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Nutanix与传统基础架构的比较

Nutanix与传统基础架构的比较

Nutanix与传统基础架构的比较
Nutanix与传统基础架构的比较

1.需求范例

1.1.系统需求

2.传统单机方案

2.1.设备清单列表

传统服务器方案选用三台HP 380G8服务器,三台HP 580G8服务器,两台16口SAN交换机,两台EMC VNX5100存储。

2.2.设备介绍

服务器:每台服务器分别对应每一个应用;AD,WSUS,NAGIO分别使用HP 380G8服务器,SEP,NFS,SVN则使用HP 580G8服务器。

SAN交换机:两台SAN交换机分别连接六台服务器以及两台EMC VNX5100

存储:两台EMC VNX5100分别配置14块600GB 15K硬盘,并且两台EMC

VNX5100互为镜像。

3.虚拟机方案(单机+共享存储)

3.1.设备清单列表

单机与共享存储方案选用三台HP 580G8服务器,两台8口SAN交换机,两台EMC

3.2.设备介绍

服务器:三台服务器均安装VMWARE ESX或Hyper-V等虚拟化平台,并且根据应用类型与资源使用情况分配虚拟机资源。

SAN交换机:两台SAN交换机分别连接六台服务器以及两台EMC VNX5100

存储:两台EMC VNX5100分别配置14块600GB 15K硬盘,并且两台EMC VNX5100互为镜像。

4.虚拟机方案(路坦力)

4.1.设备清单列表

4.2.设备介绍

本次方案选用NX-1350,共三个节点,每个节点均安装vmware ESX,每节点CPU:2*intel E5-2620,64GB内存,1*400GSSD,4*1TB SATA,可提供有效存储空间约6TB,每个节点均使用10Gb链路连接到交换机进行数据交换。Nutanix设备支持在线扩容,实现线性扩展。

5.各方案对比

五、Nutanix简介

5.1.N utanix的发展历程

Nutanix的创始人正是创建谷歌分布式系统的那些人,该公司为企业数据中心提供云环境中常见的可扩展性、可用性、简单性和高性能。下图显示了传统数据中心与谷歌数据中心的外观差异。大多数云提供商实施的是所谓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在传统的数据中心,当管理员需要更多存储器时,便购买存储器;当需

要更多计算能力时,便购买服务器;当需要安全性时,便购买防火墙;诸如此类。而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你只有服务器:当你需要更多存储容量时,便调用存储服务;当你需要更多计算能力时,同样的服务器便为你调出各种应用程序;当你需要其它基础设施服务时,便可按照自己的需要调用和停用各种服务。因此,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硬件不再是至关重要的组件,数据中心的所有事项均在软件层进行控制和界定,因此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简便性、可扩展性和自动化。

图1:传统数据中心对比谷歌数据中心

Nutanix架构和软件定义存储

Nutanix将融合基础设施、横向扩展架构和软件定义存储的各种优势结合在一起,可提供极佳的VDI体验,而其成本仅为传统服务器和存储器的一小部分。每一台Nutanix服务器均包含CPU、内存、网络、SSD或闪存、以及HDD存储功能。Nutanix存储控制器是一种虚拟机,运行于每台服务器上,可将本地存储转换成为共享存储。Nutanix完整集群中的所有可用存储均作为单一的文件系统提供,称为Nutanix分布式文件系统。

图2:Nutanix计算存储完整架构

尽管没有专门的SAN或NAS,Nutanix仍然能够无缝提供高可用性、DRS和容错等企业虚拟化功能。为了将性能最大化,Nutanix存储控制器将特定虚拟机的所有数据保存在同一服务器上,从而将时延最小化,而将SSD闪存的优势最大化。

图3:Nutanix软件定义型存储控制器

5.2.N utanix区块和Nutanix节点

基于Nutanix架构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由Nutanix区块和Nutanix节点组成。下图为Nutanix 3000系列区块设备,仅占用2个机架单元,却能够提供4台服务器和20TB存储容量。

图4:Nutanix区块

而每台Nutanix区块设备均含有四个独立的Nutanix节点。每个节点都是一台独立的服务器,在vCenter中可以视为一台独立的ESXi主机。每一台ESXi 主机就是一台Nutanix控制器虚拟机。型号不同,则Nutanix硬件的技术规格也有所差别。下面是Nutanix 3450入门区块的技术规格和实物图。

5.3.N utanix的可扩展性

Nutanix完整集群可以从(一个区块)4个节点起步,并最终扩展至100多个节点/集群。4个节点的入门包就位之后,集群能够以一次添加一个节点的方

可扩展的、模块化的数据中心

式逐步进行扩展。给集群添加节点是一个完全动态的过程,无须停机,并可在2次点击之后完成。一旦确定了一个节点上容纳多少台虚拟桌面,就能够非常轻松地预测VDI解决方案从试用到投产的成本和性能。最为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按每台桌面计算的成本始终保持不变。

图5:线性横向扩展

Nutanix给VDI环境带来的重要差异化因素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在进行扩展时其性能仍然保持不变。为了展示这种能力,Nutanix曾实施过一个巨型项目,模拟启动风暴,并且当基础设施从300台桌面扩展到3000台时,其性能从最终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保持了一致。在大多数传统的存储环境中,最佳性能仅出现在第一天,因为应用程序或工作负载越来越多,导致性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直至需要进行叉车式升级,采用全新的存储阵列。下图说明了Nutanix的性能优势。

相对应用性能

5.4. N utanix 的性能

Nutanix 解决方案在VDI 环境中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性能,而性能优势是通过传统的服务器和存储架构实现的。在传统的架构中,时延是因为每次访问存储都需要通过网络而造成的。通过NFS 和iSCSI 等协议提供存储本身没有问题,但网络会增加时延。Nutanix 可提供NFS 协议的优势及其易用性,而通过所谓的“无网络NFS ”消除了网络时延。Nutanix 分布式文件系统直接对虚拟机进行检测,然后将特定桌面的所有数据存放到本地服务器上。因此,桌面不是通过网络、而是通过高速内部总线访问其数据。新西兰塔拉那基(Taranaki District Council of New Zealand )利用这种技术对传统的服务器和存储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创建起了自己的VDI 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性能。下图说明了性能提升的具体情况,点击图下的链接可观看客户的完整视频展示。

图6:塔拉那基https://www.sodocs.net/doc/d410924645.html,/videos/customer-webinar-south-taranaki

改善(时延)

