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_王秋玉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_王秋玉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_王秋玉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_王秋玉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71卷第2期

2016年2月V ol.71,No.2February,2016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

王秋玉1,曾刚1,吕国庆1,2

(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2.吉森大学经济地理系,德国吉森D-35390)

摘要: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来源。以中国装备制造产业为例,基于中国

知识产权局1985-2012年间的合作发明专利数据,借助SPSS 、UCINET 、ArcGIS 等定量分析工

具,对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合作网络的创新主体结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创新合作的空间尺度的

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高校在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网络中的地位不断

上升、数量不断增加,且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新源泉;市域空间合作成为发达地区城市产学研创

新合作最重要的空间单元,国家空间是欠发达地区城市产学研创新合作的主要空间载体;理工

科高校等科技资源的空间集聚态势是导致创新网络层级特征的主要因子,科技资源富集的行

政中心如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发达城市成为最重要的资源集聚地、创新源泉和创新合作对象。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空间尺度;科技资源;中国

DOI:10.11821/dlxb201602006

1引言

知识、网络、空间关系是经济地理学关注的热点词汇,不少学者从产业集群与多维邻近性、跨国社区与技术守门员、全球网络与本地联系以及知识的类型与流动等侧面,对创新及其网络特征进行了论述[1]。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创新对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地与全球两个空间尺度创新要素、网络之间的关系成为地理学者关注的科学问题[2-4]。Scott 、Cooke 等新区域主义论者指出,产业区、产业集群、创新型区域等经济活动空间形态受区域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影响,具有特定的地方网络范式[5-6];Coe 等全球生产网络论者指出,地方性对创新具有阻滞效应,只有通过与外部进行知识传递、合作与学习,才能促进创新的产生[7-11];而Bathelt 等关系经济论者则指出,只有通过全球生产网络与地方网络互动[12-13]、本地蜂鸣—全球通道的互通[14],才能推进持续高效的创新。然而,驱动装备制造业合作网络创新的力量究竟来自于国外,还是来自于本地是学术界尚待回答的问题。

此外,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分析了发达国家创新合作网络的特征与机理,对发展中国家关注不足[15]。2011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为27.66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32.76%,2013年占全球装备制造业总值的比重超过1/3,位居世界首位。而中国的创新政策、创新主体等与德、美等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中国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网络与欧美相比究竟有何特点?内部作用机理有何异同?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收稿日期:2015-06-02;修订日期:2015-09-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47);德国科学基金项目(LI981/8-1AOBJ:595493)[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371147;German Science Foundation,No.595493]

作者简介:王秋玉(1989-),女,河南周口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与产业集群。E-mail:qiuzhiyu825@https://www.sodocs.net/doc/e84255504.html, 通讯作者:曾刚(1961-),男,湖北武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模

式研究。E-mail:gzeng@https://www.sodocs.net/doc/e84255504.html,

251-264页

地理学报71卷252

量外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促进了中国的快速工业化。然而,由于劳动力、土地成本的大幅上升、资源环境约束逐渐显现,低成本的工业化难以为继,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适时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更加重视产学研一体化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作为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创新水平的提高不仅对自身效率具有积极的影响,还能通过技术扩散,促进整个产业体系效率的提升。因此,归纳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学研创新网络特征、明确创新主体、摸清创新网络空间演化规律、确定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理十分重要。本文拟围绕这些问题开展研究,意在抛砖引玉。

2文献综述

2.1合作网络的创新主体

资源基础理论指出,企业是受到行政管理框架协调、有一定边界的资源集合体,内部资源以及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而企业竞争优势在于其生产产品的异质性资源而非最终产品[16-17]。但当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时,需要通过不断向外合作获取新的核心资源,合作伙伴可以通过分担成本、共担风险和提供互补资源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18]。也就是说,合作创新是企业获得知识、弥补创新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而社会网络结构对于信息和创新的扩散、技术和知识的交流非常重要[19-20]。Jensen等则认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等知识生产机构之间建立的基于R&D投资和人力资本的正式合作关系是创新的主要方式[21]。Fitjar等进一步指出,与高校等研发机构合作产生的知识能够以编码化的形式进行传播,可以跨越更大的空间尺度,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式,而与供应商和竞争者的合作易受地理距离和认知距离的局限,有可能产生技术锁定,对创新的影响并不明显[22-23]。在产学研创新网络中,科研机构肩负着创造、扩散知识与创新的任务,是本地和非本地知识溢出的关键来源,作为知识和技术网络的节点,是人才的集中地;企业作为知识溢出的主要受益者,接收网络中其他成员外溢的知识,通过实现创新产出带动整个网络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知识密集型的企业来说,大学和研究院所的集中分布地区无疑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24-26]。装备制造企业合作的动力往往来源于解决特定问题的需要,产品定制促进了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创新合作,企业与高校及研究院所的合作则是更高层级的合作创新,多涉及到新技术的首次产业化,能够提高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27-28]。

在创新网络中,不同国家创新主体并不完全相同。就装备制造业而言,美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主体是大型跨国公司;德国虽有西门子、博世等世界级巨头,但被称为“隐形冠军”的中小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在一些专业机械领域,小型企业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往往占有绝对优势地位[29]。而关于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主体的问题,学者的认识各不相同。胡云飞等认为,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缺乏适应市场进行改组、改制的动力和压力,创新主体是非国有的大型企业[29];叶琴则指出,大型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声望,成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创新的主体[20];吕国庆等则认为产学研创新网络中中心度较高的成员多为高校[30]。因此,需要进一步明晰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主体构成及其演变过程[28]。

2.2创新合作的空间尺度

产业集聚可以促进区域内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的社会、文化、制度背景可以增强相互信任,有利于当地创新网络的形成[31]。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商

2期王秋玉等: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

253品和技术得以跨越区域、国家和文化边界进行交换[32],跨国公司为降低成本和开拓新市场在世界各地建立分支机构,将全球各地的产业集聚区连接起来,形成了跨界合作网络[33]。

20世纪80年代以来,Scott等开始关注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强调内生性因素、内部根植性、制度厚度对创新的决定性作用[5],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自于本地知识流动、劳动力市场等外部效应[34-36]。Ibrahim指出,地方知识资源和知识溢出是美国通信集群竞争力的主要来源[37];而Dicken等学者则指出,局限于区域内部的创新合作会导致区域锁定,企业获取外界知识的能力以及当地与外界知识节点建立联系的能力才是决定产业集群能否持续创新的重要因素[2]。Lucas等分析了加拿大6个区域的ICT产业后指出,产业集群的外部联系比内部联系更加重要,产业集群内公司的竞争力来自于全球通道的构建[38];Huber认为英国剑桥信息技术集群竞争力并不是来自于本地知识溢出,而与国际人才汇集和剑桥品牌的全球影响力有关系[39]。

Bathelt等则认为,通过跨国公司的本地化和本地企业的国际化,集群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本地结网、跨区域联系是合作创新的关键[40]。Sonderegger等指出,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空间尺度,产业集群创新合作方式不同,全球通道在产业集群演化的始末都具有重要作用,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后期本地蜂鸣的作用更强[41]。李二玲等对河南钢卷尺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分析后指出,本地创新网络重要性随集群的发展有所降低,而全球供应链网络重要性则不断提升[42]。张云伟对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演化研究后发现,创新主要驱动要素逐渐由全球通道转向本地蜂鸣[33]。

Asheim等认为,装备制造产业创新以综合性知识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空间情境性,重视面对面交流,地理邻近至关重要[43]。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中国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全球本地互动中哪一个空间尺度才是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的空间载体?不同发展阶段,合作创新空间载体一成不变吗?

2.3创新网络的演化动力

地理邻近性、社会邻近性、认知邻近性是影响创新网络演化的重要因素[4,44-45]。地理邻近性促进了区内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为具有相似特征的行为主体间知识流动创造了良好条件。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空间集聚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促进了企业间的知识外溢,“产业氛围”有利于产业区内企业的互动与知识共享;1986年,来自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区域科学研究者组成的GREMI小组指出,地理集聚促进了企业的集体行动,而集体行动反过来又加快了企业间知识流动[45];Hoekman等对欧洲知识生产网络分析后发现,地理邻近是节点形成知识网络的基础,也是知识网络演化的首要驱动因子[46]。

社会邻近性有利于行为者之间信任感的建立,这种信任感会促进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近距离与远距离的传递。企业在地理上的空间集聚为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提供了机会和可能,部分社会关系培育出信任关系,社会邻近开始发挥作用,成为企业获取网络外部知识的关键因素。Breschi等认为,人际社会网络是影响知识流动的重要原因[47]。Owen-Smith等和Grabher分别对波士顿生物医药创新网络、伦敦Soho广告村和好莱坞电影娱乐产业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网络创新绩效的提升不仅来源于本地互动,建立全球性战略伙伴也是影响网络绩效的主要途径[48-49]。

