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精品

最新-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精品

最新-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精品

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存在的问题:=、宣传教育问题。

主要表现在对农民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内容缺乏、形式单调、覆盖面窄、资料有限,有些固有的如“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已经失去了对农民的吸引力。

=、资金投入问题。

各乡镇村由于资金紧张,对这方面的的资金投入就越发减少,造成了开展教育活动时没有必要的资金作为保障,使活动难以开展。

=、组织领导问题。

还存在有些农村领导干部(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尤其是村级领导对乡风民风的宣传教育工作在思想上缺乏重视,认识上缺乏远见,不重视、不作为,是制约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

=、活动阵地问题。

相当一部分村镇没有一个固定的或完善的村民业余文化活动阵地,导致活动无法开展,也就谈不上对农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制度建设问题。

一些乡镇、村在乡规民约、卫生管理制度、奖励处罚制度等规范的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在乡风建设上难以形成规范性的制度性约束,制约了乡风建设的发展。

对策:=、必须提高重视程度。

俗话说,领导抓什么就成什么。

领导重视不重视、抓不抓,直接影响到乡风文明建设的开展和成效。

为此,必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形成一整套的领导组织体系,才能保证乡风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卓有成效。

=、必须加大资金投入。

乡风文明建设是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

对此,各级财政和村屯必须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保证各项宣传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乡风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乡风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关于乡风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 ------中共东王集镇委员会 根据县委宣传部的部署安排,近期我们东王集镇组织有关人员就乡风文明建设有关方面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下: 一、当前我县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成效 党的十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项推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建设新农村的和谐动力。我县作为苏北地区的一个传统农业大县,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还不平衡,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素。而这些制约因素直观体现在广大农村的乡风文明的程度上。因此,当前,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成为贯穿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的中心工作一。 近十几年来,我们东王集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强化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效,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1、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多样,公民道德素养普遍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县、乡(镇)、村及有关职能部门,坚持育人“德”为先,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实施“好人工程”行

动,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了进一步传承,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初步确立,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求发展已成为我县当前农村社会主流。我们东王集镇近几年来能够创新创优这方面工作,并取得显着成效。韩圩村早些年首创的“一碑四谱”公民思想道德自我教育模式入选中宣部全国公民道德教育“十佳典型案例”、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百家优秀经验;该村近年又创立的“中华美德教育展览馆”和“三史”教育展览馆,对提高镇村两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合兴村的“三史一观”教育有效改善了乡风民风,被中宣部确定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重点研究课题,被推荐为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品牌。元邦、伊东等村开展的未成年“八礼四仪”“三字经”教育被推荐为市精神文明金点子方案等。 2、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群众文体生活丰富多彩。借助近几年省、市星级文体馆、站创建等,市、县领导联系和部门结对帮扶的机遇,东王集镇高度重视,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使全镇的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明显加快。目前全镇21个行政村已有80%的村安装健身路径、建设了篮球场、乒乓球室等各类体育设施、晚间全民健身点发展到近70多个;60%以上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到省、市两级建设标准;远程教育网络实现了村级全覆盖;每年开展文化、科技、体育竞技、卫生、法律等各种活动达到数百场次。为全镇“三个文明建设”、树立良好乡风民风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乡风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反映了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怎样把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摆上位置,切合实际抓关键,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内容相合拍,相融入,充分发挥其“灵魂工程”的引领作用,是我们在理论上要思考、实践中要解答的时代课题。 一、注重把握现状,掌握民风民情,切实做到有的放矢推进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侧重的是乡风,落脚在文明。结合我镇实际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首要的就是要注重把握现状,掌握民风民情,这样才能明确思路,切实推进。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全镇农村农民的精神风貌总体上呈现健康活跃、积极向上的趋势。 农民的经济意识明显增强,求变、思富、创业成为时尚的主流。目前,私营经济已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农民创业成为骨干力量。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增强,先锋典型引领的影响日益突出。他们热心为民、爱家乡、爱集体、爱事业的先进事迹,既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也对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推崇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意识增强,社会主义的诚信、和睦、互助等文明新风进一步形成。广泛开展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新风,产生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新村、文明农户和文明家庭。我镇被评为全县文明乡镇,朱河、辛冲等村评为县级文明村,财政所、林业站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这些先进典型在全镇面上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丰富精神文化活动的需求增强,农民群众主动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有新的提高。 关心村务和公益事业发展的意识增强,管理民主、互谅互解形成新的氛围。围绕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基层民主议事活动、村务公开和干部下访,社会大调解机制逐步完善,信访终结评议情暖上访户,有力地引导了民风建设。 存在的问题 我镇乡风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是肯定的,但发展还很不平衡,薄弱环节不少,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是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仍然严重。部分青年农民艰苦奋斗精神、勤劳致富思想,守法经营的美德比上一辈有所弱化,崇尚科技文化知识的氛围不浓,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 农民文化生活相对缺乏,“玩牌、打麻将”成为“娱乐”的主要形式。村一级受财力限制,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农村打麻将、斗地主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人戏称为一道“风景线”,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现在农民真

