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2高三全国统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随堂演练:第十章 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含解析

2022高三全国统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随堂演练:第十章 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含解析

2022高三全国统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随堂演练:第十章 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含解析
2022高三全国统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随堂演练:第十章 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含解析

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堂演练

[能力过关]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单位2007~2016年人口和粮食10年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

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

A.甲区域,生态脆弱,不利于粮食生产

B.乙区域粮食难以自给,需从外省调入

C.丙区域地广人稀,粮食增产潜力大

D.丁区域人口增长缓慢,粮食产量下降

2.我国部分省区粮食增产慢甚至负增长,其原因可能是()

①城市化速度快②生态脆弱③自然灾害频发④耕地资源匮乏⑤热量不足⑥劳动力不足

A.④⑤⑥B.②③⑥

C.①③⑤D.①②④

3.我国人口和粮食产量的变化可能导致()

A.城市化进程减慢

B.粮食调配距离增大

C.机械化水平下降

D.人均粮食产量减少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区域粮食呈现负增长,但人口却增长30%,极有可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省区,A错误。乙区域人口增幅略大于粮食增幅,说明粮食难以自给,需要从其他区域调入,B正确。丙区域大部分省区粮食增幅大于人口增长幅度,但有部分省区人口和粮食增幅不大且相差小,说明有部分省区位于我国自然条件好、粮食产量大的地区,也有部分省区粮食增产潜力小,C错误。丁区域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但粮食增长迅速,产量上升,D错误。第2题,随着我国科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良种的培育,正常情况下粮食理应增产,但是部分省区粮食增产慢甚至负增长,主要是因为我国中东部省区城市化速度快,占用了大量耕地,而西部省区生态脆弱,耕地资源匮乏,西北地区缺水,青藏地区热量不足。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农业生产只是在部分省区和少数年份,③排除;热量不足也只是我国纬度较高和地势较高的省份,⑤排除;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⑥排除。因此①②④正确,D选项符合题意。第3题,城市化进程主要和工业化进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与粮食产量关系不大,A排除;我国的机械化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C排除;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是在不断增加的,目前我国人口增速放缓,人均粮食产量不会减少,D排除;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增长幅度超过粮食增幅,最有可能导致粮食从产量大的省区调配到粮食减产的省区,使得粮食调配距离增大,B选项正确。

答案:1.B 2.D 3.B

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区内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上种植生长期长的优质品种的水稻,使五常大米与众不同,五常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五常大米颗粒饱满,香味浓郁,素有“贡米”之称。读五常市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4~6题。

4.五常大米种植形成区域特色和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A.技术和市场B.技术和土壤

C.气候和市场D.政策和土壤

5.五常市形成了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收购、仓储为一体的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大米加工企业,这种产业集聚的优势是()

A.靠近原料产地

B.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C.劳动力廉价丰富

D.接近消费市场

6.五常市的大米生产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A.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B.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C.加强新品种的选育

D.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

解析:第4题,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因此五常大米种植在该地形成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结合图文材料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五常大米生长期长,五常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因此五常大米种植在该地形成区域特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第5题,据材料可知,五常市形成了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收购、仓储为一体的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大米加工企业,这种产业集聚的优势是靠近原料产地。第6题,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五常市的大米生产模式是在该地优质特色大米产地的基础上进行深加

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答案:4.C 5.A 6.D

[热点命题]

[热点扫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概括,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本题采取高考专题式、主题式的模式,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名校押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方人参”绞股蓝含有绞股蓝皂甙等多种成分,是我国常用中药,也可作为蔬菜、饮料、糖果、化妆品的原料。绞股蓝属于宿根(茎叶枯萎后可以继续生存,次年根部重新发芽)草本攀缘植物,可匍匐生根,喜冬暖夏凉环境、喜阴湿怕旱涝,适生于深厚疏松的酸性土壤中。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东昌镇东袍屯,过去农民多靠上山采挖密林中的野生药材、加工山杨梅来维持生活。近年来,大?发展种植绞股蓝,并制作成茶饮品。由于产量高、品质上乘,产品销往福建、东南亚等地,是名副其实的“脱贫致富茶”。下图为荔浦县东袍屯种植区的分布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东袍屯成为绞股蓝优质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2)每年11月后,当地农民多利用林间、果园或在田地中间套种玉米等植物进行套种和宿根(5厘米左右的泥土覆盖宿根)栽培。简述农民采用套种和宿根栽培的好处。

