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学前儿童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

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游戏的定义

第二节游戏的特征

第三节游戏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游戏的定义

我国学者对于儿童看待游戏的研究表明,儿童往往是在成人影响下来区分游戏与非游戏的,而在目前的游戏研究中主要从文化、体育、社会学、语言学、生物学、人类学及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展开的,对于游戏的看法也是多种多样,并未有个统一的概念。

虽然研究没有统一的游戏概念,但各个领域都对于游戏有一定的认识,如语言学研究看出:游戏一词的语义演变有着共同的特征:1、游戏的本义都与动作或运动有关;2、游戏活动不同于“工作”,其特点是轻松自在;3、“游戏”一词都带有“无意义的”或“无价值的”等贬义。

这些研究对于现阶段游戏的研究与认识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现行对游戏定义的几种方法

(一)从行为意向的角度解释游戏

(二)从外显行为类型的角度解释游戏

(三)从诱导行为的环境来解释游戏

1、游戏不同于外在目的性行为

2、游戏不同于结果性行为

3、游戏不同于手段性行为

4、游戏不同于探索行为

5、游戏不同于真实生活的规则行为

6、游戏不同于闲荡

把游戏看成是一种客观的行为过程,先确定游戏的行为类型,每种类型设定一个典型范例。皮亚杰:依据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将游戏分为实践性的、象征性的和规则性的。

加维和赫特:游戏分为认识性的和娱乐性的

鲁宾:游戏分为认知性的和社会性的

1、一批熟悉的同伴、玩具或其他可能引起儿童兴趣的材料

2、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协调

3、成人的行为是最低限度的参与和指示游戏

4、友好的气氛

5、把会产生身体压力的可能性排除

6、环境符合文化习俗

第二节游戏的特征

一、游戏的描述性特征

(一)外部可观察行为特征

表情

动作(探索、象征、嬉戏)

角色扮演(机能性角色、互补性角色、想象的或虚幻性的角色)

言语(伙伴间的交际性语言、角色间的交际性语言、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游戏材料

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

1、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幼儿自行决定

3、活动的难度与幼儿能力相匹配

4、幼儿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游戏表情特征

(二)游戏的动机与体验

1、游戏的动机

内部动机、直接动机、内部控制

2、游戏性体验及其构成

游戏性体验的状态:Flow

游戏性体验的构成

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成就感体验、幽默感、驱力愉快

(三)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

1、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幼儿自行决定

3、活动的难度与幼儿能力相匹配

4、幼儿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游戏的观察指标

可以自由取放玩具;可以自选活动区;

材料丰富;可以自选伙伴;可以随意使用材料;可以决定游戏的主题、情节等

没有外部评比压力;幼儿不常看老师的脸色;教师不喝斥幼儿;幼儿可以自由交谈

游戏的本质性特征

(一)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

(二)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三)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

(四)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

关于游戏的定义:

邱学青: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从一定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

刘焱:游戏的实质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即是一种主动性活动、独立性活动、创造性活动。第三节游戏的理论研究

早期的传统游戏理论(经典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

前苏联的活动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游戏的激活(觉醒、唤醒)理论

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游戏的生态学理论

其他的游戏研究

早期的传统游戏理论

18、19世纪出现的游戏理论

一、精力过剩说(剩余精力说)

代表人物: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

席勒是在他的美学名著《审美教育书简》中谈到游戏问题的。他认为,游戏是一种摆脱了强迫,摆脱了自然力量支配的自由活动。游戏是充裕的精力无目的的消耗。

斯宾塞认为高等动物,除生存之外,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与生存无关的、非功利性的活动,进行游戏和审美活动。

对游戏的分类

席勒动物性的身体器官运动的游戏

人特有的想象游戏,或艺术的审美活动

斯宾塞感觉器官的过剩活动

艺术——美学的游戏

高级的协调力量的游戏

模仿

【精力过剩说(剩余精力说)】

主要观点:生物有维护自己生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儿童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剩余精力需要发泄,游戏就是一种剩余精力的发泄方式。

此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

1、儿童从事一段时间的智力活动后,需要追逐、奔跑等活动

2、孩子的精力看上去总比成人旺盛

3、高等动物比低等动物更有精力

启示与评价

启示:儿童游戏时间的保证和机会的提供

评价:1、试图说明游戏的物质前提

2、在游戏研究领域起到了拓荒者的作用

3、缺乏以实验为依据的证明

4、无法解释孩子游戏到精疲力尽后又开始游戏

二、松弛消遣说(娱乐论)

代表人物:德国学者拉察鲁斯和帕特里克(Partick,或译作柏屈克)

人之所以游戏并不是因为精力“剩余”,而是因为“缺乏”或“不足”。他们认为,游戏不是为了剩余精力的发泄,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儿童需要用游戏来恢复精力。

【松弛消遣说(娱乐论)】

主要观点:1、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都会感到疲劳,为了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就产生了游戏;

2、对于幼儿来说,对复杂的外部世界难以适应,很容易产生疲劳,这就需要游

戏来使其轻松一下,以便恢复精力;

3、游戏是童年期自发的、以本能为基础的活动,是儿童自然的、积极的生活。启示与评价

启示:教育及学习活动中的动静交替、有张有弛

“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

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动静交替原则

中小学课余活动时间

评价:1、无法解释体力劳动者为什么要游戏?

2、如何解释儿童的游戏(儿童还不会去从事工作)

3、排除了许多有智力参与的游戏(把游戏看成是非脑力性的活动)

4、不适合解释儿童游戏,适合解释动态静态关系。

三、预演说(生活预备说)

代表人物:

(德)生物学家、心理学家,格罗斯——游戏是对新生儿或幼小动物在适应环境上不完善本能的无意识的训练和准备。

小猫戏球——捕鼠的练习;小狗嬉咬——自卫的练习;男孩玩打渔——将来养家谋生;女孩子玩娃娃——将来养育子女做准备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

儿童在游戏中怎么样,当儿童长大的时候,他在许多方面的工作也会怎么样。因此,未来活动家的教育,首先要从游戏开始。

孔子的童年等

【预演说(生活预备说)】

主要观点:1、儿童有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将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在天赋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练习,锻炼自己为生存竞争所必需的能力。

2、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是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

3、越是高等的动物,将来的生活就越复杂,所以游戏期就越长。

把游戏分为两类:

练习性游戏:包括感知运动的练习和高级的心理能力的练习;

