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

许虹波,符丽燕,朱 聪,庄丹雯

=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特征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1-7月应用Piper 疲乏量表和

抑郁自评量表对某医院72例肺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肺癌化疗患者疲乏的发生率为76.4%,其中中重度疲乏占68.1%;各维度疲乏得分排序为情感维度>行为/严重性维度>感觉维度>认知/情绪维度疲乏;整体疲乏和各维度疲乏得分均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P <0.01)。结论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程度较严重,且与抑郁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提高对该问题的关注度。 =关键词> 肺癌;化疗;癌因性疲乏;抑郁

=

中图分类号> R734.2;R453;R395.1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008-9993(2010)8B -1226-03

C orrelation Analysis on C ancer -related Fatigue and Depression in Lung C 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C hemotherapy

XU H ong -bo ,FU L-i y an,ZH U Cong ,ZH UANG Dan -w en (Nursing School,Wenzhou M edical Co lleg e,Wenzhou 325035,Zhejiang Prov ince,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 o explor e the corr elation betw een fatigue and depression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re -

ceiv ing chemotherapy.Methods Sev enty -tw o lung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chem otherapy from January to July 2008w ere inv estig ated by Piper fatig ue scale(PFS)and the self -rating depressio n scale(SDS).Results T he fatigue rate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 therapy w as 76.4%and the m oderate to severe fatigues accounted fo r 68.1%.The fatig ue dimension sco res ranked in a descending order:affective,behav ior/sev erity,sensory and cog nitive/mo od.T her e w 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 een fatig ue and de -pression(P <0.01).Conclusion T he fatig ue incidence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receiv ing chemother apy is hig h.Most of the patients exper ienced m oderate to severe fatigue.T he fatig ue is clo sely related w ith pa -tient .s depression.Nur ses should attach m ore attention to it.

=

Key words > lung cancer;chemotherapy;cancer -related fatig ue;depressio n

[Nurs J Chin PLA,2010,27(8B):1226-1228]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20070999)

作者单位:325035浙江温州,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许虹波,符丽燕),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朱聪),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庄丹雯)

作者简介:许虹波,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护理教学工作和肿瘤护理研究

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严重危害着人类

的健康[1]。化疗是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其不良反应较大。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是一种因癌症本身和癌症治疗而引起的主观疲劳感,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社会活动等方面都有影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以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调查和分析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特征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为临床实践工作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1-7月在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肿瘤内科和呼吸内科选取肺癌化疗患者72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等检查已明确诊断并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2)年龄>18岁;(3)无精神疾病和认知障碍,言语表达清楚;(4)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调查。排除标准:(1)肺癌诊断不明确;(2)除肺癌外同时患有其他癌症;(3)病情危重者;(4)伴有严重的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5)依从性差、无法合作者。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癌因性疲乏:采用Piper 疲乏量表(Piper fatig ue scale,PFS)评估。该量表是由Piper 等[2]

于1998年研发的首个多疲乏自评量表,能多维度地反映患者的主观感受,目前在国内外应用广泛。该量表共有22个条目,由4个分量表构成,分别从行为/严重性、情感、感觉、认知/情绪等4

个方面对疲乏进行测量,另有5个附加项目用以评估疲乏的持续时间和收集更多的与疲乏相关的资料。该量表简便易测,22个条目均为0~10的数字化表述,0表示没有,10表示很严重。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分值均为所含条目的分值之和除以总条目数,分值越高表明疲乏越重。该量表的中文译本由中国香港学者[3]于2003年翻译,其重测信度为0198,总量表Crohnbach.s A系数为0.91,4个分量表的Crohnbach.s A系数为0.89~0.93。但预调查时发现,PFS各条目选项的计分方式不符合国人的理解习惯,患者在回答时难度较大。因此,经征询专家意见,将原量表的计分方式修改为0~4分的五点计分法。对修正后的量表信度进行测试,各分量表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968、0.987、0.971、0.936;修改后的PFS总Cro nbach.s A系数为01959,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0.892、0.900、01879、0.781。(2)抑郁状况: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 ession scale,SDS)[4]。该量表共包含20个项目,每一项目均按1~4级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将各项分数相加,所得粗分再乘以1125后取整数部分即为本量表的标准分。分数越高,表明抑郁越严重。以标准分\50为抑郁诊断标准。

1.2.2调查方法正式调查前向资料收集单位说明研究目的,征得其同意。选择符合标准的调查对象,向其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发放问卷。问卷中除部分与疾病相关的资料由调查员查阅病历资料填写外,其他内容均要求患者自行填写。对于病情不允许、有读写障碍或视力不佳者,则由研究者以中性不带诱导性的语言逐条读出,让调查对象独立做出选择,由研究者代为记录结果。问卷完成后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78份,回收有效问卷72份,有效回收率为92.3%。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x和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统计方法采用Pear son相关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72例肺癌化疗患者中,男49例,女23例;年龄33~73岁,平均(60.67?8.84)岁;72.2%为非在职人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0.6%。自明确诊断至调查时,患者病程为0.2~24个月;6

3.9%的患者处于化疗中, 36.1%的患者处于化疗间歇期。

2.2癌因性疲乏的总体发生情况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为76.4%,其中68.1%的患者存在中重度疲乏;患者主诉疲乏持续时间最短的为2d,最长的为8个月。

2.3癌因性疲乏各维度的得分情况肺癌化疗患者的各维度疲乏得分情况见表1。将4个维度的疲乏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依次为:情感、行为/严重性、感觉和认知/情绪。从各疲乏维度来看,行为/严重性、情感和感觉方面,中重度疲乏的发生率分别为6

3.9%、76.4%和65.3%;在认知/情绪方面,有7614%的患者发生轻中度疲乏。

表1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各维度得分情况(n=72)维度最小值最大值均数标准差

整体疲乏0.00 3.05 1.53640.95892

行为/严重性维度0.00 3.60 1.5809 1.14998

情感维度0.00 4.00 2.1056 1.30048

感觉维度0.00 3.20 1.47500.97890

认知/情绪维度0.00 2.50 1.06950.73559

2.4癌因性疲乏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72例肺癌化疗患者中,抑郁检出率为38.9%。相关分析显示,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总分及各维度(行为/严重性,情感,感觉,认知/情绪)得分均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r=0.576,0.689,0.613,0.505, 01592),均P<0.01。

