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断裂与失效] ductile材料的Johnson-Cook损伤模型的参数d3取值正负的讨论 [复制链接]

[断裂与失效] ductile材料的Johnson-Cook损伤模型的参数d3取值正负的讨论 [复制链接]

[断裂与失效] ductile材料的Johnson-Cook损伤模型的参数d3取值正负的讨论 [复制链接]
[断裂与失效] ductile材料的Johnson-Cook损伤模型的参数d3取值正负的讨论 [复制链接]

终于知道为什么在abaqus里面d3的取值和Johnson-Cook做的实验d3的取值符号相反了。因为abaqus里面的应力三轴度η=-p/q。p是hydrostatic pressure stress 即静水压应力。

在abaqus中静水压应力的定义和国内弹塑性力学中的静水应力不一样。

国内是

abaqus theory manual 3.2.3里面有一段话,里面定义了静水压应力:

trace是应力张量矩阵的迹,对于三维应力状态,也就是主对角线上三个元素的和,所以这里面的静水应力

而abaqus里面的应力三轴度η=-p/q。

那么负负得正,就和我们Johnson-cook文章里面的应力三轴度定义一致了。

因此d3的取值也就应该一致。

但是二者公式不一样。

Johnson-Cook

abaqus

仔细观察会发现abaqus里面多了一个负号,那么在abaqus里面定义Johnson-Cook失效的时候,d3应该取Johnson-Cook公式里面d3的相反数。

以AISI 4340材料为例,其d3=-2.12,那么在abaqus里面要输入正的2.12.

这里面绕了一个很大的弯子。由于材料的fracture strain大部分随着应力三轴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实验测得的大部分材料的d3取负值。然后换算到abaqus里面就变成正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abaqus帮助文档说d3的取值大部分取positive value了。

2.png(35.87 KB, 下载次数: 0)

1.gif(3.86 KB, 下载次数: 0)

接上楼。

又有了新的发现。今天做了一个稳态金属切削仿真,还是调试失效参数。用的是ALE+断裂准则,发现无论把dispacement at failure调的多小,材料都没有失效,应变很大。觉得很郁闷,因为昨天才在abaqus manual 里面发现静水压力

所以经过推导,得出d3取值还是取正值的结论。

但我在后处理里面查看单元的应力的时候,发现正应力几乎全部取负值,这和拉伸试验里面的是不一样的,一般受拉为正。

按照上面的公式,则pressure stress几乎总是取正值。

而abaqus中应力三轴度stress triaxiality的定义是η=-p/q。

这里p即静水压力pressure stress,q是米塞斯等效应力。

q总是取正的。

那么应力三轴度η几乎总是取负值。首先这就和试验不相符。

当应力三轴度小于-0.333时,fracture strain的值很大很大,也就是说材料几乎不可能断裂。因此,一般应力三轴度取值区间大部分是正的。

再看abaqus里面关于Johnson-Cook damage initiation的定义equivalent plastic strain at the onset of damage,

, is assume

如果d3取正值,按照abaqus的定义,应力三轴度η几乎总是负值,则-d3*η几乎大部分情况取正,

以AISI 4340为例,

d1=0.05, d2=3.44, d3=2.12(d3本来是-2.12,但按照abaqus里面的定义,理论上要取相反数), d4=0.002,d5=0.61 我查询的一个单元某一时刻应力三轴度是-0.72,代入公式计算后,达到了19.6。也就是说材料的应变要达到19.6才失效,显然材料很难失效。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今天做了一天,都没看到材料失效的原因。

有一点很奇怪,为什么abaqus里面查询到的单元的正应力都是负的?请高手指教,是和坐标系有关系吗?我的单元都处在第三象限。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好把d3又改为负值了,即实验测得的值。

材料的疲劳与断裂

1.材料弹性变形和金属塑性变形的本质? 2.材料的断裂是如何分类的?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的微观形貌各有哪些特征? 3.金属在怎样的外因条件下会发生韧性-脆性转变,为什么? 4.材料的静态韧性、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的物理意义和数学表达? 5.试比较σ与K 以及b σ与C K I 的区别与联系? 6.推到Griffith 脆断强度理论公式?★(很大可能会考到) 7.典型的疲劳寿命曲线是怎样的?分为几个区?疲劳极限的定义? 8.某正弦波疲劳试验的平均应力为100MPa ,应力限为200MPa ,试求加载的最大应力、最小应力、应力比和应力范围? 9.平均应力是怎样影响疲劳寿命的(作图说明)?试举出生产中人为改变平均应力提高疲劳寿命的工艺措施。 10.Miner 线性累计疲劳损伤定则是如何处理变幅载荷疲劳问题的? 11.疲劳失效的主要过程有三个:疲劳裂纹形成、疲劳裂纹扩展和当裂纹扩展达到临界尺寸时,发生最终的断裂。 宏观尺度的疲劳裂纹形成包括三个阶段:微裂纹的形成、微裂纹的长大和微裂纹的联接。 疲劳微裂纹的形成三种方式:表面滑移带开裂、夹杂物与基体相界面分离或夹杂物本身断裂,以及晶界或亚晶界开裂。 (这个题没抄全,只记得老师说三个代表了,大概也许应该是这个,三个三) 12.何谓第一类模拟疲劳试验和第二类模拟疲劳试验?

13.作图说明P-S-N 曲线与S-N 曲线的区别与联系。 14.示意画出S-N 曲线、P-S-N 曲线和用裂纹形成寿命分解的S-N 曲线。分析疲劳数据分散性产生的基本原因。★ 15.试作图说明疲劳裂纹扩展的一般规律?如何估算裂纹扩展寿命? 16.试比较高温疲劳与热疲劳的区别与联系?与常温疲劳相比高温疲劳有何特点? 17.试比较C K I 、SCC K I 、th K ?与I K 的区别与联系。如何估算一个可能含 裂纹而无损检测合格的零件的最大许用服役应力? 18.无限寿命设计与有限寿命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甚么? 19.简述“失效-安全”的概念。 20.简述损伤容限设计的基本思想。 21.“工程上要求构件各部位的服役应力不能超过屈服强度(2.0σ),因而研究塑性变形问题在工程上应用价值不大。”这种说法正确否?为什么? 22.“在役飞机的零部件,特别是飞机发动机的零部件是绝对不能含有裂纹运行的,因此在航空领域研究和估算裂纹扩展寿命问题毫无意义,只要研究裂纹萌生寿命的问题即可”。这种说法正确否?为什么? 23.颤振可认为是一种振幅较小、频率较高的疲劳载荷,通常情况下对材料不会造成损伤。为什么航空发动机的某些构件在服役过程中会由于颤振而失效?

