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武德的内涵及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大学论文

浅析武德的内涵及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大学论文

成都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届)

论文题目浅析武德的内涵及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教务处印制

目录

1前言 (1)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

3结论与分析 (2)

3.1武德的内涵 (2)

3.1.1传统武德的内涵 (2)

3.1.2现代武德的内涵 (3)

3.2现代社会武德倡导的途径 (5)

3.2.1武术教师是武德培养的引导者 (5)

3.2.2以武技为载体,通过武术礼仪对高校学生进行武德教育 (5)

3.2.3以武术交流活动为契机对习武者进行武德教育 (5)

3.3武德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6)

3.3.1武德具有促进民族精神的作用 (6)

3.3.2武德对促进社会道德的建设 (6)

3.3.3 武德具有安定社会的作用 (6)

3.3.4武德具有提高自身修养的作用 (7)

4结语 (7)

参考文献 (8)

浅析武德的内涵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武德的传统内涵和现代内涵进行了诠释,并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武德的培养,以期更好的发挥武德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关键词:武德,体育教学,现代社会

Abstract: This article utilized literature methods and so on material law, expert interview law has carried on the annotation to the military Germany's traditional connotation and the modern connotation, and carried on Wu De the raise through the sports teaching to the student, better played Wu De in modern society role by the time.

Keywords: Military Germany, sports teaching, modern society

1前言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武术史上,武术前辈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他们用精练形象的语言描绘武术动作和套路,准确深刻地说明武术练习的特点、重点和难点,以及武术要领,充分反映出武术与艺术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中华武术的内涵在于它强调武德。中国有句古语:“文以评心,武以观德”。这就是强调“武以德先”。虽然在武术交上,武德带有某些封建意识的糟粕,但其更多的优良美德是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历史告诉我们,孙子重视智,换言之,就是重视才。那么,他是不是哄才是举,不讲道德条件呢?当然不是。“进不求名,退不避罪,难民是保,而利合于主”,这是境界很高的道德情操。孙子的后世孙膜更明确地说过:“将者,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力,无力则三军之利石得。故德者,兵之手也。”(《孙膑兵法。将义》)重视高尚的武德,培养高尚的武德,这是中国古代将帅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代,以著名武术家霍元甲为代表的武林豪杰,在弘扬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09年创办精武体育会时,霍元甲明确提出“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办会宗旨,孙中山先生为精武会题词“尚武精神”,这些都是近代武术思想的总结。

我国历代武勇之士于国家危难之际,凭武艺救国安邦。在平日,武师侠士多是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行侠仗义之人。在武术传授上,历来有尊师重道之美德,而且“武艺须传忠诚有志之士、平易谦恭之人”,“强横无理之人不传”。虽有超群武艺,“不可轻显技术”、“不得侍强凌弱”等等,充分显示出习武重德,艺精德更高的优良传统。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武德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浏览中国知网,搜集有关中国传统武术武德的文章,阅读关于中国传统武术的专著,为论文的写作提供理论依据。

2.2.2专家访谈法

访谈体育界和武术界的有关专家和学者,听取他们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武德的看法

3结果与分析

3.1武德的内涵

3.1.1传统武德的内涵

中国传统的伦理精神是由儒家的德性、道家的道心和释家的佛性构成的三维结构。武德作为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道德精神表现实质上还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在武术领域内的体现。它的内容虽然也随着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而不断的补充和丰富,但其本质仍表现为:仁、义、礼、智、信、勇。

仁:这是习武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仁的基本涵义就是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更广义的理解,就是要忠于事业,民族和社程,要与人为善,以爱人之心宽恕他人,求及安宁。

义:义为行善之本。“义者,宜也”,就是要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等。君臣父子,师徒兄弟的纲常不能乱,这是武林中人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伦。

礼:“礼”制裁制度,对违背“礼”的人要给予处罚。“礼”在武德中具有实践的意义,它不但告诉习武者“应该做什么”,而且还告诉其“应该怎么做”,是“仁”与“义”向行为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

智:当习武者有了武德情操和礼仪规范后,还须有自觉的道德意识,这就是“智”。

信:“信,诚也”,“诚,信也”。“信”、“诚”互训,自然是说诚实可靠就是诚守诺言,二者一也。守信用,重许诺是武林的传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武林俗尚。武林中人讲究实践诺言,不失信于人,不畏艰难险阻,甚至甘愿牺牲生命,只身赴死的事迹,历代多有所闻。可见,守信重诺是武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勇:“勇”有“大勇”和“小勇”之分。武德中提倡的是“大勇”,指的是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之后,果断采用的举止行为。为私利或意气用事而逞强斗狠,则被视为“小勇”,也称做“匹夫之勇”,为武林中人所不屑。