以乡风文明为基石,树立新时代农村新风尚--关于乡村振兴的思考

以乡风文明为基石,树立新时代农村新风尚--关于乡村振兴的思考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农村蔚然成风,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深入实施爱诚孝仁“四德工程”,注重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家风培育,提升农民职业荣誉感,增强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深化乡村公民道德建设,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引导群众爱国爱党、向上向善、邻里守望、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广泛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将“农民梦”“农村梦”深深融入、根植于中国梦。 一、挖掘传承乡土优秀文化,弘扬新时代文明乡风 要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加强对农耕文明、传统村落内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遵循农村的多样性,因村制宜、各美其美,对重点村、古村落,突出特色化、精细化、品位化,使历史文化村落更具古貌、古韵。积极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村镇,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做到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打造一批文化价值突出、地域特色浓郁的传统村庄院落。建设一批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和文化体验式博物馆。 要把乡村文化“传”出去。将民间文化特色、内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合理规划布局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展览展示室等,支持特色文化街区、美食文化广场建设。结合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功能提升,支持各村建设民间展藏室、非遗传习室、农

民书画室、村史馆等。 要将乡村文化“用”起来。深入挖掘农村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创意研发、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采取引进来走出去、嫁接联姻等办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面向市场的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依托考古遗址、特色城镇、传统村落等,扶持建设“乡村舞台”“文化集市”“农家乐”等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点,支持乡镇、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传统手工艺、传统文化展示展演、民俗体验等产业,让农业不再是简单的“种”和“养”,而是被赋予了生态、休闲、文化传承等更多功能和期待。 要将乡村文化“保”下去。申报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公布命名一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以及传承基地。加大对非遗保护基地、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和保护力度。实施非遗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记录、非遗人群培训计划、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重点项目,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 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展现新时代农村新面貌 要补上农民公共文化大“营养”。以农村基层和群众为重点,持续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戏曲进乡村、特色广场文化演出、农民歌手大赛等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实施“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宁夏行、“阳光工程”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和“传递书香·见证成长”等主题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要搭起农村公共文化亮“舞台”。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一系列惠民文化工程的建设,补齐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短板”,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全达标。加快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开展乡镇影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关于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 摘要: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通过走访座谈、分析研究、全面思考,对当前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就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作以简要阐述。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问题;措施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巩固农业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本质要求,也是维护全党工作大局,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们通过走访座谈、分析研究、全面思考,对当前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全县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一些群众还存在封建落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因此加强全乡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1 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乡风文明”建设主要也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等方面。它既有物质文明层面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又有精神文明层面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还有政治文明层面的“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质量。 2 乡风文明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 由于缺乏有力的组织和有效的机制,农村文化活动无法实施起来。在农村农村普遍存在着缺乏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设施设备不齐全的现在,因此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乡镇文化专业人才缺乏,有些农民自发组织的业余文艺演出队得不到经费保障,更缺乏科学筹划和专业指导。 2.2 农民缺少业余的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 虽然农民收入有了一定的增加,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却得不到保证,农村文化生活整体上“投入少、活动少、渠道窄、形式旧”。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显得单调而贫乏。 2.3 农村社会风气缺乏强有力的正确引导 部分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产生错位,有“恨人富,愿人穷”现象。特别是部分青年农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勤劳致富思想、守法经营的美德比上一辈有所弱化。崇尚科技文化知识的氛围不浓,少数地方存在“读书无用”的观念。 3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乡风文明长效机制 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及时总结乡风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常规程序,制定较为完备的指标体系,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

