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度2016级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度2016级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度2016级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度2016级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四川省成都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2016级高二下学

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朝的瓦”,而是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古瓦。它们历千年而不朽,以精美的文字、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现实世界与美好愿景。秦兵马俑的千军万马与气势万钧,见证了秦代制陶技术的高超。用这种技术去制造宫殿上的陶瓦,不难想见它们的坚固与华戋。精美的陶瓦被广泛用于秦阿房宫的营建。因为瓦当向外,所以或印图案,或刻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它们承栽着精美而丰富的图文,就像秦汉建筑上的“徽章”,宣告着早期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现在出土的泰代瓦当上,图像多为鹿、豹、鱼、鸟等动物纹。这种动物情结源自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此后,汉承秦制,国力更加强盛,建长乐等四十余座宫殿,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瓦当最为出色。四神兽瓦当的构图饱满得当,造型夸张,气势磅礴,雍容堂皇。时至今日,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除了动物纹饰,云纹瓦当也广为使用。云纹瓦当成为图案瓦当的主流与秦皇汉武等帝王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不无关系。而瓦当纹饰发展到西汉时,又出现了文字瓦当。“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等文字瓦当就表达出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人们的普遍愿望。西汉留下的金石文字甚少,瓦文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极富意味的篆法变化丰富,又浑然天成,即使今天的篆刻、书法名家也要自叹不如。。

在砖上印画、施彩,最早是在战国,但真正蔚为大观并成为一种艺术,则在两汉。这些砖,被称为“画像砖”,它们用于一般的建筑或墓室装饰。对后人而言,“画像砖”的“画像”意义更要大于“砖”。这些砖上,有的描绘的是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宴飨、乐舞、狩猎、市集等等,有的描绘的则是骏马、龙、虎、鹿、飞禽等动物与神兽,从地上的农耕渔猎,到天上的天马行空,从现实生活,到历史故事,无所不包,宛如一部汉代“百科全书”。

因为砖块疏松,并不易精雕细刻,所以画像砖的画面往往疏朗简约,没有那么多的细节刻画,有的甚至进行了夸张变形。这些“画”表现在砖上,大多数是一些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然而简洁的造型并没有削弱其艺术表现力,反而集中的暗示、渲染出了一种情绪与气氛。汉画像砖里,很难看到完全静止或者构图均衡的作品。运动与

韵律正是汉代艺术风格的真实写照。

壮丽的秦汉宫阙早已不知去向,但组成它们的青砖古瓦却常见诸文人桌案。古人早期制砚,多为陶砚,所以陶制的秦砖汉瓦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注重文文脉延续的文人的视野。早在唐宋时期,就有文人雅士把古代砖瓦做成砚台,到了清代,砖瓦砚更成为一时风尚。

(摘编自《一砖一瓦亦风华》)1.下列关于“秦砖汉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砖汉瓦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古瓦。秦代制陶技艺高超,秦砖汉瓦多印有图案,或刻文字,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与美好愿景。

B.秦瓦当上多印刻鹿、豹、鱼、鸟等动物纹,这反映出秦人的动物情结,而这种情结来源于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

C.汉代,在砖上印画、施彩已经成为一种艺术,这些砖,被称为“画像砖”。“画像”的内容从地上的农耕渔猎,到天上的天马行空,从现实生活,到历史故事,无所不包。D.汉代“画像砖”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画风疏朗简约,无论是静态的人物画像还是灵动的飞禽都具有很好的表现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瓦当图案的艺术发展到汉代抵达顶峰,当代出土的东汉文字瓦当,其篆法变化丰富,又浑然天成,当今的篆刻书法名家自愧不如。

B.秦代制陶技术高超,精美的陶瓦兼具建筑与装饰的双重作用,被广泛用于阿房宫的修建。

C.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瓦当,构图饱满得当,造型夸张,气势磅礴,代表了汉代瓦当高超的艺术成就。

D.因“画像砖”的砖块疏松,不易精雕细刻,简洁的造型渲染出了一种情绪与气氛,很具有艺术表现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了动物纹饰,云纹瓦当和文字瓦当也是图案瓦当的主流,它表达出了秦皇汉武等帝王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普遍愿望。