疲劳和断裂读书报告

材料的疲劳和断裂读书报告 在这个报告里,首先阐述材料的疲劳和断裂机理、规律,其次阐述钛合金的疲劳和断裂,以及解决方法。在之前的本科课程里《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失效分析》,对金属的疲劳、断裂、蠕变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同时,也进行了TC4合金的疲劳性能实验,因此对疲劳相关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大多数情况下,零件承受的并不是静载荷,而是交变载荷。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往往在低于屈服强度的载荷下,发生疲劳断裂。例如,汽车的车轴断裂,桥梁,飞机等。因此对于疲劳断裂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一般来说,疲劳的定义是:金属材料或构件在变动应力和应变长期作用下,由于累积损伤而引起的断裂现象称为疲劳。断裂的定义是:由弥散分布的微裂纹串接为宏观裂纹,再由宏观裂纹扩展为失稳裂纹,最终材料发生断裂。在此,需要明确疲劳和断裂的关系。疲劳和断裂在机理研究和工程分析时是紧密相连的,只是疲劳更侧重于研究裂纹的萌生,断裂力学则侧重于裂纹的扩展,即带裂纹体的强度问题。 对于疲劳,阐述的思路是疲劳分类及特点,疲劳机理与断口,疲劳性能表征,影响疲劳的因素。对于断裂,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别阐述。 疲劳 疲劳分类及特点 疲劳分类方法如下: 按应力状态不同,可以分为弯曲疲劳、扭转疲劳、拉压疲劳及复合疲劳; 按环境和接触情况不同,分为大气疲劳、腐蚀疲劳、高温疲劳、热疲劳、接触疲劳; 按照断裂寿命和应力高低不同,分为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其中高周疲劳也是低应力疲劳,低周疲劳即高应力疲劳。 疲劳特点如下: 材料在交变载荷峰值远低于材料强度极限时,就可能发生破坏,表现为低应力脆性断裂特征。这是因为,疲劳时应力较低(低于屈服强度),因此在宏观上看,材料没有塑性变形。在裂纹扩展到临界尺寸时,发生突然断裂。 材料疲劳是一个累积过程,尽管疲劳断裂表现为突然断裂,但是在断裂前经历了裂纹萌生,微裂纹连接长大,裂纹失稳扩展的过程。而形成裂纹后,可以通过无损检测的方法来判断裂纹是否达到临界尺寸,从而来判断零件的寿命。 疲劳寿命具有分散性。对于同一类材料来说,每次疲劳测试的结果都不会相同,有的时候相差很大。因此在测量疲劳寿命时,需要采用升降法和分组法来测得存活率为50%的疲劳强度。疲劳对于缺陷很敏感。这些缺陷包括材料表面微裂纹,材料应力集中部分,组织缺陷等。这些缺陷加速材料的疲劳破坏。 疲劳断口记录了疲劳断裂的重要信息,通过断口分析能了解到疲劳过程的机理。 疲劳裂纹形成和扩展机理及断口 一般把疲劳分成裂纹形成和裂纹扩展过程。而研究疲劳机理,都是借助于某一种模型来研究,这在断裂力学,蠕变过程的研究中经常看到。 裂纹形成: 资料表明,疲劳微观裂纹都是由不均匀的局部滑移和显微开裂引起的。主要包括表面滑移带开裂;第二相、夹杂物或其界面开裂;晶界或亚晶界开裂等。 裂纹形成的延性材料滑移开裂模型。 在静拉伸过程中,可以在光滑试样表面看到滑移带,这是由于位错的滑移形成的。在交变载

断裂与疲劳

断裂与疲劳 一、判断题 1. 力的大小可以用一个简单量表示。答案:错误 2. “KI = KIc”表示KI与 KIc是相同的。答案:错误 3. 百工“五法”指加、减、乘、除等五种运算方法。答案:错误 4. 低应力脆断事故并不可怕。答案:错误 5. 压力的单位为Kn。答案:错误 二、填空题 1. 控制材料或结构断裂的三个基本因素为:裂纹几何、作用应力、断裂韧性;裂纹扩展速率的主要控制参量是应力场强度因子幅度⊿K 2. J积分有两种定义或表达式,一是回路积分定义,另一种是形变功率,在塑性力学全量理论的描述下这两种定义是等效的;其守恒性指J积分的数值与积分回路无关。 3. KⅠc测试时,其裂纹长度包括机械加工长度、预制裂纹长度和小范围屈服长度,一般用读数显微镜测量。(8分) 4. 完整晶体的理论强度远远高于其实际强度,可以用应力集中系数 和裂口理论予以解释。(8分) 5. 疲劳裂纹包括萌生、扩展和断裂三个阶段,是一个损伤累积的发展过程。 6. 材料结构实际断裂强度远远低于其完整晶体的理论断裂强度,可以用应力集中系数 和裂口断裂理论予以解释。(8分) 7. 进行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分析时, 一般按应力-寿命或应变–寿命关系进行, 称为传统疲劳;进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时,则必须考虑裂纹的存在,需用断裂力学方法研究,故称为断裂疲劳。 8. 变形、_断裂、腐蚀__ 、磨损、变性是材料或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与形式,其中_断裂最为常见也最为危险,在很多情况下可能造成灾难性事故。 三、问答题