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较明显的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和下步工作思路汇报如下:围绕“三个倡导”,核心价值观融入乡风文明建设全过程。充分利用各镇综合文化站、基层“道德讲堂”、文化墙、宣传栏等载体,面向农村群众宣讲阐释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张贴一批农民看得懂、接地气的公益广告和图说核心价值观的画报,开展60多场主题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更具体化、形象化、系统化。 围绕村镇文明创建,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广泛开展培育、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大力推进道德讲堂建设,长效抓志愿服务工作,弘扬文明风尚。深入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组织“五个一”道德模范系列宣传,传递好人好报、德行善报的鲜明价值导向。 围绕文化阵地建设,满足农村文化生活需要。整合农村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农家书屋、文化站等场所和设施实现共享利用。注重培育文化特色村,开展“濡水情”民俗文化系列展演,乡村人气得到集聚,文化底蕴得到彰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乡风文明建设专项规划(2018——2020年)》,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在乡风民风方面存在的不良现象、不良风气和不良习俗,努力打造文明幸福的新农村。重点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进环境卫生洁美工作。开展环境卫生洁美行动,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共同维护家园洁净、美丽。一是持续开展家园环境整治;二是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三是提升村庄洁美程度,实现村庄“细节美”。 二、加强婚丧礼俗整治工作。针对农村婚丧礼俗活动中存在的大操大办、封建迷信以及扰民现象,大力开展婚丧礼俗整治行动,破除陈规陋习,推动形成文明节俭新风尚。一是杜绝婚丧大操大办现象;二是倡导理性人情消费;三是遏制封建迷信活动;四是推行生态殡葬改革。 三、注重家风家训工作。积极推进家风家训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在全社会推动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共识,以好家风好家训促进好乡风好民风。一是征集提炼家风家训;二是宣传展示家风家训;三是传承弘扬家风家训。 四、加强乡村文明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提升自我、改造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系列基层文

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存在的问题:=、宣传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农民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内容缺乏、形式单调、覆盖面窄、资料有限,有些固有的如“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已经失去了对农民的吸引力。=、资金投入问题。各乡镇村由于资金紧张,对这方面的的资金投入就越发减少,造成了开展教育活动时没有必要的资金作为保障,使活动难以开展。=、组织领导问题。还存在有些农村领导干部尤其是村级领导对乡风民风的宣传教育工作在思想上缺乏重视,认识上缺乏远见,不重视、不作为,是制约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活动阵地问题。相当一部分村镇没有一个固定的或完善的村民业余文化活动阵地,导致活动无法开展,也就谈不上对农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建设问题。一些乡镇、村在乡规民约、卫生管理制度、奖励处罚制度等规范的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在乡风建设上难以形成规范性的制度性约束,制约了乡风建设的发展。对策:=、必须提高重视程度。俗话说,领导抓什么就成什么。领导重视不重视、抓不抓,直接影响到乡风文明建设的开展和成效。为此,必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形成一整套的领导组织体系,才能保证乡风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卓有成效。=、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乡风文明建设是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对此,各级财政和村屯必须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保证各项宣传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加强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各乡镇、村开展这项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足问题,二是存在着人员整体素质较差的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农村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才能有效地组织开展起相关的教育和活动的组织开展。=、切实加强针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各方面素质,这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加以认真的对待。并把这项工作开展得如何作为考核乡镇班子政绩的一个重要内容。