B.存留下来的大量金石文字是研究西汉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又是研究篆刻、书法艺术的重要宝藏,文字瓦当也是很好的补充。

C.两汉时期在砖上印画,施彩发展成为一种艺术,“面像砖”不仅仅用作单纯的建筑材料,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装饰,丰富的面像内容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D.秦汉宫阙消失,秦砖汉瓦留存,常被文人雅士制成砚台,到唐宋时已经蔚然成风,

文人雅士的书斋常见砖瓦砚身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英雄

佛刘

清明节前夕,爸爸给乡下的奶奶打电话,乡下的奶奶说,今年就不用回来啦,有些事奶奶一个人就都办了。爸爸说,那怎么行呢,即便是我答应,虎子也不会答应啊。乡下的奶奶说,那你们就来吧,其实我也想虎子了。

虎子不是别人,就是我。不算今年,我已经是第四次回去看望乡下的奶奶和叔叔了。一想到乡下奶奶的小院,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向往,我知道,那是我另一个意义上的家。

回去那天的阳光很不错,春风已经把田野吹出了毛毛绿。老远,我就看见了站在村口的奶奶,我大喊一声,像一只脱了缰的小马驹,奔向奶奶的怀抱。

乡下的奶奶流泪了,她喜悦的脸庞上堆满了皱纹。这样的时刻,无论是奶奶、爸爸,还是我,都是幸福的。

乡下奶奶的院落不是很大,有一年下雨,西边的院墙还倒掉了,本来乡下的奶奶是想等当兵的叔叔回家修砌的,可是叔叔没有等来,却等到了爸爸。那一次,爸爸很卖命,他拦住了所有想帮奶奶修墙的乡亲们,一个人忙活了两天,虽然墙修砌得不是很好,可是爸爸却累虚脱了。乡下的奶奶说,你这又是何必呢?爸爸说,只有这样,我的心才能安慰一些。

现在,爸爸修砌的那堵墙还好,上面爬满了干枯了的牵牛花的叶蔓,一株枣树探出墙外,似乎在等着我们的到来。

乡下奶奶的房子已经很旧了。前几年,叔叔牺牲的时候,政府准备出资为乡下的奶奶翻盖一下老房子,却被奶奶拒绝了。奶奶说我这么大年纪了,房子还能用,没那个必要了,如果政府真的关心我的生活,那么就请你们把村里的小学修一修吧。村里的小学被重新翻盖了,学校是以叔叔的名字命名的,我去过一次,还在学校的门口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后来爸爸也想为乡下的奶奶盖一座新房子,可是奶奶依旧没答应。

爸爸常常给乡下的奶奶买很多的东西,但那些东西,是吃的都被她分给了左邻右舍,如果是穿的,就捐赠出去。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再没有比乡下的奶奶更倔强的人了,但大家都无法改变她,只好改变自己。

我没有看到过生前的叔叔,乡下的奶奶常常向我描述叔叔小时候的样子,说那时的

叔叔爬墙上树,摸鱼捉鸟,无所不会。等长大了,就变得不怎么爱说话了,但心肠好,碰上邻居有什么帮忙的活儿,总是不惜体力,村里的人都很喜欢他。顺着乡下奶奶的目光,我能够看见那时的叔叔,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威武的身影常常走进我的梦中,让我流一梦的泪水。

叔叔是个英雄,他死于一次探亲回家的路中,因为两个落水儿童,叔叔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叔叔的事迹感动了那个小城所有的市民,他被大家称为英雄。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自不必说。后来政府遵从乡下奶奶的意愿,把叔叔安葬在了老家,因为在那里,乡下的奶奶可以时常地去看一看儿子。

我和爸爸这次回来的目的主要是给叔叔扫墓,其实即便我们不回来,乡下的奶奶还有那些乡亲也会把叔叔的墓地扫得干干净净的,但是爸爸说,心里不踏实。

清明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中已经有了麦苗的味道。一路上,我们无语,爸爸一手扶了乡下奶奶的胳膊,每年他都是这样的姿态,这样看上去他们更像是一对母子。