(3)当地的绞股蓝生产有搭建棚架和自由蔓生两种模式,你赞成哪种模式?请表明观点,并说明原因。

(4)为什么说绞股蓝茶是当地的“脱贫致富茶”?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东袍屯位于山区,丘陵山地地形,可阻挡冬季风深入,气候温和、多地形雨;绞股蓝怕旱涝,山地丘陵利于排水;喜阴湿,山地植被茂密,为绞股蓝生长提供阴湿环境。第(2)题,多利用林间、果园或在田地中间套种玉米等植物,可以起到遮阴的作用;且可以收获多种产品,增加收入;11月份后,广西气温降低,用5厘米左右的泥土覆盖宿根,有利于防止绞股蓝受到冷冻或霜冻。第(3)题,搭建棚架:充分利用上空的空间,可以提高种植密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枝叶分散,便于通风排水;枝叶较高,便于收摘和管理。自由蔓生:草本攀缘植物,可匍匐生根,节节生根,利用植物吸收营养,提高产量;茎枝交织生长、互相遮阴,充分占据空间,抑制杂草生长;自由生长,无须搭架,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第(4)题,原因可从以下角度说明,大力种植绞股蓝,并制作成茶饮品可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增加地方收入;过去农民多靠上山采挖密林中的野生药材、加工山杨梅来维持生活,现在种植绞股蓝,增加就业机会;产品销往福建、东南亚等地,带动物流业、加工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答案:(1)东袍屯多丘陵、山地地形,可阻挡冬季风深入,气候温和、多地形雨;山地丘陵利于排水;山地植被茂密,为绞股蓝生长提供阴湿环境。

(2)套种栽培可以起到遮阴的作用;且可以收获多种产品,增加收入;宿根栽培有利于防止绞股蓝受到冷冻或霜冻。

(3)同意搭建棚架: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可以提高种植密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便于通风排水;便于收摘和管理。同意自由蔓生:节节生根,利于植物吸收营养,提高产量;茎枝交织生长、互相遮阴,抑制杂草生长;无须搭架,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4)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增加地方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物流业、加工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测试题附答案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右图是我国沿北回归线剖面图。据此完成1~3题: 1.a岛和b经济特区分别是 A.海南岛、深圳B.台湾岛、厦 门 C.台湾岛、汕头D.海南岛、汕头 2.b地与f地所在省级行政区分属于 A. 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 B.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C.东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D.均为东部经济地带 3.有关a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岛为珊瑚岛或火山岛B.该岛多地震 C.工业属于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D.该岛属于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据此完成4~5题: 4.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D.60% 5.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下面是我国某地(大致位于东经1180,北纬300附近)等值线图,回答6~8题。 6.若是等值线图,且比例尺较小,右图所属 地形是 A.山地B.丘陵 C.高原D.集水线 7.该山麓地带的典型植被是 A.热带草原 B.热带季雨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8.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考虑,该地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A.植树种草,栽种苹果、荔枝 B.以种植业为主,种植春小麦、油菜 C.以畜物业为主,适宜饲养羚羊、长颈鹿 D.以林业为主,栽种板栗、马尾松、茶树等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方(①一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影响。读图回答9~12题: 9.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A.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D.地面强烈增温 10.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般位于 A.北京到南昌一带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青岛到西安一带D.上海到重庆一带 11.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是 A.①B.② C.③ D.④ 12.图中,①地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松嫩平原 C.成都平原D.河套平原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中国地理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贵州省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约94.6%,耕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约28.9%,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总产量约1192万吨。下图为贵州省河流年均输沙量(单位:吨/平方千米)等值线圈。读图,完成1-3题。 1.据图估算,贵州省面积大约() A.12.5万平方千米 B.17.6万平方千米 C.20.2万平方千米 D.25.6万平方千米 2.贵州省多种粮食作物均可种植的原因是() A.降水季节变率大 B.降水年际变率大 C.地形垂直差异大 D.光照地区差异大 3.推测贵州省西部河流年输沙量大的原因包括() ①人口密度高,农业生产活动强度高②地形崎岖,地面坡度陡 ③黄土广布,土质疏松④降水集中,降水量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B 2.C 3.B【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贵州省经度跨度越6°,纬度位置约30°,纬度跨度约4°,根据经纬度的跨度先计算出经度和纬度的跨度距离,然后计算出面积。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贵州省面积大约为17.6万平方千米。故选B。第2题,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山地、丘陵面积广大,地形垂直差异大,因此多种粮食作物均可种植。故选C。第3题,河流输沙量与植被覆盖率、沙源、人类活动等有关。贵州省西部人口密度高,农业生产活动强度高,且地形崎岖,地面坡度陡,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降水量多,水土流失严重,①②④正确;黄土高原的特点是黄土广布,土质疏松,③错误。故选B。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4-6题。 4.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5.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6.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 4.C 5.D 6.D【解析】第4题,秦岭-淮河线为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划分界限。淮河流入洪泽湖后,没有继续向东流入海洋,而是向南流入长江,故洪泽湖以东地区虽然存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别,但没有具体的、可参照的地理实体作为区域划分界线的标志,因此A项错误,B项正确;据图可知,在洪泽湖以东地区,无自然河道,C项错误;自然地理界线具有模糊性的特点,是由一种自然地理环境向另一种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带,在界线两侧自然地理环境有差异,但不显著。D项错误。第5题,江苏以长江为界划分苏南、苏北,实际两地大部分地区自然地理区域一致(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也不存在人文地理区域上的显著差异,因为长江在历史上成为阻断南北交往的主要障碍而划分了南北,故D项正确。第6题,苏南经济较苏北发达,两地之间存在市场、技术、资金甚至劳动力方面的合作,但从题干要求进一步分析:一是进入21世纪,这里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变化与材料中“自1999年,陆续建成多座长江大桥”相呼应;二是促使两地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着重理解“更加广泛”,意思是说市场、技术等合作在以前是存在的,只是交通运输的变化使合作更紧密了。故D项正确。 下图为中国部分城市1月平均气温及三类谷物发芽适宜温度图,读图完成7~8题。

