“宿痰”的治法与现代医学的抗炎和调整免疫有异曲同工之妙[2]。 2 哮喘与瘀血中医传统的观点认为痰是哮喘的宿根,然瘀血与哮喘的发生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唐容川《血证论》中云:“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且哮喘病程多缠绵,“久病多瘀,久病入络”是前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素问·痹论》指出:“病久入深,营血之行涩。”[3]叶天士说得更为明确:“久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闭。”[4]久病易耗损肺气,肺贯心脉而朝百脉,肺气虚衰,鼓动无力,心脉不畅,瘀血内留。血瘀日久,新血不生,肺失所养,其气更虚,更加重血瘀留滞。瘀血内停,阻滞气机,影响津液正常输布,以致津液停积而成痰,痰瘀互结遂成哮病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目录 (1-10辑共127本书)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一、二,三辑(47本) 1《中医临证备要》秦伯未著;2《施今墨临床经验集》;3《蒲辅周医案》4《蒲辅周医疗经验》5《岳美中论医集》;6《岳美中医案集》;7《郭士魁临床经验选集—杂病证治》;8《钱伯煊妇科医案》;9《朱小南妇科经验选》10《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11《赵锡武医疗经验》;12《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皮肤外科》;13《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14《中医入门》秦伯未著。15《章太炎医论》16《冉雪峰医案》17《菊人医话》18《赵炳南临床经验集》19《刘奉五妇科经验》20《关幼波临床经验选》肝病专家。21《女科证治》钱伯煊,妇科专家。22《从病例谈辨证论治》焦树德著。23《读古医书随笔》李今庸著。24《金寿山医论选集》25《刘寿山正骨经验》骨科专家。26《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眼科专家。27《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针灸专家。28《内经类证》秦伯未著。29《金子久专辑》30《陈良夫专辑》。31《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秦伯未编。32《清代名医医话精华》秦伯未编。33《杨志一医论医案集》34《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蒲辅周编著。35《赵绍琴临证400法》36《潘澄濂医论集》37《叶熙春专辑》38《范文甫专辑》39《临诊一得录》凌云鹏著40《妇科知要》徐荣斋编著。41《中医儿科临床浅解》王伯岳编著。42《临证会要》张梦侬著。43《伤寒擎要》刘渡舟等编著。44《金匮要略简释》秦伯未编著。45《金匮要略浅述》谭日强编著。46《温病纵横》赵绍琴等编著。47《针灸临床经验辑要》针灸专家焦国瑞著。

第四集(共6本)方药中专辑 48医学三字经浅说49温病条辨讲解50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51辨证论治研究七讲52医学承启集53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 第五集本(共19本) 54《医学特见记沈绍九医话》邹慎;55《应用验方》黄竹斋;56《金厚如临床经验集》北京市儿童医院;57《著园医话》杨熙龄;58《中医外科证治经验》段馨亭;59《妇科心得》陈稚泉;60《小儿诊法要义》何廉臣;61《现代医案选》肖龙友;62《马培之医案》马培之;63《六因条辨》陆廷珍;64《妇科经验良方》扬扶国;65《泊庐医案》汪逢春;66《治验回忆录》赵守真67《上海名医医案选粹》冯伯贤;68《中国针灸学》张效霞;69《内科纲要验方类编》秦伯未70刘奉五妇科经验71金针秘传72证治经验 第六集(共11本) 73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74潜厂医话;75东垣学说论文集;76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77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78中医膏方经验选;79温病浅谈;80杂病原旨;81医中百误歌浅说;82孟河马培之医案论精要;83赵文魁医案选; 第七集(共15本缺2本) 84清宫代茶饮精华;85清代宫廷医话;86中药的配伍运用;87中药临床生用与制用;88伤寒论类方汇参;89针灸歌赋选解;90常见病验方选编;91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92罗元恺论医集;;93金匮篇解;94新编经验方;95中医实践经验录;96杂病论方证捷咏

浅谈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认识

浅谈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认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消渴;中医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其患病率逐年增加,中医对糖尿病认识较早,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已对消渴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有了详细的描述。其后历代医家的记载更是浩如烟海,本文以年代为序,浅谈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认识。 本病在《内经》称“消瘅”,根据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不同,而有“消渴”、“鬲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称。《内经》对消渴的记载,散见于约十四篇之中,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则及预后等都分别做了论述。在病因方面,认为过食肥甘、情志失调、五脏柔弱等因素,与消渴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素同·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气上溢,转为消渴”。《灵枢·五变篇》谓:“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与热,热则消肌,故为消瘅”。又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在病理方面,指出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消渴发病的主要机理。如《素问·阴阳别论》谓:“二阳结