认知邻近有利于相关企业采取集团行动、合作创新。Owen-Smith等强调技术守门员的“桥梁”作用,他们不仅能够寻找和吸收外部知识,还能为区域内部的企业处理和编译外部知识,有利于外部知识在区域内的扩散,但这也要求本地企业有足够认知能力接受这些知识[48]。王秋玉等对东营石油装备业的研究则表明,本地认知能力相似的企业之

地理学报71卷254

间存在着较多的合作创新关系[50]。

创新是不同主体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联合开展科技研发与应用的过程,而建立合作网络是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绩效的重要方式之一。Glückler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演化受初始环境和后续事件的影响,同时也与网络主体所采取的战略有关[51]。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的主体、互动合作机制、空间范围随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正是本文着力研究的重点。

3研究数据和方法

合作发明专利是指多个实体单位联合申请,并获得政府部门批准的发明专利,它能较好地刻画多个实体单位之间级别最高的科技创新合作水平。Hagedoorn等对影响创新的因子进行比较分析后指出,合作发明专利是探讨知识共享和创新合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52];Griliches和Suarez-Villa认为专利信息可以很好地表征创新产出和创新合作情况[53-54];Huallachain等指出,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正越来越多地作为关系数据被应用于科学研究,可以反映网络中相关节点基于创新活动所进行的合作[55]。本文的合作发明专利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中的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并借助SPSS、UCINET、ArcGIS等定量分析工具对其进行计算分析。

3.1研究数据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建立于1985年,其数据库中的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相比,发明专利的科技创新水平较高,原创色彩浓厚[56]。因此,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中的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s://www.sodocs.net/doc/e84255504.html,/)提供的装备制造业合作发明专利数据。

由于在SIPO申请专利到获得批准需要18个月的时间,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研究区间设置为1985-2012年。研究的专利数据库中每一个专利至少有两个合作者。数据的筛选处理通过以下4个步骤进行:①每一个专利的合作发明者中,至少包括一个位于中国大陆的企业和一所大陆高校或研究所;②聚焦于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删除了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同一系统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专利;③满足前两个条件的专利总数为19046个。将这些专利的主体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高校、研究所和中外合资企业5种类型。创新主体的基本信息来自注册记录,并通过网站查询进行二次确认;④在地理空间分析中,每一个主体归属于一个城市,市内合作是指与位于同一个城市内多主体之间的合作,省内合作是指发生在城市之外、本省之内的合作,国内合作是指发生在本省之外、本国之内的合作;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是中国的4个直辖市,直辖市内的创新合作划入市内合作。

3.2变量选取

回归分析:可以展示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笔者用回归分析方法来厘清影响企业合作空间尺度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自变量:企业与其他主体合作发明专利的空间尺度。以企业所在城市为基准,笔者将市内、省内、国内作为自变量,1代表在该尺度内发生过一次创新合作,每个尺度用创新合作的总次数进行衡量。

企业特征:企业特征影响其创新决策、创新合作伙伴选择、创新合作方式和绩效表现[57]。Balland等在2013年指出,企业在观察年份内参与合作创新的次数可以表示企业的

2期王秋玉等: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

255创新活跃程度和创新能级[58]。

合作伙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合作伙伴包括高校、研究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合资企业,笔者用合作发明的专利数量来衡量企业与该类型主体的合作情况。

创新环境:由欧洲区域经济研究学派提出,是指区内创新主体、集体效率以及创新行为所产生的协同作用。国内知名创新研究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罗守贵教授等学者指出,人均GDP、高校数量、R&D占本地GDP比重等指标是衡量区域创新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59]。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3》。

创新层级:中国高校、研究所等创新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平衡[60],对所在地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也很不相同。将参与合作发明专利数排名前30位的城市,按其重要程度分为直辖市、省会城市和重要城市,用来表征企业的合作空间尺度特征。

4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分析

1984年之前,中国没有建立系统的专利制度,仅出台了一些单一的发明和技术改进奖励政策措施[61]。1984年在借鉴国外特别是德国经验的基础上,中国颁布了第一部专利法。从1985年开始,根据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发展情况,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1985-2000年)。1985年中国开始受理专利申请,并于1992年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加强了对专利申请人权益的保护。在此阶段,申请专利单位少,国有企业占申请单位总数的比重达46.07%,参与合作发明了79.35%的专利,居于绝对的垄断地位。专利批准总量小,年均增长仅为10%;第二阶段为稳步增长阶段(2001-2006年)。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赋予了非国有企业与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同等的地位,以呼应中国改革并与国际接轨,为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做准备[62]。2001年,对中国高校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加强了面向创新需求的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旨在为创新提供必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受其影响,非国有单位占申请单位总数的比重从2001年的37.59%上升到2006年的52.86%,非国有企业的发明专利批准数超过了国有企业专利批准数,国有企业不再是多个单位联合申报专利的主体。中国发明专利批准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发明专利数从2001年的244项增加到2006年的968项,年均增长率提高到38.69%;第三阶段为快速增长阶段(2007年起)。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要加强自主创新、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了《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通知》,要求高校成为区域创新网络的主角。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中国吸收的外来投资从2007年的747.68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117.16亿美元,R&D投入从3710.2亿元增加到10298.4亿元,发明专利数共增加了14089项[63]。高校一跃成为多个单位联合申报发明专利的主体,在该阶段,高校参与发明了87.88%的专利(图1)。

4.1创新主体演变

1985年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合作主体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国退民进”趋势明显(图2)。从主体结构来看,在第一阶段,研究所和国有企业的数量分别高于高校和民营企业;在第二和第三阶段,企业的比例逐渐增加,且民营企业成为最重要的创新主体,在第三阶段占比甚至高达一半以上;高校和研究所的占比逐渐降低,占比小于50%,研究所下降幅度更加明显。2000年之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比例一直超过

地理学报71卷

50%,在2011年甚至高达78.44%,成为中国装备

制造业创新网络的主体,而合资企业的比例一直

低于1%。

从创新主体合作网络演化情况来看(图3),

在第一阶段,创新主体数量为1796个。根据其重

要性排序,依次为国有企业、中科院部门以及位

于北京和东北的高校,且均与钢铁、铝及化工等

重工业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科技的转

移和扩散,中共中央、国务院启动了一系列改革

计划,1987年将高科技企业从国有研究所和高校

中剥离出来,北大方正脱离北京大学,清华紫光

脱离清华大学,联想集团脱离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1990年代进一步将中央各部委所属的242个应用型研究所直接划入相关国有企业[63-64],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发挥企业创新主体

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第二阶段,创新主体数量增加到2276个。随着有关民营企业的种种障碍被清除,以及民营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民营企业不仅成为很多产业的主导者,在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功,研发投入和专利发明不断增加[27]。装备工业网络中具有较强中心性的创新主体除了国有企业外,华为等少数民营企业也成为重要的创新主体。随着研究型院校的建立以及企业研发对创新合作伙伴的需求不断提高,高校的地位不断提升,高校逐渐

成为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主角。但从地区分布来看,东北地区的东北大学、东北工学院的

图11985-2012年中国装备制造产业产学研创新网络描述性统计分析

Fig.1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atents and inventors compositions in China,

1985-2012

图21985-2012年中国装备制造产业产学

研创新主体结构演变Fig.2Historical changes of inventors compositions at three development stages in China,

1985-2012图3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主体合作网络演化

Fig.3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o-inventor networks structures at three development stages in China 256

2期王秋玉等: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重要性下降,而长江三角洲的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要性上升。

在第三阶段,创新网络中主体数量高达7065个,网络规模非常庞大,创新主体之间合作密集。受惠于2006年的高校专业结构调整,高校成为最重要的创新节点,国有企业仅在矿产和能源等传统产业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民营企业仍然受制于创新资本匮乏,总体地位不高。

不同所有制企业选择合作对象的倾向性不同。大型国有企业受上级政府影响,倾向于系统内的研究所合作,而中小型民企则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倾向于与高校合作[65]。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合作网络中,高校相对于研究所的重要性分别为3.98和4.58,国有企业相对倾向于和研究所合作;民营企业相对倾向于和高校合作(表1)。

4.2创新主体合作的空间尺度

高科技园和经济开发区是中国企业融入创新网络的重要平台。由于装备制造业的特性,导致其产学研创新网络呈现出独特的空间特征。下面将从市内、省内、国内、海外4个空间尺度出发,对主体的创新合作空间网络进行分析。

不同时期主导的空间载体不完全相同。2000年之前,市内、国内是最重要的合作空间,省内合作较少发生,海外合作基本可以忽略不计;2000年之后,按对创新合作的影响力大小排序,依次为市内、国内、省内和海外(图4a )。此外,创新合作的空间范围呈现先扩展、后稳定的态势。2000年之前,创新合作者之间的平均距离总体上处于不断攀升状态;2000年之后,创新合作距离趋于稳定,在426km 上下轻微浮动(图4b )。

不同创新主体偏向的空间载体不同。民营企业更倾向于与市内其他主体合作,很少与省内其他主体开展合作;而国有企业基于其强大实力,更倾向于与国内其他主体进行创新合作;很多高校研究经费来自于省级政府,因而倾向于与省内企业开展合作;而独立研究所基于距离衰减规律,更偏向市内合作,中科院以及中央部委、大型国企所属的研究所由于R&D 资金主要来自中央,更偏向于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合作(图5)。