社会性游戏,包括追逐打闹和模仿性的游戏。

启示与评价

启示:在游戏中让儿童学习,在实践中设计不同类型的游戏,让儿童学习。

指出高等动物仅凭天生的“本领”是不能适应生活的,必须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练习。这一点是符合事实的。

只用本能练习的概念是不能说明儿童游戏的本质的。

主要缺陷:过分依赖“本能”的概念,把本能作为发展的中心驱力,把动物的游戏与人类幼儿的游戏等量齐观。

也不能很好的解释成人为什么需要游戏并继续游戏。

四、复演论

代表人物:

(美)心理学家,霍尔——人类的文化发展阶段与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具有对应的关系

动物阶段——儿童的爬行、蹒跚行走期

野蛮阶段——儿童玩投掷、追逐、捉迷藏

农业和家长式阶段——使用玩具,沙滩挖掘

部落阶段——儿童小组竞赛

【复演论】

主要观点:1、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的过程,重现祖先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

2、游戏的发展过程同种族的演化过程相吻合,儿童通过游戏重演史前的人类祖

先到现代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在游戏中根除史前状态的动物残余,让个体

摆脱原始的、不必要的本能动作,为当代复杂的活动作准备。

启示与评价

启示:不能忽视儿童发展过程中本应经历的阶段。

1、复演说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

2、复演说也不能解释现代社会儿童游戏的内容。

3、霍尔在某种程度上是看到了儿童游戏内容的社会历史性的:社会环境不同,儿童

游戏内容不同。

4、但是,他没有能够对这种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唤起了后人考察游戏的社会历史

性的兴趣。

经典游戏理论

名称倡导者主要观点

剩余精力说席勒/斯宾塞生存需要满足之后的剩余精力的消耗

松驰说拉察鲁斯/帕特里克恢复在工作中消耗的精力并获得放松与休息

前练习说格鲁斯为未来成人生活做准备

复演说霍尔复演种族进化的历史阶段

四种理论的关系:统一中蕴含着对立

经典游戏理论的评价:

经典游戏理论的贡献

1、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严肃地思考并解释了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为游戏“正

名”。

2、从儿童生活的不同侧面对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进行解释;

3、从人的一般本性和共性角度对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进行解释。

经典游戏理论的局限性

1、受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从本能的生物性角度解释游戏,关注人类特性,不是个体特点。

2、以工作作为游戏的对立面解释游戏,总体有些消极。

3、主要是主观思辨的产物,缺乏科学的实验基础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代表人物:佛洛依德、埃里克森、帕勒和蒙尼格

理论思想:人和动物一样,有需要发泄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但人和动物不同,社会道德规范必须限制这种发泄,当这些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冲动和欲望累积起来时,

将会不自觉地寻找出路,以做梦、幻想、口误等潜意识表现加以发泄。

一、弗洛伊德的游戏观点

理论基础

本我:本能欲望

人格理论超我:社会规范

自我: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

观点

(1)儿童的行为更多地受本我的支配,活动主要受“快乐原则”驱使

(2)成人总是以社会准则去要求儿童,控制儿童——儿童在现实中受挫

(3)游戏是协调本我和超我矛盾的中介

游戏的调节机制

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wish fulfillment)

学妈妈烧饭、学爸爸开汽车、学医生给病人看病

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mastery of traumatic events)

重复痛苦经历——“强迫重复”现象

如给娃娃打针

游戏的发展

发展结果:

以更高级的形式取代儿童的游戏——成人游戏

打趣、玩笑、幽默、创造性艺术体育活动

儿童游戏对立面现实

成人游戏对立面工作

二、埃里克森的游戏观点

游戏是一种自我的机能

游戏是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成功结合的润滑剂(积极)

游戏调节了发展的阶段冲突

母婴游戏对良好母子关系的形成和婴儿信任感的产生有重要意义(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

任)

游戏中存有性别差异

男孩——大楼、高塔、街道、户外冒险活动、建构活动

在空间构造上

女孩——布置家具、户内安静活动

弗洛伊德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

年龄佛洛依德埃里克森

0-1.5岁口唇期信任——不信任

1.5-3岁肛门期自主——羞怯

3-6岁性器期主动——内疚

6-11岁潜伏期勤奋——自卑

青春期生殖器期同一性——角色混乱

青年期亲密——孤独

成年期繁殖——停滞

老年期自我整合——失望

三、帕勒和蒙尼格的游戏观点

帕勒(Peller)的角色动机说

——情感驱力才是儿童角色扮演的原因,模仿只是一种表现形式

——情感因素:爱戴、尊敬、羡慕/嫉妒、愤怒、畏惧、敌视

模仿自己爱戴的人——可以实现成为这样的人的愿望

模仿自己畏惧的人——可以控制焦虑和创伤

模仿低于自己身份的人——可以享受已被现实排斥的幼稚

蒙尼格(Menninger)的宣泄说

——游戏能发泄被抑制的侵犯性冲动

——成人可以以体育竞赛的方式释放攻击性驱力,而儿童则通过游戏释放。

启示与评价

(一)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贡献:

1、推动游戏理论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密切结合

2、普遍重视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价值。

3、促进游戏治疗技术和人格研究方法的发展。——娃娃游戏

4、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成年生活的重要性。

(二)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局限性

1、具有明显的临床诊断色彩。来源于对于个别儿童的研究,研究结论的普遍性存在问题。

2、具有明显的主观臆测倾向。研究的科学性存在问题。

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

1、 认知发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

2、 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的总体框架中考察儿童游戏

3、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智力活动的一方面,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种手段。

4、 他的游戏理论与其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主要观点:

1、 游戏是儿童智力活动的一方面,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2、 游戏是儿童巩固概念的方法,是思维与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3、 游戏帮助儿童解决情感冲突,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

4、 游戏的发展受儿童认知水平的制约,并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相适应。

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原有结构中去。

顺应:是有机体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使自身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

主要观点

1、游戏是儿童智力活动的一方面,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2、游戏是儿童巩固概念的方法,是思维与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3、游戏帮助儿童解决情感冲突,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

4、游戏的发展受儿童认知水平的制约,并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相适应。

皮亚杰游戏发展阶段表

年龄 认知发展阶段 游戏类型

0~2岁 感知运动阶段 练习性游戏 2~7岁 前运算阶段 象征性游戏 7~12岁

具体运算阶段

规则游戏

练习性游戏的发生发展

儿童的活

同化>顺应(游戏)