5.5.N utanix的可用性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优势之一在于架构的高可用性和灵活性。举例来说,最常见的虚拟化形式是服务器虚拟化,也称为软件定义服务器。在服务器虚拟化之前,用户需要购买物理服务器用于各种应用,但在服务器虚拟化之后,用户只须调用虚拟机用于各种应用。这些虚拟机可视为软件定义服务器。在典型的虚拟服务器群中,对物理服务器的依赖程度非常低,当某台物理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它上面的虚拟机或软件定义型服务器就会利用其它物理服务器上的可用空间,继续无缝运行。

Nutanix将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优势引入了存储领域。在Nutanix集群中,所有虚拟存储控制器不断彼此通信。当检测到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集群便立即采取行动,恢复到节点故障发生之前的保护水平。Nutanix摈弃了传统的RAID 组和LUN概念,转而实施了文件系统层的数据保护。这种默认的保护机制称为复制因子2(replication factor 2)。它意味着,每一个区块的数据写入集群中的至少一个其它节点上。若某个节点发生故障,则通过集群中的其它地方提供这些数据。因为所有可用节点(CPU、内存、SSD和HDD)均被用来恢复数据,因此重建只需要很少的时间。

Nutanix客户从来没有遭遇过哪怕一次数据丢失事件;谈到数据可用性,其全球平均值目前为69秒以上。

Nutanix系统可用性

%

可用性(%)目标(%)

图8:Nutanix系统可用性全球统计数据

5.6.N utanix的支持

与许多其他融合基础设施厂商一样,Nutanix也提供“one-throat-to-choke”综合支持模式,根据这种模式,Nutanix负责支持管理程序(hypervisor)以下的所有基础设施。我们的所有工程师都是经过VMware认证的专业人员。Nutanix 目前不提供初级支持,所有电话均由经验丰富的2级和3级高级支持工程师解答,以保证及时解决您的任何问题。

Nutanix的亚太支持基地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拥有来自于领先厂商的众多高级工程师,他们组成了Nutanix的卓越中心,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支持服务。由于Nutanix提供的是软件定义存储产品及虚拟存储控制器,所以大部分支持结构均经过优化以实现软件支持或远程支持。发生任何问题时,虚拟存储控制器自己便会回拨,于是支持工程师远程进入存储控制器来解决问题。硬件支持通过各大城市的备件中心提供。

超融合架构解读

超融合架构解读

超融合可以说是目前业内最大的热点之一,大型厂商和创业公司纷纷投身其中。不过,与从业者的津津乐道相比,超融合的广大目标用户却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一些IT专业人士也还不知超融合究竟为何物。因此,在华为公司的支持下,企事录从即日起开设“FusionCube超融合大讲堂”,以每10天左右一期的节奏连载,帮助您深入了解超融合的方方面面。 本文作为开篇,先来说说超融合是什么…… 近几年来,超融合系统的热度越来越高,各种打着超融合旗号的公司和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人眼花缭乱,也引发了很多困惑:究竟什么是超融合系统?与融合系统是什么关系?一体机又是怎么回事? 最关键的是:超融合有什么用?回答了之前的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基本概念与分类 无论从中英文的字面意义来理解,超融合(Hyperconverged)都应该是在融合(Converged)之后发展起来的——如果要分类,前者应该属于后者的一支。 IDC和Gartner也是这么认为的,虽然在细节上有所区别。 譬如,Gartner似乎很喜欢Integrated(集成)和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这两个词。大的分类上,IDC所谓Converged Systems(融合系统),Gartner称为Integrated Systems(集成系统)。

IDC与Gartner对融合系统的大致分类(注:随时间推移略有变化) IDC将融合系统(Converged Systems)分为三类,前两类——集成系统(Integrated Systems)和认证参考系统(Certified Reference Systems)——主要是供应商构成不同,技术成分上基本没有区别,都是由服务器硬件、磁盘存储系统、网络设备供应商和基本构件/系统管理软件组成的供应商认证的预集成系统。 Gartner也有对应的分类,分别称为集成基础设施(Integrated Infrastructure)系统和参考架构(Reference Architecture)系统,合称融合基础设施(Converged Infrastructure,CI)。

超融合:架构演变和技术发展

超融合:架构演变和技术发展 开篇推荐: ?如何学习微服务大规模设计? (点击文字链接可阅读) 1、超融合:软件定义一切趋势下的诱人组合 超融合是以虚拟化为核心,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虚拟资源融合到一台标准x86 服务器中形成基本架构单元,通过一整套虚拟化软件,实现存储、计算、网络等基础功能的虚拟化,从而使购买者到手不需要进行任何硬件的配置就可以直接使用。 “超”特指虚拟化,对应虚拟化计算架构。这一概念最早源自Nutanix 等存储初创厂商将Google/Facebook 等互联网厂商采用的计算存储融合架构用于虚拟化环境,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种基于X86 硬件平台的计算存储融合产品或解决方案。超融合架构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存储,由原先的集中共享式存储(SAN、NAS)转向软件定义存储,特别是分布式存储(如Object、Block、File 存储)。 “融合”是指计算和存储部署在同一个节点上,相当于多个组件部署在一个系统中,同时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物理

融合系统中,计算和存储仍然可以是两个独立的组件,没有直接的相互依赖关系。超融合则重点以虚拟化计算为中心,计算和存储紧密相关,存储由虚拟机而非物理机 CVM(Controller VM)来控制并将分散的存储资源形成统一的存储池,而后再提供给Hypervisor 用于创建应用虚拟机。 超融合已从1.0 阶段发展至3.0 阶段,服务云平台化趋势明显,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超融合1.0,特点是简单的硬件堆砌,将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打包进一个“盒子” 中;超融合2.0,其特点则是软件堆砌,一般是机架式服务器+分布式文件系统+第三方虚拟化+第三方云平台,具有更多的软件功能。 在1.0 和2.0 阶段,超融合和云之间仍旧有着“一步之遥”,并不能称之为“开箱即用”的云就绪系统,超融合步入3.0 阶段,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传统架构与超融合方案对比

