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正镶白旗游牧文化展览专业合作社游牧旅游文化用品展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正镶白旗游牧文化展览专业合作社游牧旅游文化用品展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正镶白旗善达游牧文化展览专业合作社

游牧旅游文化用品展览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正镶白旗善达游牧文化展览专业

合作社

三、项目主管单位:正镶白旗民族宗教事务局

四、项目负责人:乌力吉巴雅尔

五、项目建设地点:正镶白旗伊克淖尔苏木巴音敖包嘎查

六、项目建设期:1年(2015年1月—2015年12月)

七、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1处、210平方米的展览室,购置2座蒙古包(8米);购置、收集牛皮水兜、马嚼子、马烙印、马笼头、马跘、毛褡裢、毛口袋、蒙古包桌、蒙古刀、木钵、木食盘、木驮桶、奶酒蒸锅、奶皮篓、鼻烟壶、鼻烟壶袋、茶臼、炒米盒、炒米勺、顶针、骨绳举、骨锥、灌药具、黄羊角解绳具、泯壶、柳编水兜等展览用品。

八、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为正镶白旗善达游牧文化展览专业合作社,该社成立于2014年11月,是由正镶白旗伊克淖尔苏木巴音敖包嘎查党支部书记乌力吉巴雅尔带领该嘎查5户牧民成立的一个合作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

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登记,法人代表为乌力吉巴雅尔。合作社社员注册资金120万元人民币。主要从事:文化旅游,体验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用品、生活用品展览,工艺品、民族用品销售等。

九、项目资金分配及来源

项目总投资估算76.50万元,其中:申请自治区民委资金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65.36%;合作社自筹26.50万元,占总投资的34.64%。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所属文化行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研究作为我旗传承的项目。首先我们从研究蒙古族的文化入手进行阐述。

(一)游牧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草原游牧文化内涵深刻,内容颇多,以各种载体表达出的内容无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调。游牧是他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形式,它对草原文明的产生、形成及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蒙古史》中曾经有这样的记载“各部落各有其地段,有界限之,在此段内,随气候迁徙,春季居山,冬近则归平原”。游牧民族为了减少对草地的过度利用,牧民们总结出了许多畜牧经验,据不同畜群的习性、种类和特征进行移牧、轮牧和游牧,随季节而移动;水是生命之源,牧场一般限于沿河流湖泊一带的地方,以保证有足够的水来放养牲畜;草是牲畜唯一的食物来源,为了保护草地,他们每一块牧场承载的牲畜种类和数量是有限定的。因此,勤劳坚强的民族,不怕严寒酷暑频繁倒场(夏季在夏营盘地放牧,秋季牧民赶着牲畜、带着生活用品迁徙到冬营盘地,第二年春又回到夏营盘地,年复一年的在大草原上流动),通过流动给被牲畜啃食踩踏过的草地一个可以休养生息

进而恢复的机会。这种看似简单的生产活动似乎没有什么深刻的哲学道理,事实上恰恰相反,游牧不但可以使牧业生产适应干旱大风的草原生态系统的自然气候条件,更重要的是保护了严酷自然气候条件下的脆弱草原自然生态系统不会因受到过大的放牧压力而遭到破坏。单从这一点来讲,游牧可以说是保护草原的一种“文化生态样式”,保证了草原优良牧草的生生不息、维系了生命之源――水资源的永不枯竭。

(二)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蒙古族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草原游牧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蒙古族生活的特殊自然环境为他们提供了独特的衣食来源。传统的蒙古族饮食主要有四类,即红、白、面和茶。这些都是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特色的名贵佳肴,同时,也体现了蒙古族人的热忱和豪放。

(三)蒙古族的宗教信仰

信仰或者图腾,同样也是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而以草原为家园的蒙古民族,信奉“天”和“地”,这种信仰是蒙古人尊重自然、保护美好家园的比法律更具效力的动因之一。千百年来,蒙古人以一个普遍的信条蕴含于草原游牧文化当中,那就是“万物有灵”的意识观念。对于蒙古族来讲,几乎所有的自然现象和自然力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贯穿在蒙古草原的自然崇拜文化当中。蒙古人“祭天拜天”,在他们朴实的生态

意识里“世界万物以天为根”,他们认为“天”主宰着一切,赐予他们幸福与困苦,因此,在蒙古民族“其俗最敬天地,每事必称天”,把“天”拟人化为“慈悲仁爱的父亲”,同时,他们也“敬地”,把“地”看作“乐善好施的母亲”。为了用具体的行动表达他们对天和地的尊重,蒙古草原牧人还选取自然物――河、山(土地)、木(植物)作为崇拜和祭祀的对象,通过这些自然物以寄托他们愿望。由此,蒙古民族对自然物的尊重与保护的意识便建立起来,他们从来都忌讳在地上乱砍滥伐,不乱开采山石,不乱采摘果实,把河当成圣河,河水不能饮用和污染,鱼虾不可捕捞和食用等等,这些图腾形式,表明草原牧人已经认识到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他们尊重自然,希望得到大自然的护佑,而正是蒙古人对“天”和“地”的图腾崇拜,使他们保护着自己的家园――茫茫无际的大草原,千百年来富饶、美丽而又神奇。

(四)蒙古人的“马”文化

马是草原上的五畜(马、牛、绵羊、山羊、骆驼)之一,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无论男女老少都是骑马好手,每天都离不开马。因此,人们称蒙古民族是“马背民族”、“马上行国”。蒙古民族崇拜苍天,认为马是天上掉下来的神骘,没有马,牧人就失去了神明,依此来表达蒙古牧人对骏马的推崇和依赖。马之所以被蒙古人崇拜,其原因在于马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一,马既是游牧生产中重要的生产工具,也是生产对

象,还是民族富有的标志和财源。牧人放牧、骑乘、迁徙需要马,经营草原,维系草原牧区经济顺畅发展同样要靠马。除了牧业生产所需,马还能为蒙古人提供美好的食物,马奶在各种牲畜的乳汁中为上乘,马奶酒也被尊称为“元宝浆”。

马在蒙古历史上的作用不仅如此,作为马上民族,蒙古铁骑曾经席卷了整个欧亚大陆,先后有四十多个国家,七百多个民族都归服于大蒙古帝国。因此,马为蒙古人赢得了震惊世界的荣耀。

(五)蒙古民族与“敖包文化”

“敖包”蒙古语为“堆子”、“石碓”等意思。敖包,一般都堆积在山头,起到路标的作用。敖包形式大体相似,在圆坛之上,堆积石头呈锥形,上面插着一些树枝。敖包个数不等,由单个敖包的,也有敖包群。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就有著名的贝子庙十三敖包。

蒙古人祭拜敖包与蒙古民族对“天”和“地”的崇拜密不可分。他们把敖包当作神的化身,他们崇拜、祭祀、赞美诸神,其目的是为了祈求神灵“赐予幸福、消除恶魔”。从这一点来看,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已与尊重已经到了极致。

(六)蒙古民族艺术

游牧的生产方式必然在长期的凝结中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以蒙古长调为最位代表。蒙古长调可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

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美学的感悟。它集中体现了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特点,并与蒙古语言和文学等息息相关。长调歌词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而对这些草原特有的景色,只有悠远的长调才能绝妙地加以表现。蒙古长调的唱法以真声为主,它感叹自然、讴歌母爱、赞美生命、诉说爱情,它把蒙古民族的智慧及其心灵深处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艺术源于生活,蒙古民族艺术形式多样,但无不淋漓尽致的体现着马背民族的勇敢和智慧,无不书写着蒙古族热爱草原热爱家园的思想情愫,表达着“天人合一”的自然生存与发展之法则。