顺应>同化(模仿)

皮亚杰提出游戏发生、发展的过程:

1.反射练习期(0-1个月)

2.练习性游戏发生期(2-4、5个月)

3.有目的的动作逐渐形成期(4、5-9个月)

4.手段与目的的分化并协调期(9、10-11、12个月)

5.为了看到结果而行动期(11、12-18个月)

6.象征性游戏形成期(18-24个月)

游戏在感知运动时期的发生发展

年龄认知发展水平游戏例子

0-1个月反射练习期无游戏

2-4、5月初级循环反应游戏的发生头往后仰,从新的位置看

熟悉的东西。两天后重复

这种动作,但增加了愉快

的表情。

4、5-9月二级循环反应“有目

的动作形成期”保持“有趣的

情景”

反复去碰玩具,让它发出

声响。

9、10-11、12月二级图式的协调“把

已有的图式运用到新

的情景中”

“仪式化现

象”

握着枕头一角,吮花边。

侧着身体躺下,闭上眼睛

吸吮手指。

1-1.5岁三级循环反应:“为了

看到结果而行动”“嬉戏性行为

的偶然结合”

洗澡。手从头发上滑落下

来,击到水面上,马上重

复这个动作,并变化位置

与高度。

1.5-2岁思维的发生象征性图式抓住大衣领子侧着身体

躺下,闭眼,吮手指。游戏在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的发展

发展阶

类型性质实例

高峰期2-4岁象征性

的投射

1、把象征性图式扩

展到新的对象上

2、把模仿性图式扩

展到新的对象上,假

装模仿其它人或物

的活动

1、对他的小狗说“哭、哭”,发出哭的声音。

接下来的几天里,让他的小熊、鸭子、帽子

哭。

2、假装打电话,然后让他的娃娃打电话;

用各种东西来打电话,例如,用一片树叶代

替电话听筒。拿着报纸,嘴里念念有词。

象征性

的认同

1、以一物代替另一

2、假装自己是其它

人或物

1、捡起玩具起子,说“牙刷”并做出刷牙的

动作

2、趴在地上,慢慢地爬进房间,嘴里发出“喵

喵”的叫声。

象征性

的联合

1、简单的联合

2、补偿性的联合

3、清算性的联合

4、预期性的象征性

联合

1、把枕头叫做“阿里”,阿里是丈夫,正在

照看幼儿

2、大人禁止玩水。她走到水池边假装舀水,

说“我舀了一杯水”

3、大人哄他吃药,不肯吃。过后,让玩具

动物吃药

4、以娃娃会晒黑为由拒绝父亲散步的提议

下降期4-7岁集体的

象征

1、象征的联合变得

连贯而有秩序

2、逼真准确地模仿

现实

3、角色之间的合作

与协调

一人扮演多个角色

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

转变期7-12岁规则游戏

启示与评价

(一)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贡献

1、开拓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

2、强调游戏对于儿童情感发展的重要价值。

3、引发一系列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关系的研究。

4、引领学前教育实践走向游戏与认知发展的融合。

(二) 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局限性

1、否认游戏是独立的活动形式,认为游戏只是认知活动的衍生物。

2、只强调认知发展对游戏的制约作用,忽视游戏对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

前苏联的活动游戏理论

基本思想:

1、游戏是一种社会反映性活动(从主题和内容中反映)

2、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通过语言实现)

3、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4、游戏是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

二、维果斯基的游戏理论

观点:游戏形成了符号的间接作用(以物代物,逐步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 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游戏行为水平高于日常行为水平) 游戏规则是儿童的自我限制(对规则的服从、对直接冲动的放弃)

三、列昂节夫的游戏观点

游戏发生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矛盾

及物行动——通过用手操作物体的行动来认识世界 游戏的特点

——行为的动机在活动过程,而非结果

——游戏过程中的操作与行动,是真实的,而非伪造、幻想的(游戏中想象的只是情境)

操作与行动产生想象的情境 在想象中产生游戏行为 ——游戏行为是概括化的行为

前苏联儿童游戏的意义: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揭示游戏与教育的联系 1、将游戏作为一种教育内容——成人教给儿童游戏行为 2、游戏实现了教育目的——塑造儿童正确的社会行为

四、艾里康宁的游戏观点

游戏(主要是角色游戏)的起源

游戏发展阶段(由物的再造到人与人关系的再造)

社会起源: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儿童生活的 社会条件有关,而非出自儿童的本能 个体起源: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人生活的反映

——掌握物品的习惯用法 ——最初动作的概括化 ——进一步的动作概括化

前苏联儿童游戏的意义:

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揭示游戏与教育的联系

将游戏作为一种教育内容——成人教给儿童游戏行为 游戏实现了教育目的——塑造儿童正确的社会行为

游戏的激活理论

理论基础——内驱力说

——是一种试图通过解释环境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来揭示游戏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假设性理论

——驱力:有机体的需要状态,激起行为的发生

二、激活理论的各种观点

伯莱因的观点

根据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唤醒程度,将其分为:

——“特定性探索”行为(这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探索 ——“多样性探索”行为(我能用这个东西做什么?),也即游戏

启示:材料投放的适合度——熟悉材料与挑战性材料相结合

埃利斯的观点

——游戏的功能在于产生刺激,提高激活水平,使之趋向最佳水平 ——游戏是自身引发的行为,而非客观刺激引发的行为

厌倦——游戏增强刺激,降低激活水平 伯莱因

引起的行为 外部动机性行为(与生理需求相联系) 内部动机性行为(与生理需求无关,满足 自身活动的需要) 外在刺激 机体内部的平衡机制 探索:外部刺激控制的行为 游戏:有机体自身控制的行为

最佳水平

厌倦——利用游戏寻找刺激,提高激活水平埃利斯

赫特的观点

中等激活水平状态:

费恩的观点

在游戏中,有机体本身也能引起一种新奇事件,从而引起不确定性并伴随着一种机体的紧张感(即刺激来自于自身,而非外界)

儿童玩滑滑梯

——可解释为什么儿童游戏会上瘾,儿童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天天从事着似乎同一种活动;——成人的文化性活动(医生、作家、数学家)。

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代表人物:贝特森(Bateson)

一、游戏的元交际特征

——意义含蓄

——不用言传,只是意会的形式(动作、表情)