3讨论

随着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有了很大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其带病生存期的生活质量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在癌症患者的诸多症状中,癌因性疲乏的发生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对疲乏的评估、治疗和护理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成为评估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3.1肺癌化疗患者疲乏的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

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化疗患者疲乏发生率为7614%;从疲乏的持续时间来看,主诉疲乏持续时间最长的为8个月。此结果与美国疲乏联合会的调查结果基本相似,76%的癌症化疗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每月至少有数天感到疲乏[5]。而根据文献回顾,疲乏发生率在17%~99%之间不等[5-7]。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各研究采用的量表不同,有的研究采用单维疲乏量表,有的采用多维疲乏量表;(2)与研究对象所患肿瘤类型、治疗方案等方面的差异有关。

3.2肺癌化疗患者的疲乏程度较严重本研究提示,肺癌化疗患者的整体疲乏及行为/严重性、情感、感觉等3个维度的疲乏均以中重度居多。此结果与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国内徐波等[8]曾报道,有76.36%的癌症化疗患者出现了中度到重

度的疲乏;国外也有研究[9]表明,化疗期间有75% ~100%的患者出现严重疲乏。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各维度的得分排序显示,患者在情感方面疲乏最严重,而认知/情绪维度疲乏最轻。在本研究中,很多患者认为/疲乏是一种极不愉快或令人十分讨厌的感觉,是一种不正常现象0,甚至有些患者可能会将持续存在的疲乏和病情的加重联系在一起。而认知维度疲乏最轻可提示,患者患病后在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不明显。分析原因为:认知功能是指运用和综合基本技能的能力,这些基本技能包括感知、记忆、思维等,是健全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10]。这种能力主要受个体的生物学因素(如性别、年龄)和社会环境因素(如受教育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本次调查中,有些化疗药物如紫杉烷类、长春瑞滨、顺铂等所致的神经毒性主要是累及周围神经系统[11],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较少见。因此,对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影响不明显。

3.3肺癌化疗患者的疲乏与抑郁密切相关癌症不仅造成患者生理上的痛苦,而且往往对其产生巨大的心理刺激,抑郁就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之一。冉凌等[12]采用SDS量表对肺癌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其结果显示抑郁检出率为43%。张丽辉等[13]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肺癌患者的抑郁状态,其检出率为42.3%。国外研究[14]也有类似结果。本研究中38.9%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虽然本结果低于国内外其他文献的报道(可能与不同研究中评估工具的选择、研究对象的疾病类型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有关),但基本一致。本研究还显示,癌因性疲乏与抑郁呈正相关,这一结果在以往的研究中已得到了证实[15-16],而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癌因性疲乏的各维度得分与抑郁也均呈正相关。存在抑郁情绪的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甚至拒绝治疗等行为改变,从而导致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下降,即表现为行为和感觉上的疲乏。另一方面,抑郁患者常自觉思维迟钝,生活态度消极,丧失参加社会活动的兴趣,因此也加重了患者情感和认知上的疲乏。此外,随着疲乏的加重,患者的许多生活需求都无法自理,更强化了其自卑、绝望的负面情绪,抑郁也随之加重。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甚至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肺癌化疗患者所经历的疲乏较普遍且程度较严重、持续时间长,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情绪状态,且抑郁这一不良心理反应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癌因性疲乏。护理人员应提高对癌因性疲乏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对存在抑郁情绪的癌症患者尽早加强心理干预,以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各层面达到更好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志瑾.肺癌流行病学[J].肿瘤防治杂志,2002,9(1):1-5.

[2]Piper B F,Dibble S L,Dodd M J,et al.T he revised piper fa-

tigue scale:Psychometric evaluation in w omen w ith breast cancer[J].Onco l N urs F orum,1998,25(4):677-684. [3]So W K,Do dg son J,T ai J W.F atig ue and quality o f life

amo ng Chinese pat ient s w ith hemato log ic malignancy aft er bo ne marr ow transplantatio n[J].Cancer Nurs, 2003,26(3):211-219.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1. [5]Curt G A,Breitbar t W,Cella D,et al.Impact o f cancer-

related fatigue on the lives of patients:N ew finding s from the fatigue coalition[J].Oncolog ist,2000,5(5): 353-360.

[6]O kuy ama T,Akechi T,Kuga ya A,et al.F actor s co rr ela-

ted w ith fat igue in disease-free br east cancer pat ients: Application of t he Cancer Fatigue Scale[J].Suppo rt Car e Cancer,2000,8(3):215-222.

[7]Cella D,Davis K,Breitbar t W,et al.Cancer-related fa-

tigue:P revalence of pr 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in a U nited States sample of cancer surv ivo rs[J].J Clin On-col,2001,19:3385-3391.

[8]徐波,刘扬,路虹.癌症化疗患者疲劳状况的调查

[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39-740.

[9]Hann D M,Jaco bsen P B,A zzar ello L M,et al.M easure-

ment of fatigue in cancer pat ients:Develo pment and val-i datio n of the fatig ue sy mpto m inventor y[J].Qual L ife Res,1998,7(4):301-310.

[10]沈峰,杨彦春,邓红,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社会康

复的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2):185-187. [11]李佩文.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中西医维护[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6:278-280.

[12]冉凌,刘兴国,高海莲,等.肺癌患者抑郁的相关因素

分析及护理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3):62-63.

[13]张丽辉,白路,黄带发,等.肺癌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特征

和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4):3323-3325. [14]Sarna L,Padilla G,H olmes C,et al.Q uality of life o f

long-term surv ivo r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J Clin Oncol,2002,20(13):2915-2917.

[15]Hopwo od P,Stephens R J.Depr ession in patients w ith lung

cancer:Pr evalence and r isk facto rs deriv ed fr om quality of life data[J].J Clin O nco l,2000,18(4):893-903. [16]Rubin G J,CL eare A,H otopf M.P sycho lo gical facto rs in

po sto per ativ e fat igue[J].Psy cho so m M ed,2004,66(6): 959-964.