综上可知,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网络中,不同空间尺度主导的创新主体各不相同,同一创新主体在不同的空间尺度拥有不同的比较优势。R&D 经费来源、主体的社会属性等在创新合作伙伴选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1中国不同合作主体间合作比例(%)Tab.1Composition of patents co-inventors among different actors 国有民营合资高校75.0077.0677.78研究所18.8616.8117.87国有1.652.711.45民营4.273.212.90合资0.040.040.00总计100100

100图41985-2012年创新合作空间结构和平均距离的时间演变

Fig.4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patial structure and average geographical distance,1985-2012257

地理学报71卷

4.3城市创新合作的空间结构

Andersson 等认为,中国国家创新系统根植于强势政府的土壤中,很多重要高校和研究机构位于首都北京以及上海、杭州、广州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行政中心城市也就成为创新合作主体的所在地[66]。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网络密度图显示,东部沿海城市在中国创新城市中具有引领地位[67],北京始终处于创新网络的顶端,长三角和珠三角次之,上海、杭州、广州、南京等城市创新中心地位逐渐强化,“创新三角”态势初现(图6b )。从发展演化来看,成渝城市群在装备制造业创新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开始缓慢上升,“创新三角”有向“创新四边形”发展的趋势(图6c )。

知识的外部性和流动性是创新合作的前提,不同创新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的知识网络会提高创新源的创新能力,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创新网络。由于各个城市拥有的科研机构、R&D 投资能力、政策环境不完全相同,北京、上海创新条件最佳,广州、杭州等省会发达城市次之,其他城市较差,条件较差城市除了接受条件较好城市的知识、技术溢出之外,受创新成果的累积效应影响,还会主动寻求与条件较好的城市开展创新合作,借此提高自身创新能力,进而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产学研创新网络层级式特征[68-69]。

中国城市创新网络的层级特征鲜明。1986-2012年期间,共有323个城市参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学研创新合作,在发明专利数量上排名前30的城市所拥有的创新主体占创新主体总数的比例为67.81%,占合作发明专利的比重高达93.18%,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创

新的重要支点[70](图7a )

。从空间分布来看,合作创新水平最高的前30名城市主要位于中国东部地区,北京、上海居于绝对优势地位。1986-2012年,北京拥有5311个专利、1199个创新主体;上海次之,拥有3580个专利、996个创新主体;杭州、广州、南京、深圳紧跟其后(图7a )。

在科学知识网络里具有结构洞位置的区域,不仅可以凭借网络中心性直接访问不同

的知识库,还有能力通过不同渠道在区域内部传播知识进而促进学习,这些城市将信息

图5不同主体创新空间尺度的对比

Fig.5Historical comparison of spatial structure between public sectors and firms 258

2期王秋玉等: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和知识转化为创新的能力较强,创新绩效更为显著。但是,缺乏有利网络位置的区域,获得最新知识的机会较少,学习能力较差,创新能级较低,创新收益少[71]。从合作空间载体的结构来看,位居创新排名前30的城市偏向于市内、国内二个空间尺度的合作。而位居30名之外的城市则将国内视为最重要的合作载体,约占合作总数的一半左右,省内合作成为次优选择,市内合作所占比例很小(图7b )。

4.4创新合作空间尺度的影响因子

创新合作空间尺度的影响因子与城市平均创新距离有关。运用最小二乘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不同创新合作尺度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多重模拟和计算,并对多重共线性、线性预测的非线性和重大异常值进行了分析,没有发现严重的异常情况,证明计算结果可信(表2)。多重模拟和计算表明,企业特征显著影响企业的创新空间载体,企业创新活跃程度在模型1中显著为正,在模型2中显著为负,说明创新能级较高的企业一般位于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丰富的城市,并倾向于与市内主体进行合作。

不同因子对不同水平城市创新合作的影响不同。在创新环境变量中,城市人均

GDP

图6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网络中城市合作的空间结构演变

Fig.6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o-inventor network structures in

China

图7中国城市创新合作空间尺度分析

Fig.7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the innovation cooperation network in China 259

地理学报71卷

在模型1和模型3中显著为正,在模

型2中显著为负,说明城市经济水平越高,企业倾向于在本市、国内二个空间载体开展创新合作;城市高校数量只在模型1中显著为正,说明了创新资源对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高校越多,知识溢出随之也多,创新合

作发生的频率也随之增加;R&D 投

入占GDP 比重只在模型2中显著为正,说明省内R&D 投入占GDP 的比重越高,省政府对省内主体之间的创新合作引导力越强,对企业合作创新行为的影响就越大[72]。Scherngell 等指出,中国国家创新系统中行政壁垒

现象突出[73],各级政府的科技政策、

R&D 投资明显偏向行政区内的本地

各主体之间的创新合作[74]。

在主体构成中,高校、研究所、民营企业在3个模型中都显著正相关,并且在模型1中高校、研究所、民营的系数呈现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高校、研究所、民营企业都是创新主体,其重要性依次递减。此外,高校、研究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等5类行为主体在模型1中都显著为正,说明了市内合作是其最重要的合作空间。

创新水平排名前30的城市的性质不同,创新合作空间载体也不完全相同。位于不同区域的企业与不同类型城市的高校或研究所之间的合作,对于直辖市来说,在模型1和模型2中显著为负,在模型3中显著为正,说明北京、上海占据了中国创新网络的中心位置,对全国其他地区企业来此开展创新合作的吸引力强劲,区域外部的合作比例甚至高于内部合作;省会城市高校、研究所对省内企业的吸引力强度高于市内企业;重要城市在模型2中显著为正,在模型3中显著为负,说明重要城市的高校、研究所只能吸引省内企业前来进行创新合作,对省外企业的吸引力有限。与Andersson 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66]。5结论和展望

5.1结论①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核心主体经历了从国有企业、经民营企业,逐渐过渡到以高校为主的过程。高校和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创新网络中重要的创新主体;②市内是中国装备工业合作创新网络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城市创新资源多寡、地方政府的创新政策、R&D 投入对创新合作网络建设具有重要影响;③1985年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先后经历了起步、稳步增长和快速增长3个阶段。从演变过程来看,创新主体的平均创新距离呈现先增加、后稳定,创新合作网络空间范畴呈现先扩张、后稳定的态势;④由于创新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平衡,创新水平排名前30位的城市是中国装备制造创新合作网络的重要支点,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构成了中国“创新三角”。从发展趋势看,成渝城市群可能会加入创新支点系列,有望构成“创新四边形”。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装备

表2对不同创新合作尺度的回归分析Tab.2Regression result of various innovation cooperation scales

创新空间企业特征创新环境合作伙伴

城市的创新层级R 2调整R 2创新能级人均GDP 高校数量研发占比高校研究所国有民营合资直辖市(4)省会城市(14)重要城市(12)模型1本市0.083***0.065***0.396***-0.101***0.319***0.213***0.116***0.210***0.023*-0.042***-0.077***-0.0060.4930.492模型2本省-0.068***-0.086***-0.147***0.244***0.612***0.299***0.0020.185***0.010-0.109***0.054***0.029***0.6120.611模型3本国-0.0010.046***

-0.176***-0.191***0.379***0.133***0.090***0.081***0.0010.162***

0.008-0.034***0.3830.382注:***:P <0.001,**:P <0.01,*:P <0.05。260

2期王秋玉等: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

261制造创新网络最重要的空间载体为国际、最重要的创新主体为企业不同,中国最重要的空间载体为市内,最重要的主体为高校。因此,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进高校的创新改革对于提高装备工业网络的创新能力和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2展望

展望未来,如何科学、准确地刻画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合作网络与欧美国家之间、装备制造业创新合作网络与其他制造业创新合作网络之间的异同,如何挖掘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合作网络发展演化过程蕴藏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和科学规律,值得继续深化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Bathelt H,Glückler J.The Relational Economy:Geographies of Knowing and Learn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273-275.

[2]Dicken P.Geographers and'Globalization':(Yet)another missed boat?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2004,29(1):5-26.

[3]Bunnell T G,Coe N M.Spaces and scales of innovation.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1,25(4):569-589.

[4]Boschma R.Proximity and innovation:A critical assessment.Regional Studies,2005,39(1):61-74.

[5]Scott A J.A new map of Hollywood: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merican motion pictures.Regional Studies,

2002,36(9):957-975.

[6]Cooke P.The new wav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s:Analysis,characteristics and strategy.Small Business

Economics,1996,8(2):159-71.

[7]Coe N M,Dicken P,Hess M.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Realizing the potential.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8,8(3):271-295.

[8]Coe N M,Henderson J.Globalizing regional development:A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perspective.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2004,29(4):468-484.

[9]Sturgeon T,Gereffi G,Humphrey J.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08,12(1):26.

[10]Gereffi G,Humphrey J.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An analytical framework.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2003,12(1):78-104.