——其顺利与否,依赖双方对隐含意义的敏感性(交际双方熟悉了解的程度和知识背景的相当程度)

二、研究元交际特征的意义

为追溯意识的种族演化史提供了依据

游戏是通向人类文化和表征世界的途径和必需的技能

游戏的元交际有助于儿童在事物的关系中学会如何分类与概括、学会如何学习

游戏的生态学理论

游戏的生态学理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游戏设施如何影响儿童的行为上,他们认为游戏材料、活动类型都会影响儿童注意的广度、相互交往及谈话的数量和形式。生态学观点认为,影响游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游戏,就是要辨明各种影响因素对游戏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力量。

一、人类发展生态学对游戏的解释

以布朗芬.布伦纳为代表的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主动成长的个人与其生活于此的直接环境中的各种变化着的因素之间是相互交叉交织在一起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和外系统。

在微观系统中,对儿童来说面临的只是日常家庭设施、家庭中的人及他们所从事的活动,包括一些指向儿童自身的活动,如:喂食、洗澡和拥抱。随着儿童的长大,这一系统中的复杂性渐渐增加,儿童与更多的人在更多的场所里做更多的事情,游戏的分量也就不断扩大了。游戏室区别儿童微观系统的活动的主要类别。微观系统中不仅应鼓励儿童游戏,给予儿童爱抚,还应教导儿童如何进一步地开展包括游戏在内的其他活动,以满足儿童的生活需要。

中间系统在儿童面前的展现,意味着正在发展中的儿童开始体验更为复杂的现实。儿童所处的微观系统中的某些影响因素可一直影响其在中间系统中的游戏行为。如由于家庭经济、文化水平、父母职业等原因,使儿童在其他微观系统中总以一定的社会角色——往往与父母的职业认同——作为其游戏中的角色。

外系统是儿童生活产生更大影响的一些背景。它对儿童的游戏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如果外系统使父母、教师的生活变得更轻松,则可促进儿童的发展,如使父母、教师的生活变得更为艰难,则会妨碍儿童的发展。如果家长、教师之间相互理解,环境间的关系清晰、一致,那就会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生态心理学对游戏的探究

生态心理学家对于游戏的探究采取了非常简单的理论推论,以及非常严格的实验设计的方式,他们更多的采用对自然状况下儿童的游戏行为作客观记录和描述,再对这些记录作结构分析的方法。因此,生态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儿童的行为随着他们进入不同的情境而变化,是可以预测的。创设环境游戏极为重要。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认为环境既能提供机会,也能产生潜在的危机,如果儿童在环境中被剥夺了经验,就会产生压力感和紧张感,从而影响其发展;如果环境提供了机会,儿童就会朝着社会文化目标的方向发展。他从生态学的观点提出儿童是自己发展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正如蒙台梭利所主张的那样:让儿童在适宜的环境里从事愉快的活动,通过有趣的“工作”来塑造自己的精神,才能使儿童达到“正常化”。因此,为儿童开展游戏设置符号教育要求的合理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

1.为儿童开展游戏设置丰富的游戏环境

2.为儿童开展游戏设置有计划的环境

3.为儿童开展游戏设置合理的游戏环境

其他游戏理论

萨顿?史密斯和布鲁纳强调游戏对好奇心和灵活性产生的重要性。好奇心和灵活性有助于培养有机体的适应、变通的能力。根据这种观点,游戏允许个体在游戏的安全范围内探索行为和思想的新结合体。

萨顿?史密斯强调儿童象征性游戏的“当做”特性的重要性。

在这种游戏中,儿童把物体和人物“当做”其他东西。这种“当做”活动的过程和“当做”思维的产物对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这种“当做”过程帮助儿童学会怎样打破事物的即成意义和联系,发展扩散思维能力。这种“当做”过程让个体自由去构想、去扮演和停演、去进行角色变换。萨顿?史密斯还提出,游戏不仅提供机会,发展角色灵活性,而且也发展自主感。

萨顿?史密斯注意到要游戏提高适应能力。根据这一理论,游戏培养的创新能力建立了一个在需要是可以利用的原型和联想的仓库。

萨顿?史密斯强调游戏对发展替代性符号结构的重要时,布鲁纳注意到游戏对发展运动技能的动作灵活性的作用。布鲁纳提出,游戏环境的安全允许有机体免除对行动后果的担忧,使有机体集中注意于动作本身,注意于动作的方法,而不是动作的结果。

继萨顿?史密斯和布鲁纳的理论后补充:

1、范登堡讨论了有助于使用工具策略的游戏的注意性,并提出,游戏是包括探索和“运用”在内的一个更广阔的和谐发展的一个侧面。

2、辛格提出幻想游戏可能对发展形象描述能力的好处。这种能力是关于过去和未来的适应思维所必须的。

3、雷诺兹提出游戏是经验的模拟方式,行为原型从其中产生并得到检验。

4、费根指出游戏中产生的新奇行为是与生物进化中的遗传突变相类似的行为。

阐述游戏是否发展和怎样发展的新奇感和灵活性的心理学研究,基本上局限在萨顿?史密斯和布鲁纳的论述中。西尔弗曼和丹斯基根据萨顿?史密斯的研究,检验了游戏在开发发散思维的工作中发展联想流畅性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游戏与儿童发展

第一节游戏与学前儿童身体发展

一、游戏促进学前儿童基本动作的发展

二、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

三、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包括大脑的发育)

第二节游戏与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

一、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知识的增长

游戏会扩充和深化儿童对世界万物的认识

二、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发展

(一)游戏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二)游戏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三)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能力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游戏恰恰是儿童问题产生的主要源头,游戏过程就是儿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

(四)游戏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中智力发展是创造的基础

游戏提供儿童创造的空间

游戏促进儿童多样化操作可能,发散性思维发展

三、游戏与儿童语言发展

(一)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语音的发展

(二)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词汇和语法的发展

(三)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语言的实践机会

第三节游戏与学前儿童情感发展

一、游戏能丰富学前儿童积极情绪情感

二、游戏能宣泄学前儿童消极的情绪体验

三、游戏能丰富学前儿童的成就感和美感

第四节游戏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发展社交能力

二、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克服自我中心

三、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学习社会角色

四、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掌握行为规范

五、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增长自制力

第三章儿童游戏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一、儿童游戏的分类方法

对于儿童游戏的分类方法很多,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一)根据儿童发展来进行分类

1、游戏的认知分类

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将儿童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2、儿童社会性发展分类