美丽乡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

美丽乡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等具体要求。以下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三篇,仅供参考。 文一 此次参加市委党校春季主体班赴开展的教学活动,感到组织有序、安排紧凑、学习容丰富多样,让学员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增进了友谊,为我们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的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连续11年被评为省“千村示万村整治 ”优胜单位,桐庐县、临安市、淳安县和富阳市先后获得“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称号。学习了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研究员、留日学者周旭霞的《智慧经济与发展新思维》和市城乡统筹办常务副主任娄火明《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型业态培育问题》等课程以及参观转塘街道和谐社区建设后,感慨万千,对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和新型业态培育等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感到城乡互融、产城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梦想,不是传说而是现实,并将会在更加广阔的上实现。 一、美丽乡村建设要汇集各方力量,确保整体推进 市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健全,政策体系全面完善,工作措施得力有效,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形成了完善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体系。 1、健全组织机构

先后建立由市领导挂帅的市“百村示、千村整治”工程领导小组、市中心村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市“风情小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12年,根据《关于对市级非常设机构及其负责人进行调整的通知》精神,将上述领导小镇整合成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同时履行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协调小组职责。 2、完善政策体系 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市“风情小镇”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中心村培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和精品区块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意见和资金管理办法,具有丰富的涵,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全面、目标明确、举措有力、要求具体,使全市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体系。 3、保障财政投入 目前市级财政每年扶持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接近10亿元,其中,中心村建设4亿元、精品村建设3亿元、“三江两岸” 整治2亿元,“百千”工程和风情小镇资金5700万元。按照区县市1:1配套的资金扶持政策,每个中心村扶持资金超过2500万元、每个风情小镇超过1000万元、每个精品村超过800万元。这个标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桐庐县的“普惠制”对创建村三年投入不少于100万元,临安市对经考核验收达到创建标准的行政村,根据村人口规模实行以奖代补。精品村、特色村和整治村分别按照人均1500元、800元和30万元/村的标准补助。所在镇(街道)给予创建村30%、20%、10%的配套资金补助。余杭区财政对美丽乡村精品村、重点村、一般村分别给予700万元、500万元、350万元的奖励,街道按区财政奖励资金50%配套。 4、合力整体推进

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措施

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措施 文明社会是我们正在建设的,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做好此工作。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措施,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今年以来,***乡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营造浓厚氛围,提供有力思想舆论保障和精神文化力量。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各村相继组织召开移风易俗动员大会,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引导群众摒弃陋习,净化思想认识。利用横幅、广播村村响、电子显示屏、宣传单页等方式广泛宣传,使“移风易俗”思想精神宣传到村、到户、到人。 二是规范管理制度。各村把“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对“滥办酒席、高价彩礼、争当贫困户”都有相应的惩处条款,制约陋习发生。同时成立村红白喜事理事会10个,把村“两委”成员纳为理事会成员,并制定了详细的理事会工作制度。 三是定期开展抽查。利用振风超市每月评比活动契机,每月抽查5户贫困户和10户非贫困户室内外卫生,包括村组整体卫生,并把抽查情况进行通报,积极引导村民维护环境卫生的习惯。通过走访对群众反映出来的“滥办酒席、高价彩礼、争当贫困户”现象一律进行核查,情况属实则对违规户进行罚款与教育。 四是设立乡风文明“红黑榜”。部分村创造性地在公告栏上设立乡风文明“红黑榜”,主要围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

