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简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简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简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简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字词掌握情况较好,独立阅读知识方面掌握得不太好,一部分学生拿到题之后不认真审题,不知道怎么去解答。好多独立阅读的答案本来是要在短文中寻找,但他们就会答非所问,想怎么答就怎么答。拓展性的练习更是无从下手。本班的优生有盛忻怡、陈燕、杨抒含、江雨虹等10名同学,占全班学生的20%。他们平时勤快、学好,遇到课后要求背诵的课文早着手,对拓展练习的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审题认真,答案准确。中间生占28名,占全班学生的55%。这部分学生男同学较多,其实一个个也挺聪明,就是懒惰、浮躁,而不肯用心地去记忆,所在该背的该积累的知识掌握不好,而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有时写一段文字,就出现好几个错别字。差生有6人,占全班学生的16%。

二、复习内容

1、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掌握拼写规则。

(2)熟练掌握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

(3)掌握汉语拼音中声调及其变化。

2、字。

(1)掌握本册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

(3)按要求写字;(4)选字填空;(5)改正错别字;(6)选择带点字的正确字义;(7)按要求查字典等。

3、词语。

(1)正确地读出写出学过的词,并注意积累词语。

(2)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辨析近义词、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会词语搭配、选词填空等各种词语训练。

4、句子。

(1)懂得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由两个部分组成,能运用常用词和关键词造句。(2)背诵指定和自己喜欢的内容;

(3)按要求摘录词句(或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

(4)按课文内容或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填空;

(5)默写;

(6)补足词语;

(7)词语搭配;

(8)会修改病句;

(9)能辨别比喻、排比等修辞的作用,能缩写句子,扩写句子。

5、语言感悟:

(1)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2)按要求找出相关的词句、回答问题;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领悟句子的表达特点;

(5)理解、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6)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7)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6、标点符号。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九种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

7、口语交际。

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进行一至二次的口语交际训练。

8、习作。复习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的文章,能表达真情实感;复习写想象作文,能把想象的内容写具体。

三、复习目标

1、主动复习巩固本册要求学会的22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的157个词语,做到书写公整、规范,不写错别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主动复习本册课文和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对阅读有较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训练,进一步掌握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

3、能主动积极地与别人进行交际,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讨论交流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

4、主动参与习作训练,弥补平时习作的不足,能写出内容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5、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以达到课内外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复习重点

从学生角度来看,多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五、复习难点

1、能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会修改病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或体会;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及新闻报道。

3、综合运用,补缺补漏。

六、复习措施

1、突出三个特色:一是新理念,即减少头绪,加强综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2、二是新内容,即依据大修订教科书,并适当向课外拓展,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经,以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为纬,组织复习内容;

3、三是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

五、复习时间:

具体复习内容(见后具体内容安排)

6月13日:第一、二单元的复习(3课时)

6月14日:第三、四单元的复习(3课时)

6月17日:第五、六单元的复习(3课时)

6月18日:第七单元的复习(同时完成一张综合卷)(3课时)

6月19日:基础题的复习(拼音、词语、古诗)(3课时)

6月120日:基础题的复习(各种句式)(3课时)

6月21日:基础题的复习(按课文内容填空)(3课时)

6月22日、23日(双休日):学生在家自行复习,查漏补缺,完成大练习册的总复习和补充习题的总复习题

6月24日:课文阅读、课外阅读、习作的复习(3课时)

6月25-7月1日:总复习(完成大练习册的总复习和补充习题的总复习题)(6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第一二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感知这两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通过各种形式背诵课文,在背诵中学生继续感悟美的语言,并形成更为深刻的积累。

2、能讲《早》中作者为什么写梅花。

3、让学生加深认识写一个人或写一种事物要抓住特点写的方法,并初步掌握如何去抓住特点写。

4、能正确熟练地掌握这两个单元的生字新词及课文中的成语。

5、掌握练习中的题型,在做题中掌握做题的一般方法。

复习课时:总共3课时(第一课时为理解课文内容。其他两课时为练习与指导。)

第一课时

一、课文感知方面。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①、你能用课文上的语句说说植树造林的好处吗?

(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课文有关片断。)

②、注意“荒山野岭”、“枝繁叶茂”等词语所描绘的情景。

2、《只拣儿童多处行》

①、哪些句子写出的海棠开得旺?

②、花儿和少年有什么相同之处?

③、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能说出把什么比作成什么?