代表人物是帕登,将儿童游戏分为偶然的行为、游戏的旁观者、单独的游戏、平行的游戏、联合的游戏、合作的游戏。

(二)根据游戏活动来进行分类

1、以游戏特征来分

斯米兰斯基:功能游戏、建构游戏、扮演游戏、规则游戏

2、以游戏内容来分

萨顿史密斯:模仿游戏、探索游戏、尝试游戏、造型游戏

二、幼儿园的游戏分类

由于幼儿园游戏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幼儿园游戏的分类方法也逐渐多样化,但被广泛采纳并被广大教师习惯上使用的是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和有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科学游戏等等)。

实践中对于游戏分类存在的问题:

1、对两类游戏本质特征认识不清

2、把教学游戏等同于有规则游戏

3、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游戏功能

正确认识幼儿园的两类游戏

1、两者的区别

(1)两种内涵不同

(2)两种游戏的态度倾向不同

(3)两种游戏反映的儿童经验水平不同

(4)两种游戏规则的显隐程度不同

2、两者的共同之处

(1)都是幼儿自愿发起的活动

(2)活动的主体都是幼儿

(3)都是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活动

影响儿童游戏的主要因素:

一、儿童个体因素对游戏的影响

(一)年龄

(二)性别差异

(三)个体差异

(四)健康与情绪

二、客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

(一)物理环境

1.游戏场地

2. 游戏材料

3. 游戏时间

(二)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的影响

2.伙伴关系

3.媒体的影响

第四章幼儿园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第一节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试卷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期末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______为基本活动。 2.幼儿园中最典型的游戏活动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和_____。 3._______是最早形成的社会性关系,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4.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自身规律,要充分体现儿童的心里特质,这体现了_________的原则。 5.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的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叫象征性游戏,这种游戏是_______游戏。 6.______是规则游戏的核心组成部分。 7.依靠文字语言和视觉图片的相互关系来共同起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作用的图书类型叫________。 8.认为游戏的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游戏的发展受认知发展的驱使和制约,并与认知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 9.按照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幼儿园空间标准,室内人均不少于_____平方米,室外人均不少于4平方米。 10.来源于民间游戏,又是典型的角色游戏,常常出现在小班的区域游戏活动中,这种游戏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11.儿童利用不同的材料如积木、零部件、沙、水等来进行建造的游戏叫做()。 A. 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 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12.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明确规定,幼儿园的幼儿每天室外活动的时间不能低于()小时。 A. 1 B. 2 C. 3 D.4

学前儿童游戏价值(精选.)

举例说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儿童最喜欢游戏,渴望游戏,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并认识周围的世界,他们在游戏中快乐,在游戏中探索,在游戏中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儿童与游戏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游戏促进儿童生理的发展 游戏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和发育,游戏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游戏促进大脑的发展。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能够锻炼思维,在跳跃奔跑过程中身体机能得到了发展。 儿童活泼好动,游戏正好满足了儿童的身体素质的需求,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不管哪种游戏都能促进儿童的身体机能发展。如表演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角色进行动作、表情、语言的表演、这些表演动作都能让儿童的身体体能得到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素质健康地发展。在各体育活动中,利用游戏的形式组织的体育活动都能让儿童在游戏中练习走、跑、跳、平衡、钻、爬等身体动作,也还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运动器材,如沙包、绳子、皮球、键子等让儿童得到体育锻炼,从而达到锻炼儿童身体增强儿童的体质,促进了儿童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游戏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1.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语言游戏在幼儿教室里随处可见,它常常发生在最平常的环境里。例如,小班小孩喜欢自言自语,他们满足于自己对自己说话的快感。3岁儿童在游戏中进行言语交往,且交往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充分证明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在角色游戏中,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语言交往成为区别角色游戏和其他活动的要素之一为儿童从同伴那儿学习新的词汇和概念提供了机会。游戏又提供了重复练习语言及同伴互相学习的机会,使幼儿学的有趣和自然,游戏极大程度的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2.游戏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以其特有的没理吸引儿童,让儿童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自由的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会积极开动脑筋,遇到问题会想办法解决。 例如,在建构性游戏中,儿童会发挥自己想象力,用积木或者雪花片搭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验类活动的教学设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验类活动的教学设 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验类活动的教学设计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 科学是一个动态过程 科学是一种世界观 1.启蒙性 2.全面性 3.生活化 4.探究性 5.合作性 6.多样性 1.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发展 3.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 4.有利于儿童语言表达的发展 5.有利于培养儿童关爱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教学反思:举例讲解,学生更感兴趣且易于理解。 身心发展规律 学科教育目标 学科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社会发展的需要 纵向目标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月目标、周目标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日目标 横向目标 1.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2.科学方法教育目标 3.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科学情感态度内容 2.科学方法的内容 3.科学知识的内容教学反思:。 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选编原则。 2.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3.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选编方法。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选编方法教学难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选编方法教学内容: 观察认识动、植物 探索自然现象 操作各种材料 体验科学技术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掌握科学方法 科学性和启蒙性 系统性和整体性 广泛性和代表性 地域性和季节性

时代性和民族性 1.以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为主导,进行分科教学 2.以主题活动课程模式为主线,选择科学教育内容 3.已季节为主线,选编教学内容 1.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方法。 2. 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常用方法。 1.观察法 2.科学小实验 3.劳动 1.玩中学 2.做中学 3.想中学 4.试中学 5.用中学教学反思: 预定性科学教育活动 2.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 3.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 2.其他领域教育活动 3.游戏中的科学教育活动教学反思: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教学指导

教学辅导 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游戏,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自己创造的一种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又称主题角色游戏。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独立自主性 2.社会性(本质特征)。表现在:是由于儿童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容是对成人社会生活内容的部分概括与再现;是在集体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活动方式具有集体性;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3.象征性。表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角色扮演的发展:单纯摆弄、操作实物的行动——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下,操作实物的行动——担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动,往往随时可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游戏——按角色要求行动,遵守规则胜过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稳定——按角色要求行动,表演逼真——明确角色间的关系,规则复杂化。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题范围由熟悉的幼儿园或家庭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从无目的到预先想到玩什么,发展到长时间玩情节复杂的游戏;从不参加游戏到在别人带领下玩游戏,发展到主动参与游戏;从听从老师分配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发展到组织小朋友一起游戏,在遇到纠纷时能协调解决。 四、角色游戏的构成因素 1.以人代人——角色扮演:认识和理解成人的行动和活动;可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概括性地反映成人活动;能够用游戏材料、动作、语言来扮演新形象。角色游戏也能促进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2.以物代物——对物品的假想:游戏中儿童摆脱眼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为思维的支柱。最初这种假想依赖于实物与假想物之间的相似性,但后来可以脱离实物进行假想。 3.情景转换——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想:通过实用玩具的动作来表现假想的游戏情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综合练习试题