谓之消。”书中对消渴的主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形瘦等已有明确记载。《素问·气厥论》谓:“肺消者,饮一溲二”,“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灵枢·师传篇》谓:“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在治疗方面,强调指出消渴病人要禁食膏粱厚味和芳草、石药等燥热伤津之品。如《素问·腹中论》谓:“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并指出可用性味甘寒能生津止渴的兰草治疗。《素问·奇病论》曰:“治之以美,除陈气也”。在预后方面,已有根据脉象判断病情的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谓:“清瘫……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内经》对消渴的认识,是后世消渴理论发展的渊源,至今对消渴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西汉淳于意的诊籍中,有“肺清瘅”一案记载,是消渴病最早的医案。案中不仅记载了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而且更以“形弊”、“尸夺”形象地描述了消渴重症患者形体消瘦的典型症状(《史记·扁鹊仓公创传》)。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消渴作为篇名,篇中对本病的阐述,有论有治,认为胃热肾虚是导致消渴主要机理,并提出治法,首创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治疗为剂,至今仍为治疗消渴的有效方药,为临床医家所推崇。 后世在《内经》和《金匮》的基础上,对本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特别是治疗,都有所补充和发展。 隋代巢元方根据消渴症候表现、兼证、预后的不同,在《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中,将消渴归纳为消渴候、渴病候、渴后虚乏候、渴利候、渴利后损候、渴利后发疮候、内消候、强中候等八种证候类

中医对中风病证候的认识及研究

中医对中风病证候的认识及研究 【摘要】中医证候是中医诊断的主要内容,是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理过程的高度概括。本文分析了中医对于中风病的因素认识,并重点剖析了中医对中风病症候的研究。 【关键词】中风病;证候;中医;认识及研究 1 引言 中风又称卒中,相当于现代西医学中的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医对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经历了从“外风”到“内风”的演变,其证型分类以及治疗历代医家从“内虚邪中”治以祛散风邪,到“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治以滋肾水泻心火、补中气、清痰热,直至近代“大卒血虚有痰”治痰为先,“肝风内动”治以滋阴养血、平肝熄风,“气虚血瘀”治以益气活血化瘀,显示出中风病是由于多种病机影响而产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现代生活压力的日益加剧,中风病患者明显增多,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中风病的研究一直受到关注。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及抢救水平的提高,中风急性期病死率已经有所下降,然而存活的残疾患者却大量增加。因此,在中风病恢复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提高患者自理能力,降低重度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医对中风病的因素认识 现代中医病学发现,中风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其临床表现可有头晕、耳鸣、心悸、消渴、肢麻等症状。体现在中医方面的详细征兆有: 其脉必弦硬而长,或寸盛尺虚,或大于常脉数倍,而毫无和缓之意;其头目时常眩晕,多健忘,常觉疼,或耳聋目胀;胃中时觉有气上冲,阻塞饮食下行;或有气起自下焦,上行作呃逆;心中常觉烦躁不宁,或心中时发热,或睡梦中神魂飘荡;或舌胀,言语不利,或口眼歪斜,或半身似有麻木不遂,或行动脚踏不移,或自觉头重足轻,脚底如踏棉絮。 综上,中医对中风病的因素早有认识,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运用于医疗实践中,但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开展中风病因素的临床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中风病证候的形成机制,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3中医对中风病症候的研究 中医药治疗中风病与对其证候的认识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针对中风病证候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本小节主要分析一下中医对中风病症候的

针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感觉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针刺配合语言康复治疗中风后感觉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周蕾1 胡浩宇2郑水红2徐雪2 作者单位:321000 金华,金华市中医院针灸科(周蕾);金华市中医院神经科(胡浩宇、郑水红、徐雪) 通信作者:周蕾, Email:zjjhzhoulei@https://www.sodocs.net/doc/ef7651704.html,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语言康复治疗中风后感觉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 法将66例中风后感觉性失语患者按就诊单双日分为治疗组32例(针刺加语 言康复,单)和对照组34例(语言康复组,双)。针刺组采用头皮针(语言二区、三区、运用区及视区)、舌针、体针相结合,并在头皮针留针时进行语言 训练,对照组仅予语言康复训练。两组治疗前后予《汉语失语检查法》评定失 语状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感觉性失语与对照组相 比总有效率及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命名功能都有差异(P