(收稿日期:2010-02-10)

(本文编辑:仇瑶琴)

肺癌病人化疗护理常规

肺癌病人化疗护理常规 肺癌患者在化学治疗期间免疫力很低,很容易引起患者病情的恶化,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肺癌化疗时的肺癌护理常规一定要做好。 1.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患者外周血象,每日护理查房问诊后,对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运动、神经等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和记录。除做好病房、被褥消毒外,还要做好口腔黏膜、皮肤、会阴部的清洁消毒;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不去其他病房走动,减少探访,避免交叉感染。嘱患者不要随便抠鼻,防止鼻腔出血;用软毛牙刷刷牙,防止牙龈出血。 2.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对于出现轻、中度腹泻的患者,观察评估并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和量及肛周皮肤受刺激情况,协助患者做好肛周皮肤护理,告知患者便后清洁肛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含纤维素少的流质、半流质,避免辛辣、生冷、过硬及过于油腻的食物。 3.心理护理。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前提;护士与病人家属的默契配合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正确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是心理护理的关键;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诊断治疗,激发病人潜在的生存意识,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是心理护理的核心,护理人员通过做好四要素而使病人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 4. 预防肌肉酸痛反应。常发生于化疗2~3天,多数1周左右恢复正常。除按医嘱给予止痛药外,应注意向患者解释,让其知道这种症状是可逆的。并协助日常生活护理,按摩酸痛处,帮助其转移注意力,减轻其不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理疗。 5. 预防皮肤毒性反应。嘱患者避免搔抓,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发生感染。 6.预防心律失常。护理人员应在床边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用药时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感觉安全。 7.预防水肿及多浆膜腔积液。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周围水肿,严重者出现浆膜腔积液。护士应配合医生,严格执行医嘱,特别是要督促患者按医嘱使用激素,并密切观察患者体重及周围水肿变化。出现水肿时予以评估水肿情况,每天测量水肿部位最严重时的周长,指导患者抬高下肢,增加静脉血回流,嘱患者穿宽松柔软衣服,防止擦伤皮肤。 8.预防超敏反应。患者出现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超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给药,并予吸氧,应用肾上腺素、升压药物,直至恢复

癌症患者及家属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康复

癌症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康复 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宋兵福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癌症并不一定就是绝症了,但是,其治愈率仍然很低。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对患者本身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除了要忍受生理的痛苦外,往往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部分患者及其家人还不得不面对经济的压力,这让他们更加感觉到无助和伤痛,容易对生活丧失信心,脱离社会,加剧疾病的发展。但过于消极的心理反应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加速疾病进展。 1肿瘤患者正常的心理变化 (1)诊断前:关心各种与诊断有关的信息;怀疑诊断的准确性;担心医疗费用/工作问题;对患病后可能出现的疼痛/损容/死亡等的恐惧。 (2)诊断后:部分患者否认自己患有肿瘤,易产生愤怒/敌意/受迫害感/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3)治疗期:担心治疗效果不佳及治疗出现的副作用;害怕疼痛与死亡。(4)治疗后:恢复正常的应对方式,担心复发。 (5)复发期:情感震荡/焦虑/抑郁,四处求治及试用各种偏方。 (6)疾病恶化期:抑郁。 (7)中末期:害怕被遗弃/对疾病恶化/临终/死亡等的恐惧。 2肿瘤患者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1)诊断前:呈过度警觉/焦虑状态;完全否认,因而拒绝治疗;认为必死无疑,坚决放弃治疗。 (2)诊断后:临床抑郁,寻找江湖郎中。 (3)治疗期:拖延手术,寻求非外科治疗,出现药源性精神病,妄想。 (4)复发期:严重的治疗后焦虑和抑郁。 (5)疾病恶化期:抑郁。 (6)中末期:抑郁,急性谵妄。 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肿瘤患者大多有情绪稳定性及行为控制能力降低,暗示感受性增高的现象,当癌症患者刚刚得知自己患有癌症时,一般会产生一种否认心理,即在内心中否认患有癌症的事实:比如,他们会在内心中激烈地反应“我怎么会得了这种病!”、“这不可能是真的”……这种否认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强大刺激对于心理的伤害。但是,由于癌症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否定机制不可能长期起作用,患者始终是要接受现实的,当残酷的现实再一次清晰的摆在癌患面前,否定机制就会被打破,这时就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变化及不良心理反应。很多患者这时会进入非常悲伤的状态,这个时期,最容易产生恐惧、绝望等情绪。有些患者甚至会采取拒绝进食、发脾气、自虐等用以宣泄内心痛苦的手段。 1焦虑:大多数肿瘤患者,从发现不祥的症状/忍受诊断性检查开始,持续至完成治疗,一直处于十分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焦虑性精神障碍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涉及躯体的各个系统。焦虑的程度与个人的心理素质/受教育程度/生活体验以及应对能力有关。焦虑程度严重时,则变为惊恐。可有如下具体表现。 (1)表情:面容绷紧/愁眉苦脸 (2)行为:言语忧郁/坐立不安/双拳紧握/玩弄手指/吸烟。 (3)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日常兴趣减退/失眠/噩梦/嗜睡。 (4)神经:头痛/细微震颤/肢体麻木/协调性差/手掌潮湿/多汗 (5)心血管系统:心悸/窦性心动过速/收缩压升高/心前区疼痛。 (6)呼吸系统:过度呼吸/呼吸困难/窒息感。 (7)胃肠道系统:厌食/腹泻/烧灼感/吞气。 (8)生殖泌尿系统:阳痿/性冷淡/尿频尿急/排泄不畅/经期疼痛/月经紊乱 2恐惧:恐惧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适应性心理反应。患者往往高估了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低估了其治愈率,而且视恶性肿瘤为最令人惊恐的疾病。肿瘤患者的恐惧可有以下具体表现: (1)情绪:恐慌 (2)行为:警惕/哭泣/挑衅性行为/冲动行为/行为失控 (3)生理功能改变:如皮肤苍白/出汗/寒颤/心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尿频/尿急等 3悲哀:由于对丧失身体健康或将丧失生命的恐惧,肿瘤患者在获知诊断后,往