2018高考复习之中国地理练习题

2018高考复习之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填图训练及巩固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检测(读图训练) (一) 中国地形图 1.主要地形区的骨架——山脉。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 —阴山、昆仑山—b 、南岭。 (2)三列东北—西 南走向的山脉 ??? c 大兴安岭—太行山— d 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e 武夷山 f 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山脉:g 、阿尔泰山脉。 (4)南北走向山脉:h 、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 喜马拉雅山脉。 2.主要地形区分布。 (1)四大高原: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云贵高原;D 高原。 (2)四大盆地:E 四川盆地;F 盆地;G 塔里木盆地;H 盆地。 (3)三大平原:L 东北平原;M 华北平原;N 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二) 中国气候分布图 1.读中国的温度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温度带名称:① 带;②中温带;③ 带;④ 带;⑤热带;⑥ 气候区。 (2)我国四大盆地分别位于的温度带: 塔里木盆地位于 带、准噶尔盆地位于 带、柴达木盆地位于高山气候区、四川盆地位于 带。

(3)黄河干流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的温度带是高山气候区、暖温带、带、暖温带。 (4)甘肃省地跨带、暖温带、和高山气候区。 2.读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山脉—贺兰山—乌鞘岭 —山—唐古拉山—山一 线。 (2)干湿地区的划分是按照 的对比关系,其中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的分界线是mm年等降水量线,半 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 区的分界线是mm年等降水量线。 (三)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 1.长江概况。 源头、注入海洋发源于①山,注入②海 流程、流量、流域面积全长6300 km,居世界第3位,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千米 流经省区(简称) 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上中下游的划分a为,b为 主要支流和湖泊③江,④岷江,⑤江,⑥江,⑦江,⑧湘江,⑨江,⑩湖,?湖

中国地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中国地理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35题) 图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A 区域的放大图,读图回答1—3题 1.A 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A .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 .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 .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 .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2.A 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A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B .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 .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 .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3.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A 、水能、煤炭、石油 B 、煤炭、水能、石油 C 、煤炭、石油、水能 D 、太阳能、风能、煤炭 读图2华北某地局部地图,有四口潜水井;完成4~5题。 4.该地想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来发展农村经济,可以选择种植( ) A .甘蔗 B .茶叶 C .优质梨 D .香蕉 5.图中水井2 的水位,离井口最多为( ) A .15m B .10m C .20m D .5m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下图回答6—8题。 6、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 .矿产资源不足 B .水资源短缺 C .人口密度较大 D .洪水灾害频发 7、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 、地势平坦广阔 B 、土壤深厚肥沃 0 1km 等高线(m ) 125 等地下水位线(m ) 105 流 125 120 115 110 105 105 110 115 120 井1 井2 井 3 井 4 P 河 图2 110 35P 甲 丙 乙 P P Q R

