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图像应用剖析(人教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图像应用剖析(人教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c517222508.html,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图像应用剖析(人教版)

作者:赵艳

来源:《地理教育》2015年第11期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的最后一节内容,教材选用各类图像多达10幅(组),每幅(组)图都有其自身的地位和功能,在体现新课标、突出重难点、拓宽知识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从图像作用、特点及运用等方面对本节的图像系统进行简单分析。

一、对比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

教材提供图4.12“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这一图组来对比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主要目的是落实“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的课程标准要求。

图中信息:图4.12是由乡村景观(A)和城市景观(B)两幅照片及相应的文字说明组成,景观照片直观形象,文字说明由居民说出,形式活泼。对比两幅照片可明显看出:乡村的房屋密集度低、高度矮,道路数量少、等级低,商店、学校、医院少,有农田、果园、鱼塘,自然景观改变较小;城市的楼房密集、高度高,道路数量多、等级高,商店、学校、医院多,已经没有农田、果园、鱼塘,自然环境已完全改变。

教学策略:由于学生已具有相应的生活经验,且图4.12又非常直观,所以利用课件展示

表1,采用任务驱动策略,引导学生读图4.12比较填写表中内容,认识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锻炼学生相应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认识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聚落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聚落的建筑外貌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四个方面。为此,教材提供图4.13“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示意”、图4.14“团块状聚落”、图4.15“条带

状聚落”、图4.16“西亚的民居”、图4.17“东南亚的民居”共五幅图来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聚落与

自然环境的关系,落实“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课程标准要求。

1.运用图4.16“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示意”认识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图中信息:提供了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地形条件(平坦)、土壤条件(肥沃)、水源条件(充足)、交通条件(便利)、资源条件(丰富)等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