乡下的奶奶把爸爸买来的鲜花一一摆放在叔叔的墓碑上。整个过程,她的表情肃穆、慈祥,没有一点悲伤。她说,儿子,你哥和你侄子又来看你了,你看看你侄子已经有你那么高了。爸爸说,给你叔鞠个躬吧,我点点头,然后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透过水泥地,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叔叔的生命,正一点点传输到我的身体中。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都明白了,乡下的奶奶不是我的亲奶奶,叔叔也不是我的亲叔叔,可是自从叔叔救了我,我们就成了一家人。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的是清明节下乡祭扫的事,多处运用了插叙手法,使相关故事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B.小说善于运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人物,如对“叔叔”的表现,既有外貌、动作等的描写,也有他人的评价。

C.修砌院墙时,“他拦住了所有想帮奶奶修墙的乡亲们”,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爸爸”因歉疚而急欲补偿的心理。

D.“叔叔”舍身救人,“爸爸”知恩图报,待“奶奶”如亲人,这都体现了人们在面对他人的不幸时真诚相助的可贵精神。

5.小说以“虎子”为讲述人,这有什么好处?

6.小说以“英雄”为题,为何用大量笔墨来写“乡下的奶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浙江省的选考模式中,三门选考科目考生有两次考试机会,再加上外语,共计四门,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传统高考“一考定终身”的风险。最初,高考改革的最重要目标就是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让真正有才华、有特色的学生都能进入理想的大学。现在看来,新高考在这些方面做出的努力已经获得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尽管浙沪两地的新高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高考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让人质疑的便是被各方看好的“走班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师资水平、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局限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这一教学方式既能因材施教,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国外许多知名私立中学被广泛采用。

但在具体的学校工作中,“走班制”却遇到了很多困难。从目前许多学校的实际情况看,根本没有足够的师资来开设所有的组合课程。上海的6选3模式有20种排列组合,而浙江的7选3模式更是达到了35种组合,但大部分学校能提供的课程组合模式仅有7到8种,条件差些的学校甚至更少。

与“走班制”相配套的选考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同样与预期出现了偏差。

选考制度在设计时的主要出发点是希望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你擅长什么,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就选考哪门科目。听起来很完美,但要知道,在中国许多家长的眼里,“喜欢不能当饭吃”。据调查,物理这门学科在浙沪新高考中就被许多同学“无情抛弃”了。由于很多学生觉得物理学科很难,在与其他考生竞争时会处于劣势而影响高考成绩,最终选择放弃物理。“作为自然学科的基础,物理教育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不利于考生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人才培养。”洪文强调。

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分担单次高考的压力,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中大教育考试教研中心负责人陈学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学校的具体教学和学生的表现看,高考的压力的确是被分担了,但是学生的负担却反而加重了。

他表示,减负也好、选考也好,新高考的方向就是要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真正掌握自己的未来。但高中生要真正独立思考、规划自己的人生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节选自《科技日报》,有删减) 材料二:

“新高考”之下,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两依据一参考”构成:“两依据”指统考和学业水平考试;“一参考”即综合素质评价。

今年浙江考生迎来全新的“3+3”高考模式:必考科目语数外3科统考,外语一年可考两次,自选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总成绩,学业水平考试可一年两考。

(节选自《新华社·网易教育》)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浙江新高考在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上做出的努力取得了广泛认可,让真正有才华、有特色的学生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

B.新高考改革实行之后,浙沪两地的高考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C.“新高考”采取选考制度,主要出发点是让学生的兴趣和学科特长得到充分发展。D.“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很重。“新高考”不仅减轻了高考压力,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8.下列对材料中“新高考”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

.....是 ( ) ( ) A.“新高考”之下,学生的高考成绩由必考科目语数外3科的统考成绩和自选的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组成。

B.物理之所以遇冷,是因为学校和多数家长摆脱不了功利主义的影响。

C.因为师资水平等的影响,“新高考”中,“走班制”最让人质疑。

D.浙江的7选3模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搭配考试组合,这让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

E.不管是减负,还是选考,在有关人士看来,新高考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从而真正掌握自己的未来。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高考”存在哪些问题。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调洺州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问于安世,安世云:“无之。”守礼为止。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吾其违司马公教