慢性头痛与抑郁焦虑相关性分析

慢性头痛与抑郁焦虑相关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25T15:58:49.2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作者:沈蓉 [导读] 慢性头痛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明显高于非慢性头痛患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苏州 215001) 【摘要】目的:总结探讨慢性头痛与抑郁焦虑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头痛的门诊患者为研究组对象,选择同期门诊治疗的非慢性头痛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表现。结果:研究组SAS 评价得分(52.5±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38.1±1.1)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DS评价得分(62.1±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39.5±2.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头痛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明显高于非慢性头痛患者,二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对于慢性头痛患者要在对症治疗的同时采取措施缓解抑郁、焦虑情绪。 【关键词】慢性头痛;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361-02 CHD(慢性头痛)是指头痛频繁发作(每月超过15天),每天头痛持续4h以上。原发性CHD无器质性或系统性疾病,慢性紧张性头痛占CHD的首位,而到诊所就诊的主要是慢性血管性偏头痛。慢性头痛是常见临床症状之一,通常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研究发现存在慢性头痛患者的负面情绪更佳突出,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等[1]。现将我院对慢性头痛与抑郁焦虑情绪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资料进行整理,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头痛的门诊患者为研究组对象,选择同期门诊治疗的非慢性头痛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31例;年龄23~52岁,平均(35.8±2.9)岁;病程2个月~15个月,平均(5.6±1.2)个月。研究组: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28~56岁,平均(35.2±2.3)岁;病程2个月~18个月,平均(5.8±1.1)个月。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采集全面的基本资料及病史,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头痛始发时间、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等。以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来评价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向患者详细说明此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争取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对于存在书写障碍的患者由医护人员协助完成自评量表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在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比较 研究组SAS评价得分(52.5±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38.1±1.1)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DS评价得分(62.1±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39.5±2.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在神经科中比较常见慢性头痛患者,其中以慢性非器质性头痛多见。头痛的折磨带来的心理问题、社交问题等已经严重威胁到患者的正常健康生活。研究发现偏头疼及紧张性头痛患者多疑、敏感、易烦躁、固执、性格内向、焦虑不安[2]。慢性头痛的病因非常复杂。研究报道持续性应用止痛药物或药物应用过度会影响中枢神经的疼痛调节作用,引发慢性头痛。偏头痛频繁发作最直接的就是影响睡眠。同时,人久患头痛疾病,往往性情变得暴躁。又因为久治不愈,心理脆弱,丧失信心,时间长了对患者心脑血管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引起脑血栓、高血压、脑出血等。鉴于慢性头痛对患者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研究者开始关注慢性头痛患者的负面情绪干预,以期在改善头痛的同时能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本组研究结果发现慢性头痛的研究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女性患者、病程≥1年以及年龄≥40岁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更为突出。这也充分说明慢性头痛的存在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正相关性,且女性患者以及病程越长、年龄越大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更加严重,临床有必要采取积极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正念减压训练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正念减压训练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目的:探讨正念减压训练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以后的临床 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集的94例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正念减压训练。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SCL-90心理测评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然后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SDS、SAS、SCL-90心理测评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SDS、SAS、SCL-90心理测评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癌症患者实施正念减压训练有利于缓解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隨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以及环境恶化等使得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也出现下滑[1-2]。近年来,癌症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日渐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杀手[3-4]。癌症患者往往存在抑郁、焦虑情绪,而抑郁焦虑情绪则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身体恢复。因此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在患者的治疗及恢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5-6]。正念减压疗法是目前用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缓解心理压力、辅助治疗的一种手段[7-8]。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94例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正念减压训练,其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94例癌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纳入标准:(1)由CT、MRI或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癌症;(2)精神正常且无家族性精神病史;(3)未合并有其他脏器严重并发症。排除标准:(1)精神不正常或无法正常沟通患者;(2)合并有其他脏器的癌症转移;(3)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知晓或不了解。其中肺癌36例,结肠癌27例,乳腺癌31例。两组年龄、性别、癌症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所有患者交流无障碍,有自主意识,且愿意参与该项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如健康教育知识的宣讲、适当的心理护理。观察手术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恢复期间的康复训练及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感染等。术后心脏监护,有置留管的患者要观察置留管是否堵塞,患者的排尿、排便情况。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做好适时及适当的安慰和心理调节工作。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正念减压疗法。该组所有患者均由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护理人员统一实施,正念减压疗法方案均基于其理论框架,以癌症类型为单位的小组形式进行训练,每组4~5例,实施8周训练,

癌症相关性疲劳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癌症相关性疲劳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背景:与癌症相关的疲劳是癌症治疗中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会影响患者的健康。尽管目前已有研究广泛报道了癌症相关疲劳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但尚未对这些结果进行统一综合。目的:系统评估癌症相关疲劳的患病率,并按疲劳程度、性别、年龄、治疗方法、癌症相关疲劳量表、国家和癌症相关疲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分析。 研究设计:本研究是系统的文献综述和荟萃分析。 数据来源:研究者全面检索了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CINAHL Plus、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和维普数据库(VIP)中的相关研究,以调查癌症相关疲劳的发生现状和危险因素。检索时限为建库到2019年3月31日。 研究方法: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始研究。纳入研究的质量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评估。使用Stata 12.0软件包进行荟萃分析,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汇总估计癌症相关疲劳的发生率。 研究结果:总共筛选了2641篇文章,最后,共84项研究,144,813名研究对象的数据用于荟萃分析。癌症相关疲劳的患病率在14.03%~100%之间。癌症相关疲劳的合并患病率为52%(95%CI:48%~56%,I2 = 99.7%,P <0.0001)。在控制了混杂变量之后,以下因素与癌症相关的疲劳有关:精神不济(OR = 6.58,95%CI:2.60~16.67,I2= 75.2%,P <0.0001),放化疗(OR= 2.25,95%CI:1.90~2.67,I2 = 0%,P <0.0001),女性(OR = 2.07,95%CI:1.51~2.84,I2= 41.2%,P <0.0001),失眠(OR = 2.83,95%CI:1.22~6.57,I2 = 98.3%,P = 0.015),神经质(OR = 1.23,95%CI:1.05~1.43,I2 = 88.9%,P = 0.01),疼痛(OR = 2.64,95%CI:1.20~5.80,I2 = 95.3%,P = 0.016)和抑郁症(OR = 2.23,95%CI:1.70~2.93,I2= 98.1%,P <0.0001)。 研究结论:本研究表明,与癌症相关的疲劳总合并患病率为52%。精神不济、放化疗、女性、失眠、神经质、疼痛和抑郁是癌症相关疲劳的危险因素。了解癌症相关疲劳的危险因素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管理和治疗患者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癌症相关性疲劳;发生现状;危险因素;Meta分析 有关该主题的已知信息: ?癌症相关疲劳与癌症及其治疗有关,会对日常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与癌症相关的疲劳会对患者及其护理人员的生理、心理、和社交活动产生有害影响,这使患者和护理人员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并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慢性疼痛和抑郁焦虑的相关性