明清时期医家对痰瘀互结认识沿革及其进步

明清时期痰瘀互结理论与临证运用综述 关键词:痰瘀互结证、痰瘀互结证治疗、 目的意义:明清时期痰瘀互结理论受到很多医家的重视,在理论认识上比古人有很大的进步,本综述旨在对明清时期中医医家们对痰瘀互结理论的认识和临证治疗进行归纳,了解痰瘀互结证形成的病因病机,包括其他病性病位的致病作用特点,从而掌握痰瘀互结证的复杂征候表现,也把握医家们的治疗经验,将复杂的的证候分解为较为单一的、相对容易认识的证候要素进行研究,从而指导现代疾病中有关痰瘀互结证的研究,为临床中遇到痰瘀互结证提供更多借鉴和治疗的新思路。 1 痰瘀互结证的概念 痰指“痰浊”,是津液代谢异常、水湿停聚、津液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1]瘀指“瘀血”,是人体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征。阻滞经脉与脏腑之内,均可做瘀血。离经之血或排于体外可见,或存于体腔,或停滞肌肤,无论何种,总有血液停聚成瘀。[2] 痰和瘀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和致病因素,他们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在某种致病条件下有分有合,可以相互转化。 痰瘀互结证指的是在痰瘀互结病症的形成发展过程由痰证的临床表现又有瘀的临床表现所组成的一系列复杂的证候群。也有人明确的也指出:痰瘀互结证同义词为痰瘀内阻证、血瘀痰凝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刺痛,肢体麻木,痿废,胸闷痰多,或痰中带紫暗血块,舌紫暗或有斑点,苔腻,脉弦涩等为常见的证候。津液与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行于脉中为血,渗于脉外为津,“津血同源”为痰瘀相关的生理基础,“痰瘀相关”源自“津血同源”,津液与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行于脉中为血,渗于脉外为津,两者相互影响,而痰和瘀分别是机体水液、血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一种病理产物的生成必然为另一种病理产物的产生创造条件。各种原因导致得血液运行障碍,瘀滞不行,气不流通,升降失职,水津不布,痰液由生,最终相互搏结为患。因此,痰瘀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痰瘀同源”。 2.痰瘀互结理论发展的过程 2.1 明清以前对痰瘀互结理论的认识

脑卒中研究进展

脑卒中研究进展 脑卒中研究进展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表现为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甚至伴发意识障碍。 主要病理过程为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发病率为()/万患病率为()/万死亡率为()/万约占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存活者中%遗留严重残疾。 急性脑血管疾病分类:①依据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持续的时间将不足小时者称为TIA超过小时者称为脑卒中。 ②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小卒中、大卒中和静息性卒中。 ③依据病理性质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病因病机】一、中医病因病机(一)文献报道有风、火、痰、瘀、虚多种认识。 经历了从外因到内因的发展过程。 唐宋以前医家多主外因论金元以后的医家多持内因论。 现代认为由内风所致。 全国中风病科研协作组提出脑卒中是在气血内虚基础上因忧思恼怒、劳倦内伤、嗜食烟酒等诱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脑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发生的。 毒邪的作用。 (二)脑卒中的病因:平素积损正衰精气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为发病基础情志失调、饮酒饱食、劳逸不当为致病之因。

情志失调:平素忧郁恼怒风阳上亢。 或烦劳过度志火内燔阴精暗耗日久导致肝肾阴虚肝阳亢盛肝风内动此外素体阳盛心肝火旺之青壮年亦有骤遇怫郁而阳亢化风以致卒然发病者。 饮食不节:精气亏虚:中风诱因:①情志剧变:如暴怒、暴喜或过悲等②劳倦过度:包括房劳、排便用力等③暴饮暴食:如饮酒过多特别是饮烈性酒或饮食过饱等④跌仆。 前三点既是中风的诱发病因也是中风的原发因素。 一般说来中风的发病都有明显的诱因。 (三)脑卒中的病机变化病位在脑:肝肾阴虚是致病之本风、火、痰、瘀是发病之标两者互为因果: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轻者中经络重者入脏腑:中脏腑因邪正虚实的不同而有闭脱之分及由闭转脱的演变:恢复期因气血失调血脉不畅而后遗经络形证:二、现代医学有关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一)病因:全身性血管病变、局部脑血管病变及血液系统病变:、血管壁病变①动脉硬化:是一种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甚至完全闭塞或易于破裂。 ②动脉炎:结核、梅毒、结缔组织疾病和钩端螺旋体等。 ③先天性血管病如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和先天性狭窄。 ④各种原因所致的血管损伤。 ⑤药物、毒物、恶性肿瘤等所致的血管病损等。 、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低血压或血压的急骤波