1. 什么是低应力脆断如何理解低应力脆断事故 答案:在应力水平较低,甚至低于材料的屈服点应力情况下结构发生的突然断裂,称为低应力脆性断裂,简称低应力脆断。 低应力脆断多与结构件中存在宏观缺陷(主要是裂纹)有关,同时也与材料的韧性有关。由于应力低,容易“失察”,由于脆性断裂,难于控制即“失控”,低应力脆性断裂事故多为灾难性的。断裂力学是研究低应力脆断的主要手段,其研究目的也主要是预防低应力脆断。 2. 请按近似规则运算下式并写出详细的运算过程:+×+÷ 答案: 3. 请解说应力场强度因子断裂理论(“KI = KIc”), 答案:(1)下标“I”表示I 型(张开型)裂纹; (2)“K”表示应力强度因子,是外加应力和裂纹长度的函数; (3)“KI”表示I 型(张开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 (4)“KIc”表示I 型(张开型)裂纹的断裂韧度,是材料抵抗断裂的一个性能指标;(5)“KI = KIc”是断裂判据,表示I 型(张开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增加到一个临界值即达到材料的断裂韧度时,就发生脆性断裂。 4. 材料有哪些性能什么是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有哪些力学性能指标力学行为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材料的性能包括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弹性模量、拉伸强度、抗冲强度、屈服强度、耐疲劳强度等)、电学性能、磁学性能、光学性能、化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介质、湿度)下,承受各种外加载荷(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交变应力等)时所表现出的力学特征,主要分为:脆性、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弹性、延展性、刚性、屈服点或屈服应力。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包括:弹性指标、强度性能指标、硬度性能指标、塑性指标、韧性指

材料断裂理论与失效分析知识点

作业:(8)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叶片结构 ◆材料为镍基高温合金,为什么? ◆服役环境的要素有哪些? ◆有可能发生的失效类型是什么? ◆如何设计实验确定失效的类型? ◆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一.涡轮叶片的材料 涡轮叶片处于温度最高、应力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部位,是一种特殊的零件,它的数量多,形状复杂,要求高,加工难度大,而且是故障多发的零件,一直以来各发动机厂的生产的关键。所以对涡轮叶片材料就有更高的要求。 涡轮叶片的材料一般选择镍基高温合金。镍基合金就是以镍为基础,加入其他的金属,比如钨、钴、钛、铁等金属,做成以镍为基础的合金。有的镍基高温合金含镍量达到70%左右,其次Cr含量也比较高。其性能主要有: 1.物理性能。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弹性模量;各温度下均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且随温度变化不大;没有磁性。 2.耐腐蚀性。镍基合金由于含Cr,在氧化性的腐蚀环境中的耐腐蚀性优于纯镍。同时,由于Ni含量高,在还原性腐蚀环境下也能维持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还具有良好的耐应力腐蚀开裂性能,也能抵抗氨气和渗氮、渗碳气氛。 3.机械性能。镍基高温合金在零下、室温及高温时都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 4.高温特性。高温下耐氧化性极佳,对氮、氢以及渗碳也具有极佳的耐受性。 5.热处理及加工、焊接性。高温镍基合金不能通过热处理进行失效硬化,但可以进行固溶热处理和退火处理等。高温镍基合金比较容易进行热加工,冷加工性能比奥氏体不锈钢好。焊接性能与标准奥氏体钢一样,可采用TIG焊接、MIG焊接以及手工电弧焊。 总的来说,镍基合金具有优良的热强热硬性能、热稳定性能及热疲劳性能,可以承受复杂应力,组织稳定,有害相少,高温时抗氧化热腐蚀性好,蠕变特性出色,能够在相当苛刻的高温环境下进行服役。所以涡轮叶片的材料选择高温镍基合金。 二.涡轮叶片的服役环境 涡轮处于燃烧室后面的一个高温部件,而涡轮叶片处于温度最高、应力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部位,即涡轮叶片的服役环境特别的复杂与恶劣。总得来说,涡轮叶片服役环境的要素主要有: 1.不均匀的高温条件下工作。涡轮处于燃烧室后面的一个高温部件,涡轮工作叶片的工作温度大约在720℃~1120℃,其在工作时已达到红热状态,并且其温度场不均匀,随着飞行状态的变化而承受不同的温度,而且还存在高温氧化,这些都使得涡轮叶片的服役环境非常恶劣。 2.高转速条件下工作。涡轮发动机靠涡轮叶片快速旋转将燃气压缩排出,装化为机械能,为航天器提供动力。 3.高应力和复杂应力条件下工作。涡轮工作叶片承受很大的离心力及其弯矩,还要承受燃气施加的很高的弯曲载荷、热应力,还有振动应力和气动力等复杂的应力作用。 4.受到燃气高频脉动及燃气腐蚀的影响。涡轮工作叶片直接接触高温高压燃气,燃烧产生的燃气含有大量的Na,V,S等热腐蚀性元素,使得涡轮工作叶片的工作环境更为苛刻。 三.可能发生的失效类型 根据涡轮叶片的服役环境,可以推断出涡轮叶片的失效方式大概分为正常失效和非正常失效两种。 1.正常失效中的叶片损伤包括由磨损、掉块、内裂等构成的表观损伤和内部冶金组织损伤两类。其中,内部冶金组织损伤是指叶片在低于规定使用温度和应力的服役环境下发生的诸如γ'相粗化,晶界及晶界碳化物形貌的变化,脆性相生成等显微组织的变化。导致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蠕变失效,但同时还有高温腐蚀、热疲劳和低周疲劳及其交互作用等。蠕变损伤主要表现为蠕变孔洞和蠕变裂纹的产生。 大多数涡轮叶片的失效方式为正常失效方式,即蠕变失效、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导致的失效和腐蚀失效。 2.非正常失效是由于叶片设计不当、制备缺陷或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失效行为,主要表现为高周疲劳、超温服役引起的过热甚至过烧等失效形式。 总的来说,涡轮叶片可能的失效类型主要为:疲劳失效、蠕变失效和过载断裂等。 四.设计实验确定失效的类型 1.疲劳失效。金属零件再使用中发生的疲劳断裂具有突发性、高度局部性及对各种缺陷的敏感性等特点;引起疲劳断裂的应力一般很低,端口上经常可观察到特殊的、反映断裂各阶段宏观及微观过程的特殊花样。典型的疲劳端口的宏观形貌结构可分为疲劳核心、疲劳源区、疲劳裂纹的选择发展区、裂纹的快速扩展区及瞬时断裂区等五个区域。 2.蠕变失效。蠕变断裂是材料在恒定应力(应力水平低于材料的断裂强度)作用下应变时间逐渐增加,最后发生断裂。明显的塑性变形是蠕变断裂的主要特征,在端口附近产生许多裂纹,使断裂件的表面呈现龟裂现象。