浅析慢性疼痛和抑郁焦虑的相关性 应用心理学09 彭晶201114204105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慢性疼痛的解析,了解慢性疼痛的症状和发病机制,阐述了慢性疼痛和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的关系,以及这两者对慢性疼痛患者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慢性疼痛,抑郁,焦虑,日常生活 一、慢性疼痛概述 (一)慢性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方面的体验,往往和实际或者潜在的伤害相联系,或是患者从受伤害的角度进行陈述的一种症状。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又或是可以用这类损伤描述的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感经验”【1】。疼痛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分为急性痛与慢性疼痛、心理性的和器质性以及临床痛与实验室诱导痛。其中慢性疼痛因其持续时间长,迁延难愈,常导致一系列的社会、家庭、心理和行为问题,并导致机体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和诱发各种并发症,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近年来慢性疼痛的研究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国际上对于慢性疼痛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临床上一般将疼痛持续6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疼痛。世界疼痛学会定义“凡是疼痛持续或间歇性地持续3个月以上者均称为慢性疼痛”【1】。 (二)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慢性疼痛是最常见的致残和致病原因之一,有研究显示,慢性疼痛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为20%一45%,其中英国为11%,加拿大为11%,新西兰为14%一24%,瑞典为40%,美国为2%一45%【2】。而在我国,慢性疼痛约占疼痛门诊病人的30%一60%【3】。而且,慢性疼痛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资源和生产力的损耗,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三大健康问题,是应该被高度重视的重要疾病之一【4】。 另外,疼痛病人常共病其它障碍,有研究者对150个病人的慢性非癌性疼痛调查结果显示:42%的病人有睡眠质量差,总健康分、精神健康分、躯体功能、情绪状态和社会功能都下降,而且慢性疼痛患者往往不能完成家务,业余爱好以及休闲活动受损,常伴有行走困难,36%的病人显示出了全面的功能降低【5】。 大多数学者发现,尽管慢性疼痛患者病情、病程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心理状态各有差异,但多数人均存在抑郁、焦虑症状,且难以控制的疼痛是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抑郁、焦虑与疼痛程度密切相关【6】。 (三)慢性疼痛的特点 首先,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其病因非常复杂,既可以是先天的如先天性骸椎裂、骸椎腰化等,也可以是后天的,如腰椎间盘退变、突出,外伤引起神经和脊髓损伤等;既可以是躯体疾病所致,如肝癌、肺癌、胰腺癌;也可以由精神疾病引起,如重型抑郁;既可以原因明确,也有些至今原因不明如难治性腹痛(腹腔神经丛痛、上腹下神经丛痛等)。第二,疼痛常与其基础病变不相符或没有可解释的器质性病变,如丛集

肿瘤患者合并抑郁症

20 世纪80年代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结成了以“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为宗旨的研究项目[1],从此,生活质量的研究逐步成为热点。在国内,生活质量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才起步,能否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许多研究结果显示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的心理反应[2、3],而这些反应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如睡眠、饮食、精神状态等,影响治疗的连续性;进一步会导致机体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失调,以至免疫功能低下,使病情恶化,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影响生存期。陈虹等14研究了102例晚期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显示47.1%的患者存在焦虑,四份之三的晚期癌症患者存在抑郁反应(78.8%)。因化疗所出现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乏力、失眠、形象的改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时甚至动摇患者的治疗信心及对生存下去的勇气。周甘平[4]对73例肿瘤化疗病人进行抑郁心境程度评估,发现患者的主观体验和感受的药物不良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疲倦等与抑郁心境有很大的相关性(r=0.967,P<0.05),抑郁程度严重者恶心、呕吐、疲倦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多,反应程度较大。 生活质量研究是从癌症化疗领域最先开始的。化疗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这种现象可出现在化疗任何阶段,包括化疗前的预期性反应。Watters等[5]对比研究了老年(>65岁)与年轻的乳腺癌女性患者(<65岁)进行辅助化疗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辅助化疗对于绝经后老年患者会削弱她们生理和其他方面的功能,但恢复比较快。对年老的患者她们在接受辅助化疗时生理功能由于耐受力好能保持在较好的状态。这一结果对做临床确定和在接受辅助化疗过程中什么时候需要社台支持致关重要。 肿瘤患者不但易于伴发抑郁症而且临床诊断相当困难,前者原因是由于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病死率高、易复发、花费高以及肿瘤新药的不断问世和治疗手段进步,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长时间放化疗的副反应进一步影响其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导致抑郁症。后者原因:首先确诊为恶性肿瘤后患者存在巨大的悲伤和痛苦,与抑郁症本身的痛苦难以区分;其次,恶性肿瘤伴随的躯体症状与化疗药物所致躯体症状临床上鉴别十分困难;再次,患者和家属难以接受抑郁症这一隶属于精神科的诊断[6]。值得注意的是抗抑郁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要警惕与化疗药物发生相互作用[7],如三环类抗抑郁剂抗胆碱能副作用,SSRI类药物的致呕吐效应以及与其他药物药代学潜在相互作用,研究发现SSRI类药物不能用于化疗过程中有恶心或其他胃肠道不良反应患者[8、9],应该针对不同患者所使用化疗药物特点调整抗抑郁药物种类。 《内经》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为其表现形式。外有所触,则情有所变,内有所动。正常情况下,人与外界保持着动态的平衡。而七情五志的太过不及又直接地影响脏腑功能的运转和气血津液的输化,甚则气机郁滞,产生病证。如《灵枢*百病始生》篇曰:“忧思伤心,忿怒伤肝”。反之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否,以及气血津液的充盈与衰微亦可通过情志的变化反映出来。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血气内却,令人善恐……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继《内经》之后的历代医家也认为郁证乃情志不遂所致。如《吴医汇讲》曰:“郁证之起,必有所因,盖因郁致疾,不待外感六淫,而于情志更多”。《古今医统》认为:“郁为七情不舒,遂成气结,即郁日久,变生多端”。著名医家王冰说:“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故精气竭绝,形体残毁,心神沮丧矣”。《临证掼医案》进一步指出,此证的发病和持续因素乃“因情志不遂,则郁而成病也……郁则气滞,气滞久则必化火热。