浅谈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中医治疗进展

浅谈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中医治疗进展 哮喘是儿童呼吸系统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调查显示,我国哮喘患者可达1000万以上且呈上升趋势。儿童因其机体免疫力低,更易受过敏因素刺激,预后欠佳且易复发。如何提高儿童哮喘缓解期的防治水平,减少复发次数,已引起医疗界的广泛关注。西医对其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长期服药副作用大且易产生耐药性,疗效欠佳。中医通过整体辩证,从疾病病因本质出发,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文通过总结近年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中医治疗,为进一步发挥中医特色治疗提供思路。 标签:儿童;哮喘;缓解期;中医治疗 儿童哮喘是呼吸系统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缓解期是哮喘治疗的核心部分[1]。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嗜酸性粒细胞、T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多发生在夜间和清晨,轻者可自行缓解或用药后缓解。此病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反复发作性哮喘易导致肺系病,严重影响健康[2]。目前西医治疗原则是控制气道炎症,依赖糖皮质激素、茶碱类药物,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治疗较局限。中医认为哮喘属“哮证、喘证”范围,主因宿痰伏肺(诱因可外感、饮食或情志等触发),痰阻气道,气道拘急而喘。中医药在儿童哮喘缓解期治疗上总结了数千年经验,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对中医药治疗进展做以下概述。 1 从肺论治 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易受外邪(风、寒、湿等)侵袭,卫表不固,易致哮喘。吴兆利[3]总结小儿缓解期哮喘认为:补肺益气固表是预防外感的关键。笔者选用玉屏风散充实肌表,使外有所卫,风邪难以乘之。符晓[4]以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哮喘,处方:黄芪15g、防风15g、白术12g、知母10g、制半夏9g、陈皮9g、藿香9g、佩兰9g,对照组采用喘康速联合固本喘咳片,结果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副作用大,复发率高。 2 从脾论治 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中气不足,寒痰宿肺无以运化。医家多用“培土生金”法健脾益气,脾气健运,肺无存痰,气喘自消。董秀兰[5]中药治疗组自拟“益气定喘汤”(党参、黄芪、白术、柴胡、升麻、防风、陈皮、当归)与对照组氨茶碱片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邢向晖[6]采用中药自拟方参术汤(红参15g、蛤蚧12g、黄芪12g、茯苓12g、白术9g、甘草6g)对比观察组(酮替芬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8周后行症状控制情况、肺功能、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等检查。中药组明显优于观察组(P<0.01)。 3 从肝论治