3、《早》

①、三味书屋的陈设和早字的来历。

②、了解鲁迅的品德像蜡梅花一样纯洁。

4、《古诗两首》

①、说说这两首诗的作者及朝代。

②、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

③、说说诗中的名句。《游园不值》中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小见大的手法及新生事物是不可阻挡的哲理意义。

《宿新市徐公店》中诗句描绘的安静的田园春光和儿童追蝶的生动画面。

5、《梦圆飞天》

①、这个故事说的是谁?主要讲的什么事?(杨利伟。“神舟”5号发射成功。)

②、什么时间?他在太空看到什么?

③、发射成功的意义是什么?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①、兄弟俩什么地方相像?

②、火星为什么没能留住水?

③、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吗?

7、《神奇的克隆》

①、什么叫克隆?

②、克隆的神奇之处在哪里?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③、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你还了解哪些?

第二、三课时教学

(一)、看拼音写词语

jìm? gēyáo huān chànɡni ànɡxuě

huābàn k?nɡzhìqiáo bāo xiáɡǔzhanɡsh

í

r?nɡyán

◆针对学生的默写情况对症下药,同时注意让学生把字写准确,端正,让他们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等。

(二)、成语填空。

枝( )叶( ) ( )山( )岭成千()百密( )层( )

( )( )而起浑身()数冰()玉

洁 ( )动( )摇

(三)、修改病句

1、人的一生,都要经过幼年、少年、壮年、青年、老年各个阶段。

2、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决心开始动荡。

3、今天下午,我们组的劳动任务是擦窗、扫地和搞卫生。

◆重点要通过这几个练习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一般方法。即先要读懂这个病句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结果是哪儿没有表达好的,应该怎样去修改呢也是最简洁。最后要特别注意检查与校正,读一下是不是能把正确的意思表达出来了。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锨镐丁丁当当,_________________;溪水哗哗流淌,_________________。

2.叶绍翁写的《__________》和写的《宿新市徐公店》都是描写春季的好诗。其中叶绍翁的“________ ____, __ _ 。”已成为千古名句。“________ _,________ _。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你脑子里还有不少描写春天的古诗吧,请你任意选择一首,把它默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 ____。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

3.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

__________的________的花,这繁花从_______开到__________,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_____________……

4.《早》一课作者写梅花就是为了,以梅花开得衬托鲁迅

的精神。王冕的《墨梅》中也有这样的描

写:,。,。

5、《梦圆飞天》是一篇。作者以生动感人的笔墨,描绘了年月日航天员乘“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向太空的经过,抒发了中国人民梦想成真的壮志豪情。

6、之所以称_________是地球的“孪生兄弟”,是因为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同样有,同样有,同样

是,甚至连。(3分)

7、《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短文。文中告诉我们如果不经过而直接,就叫做,也称克隆。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

◆这个题目对于一般的学生地不难的,但要对后进生多花些时间,让他们趁这个机会快速赶上来。

第三四单元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继续让学生加深感知这两个单元的课文内容,对要求背诵课文的课文,采取多种形式,在背诵中让学生继续感悟美的语言,并形成更为深刻的积累。

2、能说出有关精读略读的一些知识。

3、加深感知人物的精神和描写一个地方的一般方法。

4、能正确熟练地掌握这两个单元的生字新词。

5、能熟练地掌握词语搭配和加标点等题的做题方法。

复习课时:总共3教时。(第一课时为理解课文内容。其他两课时为练习与指导。)

第一课时

一、感知课文内容

8、《海伦?凯勒》

①、她遭遇到了什么样的不幸?又是怎么战胜的?

②、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9、《二泉映月》

①、谁创作了这首二胡曲?

②、它是怎么产生的?

10、《郑和远航》

①、他是一位怎样的人?

②、根据小标题复述远航的过程。

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①、发愤是什么意思?

②、课文中哪些语句突出“发愤”?

12、《精读与略读》

①、什么是精读?

②、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略读?

13、《秦兵马俑》

①、说说秦兵马俑的几个特点。

②、哪些句子表现出规模宏大,哪些句子体现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4、《埃及的金字塔》

①、金字塔是什么?说说金字塔的特点。

②、从哪里看出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15、《音乐之都维也纳》

①、你能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维也纳的?

②、哪些语言写出了它是一个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呢?

③、哪些语言写出了那儿的人们是一天也离不开音乐的?