癌症患者心理

癌症患者心理 在癌症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手术创伤、放疗、化疗及药物副功能或并 发症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和经济负担。所以,对于癌症患者应即 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和协助,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开朗的态度对待 疾病,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痛苦,提升生活质量。本文分析了120例 实行不同方式治疗的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1对象收集在本院住院治疗,均经病理、超声、影像学确诊的癌症患 者120例,其中,接受化学药物治疗者62例,放射治疗者32例,支 持疗法者26例。年龄28~66岁。受教育水准初高中32例,大中专59例,本科29例;所有调查病例认知功能良好,并能较好地实行语言沟通,积极配合。 12方法(1)心理状况调查工具摘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1〕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其中SAS包括39项因子,SDS包括20项因子;将2个量表各因子得分经公式换算为标准分,标 准分总分≥50分为阳性;得分越高,表明焦虑和抑郁水准越严重。采 用诺丁汉健康自评量表(NHP)〔2〕评价患者健康状况,其中包括38 项因子,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健康状况越差。(2)心 理干预内容摘要:①提供患者喜欢的音乐,引导患者采取积极面对自我、面对人生、面对现实,寻找和谐的行为方式。②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实行适量活动,多饮水,促动肠蠕 动及毒素的排出。③启发患者亲属对患者不离不弃,尽最大可能地给 予经济及心理支持。(3)干预方法摘要:分别在心理干预前、心理干 预后2周、4周实行心理状况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①首先结合患者健康状况,收集患者心理、生理、社会方面的资料,分别 填写3个量表,分析其心理健康新问题,根据每个患者的测评结果实 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干预办法。②区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 水准、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发病部位、不同发病阶段,分别实行交流、启发、疏导,每周2次,每次15~20min。③找出患者消极或错误的观

5-HT1A受体及其与抑郁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5-HT1A受体及其与抑郁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 血清素1A(5-HT1A)受体是5-羟色胺受体家族中的一个亚型,是广泛分布于整个大脑中的一类重要神经递质,现研究表明,5-羟色胺(5-HT)与抑郁症的关系密切,但5-HT1A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报道不一。本文就5-HT1A受体及其相关性基因对抑郁症产生机制及抗抑郁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5-HT1A受体;抑郁症;抗抑郁药 [Abstract] 5-HT1A receptor is a subtype of 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family and which is an important widely distributed neurotransmitters throughout the brain. Present study have showed that 5-HT and depression are closely related, but the reports of 5-HT1A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are mixed. In this paper, 5-HT1A receptor gene and its associated mechanism of depression and antidepressant drug research is to do a review. [Key words] 5-HT1A receptor; Depression; Antidepressant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该病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患。但抑郁症表现多样,病因病理机制迄今尚不十分清楚。伴随神经递质假说和受体假说的提出,目前抑郁症在涉及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系统的功能紊乱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针对5-HT受体功能失调研究了一些治疗药物,但是这些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确切。新近的研究发现,血清素1A(5-HT1A)受体与焦虑情绪关系更为密切,针对5-HT1A受体的药物起效更快、疗效更确切[1-2]。本文就5-HT1A受体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5-HT1A受体 5-HT又称血清素,由色氨酸脱羧和羟化而成,主要分布于松果体和下丘脑,5-HT1A 受体含量最为丰富,广泛分布在大脑中,表明5-羟色胺神经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目前已知5-HT受体至少存在7种类型,即5-HT1、5-HT2、5-HT3、5-HT4、5-HT5、5-HT6和5-HT7。5-HT1受体又分为5-HT1A、5-HT1B、5-HT1C、5-HT1D、5-HT1E和5-HT1F等亚型[4]。

癌症患者及家属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康复

癌症患者及家属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康复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癌症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康复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宋兵福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癌症并不一定就是绝症了,但是,其治愈率仍然很低。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对患者本身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除了要忍受生理的痛苦外,往往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部分患者及其家人还不得不面对经济的压力,这让他们更加感觉到无助和伤痛,容易对生活丧失信心,脱离社会,加剧疾病的发展。但过于消极的心理反应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加速疾病进展。 1肿瘤患者正常的心理变化 (1)诊断前:关心各种与诊断有关的信息;怀疑诊断的准确性;担心医疗费用/工作问题;对患病后可能出现的疼痛/损容/死亡等的恐惧。 (2)诊断后:部分患者否认自己患有肿瘤,易产生愤怒/敌意/受迫害感/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3)治疗期:担心治疗效果不佳及治疗出现的副作用;害怕疼痛与死亡。 (4)治疗后:恢复正常的应对方式,担心复发。 (5)复发期:情感震荡/焦虑/抑郁,四处求治及试用各种偏方。 (6)疾病恶化期:抑郁。 (7)中末期:害怕被遗弃/对疾病恶化/临终/死亡等的恐惧。 2肿瘤患者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1)诊断前:呈过度警觉/焦虑状态;完全否认,因而拒绝治疗;认为必死无疑,坚决放弃治疗。 (2)诊断后:临床抑郁,寻找江湖郎中。