3.1.2现代武德的内涵

新时期赋予武德新的内涵。武德在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维护民族利益的道德观,到现在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冲破单一、狭隘的道德意识,终于使尚武与尚德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民族精神的主体。祟德是尚武的前提,尚武是祟德的反映,通过祟德尚武,最终要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为社会做出贡献。武德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理想,为国争光

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树理想,古人称为“立志”,志不立,天下元可成之事。为此,理想是每个习武者坚强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人生目标和成就事业的原动力。而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经过努力奋斗才能达到。习武者的崇高理想,应该是振兴中华武术,弘扬民族文化,为武术走向世界,造福于世界人民和为祖国争光而不懈努力。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武术,为全民健身服务,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2)爱国爱民,见义勇为

爱国主义,是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团结奋斗的力量源泉。爱国,不仅仅是说说,更重要点是从最基本的爱国旗唱国歌做起大到为反对一切破坏祖国团结统一的活动进行抗争,那些藏独分子,台独分子的行为是不得人心的,我们要维护祖国的领土,坚信西藏、台湾最终一定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的。见义勇为是时代永远的指南针,它指引着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新时代出现了许多见义勇为的英雄,例如:勇斗歹徒,失去左眼,受到全国表彰的水城矿业(集团)公司煤矿工人刘明刚;长江大学15名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救起了两名不慎落水的少年的先进事迹等等都是我们学校的榜样。

(3)尊师爱生,团结互助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武者应尊敬师长和前辈。不仅要在言行举止上显示出对老师和学长的尊敬,在学习方面虚心接受批评,不懂就问。教师在传授武艺时,要毫不保留的传递给学生。在生活、学习、经济方面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帮助。另外,师生都应该打破门户之见,破除循规保守、固步自封的旧习,搞好武术界的团结,取长补短,勇于探索,共同进步,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武术的传承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我们应该多举办武术交流大会,互相学习,探讨,共同促进武术的发展。

(4)修身养性,遵纪守法

武德中的修养主要是指个体行为,其根本乐趣又在于改变自己,以适应和维护社会秩序。它是以善之人性为起点,强调习武者真心诚意与修身养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身”是被认为个道德的欲望之体,“性”则是道德的“本我”。因而“身”需要“修”,“性”需要“养”,修身养性的实质就是以“道德我”克服“欲望我”达到道德上的超越。

遵守法纪是习武者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加强法制学习,增强法制观念,从思想上提高奉公守法的自觉性,并且能够依法办事。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维护法律的威严和自身的合法权益。习武者切忌在自己的权益受到破坏时用武力解决事情,一定要冷静,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文明礼貌,举止端正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有悠久的道德传统。武林界曾流传着“未曾学艺先识礼”,

“学拳先习礼”的传统。习武者平时的举止要端庄大方,有礼貌。言谈话语要有素养,并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待人处处热情诚恳,和蔼可亲。服饰要整洁得体。在表演竞技、教学训练、社会武术和国际武术交往等活动中,都要严格按照武德的行为规范进行操作,表现出个人立身风度,以及荣端体正的尚武本色,充分反映出习武者的良好素质

3.2现代社会武德倡导的途径

3.2.1武术教师是武德培养的引导者

武术教师是进行武术教学的组织者,对学生武德的培养起引导作用。武德教育对武术课堂提出的要求,即是对武术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武德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武术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武术教师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武术技能。为此,武术教师除对武术技能的融汇贯通之外,还要对自身武德修养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在执行武德培养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3.2.2以武技为载体,通过武术礼仪对高校学生进行武德教育

崇武尚德是所有习武者都必须遵循的准则,因而武德教育应贯穿于武技教授的始终。通过武术基本功和套路的练习,培养学生刻苦顽强,永不自满的品质;武术教学要鼓励学生要“勇”字当头,“敢”字当先,锻炼学生勇敢无畏的精神。

此外,武德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成套的行为规范以及一些特定的造型礼仪(抱拳礼、持器械礼)来培养的,它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教育作用。因此,武术“礼仪”的传授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方法,明确其涵义,还应善于利用师生问候递接器械以及辅导练习考核等渠道,培养学生的文明举止习惯,做到动则功夫到家,静则修养有素,行则彬彬有礼。