2018级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生态脚印”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它是根据每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和 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得出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因国民的生活形态、消费水准和国内原油出口,已成为在地球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排名紧随其后的国家是新加坡、美国、科威特、丹麦等。据此回答1-2题。 1. 生态脚印”说明() 2. 阿联酋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C .资源消费量大 D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11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 6?我国机器人密度的特点说明我国 7?推广使用机器人的直接影响是() A .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工业产值 B .减少能源消耗, 地理 C .提高劳动效率,缓解劳动力不足 D .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西班牙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0%,以旱作农业为主。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班牙大力推广 农业机械化,提高灌溉技术,扩大耕地灌溉面积,使大麦、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大增,占农业 产值比重曾高达80%以上。欧盟正式成立后,西班牙政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蔬菜、花卉、 果树等园艺业,于法国形成农业一体化,农产品主要面向欧盟市场,成为“欧洲菜园”,园艺业产值达到农业产值的40%以上。据此完成8-9题。 8. 西班牙种植小麦的季节是() A. 春末夏初 B.春末秋初 C.秋末冬初 D.冬末春初 9. 促使西班牙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需求的变化 B.农业技术的发展 C.小麦产量降低 D .气候条件的变化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正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和“阳光花城”转型,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近10万人来此过冬养老。下图为四川有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2题。 10. 图示区域交通干线布局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 .经济欠发达 B. 气候条件差 C .地形地质复杂 D.科技水平低 11. 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转型,说明了 该城市() A.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 城市化阶段完成 C. 钢铁产业全部转移 D. 工业化阶段完成 12. 攀枝花正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转型的积极 意义是() A .城市规模扩大,以绿地为主 B. 彻底解决了城市环境污染 C. 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D. 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A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B ?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 ?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 D ?环境容量是无限的 A .发展速度快B.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太小 F图为“我国东北某区域等高线图” 图,完成3?4题。 3?在图示范围最高点能够目测到的点是 A . a B. b C. c D. d 4 ?图中①②③④四条虚线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 的四大技术之一。下图为2014年世界前五大机器人供应国的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的台数) 读图,回答第5?7题。 5.影响机器人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廉价劳动力 B .交通运输 C .科学技术 D .市场 A .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高B. 机器人发展潜力较大C .工业的机械化水平高机器人产业起步晚当前,机器人被认为是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中国 30 缓解劳动力不足 (单位: 米)。 读 姜匡 亭 日 12 2K2

中国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2012年度高二地理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80分) 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岭—淮河 2.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 A.湿润区、亚热带 B.湿润区、热带 C.半湿润区、亚热带 D.半湿润区、暖温带 3.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高原 4.从乘火车沿陇海线西行至,可以顺道游览的旅游景点是( ) A.避暑山庄、泰山 B.西湖、园林 C.山水、 D.陵兵马俑、龙门石窟 5.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都有绿洲农业 C.都属外流区域 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6.位于渤海沿岸的港口城市是: ( ) A.、 B.、 C.、 D.、 7.我国北方大油田自北向南的正确排序是: ( ) A.、华北、辽河、胜利 B.、辽河、华北、胜利 C.、华北、胜利、辽河 D.、胜利、辽河、华北 8.黄河、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 A.、和青藏高原 B.、和盆地 C.、和青藏高原 D.、和黄土高原 9.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10.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 A.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岭等 B.属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 C.耕地少,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D.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 11.位于中部的山地是: ( ) A.阿尔泰山 B.昆仑山 C.天山 D.祁连山