(七)以热情好客而备受赞誉的民族

蒙古民族因热情好客而被其它民族的人们赞誉,成为蒙古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这一美德仍然保留在我们蒙古民族人民的生活当中。蒙古人招待客,首先摆上白食和奶茶,喝完奶茶后敬酒,随后端上手抓羊肉,贵客则上整羊,在待客过程中还有一系列的规矩和习俗。

锡林郭勒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各族人民劳动、生活、繁衍的地方。苏尼特右旗、多伦县、镶黄旗和东乌珠穆沁旗境

内都发现了新旧石器时代人类生存的遗址,在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境内都发现了原始文化遗迹。这里有始建于秦、辽、金代的古长城遗址,有突厥人留下的神秘的石人,有明成祖朱棣当年北征时期驻扎军队的地方,并铭碑“玄石坡” “立马峰”,有元朝陪都上都城遗址。有自治区四大庙宇之一的古刹贝子庙,有恐龙墓地。近年新挖掘出的查干诺尔龙化石是目前亚洲最大,最完整的恐龙化石。近年来,标志性建筑蒙元文化苑更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永久性见证。锡林郭勒盟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自成体系,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讲究礼仪的传统习俗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积淀了较为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各种文化资源保存完整,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丰富文化资源。

本项目在行业定位上积极响应了政府对社会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需求,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正镶白旗的察哈尔民族文化的地位,研究蒙古族游牧文化生活,为优势民族文化产业品质的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对民族文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正镶白旗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著名蒙古族天文历法学家、数学家、地理测绘学家明安图的故里,项目通过挖掘察哈尔民族文化,蒙古族游牧文化,推动正镶白旗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项目的实施、民族文化的保护、游牧文化的传承,对推

动全旗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将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本项目将进一步推动察哈尔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互动,促进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蒙古族原始文化,让蒙古族后人知道先辈的古老文化,进一步提升正镶白旗文化大旗的整体功能和规模。

(二)是正镶白旗民族文化产业升级的需要

研究蒙古族游牧文化工作是锡林郭勒盟重要的文化保护工作。项目的实施将充分挖掘蒙古族游牧文化遗产价值,承接锡林郭勒盟地区文化产业升级的使命,实现游牧文化的了解向体验式文化的转型,极大地提升察哈尔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察哈尔民族文化的层次,让更多的人了解蒙古族历史,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三)是打造文化品牌的需要

该项目符合正镶白旗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项目,打造文化品牌的正镶白旗生态环境优异,文化资源丰富,是锡林郭勒盟文化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但由于文化产品过于单一,文化发展基础薄弱,资源价值没有发挥最大化的效益。正镶白旗保护的游牧文化项目,实施后将极大地推动全旗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是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需要

该项目是正镶白旗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战略需要。正镶白旗明安图镇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市场巨大的潜力完全符合打造蒙古族游牧文化项目的选址条件。项目通过对游牧文化

用品进行展览,加大宣传力度,成立游牧文化用品展览协会等多种形式,把保护游牧文化用品,建设成保护和效益提高同步并进的项目。正镶白旗游牧文化展览项目的建设和保护项目,必将成为全旗新的利润增长点,带来良好的收益。通过项目实施,带动旅游业和二、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域地理位置

项目建设地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该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锡林郭勒盟的西南部,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农牧业结合旗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级贫困旗(2011年10月列入)。东与正蓝旗为邻,南与太仆寺旗、河北省康保县接壤,西与镶黄旗、乌兰察布盟化德县相交,北靠苏尼特左旗。南临京津冀发达地区,北靠大草原,东西连接蒙东、蒙西经济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距离环渤海经济圈最近的地区。

二、自然条件

全旗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干旱草原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草原气候。是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明安图镇。地理座标东经114°05′-115°37′;北纬42°05′-43°15′。海拔高度在1200-1400米之间,位于正镶白旗中南部的明安图镇满达拉图嘎查罕海日罕山、额里图科技示范园区刀棱山,海拔高度分别为1764米和1660米。

三、基础设施条件

(一)能源:正镶白旗内有3座35KV的变电站,并与华北电网联通,化德——正镶白旗220KV西电东输工程已建成投入

使用,为当地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能源环境。

(二)交通:项目区临近河北省、山西省、京津二市,区内与集宁市、呼包二市及锡林浩特市临近,省际通道、满沽线两条公路纵横途径我旗,集通铁路横贯旗南部并在旗所在地明安图镇设立了二级站,为集通铁路五大站之一;正镶白旗境内铁路87.3公里,与自治区东部的通辽市、赤峰市,西部的集宁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直接贯通。旗政府驻地明安图镇东距赤峰市417公里,西距集宁市244公里,南距张家口市205公里,北距锡林浩特市237公里,距首都北京420公里,距207国道66公里,全部有公路相通。客运班车直达北京、石家庄、张家口、呼和浩特、锡林浩特。省道308线在本旗南部境内横穿而过,并途经明安图镇,交通较便利。项目区距旗政府驻地明安图镇110km,乌善公路横贯全嘎查,是连通正镶白旗北部的乌兰察布和伊克淖尔苏木的主要交通要地,公路通路里程9公里。

(三)邮电通讯:旗内电信实现了市话交换程控化,长途数字光缆化,并进入国际国内长途直接网,与全世界179个国家、地区及全国所有进入直拨网的省、市、县直拨通话。移动电话覆盖全部苏木镇,并与全国联网。

四、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正镶白旗全旗南北长112公里,东西宽88公里,全旗总面积6229平方公里(934万亩),现有可利用草场760万亩,耕地13.6万亩。全旗总人口72729人,其中:汉族50579人,蒙

古族21359人,其他少数民族791人。占全盟人口的13.93%。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由蒙、汉、满、回、藏、达斡尔等民族组成。旗政府所在地明安图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2013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3.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74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6亿元,财政总支出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1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98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800元。

五、建设优势分析

(一)政策环境和人文优势: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文化发展的意见;锡盟盟委、行署关于全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意见;正镶白旗党委、政府关于全旗文化发展的有关政策等,凡此一系列相关政策都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全旗主要矿产资源有油气、铁、铅锌、花岗岩、石灰岩、萤石、芒硝等矿产资源丰富。正镶白旗临近锡林浩特市、乌兰察布市、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是著名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和台湾当代著名诗人、画家席慕容的故乡。从1945年建旗以来,借助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在发展民族文化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资源优势:正镶白旗是察哈尔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具有深厚的察哈尔文化底蕴。是历史名人明安图、格布西·洛桑楚臣的故乡。正镶白旗的文化资源丰富,有布日都庙、宝日陶勒盖庙等文化遗产,蒙古族游牧文化记载着正镶白旗的历史发展,反应了当时牧民的现实生活。对研究蒙古族游牧文化具有良好的资源环境。

(三)科技支撑条件

项目建设单位的依托单位为旗文化体育局和所属的二级站所,文化体育局通过几次的改革重组,是全旗的文化产业的组织领导行政机构,二级站所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科技研发工作,文化体育局的站所现有节目编辑、采编、撰稿、摄像、演艺等中级以上技术人员30多名。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实施的技术问题。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点、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选址原则

项目的选址在正镶白旗伊克淖尔苏木巴音敖包嘎查,这里距旗政府驻地明安图镇110km,夏秋季气候舒适,环境优美,适合发展游牧文化展览。并根据以下原则综合考虑确定:

1、根据专业合作社牧民草场的情况,在牧民承包草场区域范围内进行游牧文化展览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2、专业合作社拥有天然草场、沙地等旅游资源,可就地取材发展旅游业;

3、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供水、供电条件;

4、注意合理使用土地、节约用地、保护草场和植被。

二、建设地点及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地点在正镶白旗伊克淖尔苏木巴音敖包嘎查,项目承担单位为正镶白旗善达游牧文化展览专业合作社,该社成立于2014年11月,是由正镶白旗伊克淖尔苏木巴音敖包嘎查党支部书记乌力吉巴雅尔带领该嘎查5户牧民成立的一个合作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登记,法人代表为乌力吉巴雅尔。合作社社员注册资金120万元人民币。

主要从事:文化旅游,体验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用品、生活用品展览,工艺品、民族用品销售等。

项目法人代表乌力吉巴雅尔,男,蒙族,51岁,大专文化。正镶白旗伊克淖尔苏木巴音敖包嘎查书记,2014年11月带领嘎查牧民组建正镶白旗善达游牧文化展览专业合作社,在正镶白旗工商管理局正式登记注册,该同志任合作社理事长。

三、项目建设目标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要以合作社牧民增收、畜牧业增效、稳定解决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温饱尽而脱贫致富为目标。通过对蒙古族游牧文化用品的保护和挖掘其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增收的目标,推进全旗文化建设,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文化保护,经济发展,多种产业得到带动的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游牧文化历经千年流传至今,现在蒙古族青年已经对蒙古族的游牧文化了解甚少。通过实施游牧文化展览项目,得到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落实保护责任制,完善保护制度和措施,从而达到保护蒙古族远古游牧文化目的。

四、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1、建设1处、210平方米的展览室,购置2座蒙古包(8米),制作展柜;

2、展览室主要展览

牛皮水兜、马嚼子、马烙印、马笼头、马跘、毛褡裢、毛口袋、蒙古包桌、蒙古刀、木钵、木食盘、木驮桶、奶酒蒸锅、奶皮篓、鼻烟壶、鼻烟壶袋、茶臼、炒米盒、炒米勺、顶针、骨绳举、骨锥、灌药具、黄羊角解绳具、泯壶、柳编水兜等。

五、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的建设工期为1年,分两个建设期:

第一阶段为2015年1月-2015年4月,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包括可研报告编制、评审,立项,资金筹措。

第二阶段为2015年5月初—7月,建设游牧文化用品展览室,搭建蒙古包,制作展柜等;

第三阶段为2015年8月—10月,购置、收集牛皮水兜、马嚼子、马烙印、马笼头、马跘、毛褡裢、毛口袋、蒙古包桌、蒙古刀、木钵、木食盘、木驮桶、奶酒蒸锅、奶皮篓、鼻烟壶、鼻烟壶袋、茶臼、炒米盒、炒米勺、顶针、骨绳举、骨锥、灌药具、黄羊角解绳具、泯壶、柳编水兜等游牧文化展览用品;

第四阶段为2015年11月—2015年12月,组成验收小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验收。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一、投资估算

(一)投资总额

项目总投资为 76.50万元,投资争取上级资金和合作社自筹资金构成。

(二)投资估算

1、建设1处、210平方米的展览室,每平方米投入1500元(包括装修),投入31.5万元。

2、购置2座蒙古包(8米),每座投入5万元,投入10万元;包内设备、设施投入5万元,共计15万元。

3、制作展柜投入10万元。

4、购置、收集展览室牛皮水兜、马嚼子、马烙印、马笼头、马跘、毛褡裢、毛口袋、蒙古包桌、蒙古刀、木钵、木食盘、木驮桶、奶酒蒸锅、奶皮篓、鼻烟壶、鼻烟壶袋、茶臼、炒米盒、炒米勺、顶针、骨绳举、骨锥、灌药具、黄羊角解绳具、泯壶、柳编水兜等展品投入20万元。总计投资76.50万元。

二、资金筹措方案

(一)上级资金:申请自治区民委资金50.00万元,占总投

资的65.36%。

(二)自筹资金及来源:合作社自筹资金26.50万元, 占总投资的34.64%,合作社自筹资金来源,主要由实施项目的合作社社员按不同规模自筹解决。

(三)上级资金支持环节:上级资金50.00万元主要用于游牧旅游文化设备购置和展厅建设。为了保障项目资金在管理上的规范、安全、有效,项目资金在管理模式上严格按照开设专户、设立专帐、设置专人、封闭运行的“三专一封闭”的模式进行管理。项目法人要提高思想认识,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上负全面责任。接受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基础管理。

第六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一)销售收入估算: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 50.00万元,本项目计算期为5年,包含建设期 1 年和运营期4年,计算期第2年开始对游牧文化用品进行展览。结合项目定位与优势及收入情况,对未来,4年运营期的经营收入预测如下:展览收入30万元,餐饮收入20万元,年平均营业收入达到50万元;

(二)利润估算

根据对营业收入预测,年人员工资12万元,管理费用7.2万元,水电、燃料费5万元,房屋、设备折旧费3万元,修理费2万元,其他费用0.8万元,共计费用30.00万元。项目估算期内净利润估算如下:年平均净利润为20万元。

(三)纯利润

年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50.00万元-30.00万元=20.00万元。

(四)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净利润÷总投资×100%=20.00万元÷76.50万元×100%=26.14%,项目3.8年可收回成本。

展会展台设计要求表

展台设计说明 附录: 展览展示的一些基本材料 展览展现材料: (一)、大概全体展览展示材料: 防水板钢构造玻璃木地板地毯阴光板钢架构造有机片;

弹力布网眼布灯箱布;防火板:一般防火板,推丝防火板,各种木纹,石材纹理, 名义有凸凹纹理的防火板,透光板(后果相似透光石)。 铝塑板:(曲折的幅度很小):各种色彩,各种金属纹理。 有机片:各种色彩,可曲折。有透亮和不通明的。有时能够替换玻璃用。 钢构造:重要用于小构造的制造战支持。通常皆非铁架喷银替换不锈钢的后果。 注:板材通惯例格1200*2400。 (二)、美工局部展览展示材料: 喷画: 相纸写伪喷绘:展板,贴绘 保害布(灯箱布)喷绘:灯箱,绷布(有时在场馆的限度停,可取代弹力布,然而保弊布没有弹性) 灯箱片(红色透光,不通明有机片):用于灯箱衬顶。 网眼布:通常喷画之先用于装潢的作用较大。 及时贴:向胶。通常有三种: 透光荣:透暗,色彩娇艳,高亮,正光。 荧光及时贴:不通明,高明,正光,色彩娇艳。 一般及时贴:详。 领光字: 有机灯箱字:镂空板材,内卸夜光灯管,中装无机片制造的平面字(或logo) 有机霓虹灯字: 有机片平面字,反面盘霓虹灯管 镂空领光字:防水板或其余板材作败盒子情势,镂空没图形,内卸透光有机片,击夜光灯管.(三)、灯光中用到的展览展示材料: 一般灯光:筒灯,射灯(幼臂,缺臂),日光灯管,太阴灯。 高等灯光:金卤筒灯,金卤射灯,舞台灯,电脑灯。 注:电脑灯种种很多能够击进去各种有图案的灯光后果,图案否以扩展放大。。。。。。(四)、A V中用到的展览展示材料: (1)电视墙:重要用于演示和表演,运动。装备音响。 每块电望墙或许尺寸60*90,通常应用的数目是 2*2,3*3,4*4,厚度800mm,前面设置操作间,操作间的入浅不失多于1500mm。 (2)等离子(plasma):作用大体共于电视墙,通常悬挂装置或挂装在墙体上, 也可吊装,共时装备音响。42寸运用较为普遍,大大为1060*640。 (3)LED:相似于银行,机场的电子显示屏,可拼装成免意大大, 色泽娇艳,用度高于电视墙,使用更为机动。