[11]Huggins R,Izushi H,Clifton N,et al.Sourcing knowledge for innovation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ourcing

knowledge for innovation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ResearchGate,2010.

[12]Bathelt H,Glückler J.Toward a rel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3(2):117-144.

[13]Yeung H.Rethinking rel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2005,30(1):

37-51.

[14]Bathelt H,Malmberg A,Maskell P.Clusters and knowledge:Local buzz,global pipelines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creation.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5,28(1):31-56.

[15]Bathelt H,Zeng G.Strong growth in weakly-developed networks:Producer-user interaction and knowledge brokers in

the greater Shanghai chemical industry.Applied Geography,2012,32(1):158-170.

[16]Penrose E.The theory of growth of the firm.General Information,1959,29(96):596.

[17]Wernerfelt B.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2):171-180.

[18]Luo Wei,Tang Yuanhu.The reason and motives for firms to participate in cooperative innovation.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2001,19(3):91-95.[罗炜,唐元虎.企业合作创新的原因与动机.科学学研究,2001,19(3):91-95.]

[19]Asheim B,Coenen L,Vang J.Face-to-face,buzz,and knowledge bases:Sociospatial implications for learning,

innovation,and innovation polic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 Government and Policy,2007,25(5):655-670.

[20]Y e Qin.The choice of innovation partner in different firm's scale: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D].Shanghai: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14.[叶琴.不同规模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1]Jensen M,Johnson B,Lorenz E,et al.Forms of knowledge and modes of innovation.General Information,2007,36(5):

680-693.

[22]Fitjar R D.Firm collaboration and modes of innovation in Norway.Research Policy,2013,42(1):128-138.

地理学报71卷262

[23]Chen Wei,Zhang Yongchao,Tian Shihai.Empirical research on innovation networks consisting of Industry-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 in regio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A perspective of network structure and network cluster.China Soft Science,2012(2):96-107.[陈伟,张永超,田世海.区域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基于网络结构和网络聚类的视角.中国软科学,2012(2):96-107.]

[24]Liu Yanhua,Li Xiubin.Geography in the research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Geographical Research,1998,17(3):

2-5.[刘燕华,李秀彬.国家创新系统研究中地理学的视角.地理研究,1998,17(3):2-5.]

[25]Ponds R,Van Oort F,Frenken K.The geographical and institutional proximity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7,86(3):423-443.

[26]Abramovsky L,Harrison R,Simpson H.University research and the location of business R&D.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7,117(519):C114-C141.

[27]Asheim B,Moodysson J,Coenen L.Explaining spatial patterns of innovation:Analytical and synthetic modes of

knowledge creation in the Medicon Valley life-science cluster.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08,40(5):1040-1056. [28]Liefner I,Hennemann S,Xin L.Cooperation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Zhongguancun,Beijing.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06,38(1):111-130.

[29]Hu Yunfei.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German'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D].Nanjing:Southeast

University,2010.[胡云飞.中德装备制造业比较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0.]

[30]Lyu Guoqing,Zeng Gang,Guo Jinlong.Innovation network system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4,34(9):1051-1059.

[吕国庆,曾刚,郭金龙.长三角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网络体系的演化分析.地理科学,2014,24(9):1051-1059.] [31]Fan C C,Scott A J.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development:A survey of spatial economic issues in East Asia an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regions.Economic Geography,2003,79(3):295-319.

[32]Bathelt H,Taylor M.Clusters,power and place:Inequality and local growth in time-space.Geografiska Annaler,2002,

84(2):93-109.

[33]Zhang Y unwei.The study on cross-border network between industrial clusters:A case study of Zhangjiang and Hsinchu IC

industrial clusters[D].Shanghai: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13.[张云伟.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34]Malmberg A.Industrial geography:Agglomeration and local milieu.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6,20(3):392-403.

[35]Li Lin,Xiong Xuemei.Dynamic effect of geographic proximity on cluster innovation in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life cycle:A case study of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Geographical Research,2012,31(11):2017-2030.[李琳,熊雪梅.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地理邻近对集群创新的动态影响:基于对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实证.地理研究,2012,31(11):2017-2030.]

[36]Li P F,Bathelt H,Wang J https://www.sodocs.net/doc/e84255504.html,work dynamics and cluster evolution:Changing trajectories of the aluminium extrusion

industry in Dali,China.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1,12(1):1-29.

[37]Ibrahim S E,Fallah M H,Reilly R R.Localized sources of knowledge and the effect of knowledge spillovers:An

empirical study of inventors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9,9(3):405-431.

[38]Lucas M,Sands A,Wolfe D A.Regional clusters in a global industry:ICT clusters in Canada.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9,7(2):189-209.

[39]Huber F.Do clusters really matter for innovation practi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Question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spillovers.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2,12(1):107-126.

[40]Bathelt H,Li P F.Global cluster network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lows from Canada to China.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4,14(1):45-71.

[41]Sonderegger P,T?ube F.Cluster life cycle and diaspora effects:Evidence from the Indian IT cluster in Bangalor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10,16(4):1-15.

[42]Li Erling,Li Xiaojian.The evolution of networks in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clusters of undeveloped rural areas:The

case of steel measuring tape cluster in Nanzhuang Village,Yucheng County,Henan Province.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9,28(3):738-750.[李二玲,李小建.欠发达农区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网络演化分析: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产业集群为例.地理研究,2009,28(3):738-750.]

[43]Asheim B,Coenen L.Knowledge bases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aring Nordic clusters.General

Information,2005,34(8):1173-1190.

[44]Knoben J,Oerlemans L A G.Proxim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A literature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6(8):71-89.

[45]Wang Jici.Innovative Space.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期王秋玉等: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

263 2001.]

[46]Hoekman J,Frenken K,Oort F V.The geography of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Europe.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9,43(3):721-738.

[47]Breschi S,Lissoni F.Mobility of skilled workers and co-invention networks:An anatomy of localized knowledge flows.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9,9(4):439-468.

[48]Owen-Smith J,Powell W W.Knowledge networks as channels and conduits:The effects of spillovers in the Boston

Biotechnology https://www.sodocs.net/doc/e84255504.html,anization Science,2004,15(1):5-21.

[49]Grabher G.The project ecology of advertising:Tasks,talents and teams.Regional Studies,2002,36(3):245-262.

[50]Wang Qiuyu,Lyu Guoqing,Zeng Gang.Spatial analysis of innovation network about the endogenous industrial cluster-

an analysis on Dongying.Economic Geography,2015,35(6):102-108.[王秋玉,吕国庆,曾刚.内生型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空间尺度分析:以山东省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为例.经济地理,2015,35(6):102-108.]

[51]Glückler J.Economic geography and the evolution of networks.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7,7(5):619-634.

[52]Hagedoorn J,Cloodt M.Measuring innovative performance:Is there an advantage in using multiple indicators?

Research Policy,2003,32(8):1365-1379.

[53]Griliches Z.Patent statistics as economic indicators:A surve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0,28(4):1661-1707.

[54]Suarez-Villa L.Invention,inventive learning,and innovative capacity.Behavioral Science,1990,35(4):290-310.

[55]Huallachain Bó,Lee D S.Urban centers and networks of co-invention in American biotechnology.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14,52(3):799-823.

[56]Zhang G P,Guan J C,Liu X L.The impact of small world on patent productivity in China.Scientometrics,2014,98(2):

945-960.

[57]Wang C C,Lin G C S.Dynamics of innovation in a globalizing China:Regional environment,inter-firm relations and

firm attributes.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2,13(3):397-418.

[58]Balland P A,Vaan M D,Boschma R.The dynamics of interfirm networks along the industry life cycle:The case of the

global video game industry,1987-2007.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3,13(5):741-765.

[59]Luo Shougui,Zheng Feng.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regional knowledge competitiveness and empirical study on

Shanghai municipality.R&D Management,2008(6):56-61.[罗守贵,刘俊彦,孙中峰.区域知识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上海的实证.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6):56-61.]

[60]Abramovsky L,Simpson H.Geographic proximity and firm-university innovation linkages:Evidence from Great

Britain.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1,11(6):949-977.

[61]Ruttan V W.Induced technical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ropical agricult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Governance and Ecology,2007,6(2):222-239.

[62]Li X.Behind the recent surge of Chinese patenting:An institutional view.Research Policy,2012,41(1):236-249.

[63]Hu A G Z,Jefferson G H.FDI impact and spillover:Evidence from China’s electronic and textiles industries.World

Economy,2002,25(8):1063-1076.

[64]Tian X.Chinese reform pushes R&D into market.Nature,1999,399:191.

[65]Hong W.Decline of the center:The decentralizing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from1985to

2004.Research Policy,2008,37(4):580-595.

[66]Andersson D E,Gunessee S,Matthiessen C W,et al.The geography of Chinese science.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14,46:2950-2971.

[67]Qian Qinglan,Chen Yingbiao.Regional classification of China's reg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Geographical Research,2006,25(6):1050-1062.[千庆兰,陈颖彪.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类型划分.地理研究,2006,25

(6):1050-1062.]