一站式IT服务商杨瑞 134******** 服务热线 原客户方案 EMC超融合方案 描述 刀片 + 虚拟化 + 光纤存储 描述 光纤存储 + 超融合解决方案(深度集成虚拟化环境) 问题 1.此方案为传统架构,无法横向扩展。 2.数据过度集中,数据风险高,单台存储发生故障时,所有业务均会受影响。 3.缺乏虚机数据保护方案 4.运维管理不够方便 5.兼容性稳定性欠缺 6.扩展能力有限 优势 1.此方案架构先进,稳定成熟,支持横向扩展。 2.超融合方案中的软硬件均经过大量严格的兼容性稳定性测试,专门针对虚拟化环境而设计优化,内置丰富软件功能。 3.无需一次大规模采购,保护现有投资,延伸到云计算架构 描述 软硬件厂商为不同家,硬件为HP,软件为Vmware。描述 软硬件厂商均为EMC,Vmware为EMC控股子公司。 问题 1.从实施到售后,都由不同厂商或集成商商负责。 2.出现问题需要各厂商配合解决,容易出现推诿,影响处理效率。 3.HP目前国内的售后均由第三方紫光公司进行支持。优势 1.一体化方案,加电后15分钟即可开始部署虚拟化环境。 2.从实施到售后均由EMC原厂统一提供专业服务 描述 原存储仅为双控64GB缓存。 刀片单从配置上来看,性能可能占优,也可能存在“超配”情况。 描述 EMC存储缓存总共248GB 超融合配置48core,512GB内存,24TB存储空间,3.2TB缓存加速盘,8个万兆网口。 问题 1.HP存储的二级缓存只能读不能写,对数据库的写性能没有任何提升。 2.刀片为纯硬件产品,没有针对虚拟化做专门的设计与优化。 优势 1.EMC存储可以扩展到1TB二级缓存,可读可写,对性能提升有很大帮助。 2.超融合方案专门为虚拟化设计优化,性能均衡。 3.单台最大可以支持到200个VM,未来可以按需升级。描述 存储+刀片+网络+虚拟化,多套系统,多个管理员描述超融合简化运维,减轻运维人员压力 问题 1.管理界面较多,操作复杂 2.不同产品的运维要求不同,对运维人员的技能要求高 优势 1.上架15分钟即可交付使用,扩展新节点只需5分钟2.统一标准化界面 3.统一管理计算,存储,虚拟化等资源,运维管理简单化描述 多套系统需要同时运维 描述 超融合运维轻便 问题 1.占地空间大,占用机柜空间多。 2.系统耗能高。包括设备耗电,制冷成本。 3.需要运维人员具备多种专业技能,时间多用在底层维护上。 优势 1.一套超融合装置仅仅2U 2.能源消耗低 3.运维人员可以专注于系统整体的运行状况与性能调优。 描述传统备份方式描述虚拟带库+虚拟机连续性数据保护方案 问题 1.备份以固定时间执行,存在数据丢失风险,且不能及时恢复 2.没有专门针对虚拟机的数据保护方案 优势 1.与vCenter无缝集成,可以直接将虚机备份到备份设备中,无需借助专门的备份软件。 2.具有企业级重复数据消除功能,可将备份窗口缩减 90%,备份空间的需求减至原来的1/3,对网络带宽的需求减少达95% 3.快速恢复,恢复速度加快30% 4.可以与EMC备份设备集成扩展。 描述无。描述 1.VSAN+vSphere深度内核级集成 2.内含虚拟机连续性保护软件 3.内含Vmware Data Protection虚机数据保护套件 4.云就绪,内含EMC云管理软件与容量许可 5.内含运维管理软件 6.内含应用商店 问题用户需要为所需软件功能另外付费优势 深度整合丰富的软件功能,确保满足业务需求和数据安全。 以下为超融合内含软件功能。 虚机数据保护 除了备份外,还有专门针对虚机的连续性数据保护方案。无缝集成vCenter环境。 连续性数据保护精细到虚机VM级别,可以对运行重要业务 的虚机提供任意时间点回滚的保护方式,消除逻辑故障对虚机的影响。 还可以将虚机数据从本地到远程站点进行双向复制。存储虚拟化 超融合方案内置存储虚拟化软件VSAN,并且与vShpere内核级集成,系统开销小 管理软件超融合方案内置管理软件,远程收集并报告硬件和软件配 置,实时掌握应用程序,VM和整体硬件的状态,还可针对 可用性、性能和容量的状态警报和运行状况统计云整合超融合方案内置云管理软件,可将数据延伸到公有云,提高托管容量,创建可访问的在线归档。 功能扩展 内置应用商店,一键访问,随时下载经过验证的增值软件,增强用户体验。 总结 高级软件功能 ? 方案不能成为产品的简单堆积。要针对客户的业务需求,制定定制化的先进方案。 1.对于企业级关键业务而言,性能并不足以成为首要选择因素,稳定压到一切! 2.安全是方案的命脉,软件是方案的灵魂。 整体方案 厂商 配置性能 运维管理 运维成本 数据备份方式

商城基础架构简介

校友APP商城基础架构 一、商城分类 (1)APP针对大学生吃穿住行:见附件 二、支付结算系统 1.用户下单付款-----商家确认发货----用户确认收获-----平台结算(资金结算:商家银行账户或商家平台账户)T+0、T+3【现有支付宝支付,即时到支付宝账户】。 2.大型虚拟商品或服务(如:水、电、票务、游戏点卡等)结算(T+0、即时)-----系统实现 三、商城运营及盈利模式以及收费、进度推进建议 3.1一阶段(APP推广期,初始装机量3万,日活跃度10%-15%)[9月-12月底左右]

(1)商家入驻务费; (2)消费者保障金1千-2千/家,(押金,不合作给与退还); (3)广告费(见附件)商城鼓励促销相应的政策补贴; 3.1.2二阶段(APP活跃期,学生消费习惯转移期,装机量每个学校超过一半,活跃度15%-25%)[2017] (1)商家入驻收取管理费,(营业额达到5W)200-450元/月,包年1800-4000(按行业收取),入驻商家促销活动折扣需大于软件服务费/年(一年内促销完); (2)消费者保障金1千-2千/家,(押金,不合作给与退还); (3)广告费(暂定); (4)平台从管理费抽出5%-10%/年奖励给营业额前30位商户; 3.1.3三阶段(学生自助装机,消费习惯成型,覆盖学校12家以上APP装机量达到50%) (1)商家入驻管理费200-450元/月,包年1800-4000(按行业收取),入驻商家促销活动折扣需大于软件服务费/年(一年内促销完); (2)消费者保障金5千-1万/家,(押金,不合作给与退还); (3)广告费(暂定); (4)平台从管理费抽出5%-10%/年奖励给营业额前30位商户。 建议二 3.2.1一阶段(APP推广期,初始装机量3万,日活跃度10%-15%)[9月-12月底左右] (1)商家入驻免费费