2019 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

2019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 入选人员名单(479人) 北京市(6人) 贺玉玲北京妫水人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王全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 张强北京创新长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王大磊北京市蒲洼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李克俊北京槐井石舍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王唯伊北京蜜蜂大世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6人) 胡金领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郭家沟村 孟凡全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 韩克胜天津洛基陶瓷制品有限公司 赵绍军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赵庄子村 王宝义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常州村 李锁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毛家峪村 河北省(20人) 王现增河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孙良君沧州神然生态观光园有限公司 刘文福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滦阳镇铁门关村 任东海平山林溪谷农宅旅游专业合作社 梅静河北听松旅游文化有限公司 杨卫青河北水岸潮白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金松河北古早清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王国壮秦皇岛国世缘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陈春芳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刘金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南桥镇东安太庄村路景涛河北云乡居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乔章友河北绿坤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董连吉秦皇岛乡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刘会林容城县月霖园餐饮文化有限公司 王淼永清县艳阳农宅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 薛春美衡水盐河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张翼飞顺平县望蕊鲜桃农民专业合作社 高玉双河北省唐山迁安市杨店子镇高引铺村 李晓东尚义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李朋飞兴隆县天子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山西省(15人) 张保玉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柏板乡宇文村

刘建平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岔口村甘泉进村 刘文杰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宗艾镇下洲村 邢万里山西贾家庄腾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牛扎根山西上党振兴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张连水乡宁县云丘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左增文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城建局(退休) 王天亮山西皇城相府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班保胜山西省华辰高科农业观光集团有限公司 周向阳山西省阳泉市城区义井镇小河村 石建忠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孙家庄镇王炭咀村 郭兴峰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段村镇横坡村 刘才万山西津渡旅游有限公司 王文周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桥上乡大河村 秦海宝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文化站 内蒙古自治区(15人) 孔威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 张平赤峰市好客雷营子文化旅游公司 王宇飞内蒙古鑫洋手工制品有限公司 武天财察右前旗古营盘文化大院 乌日尼勒图锡林郭勒盟乌日尼勒沙艺民族文化发有限公司 张军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巴彦敖包嘎查

文化旅游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文化旅游系统201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系统各党支部: 2010年我们管委会、文化旅游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干部职工文明素质提升为重点,以文明示范带动工程为载体,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积极抓好未成年人“十件实事”相关工作,紧紧围绕打造凤鸣文化旅游名镇战略,以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省级旅游强县为重点,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和谐、活跃、充满活力的的文化旅游系统,为促进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深化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 围绕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各党支部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 1

四中全会及县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等实际问题,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打造凤鸣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和谐、活跃、充满活力的文化旅游系统目标上来。 二、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思想道德建设 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并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群众性创建活动全过程。一是开展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大力宣传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组织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农村。二是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教育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不断丰富“我们的节日”文化内涵。三是组织好“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在城乡基层广泛开展歌咏比赛,充分展示人民群众热爱祖国、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四是开展“创文明机关、文明系统”活动、大力培育文明新风,各单位要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形式,进一步弘扬正气,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努力开创人人为创建文明系统尽智出力的新局面。五是开展周文化宣传活动。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之根、华夏文明之源的周文化底蕴,凝聚人心,激发活力,促进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弘扬周文化,打造风鸣全国文化旅游名镇做出新的更大 2

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游牧民族的介绍 (2) 二、游牧民族的起源 (2) 三、游牧民族的发展 (3) 四、游牧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融 (4) 五、游牧文化对中华影响 (5) 参考文献 (6)

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 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牧民长期无固定住所,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产设备相当简陋,经营非常粗放,基本处于靠天养草和靠天养畜的落后状态。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广义上的游牧民族指的是居无定所的流浪民族,包括草原民族和海洋民族。 起源 关于游牧民族的起源,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争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人口压力说、游牧出于游猎说、驯化地理说、游牧与农耕并立说、游牧与农业分离说、气候变迁说等。有关中国北方游牧业的起源问题,与世界游牧业的起源问题研究是密切相关的,笔者主张游牧与农业分离说。 游牧经济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非自足性的经济类型,对农耕社会存在着依赖性,它不能完全脱离种植业,需以整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相当发展并产生一定的剩余产品为前提。这就要求种植技术和游牧技术都有相当的进步,从而决定了游牧民族只有在较晚的时候才能形成。以种植业为主的农牧结合的混合经济是人类赖以进入文明时代的最主要的经济类型。中国北方游牧业的兴起是在青铜文化的背景下展开的。马被认为是草原游牧的象征,马的驯化和传播是欧亚草原游牧兴起的关键。钱穆先生云:“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游牧的起源、游牧国家的产生与演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游牧与农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内曾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战争、掠夺、和亲、互市等所有的历史现象似乎在说明一个主题:生存与财富是游牧国家兴起的原因。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理论:“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是解开游牧起源这一历史悬案的锁钥。如何正确理解恩格斯的这一经典论述,学界为此长期争鸣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不是游牧与农业部落的分离,而是人类从攫取经济——采集和渔猎向生产经济的发展过渡。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有些部落向农业经济发展,有些部落向游牧经济发展。恩格斯所说的正是后一种情形。直接从攫取经济向农业生产过渡也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形式之一,而且世界上几个文明古国都是沿着这一道路发展的。因此,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则指出,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起一直以农业为主,没有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也就没有农业和游牧业的社会大分工。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于新石器时代末到铜石并用时代,游牧部落的形成标志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实现。也有人基于考古发现指出,我国整个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锄耕农业结合在一起,到了青铜时代,适宜农业发展的地区形成了灌溉农业,而适宜放牧的地区在锄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成游牧业,从而实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特装展位设计制作搭建流程及展台设计业务流程

特装展位设计制作搭建流程介绍 接洽一个展览项目的操作流程: 一、项目接洽阶段 获取参展客户信息上门拜访客户,取得客户参展相关资料,明确设计图交付日期二.项目设计阶段 与设计师沟通并即时同客户进行展位设计的交流,向客户交付设计初稿、设计说明、工程报价,研究客户反馈意见并再次修改,交付最后定稿之设计图及工程报价 三.项目签约阶段 同客户确定工程价格,明确同客户的相互配合要求,签定合同 四.项目制作阶段 根据部门工作单完成制作及准备工作,安排客户到工厂实地察看制作及准备情况, 完成主办、主场、展馆等各项手续 五.现场施工阶段 现场展位搭建,处理现场追加、变更项目,配合客户展品进场,客户验收 六.展期及撤场阶段 安排展会期间现场应急服务和增值服务,配合客户展品离场,现场拆除 七.后续跟踪服务阶段 展会的后续总结报告,为客户提供行业会展信息和分析,邀请客户参观公司其他 服务案例 一.项目接洽阶段 1.获取参展客户信息 以下一些渠道是有可能帮助获得最初步的客户信息的。 上届展览会的会刊——一般比较成熟和已经固定的展会,行业中的主要厂商基本上会继 续参展,所以上届会刊是很好的渠道。会刊资料往往登载有平面图(可以看出是否展位属于 特装,一般面积在36平米以上是需要特别布置的)、展商的联系方式和简介(有些展会也会 把公司的展会负责人姓名登在上面)。会刊资料可以配合现场实景照片进行比较,重要展会 进行拍摄存档(数码相片统一存放路径电脑备份、相片纸打印编号存档以方便查阅)。 展会专设网站——比较有规模的展会基本上建有专门的网页,一般有对下届展会的宣传 和以往展览的回顾,有些不仅会列出上届的展商,为显示其展会效益,网上也上传一些布置 得挺美观的展位照片。 行业资讯媒体——行业资讯媒体比较熟悉其行业的展会和厂商,有些专门的采访类栏 目,类似展会快报的性质,里面有参展商市场宣传方面的负责人信息。 正在服务客户的参展商手册和平面图——如果在每次展会上有已经在服务的客户参展, 最好能够通过他们获得展位平面图(在为新客户服务时也要尽可能获得所有展商的平面图),上面是最新的参展商,该届展会的特装客户可以一目了然。 2.上门拜访客户