中国地理测试题

高中地理月考试题中国地理部分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 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人类活动与季节选择相宜的是( ) A.长江截流——夏季 B.黄河调水冲沙——冬季 C.珠江口补淡压咸——冬季D D.海河紧急泄洪——春季 读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2~3题 2.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海陆分布 ③地形因素④副热带高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此时沿图中海岸线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4.我国民间竞技体育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赛龙舟-水量大、水流急的河流上游 B.赛马、飞马拾银―藏北高原 C.赛骆驼―黄土高原 D.赛牦牛―东北平原 5.“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其主要原因是( ) ①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②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③河流众多,交通便利④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关于西部开发的战略部署,要求根据各地区的区域特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以下各地区与其特色农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是( ) ①北疆地区——苹果园、奶业、茶叶 ②河湟谷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③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葡萄酒业 ④云贵地区——烤烟、花卉、药用植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 ④ 读图3回答7~9题。 7.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8.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9.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条件是(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10.夏半年,当我国东部的雨带移到海河流域时,出现的一般天气现象是( ) A.东北、华北降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高考复习之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填图训练及巩固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检测(读图训练) (一) 中国地形图 1.主要地形区的骨架——山脉。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 —阴山、昆仑山—b 、南岭。 (2)三列东北—西 南走向的山脉 ??? c 大兴安岭—太行山— 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 e 武夷山 f 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山脉:g 、阿尔泰山脉。 (4)南北走向山脉:h 、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 喜马拉雅山脉。 2.主要地形区分布。 (1)四大高原: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云贵高原;D 高原。 (2)四大盆地:E 四川盆地;F 盆地;G 塔里木盆地;H 盆地。 (3)三大平原:L 东北平原;M 华北平原;N 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二) 中国气候分布图 1.读中国的温度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温度带名称:① 带;②中温带;③ 带;④ 带;⑤热带;⑥ 气候区。 (2)我国四大盆地分别位于的温度带: 塔里木盆地位于 带、准噶尔盆地位于 带、柴达木盆地位于高山气候区、四川盆地位于 带。

(3)黄河干流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的温度带是高山气候区、暖温带、带、暖温带。 (4)甘肃省地跨带、暖温带、和高山气候区。 2.读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山脉—贺兰山—乌鞘 岭—山—唐古拉山—山 一线。 (2)干湿地区的划分是按照 的对比关系,其中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的分界线是mm年等降水量线,半 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 区的分界线是mm年等降水量线。 (三)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 1.长江概况。 源头、注入海洋发源于①山,注入②海 流程、流量、流域面积全长6300 km,居世界第3位,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千米 流经省区(简称) 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上中下游的划分a为,b为 主要支流和湖泊③江,④岷江,⑤江,⑥江,⑦江,⑧湘江,⑨江,⑩湖,?湖

中国地理测试题_及答案(免费)

2011年度高二地理试题 裴征 一选择题(80分) 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2.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 A.湿润区、亚热带B.湿润区、热带 C.半湿润区、亚热带D.半湿润区、暖温带 3.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4.从连云港乘火车沿陇海线西行至兰州,可以顺道游览的旅游景点是 A.避暑山庄、泰山 B.杭州西湖、苏州园林 C.桂林山水、黄山 D.秦陵兵马俑、龙门石窟5.四川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B.都有绿洲农业 C.都属外流区域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6.位于渤海沿岸的港口城市是: A.大连、天津 B.秦皇岛、连云港 C.青岛、大连 D.天津、秦皇岛 7.我国北方大油田自北向南的正确排序是: A.大庆、华北、辽河、胜利 B.大庆、辽河、华北、胜利 C.大庆、华北、胜利、辽河 D.大庆、胜利、辽河、华北8.黄河、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 A.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 B.四川、甘肃和四川盆地 C.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 D.青海、甘肃和黄土高原 9.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 10.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A.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等 B.属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 C.耕地少,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D.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 11.位于新疆中部的山地是: A.阿尔泰山 B.昆仑山 C.天山 D.祁连山 12.右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的播