《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综合练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儿童游戏的特点是:快乐的、自愿的、充满幻想的、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有序的。 2.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包括游戏主题、游戏规则、游戏角色、游戏情节。 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4.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5.室内游戏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空间利用、活动区划分、墙面及顶面规划、走廊空间及地面的规划。6.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安排象征游戏),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7.成型玩具对(0-3 )岁的幼儿来说可以引起游戏的兴趣,未成型的玩具对( 3 )岁以上幼儿更具吸引力。 8.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9.角色游戏的象征性体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三方面。 10.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戏)。 11、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 12、表演游戏的(表演性)特点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 13、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包括:舞台、布景;道具、服饰(象征性的)与角色 14.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包括插接、镶嵌,排列、堆积,黏合,穿、编,(螺旋)的技能。 15.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模式包括(模拟构造)、命题构造、(自由构造)三种。 16.(象征性游戏)是2~7岁幼儿的典型游戏。 17. 4~5岁儿童对象征游戏的兴趣表现在以下内容:主题角色游戏、主题构建游戏、看图搭建游戏、主题表演游戏。 18.规则游戏的特点有(目的性和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和(由成人编制和指导)。 19.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20.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游戏要有(趣味性)、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21.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有: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健康和情绪。 22.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 23.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24.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之间的冲突)。 25.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戏)。 26.游戏观察计划的制定涉及(对象的选择)、(内容的确定)、(标准的选定)和(记录方式的设计与选用)等多方面的工作。 27.(游戏评价)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8、儿童的游戏是一种外部可观察的行为,通过对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和所使用的材料的观察,我们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 29、表演游戏是一种重“游戏性”的戏剧表演,引导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持“好玩”和“无观众”状态,同时要注意几个必须环节;了解文艺作品―――提供表演的条件―――创设表演机会。 二、名词解释 1.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游戏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阶段。2.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 2.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依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创造性地进行的。 3.游戏环境: 是指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等。 4.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5.结构游戏: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6.表演游戏:是指通过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 7、智力游戏:根据智育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规则类游戏。 8、体育游戏—也叫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幼儿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动作、角色、情节和游戏规则组成,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 9、音乐游戏—是幼儿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为实现一定的音乐教育目标按一定规定进行的游戏。 三、简答题 1.教师投放游戏材料时应考虑的要求有哪些 答: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游戏材料; 第二,投入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第三,灵活投入游戏材料;第四,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第1至3章) 一、概念题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 1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小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4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1操作性问题:操作性问题是一种可以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操作来寻求答案的问题。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既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儿童自选活动的材料,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儿童自由探索的材料,还包括在教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儿童投放的材料。 3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4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1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2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4“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

课程标准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关于幼儿游戏及开展与指导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分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及教育价值;教育实施部分阐释幼儿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任务、原则以及做好对幼儿游戏的教育指导及评价等诸多实践性的思路、策略和方法。全书所阐述的幼儿游戏的基本原理具有抽象理论思维的特点,同时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国内外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教育价值,理解在学前教育中实施游戏、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在教育中实施游戏的基本环节和任务,努力提高自身对幼儿游戏进行科学教育指导的实践能力,增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与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和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情景模作、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游戏的分类部分,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本课程安排有课程见习,可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见习,并要求写出见习报告。要求学生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努力掌握本学科的理论,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意联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等。 (五)考核要求 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大部分构成,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具体包括课程预习(占总评成绩的10%)、课程作业(占总评成绩的10%)、课堂考勤(占总评成绩的10%)、能力考核(占总评成绩的10%)、课外阅读(占总评成绩的10%)五个方面构成,符合学校关于成绩评定的规范。 2.考题设计 考题的重点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种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多种形式,其中客观题占50%左右,主观题占50%左右。 二、本文 第一章幼儿游戏概述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立体地把握游戏的构成及游戏特征的层次组合,掌握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般指标。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游戏的多重涵义 第二节幼儿游戏的特征 第三节游戏的分类 考核要求: 一、游戏的多重涵义 1.识记:(1)作为进步的游戏;(2)作为进步的游戏;(3)作为力量的游戏;(4)作为身份认同的游戏;(5)作为想象的游戏;(6)作为自我的游戏;(7)作为无聊的游戏。 2.综合运用:理解七种涵义中游戏的差异,并能够举例。 二、幼儿游戏的特征 1.识记:(1)纽曼的“三内说”;(2)克拉思诺和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论;(3)克罗伊斯对游戏特征的分析;(4)加维对游戏特征的分析;(5)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 2.领会:(1)我国学者对幼儿游戏基本特征的一般认识;(2)从游戏与非游戏活动的区 别与联系中归纳出的游戏特征;(3)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不同。 三、游戏的分类 1.识记:(1)从各种角度出发把幼儿游戏划分的类型;(2)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联合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创造性游戏、本体性游戏、工具性游戏的概念。 2.领会:(1)幼儿游戏的关键特性分类;(2)按游戏的教育作用的分类;(3)游戏按照时间的分类;(4)游戏按照复杂程度进行分类。

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习题汇总优选稿

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习题汇总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名词解释 1.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 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 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3.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 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 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5.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6.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 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7.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 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8.内容选编的时代性原则: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 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9.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 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学前儿童游戏