文化传播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pdf

一、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SWOT分析 (一)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优势 2.禹羌文化旅游资源治水有功的大禹,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其出生地一直都是历史及考古学家争论的焦点。“禹生西羌”已经得到考古界权威的确认,国家相关机构授予北川“大禹文化之乡”的称号。北川县内相关的禹迹众多,包含大禹故里、北川及禹穴沟大禹文化遗迹,建有大禹纪念馆、禹王庙,每年六月初六大禹生日,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祭拜大禹的活动。 3.地震旅游资源北川老县城完整的地震废墟遗址和唐家山堰塞湖一起构成全世界最大的现代地震遗址,大量救援遗物和遗存,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其观光和科普、教育价值在全世界具有垄断性,为研究地质构造、预防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可供游人观光,纪念亡灵。 4.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羌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北川县作为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羌文化在这里保存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羌文物在这里保存最多。打造了一个北川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修复严重受损的羌族文物,抢救灾区文物、文化典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民间文化数据库,编写羌族文化普及读本。实验区的主要地域为关内北川漩坪以上乡镇。 (二)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劣势 1.北川文化资源缺乏系统化和内生能力北川文化资源丰富,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众多的特色文化资源都是一个个小的单点,没有形成方向、空间、意象等相近的网络和集群,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链,因此,难以产生内生力量,难以实现空间的生产力。 2.北川文化产业没有龙头和市场北川文化资源得到了专家、学者、政府、社会的认可,但是,没有最具影响力创意文化作为龙头文化来支撑、来带动,所有的文化都是静态的,活态化程度低,因此,自然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没有市场,自然不能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更不能将文化产业化、商品化、货币化。 (三)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机遇 “5·12”地震对北川人民是一场浩劫,但却让北川一下子成为全球人人皆知、人人关注的地方。同时地震后出现的具有全球垄断性的地震城市废墟遗址资源及堰塞湖等其他的旅游资源,也为北川打造新的地震观光市场创造了非常好的机遇。 二、北川羌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一)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1.发展产业链结合自身现有的民族文化,大力开发与羌族民俗文化相关的周边产业链,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民族文化周边产业共同繁荣的产业链,打造整体品牌,创造规模效益。既无形中宣扬了羌族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为北川旅游业增添了有灵魂作用的核心文化,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 2.将文化创意变成文化产品,实现文化北川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以北川文化和民俗特色风情为内涵,涵盖文化会展、文化培训、演艺娱乐、艺术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休闲旅游等领域。扩大和提升文化大援建,增加两家有创意实力的文化企业投资北川文化市场,并向一线城市乃至国际市场扩展辐射,建设文化北川。 (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1.发挥药王谷景区、九皇山景区位于九环精品旅游线上的地理区位优势及优美的自然生态、优越的气候条件,构建九环线北川段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线。 2.将新老县城及唐家山堰塞湖一线打造成为以地震大爱文化为主题的纪念、缅怀旅游线。 3.充分利用禹里——小寨子沟沿线的自然风光及禹羌文化特色,打造禹羌文化体验区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构建古羌文化旅游走廊。 (三)加快旅游产业要素建设 1.大幅度提升旅游交通水平。打造新老县城的主题景观大道。按照分段、分主题展示北川形象的要求,完成新老县城道路沿线绿化、亮化、美化和旅游标识标牌建设;打通青叠路,完成新县城及全县各主要道路沿线、重要节点旅游导视系统和景观小品的设计安装。 2.设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依托北川原生态的物产资源,吸纳禹羌文化、红色文化、大爱文化等元素,结合特殊的地震题材,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尤其是重点开发地震纪念品、羌绣文化纪念品、影像印刷品;利用我县丰富的土特产品,民间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结合现代创意思维,开发西羌水磨漆、山核桃工艺品、古羌茶叶等独具北川特色的旅游商品,使购物旅游开发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启动“旅游提升计划”一是研究制定北川旅游产业整体包装策划方案,打造精品旅游品牌;二是推出宣传准确,有吸引力、影响力、涵盖面广、朗朗上口的旅游宣传语(如:大禹故里,中国羌城);三是拍摄制作一部高品位、有震撼力、短而精的旅游宣传广告片;四是在川内交通干线醒目位置设置大型户外旅游宣传广告牌,包括成渝路、成绵路、辽宁大道、“九黄”环线、山东大道等;五是充分利用网络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加强网络宣传;六是坚持举办一年

蒙古族游牧文化与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蒙古族游牧文化与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摘要】草原是游牧文化的载体,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是游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土壤。达茂旗是包头市唯一的牧业旗,拥有悠久的游牧文化历史、独特的游牧文化资源,游牧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对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本文总结了蒙古族游牧文化,归纳了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分析了游牧文化对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蒙古族;游牧文化;草原;生态文明;达茂旗 一、蒙古族游牧文化概述 长久以来,游牧民族世代生活在草原上,孕育和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蒙古族是一个勇猛强悍的游牧民族,长期称雄于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传承游牧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族游牧文化是指游牧民在蒙古高原地区上千年的游牧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了如何协调人与牲畜、牲畜与牧草、牧草与草场之间的矛盾,并且在游牧实践中,逐渐创造了一整套适应内蒙古高原自然环境条件的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以及哲学观念和宗教信仰。”[1]蒙古族游牧文化中处处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头市达茂旗地处大青山北麓,与蒙古国接壤,这里曾经居住在众多的游牧民族,全旗总人口约114312人,蒙古族19698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7.2%,保留了较为完成的草牧场,面积大约为163.13平方公里。这里的蒙古族绝大多数生活在草原上,继承了和发扬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游牧文化。 包头市达茂旗蒙古族游牧文化具有丰富多彩、历史悠久、保留完整、多元化的特征。这里有传承了几百年之久的哈布图·哈撒儿祭祀,景教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发展的蒙元文化,原生态的蒙古民族风情,独特的敖包祭祀、祭火、祭驼等祭祀文化,传统的蒙古牧民生产生活方式。散落到草原深处的历史文化遗存足以证明这里是蒙古族人的家乡,比如分布在阴山南北的乌兰察布岩画、游牧文化与景教文化融合时期的敖伦苏木古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寺庙普会寺和广福寺等。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应该把游牧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深度挖掘这种古老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发挥其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因素 蒙古族游牧文化植根于辽阔的草原之上,草原是游牧文化的载体。蒙古族的游牧活动主要是“逐水草而居”的四季轮牧,在生产生活中注重保护草场,保护牲畜,在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中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民族禁忌和法律制度方面注重环保,努力协调好人、草、畜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物质层面的生态因素 1、生产方式中的生态因素。蒙古族世代居住在广袤的草原上,人烟稀少,