金属塑性变形与断裂

金属塑性变形与断裂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金属材料塑性变形与断裂的关系 摘要:金属的断裂是指金属材料在变形超过其塑性极限而呈现完全分开的状态。材料受力时,原子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当局部变形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原于间结合力遭受破坏,使其出现了裂纹,裂纹经过扩展而使金属断开。任何断裂都是由裂纹形成和裂纹扩展两个过程组成的,而裂纹形成则是塑性变形的结果。金属塑性的好坏表明了它抑制断裂能力的高低。 关键词:塑性变形解理断裂准解理断裂沿晶断裂冷脆疲劳应力腐蚀 氢脆高温断裂 一、解理断裂与塑变的关系 解理断裂在主应力作用下,材料由于原子键的破断而产生的沿着某一晶面的快速破断过程。解理断裂的的产生条件是位错滑移必须遇到阻力,且位错滑移聚集到一定程度。断裂面沿一定的晶面发生,这个平面叫做解理面。解理台阶是沿两个高度不同的平行解理面上扩展的解理裂纹相交时形成的。形成过程有两种方式:通过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交形成;通过二次解理或撕裂形成。 第一种,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台阶,裂纹继续向前扩展,与许多螺型位错相交便形成众多台阶,他们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交汇,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异号台阶相互抵消,当汇合台阶足够大的时候便在电镜下观察为河流状花样。

第二种,二次解理是指在解理裂纹扩展的两个互相平行解理面间距较小时产生的,但若解理裂纹的上下两个面间距远大于一个原子间距时,两解理裂纹之间的金属会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结果由于塑性撕裂而形成台阶,称为撕裂棱晶界。舌状花样是由于解理裂纹沿孪晶界扩散留下的舌头状凹坑或凸台。 从宏观上看,解理断裂没有塑性变形,但从微观上看解理裂纹是以塑性变形为先导的,尽管变形量很小。解理断裂是塑性变形严重受阻,应力集中非常严重的一种断裂。 二、准解理断裂与塑变的关系 准解理断裂介于解理断裂和韧窝断裂之间,它是两种机制的混合。产生原因: (1)、从材料方面考虑,必为淬火加低温回火的组织,回火温度低,易产生此类断裂。 (2)、构件的工作温度与钢材的脆性转折温度基本相同。 (3)、构件的薄弱环节处处于平面应变状态。 (4)、材料的尺寸比较粗大。 (5)、回火马氏体组织的缺陷,如碳化物在回火时的定向析出。 准解理断裂往往开始是因为碳化物,析出物或者夹杂物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裂纹,然后沿某一晶面解理扩展,之后以塑性变形方式撕裂,其断裂面上显现有较大的塑性变形,特征是断口上存在由于几个地方的小裂纹分别扩展相遇发生塑性撕裂而形成的撕裂岭。准解理断裂面不是一

第八章 材料的变形和断裂

名词解释 (1)加工硬化(变形强化):当金属外加应力超过屈服强度后,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变形的抗力也增加,要继续变形,必须增加外力,这种现象就叫加工硬化。 (2)颈缩:当应力达到抗拉强度时,试样不在均匀伸长,而是试样局部地方截面开始变细。 (3)位错宽度: (4)孪晶变形: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晶面和晶向,在一个区域内发生连续顺序的切变,变形导致这部分的晶体取向改变了。 (5)多滑移:在多个滑移系上同时或交替进行的滑移。 (6)交滑移:晶体在两个或者多个滑移面上沿同一滑移方向进行的滑移。 (7)发生多系滑移时,在两个相交滑移面上运动的位错必然会互相交截,原来一直线位错经过交截后就会出现弯折部分,如果弯折部分仍在滑移面上,就叫扭折,若弯折部分不再滑移面上,就叫割阶。 (8)派纳力:在理想晶体中位错在点阵周期场中运动时所需克服的阻力 (9)纤维组织:金属经过冷变形后,等轴状晶粒沿受力方向拉长,其中的夹杂物或者第二相也随之拉长。 (10)形变织构:金属在形变时,晶体的滑移面会移动,使滑移层逐渐转向与拉力轴平行。 原来的各个晶粒是任意取向的,现在由于晶粒的转动使各个晶粒的取向趋于一致,这就形成了晶体的择优取向。 (11)回复:在加热温度较低时,由于金属中的点缺陷及位错近距离迁移而引起的晶体某些变化。 (12)再结晶:冷变形金属由拉长的变形晶粒生成无畸变的新的等轴晶粒的过程。(13)二次再结晶: (14)热变形: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加工变形。 (15)蠕变:材料在高温下的变形不仅与应力有关,而且和应力作用的时间有关。(16)应变时效:低碳钢经过少量预变形后,如果去载后立即再行加载则不会出现明显的屈服平台;若在室温下放置一较长的时间或在低温下经过短时加热后在进行拉伸试验,则屈服点又复出现,且屈服应力提高。 (17)第二相强化:当第二相以细小弥散的微粒均匀分布于基体相中时,将会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 (18)固溶强化:合金在形成单向固溶体后,变形时的临界切应力都高于纯金属,这叫做固溶强化。 (19)再结晶后晶粒的大小由变形度和退火温度决定。 (20)回复和再结晶的驱动力是弹性畸变能,晶粒长大的驱动力是自身界面能。 填空 (1)位错宽度越窄,界面能越小,弹性畸变能越高,位错运动需克服的能垒越大,位错越难运动,派纳力越大。 (2)位错宽度主要取决于结合键的本性和晶体结构。 (3)位错只有沿着原子排列最紧密的面及原子密排方向上运动,派纳力才最小。面心立方金属和沿几何面(0001)滑移的密排六方金属,派纳力最小。 (4)最容易发生交滑移的是体心立方结构。 (5)任意两种类型位错相互交割时,只要形成割阶,一定为刃型割阶,割阶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穿过位错的柏氏矢量。 (6)固溶强化,两者原子的尺寸差别越大,溶解度越小,强化效果越大。