④、说出几个大音乐家的名字来。

⑤、读第五节,感知金色大厅的规模宏大和颜色描写。

第二、三课时

一、默写生字新词

激愤富饶乐坛动人心弦

派遣赠送酷刑悲愤交加

耗尽队伍下跪惟妙惟肖

轮廓宏伟装饰草坪

二、将括号里能与前面搭配的词画出来。

田地(荒凉荒芜) 成就(光辉辉煌)

生活(简单简朴) 风景(优美优异)

平原(辽阔宽阔) 精神(崇高崇敬)

战士(英勇英雄) 湖面(寂静平静)

◆这个题要求学生在做的时候能有一定的推断能力,也就是让他们来辨别一下“田地荒凉”与“田地荒芜”哪一个更合适一些,经过一读学生应该能品出“荒凉”这个词能表现出一种“凄惨”之意,所以填上“荒芜”比较合适。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10分)

1、这些年来,中国画创作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增加了。(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2、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3、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缩写句子)

4、()今天早晨天气很冷,()爷爷照常支持晨练。(添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

5、在维也纳,( )上举行集合还是庆典时,( )奏一曲古典音乐。(要求同上)

5、秋风一吹,柳树、杨树的叶子飘落下来,美丽极了。(把句子改写成比喻或拟人句)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海伦·凯勒是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她一生写了部著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美国,她的自传

《》,也许我们的心灵之光将由此被点燃。我觉得她是一个

的人。

引号的意义:A、表示引用 B、表示强调 C、表示特殊含义

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词语。()

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建议:帮学生复习破折号、省略号的用法。(引号还有其它用法)

9、阿炳原名,从课文中可见他是一个样的人。你从课外书上一定还知道他的一些作品《》、

《》……

10、郑和率领船队出洋次,前后到过个国家。最远到

达。郑和远航,规模,时间,范围,达到

了。它表现了,也开阔了,促进了。直到现在流传着的故事。

1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入狱受了,几次想

,,但他想到了父亲的,想到“人总是要死的,有的,有的。”“13年”“52万字”这是用的列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可以看出《史记》是一

部,耗尽了司马迁。

13、兵马俑不仅,而且,。这段话

在文中起到的作用。秦兵马俑地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的宏伟气势。形象在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和,这在的雕塑史上是。

14、最大的胡夫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

.......。这句话写

...40..层高的摩天大厦

了金字塔很,加点的句子写法可以更。石块与石块之间

砌合得,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

..............

处.,这句话写了金字塔很。

15、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等,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

第五六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继续让学生加深感知这两个单元的课文内容,对要求背诵课文的课文,采取多种形式,在背诵中让学生继续感悟美的语言,并形成更为深刻的积累。

2、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这两个单元的生字词。

3、能正确地认识标点,使用好标点。

4、能较为准确地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等。

5、能自己使用礼貌用语。

复习课时:总共3教时。(第一课时为理解课文内容。其他两课时为练习与指导。)

第一课时

一、课文复习

16、《爱如茉莉》

①、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爸爸妈妈是如何相互关心的?

②、从这些细节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真爱如茉莉一样平淡无奇)?

17、《月光启蒙》

①、文中讲了哪些民歌童谣?

②、你能说出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题目吗?

18、《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①、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②、小女孩都教爱因斯坦什么?

19、《谈礼貌》

①、“君子不失色与人,不失口与人”的古训是什么意思?

②、你能说出礼貌待人的事例吗?

20、《七律长征》

①、背诵这首诗。

②、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①、学习对话时标点的运用。

②、体会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

22、《大江保卫战》

①、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②、体会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的精神。

第二、三课时

一、默写生字词

茉莉胳膊割草豁然开朗

穿戴蓬乱上街一塌胡涂

师傅和谐纠正奔腾不息

警卫稀泥赛跑惊心动魄

◆在默写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6、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钻”这个字的好处是

17、小院立即漂满了她那芳香的韵。“芳香”这个词的说明母亲的声

音,说明作者对母亲唱的歌谣。

18、爱因斯坦桌上的东西乱得一塌糊涂,从这个细节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什么样的人,本学期我们还认识了

的阿炳,的海伦凯勒,的司马迁,

的彭德怀,的牛皋,的岳飞,

的抗洪战士,的小外甥……

19、君子不,不,意思

20、《七律长征》作者是。长征时,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了湖南、云南、等11个省,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的。历时12个月,行程共二万五千里。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意思

是。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暖”反映了,寒表现了。

21、彭德怀“不耐烦”“发火”表达了彭德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2、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___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__,就像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带点的字,然后依照例句,写一句句子。

(1)例:我悄悄捧起书读了起

来。

(2)例:小芳(大方)大大方方地上台表

演。

◆第一题注意连继动作的表达方式。

六、加标点(以书上的例子进行教学。)

七、你在这两单元也背诵了不少的课文,读了不少的课外书吧。看看你的实力。17%

1.写出这两个单元中课文中的诗

句:

。是谁写

的。

2.请你选择这两个单元印象最深的一段文字,默写出

来:

◆、注意对后进生的培养与鼓励,让他们有充足的学习信心来学习。

第七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继续让学生加深感知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

2、能较为熟练地背诵两首古诗。

3、能按一定的顺序讲这个单元的课文。

复习课时两课时:

第一二课时

一、课文感知

23、《古诗两首》

①、你能说出这两首诗的作者及朝代吗?