乎!”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

..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安世言:“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

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

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其指斥乘與,

犯大不敬

...,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同文馆狱起,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货利。其忠孝正直,皆则象司马光。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B.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C.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寸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D.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以此推之,司马光去世时官位高且享有爵位。B.右,古时就官位而言,左比右要高;就座位而言,左比右要卑,如“虚左以待”。C.台谏,台官与谏官的合称,其中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掌规谏,通称谏官。D.大不敬,中国古代侵犯皇帝人身、权力及尊严的一种罪名,“十恶不赦”中的“十恶”之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安世谨遵师教,也能反躬自省。在吴守礼将要查办贪官司户之时,刘安世遵照司马光“不妄语”的教诲没有揭发,事后为自己的不诚实而自责。

B.刘安世痛斥奸人,嘴下毫不留情。他指责章惇与蔡确、黄履、邢恕互相勾结,贪天之功,希望得到皇帝的宠幸,天下的人们将他们称为“四凶”。

C.刘安世身为谏官,敢于直言进谏。针对王安石任人唯亲的做法,他认为当时的任用官员与从前大不相同,影响甚坏;甚至参奏文彦博一班旧臣借机贪污纳贿。

D.刘安世正身洁己,深受老师影响。他平日在家也无倦怠之态,正襟危坐,写字不用

草书,不喜爱女色和钱财,他的忠孝正直都是效法老师司马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

(2)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①娟娟净,雨裛②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 ①篠(xiǎo):细小的竹子。②裛(yì):通“浥”,沾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

......是()()

A.“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之中涵四专名,“万里”、百花”这类字面,使诗篇一开头就不落寒俭之态,为下文写“狂”作铺垫。

B.“即沧浪”三字,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的操守,引出下文疏狂之意。

C.五六句写客中少助,生活局促的情景。昔日厚禄故人书信断绝,饥饿波及幼子,以至形于颜色,则家人忍饥挨饿的情形可以想见,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D.诗末“填沟壑”本为悲哀之事,而诗人却能以“疏放”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被世俗中人耻笑为“老来更狂”。

E.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优美景致的描写直接表现了“狂夫”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后半部分则借对“狂夫”潦倒生计的描述,凸显出“狂夫”的狂傲之气。

15.此诗颔联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

四、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五、选择题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网络反腐是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热点,特别是一批大案要案的查处,大大提振了民间反腐倡廉的信心,激发了民众网络反腐的热情。

B.如果治疗及时,脑积水治疗效果会很好,一旦延误治疗,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不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会导致孩子脑瘫。

C.近几年,随着“全民摄影时代”、全媒体时代以及高清视频截图的出现,以生产静态照片为职业的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受到多方面挤压。

D.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有实际行动,让老百姓看得见、感受得到,从小事做起,比如了解群众需求,尽量方便群众。

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

....的一句是()

A.昨天一位朋友的新居刚刚落成,邀请我到他的新居看看,我答应了,说:“定会赏光。”

B.―好友绕道而来,我却因身体不适无法迎接,于是微信留言:近日贵体欠安,有失远迎。

C.某公司在下发给部门的通知中写道:请所有参加培训的员工务必下午4点准时到达指定地点。

D.—位网友在微信看到留言后写道:深感各位的留言对我的人生有些许帮助,定当牢记于心。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生中要走许多路,可记忆中走不够的却是从我家到学校途中的潘奶奶家前的泥路。

_______,____ ___,__ ___,__ __, _____。

(节选自今日头条,2021年3月10日)①4岁的我,身上背起了那个书包,怀着沮丧的心情,一边抽泣着,一边被母亲牢牢地拖着去幼儿园。

②路过潘奶奶家前,一只顶着火红而肥大的鸡冠大公鸡像啄米似的挥动着翅膀,像我直扑过来,神气极了!