金属材料的断裂认识

金属材料的断裂 金属在外加载荷的作用下,当应力达到材料的断裂强度时,发生断裂。断裂是裂纹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1. 断裂的类型 根据断裂前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量的大小,可分为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韧性断裂:断裂前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断口呈暗灰色的纤维状。脆性断裂:断裂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断口平齐,呈光亮的结晶状。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过程的显著区别是裂纹扩散的情况不同。 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只是相对的概念,在实际载荷下,不同的材料都有可能发生脆性断裂;同一种材料又由于温度、应力、环境等条件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断裂。 2. 断裂的方式 根据断裂面的取向可分为正断和切断。正断:断口的宏观断裂面与最大正应力方向垂直,一般为脆断,也可能韧断。切断:断口的宏观断裂面与最大正应力方向呈45°,为韧断。 3. 断裂的形式 裂纹扩散的途径可分为穿晶断裂和晶间断裂。穿晶断裂:裂纹穿过晶粒内部,韧断也可为脆断。晶间断裂:裂纹穿越晶粒本身,脆断。 4. 断口分析 断口分析是金属材料断裂失效分析的重要方法。记录了断裂产生原因,扩散的途径,扩散过程及影响裂纹扩散的各内外因素。所以通过断口分析可以找出断裂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改进构件设计、提高材料性能、改善制作工艺提供依据。断口分析可分为宏观断口分析和微观断口分析。 (1)宏观断口分析 断口三要素:纤维区,放射区,剪切唇。纤维区:呈暗灰色,无金属光泽,表面粗糙,呈纤维状,位于断口中心,是裂纹源。放射区:宏观特征是表面呈结晶状,有金属光泽,并具有放射状纹路,纹路的放射方向与裂纹扩散方向平行,而且这些纹路逆指向裂源。剪切唇:宏观特征是表面光滑,断面与外力呈45°,位于试样断口的边缘部位。 (2)微观断口分析(需要深入研究) 5. 脆性破坏事故分析 脆性断裂有以下特征: (1)脆断都是属于低应力破坏,其破坏应力往往远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2)一般都发生在较低的温度,通常发生脆断时的材料的温度均在室温以下20℃。(3)脆断发生前,无预兆,开裂速度快,为音速的1/3。(4)发生脆断的裂纹源是构件中的应力集中处。

材料的疲劳性能

材料的疲劳性能一、疲劳破坏的变动应力 材料在变动载荷和应变的长期作用下,因累积损伤而引起的断裂现象,称为疲劳。变动载荷指大小或方向随着时间变化的载荷。变动载荷在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值称为变动应力,分为规则周期变动应力(或称循环应力)和无规则随 1 /2; min) 2 应力; ②不对称循环:σm≠0,-1σm>0,-10,r=0,齿轮的齿根及某些压力容器承受此类应力。σm=σa<0,r=∞,轴承承受脉动循环压应力;

④波动循环:σm>σa,0

②疲劳破坏属于低应力循环延时断裂,对于疲劳寿命的预测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③疲劳对缺陷(缺口、裂纹及组织)十分敏感,即对缺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因为缺口或裂纹会引起应力集中,加大对材料的损伤作用;组织缺陷(夹杂、疏松、白点、脱碳等)将降低材料的局部强度。二者综合更加速疲劳破坏 出现两个疲劳源。 (2)疲劳裂纹扩展区(亚临界扩展区)? 疲劳裂纹扩展区特征为断口较光滑并分布有贝纹线或裂纹扩展台阶。贝纹线是疲劳区最典型的特征,是一簇以疲劳源为圆心的平行弧线,凹侧指向疲劳源,凸侧指向裂纹扩展方向。近疲劳源区贝纹线较细密(裂纹扩展较慢),远

变形与断裂 2 江苏大学

单向静拉伸试验:是应用最广泛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之一。 1)可揭示材料在静载下的力学行为(三种失效形式):即:过量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 2)可标定出材料最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等。 拉伸力-伸长曲线 拉伸曲线: 拉伸力F -绝对伸长△L 的关系曲线。 在拉伸力的作用下,退火低碳钢的变形过程四个阶段: 1)弹性变形:O ~e 2)不均匀屈服塑性变形:A ~C 3)均匀塑性变形:C ~B 4)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B ~k 5)最后发生断裂。k ~ 弹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恢复到原形状或尺寸的变形。 特点:可逆性、单值线性、同相位、变形量小 本质:都是构成材料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从平衡位置产生可逆位移的反映。 弹性模量E :是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工程称材料的刚度. E 值越大,在相同应力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就越小。 弹性模量是结构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之一。 影响因素:1、键合方式 2、原子结构 3、晶体结构 4、化学成分 5.微观组织 6.温度 弹性模量 E 与切变模量 G 关系:(其中: ν-泊松比。) 比例极限σp :是材料弹性变形按正比关系变化的最大应力,即拉伸应力一应变曲线上开始 偏离直线时的应力值。 弹性极限:材料由弹性变形过渡到弹-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σe 后,便 开始产生塑性变形。 (比例极限σp 和弹性极限σe 与屈服强度的概念基本相同,都表示材料对微量塑性变形的 抗力,影响因素也基本相同。) 弹性比功ae :(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材料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一般用材料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物理意义: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几何意义:应力σ -应变ε曲线上弹性阶段下的面积。 欲提高材料的弹性比功:提高σe ,或降低 E 弹簧钢:含碳较高并添加Si 、Mn 等合金元素强化基体,经淬火+中温回火获得回火托氏体 组织及冷变形强化,以提高其弹性极限,使弹性比功ae 和弹性提高。 纯弹性体的弹性变形:只与载荷大小有关,而与加载方向和加载时间无关。 2E G ν=(1+)