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 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 1、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幼儿自行决定 3、活动的难度与幼儿能力相匹配 4、幼儿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游戏的本质性特征 (一)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 (二)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三)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 (四)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 【精力过剩说(剩余精力说)】 主要观点:生物有维护自己生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儿童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剩余精力需要发泄,游戏就是一种剩余精力的发泄方式。 此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 1、儿童从事一段时间的智力活动后,需要追逐、奔跑等活动 2、孩子的精力看上去总比成人旺盛 3、高等动物比低等动物更有精力 启示与评价启示:儿童游戏时间的保证和机会的提供评价:1、试图说明游戏的物质前提 2、在游戏研究领域起到了拓荒者的作用 3、缺乏以实验为依据的证明 4、无法解释孩子游戏到精疲力尽后又开始游戏 【松弛消遣说(娱乐论)】 主要观点:1、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都会感到疲劳,为了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就产生了游戏; 2、对于幼儿来说,对复杂的外部世界难以适应,很容易产生疲劳,这就需要游戏来使其轻松一下,以便恢 复精力; 3、游戏是童年期自发的、以本能为基础的活动,是儿童自然的、积极的生活。 启示与评价启示:教育及学习活动中的动静交替、有张有弛评价:1、无法解释体力劳动者为什么要游戏? 2、如何解释儿童的游戏(儿童还不会去从事工作) 3、排除了许多有智力参与的游戏(把游戏看成是非脑力性的活动) 4、不适合解释儿童游戏,适合解释动态静态关系。

【预演说(生活预备说)】 主要观点:1儿童有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将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在天赋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练习,锻炼自己为生存竞争所必需的能力。 2 、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是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 3 、越是高等的动物,将来的生活就越复杂,所以游戏期就越长。 启示与评价 启示:在游戏中让儿童学习,在实践中设计不同类型的游戏,让儿童学习。 【复演论】 1、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的过程,重现祖先进 主要观点: 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 2、游戏的发展过程同种族的演化过程相吻合,儿童通过游戏重演史前的人类祖先到 现代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在游戏中根除史前状态的动物残余,让个体摆脱原始 的、不必要的本能动作,为当代复杂的活动作准备。 启示与评价 启示:不能忽视儿童发展过程中本应经历的阶段。 1 、复演说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 2、复演说也不能解释现代社会儿童游戏的内容。 3、霍尔在某种程度上是看到了儿童游戏内容的社会历史性的:社会环境不同,儿童游戏内 容不同。 4、但是,他没有能够对这种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唤起了后人考察游戏的社会历史性的兴 趣。 四种理论的关系:统一中蕴含着对立 粘力过剩说, ?游戏是能虽的调节形式 松弛消遣说J 取演说 -游戏是一种本能 复演论. 经典游戏理论的评价: 经典游戏理论的贡献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涵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二、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什么样的科学。 1.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 2.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 3.对世界独特的理解。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 —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个体发展 (一)从周围环境的特点来分析 周围环境是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幼儿获得感性经验的服泉。 周围环境是互相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对发展幼儿的思维有着重安的促进作用。周围环境是可以被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物质世界,对培养幼儿的求知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影响。 周围环境美的姿态,可以为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提供有利的因素。 周围环境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源泉。 ~ (二)从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来分析 1.通过科学教育,能满足这种好奇心,使幼儿对学习科学产生积极的态度,还能对幼儿长大后正确对待周围事物、对待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 2.幼儿的智力、语言处于迅速发展区,但他们的智力、语言的发展有赖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科学教育能以客观事物为媒介,促进幼儿智力语言的发展。 3.幼儿的个性品质处于发展期,科学教育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三)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来分析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为幼儿园各项活动,特别是教育活动提供具体而丰富的内容,即科学教育活动是进行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基础。 第二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含《指南》)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 1.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环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1)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脚,探究问题。 (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3.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1)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 》 (2)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1.总目标

学前儿童游戏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论》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1分) 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 .席勒 B .格罗斯 C .霍尔 D .拉扎鲁斯 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 ) A .内部动机 B .内部控制 C .直接动机 D .间接动机 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 ) A .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 .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C .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 .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 ) A .游戏主题 B .游戏情节 C .游戏形式 D .游戏材料 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 ) A .玩具 B .场地 C .时间 D .生活 6.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 ( ) A .具有教育性 B .符合年龄特点 C .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 .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7.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 ) A .平行游戏策略 B .合作游戏策略 C .领导游戏策略 D .指导游戏策略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1.游戏形式: 2. 同化和顺应: 3、练习性游戏: 4、智力游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简述在我国倡导亲子游戏的特殊意义。 2、游戏对儿童的身体发展有什么意义 3、请简述表演游戏的意义及指导要点。

4、简述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在游戏活动中的重要性。四、论述题(本大题19分。) 1、试论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并进行简单评价。

(完整版)学前儿童游戏练习试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题 1、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______的研究式样。 2、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___。 3、1903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湖北幼稚园____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 机构的诞生。 4、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____、三段论式____”的方法模式。 5、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______,他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家对象来研究的人。 6、弗洛伊德认为,____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7、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________”的驱使。 8、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_______的协调与整合。 9、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 10、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功能:以_______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________。 11、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是________,他的游戏学说奠定了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石。 12、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游戏是儿童________的活动。 13、由于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 14、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15、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______。 16、纽曼提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17、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有______、动作、________、言语、材料(玩具)等。 18、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________、象征和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9、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20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________与________。 21、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_______,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22、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成六种的人是_______。 23、依据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的不同,可将游戏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 24、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是情景转变、______、_______。 25、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的是_____,即角色扮演。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26、角色扮演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心理结构较复杂,它主要包括角色行为、_________、_______等。 27、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是________。它构成游戏的核心。它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游戏主题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_________的发展。 28、_________是指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或艺术性的具体细节,是构成游戏内容的基本要素。_________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课程 总学时: 36 理论授课学时:18 实践(实验等)学时:18 学分:2 理论授课学分: 2 实践(实验等)学分: 适用对象: 学前教育专业 执笔人:审定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学前儿童游戏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的主要内容为幼儿游戏概论,以及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教学游戏等幼儿游戏的实践与指导。 (二)课程目的 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掌握一定的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三)课程任务 1.使学生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 2.使学生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 3.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学前儿童游戏