草原文化作业答案

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A 3.C 4.A 5.B 6.C 7.A 8.B 9.A 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C 2.BCD 3.ABC 4.AB 5. ABCDE 6.ABCD 7.ABCD 8.ABCDE 9.ABD 10.ABCD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草原文化的基本内涵。 答: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 2.草原文化的环境特征是什么? 答:(1)生存于北方草原的先民适应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选择其适宜的生活方式。(2)合理利用地理环境的游牧文化。(3)以游牧畜牧业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平衡。(4) 孕育了草原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 3.新石器时代草原文化的遗迹主要有哪些? 答:(1)兴隆洼文化(2)赵宝沟文化(3)红山文化 (4)阿善文化(5) 海生不浪文化(6) 老虎山文化 4.简述草原民族的居住类型。 答:(1)洞穴居所。(2)半地穴式建筑。(3)窝棚式建筑。 (4)穹庐式建筑。(5)宫殿式蒙古包。(6)草原城市。 四、论述题 1.试述草原文化形成的历史条件。 答: (1)自然地理环境是草原文化产生的先决条件。草原文化发祥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发展和繁荣于以蒙古高原为核心的广袤草原,草原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是草原文化形成的客观因素。

(2)草原游牧业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和游牧生产方式是草原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3)草原文化形成的历史条件具体表现为:①草原文化是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原始信仰的出现;游牧生活方式的奠定;“五畜”经营为主要生产方式;顺应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态观念。②游牧社会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形成了草原先民在文化方面与农耕民族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相互传承的地区特点与民族特点。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频频互动,互市进行贸易,互市不通,则战争发生。 总的来看,民族关系融洽,农畜贸易顺畅,各族和平友好是中国北方历史的主旋律。匈奴时期的呼韩邪单于与汉朝和亲,北元时期的阿拉坦汗和三娘子与明朝通关互市,都见证了中国北方地区歌舞升平的和平历史。自古以来,中原商人、中亚商人、传教士乃至欧洲旅行者都在北方草原独来独往,草原部落从生产与生活需求的角度不予封闭或排外,这也就是草原文化始终雄居蒙古高原和中亚一带并与中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与农耕文化合而不同的根本原因。 2.试述游牧经济与草原生态的关系。 答:草原民族在进行游牧业生产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保护草场的生态观念。草原民族根据自然条件进行季节性游牧,游牧生产必须合理安排四季营盘、储备牧场、打草场,这是保证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一环。草原民族在畜牧业的生产活动中,通过调节草场载畜量、合理安排草场使用,使畜群和牧场的关系处于最佳状态,既要使生产效益最大化,又要有效保护草牧场,这是游牧人所追求的目标。 (2)保护土壤的生态观念。游牧业是依赖草场而存在和延续的生产方式。所以草原民族保护草场的观念非常强,并将保护草场作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因为,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他们认识到要确保草场的肥美,就要做好保护工作。保护土壤的意识已经成为草原民族生态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具体的落实。 (3)保护水源的生态观念。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民族,不仅热爱他们的草场和土壤,对滋润万物的江河、泉水更是怀有深深的情意,蒙古族民间谚语中有“生长之土胜于金,所饮之水胜于泉”说法,充分表达了草原民族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之情,体现了他们爱护自然的生态观。他们把保护江河、泉水、溪水的清洁,作

旅游文化

名词解释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精神与物质的整个复合体。 旅游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是一种文明形式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统,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题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碰撞产生的生活方式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文化关系的总和。 旅游主体:即旅游活动的主体、狭义上指旅游者。 旅游主题文化:是旅游主题在旅游过程中形成共有文化现象的综合。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景观:凡是可以作为人类欣赏对象的自然的或人文的景物或现象称为景观。 地域文化:是一个由紧密联系,由具有因果联系的各个文化要素(语言、习俗、宗教、服饰等)整合而成的文化复合体。 文化转型:一种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文化变迁,与社会的变迁和人的变化。 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前往旅游的国家或地区,能够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追求旅游客体。 旅游目的地形象:就是旅游者关于旅游地综合性、概括性的认识和印象,是旅游地内在的历史文化蕴含和外在特征的表现。 旅游介体:指向旅游主体提供各类旅游服务,帮助旅游主体顺利完成旅游活动的媒介。

旅游介体文化:指各类旅游介体在长期的旅游发展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共同文化理念、价值取向、行业精神、行业规范、行业氛围等方面的总和。 旅游客体文化:是指旅游文化系统中以旅游客体自身文化价值为基础,融合旅游课题的背景文化及来自旅游主题的文化审美投射等因素而形成的综合体。 简答题 文化的综合性定义: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可得及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要素:物质要素和层面、行为要素和行为方式、心理要素和精神层面。 文化的特征:创造性、时间性和空间性自由性、开放性、历史性、对象性。 学界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理解:旅游+文化说、总和说、民族文化说、主客体说、碰撞说。 旅游礼俗:卜行,祖道,送行,饯饮,唱离散曲,赠言,书报平安,软脚、洗尘、接风。 旅游文化概念的理解应把握的原则:旅游文化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旅游文化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旅游文化是旅游者主体的文化;旅游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体系,偏重于精神。

展台设计要求

展台设计要求 公司全称: 地址:邮编: 展会负责人:电话:传真:手机号码: E-MAIL网址: 1.参加展会名称:展览地点:展会时间: 2.展位号:展台面积(长×宽):平方米; 几面开口: ;展台限高:米; 展位中有无展立柱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如有请提供详细位置及尺寸 3.参展目的:□品牌形象宣传□产品展示□推出新品□业内交流□进入新市场□其它 4.贵公司理念、广告词或口号等: 5.希望展台的整体设计风格是怎样的:□现代□古典□前卫□高科技□高雅□简洁□ 时尚□活泼/生动□趣味□大气□新颖□明快□独特□其它: 6.展台的主色调及辅助色系:主色调:□蓝色□红色□绿色□黄色□其它: 7.展台的整体格局:□复式结构□局部复式结构□单层结构 8.对地面材料要求:□地毯□木质地板□玻璃地台□局部地台□整体地台□多层地台□发光地台 其它或说明: 9.展台主体装修材料倾向□木结构□钢结构□铝料结构□玻璃结构□绷布结构□各种材料综合 10.需要以下哪种功能区: A. 洽谈区:□全封闭□半封闭□敞开式□全封闭但透明□半透明□其它要求: B.储藏室:□需要,面积平方米□在接待台或展示柜中存储□其它要求: C.展示区:□产品及设备展示区□舞台表演区□上网区□其它: D.洽谈桌椅:套 11.其它重点说明或特殊设计的要求: 12.产品类型(名称、尺寸、数量): 13.产品的展出方式:□实物展出□展板或海报展出张□AV设备演播展出□其它: 14.希望有哪些设施/设备(数量或说明):□音响设备□电视墙□等离子台 □电脑□投影□豪华家具□饮水机□其它 15.本次展台设计制作的大概预算:¥万元 16.你要求什么时间提交效果图:年月日 17.提供资料:□展位平面图□公司简介□Logo □展品资料□曾举办展会的照片 □其他资料 为保证做图质量,请认真填写,谢谢!