德等方面,通过村民民主评议,将关心集体、孝敬父母、诚信守法、热心参与公益事业等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在红榜上进行张榜宣传,发挥先进典范示范引领作用;把各种生活陋习、违法违规和有悖于伦理道德的行为在黑榜上进行曝光,以舆论压力促进乡风文明培养和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制度

关于在全省农村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 意见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省农村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的通知 各市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省委和省政府各部门(单位),各人民团体,各高等院校: 《关于在全省农村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4月23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省农村实施为期五年的“乡村文明行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意义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就没有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就不会落到实处。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大多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但是,在农村的一些地方,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滞后,陈规陋习仍有市场,人居环境较差,文化生活单调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与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基础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 二、“乡村文明行动”的总体要求 实施“乡村文明行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行政村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村容村貌建设、村风民俗建设、乡村道德建设、生活方式建设、平安村庄建设、文化惠民建设为重点,以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实现新发展为目标,通过文明户、文明村(社区)以及新农村新生活、新

关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思考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减小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先进科学与文化的提升;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民的安居乐业,同样也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浸润与影响。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重抓好农村文明建设,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 1.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 乡风即乡村社会风尚或乡村社会风气,主要反映农村和农民的精神风貌。乡风是特定乡村内人们的观念、爱好、礼节、风俗、习惯、传统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乡风有进步和落后、文明和野蛮之分。乡风的形成发展取决于该乡村社区的历史传统、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以及社会教化等因素,它一旦形成,就会对该社区内人们的全部行为产生直接影响。透视乡风,人们往往可以感知当地百姓的思想修养、道德素质和文化品位。乡风往往与民俗紧密相连。乡风总是在传承与培育中兴起,在克服与保留中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乡风总体上是健康、文明、和谐、有序、向上的。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意识渐浓,参与市场经济建设蔚然成风;民主法制观念加强,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蔚然成风;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增长,参与文体活动蔚然成风。这种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好风气,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新的文明乡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和环境的原因,中国传统农村文化在农民身上的心理积淀非常厚重,一些落后的乡风民俗、陈规陋习、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农村仍有较大市场,比如有的农村盛行“赌博打牌、封建迷信、大操大办”之风,有的农村出现“不信科学信巫神,不盖学堂盖庙堂,不办文化修祖坟”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新时期广大农村居民应该与时俱进、移风易俗,尽快接受和吸收新的、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生活方式。 目前我国农民从利益阶层可以分为农民、农工、农商、农民企业主。这些分化为不同的从业群体和利益阶层的农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使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面临更为复杂的主体和调控对象。从客体看,文明乡风是一种有别于城市文化,也有别于以往农村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型的乡村文化,是一种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建设目标相适应具有先进品格的村庄文化,它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成就的外在体现,更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在精神层面的要求。从内容看,相对于一般的乡风村俗,乡风文明有它明确的规定性,包括整体的道德理念、良好的精神面貌、较高的文化素养、健康的生活风尚等方面。 2.新形势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 我国是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农村人口占80%。可以说,没有农村的乡风文明,就没有城市文明,就更不可能有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我们要站在新世纪的