1、游戏是儿童的一种自主的愉快的假想性活动。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循一定 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 2、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1)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主体性活动(2)游戏是愉快的活动 (3)游戏是一种伴随假想的活动(4)游戏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 3、游戏的分类: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将儿童的游戏划分为练 习性游戏阶段、象征性游戏阶段和规则游戏阶段等三个发展阶段。 4、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表现 其生活体验的一种游戏。 5、角色游戏的总教育作用:一、发展幼儿的智力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1)角色游戏有 助于幼儿发展恰当的自我意识,摆脱自我中心。(2)角色游戏促进了幼儿的同伴交往,发展了他们的交往技能。(3)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社会规则、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三、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四、培养幼儿的情感和性格五、促进幼儿身体和语言的发展6、角色游戏的指导:角色游戏的一般性指导: 答:游戏前指导(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2)创设游戏场地、准备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①要为幼儿设置一定的固定的游戏场所和设备②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材料③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和游戏材料的准备④游戏材料便于幼儿随时取放(3)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促进游戏深入开展 游戏过程中的指导(1)鼓励和协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2)指导幼儿选择和分配角色(3)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提高游戏水平①教师参与游戏,通过扮演角色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②提供有助于丰富游戏内容和促进情节发展的玩具和材料(4)加强角色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游戏的合作性(5)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游戏后的指导(1)让游戏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2)做好游戏后的整理工作(3)评价、总结游戏①就游戏情节进行讲评②就游戏材料和玩具的制作与使用进行讲评③就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进行讲评 7、一般情况下,教师介入指导的时机有三种:①当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出现问题或困难时 ②当游戏需要给予提升时③当教育目标需要在游戏中完成时 8、角色游戏观察线索提示:(1)主题的确定(2)材料的运用与游戏技能(3)新颖性与创新性 (4)游戏常规的执行(5)社会参与水平,与伙伴合作与交往行为(6)游戏持续时间 (7)独立自主性(自定主题,自选伙伴,主动交流,协调关系等) 9、表演游戏,也称戏剧游戏,是指幼儿根据故事或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节,通过扮 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形式。 10、表演游戏的指导:协助幼儿选择表演游戏的主题(1)健康活泼的思想内容表演性 (2)具有表演性(3)起伏的情节(4)较多的对话 11、教师在幼儿表演游戏中的指导:小班最初进行表演游戏时,教师要做具体的示范表演,也可以请大班幼儿进行示范表演,然后让幼儿跟着学习。也可以在教师边提示内容、边指导帮助下,由幼儿试着表演逐步过渡到自己进行表演,教师只给予适当的指点和帮助。对中、大班幼儿的指导应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为主,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表演。 12、结构游戏,也称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金属片、泥、沙、雪等),构造物体形象,反映现实活动的一种游戏。 13、结构游戏的指导:结构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①.激发幼儿参与结构游戏的兴趣 ②.引导幼儿对物体进行观察③.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④.帮助幼儿掌握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技 ⑤.引导和鼓励幼儿创造性的建构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14、体育游戏,也被称为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身体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组成的一种活动性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

学前儿童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复习资料 (邱学青著(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 第一节游戏的定义 表明儿童区别游戏与上课的标准有三条:一是内容、二是活动的形式、三是名称。 一、文化视野中的游戏 (1) 游戏优于文化、超越于文化,游戏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文化繁荣的程度。 人类的文化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多游戏文化,另一种是缺游戏文化。 (2) 游戏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 二、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 (1) 儿童社会化过程有两个步骤。一是模仿阶段,二是游戏阶段。 三语言学视野中的游戏 词和观念是由语言创造的,每种语言在形成它关于游戏的观念和表达其意思时,往往只有一个词、一个意思,而游戏的含义是很多的,一个普遍的游戏范畴并非用一个词就能表达。 (一)外语中关于游戏的表述 在梵语中游戏有四层含义:动物、儿童、成人的游戏、风或浪的运动 (二)汉语中关于游戏的表述 主要有玩、游、嬉、遨等 从汉语中有关游戏的解释中,可以窥见游戏有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游戏是一种供人们在休息,闲暇时娱乐的活动或运动。 第二,游戏有不认真、不严肃等意思,有玩世不恭之意。 四生物学视野中的游戏 游戏是练习成年后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技能和活动,儿童先天的本质不能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 五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 游戏是人类从生存需要发展到追求享受的需要,是人类从儿童成长为大人的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儿童,都是在游戏的欢乐中获得发展而长大成人的。因此,儿童的游戏一方面是学习面对真实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超越真实生活的限制,寻求个人的自由。 游戏具有三种功能:一是儿童从游戏 游戏具有三种功能:一是儿童从游戏中学习到生活的原则和规则,在轻松的玩耍中,培养了将来踏入社会必需的适应能力。二是在人类的群体生活里,需要在团体规则限制与个人的自由之间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平衡,而游戏正好具备了让个体摆脱社会规则和文化的限制、去寻求个人自由发挥的特性。三是在游戏的一段特定时空里,游戏者可以虚构任何现实生活中所不允许的行为及情节,来逃避现实社会的种种限制,弥补由此造成的不满和沮丧。 (2)健康的儿童期是健康的成年期的先声,即一个健康的孩子拥有那些一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便能够造就充实的人性的所有特性。即继续发出欢笑、歌唱、跳舞、恋爱、尝试和探索。 六心理学视野中的游戏 三大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都是各心里学派研究的结果,它促进了儿童游戏理论的发展。 (1)游戏是由内在动机引起的,自动自发、自由选择的。 (2)游戏有着明显的欢乐、幽默感、身体的自发性、认知的自发性、社会的自发性。 (3)游戏不同于探索行为,探索在先,游戏在后。 (4)游戏不受外在规则的限制,但游戏本身常有其非正式或正式的内在规则,由儿童自行协调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1、什么是科学? (1)科学是知识体系。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科学是动态活动。 (3)科学是世界观。 2、什么是学前儿童的科学? (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2)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3)是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直接或间接)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探究、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 4、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4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到2岁)、前运算阶段(2到7岁)、具体运算阶段(7到11岁)、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到十七八岁)。认知结构的图式:动作图式、符号图式、运算图式。 动作时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和中介。 5、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动作式、映像式、象征式。 6、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8种智能:语言、节奏、数理、空间、动觉、自省、交流、自然观察智能。 7、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儿童观和儿童发展观。 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重要部分。 蒙台梭利的感观教育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的感官的训练。 蒙台梭利的感观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循序渐进、自我教育。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制定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儿童发展需要(终身发展观、全面发展、年龄层次观)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10、学前教育科学教育内容的选编原则? (1)科学性与启蒙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尊重客观规律,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违背科学事实。 启蒙性原则是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智力发展水平,使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并以此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广泛性与代表性原则。 广泛性原则指选编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要尽量涉及天文、地理、物理、生物、化学、现代科学技术的方面,确保通过不同的教育活动,使幼儿能够获得较为广泛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经验。 (3)时代性与民族性原则。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3.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社会资源: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9.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0.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11.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12.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1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14.探究性教学: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15.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题 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形式逻辑 为基础。 2.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3.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6.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和运动性游戏。 8.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