浅谈文化传播在旅游市场开发中的作用

浅谈文化传播在旅游市场开发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利用“拉斯韦尔5W模型”可以对旅游文化传播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梳理,从中找出最佳的传播策略,最终增加旅游市场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为旅游市场的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旅游市场促进作用旅游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旅游业的表面看,其发展历程带有很强的经济因素,但从需求上讲,旅游业主要源于旅游者精神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任何旅游如果没有深刻的文化形式和内涵。就无法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就不可能产生旅游活动。 旅游既然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在旅游市场的开发过程中,文化传播就显得至关重要,旅游市场开拓的过程实质是旅游文化的传播的过程,旅游市场的开拓离不开文化的传播。旅游市场的开发,正是通过传媒广泛的传播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信息,促进受众了解这些景区或景点,选择这些景区或景点作为旅游目的地。 旅游市场开拓过程中的文化传播不同于一般的文化传播,它有其特殊性。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旅游的时间性,旅游是旅游者在异地的短期生活行为。二是文化的差异性,旅游是旅游者在感受和体验另一种文化和生活。 正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性,才促成旅游的发生。这种差异是由人类聚居的地域差异导致的,也就是说,人类聚居空间上的差异造成了文化空间上的差异,这种区域文化差异构成的恰恰是区域问旅为产生的巨大动力。为了更有效的分析文化传播在旅游市场开发中的作用,我们用拉斯韦尔Harold.D.Lasswel1文化传播“5W”模型来作为工具。 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其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人类的传播活动是由:谁who——说了什么sav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ichchan—ne1——对谁说to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whichef-fect——五要素组成。这即是着名的“拉斯韦尔5W模型”。 “拉斯韦尔5W模型”总结了人类基本的传播现象,说明了传播学的基本框架,基本上概括了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的几个环节。进一步,演绎出“拉斯韦尔分析模型”。图1根据“五w模型”,我们从控制、内容、媒体、对象、效果五个方面的具体分析,来指导旅游市场开发中的文化传播,以增强其传播效果,促进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 一、通过控制分析。解决文化传播由谁组织的问题旅游市场的文化传播是由开发商为组织者还是以为组织者来进行,这是一个应该首先弄清楚的问题。在我国各地的旅游市场开发过程中,由于的不足,大都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开发模式,引进了民间进入。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民营开发商在旅游市场的文化传播中,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主要是基于经济利益的商业炒作,在开发商的宣传过程中带来了很多的负责效应。因此,在旅游开发的文化传播中,应起组织者的作用。从资源角度讲,旅游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旅游资源是特定国家、民族或者人群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反映了特定国家、民族或者人群的历史与现实的社会状况,是特定国家、民族或者人群的特性的文化积累,在其开发和利用中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当然,在市场经济下,的主导作用更应该体现在宏观层面。在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是包办一切,指挥一切,而是侧重于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的引导。具体地讲,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第一,是实际工作的组织者。 旅游市场的开发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力量的参与,任何保护、开发、

内蒙古游牧文化创意产品的实用性研究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2) 1.3研究范围 (2) 1.4研究现状、拟解决问题、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2) 1.4.1研究现状 (2) 1.4.2拟解决的问题 (3) 1.4.3研究方法 (4) 1.4.4论文框架 (4) 第二章文化创意产品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6) 2.1文化创意产品的相关理论研究 (6) 2.1.1文化创意产品的定义 (6) 2.1.2文化与创意的结合 (6) 2.1.3文化创意产品与一般产品的对比 (7) 2.1.4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7) 2.2文化创意产品研究发展现状分析 (8) 2.2.1国内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10) 2.2.2国外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11) 第三章内蒙古游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现状分析 (15) 3.1内蒙古游牧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15) 3.1.1内蒙古游牧文化的历史追溯 (15) 3.1.2内蒙古游牧文化发展现状 (17) 3.2内蒙古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18) 3.2.1市场现状 (18) 3.2.2政策导向 (18) 3.2.3设计开发 (18) 3.1.4产品质量 (20) 3.1.5技术应用 (20) 第四章内蒙古游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效应分析 (22) 4.1内蒙古区域经济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22) 4.1.1游牧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促进作用 (22)

4.1.2人才培养和储备库的建立 (23) 4.1.3内蒙古游牧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的定位 (23) 4.2内蒙古游牧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对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 (24) 4.2.1文化的开放性对民族文化内涵的考验 (24) 4.2.2文化间的差异拓展民族地区文化内容 (25) 4.2.3游牧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对民族地方文化的认同和弘扬 (25) 第五章内蒙古游牧文化创意产品的实用性设计与发展策略研究 (27) 5.1内蒙古游牧文化创意产品的实用性设计 (27) 5.1.1内蒙古游牧文化创意产品实用性设计的设计原则 (27) 5.2内蒙古游牧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策略 (29) 5.2.1内蒙古游牧文化产品的品牌塑造 (29) 5.2.2发挥政府的导向和政策的扶持作用 (30) 5.2.3与设计教育联手促进游牧文化创意产品发展 (30) 第六章内蒙古游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实践 (32) 6.1设计流程 (32) 6.2产品定位 (32) 6.3产品造型设计 (33) 6.4产品工艺及材料选择 (36) 6.5产品介绍 (36) 结语 (37) 参考文献 (38)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40) 致谢 (41)

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第47卷 第5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Vol.47 No.5 2007年9月J 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Sep.,2007  □边疆考古与华夏文明 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杨建华1,曹建恩2 (1.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2.韩国全南大学人类学科,韩国光州广域市500757) [摘要]游牧经济的研究主要涉及人、畜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国北方作为欧亚草原的边缘地 区,既有与欧亚草原的相似性,也有自身特点。与欧亚草原的游牧化过程研究相比,中国北方地区 畜牧向游牧的转化有缺环,需要加强对乳制品开发与羊在畜群中所占比重变化的研究。根据古代文 献与民族志所构建的畜群构成、畜群规模和放牧方式,有助于理解北方各地考古发掘中墓葬的殉牲 所反映的经济类型。 [关键词]中国北方地区;游牧经济;欧亚草原;青铜时代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2834(2007)052014020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80004);吉林大学“985工程” 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05-10-31 [修改日期]2007-06-20 [作者简介]杨建华(1955-),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游牧是生产性经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通过畜养食草类动物来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是一种经济、文化和社会现象。游牧的定义包含四个要素:以畜牧经济为主要生业形式;为利用最佳草场采取季节性迁徙;这种迁徙是全年有系统的迁徙;从事这种经济生产的人占大多数。从这些条件可以看出,游牧只是畜牧经济的一种最极端、最发达的类型。对游牧社会的分析涉及到人、牲畜和生态环境以及与其相关的因素。畜群的构成主要受牲畜的特性与环境的关系制约;放牧的游动方式是由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畜群构成决定的;人对畜群的控制能力体现了人们的财富积累。财富积累的差异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水平,而畜群的构成和放牧方式的不同组合则构成了不同的游牧类型。 草原地区在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过渡时进入了游牧经济阶段。整个旧大陆主要的游牧类型有北亚类型、欧亚草原与半沙漠类型、近东类型和中东类型,其中欧亚草原与中国北方地区相邻,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这一类型的分布可以进一步分为以蒙古为代表的亚洲腹地、以哈萨克为主的中亚以及东欧草原。这一地带的畜群以绵羊和马为主,只是在特别干旱的戈壁与阿尔泰山或草场不理想的地区以山羊为主。[1] 一、从欧亚草原看中国北方的游牧文化 欧亚草原以乌拉尔山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在它的南边分布着希腊文明、印度河与黄河流