[68]Li Dandan,Wang Tao,Wei Yehua,et al.Spatial and temporal complexit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network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network on China's urban scale.Geographical Research,2015,34(3):525-540.[李丹丹,汪涛,魏也华,等.中国城市尺度科学知识网络与技术知识网络结构的时空复杂性.地理研究,2015,34(3):525-540.] [69]Lyu Lachang,Li Y ong.A research on Chinese renovation urban system based on urban renovation function.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0,65(2):177-190.[吕拉昌,李勇.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地理学报, 2010,65(2):177-190.]

[70]Cheng Yeqing,Wang Zheye,Ma Jing.Analyzing the space-tim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in China.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4,69(12):1779-1789.[程叶青,王哲野,马靖.中国区域创新的时空动态分析.地理学报,2014,69(12): 1779-1789.]

地理学报71卷264

[71]Liefner I,Hennemann S.Structural holes and new dimensions of distance: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network of China's optical technology sector.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11,43(4):810-829.

[72]Lei X P,Zhao Z Y,Zhang X,et al.The inventive activities and collaboration pattern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 China based on patent analysis.Scientometrics,2012,90(1):231-251.

[73]Scherngell T,Hu Y J.Collaborativ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China:Regional evidence from a gravity model approach.

Regional Studies,2011,45(6):755-772.

[74]Yoon J.Exploring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ies of PR China:Toward the study of knowledge divide.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1.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ANG Qiuyu1,ZENG Gang1,LYU Guoqing1,2

(1.The Center for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

2.Department of Economic Geography,Justus Liebig University Giessen,Giessen D-35390,Germany) Abstrac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cess and its spatial structures attract the interest of researchers in many fields.With the rise of emerging economies and their technological upgrading,their spatial structure of innovation network is developing into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And China,in particular,provides the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such network structures.With the help of some sophisticated data analysis software like SPSS,UCINET and ArcGI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bove-mentioned issues based on graphical analysis and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inventor networks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using patent data issued by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P.R.China from1985to2012.We reached three conclusions about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of Chinese equipment manufacture industry.Firstly,our systematic examination has identified a rapid growth of patents and significant changes of actor composition from1985to2012,which shows the rise of privately owned 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 around2000,with universities standing out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strongest 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innovation networks,whil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nly dominate some specific fields.Secondly,city-level is the major geographical scale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in developed cities;while undeveloped cities tend to cooperate with competent ones at provincial or national level.It is mainly because concentr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firms with strong innovative ability makes it easy to find the perfect local partner,while weaker actors have to look for the best innovation partners across city https://www.sodocs.net/doc/e84255504.html,st but not least,political decisions concerning R&D investment supported by provincial governments have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interprovincial innovation activities.Meanwhile,the spatial political bias in China can lead to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Chinese innovation networks,which shows the significance of municipalities and provincial capital like Peking,Shanghai and Guangzhou. Keywords: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innovation networks;spatial scales;innovative resources;China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doc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1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 本章通过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的分析,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方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3.1海尔集团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创新 3.1.1海尔集团的技术创新网络 海尔集团公司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及时地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核心创新,着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形成了海尔特色的企业创新网络系统,科研成果基本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了同步,而且紧紧与市场相衔接,为海尔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产品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基础 海尔技术创新系统由5部分构成:中央研究院、国际认证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测试检验中心、产品开发中心。中央研究院承担超前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产品开发中心承担短期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中心为集团产品提供独具特色的外观设计,而国际认证中心、测试检验中心是海尔产品的保证体系。其中,工业设计中心包括海高公司、东京设计分部,洛杉矶设计分部、阿姆斯特丹设计分部,里昂设计分部、蒙特利尔设计分部、悉尼设计分部。国际认证中心包括国际认证室、环境参数测试室、电磁兼容测试室、电器安全测试室、声学测试室等。 海尔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系统的三个层次是:①海尔中央研

究院——体系核心机构。海尔中央研究院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机构,是为实现其科技力量的整合和优势资源的优化而设立的集科研、开发、中试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研发机构。在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大举进攻国内市场的情况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地位,就需要拥有自己的超前技术储备,需要研讨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技术。1998年12月,海尔成立了中央研究院,研究开发相关领域的超前技术和超前项目,旨在针对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跟踪和预测,并及时根据市场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集团科技开发整体战略部署,确保集团科技开发的超前性、国际性、整体性。②产品开发中心——中短期产品的设计基地。各事业部所属的产品开发中心,电冰箱研究所、空调器研究所、洗衣机研究所等14个新产品研究所,从事相应产品的应用技术的研究,同时研究开发相关产品,为 市场直接提供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在这一层次上形成当前市场产品、未来2—3年的技术储备能力,同时承担降低成本的工作,各产品研究所同时还从事中短期相关产品的规划工作。即同销售、企划、制造、供应等部门协作编制中短期产品、技术规划。各产品开发中心均有自己下属的中试基地,使科研成果能够迅速的转化和完善。③具有海尔特色的生产一线技改小组。在海尔源头论的思想带动下,海尔生产一线还活跃着小发明小改革的创新小组,他们没有年龄、学历的限制。凭借自己的心灵手巧和实际工作经验,发明出小工具,小方法,使自己和同事的生产效率成倍的增长。有一些员工企业解决了许多生产难题,这些小发明被命名后,在集团内得到推广和肯定。比如,“孔涌刮板”、“强绪支架”、“杨明隔离器”等小发明都出自一线工人之手。海尔每年都对为企业在发明创造、革新改进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 1 产学研协同创新概述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创新主体和要素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升级。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的产业界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形成和发展,直至协同创新概念正式提出后助力其升级为产学研协同创新。2011 年4 月,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百年大会上讲话提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 这是首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明确要求。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并不矛盾,而是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延伸发展,是对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和深化,反映了当今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新趋势。 通过高校与其他相关单位比如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企业组织、金融机构以及有影响力学术组织的交流、结盟或联合,构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科技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最终实现国家科技实力提升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都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协同创新要求创新主体和要素之间实现跨一级学科和研究机构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打破传统科研组织之间的壁垒,反映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实现横向联合发展的趋势。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动态性、多元化、融合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世界上各个科技强国的普遍重视,并逐渐向跨学科和区域化、国际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各级各类的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涌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进入了实质性发展的新阶段。 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产学研合作逐渐起步并缓慢推进,经历了产学研联合、产学研结合阶段后,发展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之相对应,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也在不断演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要求,鼓励产学研各方特别是高等学校探索建立新的协同创新模式。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合作模式。 (1)从主导组织的类型可以分为政府推动、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其中政府推动型协同创新模式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主导,重视并强化协同创新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引导地方高校联合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围绕地方经济、政治、科技、社会、文化发展重大问题进行的区域性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主导型协同创新模式是企业为了一定目的,比如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或者仅仅为解决某个技术难题,通过合作、委托开发等方式吸引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参与企业研发过程,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其研发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和范围由企业决定并支付费用;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又称为学研主导或者联合开发模式,是学研两方在地位平等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联合起来,建立研究实体或者形成战略联盟,共同参与研发和经营管理,风险和收益共担,利用各自优势分工协作进行研究和创新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协同创新模式。

开放创新合作共赢

Expert’s Forum 专家论坛 开放创新合作共赢 11华为启动“云帆计划” 开放创新合作共赢 文/马震为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云计算产业链,华为启动了“云帆计划”,旨在与合作伙伴一起探索、创新、共赢,共同实现云计算的繁荣,为社会和客户创造价值。 计算不仅仅是个产业链,更 是个新的生态系统,包括了 互联网公司、I T企业、运营 商、广电以及各个行业。这场新的信息革 命将会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也与中 国提出的“从制造到创造”的发展战略转 型高度合拍。 同时,由于云计算尚处于发展阶段, 存在开放性、互操作性、安全性及服务质 量等一系列问题,众多国家针对云计算的 发展都做出了长远的战略规划。统筹规划 对云计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打造云计算生态系统 我国的云计算标准化工作在工信部、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电子标准学会 的领导和组织下启动,科技部提出了自主 创新推动云计算战略发展的规划,发改委 和工信部也于2010年10月下发了《云计算 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2005年,华为在美国研究所成立了云计 算预研团队,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 各种主流云计算标准组织。我们相信标准能 促进创新,但我们必须务实,基于现有技术 和标准以及客户的需求进行持续创新。 为推动云计算产业的健康发展,华为 与科研院所、高等学府、行业伙伴紧密合 作,建立联合实验室,打造开放创新的产 品。我们将实现云计算环境中计算平台、 云应用平台和商业使能平台等各层面的管理 工具和能力模块的接口开放,以及集成开 发环境、集成商业环境构建能力的开放, 支撑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转型,未来将进 一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速产业基 地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同时,华为倡导人才培养优先战略, 充分利用遍布各地的36个培训中心和分支 机构提供相关课程和师资力量,规模化、 高质量地培养人才,形成人才梯队。 综上所述,统筹规划、持续研发、开 放合作、人才优先,是打造健康发展的云 计算生态系统的要素。 云计算的最佳载体 信息洪水时代已经到来,高清视频、 3D电视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未来10年, 网络数据流量的增长将高达100倍,智能 化形成的500亿各种机器终端互连如何管 理?海量数据的处理、存储和传送将如何 实现? 显而易见,网络发展到今天,已经从 简单的通信变成了支撑整个社会运作的信 息化基础设施。通信技术和IT技术发展中 的交汇点就是云计算,可以说,网络、终 端再加上云计算,必将成为未来信息服务 非常重要的三大基础设施,而新一代数据 中心将成为云计算平台的最佳载体。 云计算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的创 新,更是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的转型,需 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让数据中心 具备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接入模式,让计算 和存储能力可以简单地获取;如何改变收 费和服务模式,将通信和企业信息化结合 在一起,以适应企业用户的需求;如何引 入带宽自动调整技术,以适应带宽资源的 按需提供;如何提供区别于传统互联网服 务的电信级可靠服务标准;如何结构性地 将单位流量的成本降低。 华为致力于和运营商一道,探索在融 合时代构筑具备调节功能的全社会的“数 字水库”、“信息电厂”,在云计算生态 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云计算改变企业创新模式 毋庸置疑,没有应用就没有云计算的 未来,而没有创新就没有云计算的生命力。 当大家谈论SaaS应用的时候,很多人 可能会将美国的https://www.sodocs.net/doc/e84255504.html,作为SaaS应用 商创造的奇迹。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互 联网和电话用户,到底是哪些因素阻碍了 中国云计算创新的发展?埃森哲发布的一 份《中国云计算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和 美国在云计算应用上的差距,除了中国人 性格里的务实谨慎以外,缺乏可信赖的云 计算厂商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如与现有 系统的整合等等都与此相关。 这里分享一个案例,宁夏大学教育科