超融合架构特性及收益的优势分析

超融合与传统架构特性及收益详细对比 新IT浪潮已经到来,超融合便是诸多风口之一,在近年来成为了IT业界备受关注的话题。当下超融合架构已成为许多厂商发力的主要方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虽然超融合的概念已经被热炒了至少两年,但市场上依旧存在着不少模糊的定义与理解,超融合与传统IT架构在性能和收益方面究竟有哪些差别?此文将详细盘点超融合与传统IT架构的差异,并通过厂商实例来进行深入对比分析。 一.超融合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Nutanix是最早推广超融合(HCI :Hyper Converge Infrastructure)概念的厂商。Nutanix起步的核心技术是分布式存储,只是在部署架构上有了进一步创新,采用了这种 融合的方式。这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分布式存储的市场落地。 所以分布式存储是超融合1.0的核心,但市场上很多厂商在弱化最具挑战及技术难度的存储部分,单纯去调“融合”,把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集成起来,而这并非真正的“超融合”。 真正撬动传统IT市场的超融合1.0的特征是两点: 一是,基于X86服务器架构的分布式存储; 二是,分布式存储和计算虚拟化部署在同一服务器硬件内。 下面在对比中会看到,给用户带来价值的重要特性中,大概70%是来自于分布式存储,30%是超融合架构带来的好处(比如管理简化,使用成本的降低),但恰恰是这30%,让用户更愿意从传统架构切换到分布式架构上来。 二.超融合是革命性架构吗? 任何称之为革命性的架构一般应具备至少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对用户的使用习惯会有巨大的改变; 二是,为用户带来巨大的价值; 三是,新的厂商可以撬动传统老牌厂商的市场。

以上三点,超融合产品都具备,前两点在后面分别介绍,第三个可以通过国外的Nutanix、VMware(vSAN),中国的SmartX等厂商的案例描述中看到,他们所替代的产品大量的是老牌存储厂商EMC、HDS等公司的存储产品。即便目前Nutanix自己也在开发和推出服务器虚拟化产品,但最初的Nutanix产品核心就是超融合架构的分布式存储。用 户采购Nutanix并不需要替换原有的服务器品牌(比如Dell)或者虚拟化品牌(比如VMware),只有存储(比如EMC)是一定需要替换的。 三.为什么超融合的架构会在近几年才出现? 一个革命性的技术架构出现、成熟需要至少两个核心因素: 一是,客户的强烈需求; 二是,相关技术的成熟。 超融合架构的客户需求来自于商业数字化和互联网化对IT资源的使用速度和使用要求 有了大幅提升。而以下相关技术对架构的市场落地有很大关系。 1. 分布式存储架构 这是互联网公司用了多年的技术,分布式存储可以很好地基于X86服务器构建易扩展、高可靠的存储资源池,是超融合的基础。 2.SSD SSD对存储架构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机械硬盘的4K随机性能只有300左右,而类似intel 3710这样的SSD则可以达到超过7万IOPS,高出两个数量级。但同时双控制器架构 就会成为瓶颈,比如EMC的Unity 650 可以支持一千块硬盘或SSD,但31块SSD的时候就到达瓶颈,此时8:2读写混合最大只能达到27万IOPS。 同样,SSD大大减少了事务型存储系统的机架空间,使存储和计算节点的数量比较匹配,这是超融合架构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 3.虚拟化 超融合架构成立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虚拟化已经被广泛接受,否则分布式存储不可 能和应用共存在一个物理节点上,除非是一个厂商的一体机产品。 4. CPU 最后就是大家常说的CPU更强大更廉价,可以同时解决计算和存储的要求。

IT基础架构建设方案

启音启智集团 IT基础架构建设方案 页脚内容1

目录 第一章项目情况介绍 (1) 1.1 项目背景 (1) 1.2 目前IT架构和应用现状分析 (1) 1.3 未来要运行的系统 (3) 第二章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 (4) 2.1 安全性原则 (4) 2.2 实用性原则 (5) 2.3 可靠性原则 (5) 2.4 可扩展性原则 (5) 2.5 易管理性原则 (6) 3.1 VPN技术简介 (6) 3.2系统设计功能分析 (8) 3.2.1 VPN的构建方式 (8) 3.2.2 为企业节省了费用开支 (8) 3.2.6 系统的易扩展性 (9) 3.3 产品选型 (9) 页脚内容2

费用对比表 (10) 3.4 网络规划与产品部署 (11) 页脚内容3

第一章项目情况介绍 1.1 项目背景 目前,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和加深,我集团许多业务的开展不再仅仅局限于同一物理位置上,即使在办事处、分支机构、出差在外、在家中,均可像在公司总部办公一样开展业务。另外集团对各项业务的流程,账务流程,行政流程需要统一进行管控,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安全、快捷、经济、方便的信息交互平台,来满足各分支机构与集团总部之间的信息交流。 另外我集团作为新兴的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信息的敏感性决定了它们历来都是各种居心叵测者的重要关注对象,这提醒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网络安全的建设。值得称道的是,公司领导已经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并计划逐步进行卓有成效的防护工作。在这方面,合理借鉴市场先进经验与理念十分重要。 1.2 目前IT架构和应用现状分析 页脚内容1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集团IT基础架构还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集团总部和各分支机构没有进行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制约业务扩大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页脚内容2

超融合:架构演变和技术发展

超融合:架构演变和技术发展 1、超融合:软件定义一切趋势下的诱人组合 超融合是以虚拟化为核心,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虚拟资源融合到一台标准x86服务器中形成基本架构单元,通过一整套虚拟化软件,实现存储、计算、网络等基础功能的虚拟化,从而使购买者到手不需要进行任何硬件的配置就可以直接使用。 “超”特指虚拟化,对应虚拟化计算架构。这一概念最早源自Nutanix等存储初创厂商将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厂商采用的计算存储融合架构用于虚拟化环境,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种基于X86硬件平台的计算存储融合产品或解决方案。超融合架构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存储,由原先的集中共享式存储(SAN、NAS)转向软件定义存储,特别是分布式存储(如Object、Block、File存储)。 “融合”是指计算和存储部署在同一个节点上,相当于多个组件部署在一个系统中,同时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物理融合系统中,计算和存储仍然可以是两个独立的组件,没有直接的相互依赖关系。超融合则重点以虚拟化计算为中心,计算和存储紧密相关,存储由虚拟机而非物理机CVM(ControllerVM)来控制并将分散的存储资源形成统一的存储池,而后再提供给Hypervisor用于创建应用虚拟机。

超融合已从1.0阶段发展至3.0阶段,服务云平台化趋势明显,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超融合1.0,特点是简单的硬件堆砌,将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打包进一个“盒子”中;超融合2.0,其特点则是软件堆砌,一般是机架式服务器+分布式文件系统+第三方虚拟化+第三方云平台,具有更多的软件功能。 在1.0和2.0阶段,超融合和云之间仍旧有着“一步之遥”,并不能称之为“开箱即用”的云就绪系统,超融合步入3.0阶段,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服务的云平台化。它所交付的不仅是软硬一体的超融合方案,更是一套完整的云平台服务:用户只需要一次性投入,就能够得到完整的云服务。假设用户是第一次上云,只需满足最基本的IaaS服务即可;随着云化的深入,用户开始在云上部署业务,在需要开发测试,需要数据库、大数据等应用的时候,不需要增加任何节点,便可在已有的超融合部署环境里获得丰富的PaaS服务,如数据库、缓存、大数据、数据仓库、容器平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进一