从阳虚风痰阻络探讨中风病肢体痉挛的发病机理

中风病肢体痉挛是影响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发病机理复杂,虚实兼有,本虚标实。目前多从阴虚血少、阳亢风动、痰瘀痹阻、筋脉失养等方面辨证,虽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其病因病机,提高临床痊愈率。本文试从阳虚风痰阻络探讨其发病机理,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阳虚为本温煦失职 《内径》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内能养神养藏,外而温煦筋脉,濡养筋骨,使四肢柔和而伸曲自如。如阳虚不得温煦肢体,筋脉失养,则筋急挛缩,活动受限。中风病患者大多年过半百,年老体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阴精和阳气俱不足。内伤积损,阳气虚弱,温煦失职,筋脉失养,故容易在中风病基础上导致筋脉拘急,肢体痉挛。另一方面,阳虚则寒,寒主收引,寒客筋脉也易导致筋脉挛缩,肢体拘急。临床上中风患者常表现畏寒,患肢发凉,说明阳气不足,温煦失职,有阳气虚弱的病理机制存在。据报道,87%的中风患者在恢复期有畏寒,或患肢发凉的症状,应用温阳法治疗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减轻痉挛,改善症状。中风患者多痰多涎,患肢肿胀,又体型偏胖,提示痰饮作祟,而痰饮之形成是由阳气运化水湿津液的功能障碍所致。《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因此,在中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阳气虚弱是其病因病机之一。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对阳虚生风的病机多有述及,如“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則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上述眩、冒、震摇或身瞤动等皆由阳虚所生痰、饮、水、湿引起,皆属阳虚生风之机。《金匮要略》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为张仲景治疗中风的方剂,近年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方中生牡蛎、菊花、黄芩、防风息风清肝潜阳;桂枝、干姜、细辛温通阳气;桔梗涤痰通络;白矾排除痰垢,党参、茯苓、白术、川芎、当归补气养血,助阳气恢复,治其本,全方共奏温阳息风化痰之功效,方中除息风化痰药物外,有理中丸和桂枝,以温阳散寒,亦表明阳气不足是中风病的机理之一。 2风痰为标痹阻络脉 风痰是一个病机概念,在内伤病和热性病中经常见到,二者互兼互生,共同致病。过食肥甘醇酒,伤损脾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引起风痰病证。《丹溪心法·论中风》指出“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风生之后,气机逆乱,水湿津液停聚为痰,或受灼为痰,或热性病中火热之邪煎熬津液成痰,痰随风生,风痰壅塞脑窍脉络,导致中风、眩晕、昏迷、痉挛等病证。“风胜则动”,从症状层面讲,临床常表现为痉挛、眩晕、震颤等症状。从发病机理层面讲,风指内风、肝风,可因肝肾阴虚、肝阳亢盛而生肝风;亦可由肝气、肝火等病理演变而成肝风。若情志抑郁,或恼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郁结化火,引起肝阳亢盛,化生肝风。而气机不利同时又影响水湿津液的运行,致湿聚成痰,或肝气乘脾,运化失司,水湿停聚为痰,故肝风内动易于夹痰上扰清窍,闭阻脑窍脉络。痉挛之形成,缘于风痰上扰清窍,瘀血痹阻脉络。脉络受阻,可动风生痰,加重风痰的病理,风痰的存在又可促进脉络受阻的进一步恶化,如此,便形成了风痰上扰,脉络受阻、动风生痰,阻塞脉络的恶性循环。一旦内风旋上,气血升腾上逆,则痰亦随之上行,扰乱清窍,流窜经络,致发中风病患肢痉挛。如近代张山雷云“卒中之证,肝阳上扰,气升火升,无不挟其胸中痰浊,陡然乏溢,壅塞气道…”;徐景藩曰“肝风夹痰,阻窜经络,气血运行失调,以致痰淤交阻,风痰相兼,脉络痹阻,即成中风中经络之证”。 3阳虚风痰相兼是中风病肢体痉挛的重要发病机理中风痉挛的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气血不足,在标为风火痰瘀闭阻络脉,但以阳气虚弱,风痰阻络,筋脉失养为常见病机,患者常表现患肢拘急痉挛、疼痛、肿胀、畏寒等症状。阳虚则寒,寒主收引凝滞,复加风痰阻络,气血不畅,筋脉失养,故肢体拘急痉挛,疼痛。阳虚不得卫外,故见畏寒。阳虚则津液不化,水湿停留,故见肢体肿胀,同时水湿也易侵淫筋脉,加重拘急。因此,中风痉挛的主要病机是阳气虚弱,风痰阻络,筋脉失养,治疗当以温阳息风化痰为法。 阳虚生风这一病机理论散见于古今医书,《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乃阳气之变动”。《本经疏证》在《内经》阴阳学说理论的指导下,对“阳虚生风”作了详细的论述,其谓“风者,阳气之变眚也“所谓风,必淫于外而不返之阳”,“夫人身之阳,在上则欲其与阴化而下归,在下则欲其化阴而上出”,“阳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均谓之风也”。其阐述表明,“风”乃为阴阳二气不相合化而成,阴虚生风,阳虚也能生风。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王玲玲教授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阳虚生风”的学说,认为“风动”本属阳,但是引起风的原因则有阴阳之分,不论内风还是外风,“风证”的性质都存在阴阳的差异。例如外风为患,就有“风寒”和“风热”的不同,理论上“内风”也应该有“阴证”和“阳证”的差别。 风痰为发病之标,其本乃是阳气虚弱,二者又互为因果。阳 从阳虚风痰阻络探讨中风病肢体痉挛的发病机理 孙西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11)08-1354-02 【关键词】中风肢体痉挛阳虚风痰阻络发病机理 ·临证经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