金属--断裂与失效分析刘尚慈

金属断裂与失效分析(刘尚慈编) 第一章概述 失效:机械装备或机械零件丧失其规定功能的现象。 失效类型:表面损伤、断裂、变形、材质变化失效等。 第二章金属断裂失效分析的基本思路 §2—1 断裂失效分析的基本程序 一、现场调查 二、残骸分析 三、实验研究 (一)零件结构、制作工艺及受力状况的分析 (二)无损检测 (三)材质分析,包括成分、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四)断口分析 (五)断裂力学分析 以线弹性理学为基础,分析裂纹前沿附近的受力状态,以应力强度因子K作为应力场的主要参量。 K I= Yσ(πα)1/2 脆性断裂时,裂纹不发生失稳扩展的条件:K I<K IC 对一定尺寸裂纹,其失稳的“临界应力”为:σc=K IC / Y

(πα)1/2 应力不变,裂纹失稳的“临界裂纹尺寸”为:αc=(K IC/Yσ)2/π 中低强度材料,当断裂前发生大范围屈服时,按弹塑性断裂力学提出的裂纹顶端张开位移[COD(δ)]作为材料的断裂韧性参量,当工作应力小于屈服极限时: δ=(8σsα/πE)ln sec(πσ/2σs)不发生断裂的条件为:δ<δC(临界张开位移) J积分判据:对一定材料在大范围屈服的情况下,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强度由形变功差率J来描述。张开型裂纹不断裂的判据为: J<J IC K IC——断裂韧性;K ISCC——应力腐蚀门槛值 (六)模拟试验 四、综合分析 分析报告的内涵:①失效零部件的描述;②失效零部件的服役条件;③失效前的使用记录;④零部件的制造及处理工艺;⑤零件的力学分析;⑥材料质量的评价;⑦失效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⑧预防措施及改进建议等。

五、回访与促进建议的贯彻 §2—2 实效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强度分析思路 二、断裂失效的统计分析 三、断裂失效分析的故障树技术 第三章金属的裂纹 §3—1 裂纹的形态与分类 裂纹:两侧凹凸不平,偶合自然。裂纹经变形后,局部磨钝是偶合特征不明显;在氧化或腐蚀环境下,裂缝的两侧耦合特征也可能降低。 发纹:钢中的夹杂物或带状偏析等在锻压或轧制过程中,沿锻轧方向延伸所形成的细小纹缕。发纹的两侧没有耦合特征,两侧及尾端常有较多夹杂物。 裂纹一般是以钢中的缺陷(发纹、划痕、折叠等)为源发展起来的。 一、按宏观形态分为: (1)网状裂纹(龟裂纹),属于表面裂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应力状态等与

材料的疲劳性能

材料的疲劳性能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材料的疲劳性能,要求学生掌握疲劳破坏的定义和特点,疲劳断口的宏观特征,金属以及非金属材料疲劳破坏的机理,各种疲劳抗力指标,例如疲劳强度,过载持久值,疲劳缺口敏感度,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以及裂纹扩展门槛值,影响材料疲劳强度的因素和热疲劳损伤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目的是为疲劳强度设计和选用材料建立基本思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疲劳破坏的一般规律(重点) 2.金属材料疲劳破坏机理(难点) 3. 疲劳抗力指标(重点) 4.影响材料及机件疲劳强度的因素(重点) 5热疲劳(难点) 三.主要外语词汇 疲劳强度:fatigue strength 断口:fracture 过载持久值:overload of lasting value 疲劳缺口敏感度:fatigue notch sensitivity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fatigue crack growth rate 裂纹扩展门槛值:threshold of crack propagation 热疲劳:thermal fatigue 四. 参考文献 1.张帆,周伟敏.材料性能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束德林.金属力学性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3.石德珂,金志浩等.材料力学性能.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4.郑修麟.材料的力学性能.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5.姜伟之,赵时熙等.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 6.朱有利等.某型车辆扭力轴疲劳断裂失效分析[J].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0,24(5):78-81 五.授课内容

金属材料断口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金属材料断口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断口分析通常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过程,并且是应用多种仪器联合测试检验的结果,是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分析工作。因此需要严格的科学态度,精心地、有步骤地进行研究分析。 断口分析步骤: (1)所有试样的选择、鉴定、保存以及清洗; (2)宏观检验和分析(断裂表面、二次裂纹以及其他的表面现象); (3)微观检验和分析; (4)金相剖面的检验和分析以及化学分析; (5)断口定量分析(断裂力学方法); (6)模拟试验。 1 断裂构件的处理及断口的保存 在确定了断裂的金属构件后,就要采取措施把断口保存好,尽快制定分析计划。通常金属构件的断裂不止一个断口,有时要立即判断主断口有困难,此时应该把所有断件收集好,在收集过程中切勿把断口碰伤或对接,也不要在断口上使用防蚀涂层。保护和清理断口是断口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提。对断口和裂纹轨迹进行充分检查后方可进行清洗。 对于不同情况下的断口应该用不同方法处理: (1)大气中的新鲜断口,应立即放入干燥器内或真空干燥器内而不必清洗。 (2)对于带有油污的断口,首先用汽油,然后用丙酮、三氯甲烷、石油醚及苯等有机溶剂溶去油污,最后用无水乙醇清洗吹干。当浸没处理还不能去除油污时,可使用蒸汽或超声波方法进一步去除。 (3)在腐蚀环境下发生断裂的断口,通常在断口上覆盖一层腐蚀产物,这层产物对于分析断裂原因是非常有用的,但对断口形貌观察常常带来很大的麻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来考虑。因为有许多腐蚀产物容易水解或分解,因此进行产物分析要抓紧时间,同时不要进行任何清洗和处理。通常把带