③我吓坏了,哭得越发厉害。母亲则一边安慰一边拾起路上的砂石往那家伙丢去,鸡吓得退了几步,发出“嘎嘎”的雄音。

④我乐不可支,也准备从地上捡起石头,而恰巧,时机来了,那家伙气急败坏的奔来,

活生生的把我的皮给衔走了。

⑤我嚎啕大哭起来,豆大的泪水从眼眶中流出,心像断了线的珍珠洒落一地。

A.①②③④⑤B.②⑤③④①C.①②⑤③④D.②①③④⑤

六、语言表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儒家幸福观主要体现在关于人生理想的论述当中,其特点一是①,二是社会幸福重于个人幸福。孔子是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两相兼顾的人,但更重视后者。他的学生颜回,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对这种幸福观极为赞许。但是,这种幸福观错在②,发展到极端,就是禁欲主义。道家幸福观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等都持淡泊态度,注重人之本性的内心的幸福,对于儒家幸福观③。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现在很多人对土地不够珍惜,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种植西瓜,因为只有种植西瓜才能深刻理解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增强我们节约用地的意识,而有了忧患意识,必将提高我们的道德素养,将来也就一定能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①不是只有种植西瓜才能深刻理解农民对土地的感情。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王安石)

请就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1.D

2.A

3.B

【分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秦砖汉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D. 汉代“画像砖”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画风疏朗简约,无论是静态的人物画像还是灵动的飞禽都具有很好的表现力。汉画像砖里,很难看到完全静止人物画像。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A. 瓦当图案的艺术发展到汉代抵达顶峰,当代出土的东汉文字瓦当,其篆法变化丰富,又浑然天成,当今的篆刻书法名家自愧不如。“抵达顶峰”于文无据,“东汉”应为“西汉”。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存留下来的大量金石文字是研究西汉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又是研究篆刻、书法艺术的重要宝藏,文字瓦当也是很好的补充。“大量金石文字”不当。

4.B

5.①“虎子”是被救者,是事件的当事人,以他的视角讲述,真实亲切。②“虎子”是个懵懂的孩子,以他的视角观察,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客观、自然,主题的表达更含蓄、丰富。6.①便于叙事,可借“奶奶”之口讲述“叔叔”生前的情况。②制造悬念,激发读者探寻“英雄”的阅读兴趣。③深化主题,“奶奶”面对不幸,坚韧而有大爱,也是英雄。

【分析】

4.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B项考核艺术手法,CD项考核情节,其中B项“既有外貌、动作等的描写”错误,对“叔叔”的描写都是侧面描写。

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章次要人物和人称表现手法的题目,考核的是文章的叙述者,“虎子”作为叙事者,首先明确“虎子”在文中的地位,是“事件的当事人”,是被救的对象,以其为叙述对象真实可信;然后看“虎子”的特征,年龄小,是个懵懂的孩子,以他的视角观察,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客观、自然。

6.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欣赏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首先从文章的内容看,“叔叔”已经去世,借助“奶奶”叙述故事,合乎情理,从结构上看,开头借“奶奶”拒绝我们回来,后又同意,制造悬念;从人物看,“奶奶”面对不幸,坚韧而有大爱,也是英雄,深化主旨。

点睛: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答题时一般首先分析其形象特征,然后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生什么影响,然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

7.D

8.CE

9.(1)“走班制”无法有效落实;(2)选考制度和个人兴趣、特长不匹配;(3)多样选择加重职业规划压力,学生负担加重。

【分析】

7.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D项,“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错,原文为“从学校的具体教学和学生的表现看,高考的压力的确是被分担了,但是学生的负担却反而加重了”。

8.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原文说“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两依据一参考’构成”,选项中漏了参考部分。B项,偷换主语,“学校”错,原文说“在中国许多家长的眼里,‘喜欢不能当饭吃’”,主语是家长。D项,“这让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错,原文只是“出发点”,是愿景,不是事实。

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题,要想答对,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必须把答题区间找对,从中筛选出对答案有帮助的信息,然后还要会概括,要点要简洁,尽量使用文中词语。经分析可知,“新高考”存在的问题全集中在“材料一”中,“在新高考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让人质疑的便是被各方看好的‘走班制’”,“与‘走班制’相配套的选考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同样与预期出现了偏差。”“从学校的具体教学

和学生的表现看,高考的压力的确是被分担了,但是学生的负担却反而加重了。”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10.C

