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湖北省抗旱评估报告_毕业论文

湖北省抗旱评估报告_毕业论文

1基本情况调查与评估

1.1区域基本概况

1.1.1自然地理

XX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东经108°31′~116°10′,北纬29°00′~33°25′之间,北靠河南、东连安徽,东南隔幕埠山和江西相望,南滨湖南洞庭湖、西邻重庆、西北和陕西相接。全省自然面积18.59万km2,其中山地面积占55%,丘陵面积占21%,平原面积占24%(见图1.1-1)。XX省东、北、西三面环山,有幕阜山、大别山、桐柏山、大巴山、巫山、武陵山等山脉环抱,山地海拔高程在500m以上,由外向内地势逐渐降低,中、南部为地势低洼平坦开阔的江汉平原,形成一个三面隆起,中间低下,略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与湖南省洞庭湖连为一体。

XX省土壤分布,以长江为界,江南为中亚热带红壤和黄壤,江北为北亚热带黄棕壤,长江两岸棕红壤与黄棕壤犬牙交错;在同一地区,因高程变化,土壤有垂直分布规律,如鄂东南幕阜山北坡,自下而上随高程变化为红壤、黄壤,而后黄棕壤,最后为山地草甸土。非地带性水稻土集中分布在平原湖区,各低山丘陵区分布也较广泛,潮土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石灰土主要分布在鄂西南与鄂东南的山区。

土壤植被分布既有地区间的差异,也有垂直分带的变化。北部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南部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全省森林覆盖率20.3%。土壤植被既受到水资源丰枯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资源的地区分布。

XX省境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育。长江自巴东边鱼溪进入我省,横贯全境,并有汉江及洞庭湖湘资沅澧诸水汇入,至黄梅县出境。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中小河流长度在5km以上的共4228条,其河长100km以上的有38条,这些中小河流由于地形的因素形成向心状水系,主要河流有清江、沮漳河、陆水、府澴河、举水、富水、堵河、南河、东荆河、内荆河、汉北河等。

我省素称“千湖之省”之称,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湖泊星罗棋布于长江、汉江两岸。湖泊分布大致西起枝江,东迄黄梅,北以应城、皂市、钟祥一线的粘土阶地为界,南与湖南洞庭湖相连。由于历年泥沙淤积,人工围湖垦殖等因素,湖泊数量和面积已大大缩小,有的湖泊已不复存在,全省现有湖泊334个(3km2以上)总面积2503km2。

24%

55%

21%

1.1.2气候特征

XX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寒暑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750~2100mm之间,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1100~2150h。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2000~2150h;鄂西南最少,为1100~1400h。全省

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全省无霜期在230~300d之间。

XX省降水量地区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河谷少。总趋势是自东南、西南向腹地及西北递减,全省变幅在750~2100mm间,南北相差达3倍。XX省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 V值在0.14~0.27之间,年际之间变化较小,相对比较稳定。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的67.7~80.8%集中在4~9月的汛期,其中连续四个月最大降水量占全年的51.4~64.1%。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XX的梅雨期,梅雨期雨多,强度大。

XX省水面蒸发量地区分布一般是低温、湿润地区水面蒸发量小,高温、干燥地区水面蒸发量大。多年平均蒸发量地区变化趋势是西南部小,向东北部逐渐增大,全省年蒸发量变化在600~1000mm之间,鄂西南恩施、鄂西堵河上游、南河上游神农架林区以及鄂东南咸宁龙角山-大幕山-崇阳一带年蒸发量小于700mm,为全省蒸发量最小区域,鄂北襄阳、随州附近以及汉江中游钟祥周边一带年蒸发量在900mm左右,为全省蒸发量最大区域,其他地区一般在800mm左右。

1.1.3社会经济

XX省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个林区,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省直管市)、37个县、2个自治县。省会武

汉为全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2007年年末全省总人口为607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5699万人。