超融合架构与融合架构对比分析

超融合架构与融合架构对比分析

1、“融合”架构的起源 “融合”架构最初的解决方案通常包括了服务器、SAN存储和网络(以太网或InfiniBand)。一般是由单一供应商提供的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在内的预集成、预验证的完整解决方案,这是最早的“融合”架构。其实这和传统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差不多。以前做解决方案,客户需要面对多家供应商,现在已转变为由单一供应商提供独立打包的、经过优化的产品和服务。 这种“融合”架构简化了系统安装和业务部署的过程,但传统SAN存储的扩展性和性能问题没有解决,管理性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进。 从技术角度,这种“融合”架构只是一种设备的集成,一体化交付,尽可能的“开箱即用”,可以简化系统部署和后续管理,帮助用户更快的构建洗头。但是,这种架构没有真正的实现融合,服务器还是服务器,存储还是存储。 为了解决传统SAN存储的性能和扩展性问题,一些厂商开始考虑采用X86服务器作为存储资源节点。以ORACLE的数据库一体机Exadata为例,它设有专门的存储节点,是基于X86服务器组合而成,采用横向扩展架构,利用存储节点具备的一定计算能力,将简单的查询下发到存储节点上执行,只返回少量结果数据,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存储系统效率,带宽可以随着存储节点的加入获得近乎线性的扩展。在存储网络上也没有采用SAN架构,而是在计算和存储节点之间统一使用高速的InfiniBand(IB)互联,消灭网络异构,提高数据库访问性能。这种架构是比较早的软件定义存储的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公司的访问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种低成本,高性能而又具有灵活性的分布式处理架构。

超融合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

超融合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

1、超融合架构的基本概念 超融合基础架构(简称“HCI”),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x86服务器)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缓存加速、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备份软件、快照技术等元素,而多节点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超融合基础架构中的H指的是“Hyper”即虚拟化,对应虚拟化计算架构,比如VMware的EXSI、KVM和Hyper-V等。融合“Converged”指的是将计算和存储部署在同一个节点上,相当于多个组件部署在一个系统中,同时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 如下图所示,超融合架构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存储,由原先的集中共享式存储(SAN/NAS)变为软件定义存储。利用软件定义的方式将互连的x86服务器的本地硬盘(SSD和HDD)形成存储资源池,组建分布式存储架构,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企业级的数据服务(如:弹性副本、快照、容灾等)供上层虚拟化平台使用。 其实,超融合架构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是现实软件与硬件的解耦。使用通用的服务器实现,传统架构下使用专用硬件才能达到的功能。

2、超融合架构的发展起源 HCI起初是受到Google、Facebook等大型互联网公司通过软件定义技术构建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启发,采用计算存储融合架构用于虚拟化环境,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种基于X86硬件平台的计算存储融合产品或解决方案,为企业实现可扩展的IT基础架构。可以为数据中心带来最优的效率、灵活性、规模、成本和数据保护。 以GOOGLE的技术架构为例: Google的核心技术架构为GFS分布式文件系统、BigTable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和Mapreduce计算框架。Gfs 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使用廉价的磁盘,存储海量的数据,并提供快速的查询与高安全性,并能自动扩展海量数据规模的限制。GFS分布式文件系统性能随着客户端的数量几乎线性增加,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的解决方案。采用类似Google基于x86服务器的分布式架构的解决方案,可有效降低投资成本,非常具有借鉴意义。3、超融合架构是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

超融合架构与传统的IT架构有哪些区别

超融合架构与传统的IT架构有哪些区别 超融合数据中心,只要满足软件定义的标准即可投入到使用中,而传统架构下的数据中心则是依据各个设备区块资源的应用状态去逐一升级设备,即通过单点的形式去购买设备,他们之间始终未能达到一个平衡点。超融合架构在扩展性上更能体现出优势,灵活而高效,同时,他的扩展节点数是无限的。按需购买,随着业务的增长而添加资源。从两个数据中心的发展对比来说,传统架构的数据中心是以业务为单位去采购IT设备,超融合是以业务的性能为单位,去采购超融合基础架构的设备。传统数据中心需要服务器、存储、网络和安全等种类繁多的设备,需要很多不同厂商的维护人员。虽然现在大部分数据中心已经开始采用云计算架构,但是在架构上还是有些复杂。 而采用超融合架构提供云计算服务已经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其最大特点是通过软件帮助用户将服务器、网络、虚拟化等整合为一个易于管理的集成系统,并通过自动化运维减少手动操作,提高安全性和降低人为错误,从而降低实施和运维风险,并降低运营成本。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数据中心只有服务器设备,而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和安全等完全通过软件来定义,那么这个数据中心的运营管理将变得多么简单,而且整个系统的灵

活性非常高!传统架构下,虚拟机部署在一台台PC服务器上,虚拟机数据的存储通常使用一个集中式阵列,如SAN 或NAS,为所有虚拟机提供共享存储服务。超融合架构采用一种与众不同且更加简单的方式:系统直接将存储分散部署到每台PC服务器上,在服务器上部署了快速的闪存盘和大容量传统机械磁盘,来应对系统高IO需求和大容量存储的需要。为了将分布在不同节点的磁盘对外整合成一套存储系统,超融合架构将传统存储的控制器转变成一种软件服务,在每个节点上都运行一个虚拟存储控制器来协同工作。为了维持系统的整体性,多个控制器的协同采用了paxos算法,以民主选举的方式决定控制器的控制权和故障后的继任者,提供了远比传统存储双控制器优异的可靠性,大大提升系统整体可扩展性和恢复能力,同时防止出现性能瓶颈。 由于存储逻辑和控制逻辑均位于客户虚拟机的本地,所以不再需要昂贵的集中式存储和专用存储网络。通过这样一套体系架构,超融合架构融合了计算和存储,将所有节点间的本地存储聚集起来,创建一个整体化的,聚集了存储和计算资源的资源池。 未来超融合架构应该是在单一的服务器硬件集群上实现所 有基础架构资源的整合,包括虚拟机或docker计算资源、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各种安全控制组件、负载均衡组件等融合的体系架构。文档推荐(输入数字编号即可查

