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指导学生学语文的几点体会

指导学生学语文的几点体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eb5082824.html,

指导学生学语文的几点体会

作者:苗静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年第07期

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学语文,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新理念指导下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主动探究语文的奥秘。让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语文知识和能力得以提高。这样教师的指导就显得更为重要。

把课文读好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基本要求。读好课文必须对课文有较深入的理解。怎样理解才算是比较深入呢?笔者认为,学生能够把握住作者思想感情地发展的线索,并能跟着作者的感情入情入境和作者一起产生共鸣。这就是说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起码应要求学生把课文有感情地读出来。这样,学生自然会在读中发现一些问题,只要是与课文有关联的问题,就说明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在不断提高。一般地说,在这一阶段的学生,虽说对课文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但距离读懂还有一定差距。问题也就不会发现得很多,也不会提出难度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根据学生学语文的差异,你不懂,他可能懂;或许你理解得不够完善,他理解得也不够完善,大家合起来,便是问题最好的答案,基于以上分析,让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或分小组讨论、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解决问题,是教学中比较奏效的方法。

有人说,语文是读出来的,这种说法强调学生学,不是说教师要把课文讲懂,我赞成这样的说法。进入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应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提出一些比较高的要求,让学生读,让学生在读中发现或提出更多的问题。这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反复读,想让学生发现的问题多,教师就应指导得细,当发现学生把有问题的句、段忽略了,这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在哪里注意,这些地方不该轻易放过,要细细品味,细细体会,直至明白。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最难的还是不会发现问题,不会提出问题,而并不是他们不会自主解决问题。当学生这一轮读后,问题就比较多了,这也是组织课堂教学中比较棘手的阶段,这时候教师可根据学生所提问题,安排和组织教学。比如把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然后让学生分组、分类,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研究、归纳、解决问题。当学生得出结论后,可以组进行汇报,不准确的地方,可采取直接订正的办法,如是有意义、有必要的问题,可再次交学生讨论,直至准确明白。

读破,即读中的创新,认识的升华。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读中不断地创新、升华自己的认识。学生通过前边反复地读,反复地认识,反复地探究,已经走进了课文之中,如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读与学的目的就可达到。要使读能进一步升华,就得在原读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新的发现,或许这就是语文学习的创新所在了。这一阶段的导学应该重点放在鼓励上。因为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思维已经进入了积极、活跃、高涨的时期,教师能给予带指导性的鼓励,学生创新之见解,创新之发现,将会不断涌现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