2007年,全省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完成生产总值915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增速为1979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二、三产业全面增长,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一产业增加值为1422.8亿元,增长4.7%;二产业增加值4094.19亿元,增长17.3%;三产业增加值3633.02亿元,增长15.2%。

(1)农业丰收

2007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434万hm2,比上年增加12.1万hm2;棉花种植面积41.86万hm2,增加3.66万hm2;油料种植面积127.45万hm2,减少3.66万hm2。粮食总产量2287.40万t,比上年增产77.26万t,增长3.5%;棉花总产量45.29万t,增产0.43万t,增长1.0%;油料产量281.84万t,增产2.09万t,增长0.7%。全年农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7%。畜牧生产逐步恢复,生猪、家禽等出栏明显增加,水产品、蔬菜、水果、茶叶等产量均保持增长态势。

(2)工业经济加速发展

二产业经济运行呈现轻工业增速持续快于重工业、股份制和私营工业增长较快、支柱行业、重点企业支撑作用较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四个方面的特点。工业增加值4094.19亿元,增长17.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822.97亿元,增长23.6%,增速比上年加快3.6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双超”目标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34.14亿元,增长26.9%。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31.26亿元,增长27.8%。投资增幅实现了超年度计划、超全国平均水平的“双超”目标。2007年全社会固定投资保持高位平稳运行;一、二、三产业增速基本协调,分别完成投资59.35亿元、1618.81亿元和2453.1亿元,分别增长31%、30.5%和26%。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加速

2007年XX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8.53亿元,增长18.1%,增速比上年加快3个百分点,创十一年来新高。

(5)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保持增长

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48.58亿美元,增长26.6%。其中,出口81.74亿美元,增长30.5%;进口66.84亿美元,增长22%。实际利用外资35.02亿美元,增长13.6%,其中,实际外商直接投资27.66亿美元,增长13%。

(6)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90.36亿元,增长2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33.98亿元,增长24.6%;税收收入所占比重为73.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非税收入156.38亿元,增长22.4%。

(7)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485元,比上年增加1682元,增长17.2%,增速比上年加快5.6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最快的一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997元,比上年增加578元,增长16.9%,增速比上年加快6.6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8)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节能减排工作受到重视,并取得积极进展,全省实现了单位GDP 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三下降”。2007年上半年,XX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56%,降低率快于全国0.78个百分点;1~3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0.7%。排污治理工作力度明显加大,生态环境逐步改善。2007年上半年,XX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0.16%和2.72%,降低率分别快于全国0.4和1.84个百分点。

1.1.4水资源状况

XX省河川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035.9亿m3,折合深度为557.3mm。全省地表水资源量为1006.2313亿m3,其中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1000.7264亿m3,淮河流域5.5049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89.4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间重复计算量为259.7亿m3。

XX省客水资源丰沛,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6394.66亿m3。其中长江干流入境水量为4190.24亿m3;洞庭湖水系入境水量为1855.058亿m3;汉水入境水量为331.294亿m3;宜昌至湖口入境水量为18.076亿m3。多年平均出境水量为7310.03亿m3。其中淮河上游出境4.859亿m3;湖口以下干流出境16.239亿m3;长江干流出境7288.93亿m3。

地表径流总的分布趋势为南多北少。其变化为由南向北,由东北、东南和西南向腹地平原湖区递减。多年平均径流深变化在200~1200mm,南部年径流深最大在1100~1200mm,北部仅在200~300mm,南北相差4~5倍,鄂西南、鄂东南山区年径流深变化在800~1200mm,为我省径流高值区,鄂北、鄂西北年径流深变化在200~300mm,为我省径流低值区,鄂西年径流深500~1100mm,鄂东北400~900mm,中部江汉平原年径流深400~700mm。年径流C V值变化在0.23~0.66之间,其中鄂西南C V值0.23~0.27为最小,鄂北及江汉平原腹地C V值在0.27~0.66为最大。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其量占年径流量的比值约为62.3~77.0%;连续四个月最大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值在46.5~61.7%。