高三地理同步辅导中国地理复习1

高三地理同步辅导教材 中国区域地理复习(一) [本讲主要内容] 1.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别; 2.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本讲重点、难点分析] 1.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别 这部分知识具有量大、难度低的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直接出现的概率很小。但是它却是学习整个中国地理的纲、基础、知识的落脚点。 (1)中国的位置: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属于北半球的国家;从经度看,中国位于东半球。 (2)我国的疆域:我国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还有37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千米经济专属区)。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我国领土的最南、最北、最东、最西端分别是南海上的曾母暗沙(N 4附近)、黑龙江漠河以北主航道中主线(N 53多)、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E 135)和新疆帕米尔高原(E 73附近)、南北跨纬度近N 50,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 60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3)陆界和领国:我国有大陆海岸线有近18000多千米,多优良港湾和岛屿,沿海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及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广阔的太平洋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及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5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参照地图册)。另外,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行政区划。我国采用省(直辖市、自治区)、县(自治县、市)和乡(镇)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其中省级行政单位共有34个(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这是我们学习的难点,建议同学们通过经常看电视(天气预报)、报刊、多看地图、多做填图练习和拼图游戏等方式,熟练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大小、轮廓特征等以及他们的简称、省会所在地城市等。 2.中国的人口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人口(xx 年)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在135人/平方千米以上,人口密度远大于俄、加、美、巴等国家。我国人口(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是高考试卷经常涉及的内容。 (1)我国人口分布: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及平原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山区人口稀少。若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腾冲划一直线。此线东南部面积占全国的43%,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其中江苏、河南、山东、台湾等省人口密度在500人/平方千米以上,而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省区人口密度却在10人以下。另外,我国还有约3000万华侨和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最多。有些县市因而被称为“侨乡”。 (2)我国人口增长:目前,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新中国成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由于经济落后,战争、灾荒、疾病等因素影响,人口呈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状况。新中国成立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人口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状况,人口数量迅速上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出生率和增长率都有显著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的绝对值仍很大,每年新增人口在1200万以上。 (3)人口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目前,人口已成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①人口增长过快。每年国家所产生的新增财富很大一部分为新增人口所抵消。国家、社会、家庭面临沉重的负担,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我国的许多种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多数就居于后列了。②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大约占1/3,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还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我们又要防止城市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城市问题。所以,国家对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地理 一、选择题 (2014·安徽)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B.Ⅰ、Ⅲ、Ⅱ C.Ⅱ、Ⅲ、ⅠD.Ⅲ、Ⅰ、Ⅱ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了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突出,主要分布山地等区域,因此图中Ⅲ为生态功能区;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用地比重较小,农业用地比重较大,故图中Ⅰ为城市化地区,Ⅱ为农产品主产区,选项D正确。 2.三类区域中(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发展状况。安徽城市化速度较快,人口主要由农村迁入城市,即由Ⅱ区迁往Ⅰ区,选项A正确。铁路建设在山区成本较高,平原地区成本较低,故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小于Ⅲ区,选项B错误;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小于平原,农村小于城市,因此Ⅲ区商业网点一般小于Ⅰ区,选项C错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是城市地区,即Ⅰ区,选项D错误。 (2014·安徽)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3~4题。 3.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 C.季风D.海陆外置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了气候分布及影响因素。我国34°N以南、104°E以西大部分为青藏高原,受青藏高原地势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因此导致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小,选项B正确。 4.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高三中国区域地理测试题

上师大附中2015学年度高二地理学科 中国区域地理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主权属中国的内海是 A.渤海和琼州海峡 B.渤海和台湾海峡 C.渤海和多佛尔海峡 D.北海和琼州海峡 2.中国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大致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分界线,是 A.漠河-腾冲线 B.黑河-腾冲线 C.黑河-昆明线 D.漠河-昆明线 3.中国民族最多、民族风情最浓郁的省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云南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我国绝大部分河流注入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5.影响我国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地势 C.气候 D.位置 6.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防治凌汛 B.治理泥沙 C.加固黄河大堤 D.统一调水 7.下列4个盆地中,耕地为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8.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表述,错误的是 A.水资源供应紧张,缺水状况继续加重 B.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C.水质性缺水的地区比较多 D.由于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我国区域性缺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9.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塔里木盆地 10.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A.南丰北缺 B.东部不足 C.青藏高原缺水 D.全国分布较均匀 11.为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 B.减少耕地面积,节省农业用水 C.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D.直接利用工业废水浇地 12.下列河流中,含沙量最大的一组是 A.黑龙江和嫩江 B.黄河和海河 C.长江和珠江 D.海河和长江 13.下列现象,只出现在秦岭-淮河以北的是 A林木茂密,四季常绿 B河流汛期短,冬季结冰 C气温随季节变化 D 地表崎岖,高低不平14.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②纬度较高,气温低③终年积雪,冰川广布④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以下区域最合适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山东丘陵地区 C雅鲁藏布江谷地 D塔里木河下游地区

中国地理测试题含答案(供参考)