11.B

12.C

13.(1)于是他一一分条陈述文彦博以下七人(授予亲戚官职的情况),这些人都是品德声望很高长期担任要职的朝廷大臣,刘安世也不稍微宽容他们一下。(2)现在章惇父亲还健在,他却另外登记其他田产,灭绝道义情理,(若)只是从轻处罚,用什么来表现出惩戒的意义?【分析】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首先比较几个句子之间的异同点,找出断句有差别的地方,然后结合前后文进行判断。如:“饮酒、谈笑、徐书数纸”是几个动作,从常识角度,应该断句为“饮酒谈笑/徐书数纸”,排除AB;“顾客曰”中“顾”是回头看的意思,所以这句话是:回头对客人说,所以中间不用断开,故选C。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就官位而言,左比右低;就座位而言,左比右尊。故选B。

1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C项,“借机贪污纳贿”有误,无中生有;文中提到的“执政”并不一定是王安石,他只是在话语中将当时的现象与王安石联系在一起。故选C。

1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

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因:“于是”;“疏”:陈述;“耆德”:品德声望;“假借”:稍微宽容;“别籍”另外登记,其中的“籍”是“登记”的意思;“义理”古今异义词,道义情理;“止”仅,只;“示惩”显示惩戒。

参考译文:

刘安世字器之,是魏地人。.跟随司马光学习,他向司马光询问尽心做人的要诀,司马光教导他做人要诚实,并且让他首先从不乱发议论做起。调任洺州司法参军,沼州司户以贪污闻名,转运使吴守礼打算查办他,向刘安世询问,刘安世说:“没有这种事。吴守礼因而停止此事。但刘安世内心常常不自安,说:“司户确实贪污而我不以诚实应对,我岂不是违背了司马公的教诲啊!”司马光入为宰相,推荐刘安世为秘书省正字。后司马光去世。

”宣仁太后向吕公著询问适合担任谏官的人选,吕公著拿刘安世来回答,他就被提拔为右正言,当时的宰相常常授予亲戚官职,刘安世说:“太祖太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接受朝廷内外显要的职务,自从王安石主持政事,,(他)致力于使自己的心意畅快,历代贤君的法令制度被破坏无余,现在朝廷之上,仍然沿袭原来的风气.。”于是他一一分条陈述文彦博以下七人(授予亲戚官职的情况),这些人都是品德声望很高长期担任要职的朝廷大臣,刘安世也不稍微宽容他们一下。

章敦因为强行购买昆山的民田而被罚金,刘安世说::“章敦与蔡确、黄履、邢恕一向互相勾结,自认为是国家重臣,据功自傲,而实际上是侥幸得官,天下人称他们为\‘四凶\'’。现在章敦的父亲还健在,现在章惇父亲还健在,他却另外登记其它田产,灭绝道义情理,(若)只是从轻处罚,用什么来表现出惩戒的意义?”恰逢吴处厚解释蔡确《安州诗》进献之事,刘安世认为蔡确是指斥皇帝,触犯大不敬条令,同梁焘等人极力论述这件事,把蔡确放逐到新州。同文馆案件兴起,蔡京请求杀死刘安世等人,谗言虽然没有被采纳,但刘安世还是被迁徙到梅州。章敦与蔡卞想把刘安世等处于死地,趁着使者到海岛诛杀陈衍,婉转地告诉使者去拜访刘安世,威胁他让他自杀。章敦又提拔一个土豪担任转运判官,派他去杀掉刘安世,判官骑着快马将要到梅州,梅州太守派遣手下人来劝刘安世自己作出对策。刘安世神色不动,对着来人饮酒谈笑,慢慢地写了几页纸交给仆人说::“我将要死了,你依照这个去做事。”回头对来人曰::“死不难啊.。”来人暗中从仆人那里看到,(纸上写的)都是处理一同贬官会被处死的官员的家事,写得很详细,判官离梅州还有二十里,呕血而死,危险得以免除。在家中居住时也从没有懈怠的面容,坐了很久也不会侧身倚靠。写字从不用草书,不喜欢歌舞女色珍宝财富。他忠孝正直,都是效法司马光。年老以后,朝廷上的各位贤人差不多死光了,(而他)岿然独立于朝廷上,并且名望更加显赫。