(3)治疗期:拖延手术,寻求非外科治疗,出现药源性精神病,妄想。 (4)复发期:严重的治疗后焦虑和抑郁。 (5)疾病恶化期:抑郁。 (6)中末期:抑郁,急性谵妄。 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肿瘤患者大多有情绪稳定性及行为控制能力降低,暗示感受性增高的现象,当癌症患者刚刚得知自己患有癌症时,一般会产生一种否认心理,即在内心中否认患有癌症的事实:比如,他们会在内心中激烈地反应“我怎么会得了这种病!”、“这不可能是真的”……这种否认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强大刺激对于心理的伤害。但是,由于癌症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否定机制不可能长期起作用,患者始终是要接受现实的,当残酷的现实再一次清晰的摆在癌患面前,否定机制就会被打破,这时就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变化及不良心理反应。很多患者这时会进入非常悲伤的状态,这个时期,最容易产生恐惧、绝望等情绪。有些患者甚至会采取拒绝进食、发脾气、自虐等用以宣泄内心痛苦的手段。 1焦虑:大多数肿瘤患者,从发现不祥的症状/忍受诊断性检查开始,持续至完成治疗,一直处于十分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焦虑性精神障碍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涉及躯体的各个系统。焦虑的程度与个人的心理素质/受教育程度/生活体验以及应对能力有关。焦虑程度严重时,则变为惊恐。可有如下具体表现。 (1)表情:面容绷紧/愁眉苦脸 (2)行为:言语忧郁/坐立不安/双拳紧握/玩弄手指/吸烟。 (3)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日常兴趣减退/失眠/噩梦/嗜睡。 (4)神经:头痛/细微震颤/肢体麻木/协调性差/手掌潮湿/多汗 (5)心血管系统:心悸/窦性心动过速/收缩压升高/心前区疼痛。

影响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因素及心理护理

. .. . . 论文题目:影响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因素及心理护理 学校名称赤峰电大 姓名于影 学号68 专业护理学 教育层次本科 入学时间2015.09 指导教师

论文提纲 一、癌症: 二、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现状: 三、病人因素导致家属发生焦虑和抑郁: 四、病人家属自身原因导致其发生焦虑和抑郁: 五、病人家庭和社会因素导致家属发生焦虑和抑郁: 六、心理护理: 七、小结

影响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因素及心理护理 【内容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过程中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焦虑和抑郁影响因素的分析如何做出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所学的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良好的专业素质对癌症患者及家属的情绪的研究,为其在心理上的变化做出可预测性的判断。结果:通过上述方法的运用,护患关系得以明显的改善,帮助患者及家属有效的缓解焦虑和抑郁的症状。结论:通过对病人家属进行及时准确的心理评估尤为重要.,能有效的缓解病人家属焦虑和抑郁,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病情的稳定性. 【关键词】:癌症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医患心理护理方式病程及疗效。 一、癌症 近年来,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已经增长了80%,2009年癌症已经成为全国因疾病死亡的第一大原因.恶性肿瘤带给家庭的影响越来越大,病人亲属跟病人一样,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此时不注意心理疏导及干预,家庭支持功能就会退化,甚至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生物G心理G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要求医护人员在关注病人心理变化

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病人家属的心理变化以及由于癌症致使整个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要了解病人家属焦虑和抑郁相关影响因素,对病人家属进行及时准确的心理评估尤为重要. 二、恶性肿瘤病人家属的心理现状 多项研究表明,癌症病人家属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高于中国人常模.李亚群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事件影响量表(IES)对118例不同分期癌症病人家属进行测量,结果显示,病人家属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发生焦虑情绪者占72.03%,发生抑郁情绪者占74.58%.樊爱珍等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G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64例行经腹会阴切除术直肠癌病人家属进行心理测量,其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高建美等应用SCLG90、S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76例手术前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家属调查显示,其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陶连珊等采用SDS、SAS和自行设计问卷对100例晚期肿瘤病人家属的调查显示,其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配偶和父母组的SAS和SDS评分均大于子女和兄弟姐妹组.柯纪定等采用SDS、SAS对浙江省宁波市1023例肿瘤病人家属心理状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焦虑发生率为56.4%,抑郁发生率为58.7%,焦虑并抑郁发生率为49.1%.刘爱琴等对癌症病人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显示,承担主要照顾责任的病人直系亲属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