2015创新设计-网络技术(第7章)

第七章网络安全与管理【高考考纲】 高考考纲考情分析 1.了解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及网络管理协议。2.了解黑客入侵的防范及防火墙的相关内容。 3.掌握常见网络故障排除方法。本章是2015春季高考新增章节。本章概念性内容较多,以选择题和简答题考察为主。网络故障的排除方法是本章的难点,要注意联系前面章节的内容,可作为案例分析题和综合题的考点。 第一节网络资源管理的方法 、 考点一:网络资源的表示 【知识梳理】 1.什么是网络资源的表示 ①网络环境下资源的表示是网络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②在网络管理协议中采用面向对象的概念来描述被管网络元素的属性。 2.网络资源包括的内容 ①硬件:个人计算机、外部设备、通信介质、网络设备等。 ②软件:操作系统、通信程序、诊断程序、应用程序与网管软件。 ③数据:在线存储的数据、离线文档、执行过程中的数据和用户登录等。 ④用户:普通网络用户、网络操作员、网络管理员 ⑤支持设备:磁带机与磁带、光驱与光盘 【跟踪练习】 1.在网络资源中,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硬件资源的是() A.路由器 B.双绞线 C.光盘 D. 服务器 答案: C 2. 网络环境下网络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A.管理方法 B.资源表示 C.网管协议 D.网管软件 答案:B

考点二:网络管理的目的和方法 【知识梳理】 1.网络管理的目的的含义 (1)广义:广义的管理内容既包括技术方面的,也包括制度、政策、法律、措施等方面的。(2)狭义:狭义的网络管理是指从技术角度出发,了解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并加以监控、优化。 2.网络管理的目的 为满足用户解决网络性能下降和改善网络瓶颈的需要,根据用户网络应用的实际情况,为用户设计并实施检测方案,从不同的角度做出分析,最终定位问题和故障点,并提供资源优化和系统规划的建议。 3.网络管理的方法 (1)发现问题 (2)解决问题。 (3)常规监视 ①分析网段上的数据流,自动发现使用的协议、网络应用和网络设备。 ②客观的把握网络的详细情况。 ③收集当前网络环境中的数据传输情况和响应时间。 ④得知每个服务器或每种应用在一定时间内的流量和响应时间。 ⑤能够从报告、图形和图表中得到业务中关键事物的多种指标,把握网络应用的总体运行情况。 ⑥定期提供网络性能分析报告。 【跟踪练习】 3. 关于网络管理的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不同的角度做出分析 B. 定位故障点 C.提供资源优化的建议 D. 为用户设计并实施检测方案 答案:C 4.下列()选项不属于网络管理的方法

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分析与对策(一)

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分析与对策(一) 技术创新是科技、生产与经济的结合。产学研合作是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笔者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建议。 一、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与现状 目前,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企业内部挖潜、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等形式,实现产学研水平不断升级,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种模式: 1.技术引进与购买。该模式是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以科技快讯、技术市场等信息交流形式向社会公布,由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果,通过科技产权有偿转让实现生产应用转化。2005年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与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为 2.3亿元,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为6.0亿元,在经费投入上较往年有了较大增长。 2.合作成立科技实体。即大型科研院所与大企业之间以科技成果或某一技术系统为纽带,双方紧密结合成立不同类型的实体,或者是股份公司,或者是项目公司,或者以技术入股等。2003年以来,十几家大企业与一批大院所相继组建这种新兴科技实体,合作开发的国家机器人、宇航变频冰箱、智能交通系统、海洋生物制品等均取得重大突破。如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吸收暨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数家合作单位成为公司的股东,密切了合作关系,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3.共建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开发。这种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究与开发机构,双方共同选择高新技术研究课题,由企业提供研究经费,成果通过鉴定后,由双方组织生产。如海信集团2004年与山东大学联合建立了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双方共同投入,优势互补;青岛美光机械有限公司与陕西科技大学、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共建研发机构,研发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造纸机项目,项目知识产权归美光机械公司所有。第二种合作开发形式是高校与企业共建中试基地。即实验室研究工作由高校负责;企业在高校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中间试验,中试成功后投入工业化生产,利润按所签订的经济合同规定分成。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高校发挥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使得科技成果的二次技术开发容易成功;企业发挥在资金、场地、市场信息、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可较快地组织实施,迅速开拓市场,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如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第三制药厂联合成立的“海洋药物与保健品开发研究中试基地”。 4.高校和科研院所自办科技企业,在本单位内实行转化。高校和科研院所兴办科技企业,在本单位进行联合生产,既能为本单位增加收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也能为科技研究提供试验场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如中国海洋大学研制并自行投入生产的“海力特”、“甘糖酯”两项海洋药物新品种,近四年来创产值2亿多元,利税5000多万元。 二、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建议 推动一个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推动本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政府的职责是为这种体系的建立创造环境、搭建平台,形成有利于创新资源聚集和发挥作用的制度和政策条件。 1.政府继续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和调节力度。首先,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调节作用,大力改善产学研合作的基础设施、政策环境,以优越的合作条件吸引国内外更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回暖产学研合作项目。其次,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营造全社会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氛围。再次,推动建设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并规范其运作,完善产学研合作交流的平台。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同

2018专业技术人员协同创新答案

? 1.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缺乏好的创意和科技能力 o B.创新的过程存在问题 o C.缺乏优秀的高科技人才 o D.重视程度不够 ? 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协同创新管理的困难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价值观的统一 o B.文化的冲突 o C.地域整合 o D.利益的统一 ? 3.大学和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的根本目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o B.降低科研风险,实现风险分担 o C.获得经济收益,促进组织发展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o D.实现共同利益,将高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 4.产学研三方从各自的组织特性与目标来看,存在着很强的创新互补性。其中,研究机构主要以()为主,注重知识的技术化。(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发现知识、培养人才 o B.应用研究 o C.基础研究 o D.开发研究 ? 5.协同创新政策的本质目标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促进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 o B.建立健全鼓励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合作的法律制度 o C.加强协同创新的外在环境建设,努力建设一种公平、公正的创新合作环境 o D.克服协同创新系统的缺陷,从而更好地促进协同创新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 ? 6.我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2020.0 o B.2025.0 o C.2030.0 o D.2035.0 ?7.创新的主体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个人 o B.企业 o C.高等院校 o D.科研机构 ?8.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发布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在创新等级排名上,我国被列为()。(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以效率驱动发展的第二等级国家 o B.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三等级国家 o C.以效率驱动发展的第三等级国家 o D.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二等级国家