14.DE

15.①运用拟人手法,“含”“裛”,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雨的细小,给人以小心爱护之感。②叠词,“娟娟”,写出了竹子秀美之态;“冉冉”,描摹了红荷的娇美之貌。无堆砌之感,又平添了音韵之美。③以乐景衬哀情,此联写草堂的美景最主要是反衬“狂夫”恶劣的现实处境,进而表现“狂夫”贫贱不能移的形象。

【解析】

1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D项“自笑狂夫老更狂”是诗人自嘲,选项解释错误。E项,对美景的描写只能侧面表现狂夫的精神。

1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赏析诗句的题目,注意从遣词造句、手法运用以及情感抒发、意境创设等角度分析,此题主要从“娟娟”“冉冉”等叠词的运用,“含”“裛”等拟人手法以及写草堂的美景反衬“狂夫”恶劣的现实处境,进而表现“狂夫”贫贱不能移的形象等手法的角度赏析。

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1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转轴拨弦”。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17.A

【解析】试题分析:B项,语序不当,应将“不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会导致孩子脑瘫”改为“不仅会导致孩子脑瘫,甚至可能危及生命”。C项,成分残缺,缺少和“随着”呼应的中心词,应在“全媒体时代”后面加上“的来临”。D项,“切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合逻辑,应将“切忌”删除。

点睛: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

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18.C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定会赏光”不得体,赏光是敬辞;B项,“贵体欠安”不得体,贵体是敬辞;D项,“些许”不得体,改为“莫大”。

19.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本题考查语言是简明、连贯、得体。这是一道排序题。这道题是一道传统排序题。看似有一定难度,其实这类题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同时要注意隐藏信息。该语句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讲的是“我”和母亲在“我”上学路上被一只大公鸡攻击的事情。第①句应该在开头,写的是母子俩去上学。这样就排除了B项、D项。第③句中“我吓坏了,哭得越发厉害”是因为被公鸡吓哭的,③句在②后。第⑤句“我嚎啕大哭起来”是因为“活生生的把我的皮给衔走了”。故⑤在最后,排除C项。综上,本题选A项。

路过潘奶奶家前,一只顶着火红而肥大的鸡冠大公鸡像啄米似的挥动着翅膀,像我直扑过来,神气极了!我吓坏了,哭得越发厉害。母亲则一边安慰一边拾起路上的砂石往那家伙丢去,鸡吓得退了几步,发出“嘎嘎”的雄音。我乐不可支,也准备从地上捡起石头,而恰巧,时机来了,那家伙气急败坏的奔来,活生生的吧我的皮给衔走了。我嚎啕大哭起来,豆大的泪水从眼眶中流出,心像断了线的珍珠洒落一地。

点睛:排序类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从命题的基本形式看,语句排序题型又可分语境类和非语境类两种。1、非语境类。这类排序题由于没有语境设置,因而不必考虑与整个语境的衔接,只要做到句与句间的思路清晰与连贯就行了。解答这类题需要经过

四步,即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连缀排列顺序、检查调整确定。2、语境类。这类排序题由于增设了语境,因此,在排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与整个语境谐调的考查。从命题的形式上看,这类题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设置语境,即提供出具体的上下文;一类是间接设置语境,即按特定的要求调整语序。这两类题从具体操作上又有所不同。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就其连缀的基本技巧分别予以说明。A、直接设置语境类。由于设置了具体语境,这类调整语序的题目在具体完成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与上下文的衔接问题。否则,即使内部排序得当,也会因与上下文衔接不当而功亏一篑。一般来说,解答这类题需按三步进行:(1)内部连缀排序。首先对需要排序的各句进行分析,依照前文对“非语境类”排序的有关方法,对语句进行初步排序。(2)分析整体语境。内部连缀排序,只是对需排序语句的初步层次性整理,是否合理并符合要求,还要看一看上下文的语境,分析整个语段的基本内容、层次顺序、观点倾向等。(3)审察调整确定。在对整体语境把握的基础上,贯通总体思路,理顺语段层次。经过审读分析,可最后确定。B、间接设置语境类。此类题虽然无具体的语境设置,但是有明确的要求限制,因而,排序之前应当首先考虑到这些要求,然后再进行排序。20.【答题空1】精神快乐重于物质享受