超融合架构简单之美

超融合架构简单之美 最早大概2011年是由NUTANIX(路坦力公司)发布“超融合”概念,原本以为这又是厂商的噱头和炒作,谁知不然,超融合这两年发展如火如荼。2015年被公认为超融合元年,在软件定义存储SDS的推动下,超融合架构正在引领一场巨大的变革,成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的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不管你现在能否接受,超融合已经来了,而且已经在金融、制造、医疗、政府、高科技等行业逐渐展现出其能力和魅力。 超融合中“超”是什么含义?“超”对应英文“Hyper-Converged”中的“Hyper”,超融合架构(简称“HCI”)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备份软件、快照技术、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等元素,而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形成统一的资源池,这一概念最早源自Nutanix等存储初创厂商将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厂商采用的计算存储融合架构用于虚拟化环境,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种基于X86硬件平台的计算存储融合产品或解决方案。比如Nutanix和vSAN+vShpere超融合方案,按照这里的定义,OpenStack+Ceph只是物理融合而非超融合。值得注意的是,出于性能考虑,超融合架构通常都需要将主机物理设备透传(Pass Through)给控制虚机CVM。HCI是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终极技术途径。 不难看出,超融合架构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存储,由原先的集中共享式存储(SAN/NAS)转向软件定义存储,特别是分布式存储(包括Object/Block/File存储),比如 NDFS/VSAN/ScaleIO/SSAN。因此基于这个“超”,数据库一体机和大数据一体机都不能

数据仓库基本架构

数据仓库的基本架构 xiaoyi发表于 2013-07-31 23:57 来源:网站数据分析 数据仓库的目的是构建面向分析的集成化数据环境,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Decision Support)。其实数据仓库本身并不“生产”任何数据,同时自身也不需要“消费”任何的数据,数据来源于外部,并且开放给外部应用,这也是为什么叫“仓库”,而不叫“工厂”的原因。因此数据仓库的基本架构主要包含的是数据流入流出的过程,可以分为三层——源数据、数据仓库、数据应用: 从图中可以看出数据仓库的数据来源于不同的源数据,并提供多样的数据应用,数据自上而下流入数据仓库后向上层开放应用,而数据仓库只是中间集成化数据管理的一个平台。 数据仓库从各数据源获取数据及在数据仓库内的数据转换和流动都可以认为是ETL(抽取Extra, 转化Transfer, 装载Load)的过程,ETL是数据仓库的流水线,也可以认为是数据仓库的血液,它维系着数据仓库中数据的新陈代谢,而数据仓库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大部分精力就是保持ETL的正常和稳定。 下面主要简单介绍下数据仓库架构中的各个模块,当然这里所介绍的数据仓库主要是指网站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的数据来源

其实之前的一篇文章已经介绍过数据仓库各种源数据的类型——数据仓库的源数据类型,所以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对于网站数据仓库而言,点击流日志是一块主要的数据来源,它是网站分析的基础数据;当然网站的数据库数据也并不可少,其记录这网站运营的数据及各种用户操作的结果,对于分析网站Outcome这类数据更加精准;其他是网站内外部可能产生的文档及其它各类对于公司决策有用的数据。 数据仓库的数据存储 源数据通过ETL的日常任务调度导出,并经过转换后以特性的形式存入数据仓库。其实这个过程一直有很大的争议,就是到底数据仓库需不需要储存细节数据,一方的观点是数据仓库面向分析,所以只要存储特定需求的多维分析模型;另一方的观点是数据仓库先要建立和维护细节数据,再根据需求聚合和处理细节数据生成特定的分析模型。我比较偏向后面一个观点:数据仓库并不需要储存所有的原始数据,但数据仓库需要储存细节数据,并且导入的数据必须经过整理和转换使其面向主题。简单地解释下: (1).为什么不需要所有原始数据?数据仓库面向分析处理,但是某些源数据对于分析而言没有价值或者其可能产生的价值远低于储存这些数据所需要的数据仓库的实现和性能上的成本。比如我们知道用户的省份、城市足够,至于用户究竟住哪里可能只是物流商关心的事,或者用户在博客的评论内容可能只是文本挖掘会有需要,但将这些冗长的评论文本存在数据仓库就得不偿失;

超融合架构分析和主要技术阵营

超融合架构分析和主要技术阵营

超融合架构将围绕虚拟化计算的存储、网络集成到了同一个硬件盒子中,生态系统涵盖软件和硬件厂商,因其核心是软件,在这里我们集中讨论三类有代表意义的软件厂商,而并不展开讨论整个生态系统:“超融合存储”厂商,作为“超融合”架构概念的来源,Nutanix、SMARTX、Simplivity等超融合存储厂商通过其稳定、高性能、丰富的企业级数据保护特性的存储构建了核心竞争力,是目前“超融合”生态圈的核心玩家之一。 “VMware”,作为虚拟化领域的霸主,VMware为保卫VMware生态系统推出vSAN和EVO:RAIL,借助vSphere的市场份额,推广其超融合存储解决方案,是目前“超融合”生态圈的第二个大玩家。 “Openstack等开源阵营”,OpenStack厂商乘风借势,借助开源项目Ceph也推出了自己的超融合解决方案,与超融合存储厂商和VMware一起,初步形成了超融合存储市场的三类玩家。 这些厂商虽然都是超融合架构,却各有侧重和优缺点,让我们逐一对此进行分析。 超融合存储厂商引领超融合架构 超融合存储厂商典型代表有Nutanix、SMARTX、Simplivity等,这些厂商将传统互联网公司的计算存储融合架构用于虚拟化环境中,支持企业构建计算存储合二为一的数据中心架构。 超融合存储厂商首先抓住的是用户数据中心虚拟化规模增大后的存储痛点问题(如性能、容量、运维、易用性问题),为虚拟化数据中心构建更快、更易扩展、更易用的存储解决方案,降低数据中心的整体拥有成本。 存储厂商推出的超融合方案有两大优点,一方面,其不绑定任何计算平台,既支持VMware,也支

超融合架构

浅谈超融合架构 ——Vmware EVO、路坦力和SimpliVity的横向对比 运算、储存、网络三合一,超融合基础架构结合了虚拟化、软件定义化、丛集分布式架构于一身,可以标准化通用硬件构成的基本节点,建构出便于灵活扩展、完全依靠软件驱动的IT环境 文/张明德|2014-11-27发表 兴起中的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将改变企业IT机房建置型态。 无论规模大或小,典型企业IT机房都是由各自独立的运算、储存、网络硬设备组成,包括提供运算资源的服务器,提供储存资源的磁盘阵列或NAS,以及提供网络连接的局域网络(LAN)与储存局域网络(SAN)设备等。