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研究

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研究高技术企业是主导21世纪经济的生力军.而网络如今已成为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代名词。网络使企业的协作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和领域,尤其是在高技术企业,近年来,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网络增强了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了技术进步,提高了经济效益,改进了社会福利。与此同时,技术标准竞争与合作成为现代高技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正是选择这样一种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 从已有研究看,近年来,创新网络成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和网络经济等领域的重要主题,但对于其中的R&D协作、技术标准化合作等主要内容,各自的研究还处于相对分离、零散的状态。本文从技术标准化视角切入,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证(案例)研究,以期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体系与框架。主要内容有:首先,提出并论证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分析框架。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是高技术企业以技术资源互补、技术创新与共同技术进步为目的的,涉及研究与开发、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以及技术标准产业化等主要内容的各种创新协作关系与制度安排,是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与重组的重要组织形式,有着自己的内涵、结构、特征及其发展的权变因素和条件。 作为一种合作,技术创新网络的结网动力源于创造与分享合作剩余,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揭示了这一机理。第二,提出并深入研究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内容,即R&D协作网络化、技术标准化联盟和技术标准产业化。具体包括:(1)高技术企业R&D协作网络是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技术平台,以企业之间的知识与技术共享为作用基础,以共同提高技术开发的速度与质量为目标组建的跨时间、空间和地域的研究与开发组织模式。R&D协作网络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并有多种具体的组织形式、动力、路径和条件;通过构建动态博弈模型,揭示了这种动力和机理。 (2)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化战略联盟是指多个企业或相关组织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发展一项技术标准。现实中,这一过程发展为广泛的合作网络,有着众多的参与主体、特定的要素与内容;通过构建博弈模型,研究技术标准化联盟中知识产权要素的所有权配置优化机理。(3)技术标准产业化是技术标准的市场采用和技术

产学研合作模式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选择与应用

Modern Management 现代管理, 2019, 9(3), 329-333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9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e84255504.html,/journal/mm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e84255504.html,/10.12677/mm.2019.93039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Model in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eini Yan Shanghai Electr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Shanghai Received: May 13th, 2019; accepted: May 28th, 2019; published: Jun. 4th, 2019 Abstract This paper classifies and elaborates the cooperation mode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used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kes some discussions on its promo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relat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ts possible effects, so as to provide some ideas for implementing the cooperation mode for actual work in the future. Keywords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operation Mode 产学研合作模式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选择与 应用 颜贝妮 上海电气环保集团,上海 收稿日期:2019年5月13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28日;发布日期:2019年6月4日 摘要 本文对技术创新过程中运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类阐述,并就其在企业相关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推行

中国电信5G创新合作大会5G网络保障优化

中国电信5G创新合作大会5G网络保障 优化 目录 中国电信5G创新合作大会5G网络保障 (2) 一、背景介绍 (2) 1.1中国电信5G创新合作大会概述 (2) 1.2创新合作大会5G演示业务 (4) 二、保障需求、难点和主要风险 (5) 2.1 5G创新合作大会保障需求 (5) 2.25G创新合作大会保障难点及风险 (6) 三、5G创新合作大会保障解决方案 (7) 3.1成立保障联合团队 (7) 3.2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8) 3.3 5G网络容量解决方案 (10) 3.3新业务体验保障方案 (11) 3.4 多种组网规划优化解决方案 (12) 3.5 5G终端网络兼容性解决方案 (17) 3.6 保障中5G网络监控 (18) 四、保障效果 (19) 五、经验总结 (22)

中国电信5G创新合作大会5G网络保障 李俊、王军文、邱斌、嵇明华、吴钰锋、马宏波、王亚运、代伟朋【摘要】中国电信5G创新合作大会是中国电信从技术研发、网络建设、业务创新等三方面系统地向业界展示中国电信近年来大力推进5G商用进程的成果。本次大会规格高、5G演示业务多、5G终端首发。本次保障解决了5G网络保障中网络安全要求高、容量需求大、新业务展示、多种组网方式协同优化、5G终端与网络的兼容性等五大保障难点,总结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后期的5G网络保障及支撑后期网络放号。本次保障中首先进行了端到端的网络备份,确保网络安全;其次创新的采用了NSA/SA组网及5G/4G协同优化,实现了5G 新业务、多业务的良好体验;最后在5G终端首发中,基本解决了终端网络兼容性问题,实现终端体验均值在700+Mbps,峰值1.1Gbps。 【关键字】中国电信、创新合作大会、5G、SA/NSA、网络保障 【业务类别】5G网络保障 一、背景介绍 1.1中国电信5G创新合作大会概述 4月26日,中国电信在深圳五洲宾馆召开以“Hello 5G 赋能未来”为主题的5G创新合作大会。5G不仅仅是一次信息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全方位变革。在本次大会上,中国电信从技术研发、网络建设、业务创新等三方面系统地向业界展示了中国电信近年来大力推进5G商用进程的成果。此次大会规格高、规模大、引力强,吸引全国各

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分析与对策

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分析与对策 技术创新是科技、生产与经济的结合。产学研合作是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笔者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 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建议。 一、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与现状 目前,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企业内部挖潜、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等形式,实现产学研水平不断升级,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种模式: 1.技术引进与购买。该模式是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以科技快讯、技术市场等信息交流形式向社会公布,由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果,通过科技产权有偿转让实现生产应用转化。2005年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与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为 2.3亿元,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为6.0亿元,在经费投入上较往年有了较大增长。 2.合作成立科技实体。即大型科研院所与大企业之间以科技成果或某一技术系统为纽带,双方紧密结合成立不同类型的实体,或者是股份公司,或者是项目公司,或者以技术入股等。2003年以来,十几家大企业与一批大院所相继组建这种新兴科技实体,合作开发的国家机器人、宇航变频冰箱、智能交通系统、海洋生物制品等均取得重

大突破。如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吸收暨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数家合作单位成为公司的股东,密切了合作关系,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3.共建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开发。这种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究与开发机构,双方共同选择高新技术研究课题,由企业提供研究经费,成果通过鉴定后,由双方组织生产。如海信集团2004年与山东大学联合建立了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双方共同投入,优势互补;青岛美光机械有限公司与陕西科技大学、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共建研发机构,研发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造纸机项目,项目知识产权归美光机械公司所有。第二种合作开发形式是高校与企业共建中试基地。即实验室研究工作由高校负责;企业在高校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中间试验,中试成功后投入工业化生产,利润按所签订的经济合同规定分成。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高校发挥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使得科技成果的二次技术开发容易成功;企业发挥在资金、场地、市场信息、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可较快地组织实施,迅速开拓市场,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如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第三制药厂联合成立的“海洋药物与保健品开发研究中试基地”。 4.高校和科研院所自办科技企业,在本单位内实行转化。高校和科研院所兴办科技企业,在本单位进行联合生产,既能为本单位增加收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也能为科技研究提供试验场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如中国海洋大学研制并自行投入生产的“海力

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提升国家产业技术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国家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本文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研究背景,以协同创新理论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应用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协同创新理论,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现状;对策建议 引言 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促进社会技术创新模式,综合了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优势资源。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水平,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促进高校院所、企业和地方政府等相关各方的协同创新和发展,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创造能力。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此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鉴于产学研合作涉及政、产、学、研、金、用等多个单元,必须多方协同并进,才能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协同创新理论介绍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理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将其定义为“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1]国内以许庆瑞为首的浙江大学创新管理研究团队,先后采用理论推导、案例研究、统计实证等方法,以全面创新管理为中心,连续、系统地对协同创新进行了多角度、不断深入的研究,从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技术—市场创新的协同与管理,企业技术与制度创新协同及其动态演化过程,技术与非技术要素协同创新,各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程度与企业特质的关系等方面开展研究。 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的协调合作,有别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其本质是管理创新,打破部门、领域、行业、区域、国别界限,实现创新要素的最大限度整合。随着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不断加速,协同创新重要性日益凸显,协同创新思想已经成为当今创新理论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协同创新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主要表现拥有组织内部形成的知识分享机制,拥有共同的目标、内在动力,可以便捷地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开展多方位交流和多样化合作[2]。

2017年“互联网+”开放合作试题公需科目考试答案 12月份 100分

“互联网+”开放合作 ? 1.(易)国内最早提出“互联网+”理念的是()。(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马化腾 o B.李克强 o C.于扬 o D.马云 ? 2.(易)物联网的基础实际上是一个()。(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移动通讯技术 o B.互联网 o C.电子传感器 o D.电子计算机技术 ? 3.(易)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方面,()拥有技术创新优势。(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德国 o B.美国 o C.中国 o D.朝鲜 ? 4.(易)日本提出了()计划,将物联网列为国家重点战略。(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E-Japan o B.U-Japan o C.I-Japan o D.F-Japan ? 5.(易)()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深度融合,推进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云计算 o B.大数据

o C.“互联网+” o D.物联网 ? 6.(易)()不属于共享流量和用户的开放平台。(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AppStore应用商店 o B.Facebook o C.腾讯开放平台 o D.百度开放平台 ?7.(易)世界最大的住宿提供者是()。(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Airbnb o B.Yahoo o C.Ebay o D.Etsy ?8.(易)射频识别系统(RFID)属于物联网的()。(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业务层 o B.网络层 o C.感知层 o D.应用层 ?9.(易)()年在美国芝加哥开发出一套基于8080芯片的最早的一套BBS系统。(单选题2分)得分:2分o A.1978年 o B.1979年 o C.1980年 o D.1981年 ?10.(易)互联网思维中最重要的是()。(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用户思维

2017年选修课《创新我国》尔雅考试答案解析

在智商上胜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由数据这种自然资源产生的()称为大数据。 1.0分 ?A、 经济 ? ?B、 产品 ? ?C、 经济体系 ? ?D、 技术 ? 我的答案:C 2 中国的发明很多都存在着缺憾,其中勾股弦定理体现的缺憾是()。 1.0分 ?A、 无法学习 ? ?B、 看不见摸不着 ?

