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叙事结构下的符号学分析

叙事结构下的符号学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d9452095.html,

叙事结构下的符号学分析

作者:唐筱妍

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09期

【摘要】本文主要以叙事理论和符号学的方法浅析《小丫跑两会》在信息传播中构筑的品牌形象,探讨其在经济类电视新闻中的独到之处以及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小丫跑两会》叙事学符号学品牌分析

《小丫跑两会》是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配合两会报道创办的王牌节目,自开办至今11年间,它打破传统的两会会议报道形式,将《经济半小时》一贯关注和最擅长的民生调查,结合两会热点,进行梳理。在主持人极富亲和力的主持下,《小丫跑两会》正逐渐成为每年两会期间,百姓与代表委员无障碍沟通的良好渠道。本文将从叙事学和符号学的角度分析该节目的成功之路。

一、叙事理论框架下看《小丫跑两会》

施拉姆认为,我们看新闻是透过新闻叙事来确认自己与社会之间具有某种心理或文化的联系。两会的意义重大,不仅在于一府两院的工作需要在这里汇报,经历审议,更表现为是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意见表达和交锋的场所。面对国人的参政热情、民众对于两会提案之于自身利益的关注,《小丫跑两会》紧紧抓住了公众与社会间的紧密联系,讲述着两会的故事。

故事是无数的故事在有限的故事结构中被讲述的,在正常情况下,讲述者因为故事的多样性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样态,因而故事前后顺序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叙事者的叙事态度。从节目的内容上看,今年《小丫跑两会》播出内容大致如右表:

叙事理论主要研究故事文本中的三个问题:故事、说故事——用什么语言和方式说、故事时间。从右表的统计可以看出,除去最后一期的回顾式节目,在短短十天的节目播出顺序上,《小丫跑两会》打破了地域限制,放弃了从沿海到内陆或是由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的叙事顺序,而是兼顾东南西北,决不厚此薄彼。并借助各省市自身特点,迂回重复主题关键词,体现了CCTV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的主流媒体的价值观,保证了故事的客观性、全面性与完整性。从编排内容上看,《小丫跑两会》以百姓最关心的房产问题开篇,连续两天探讨人民住有所居的问题,体现了栏目对社会热点、公众利益焦点的关注,有利于获得受众认同,为日后节目的收视率打下基础。在之后的节目中,《小丫跑两会》紧紧跟进社会变革进程,通过画面、语言给受众讲述科技促进省市产业转型,风力、水力等能源利用的经济版图大好前景。

叙事学家认为,一个完整的叙事文本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故事,内容或一连串事件(行为、事件)加上我们可以称之为存在的东西(人物、环境);另一个是话语,即表达,使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