乡村文化建设与乡风文明调研报告

乡村文化建设与乡风文明调研汇报 合川区委宣传部 2018年4月2日 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区委宣传部牵头推进乡村文化兴盛行动,承担了乡风文明专题调研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调研工作开展情况 区委宣传部成立了乡风文明专题调研课题组,抽调了3名同志具体承担调研任务,组织召开了3次调研工作会议,本着找准问题、厘清原因、精准施策的原则,讨论制定了调研提纲。先后去到太和镇晒经村、渭沱镇白湾村、古楼镇摇金村和南津街街道白鹿山社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召开了村委班子座谈会、村民院坝会、宣传委员座谈会和部分文化管理单位负责人座谈会共5次,个别访谈21人次。调研组围绕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和运用、乡村文化产品的供给和村民的需求、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乡村民俗文化宗族祠堂文化宗教文化、移风易俗与村规民约作用发挥、乡村文化能人与文化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16个问题进行调研,着力找准乡村文化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风文明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乡村文化设施配置滞后,“建、管、用”体系不完善。一是现有文化阵地被挤占挪用严重,有的选址不当,作用发挥较差。个别镇文化站被社会服务中心占用;有的镇文化站挂有标识牌及活动室标识,但房间被挪作他用;有的文化站位置远离群众居住集中区,有的建在政府大楼内,开放效果不佳,利用率较差。二是大量文化阵地闲置,设施设备缺乏。很多村图书阅览室书籍种类不齐、数量不够,村民喜欢的时政类、农技类图书更新较慢。电子阅览室电脑被机关干部挪用,有电脑但未联网等。特别是村农家书屋,缺少专门人员指导阅读,作用发挥较差。三是村民需要的文化体育设施偏少。村民希望能在人口较密集的院落安装简易文体健身设施。 (二)村民文化生活较为单一,喜欢的“广播”通响率太低。由于农村普遍为留守老人、妇女或儿童,加上农村人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一般业余时间都只是在家看电视。加上居住分散,乡村电影放映不再受欢迎,有时一场电影只有十来人观看。但在访谈中了解到,喜欢听广播的村民占到留守村民的87%以上。而我区“村村响”普遍存在“故障高、成本高、维护难”等突出问题。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全区“村村响”能运行喇叭只有2101组(2010年建设系统配备镇街前端喇叭30个,终端喇叭3567组),通响率下降到55%左右,其中狮滩镇、渭沱镇通响率为0,土场、大石、盐井、官渡等4个镇

乡风文明建设方案

营造文明环境建设文明新村 ――强湾移民新村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强湾移民新村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广大村民群众,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开拓,勇于创新,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强湾移民新村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树立乡风文明、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从每个家庭入手认真实施了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提高了群众的整体素质,初步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低下。据此,我们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着力从解决广大农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指导农民进市场,奔小康;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

益的关系,激励广大群众爱家乡、爱集体,为改变村貌做贡献。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二、常抓公民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 强湾移民新村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积极采取秦腔折子戏演出、张贴标语、广播等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工作中,我们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并发放到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同时,强湾移民新村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近年来,强湾移民新村出台了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不得赌博酗酒、不得参与迷信活动、不得涉嫌违法犯罪、发现有违规现象要向村委会报告的规定,村领导班子成员向全村人民承诺,带头遵守有关规定,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一个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已经形成。四

新农村建设与乡风文明

摘要: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稳定发展的基础。但目前乡风文明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从机制、载体、建设阵地等多方面建设乡风文明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意义、存在问题、建设方法 正文: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术机构到媒体,从政府到农民,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术研究也达到高峰。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乡风文明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乡风文明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内容密切相关,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愿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指农村社区的物质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指精神文明建设,村容整洁是指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管理民主是指政治文明建设。几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乡风文明建设成为构建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的精神支撑。 一、新形势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 1、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个经济目标,又是一个社会发展目标,它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发展的概念。只有实现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同步增长,才算得上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水准。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广大农民不仅要求生活要富足殷实、居住条件要改善,更要求文化生活要丰富、健康水平要提高、社会服务设施要配套。所有这一切,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 2、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要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从长远看,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农村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长期受到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对此,我们务必正视现实,在农村广泛进行以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乡 风文明建设,使农民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提高科技文化素质,进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农村安定稳定的重要保证 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策卓有成效,农村改革深得人心,农村政治稳定、人心安定。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乡风文明建设是离不开的,因此,我们更要始终坚定不移地以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正确处理改革过程产生的利益矛盾,切