有腐蚀产物的断口试样,先用X射线、电子探针、电子扫描显微镜或俄歇能谱仪进行产物分析,得出结论后去掉产物再观察断口形貌。 去掉腐蚀产物有时可采用干剥法。用醋酸纤维纸(称AC纸,由7%的醋酸纤维素、丙酮溶液制成厚度0.1~1mm的均匀薄膜)复型进行清理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是断口表面已经受到腐蚀的时候。将一条厚约1mm合适的AC纸,放在丙酮中泡软,然后拿起来放在断口表面上,在第一张条带的背后衬上一块未软化的AC纸,然后用夹子将复型牢牢地压在断口表面上,干燥后用小镊子把干复型从断口上揭下来。如果断口玷污得很厉害,可将复型操作重复进行,直到获得一个洁净无污染的复型为止。这种方法的一个优点,就是能将从断口上除去的碎屑保存下来,供以后鉴定碎屑使用。还可以用复型法达到长期保存断口的目的。 (4)断口表面不能用酸溶液清洗,以免影响断口分析的准确性。 (5)在潮湿空气中暴露时间比较长、锈蚀比较严重的断口,以及高温下使用的有高温氧化的断口,一定要去除氧化膜后才能观察,以避免假象。若用一般有机溶液、超声波洗涤和复型都不能洁净断口表面时,可采用化学清洗。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及氧化层情况可采用不同的化学清洗液。 2 断口的宏观分析 用肉眼、放大镜和实体显微镜对断裂零件进行直接观察与分析的方法,称为宏观分析,其放大倍数通常为100倍以下。 宏观分析的优点是:(1)简便、迅速,试样尺寸不十分受限制,不必破坏断裂零件;(2)观察范围大,能够观察与分析断裂全貌,即裂缝和零件形状的关系、断口与变形方向的关系、断口与受力状态(主应力或切应力)的关系;(3)能够初步判断裂起源位置、断裂性质与原因,缩小进一步分析研究的范围,可为确定进一步分析的取样部位和数量提供线索和依据。因此宏观分析是断裂故障分析中最方便、最常用、最主要的不可缺少的步骤和方法,是整个断裂故障分析的基础。 断裂分析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要确定断裂源的位置及裂纹的扩展方向。金属零件若已断裂成多块,则应把所有断块按原来形状拼起来,但要特别小心不能碰合,然后看其密合程度,密合得最差的为最早断裂,即主断口。分析断裂原因时,只需对主断口进行分析。

断裂损伤理论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_刘黎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02-0049-02 断裂损伤理论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收稿日期:2012-11-07作者简介:刘黎(1964-),女,工程师 刘 黎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 要:针对混凝土的断裂与损伤在工程中的普遍性,讨论了混凝土断裂损伤机理,介绍分析了几个经典模型,总结了断裂损伤理 论在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关键词:混凝土,断裂损伤力学,裂纹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断裂损伤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是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的简称。断裂力学是研究含裂纹固体介质的强度和裂纹扩展规律的学科,它采用均匀性假设,且假设仅在材料缺陷处不连续;损伤力学是研究材料内部存在错位、夹杂、微裂纹和微孔洞等分布缺陷时,在外荷载作用下损伤的演化规律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二者共同描述了结构从原有缺陷到宏观裂纹形成继而断裂的 全过程。1961年M.Kaplan 首先运用断裂力学方法分析混凝土裂缝[1], 后来许多学者对缝端微裂缝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3] 。本文探讨混凝土的断裂损伤机理,并对断裂损伤力学在混凝土中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1混凝土中的断裂损伤过程混凝土中存在大量微孔洞和微裂纹,这些裂纹可分为随机分布的微裂纹和有一定方向的宏观裂纹,其材料在受到外部荷载或 内部温度应力等作用时, 加剧了混凝土缺陷的扩大、延伸、汇合,原有的裂纹尖端骨料界面的微裂纹也会扩展并绕过骨料不断发 展,随着荷载增加,材料在成型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裂缝就会内外贯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在混凝土成型时存在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缺陷,一方面是导致宏观裂缝萌生的根源,另一方面对主 裂缝起到了屏蔽和劣化的双重作用[4] 。2混凝土断裂损伤力学的研究现状2.1混凝土断裂力学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很多研究学者进行各种断裂模式(张开型、滑开型、撕开型、复合型)的试验研究以及断裂韧度的测试,提出了一系列应 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和经验断裂判据,主要成果有:A.Griffith [5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 面积内无一根柱子,实现了业主梦寐以求的大空间。同时,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结构工程师所构思的结构总体系应有一个多道防线、刚柔结合的理想刚度目标。即具有一定大的刚度和承载力抵御风荷载和规范设防烈度水准的地震作用,以及在第一道防线的有意识屈服后,在结构变柔的同时仍具有足够大的弹塑性变形能力和延性耗能能力来抵御可能遇到的罕遇大地震。 其次,在初步设计阶段,要正确把握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 必须掌握各种结构体系的近似计算方法。英国工程师A.L.L.Baker 讲过:工程师所掌握的最佳计算方法,应该是运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计算方法。而近似的计算方法就是对一个结构工程师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能力的最基本的要求。例如,对于框架结构体系,必须掌握的近似计算方法为: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直接弯矩分配法,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法。同时,结构工程师还必须了解抗侧力构件的变形近似计算,通过获取不同抗侧力结构(或构件)之间的相对刚度比较概念,来大致估算建筑物的变形,以便于提出或比较各种可行的结构总体方案。 最后,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仍然要注意把握和运用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例如,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超过了规范 的限值, 我们要结合具体设计综合判断。众所周知,规范控制轴压比限值的目的:要求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截面达到具有较好延性 功能的大偏心受压破坏状态,以防止小偏心受压状态的脆性破坏。同时我们知道,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截面延性功能的因素除轴压比外,还有框架柱的配箍特征、核心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纵向钢筋承担截面轴压的能力、框架柱的截面形状等因素,轴压比限值的大小必须根据具体工程设计综合所有因素进行一定程度的合理调整。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始终坚持概念设计的理念,既不盲目照搬规范,也不盲从于一体化计算机结构设计程序,任其随意摆布;只有始终坚持概念设计的理念,才可能不断地追求尽善尽美的设计思想,而其结构的概念、经验、判断力和创造力才会随年龄与实践的增长而越来越充实,其设计成果才能不断创新。参考文献:[1]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2]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3]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S ].[4]高立人.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社, 2005.On exploration for conception design for high-rise buildings SUN Jian-wen (Jincheng Jinfangyuan Building Inspection Co.,Ltd ,Jincheng 048000,China ) Abstract :The paper indicates how to learn the concept design for the high-rise buildings at various stages of the design ,and has the primary un-derstanding for the concept design of the high-ris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so as to extend and grasp the concept desig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s in future. Key words :concept design ,regulation ,integrated computer structural design program · 94·第39卷第2期2013年1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9No.2Jan.2013