不过以Google、Amazon、Facebook为代表的网络服务巨头厂商,却针对「网络规模(Web-Scale)」应用带来的极大量数据处理需求,引进了异于传统的「云端化」机房架构,展现了机房建置思维新方向。 云端化的机房架构 为了因应Web-Scale层级的极大量存取、储存与数据处理需求,Google这类大型网络服务商另辟蹊径,引进一种基于软件定义式设计的大规模丛集架构。 面对巨量数据处理需求,传统做法是以采购更高性能的服务器主机与储存设备来因应,但这些大型网络服务商却反其道而行,改为使用相对低价的现成商品化(Commodity)通用服务器硬件,藉由运行这些厂商自行发展的分布式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与分布式数据处理软件等),将大量通用服务器设备组成极大规模的数据处理丛集环境,利用这种超大型丛集来处理来自全球网络用户发出的存取需求。 相比于传统架构,这种以软件核心、基于通用硬件的云端式架构,拥有远为低廉的建置成本、更弹性的扩充能力、更灵活的资源分配,以及几无上限的扩展能力,更能胜任必需因应数据迅速增长断调整与扩充处理资源的环境。 藉由超融合基础架构,现在,这种云端化的机房架构,也被带到一般企业IT环境中。

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白皮书

闪存性能 非易失性闪存,一般称之为固态硬盘(SSD ),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现代存储服务器技术。固态硬盘对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类型同样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这些基础架构已成为“云时代”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000年代末期,虚拟化已经成为推动数据中心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创新技术。虚拟化是指在硬件层对应用与工作负载进行抽象,它为按需扩展铺平了道路。不过,为了使存储系统满足流量要求以实现预期扩展,数据中心还需要集中化网络存储系统,从而造成昂贵、复杂而低效的存储区域网络(SAN )与网络附加存储(NAS )系统。现在,迎接SSD 的舞台已经搭建完毕。全闪存阵列问世,进一步增强I/O ,推动虚拟机资源配置性能获得显著改进。与标准硬盘1相比,SSD 的可靠性提高了15至20倍。基础架构也得到了简化,因为实现同等性能的配置只需要更少量的磁盘。瓶颈已由存储转至网络。 与标准硬盘相比,SSD 可实现: 可靠性提升Nutanix 解决方案简介 计算、存储与联网的演变 云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的主要任务是消除不同资源池,即计算、网络与存储之间的孤岛,最终目标是提供易于使用、具有快速自助服务特点的IT 基础架构,为最终用户提供流畅体验。这些要求催生了新型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也就是超融合基础架构的诞生。 1 至1520 倍

全新的Web-Scale世界 超融合基础架构将计算与存储融合为单一构建模块。这种构建模块已成为数据中心万兆以太网的标配。存储层通常以SSD为基础,实现高速读取/写入,这种特点也是确保此类解决方案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 在虚拟化时代的传统配置中,计算与存储资源互相分离。所有数据都存储于硬盘内,硬盘位于基于硬件的一对存储控制器后,控制器负责操纵存储功能,包括存储池、存储协议与特性,如删除重复数据、压缩、时间点备份或快照等。 典型配置通常只有两部存储控制器,因此各部控制器都必须进行优化,使其负载不超过50%。如果一部控制器发生故障,另一部控制器将接管其工作,以实现高可用性。不过这种方式造成了极大的瓶颈,控制器也成为严重的性能阻碍,即便在全闪存环境下。 处理器技术的进步使传统SAN与NAS存储环境面临更大压力。现在的处理器拥有更多内核与线程,能够在更低频率和功率下完成更多计算,从而提升了效率,加之SSD带来的潜在利益,进一步突显了SAN与NAS在性能方面的不足。 超融合系统开始替换包括SAN与NAS在内的传统三层式架构,因为超融合系统取消了基于硬件的存储控制器,其自有网络可以提供更高的读写速度,从而消除了存储控制器产生的瓶颈。 在超融合系统中,数据存储分布于不同节点,因此不存在集中存储操作。这种特点使得处理器得以和SSD协同工作,提供更高的均衡性能;不会出现一方被另一方拖累的现象。结果如何呢?那就是真正 的分布式可横向扩展的存储系统。这正是超融合基础架构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

我是联想路坦力HX超融合方案

我是联想路坦力HX超融合方案 Hello 大家好,我的全名是联想路坦力超融合HX解决方案,我诞生在2016年,代表当前最前沿的超融合IT架构。而在我出生之前,IT基础架构已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1、传统架构阶段:since 1995仍然是当前最主流的IT基础架构。在这个阶段,服务器只向网络内的计算机提供单一的服务,不负责网络内计算机的管理职能。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是以X86架构为主,以其极高的灵活性、易管理、可横向扩展的特性,迅速风靡了整个IT 市场。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信息、数据大幅度增长,服务器的数量也相对增加,导致部分单位需要大面积、高成本、多人力去维护,同时,服务器单台运行业务,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资源利用率不高,并且存在单点故障,所以,此架构的弊端也愈发明显。 2、融合阶段(虚拟化阶段):since 2011 融合阶段又泛称虚拟化阶段,是指通过虚拟化技术将一台计算机虚拟为多台逻辑计算机。在一台计算机上同时运行多个逻辑计算机,每个逻辑计算机可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并且应用程序都可以在相互独立的空间内运行而互不影响,从而显著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 虚拟化使用软件的方法重新定义划分IT资源,可以实现IT

资源的动态分配、灵活调度、跨域共享,提高IT资源利用率,使IT资源能够真正成为社会基础设施,服务于各行各业中灵活多变的应用需求。 虚拟化以其降低能耗、提高基础架构利用率、高可用、提高灵活性的优点,被众多硬件厂商青睐,同时,虚拟化三大软件厂商:VMware、Ctrix以及微软对于虚拟化的软件技术也在随着时代升级,更多的企业接受了此架构。但是,虚拟化仍然不能解决存储问题,扩展需要集中存储,导致存储的管理相对复杂。 3、超融合阶段:since 2014 超融合的本质是以软件定义基础架构,将服务器内的计算与存储资源进行融合,存储采用分布式的自治系统。相比传统架构,超融合架构的优势体现在: ① 即时体现的系统开销节省 传统的三层架构(服务器+网络+存储)一般来说,能够利用整体资源的40%已经算是非常高效了,而在三层架构的成本投入与运维管理中,电力投入、人力投入、空间投入等相对于超融合来讲,都是不占优势的,举个例子,10台服务器传统三层架构要完全支持整个业务系统,每天耗电大概 500W*10*24=120度,而超融合架构利用四台超融合一体机大概只需要500W*4*24=48度左右,工业用电按照1元/度算的话,一天在电力方面能节省72元,一年是26280元,