美丽乡村建设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精选

美丽乡村建设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年8月21号至23号,新闻传播学院公关实践部一组8人到××市××县××镇进行了为期3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由新闻传播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申报、学校立项进行,主题为“美丽××清洁城乡”,旨在于了解××××乡村地区“美丽××,清洁城乡”活动的执行情况,了解此次活动在乡镇级效果如何。 (一) 选题原因: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提议,××自治区政府响应国家号召,展开了“美丽××清洁乡村”的活动。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新生力量和接班人,应该响应国家的政策和方针。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村屯农户,开展环境保护、卫生文明宣传教育,有利于带动农村群众养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持文明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大学生积极参加“美丽××清洁乡村”的活动,也是以实际行动回馈家乡,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和美丽××的建设。 (二) 主要内容: 1、走访农村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地的乡村建设情况。 2、开展环境保护、卫生文明宣传教育,带动农村群众养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持文明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3、撰写调查报告。

(三) 项目意义: 1、响应了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 2、以小见大,了解如今××××乡村地区的建设情况,为国家、自治区政府建设美丽乡村提供相应数据。 3、进一步向乡村传播“美丽××清洁乡村”的活动,使得该活动深入人心。 4、组织大学生参加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社会、感恩社会、回馈社会。有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等建设。 5、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建设,造福于民。 (四) 前期准备工作: 选定组员、指导老师,选定选题,制作问卷,撰写申报表,制定活动计划。 (五)实践期间要完成的任务: 1、问卷调查 2、宣传“美丽××清洁乡村”的活动 3、走访农村农户,进行访问调查 4、统计数据、分析数据

乡风文明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_百度文库(精)

乡风文明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杨中柱 (湖南省望城农业局,湖南望城:410200 摘要: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五大内容之一。针对当前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思路:一是增强支部凝聚力;二是增强领导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三是增强先进党员的引导示范力;四是增强党员队伍的致富能力;五是增强村民内在的驱动力。 关键词:乡风文明;党组织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内容之一。近几年,政府、社会,个人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从道路到桥梁,从老人院到学校,从街道绿化到田间水渠,无一不见证了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活宽裕”了,这是令人鼓舞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的乡村六合彩活动非常猖獗,部分农民不思进取,沉湎于麻将、扑克、字牌等赌博活动,精神空虚,希望有“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好运降临在自己身边,幻想在赌桌上发家致富;生活中毫无原则,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甚至背信弃义的事情在农村并不鲜见,有的父母明明知道自己的女儿在深圳、东莞、广州等地从事不正当职业,还听之任之,不以为耻,反以为 荣,“笑贫不笑娼”,落后、腐朽的思想卷土重来,封建迷信死灰复燃,有的农民得了病,不去医院看,反而求助于巫婆神汉,求神拜佛以求“消灾破难”,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农村失去了市场。一些农民的人生理想、道德意识、是非观念、正义邪恶几乎模糊,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好与坏,荣与耻之间已经失去了界限,亲情关系日益淡化,传统家庭美德正逐步失去其内聚力,父母与子女因赡养问题对簿公堂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对于整个农村的发展来说,无疑是极为可怕、也最令人忧虑的,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我国是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农村人口就有9.2亿,占70%之多。可以说,没有农村的乡风文明,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我们要站在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乡风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农村精神文明的重要内涵是文化建设,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城乡贫富悬殊是我国当前一大待决难题,减小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先进科学与文化的提升;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离不开广袤农村土地上农民的安居乐业,同样也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浸润与影响。因此,建设新社会主义农村,要注重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一、新形势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 我国是个有12亿人口的大国,农村人口占80%。可以说,没有农村的乡风文明,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我们要站在新世纪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乡风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1、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提出我国到本世纪末要进入小康社会。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转变,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相当一部分人走上了致富之路。然而,解决温饱或实现富裕并不等于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个经济目标,又是一个社会发展目标,它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发展的概念。只有实现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同步增长,才算得上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水准。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广大农民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旧有生活方式,他们不仅要求生活要富足殷实、居住条件要改善,更要求文化生活要丰富、健康水平要提高、社会服务设施要配套。所有这一切,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决不能只顾物质的丰富而不顾精神的建设,从而延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房的前进步伐。 2、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要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从长远看,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农村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把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