XX省自产水资源有限,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人均占有量1658m3、亩均占有量1403m3(标准亩)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00m3),低于国际公认的“用水紧张警戒线”(1700m3)。

1.2干旱基本情况调查

1.2.1干旱影响因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干旱灾害是指由于降水减少、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的用水短缺,并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危害的事件。

XX省干旱的影响因子主要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平衡、水工程供水能力不足。

1.2.1.1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受气候条件、区位、地形条件等的影响,XX省降水量年内、年际和空间分配极不均匀,少雨时段和少雨地区经常发生干旱。

(1)降水量年内、年际分配不均

XX省降水量年内分配特点之一是年内分配不均,67.7~80.8%的降水集中在4~9月的汛期,其中连续四个月最大降水量占全年的51.4~64.1%;月雨量更为集中,多年平均最大一个月降水量占全年13.6~22.2%。主要出现在6、7两个月。年内分配特点之二是有的年份年降水总量比较大,但由于月分配大小悬殊,常带来水旱同年。如1959年黄冈、孝感、咸宁、荆州等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大于多年平均雨量,但7~9月连续三个月雨量只在100mm左右,不足常年的1/3,形成我省突出的百日大旱。造成该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脊线停留在北纬20-25度的时间过短,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时间过长,则天气晴热少雨,造成伏旱严重。我省出现严重伏旱的年份多由“空梅或少梅”天气造成的。

XX省降水量年际变化虽然相对比较稳定,各雨量站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 V值在0.14~0.27之间,但从全省各站历年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方面看,相差还是比较悬殊,K在1.70~4.59之间,最大达到了4.59倍,少雨年份经常发生干旱,枯水年份经常造成严重甚至特大旱灾的发生。

1.2.1.2 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

(1)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由于受水汽来向和地形等因素影响,我省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

受气候特征及地形条件的影响,XX省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河谷少。总趋势是自东南、西南向腹地及西北递减,全省变化在750~2100mm间,南北相差达3倍。全省降雨量大于1400mm的多雨区一般分布在大山区,多为水汽来源的迎风面,主要分布三个山区地带:鄂西恩施自治州和宜昌市的大巴山、巫山、武陵山等山脉;咸宁南部幕阜山山脉;黄冈东北部大别山山脉。年降水量在1000~1400mm的正常雨区,绝大部分为我省的丘陵平原区。年降水量小于1000mm的少雨区处于我省北部,大部分是山区,其余在汉江新城以上沿河两岸及襄樊地区东部的多丘陵岗地。以枣阳、襄阳、老河口、谷城以北为全省最小地带,年平均降水量在750mm左右。

(2)土地资源分布特点

XX省土地资源分布特点是山区少平原多,西部少东部多,土地利用率较高的地区主要是江汉平原区、鄂东平原的黄冈地区及鄂北岗地随州、襄樊等地。由于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形成了水资源与耕地不平衡,以地表水资源为例,多年平均径流深大于700mm的丰水区,地表水资源占全省地表水资源的40%以上,而耕地仅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7%弱,径流小于300mm的少水区,地表水资源约占全省地表水资源的10%,而耕地却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0%以上。即地表水资源多的地区耕地少,而地表水资源少的地区耕地多,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

1.2.1.3 水工程供水能力

通过近60年的水利工程建设,我省现有蓄引提工程供水能力达322.13亿m3,有效控制灌溉面积达3511.56万亩,占全省农田的

61%,这些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上述水利基础设施基本上为设计保证率下建设的水利工程,真正意义上的抗旱工程较少,根据本次规划调查,农业抗旱工程极少,在发生特大干旱时,农业需水得不到保障。

我省城市需水已建应急备用水源较少,大部分中小城市为单一供水水源,一旦发生突发污染事件,城市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无法保障。同时,除去已列入其它相关更新改造规划的水利工程,我省还有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毁损严重,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效益难以发挥,无法满足当地生活、生产和农业正常需水要求,导致旱灾频繁发生。