旅游文化传播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旅游文化传播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近年来,旅游业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该行业具有资源消耗低、 就业机率高、综合效益优等特点,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 产业。随着旅游市场竞争势头的持续增大,以及旅游资源同质化情况 越来越突出,怎样通过旅游文化传播,树立良好的景区形象,吸引广 大旅游者的到来,这成为旅游业相关人员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1旅游文化传播与旅游经济发展 1.1旅游文化翻译与旅游经济旅游翻译主要涉及了旅游专业、旅游活动,是针对旅游行业而实行的翻译,具有专业性特点。而旅游文化翻 译则是为国外游者讲解中国文化的主渠道,它的翻译质量对推广中国、营造中国特色形象,以及增强国际文化交流、保障中国国际旅游发展 具有实际性意义。旅游翻译发挥着信息传递、诱导行动的优势功能。 旅游翻译涵盖了所有与旅游相关联的资料及文本,如书信、旅游日程 安排、广告等,涵盖了社会、文化、地理、民俗、艺术、生态学等各 领域知识,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具备厚实的语言功底及丰富的知识,如 果对上面各领域的知识了解不足,那么就很难保证译文的准确性。现 阶段,我国仍有一些旅游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不高,实际中要么是采 用了错误的语法,要么是中式英语,要么是用词不当,要么是文化误解,这些问题的存有将直接导致信息传递不完整、甚至是错误传递, 降低了旅游者的兴致,进而无法深入细致的了解景区、景点、旅游地 区的产品内容、产品特色、历史背景,这样一来就会使旅游者产生认 知错误,不但影响了景区、景点、旅游地区的品位,而且还损害了景区、景点、旅游地区的形象,难以吸引更多旅游者的眼球。所以旅游 文化翻译应充分掌握交际意图及旅游者的认知,还应考虑旅游者的文 化心理及审美情趣,观察语言文化差异。只有优秀的翻译,才会给国 外旅游者带来美感,才能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使其感受千年文 明的魅力。在旅游对外宣传方面,要想达到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就必须持续增强自身旅游质量。为了吸引大量的外来游客,为了让更 多的外来游客深入了解本国旅游业及旅游资源,将中国旅游品牌推向

世界三大游牧民族

世界三大游牧民族 蒙古系游牧民族— 起源地: 蒙古高原。 包含民族: 匈奴人、蒙古人、突厥人等等。 建立国家: 匈奴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 目前居住地:东北亚、中亚地区。 二、闪米特游牧民族(闪族,Shemu或Semu,也译为“歇姆”、“塞姆”) 起源地: 阿拉伯沙漠。 包含民族: 阿拉伯人、犹太人、腓尼基人等等。 建立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迦太基帝国、阿拉伯帝国 目前居住地:中东地区。 三、印欧系游牧民族— 起源地: 南俄罗斯大草原 包含民族: 波斯人、希腊人、拉丁人、日耳曼人等等 建立国家: 波斯帝国、古希腊、古罗马帝国。 目前居住地:欧美各国、伊朗、印度。 1、蒙古系民族 中北亚大草原的突厥蒙古游牧民族以及通古斯渔猎民族。 这些人是在欧亚大草原东部的游牧民族,同样的,“马和铁器”给了他们扫荡古老文明的动力,然而他们的命运则与前面两种人完全不同,他们

的对手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古老文明。我们的祖先们面对强悍的游牧野蛮人,演出了一幕幕“黄祸西引”的精彩故事。让我们从匈奴人看起吧! 匈奴人从先秦时代就开始形成,到了秦始皇,有蒙括抗匈和修建万里长城的故事,到了汉武帝有一系列伟大的抗匈故事,卫青、霍去病、李陵等等,到了东汉时期,进入公元89年,世界历史为之改变,有一个在历史上名声很不好的汉朝将军窦宪和他的姐姐窦太后,彻底击灭北匈奴,收服南匈奴,庞大的匈奴帝国在中国边界与中华对抗的历史结束了,部分匈奴人开始他们西迁的历史,到达顿河、第聂伯河流域,从此以后,他们伟大的军事才能彻底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历史,他们使伟大的西罗马拉丁帝国破灭,他们使日耳曼各小王国成为历史的主角,他们使基督教成为唯一继承古代西方文明的火炬,成就了教皇格利高里的伟业,他们在西方世界有一个令人惊心胆战的领袖,他的名字叫“阿提拉”,……有关这个“汉破匈奴,影响世界”的故事十分精彩,有兴趣的可以阅读这个故事。 再来看突厥人,突厥帝国也在中国边境崛起,中华大地当然是他们首选的目标,但他们不凑巧,遇上了中国历史上继武帝之后的又一个伟大人物,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的胆略气质让他们丧胆,从公元五百多年到公元一千年这段时候,突厥人又开始改变世界历史,他们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主力,“苏丹”的伟名就是送给突厥人的,由于突厥人加人伊斯兰,他们的军事才能非常了得,最终从“仆人”变成“主人”,把“哈里发”们都监禁起来,在突厥好战分子的领导下,伊斯兰帝国的势力西进则扩张到小亚细亚及至整个中东地区,使拜占庭文明摇摇欲坠;“东进”则扩展到广大的印度地区,印度半岛被分裂成印度教的印度和伊斯兰的巴基斯坦。突厥人

特装展位设计制作搭建流程及展台设计业务流程

特装展位设计制作搭建流程及展台设计业务流程

特装展位设计制作搭建流程介绍 接洽一个展览项目的操作流程: 一、项目接洽阶段 获取参展客户信息上门拜访客户,取得客户参展相关资料,明确设计图交付日期二.项目设计阶段 与设计师沟通并即时同客户进行展位设计的交流,向客户交付设计初稿、设计说明、工程报价,研究客户反馈意见并再次修改,交付最后定稿之设计图及工程报价 三.项目签约阶段 同客户确定工程价格,明确同客户的相互配合要求,签定合同 四.项目制作阶段 根据部门工作单完成制作及准备工作,安排客户到工厂实地察看制作及准备情况,完成主办、主场、展馆等各项手续 五.现场施工阶段 现场展位搭建,处理现场追加、变更项目,配合客户展品进场,客户验收

六.展期及撤场阶段 安排展会期间现场应急服务和增值服务,配合客户展品离场,现场拆除 七.后续跟踪服务阶段 展会的后续总结报告,为客户提供行业会展信息和分析,邀请客户参观公司其他服务案例 一.项目接洽阶段 1.获取参展客户信息 以下一些渠道是有可能帮助获得最初步的客户信息的。 上届展览会的会刊——一般比较成熟和已经固定的展会,行业中的主要厂商基本上会继续参展,所以上届会刊是很好的渠道。会刊资料往往登载有平面图(可以看出是否展位属于特装,一般面积在36平米以上是需要特别布置的)、展商的联系方式和简介(有些展会也会把公司的展会负责人姓名登在上面)。会刊资料可以配合现场实景照片进行比较,重要展会进行拍摄存档(数码相片统一存放路径电脑备份、相片纸打印

编号存档以方便查阅)。 展会专设网站——比较有规模的展会基本上建有专门的网页,一般有对下届展会的宣传和以往展览的回顾,有些不仅会列出上届的展商,为显示其展会效益,网上也上传一些布置得挺美观的展位照片。 行业资讯媒体——行业资讯媒体比较熟悉其行业的展会和厂商,有些专门的采访类栏目,类似展会快报的性质,里面有参展商市场宣传方面的负责人信息。 正在服务客户的参展商手册和平面图——如果在每次展会上有已经在服务的客户参展,最好能够通过他们获得展位平面图(在为新客户服务时也要尽可能获得所有展商的平面图),上面是最新的参展商,该届展会的特装客户可以一目了然。 2.上门拜访客户 会展行业的业务特殊性在于它的客户基本是确定的,只是客户需要选择不同的供应商而已。很多的客户会进行邀稿竞标,这些是很多展览公司都可以进入的,有些供应商关系已经固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