3.2.3以武术交流活动为契机对习武者进行武德教育

武术的传承需要我们所有的习武者都要具有不耻下问的好学精神,经常进行武术交流促进武术的发展是每个习武者责无旁贷的任务。这一点四川的武术协会做的就很好。每年武术协会都要组织一年一次的武术达摩会,吸引了无数的武术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在达摩会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前辈们对武林同仁的尊敬,不管

是新老武术练习者,前辈们都一视同仁,热情的接待每一位来宾。这些在无形之中都向我们展示了武德的崇高内涵。

3.2.4坚持与时俱进,做到德艺双收

在人类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情况下,习武者的道德理想应进一步提升。要以“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把为人民服务、促进强国健民作为修武的宗旨,把促进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的合法利益,提高全社会的文明水平、防范邪教蔓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作为习武者的是非标准和重要原则,使传统的武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3.3武德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3.3.1武德具有促进民族精神的作用

中华武术的一个最大贡献就是振奋了民族精神。近百年来,我国饱受帝国主义欺凌,许多爱国的武术家,以高尚的武德情操和精湛的武艺,挺身而出,使那些帝国主义列强不敢在中国的领土上耀武扬威。历史上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习武者举不胜举,如戚继光、岳飞、霍元甲等都是武德高尚的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虽然他们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的光荣事迹将永垂青史,永远激励着后人。

3.3.2武德对促进社会道德的建设

今天的东方和西方,在法制越来越健全的同时,人们的道德观念却日益下陷和沦丧。为了制止因为物欲泛滥而导致的道德下堕这一局面,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八荣八耻”,以辅佐法律制度不能探及的领域,这是英明之举措。道德与法制是一体两面,不可拆分,法制固然需要完善,但道德也不能荒废,如上述祸患,其萌芽之初或者隐藏的动机是很难用法制来制止或苛求的,惟自己加强道德修养,“一日三省乎吾身”,方可避免陷入蛊惑中。

3.3.3 武德具有安定社会的作用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重伦理道德的社会,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传统的伦理道德正在被实践着,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社会的法律建设还不完善,从事武术活动的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武德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武德虽然不等于法律,只属于伦理道德观念的范畴,但是由于武术活动具有诸多其他活动所没有的特征,故在武德中又蕴含了一种“法”的规约、一种习武者的

戒束、一种判断道德行为的准则。正是由于武德的产生和存在,才保证了武术活动基本健康地向前发展。正因为两者之间联系得如此紧密,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故在任何历史时期,传授武术,必先讲武德,“习武必先修德”成为各时期武术界的共识,崇尚武德对各时期的社会安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3.4武德具有提高自身修养的作用

正所谓“习武必先修德”。每一位习武者都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修养。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接触的习武者可以看出来,并且效果很明显。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的一个朋友以前脾气很差,很容易就发火,但是自从接触了武术开始,性子变温和了,为人处世的态度也转变许多,身边的人都夸他变了好多。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说武德在提高自身修养方面的作用不可估量。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武德的内涵虽然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它的核心教育价值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愈加放出夺目的光彩。更难能可贵的是,武德教育并不仅仅是空洞的言语说教,而是有具体的操作形式,可以通过武礼将这些看似抽象的道德教化落到实处,这也正是武德教育的独特优势之所在。在全民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现代武德必将以自身的优势、特有的魅力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做出贡献,成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事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胡维草.中国传统文化荟要[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06

[2]吴如嵩. 孙子兵法新论[M]解放军出版社,1999,06

[3]唐波.武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李俊峰.传统武德的现代内涵[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02 (25)

[5]徐烈,戴有祥. 传统武德与当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契合性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04(6)

[6] 刘飞舟,蔡宝忠.对传统武德的现代教育功能及社会影响力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03(2)

[7] 于均刚,徐伟军.论武德重塑之急需以及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02(32)

[8]郭广辉.浅谈高校武术教学中武德培养的必要性[J]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05)

[9] 罗爱刚. 浅谈现代社会倡导武德的重要性[J] 搏击.武术科学,2009,05(06)

[10]季敦山.武德:武术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J] 搏击.武术科学,2009,01(1)

[11]常明礼. 武德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思考[J] 搏击。武术科学,2009,05(06)

[12] 孙敏.武德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09(15)

[13]王伯余. 武术散打中的传统文化及武德建设[J] 搏击.武术科学,2009,01(06)

[14]翟玉生,高增栓。论武德的重要作用和修养方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03(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