中国地理选择题测试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 地区经纬度海拔(米)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甲102°E,25°N 1891 7.7 19.8 乙113°E,28° N 68 4 32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3、乙地所在的省份() A、是我国香蕉主要产区 B、锑矿和铅锌矿丰富 C、喀斯特地形广布 D、京九线穿过该省 右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流的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反映松花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②河流径流量最小,最主要的原因 是() A.流域面积最小 B.河流长度最短 C.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 D.水土流失严重 读下图,分析回答6——8题: 6、2002年12月17日,河流在P处突 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7、同样类型的水患,还容易发生在该河的( ) A.内蒙古~河南段 B.中、上游 C.河南~山东段 D.中、下游 8、Q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 主导因素是( ) A.水热条件好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地势低平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9~11题。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为江南丘陵 B. ②为四川盆地 C.③为渭河平

2019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讲义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 一、中国的疆域 1.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临太平 洋、背靠亚欧大陆,边缘海为黄海、 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2.领土四至点(右图1) 3.相对位置:陆上邻国14个、隔海 相望的国家6个(右图2) 4. 我国区域定位的方法 (1)利用经纬网对地形区进行空间定位 (2)主要经纬线穿过的省区与地形区 二、中国的地形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一二阶梯分界线: A昆仑山——B祁连山——C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大兴安岭——E太行山脉——F巫山——G雪峰山。 2.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我国主要山脉分布 4.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1.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1)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北方获得热量远小于南方;②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影响弱于北方。 (2)夏季全国普遍高温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2.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成因及影响 (2)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①一月份月均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②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③河流

有结冰期与无结冰期的分界线;④800 mm 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⑤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⑥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⑦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3.气候特征及其评价 (1)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影响 (1)春旱:春未夏初,华北一带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还未到达,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形成春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2)梅雨:六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长时间滞留,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形成梅雨天气。 (3)伏旱:每年七,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形成伏旱,给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四、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内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五、中国的农业

(word完整版)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测试题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测试题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林志胜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1~3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 A. 1980年B.2000年C.2019年D.2025年 2.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 A.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B.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C.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D.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3.2019~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会造成() A.老龄人口增加B.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C.少儿比重上升D.人口总数减少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率自1970年至2019一直是正增长,说明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到2019年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2019年之后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值,说明劳动人口数量开始出现下降。第2题,由于生育政策的影响,人口出生率较低,后备的劳动人口不足。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与劳动人口的增长无关。在一定时间内,少年儿童无法转化为劳动人口。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发展,人口的死亡率下降。第3题,2019~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一直在下降,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讲,劳动力将出现短缺,企业用工成本上升;老龄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有关系。少儿比重的上升与人口出生率有关。人口总数的变化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有关。 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高度的差值(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图甲和图乙分别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①地形区为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东南丘陵 5.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度越大,人口分布越多 B.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 C.地形起伏度1-2地区分布人口达20% D.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 【答案】4.A,5.D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①地形区位于中低纬度,地形起伏较小。在相应纬度处,我国东部地区多低山丘陵,地形起伏大。联系所学可知,该地最有可能是青藏高原地形区,青藏高原的高原面上地形起伏小,与图示信息相符合。第5题,读取图中信息可知地形起伏度越大,人口分布并不是越多。但在起伏度小于1的地区,集中了我国全部人口的80%以上。 读中国高铁“四横四纵”客运专线布局示意图。回答6~7题。 6.京广、京沪、哈大、郑西是我国已经建成通车的四条高铁,若从自然因素考虑,这四条高铁单位长度工程量最小、造价最低的是 A.京广高铁 B.京沪高铁 C.哈大高铁 D.郑西高铁 7.哈大高铁的部分区域使用“以桥带路”,其原因可能不包括哪一项? A.克服冻土对铁路建设的不利影响 B.节约耕地资源 C.克服沿线的地形障碍 D.跨越河流 【答案】6.B 7.C 【解析】第6题,地势起伏大小对四条高铁的工程量和造价影响最大,对比四条高铁沿