《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精品文档 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乡风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反映了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我市农村广大,怎样把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摆上位置,切合实际抓关键,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四项主要内容相合拍,相融入,充分发挥其“灵魂工程”的引领作用,是我们在理论上要思考、实践中要解答的时代课题。 一、注重把握现状,掌握民风民情,切实做到有的放矢推进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侧重的是乡风,落脚在文明。如何结合我市实际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首要的就是要注重把握现状,掌握民风民情,这样才能明确思路,切实推进。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全市广大农村农民的精神风貌总体上呈现健康活跃、积极向上的趋势。 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明显增强,求变、思富、创业成为时尚的主流。戴南、张郭两镇“家家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做、个个有钱赚”的百姓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发展民营经济成为全市的领头羊,成为苏中的一面旗帜。在其带动下,全市大批农民闯市场、创大业,创业热潮叠起。目前,民营经济

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主体,农民创业成为骨干力量,全市农村劳动力已向非农产业转移达四分之三都是最好的说明。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增强,先锋典型引领的影响日益突出。爱民支书沈正彬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一心为民、爱家乡、爱集体、爱事业的先进事迹,既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也对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推崇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意识增强,社会主义的诚信、和睦、互助等文明新风进一步形成。广泛开展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新风,产生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新村、文明农户和文明家庭。去年底,张郭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戴南镇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昭阳镇沙甸村、沙沟镇水金村等10个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这些先进典型在全市面上 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丰富精神文化活动的需求增强,农民群众主动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有新的提高。昭阳镇、垛田镇、临城镇组织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街头文化、广场文化,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周庄镇文化站立足自身优势,适应市场特点,走出了“以文养文”、“以副养文”发展群众文化的新路。 关心村务和公益事业发展的意识增强,管理民主、互谅互解形成新的氛围。围绕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基层民主议事活

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在新形势下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确定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也明确提出了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的要求。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我台去年历时十个多月的“记者百村行”采访中,我们记录下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勤劳智慧的缙云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中的伟大创举、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成就,欣喜地感受到随着我县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逐步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精神风貌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然而离真正建成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还任重道远。 一、当前我县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1、对乡风文明建设认识不到位。当前,一些乡村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以及丰富的内涵认识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建设属上层建筑的范畴,是软的、虚的,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不易立竿见影,而忽视了乡风文明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甚至有的还错误地认为经济发展了,乡风自然会文明。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措施和力度缺乏。重视不够也反映在投入上,一些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无法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目前,合力建设乡风文明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仅靠少数部门单打独斗,推动起来比较困难。 2、农村社会风气缺乏强有力的正确引导。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新旧思想观念的冲撞,东西文化观念的交锋,不

同思潮的激荡,致使人际关系日趋淡漠,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矛盾纠纷增多,与人为善、互爱互助的风气日渐淡化,不赡养老人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文化生活单调,不少农民把打牌赌博当作了主要的娱乐方式。 3、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与需求存在距离。农村缺乏相对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且设施设备不足,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目前,全县还有14个乡镇文化站都处在有站无舍状态,在已建的356个村级活动室中,有294个村级活动室只有简单的活动场所,缺少活动器材。文化专业人才缺乏。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科技下乡等多形式文化下乡,虽深受农民的喜爱,但对当地农村文化建设不过是杯水车薪,难以使农民的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 4、农民群众法制意识薄弱,社会治安影响乡风。一些村民在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大多表示首先找人私下协商解决。而近年来农民参与民主选举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村在选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违法违规的事件,导致人际关系复杂化,利益矛盾多元化。村“两劳”释解人员、青少年、无业人员犯罪增多。另外,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也向农村转移,污染了社会风气,对乡风文明建设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 二、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乡风文明建设,需要结合农村实际,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地推进。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1、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一是要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