金属塑性变形与断裂

金属材料塑性变形与断裂的关系 摘要:金属的断裂是指金属材料在变形超过其塑性极限而呈现完全分开的状态。材料受力时,原子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当局部变形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原于间结合力遭受破坏,使其出现了裂纹,裂纹经过扩展而使金属断开。任何断裂都是由裂纹形成和裂纹扩展两个过程组成的,而裂纹形成则是塑性变形的结果。金属塑性的好坏表明了它抑制断裂能力的高低。 关键词:塑性变形解理断裂准解理断裂沿晶断裂冷脆疲劳应力腐蚀 氢脆高温断裂 一、解理断裂与塑变的关系 解理断裂在主应力作用下,材料由于原子键的破断而产生的沿着某一晶面的快速破断过程。解理断裂的的产生条件是位错滑移必须遇到阻力,且位错滑移聚集到一定程度。断裂面沿一定的晶面发生,这个平面叫做解理面。解理台阶是沿两个高度不同的平行解理面上扩展的解理裂纹相交时形成的。形成过程有两种方式:通过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交形成;通过二次解理或撕裂形成。 第一种,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台阶,裂纹继续向前扩展,与许多螺型位错相交便形成众多台阶,他们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交汇,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异号台阶相互抵消,当汇合台阶足够大的时候便在电镜下观察为河流状花样。 第二种,二次解理是指在解理裂纹扩展的两个互相平行解理面间距较小时产生的,但若解理裂纹的上下两个面间距远大于一个原子间距时,两解理裂纹之间的金属会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结果由于塑性撕裂而形成台阶,称为撕裂棱晶界。舌状花样是由于解理裂纹沿孪晶界扩散留下的舌头状凹坑或凸台。 从宏观上看,解理断裂没有塑性变形,但从微观上看解理裂纹是以塑性变形为先导的,尽管变形量很小。解理断裂是塑性变形严重受阻,应力集中非常严重的一种断裂。 二、准解理断裂与塑变的关系 准解理断裂介于解理断裂和韧窝断裂之间,它是两种机制的混合。产生原因:

断裂与损伤力学发展与理论

1.断裂与损伤力学的发展过程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2.材料疲劳损伤机理以及断裂力学基本分析方法。 3.新材料复合材料的损伤以及断裂破坏基础理论。 1、 断裂与损伤力学的发展过程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1.1 断裂力学的发展简史及要解决的问题 断裂力学理论最早是在1920年提出。当时Griffith 为了研究玻璃、陶瓷等脆性材料的实际强度比理论强度低的原因,提出了在固体材料中或在材料的运行过程中存在或产生裂纹的设想,其内容是:结构体系内裂纹扩展,体系内总能量降低,降低的能量用于裂纹增加新自由表面的表面能,裂纹扩展的临界条件是裂纹扩展力(即应变能释放率)等于扩展阻力(裂纹扩展,要增加自由表面能而引起的阻力)。很好地解释了玻璃的低应力脆断现象。计算了当裂纹存在时,板状构件中应变能的变化进而得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果:=a c δ常数。 其中,c δ是裂纹扩展的临界应力;a 为裂纹半长度。他成功的解释了玻璃等脆性材料的开裂现象但是应用于金属材料时却并不成功。 1944年泽纳(Zener)和霍洛蒙(Hollmon)又首先把Griffith 理论用于金属材料的脆性断裂。不久欧文(Irwin)指出,Griffith 的能量平衡应该是体系内储存的应变能与表面能、塑性变形所做的功之间的能量平衡,并且还指出,对于延性大的材料,表面能与塑性功相比一般是很小的。同时把G 定义为“能量释放率”或“裂纹驱动力”,即裂纹扩展过程中增加单位长度时系统所提供的能量,或裂纹扩展单位面积系统能量的下降率。 1949年Orowam E 在分析了金属构件的断裂现象后对Griffith 的公式提出了修正,他认为产生裂纹所释放的应变能不仅能转化为表面能,也应转化为裂纹前沿的塑性应变功,而且由于塑性应变功比表面能大得多以至于可以不考虑表面能的影响,其提出的公式为 =a c δ=2/1)/2(λEU 常数 该公式虽然有所进步,但仍未超出经典的Griffith 公式范围,而且同表面能

疲劳与断裂

疲劳与断裂 1 解释下列概念 疲劳低温疲劳热疲劳韧- 脆转化温度氢致断裂疲劳强度蠕变强度 2 试述疲劳失效的特点。 3 分析材料高温下的失效方式。 4 简述氢脆的类型。 5 试述氢致开裂机理。 习题答案: 1 解释系列概念:疲劳、低温疲劳、热疲劳、韧-脆转化温度、氢致断裂、疲劳强度、蠕变强度 解:疲劳是指材料或构件在交变应力(应变)作用下发生的破坏。 低温疲劳是指在室温以下工作的材料或构件所发生的疲劳破坏现象。目前还没有关于低温疲劳的确切定义。 热疲劳是指由于温度的变化形成的变动热应力引起的疲劳。 韧-脆转化温度是指材料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的温度TK,也称为冷脆转化温度。 氢致断裂是指材料由于受到含氢气氛的作用而引起的断裂,也称为氢脆断裂,简称氢脆。 疲劳强度一般称为疲劳极限,它是疲劳曲线水平部分所对应的应力,表示材料经受无限多次应力循环而不断裂的最大应力。 蠕变强度一般称为蠕变极限,它是高温长时期载荷下材料对变形的抗力指标,有两种表征 方法:一种是在给定温度下,规定时间内产生一定蠕变总量的应力值,以(MPa)表示; 另一种是在一定温度下,产生规定的稳态蠕变速率的应力值,以(MPa)表示。 2 试述疲劳失效的特点。 解:疲劳断裂与静载荷作用下的断裂不同,有其本身的特点: (1) 疲劳断裂表现为低应力下的破坏断裂。 (2) 疲劳破坏宏观上无塑性变形,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3) 疲劳是与时间有关的一种失效方式,具有多阶段性。 (4) 与单向静载断裂相比,疲劳失效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缺陷更加敏感。 (5) 疲劳失效受载荷历程的影响。 3 分析材料高温下的失效方式。 解:材料高温下的失效方式主要有三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