1.2.1.4 其它人为性因素

一是受乱砍滥伐、开矿修路、陡坡开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省目前仍有6.08万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土壤涵养水分能力差,加重了干旱灾害。

二是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或通过降雨径流汇入湖泊,或通过灌溉下渗进入地下含水层,造成水质污染,部分湖泊出现富营养化趋势。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由于河流、湖泊和地下水源遭受污染,部分地方有水不能利用。

三是部分地区盲目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原有机井报废,水井越打越深。有的城区地下水位年均下降1.03至1.72m。

四是有的地方不根据水资源条件,盲目发展种植耗水大的农作物,致使可供水量满足不了需求,特别是枯水年份,进一步加重干旱缺水的程度。

1.2.2干旱旱灾及其影响

1.2.2.1 历史旱灾调查(1949年以前)

XX省最早记录旱灾的历史资料为《史记·秦始皇本纪六》,即秦王赢政十二年(公元前235年),据其记载:“当是之时,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随后史籍逐见记载,至1949年,共发生旱灾214次(此统计数未计入年受旱范围在5县以下的干旱年),各朝代旱年次数见表1.2-1。

各朝代旱年次数表

表1.2-1

据《XX水利志》记述,14世纪及以后,XX省曾出现4次连续干旱期,依次为:

(1)元延祐至至正年间,即从1317~1353年,出现一段连续干旱期,36年中共出现18次旱年,为2年1次。其中连续2年干旱的有3次(1317~1318年,1342~1343年,1352~1353年)。尤为突出的是出现了连续干旱9年的情况,从1323~1331年,尽管不是全省性或集中某一地区的灾害,但其旱情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2)明代15世纪中叶,XX又出现一次连续干旱期,从1433~1473年计40年间出现15次旱年,约2.6年一遇。其中连续3年干旱有2次(1448~1450年,1457~1459年),连续2年干旱的有2次(1433~1434年,1472~1473年)。

(3)17世纪明末清初,从1640~1679年计40年间,出现了14次旱年,约为3年一遇。其中连续4年干旱1次(1640~1643年),均为伏旱和伏秋旱,史籍记为“赤地千里,飞蝗蔽天”。连续3年干旱1次(1673~1675年),连续2年干旱2次(1646~1647年,1678~1679年)。

(4)民国时期(1911~1949年)的38年间,XX共发生13次旱灾,约为3年一遇。其中出现连续2年的干旱3次(1928~1929年,1934~1935年,1944~1945年)。

综观历史上XX省的干旱年,在年际变化上,出现较多连续发生的现象,在214次干旱年中,连续发生的年次有88年,占总年次的41%强。其中连续9年干旱发生过1次,连续4年干旱发生过2次,连续3年干旱发生过7次,连续2年干旱发生过25次。

1.2.2.2 新中国成立以来干旱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XX省的干旱出现更为频繁,全省性的大旱发生周期更短,局部地区性的旱灾几乎连年发生。

1949~1989年41年间,1952年、1960年、1961年、1966年、1972年、1976年、1981年、1986年均为严重干旱年,1959年、1978年、1988年为特大干旱年,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平均约4年1次,连续干旱年有1959~1961年,这些年都表现出旱期长、面积广、灾情重的特点。

1990年~2007年XX省各年发生的旱灾基本情况统计如表l.2.2-3。从表中可以看出,18年间,1990年、1992年、1994年、1995年、1999年、2003年、2005年均为严重干旱年,2000年、2001年为特大干旱年,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年平均每2年一次,连续干旱年有1994~1995、1999~2001,这说明90年代后干旱灾害有加重的趋势。

1950~1995年旱灾简表见表1.2-2,1990年~2007年灾情概述见表1.2-3,1950~2007年农业因灾损失情况见表1.2-4。

1950-1988旱灾统计表

表1.2-2

50-1988旱灾简表续表1.2-2

XX省1990~2007年旱灾统计表续表1.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