【答题空2】把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对立起来

【答题空3】是一种补充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本题,空①,要与特点二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形成对应,且与后文“孔子是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两相兼顾的人,但更重视后者”照应;空②,是结合颜回清苦的生活与快乐的提炼,注重精神生活,再结合后句“发展到极端,就是禁欲主义”;空③,是道家幸福观与儒家幸福观的关联理解。21.②不是有了忧患意识就一定会提高我们的道德素养。③不是有了忧患意识和道德素养就一定能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逻辑推理的题目,注意抓住语段中推理错误,或表述绝对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仿照给出的例句填写,此题注意抓住语段中表述绝对的句子“有了忧患意识,必将提高我们的道德素养,将来也就一定能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两个句子前后的关系是“可能”,不是“必然”。

22.坚持——成功的基石

滴水穿石,源于它坚持不懈的韧劲;精卫填海,源于它坚持不懈的意志;愚公移山,源于他立志移去大山,坚持的耐力信念。

坚持,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量,是成功的基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怎能忘记,当年刘备放下架子,三顾茅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诸葛亮被他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动,与他一起共谱写“三鼎天下”的局面。怎能忘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百受折磨,可他始终坚持,最终灭楚。曾能忘记,司马迁虽忍受官刑之辱,却百折不挠,以超乎平常人的意志撰写《史记》,为中国纪传史留下熠熠生辉……他们的身上,无不都具有坚持的品质,坚持,让他们笑傲群雄,走向成功之路!坚持是成功的基石!

坚持到底,方能创造奇迹!假若霍金不坚持,不顽强地生存,又怎得来“黑洞传奇”扑鼻香?假若宋濂求学之路怠慢,不坚持,又怎得“宋大学士”的美誉?正因为坚持到底,08年雪灾震灾才战胜,才点燃人们心中的信念,才取得08年奥运会的成功!设想,如果没有坚持,将会是怎样一幅戏剧性的画面?

坚持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现今社会,无不展示这一永不褪色的真理。著名主持人李咏曾多次向制片人的妻子询疑;周星驰从一跑龙套的,坚持阅读,创作,终成为电影戏剧大师;车夫蔡伟为了自己的国学梦想,积攒下车费,全部买书苦读,38岁高中生成为复旦准博士……坚持,叩响了成功的大门,坚持,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坚持,是历史长河中成功者永不褪色的品质,坚持是走向成功的基石,坚持着,成功者!一个人坚持了,那么他的前途是光明的;一个企业坚持了,那么企业的利润前景九拥有了;一个国家民族坚持了,那么方能以利于世界民族之林,唯有坚持到底,方得梅花扑鼻香!

没有坚持,何得“三鼎天下”的局面?何得诺贝尔奖的连连夺冠,何得奥运记录的连连打破?

坚持如小草冲破泥土,纵然渺小,却坚持开放,坚持如翠竹,不弯不曲,奋勇直上,抵达成功的顶端;坚持如雄鹰,虽饱含不舍的辛酸,却为了让幼儿更好生存,依然把幼儿从悬崖落下!

坚持,就是不放弃!坚持是影响成功的基石!

【解析】

试题分析:

可从每句话立意:

(1)句出自北宋?苏轼《晁错论》,立意为“成功需要出众的才能和坚强的意志(毅力)”,视为基本切题(建议46分切入);立意为“做大事(实现远大理想)需要出众的才能和坚强的意志(毅力)”,视为切题(建议50分切入)。

(2)句出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立意为“尽力就无悔了”,视为基本切题(建议46分切

入);立意为“为实现志向(远大理想)尽最大努力,就无怨无悔了”,视为切题(建议50分切入)。

(1)句和(2)句看似矛盾,实应辩证看待,最佳立意则为:实现远大理想、志向(做大事),需要出众的才能和坚强的意志(毅力),如此尽最大努力,就无怨无悔了(建议54分切入)。

为鼓励学生书写工整美观、卷面整洁,本次考试作文设置卷面分1-3分,视其情况可在原有分数基础上上浮,最高分不得超过70分。其他按照高考作文批改标准批改。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