银屑病与抑郁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银屑病与抑郁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5-08T13:34:13.1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4期作者:伊力范江•库尔班1 吐尔逊;乌甫尔 [导读]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各种环境因素,如压力、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与银屑病加重有关 伊力范江?库尔班1 吐尔逊?乌甫尔2(通讯作者) (1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 【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4-0013-02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各种环境因素,如压力、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与银屑病加重有关。银屑病因其具有皮损明显、伴瘙痒,反复发作、病程长等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深远的心理社会影响。 1.银屑病与抑郁症的关系 有研究通过Meta分析,在98项研究的荟萃分析中,收集了401703名银屑病患者,其中包括26项RCT研究中,共收集了264568名银屑病患者和1174612名健康对照者的数据中,超过10%的银屑病患者患有临床抑郁症,并且有两倍的抑郁症状[1]。陈俊逾等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190例评估中,有60.5%患者存在抑郁情况,其重度抑郁为18.9%[2];有Meta分析认为超过10%的银屑病患者患有临床抑郁症,并且有两倍的抑郁症状[3]。有横断面研究对90例银屑病患者连续12个月随访中,抑郁症患病率高达78.9%[4];有研究认为,一项在丹麦基于500万人群的研究中,包括35001名轻度银屑病患者和7510名患有严重银屑病的患者,分别在23.9%和31.6%的参与者中存在抑郁情况[5]。银屑病患者患抑郁症的患病率是6%~62%,而患病率的不同主要取决于研究设计、研究人群、样本大小和抑郁症的结果定义等[6]。 银屑病的发病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早期的消极经历常常影响个性发展,并可能导致成年后的身体疾病、焦虑和抑郁[7]。儿童期银屑病患者普遍有瘙痒、疲劳和感情的烙印,比同疾病人群中更易患抑郁和焦虑[8]。银屑病同时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加重抑郁倾向[9];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加,银屑病患者抑郁的发生率风险增加,而45岁及以上的年龄作为抑郁障碍的独立预测因子[10];而也有研究认为是50岁抑郁的独立预测因子[11];在一个多中心前瞻性研究1164例银屑病患者认为,女性是抑郁症的独立危险因素[12];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或在其他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女性抑郁的风险较高似乎与患者的人口特征相符[13];患银屑病妇女和老年人中,继发性抑郁的风险尤其高(或者年轻时诊断为银屑病的人),应隔断时间监测该群体的个人是否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状尤为重要[14]。在银屑病患者中,在个人生活外貌的重要性和突出的自我意识与抑郁症的风险显著相关,而在女性中尤为显著[15]。 银屑病患者可能会使公众对他们的皮肤和价值表达内在化,负面的影响公众反应,在他们的个人生活和自我意识中,这反过来又可能导致对自我评价和表现,更加凸显身体适应疾病[16]。因此,社会排斥和歧视,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可能会增加与身体形象的关注水平和影响负面的身体形象,造成心理上的困扰,可能导致抑郁[17]。研究表明,在银屑病伴抑郁症患者中,污名化、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关联的重要性与其他皮肤病相比,银屑病是一种极具贬义和误解的疾病[19]。尤其是在面部皮肤病更容易导致抑郁、焦虑,而得了抑郁症、焦虑症也会加重银屑病病情,形成一个恶性循环[18]。银屑病体表表面积(BSA)受累和抑郁的发生之间的关系存在正相关性,同样PASI评分与抑郁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因此,不同程度的银屑病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症状,而中重度患者中尤其明显;同样不同程度的抑郁也促进银屑病的发展。 银屑病患者家属的生活态度对于银屑病化为抑郁症,以及抑郁症患者患银屑病的比率存在相关性[12]。抑郁症患者家属的生活态度对于银屑病的心理的恢复也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抑郁症患者精神长期烦躁不安或者心情忧郁、感到压力大、自尊障碍、家庭状况不佳等为其抑郁症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8],而这些不良的情绪会诱发和加重银屑病[13]。然而在国内外不同的研究中,银屑病伴有抑郁的患病率不一样,这可能与研究过程中应用的不同诊断标准、自然环境、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生活习惯有关;是否在诊断过程中明确区分患者的抑郁症状态,由银屑病还是抑郁症引起的,因而即使采用了相同的诊断标准,因此无法保证患病率相一致;因此通过本课题研究银屑病患者伴抑郁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以便于政府、社会、医护工作者对此有更加清楚的认识,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方面的关注。 银屑病与抑郁症联系存在三种假说,表皮角质细胞、树状表皮5羟色胺转运体、肥胖等;但有众多学者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已经证实,精神因素对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心理疗法和精神病药物治疗可治疗银屑病 2.维医理论对银屑病伴抑郁症及其病因的认识 银屑病是体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使机体的自然力下降,所产生的异常体液沉积在皮肤组织,沉淀物刺激皮肤组织,破坏皮肤的气质,影响皮肤的排泄力、改造力、形成力的同时在体内的异常黑胆质型体液增多,产出思维障碍和抑郁症状的病症[18]。 维医认为,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体液的计量变化逐渐引起体液质量的变化,并超出脑心肝等支配器官的自我调节范围,生成的异常体液,而这异常体液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19]。同样银屑病伴抑郁是机体长期处于体液失衡,气质失调,支配器官功能减弱,即通过感觉力的传导,使大脑的感觉和运动等精神力受影响,改变患者原有的气质和体液平衡,影响皮肤固有的营养功能,致皮肤所需营养物质吸收不足,形成的鳞屑性红斑;同时因自然力下降致肝脏生成正常体液的生理功能紊乱,使黑胆质发生异常变化进一步加重,异常黑胆质过盛,使患者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等症状尤为突出。这是银屑病伴抑郁发展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与心理变化密切相关。抑郁情况因素在银屑病的起病和病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采用心理干预方法辅助治疗银屑病正逐步被人们认识、接受和关注。 【参考文献】 [1] Weber M,Knoefler I,Schleussner E,et al.The prevalence and odd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clinical depression in psoriasis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14, 134(6):1542-51. [2]陈俊逾,文谦.190例住院银屑病患者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J]. 新疆医学,2012, 42(1):35-36. [3] Weber M,Knoefler I,Schleussner E,et al.The prevalence and odd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clinical depression in psoriasis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14,134(6):1542-51. [4] Lakshmy S,Balasundaram S,Sarkar S,et al.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Prevalence and Implication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影响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因素及心理护理

-- 姓名于影 学号 专业护理学 教育层次本科 入学时间 指导教师 论文提纲 一、癌症: 二、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现状: 三、病人因素导致家属发生焦虑和抑郁: 四、病人家属自身原因导致其发生焦虑和抑郁: 五、病人家庭和社会因素导致家属发生焦虑和抑郁: 六、心理护理: 七、小结 影响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因素及心理护理

【内容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过程中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焦虑和抑郁影响因素的分析如何做出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所学的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良好的专业素质对癌症患者及家属的情绪的研究,为其在心理上的变化做出可预测性的判断。结果:通过上述方法的运用,护患关系得以明显的改善,帮助患者及家属有效的缓解焦虑和抑郁的症状。结论:通过对病人家属进行及时准确的心理评估尤为重要.,能有效的缓解病人家属焦虑和抑郁,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病情的稳定性. 【关键词】:癌症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医患心理护理方式病程及疗效。 一、癌症 近年来,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已经增长了年癌症已经成为全国因疾病死亡的第一大原因.恶性肿瘤带给家庭的影响越来越大,病人亲属跟病人一样,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此时不注意心理疏导及干预,家庭支持功能就会退化,甚至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要求医护人员在关注病人心理变化 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病人家属的心理变化以及由于癌症致使整个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要了解病人家属焦虑和抑郁相关影响因素,对病人家属进行及时准确的心理评估尤为重要. 二、恶性肿瘤病人家属的心理现状

多项研究表明,癌症病人家属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高于中国人常模.李亚群使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事件影响量表()对例不同分期癌症病人家属进行测量,结果显示,病人家属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发生焦虑情绪者占,发生抑郁情绪者占.樊爱珍等使用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例行经腹会阴切除术直肠癌病人家属进行心理测量,其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高建美等应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例手术前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家属调查显示,其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陶连珊等采用、和自行设计问卷对例晚期肿瘤病人家属的调查显示,其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配偶和父母组的和评分均大于子女和兄弟姐妹组.柯纪定等采用、对浙江省宁波市例肿瘤病人家属心理状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焦虑发生率为,抑郁发生率为,焦虑并抑郁发生率为.刘爱琴等对癌症病人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显示,承担主要照顾责任的病人直系亲属和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 三、病人因素导致家属发生焦虑和抑郁 (一)病人病程和治疗效果 患者病程长短、治疗效果好坏与家属的心理状况有很大关系.顾敏敏研究显示,在患病初期、病情好转期、病情恶化期家属分别表现为害怕恐惧、高兴焦虑、悲伤恐惧.当疾病刚诊断时,家属出现惊讶、悲痛欲绝;治疗期间担心预后不佳,看见病人放化疗后种种副作用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