?C、 缺乏理论科学 ? ?D、 无法应用于实践 ? 我的答案:C 3 下面事物中可以被发现的是()。 1.0分 ?A、 新工艺 ? ?B、 产品 ? ?C、 万有引力 ? ?D、 方案 ? 我的答案:C 4 知识产权之争本质上是()。1.0分 ?A、 法律之争

? ?B、 创新利益之争 ? ?C、 智力之争 ? ?D、 技术之争 ? 我的答案:B 5 要成为创新事业中的一员,应该做到()。 1.0分 ?A、 创立一个公司 ? ?B、 考上公务员 ? ?C、 从小事做起,从当下做起 ? ?D、 在智商上胜过外国人 ? 我的答案:C 6

根据对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去向的统计,其中排在首位的是()。 0.0分 ?A、 考研 ? ?B、 创业 ? ?C、 考公务员 ? ?D、 就业 ? 我的答案:B 7 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守则,其中不属于这三个守则的是()。 1.0分 ?A、 不能危害人类 ? ?B、 绝对服从人类 ? ?C、 帮助人类处理一切问题 ? ?D、

保护自身不受伤害 ? 我的答案:C 8 DSK键盘没有QWERTY键盘应用广泛的原因是()。 1.0分 ?A、 DSK键盘打字速度更慢 ? ?B、 DSK键盘布局不合理 ? ?C、 人们习惯使用QWERTY键盘 ? ?D、 QWERTY键盘技术水平高 ? 我的答案:C 9 下面能源中能够为汽车提供动力并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是()。 1.0分 ?A、 潮汐能 ? ?B、 石墨烯

网络技术创新

利用网络技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今网络化时代,大学生已成为我国网络上最活跃的群体之一。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0大学生网络文化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4小时以内。与此同时,互联网已成为丰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的明确要求。在网络无所不在的今天,掌控网络这一舆论阵地,便抢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 一、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论文联盟https://www.sodocs.net/doc/e84255504.html,教育新内容。网络共享教育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传播空间广。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掌握最新、最全面的教育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了解、学习和吸收,把这些最新的知识和教育理念注入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扩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更具凝聚、吸引青年学生的力量。 2、提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面授、个体沟通教育等为主要方法,如今网络技术中丰富的教育载体和教育形式,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焕然一新的教育模式及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大学生进行及时、平等的互动,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发展的最新情况,从而纠正学生思想偏差及不良行为。这种双向、交互、平等的交流方式更具有亲和力,更易于被新时期大学生所接受。 3、带来了思想政治工作新挑战。网络平台的出现在扩充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源的同时也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首先,网络的虚拟性使很多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交友等无法自拔,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其次,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师生关系往往以教师为绝对中心,教师凭借知识优势,掌握大量的信息,很容易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但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的信息共享功能消解了教师的信息优势,学生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了解大部分想获取的信息,学生的认知空间大大开拓,这对传统的单向传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再次,在网络时代,在面对鱼龙混杂的海量网络信息环境时,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希望通过网络传播其主流价值观,扰乱视听,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迷茫。这些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4、对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联盟https://www.sodocs.net/doc/e84255504.html,整理工作者提出新要求。当前教育对象的学习、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更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新科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网络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既要有扎实的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能较好地掌握网络技术,运用网络技术手段,了解受教育群体所思所想,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开展有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网络时代,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高校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二、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 在今天的高等学校,网络已经成为面向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这个主阵地上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适应时代的要求,高度重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挑战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勇于迎接挑战,依托网络这一载体在新形势下有效开展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李岚清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因特网对高校师生思想的影响和作用,积极开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正面引导”。网络具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说教、单向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经较为滞后,很难引起新时期大学生的兴趣和关注。高校应探索把传统的课堂教育、

产学研合作协议模板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加强校企之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XXXXXXXX(以下简称甲方)和XXXXXXXXX(以下简称乙方)经充分讨论和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在优势互补、真诚合作、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原则和基础上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甲乙双方同意达成以下协议:一、合作原则 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双发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企业与学校的全面合作,形成科技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 二、合作内容 (一)构建XXX行业人才共享机制 1、根据工作需要,双方选派工作人员到对方单位挂职锻炼或定期跟班学习,提升理论知识和相关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

2、根据甲方教学改革需要,甲方聘请乙方的业务专家、业务骨干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或甲方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并定期邀请到校进行现场教学和专题讲座。 3、乙方聘请甲方教师参与XXX行业研究管理工作,指导业务工作实施、技术设计和管理,参与XXX行业研究工作。 (二)搭建无人机行业“产、学、研、培”四位一体的技术服务平台 1、技术服务的合作 (1)甲方利用学校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同乙方一起搭建XXX行业系统技术服务平台,协同XXX行业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2)乙方利用自身丰富的管理经验优势,帮助甲方解决相关专业的教学难题。 2、教育培训的合作 (1)乙方支持甲方选派青年教师到XXX行业企业锻炼,鼓励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到甲方担任兼职教师。 (2)甲方支持乙方干部、职工和各类人才培训,采取定向办班、岗位技能培训、短期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积极开展行政及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合作共赢融合发展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共赢融合发展 ------亚泰集团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质量年报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的要求,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彰显企业先锋的示范引领作用,履行行业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于2013年9月24日,与全国示范高职院校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重实效的系列校企合作,取得了“企业和学校互动、专业与市场对接、育人为生产服务”的良好效果,为学校培养的技能人才提供了“纵向有深度,横向有宽度,发展有高度”的职业发展空间,走出一条支持高职教育发展,校企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一.行业先锋追求卓越 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泰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国家大型一级建筑施工企业,资信等级为AAA级,拥有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建筑装饰装修、文物保护、园林古建筑、钢结构、机电设备安装、起重设备安装等8个国家一级资质和国际承包、房地产开发、建筑装饰设计甲级资质以及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具有承担工业与民用建筑、装饰、市政、古建、钢结构、高速公路、水电设备安装施工、房地产开发以及商品混凝土等生产能力。公司先后荣获“北京市守信企业”、“首都文明单位”、“全国消费者满意施工企业”、“全国诚信建设示范单位”、“中国优秀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优秀质量品牌文化奖”等荣誉称号,并通过了ISO9001、 ISO14001以及ISO18000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董事长曹国章曾荣获“中国优秀企业家”、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项目经理”、“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北京市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家”“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届当选为北京市朝阳区人大代表。公司党委书记: 潘寿林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集团党委被评为全国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创新网络合作方式的选择策略

第28卷 第1期科 学 管 理 研 究Vol128 No11 2010年2月SCIEN TIFIC MANA GEM EN T RESEA RC H Feb12010文章编号:1004-115X(2010)01-0014-04 创新网络合作方式的选择策略3 冉范生 (南开大学 商学院,天津 300071) 摘要:创新网络是促进技术、产品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在创新网络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知识、品牌、能力等禀赋,采用适合的网络合作模式,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以达到整合资源、促进创新的目的,这对于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我国中小企业,尤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创新网络;合作方式;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G305 文献标识码:A Selective Strategy of Innovation N et w ork Cooperation Model By R an F ansheng (Business School,N ankai U niversity,Tian jin300071,China) Abstract:Innovation 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technological and product innovation.As network actor,an enterprise should,based on its own knowledge,brand and capabilities,etc.,a2 dopt an appropriate cooperation model and select right cooperators and partners in order to integrate various re2 sources and promote innovation,which i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China’s small&medium-sized enterprise se2 verely impac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K ey w ords:Innovation network;cooperation model;selective strategy 1 创新网络的兴起 从创新的历史沿革看,技术创新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个人创新阶段,即二十世纪初期以前,熊彼特所谓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杰出个人进行创新,二是大企业实验室创新,即二十世纪中期以美国垄断型大企业为代表的专业化实验室进行创新,三是网络组织创新阶段,即随后四十年中发生的大型实验室与大学、公共研究机构等互动而进行合作创新。企业合作创新在二战后开始出现增长,而自1980年以来,全球企业界的合作创新则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全球企业间技术联盟数量以平均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了同期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增长速度。可以说,企业间合作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组织模式。 创新网络作为组织形式兴起的条件,一是行业专业知识源广泛分散、知识库复杂并扩张(Powell, 1996),现代技术创新的特点是依靠异类行动者和知识域之间日益紧密的相互联结,从而单一企业难以从事所有相关技术的开发;要商业化一种新技术,即使不是很复杂,企业需要配套的资产和能力也是很广泛的,因此,企业应借助外部知识源(Teece, 1986)。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沟通的成本,从而使人们可以较为便捷地接触到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创新性思想,使公司广泛依靠外部力量进行创新成为可能。在这种意义上,创新网络作为产业研发过程的协调手段变得日益重要。 从知识基础理论角度讲,创新网络一般具有三 3收稿日期:2009—09—18 作者简介:冉范生,男,天津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技管理、技术创新网络,公司管理、企业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