高三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综合题汇总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综合题集锦 目录 1、江北新区 (9) 1、重庆青蒿素 (10) 1、西三角经济圈 (11) 1、江西赣南脐橙 (12) 1、赣南生态综合立体、天漠 (14) 1.湖南冶金 (15) 1.“皖电东送” (16) 1.新疆天山牧场自然带 (17) 1、新疆流石滩、自然带 (18) 1.伊犁河谷薰衣草花开两节 (19) 1、新疆伊犁野樱桃 (20) 1、新疆罗布泊 (22) 1、新疆博斯腾湖 (22) 1、新疆若羌红枣 (23) 1、青海纳木错 (24) 1、新疆赛里木湖 (25) 1、新疆艾比湖 (26) 1.新疆煤炭坑口电站 (28) 1.“疆电入川’’ (28) 1.西气东输 (29) 1、伊犁河谷阴阳脸、霍尔果斯口岸 (30) 1、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 (32)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33) 1、黄土高原旱腰带 (34) 1.黄土高原旱腰带、“秋淋” (35) 1.陕西榆林马铃薯产业集群 (37) 1.陕西能源工业、采掘业 (38) 1.陕西能源化工基地、南北生物物种库 (39) 1.渭河平原地堑、农业、泾渭分明 (40) 1.山西省能源资源综合利用 (41) 1.我国的能源开发 (43) 1.科尔沁沙地水稻种植 (44) 1.东北辣椒种植 (45) 1.东北扎兰屯市大秋果 (46) 1.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 (47) 1.黑龙江大庆油田石油开发 (49) 1、云南泛亚铁路 (50) 1.西昌四川人的“后花园”“中国水果缩影” (51) 1、四川凉山苦荞 (51) 1、四川宜宾油樟树 (53)

1、四川玛咖 (54) 1、四川盆地页岩气和美国比较 (55) 1.贵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56) 1、贵州茅台 (57) 1、贵州大数据(2018全国卷Ⅱ文综地理) (58) 1、贵州大数据 (59) 1、贵州电商物流大数据 (60) 1.贵州、江西比较 (61) 1、云南德宏水电开发 (62) 1.云南曲靖食用玫瑰 (63) 1.西南隆宝湿地黑颈鹤 (64) 1.青海茶卡盐湖、天空之境茶卡羊 (65) 1. 青海木里煤田 (66) 1、西宁手工藏毯 (67) 1.可可西里原始生态 (68) 1、墨脱气候、水能 (68) 1.甘肃瓜州风电 (69) 1.磴口风电、弃风限电 (71) 1.乌江贡米、张掖国家级优质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72) 1、烟台张裕 (73) 1.河南信阳毛尖 (74) 1.景德镇陶瓷 (75) 1、洞庭湖美洲黑杨 (76) 1、黄河三角洲对虾 (78) 1.南方茶树种植 (79) 1.中国的高山林线 (80) 1.中国油菜种植 (81) 1.中国家具制造业、长三角珠三角比较 (82) 1、中亚细亚费尔干纳盆地紫花苜蓿 (83) 1.哈萨克斯坦巴尔科什湖 (84) 1、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 (85) 1、中国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班公湖 (87) 1、印度大吉岭红茶 (88) 1.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 (89) 1、斯里兰卡宝石 (90) 1、印度尼西亚火山、香蕉 (91) 1、越南湄公河水旱灾害 (92) 1、柬埔寨洞里萨湖 (93) 1.中南半岛 (94) 1、加里曼丹岛 (95) 1、沙特阿拉伯 (97) 1、伊朗卡维尔盐沼 (98) 1、伊拉克雨育农业 (99) 1.非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100)

2016年高考全国1卷地理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中国地理测试题-及答案(免费)

2011年度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80分) 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2.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 A.湿润区、亚热带B.湿润区、热带 C.半湿润区、亚热带D.半湿润区、暖温带 3.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 4.从连云港乘火车沿陇海线西行至兰州,可以顺道游览的旅游景点是( ) A.避暑山庄、泰山 B.杭州西湖、苏州园林 C.桂林山水、黄山 D.秦陵兵马俑、龙门石窟 5.四川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B.都有绿洲农业 C.都属外流区域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 6.位于渤海沿岸的港口城市是:( ) A.大连、天津 B.秦皇岛、连云港 C.青岛、大连 D.天津、秦皇岛 7.我国北方大油田自北向南的正确排序是:( ) A.大庆、华北、辽河、胜利 B.大庆、辽河、华北、胜利 C.大庆、华北、胜利、辽河 D.大庆、胜利、辽河、华北 8.黄河、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 A.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 B.四川、甘肃和四川盆地 C.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 D.青海、甘肃和黄土高原 9.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 10. 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A.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等 B.属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 C.耕地少,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D.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 11. 位于新疆中部的山地是:( ) A.阿尔泰山 B.昆仑山 C.天山 D.祁连山 12.右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的播 省区稻谷小麦甘蔗甜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