基本面分析框架介绍

投资理念总结 清晰的买股逻辑:如果不能持有一个股票1年以上,就不要去碰它!!!(铁律)理念的介绍: 运用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减少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测,不受媒体情绪的影响干扰,保持思维独立和客观。交易以左侧为主,对“事件分析”多从事物的对立面思考,立足于企业的价值(价格)(主要是低于行业平均的估值:低PE,低PB,低PC,加上适度成长:年复合10%以上),不追市场热点(可考虑提前伏击热点),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合适的价格出现,不可贪胜,中长期持股(做好一年以上的持股周期)。先做好低估值,未来再将标的股往潜在的伟大公司拓展。控制股票的仓位,时刻提醒自己,在市场中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股市有句话: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我的任务是把“买”做好,把选股做好,把基本面分析再深入和详尽一些,把该考虑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会面临的抉择(最坏的情况)做一个预演,来坚定自己的持股信念!把“卖”交给时间和制定的规则。 一、选股标准,切记规避价值陷阱(低估值是由于市场因素和行业周期造成): 1)缓慢增长型个股:低PE<20倍;市值<100亿;分红率>2%;适度的利润增长率>10%;资产结构稳健。有点类似于彼得林奇的“沙漠之花”。 2)小市值(50亿以内)+新行业(互联网、软件、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低估值(动态PE<30倍)+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主要来自合适的价格,其他的因素包括:董监高增持,定增(有大股东、核心高管、高知名度机构参与),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当股价跌入安全区域后,再结合基本面进一步分析; 3)周期股:这是一块很大的市场,包括:有色、钢铁、煤炭、化工、地产、汽车制造等,周期股需要较好的基本面分析功底,把整个行业包括上下游的都有一个详细的理解和跟踪,但也蕴藏着较多的机会。由于周期股盈利的波动巨大,所以较难估值:可以采取的标准是:市值/max(5年内净利)<5倍,并且财务稳健。这一块要深入研究,还需要去充电,感兴趣的行业:化工、有色、汽车制造(包括零部件)。借用约翰内夫的一句话:除非从低估值中得到补偿,否则绝对不投周期股。其中也说明了周期性的难测,很多个股需要持股几年才能获得较好的回报。 4)大市值个股(市值>500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PE<10倍;分红率>4%;过去3年平均扣非净利增长率>10%; 5)防御性企业:食品饮料和医药、医疗等非周期性行业,往往是长牛的出处地,标准静待完善。 6)10倍股的逻辑分析,需要去做一个专题分析。 组合持股数量不能过多,集中持股,重仓股限制在5只以内,单个股最大持股比例不超过20%,保证重仓股的安全边际;

超融合架构和传统架构的区别是什么

超融合架构和传统架构的区别是什么? 序言:要想了解超融合架构和传统架构的区别,那么首先需要了解传统数据中架构的现状是什么,其次了解超融合架构的特点优势是什么。 一、传统数据中心架构的现状是什么? 传统数据中心的现状:数据中心在近些年变的越发复杂。基础架构的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部分都很复杂,从购买,部署到配置,管理以及扩展。当基础架构变得更为复杂,IT 的组织者变得更为封闭。您需要存储方面的专家来为您管理复杂的存储网络,需要网络专家来管理企业网络拓扑结构。需要ITIL流程来处理复杂性。所有的这些都会减缓IT部署的进程,组织者只能博弈的选择将一切做对,而不是追求速度。资源需求的增长(计算, 网络, 存储), 相关组织者希望逐步且可预见的增加容量。纵向扩展的基础架构会使得在需要时的扩展变得困难。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1、内生复杂性,基础架构的每个部分都很复杂,购买,安装,维护等等; 2、低效孤岛,每个范围都很专业,需要专门的团队维护,管理封闭; 3、无法预知的扩展,传统纵向的基础结构让需要扩展事变的困难。对企业而言,如何让传统数据中心变得灵活、高效、易于扩展,已经变成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难题。

简单点来说,与其说超融合架构与传统架构的区别,那么不如直接说,超融合架构对于传统架构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因为超融合架构本身就是在传统架构上的一次技术变革。 二、超融合架构与传统架构的区别有以下三点: 1、传统架构的数据中心是以业务为单位去采购IT设备,超融合是以业务的性能为单位,去采购超融合基础架构的设备。 2、超融合数据中心,只要满足软件定义的标准即可投入到使用中,而传统架构下的数据中心则是依据各个设备区块资源的应用状态去逐一升级设备,即通过单点的形式去购买设备,他们之间始终未能达到一个平衡点。 3、超融合架构在扩展性上更能体现出优势,灵活而高效,同时,他的扩展节点数是无限的。按需购买,随着业务的增长而添加资源。

超融合与传统服务器区别

超融合与传统服务器的区别 1.1概述 虽然超融合架构以其为用户带来的巨大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但市场上对超融合仍然有诸多不清晰的概念和疑问,本系列文章将力求对这些概念进行逐一解释。 本篇解释大家经常问到和混淆的一个概念:超融合服务器是什么?超融合一体机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区别?下文特别整理了相关概念介绍。 首先,超融合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IT 基础架构,这种架构具备以下特点: 一.符合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理念,一定是通过软件结合标准的x86 服务器来构建分布式存储,而不使用基于定制硬件的传统集中式存储; 二.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分布式存储软件和虚拟化软件的融合部署,并不是单纯的指软、硬件融合。 基于这种架构,厂商给用户提供的产品形态一般有两种: 三.超融合软件。用户可以基于超融合软件和自己选定的x86 服务器硬件构建超融合基础架构; 四.超融合一体机。厂商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自身的产品策略,为用户提供的开箱即用,一体机化的交付方式,一体机包含了软件和厂商选定并适配的x86 服务器。 在以下示例中,SMTX OS 是超融合软件,可以基于x86 服务器构建超融合基础架构,也可以SmartX Halo 超融合一体机方式购买。

那么超融合服务器是什么?目前市场上还会有“超融合服务器”这样的概念,这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概念,其中包含两种可能: 1.就是指超融合一体机,是指厂商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自身的产品策略,为用户提供的开箱即用,一体机化的交付方式,一体机包含了软件和厂商选定并适配的x86 服务器; 2.指支持超融合软件的服务器,而这类服务器,一般就是标准的x86 服务器。 1.2什么叫超融合服务器 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是一种集成了虚拟计算资源和存储设备的信息基础架构。在这样的架构环境中,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但具备了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超融合基础架构是以硬件服务器为基础,最大限度实现数据中心容量扩展性和数据的可用性。 1.3超融合服务器的特点 分布式存储系统:构建在虚拟化平台之上,在服务器虚拟化基础上,通过部署存储虚拟设备的方式,对本地存储资源进行虚拟化,再经集群整合成资源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