②、找出诗中的对仗句。

③、再从课外诗上找出几个对仗句。

④、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

24、《望月》

①、你能很熟练地背诵文中的诗句吗?

②、你还能再说出一两首写月亮的诗吗?

③、再说一两首写山水的诗。

④、小外甥把月亮比成了什么?

25、《灰椋鸟》

①、背诵3到5自然段,体会万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②、体会植树造林的好处。

③、体会分号的用法。

26、《水》

①、体会缺水的地方水的珍贵。

②、体会苦中的乐趣。

二、根据课文填空。

2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意思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意思是:

24、小外甥把月亮比作,可见他是一个的孩子。课文中写月亮的诗有:

峨眉山月,江水流。是代诗人写的《》;

。是代诗人写的《》;

。是代诗人写的《》;

。是代诗人写的《》;

。是代诗人写的《》;

。是代诗人写的《》;

我还知道书外一句描写月亮的诗句:。

建议:古诗文的拓展,可以分类补充。

(描写农村景色的、写荷花、梅花、松、竹、柳、草、写友情、亲情、奉献、雨、水、山……)

25、先回来的鸟,好像,又像在

;后到的鸟,边飞边鸣,很快找到,与。

26、缺水给村里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苦”,可是作者却写了很多的“乐”,这是为什么?。

积累运用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继续让学生加深感知七个练习中的内容。

2、能较为熟练地背诵词语诗篇。

复习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

一、根据练习填空。

1、我们学习语文的途径

有、、、

、……

2、字谜: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从讨厌。谜底:

3、按要求写成语。(11分)

①含有“看”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形容人的相貌或风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标点。

①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套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②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写字对课或者把宣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5、你能写出一些新词吗?如下海、大片、、、。

6、把词语补充完整。

()()而谈()()而谈()()其谈

7、选择正确读音。

敌重(zh?ng ch?ng)兵,压黔境。

乌江天险重(zh?ng ch?ng)飞渡。

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告诉我们

要,写出几个这类的词:劳

驾、、、、……

二、把下面一段排列错乱的句子按一定顺序排列通顺。

()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滋润禾苗。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它白天隐身在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

()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

()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

◆、这个题的方法与修改病句的方法很相同,首先要能大致理解这些语句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再试着排,最后一定要注意按自己排的顺序读,看看能不能读通顺。

教后记:

阅读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提高独自阅读文章的能力。

2、能根据问题在文中寻找答案。

复习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

一、阅读短文。

(一)节选自《钱学森》

此刻,钱学森埋藏在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是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钱学森的愿望是什么?

2、用“——”画出钱学森说出的话,这段话他是对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4、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的思想感情。

(二)

大地回春了,河流揉揉它那沉睡的眼睛,叮叮咚咚欢乐地流着,树木、野草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开始吐出它那嫩绿的幼芽,散发出芬芳扑鼻的清香。燕子怀着愉快的心情从南方回来了,自由自在地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这时,春雨也伴随着春风来到了人间。这是第一场春雨。我打开窗子,向远处望,。雨丝细细的,

像花针一样,又好像无数断了线的珍珠从天而降,断断续续的直插到地里,将祖国的山河绣得更加美丽。远处的房屋、树木在茫茫的雨帘中,似轻烟笼罩;近处的青枝、绿叶,青翠欲滴;小草贪婪地吮吸着“贵如油”的春雨。你看吧,杏花开得一片片白,桃花一得像一片片绯红的云;小树苗的枝头上吐出一串串绿珠子般的小芽,小芽上顶着一颗颗透明的雨珠,亮晶晶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雨图啊!

1、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

断断续续:、、。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你还能再写3几个这样的词吗?(6分)(文中的词)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它是把()比作了()。(3分)

4、用“——”画出文把河流当作人来写的句子。(2分)

5、用双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2分)

6、你能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吗?(2分)

6、你能写出一首本册教材以外的描写春雨的诗吗?(4分)

◆这两道题目同时还注意学生课外积累,比如再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和写一首描写春雨的诗,可让学生在做时注意多找一些,然后再选择最好的一个写下来。

(三) 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予什么,宁愿为人们做出贡献。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

“,

。”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在文中横线上正确地填上一句诗。

2、文章按

照、、、

的顺序写小草。

3、从文中找出“严寒”的反义

词:

4、短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5、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画上“——”线。

◆这题要注意让学生把短文多读几遍,多理解一下短文,不要读一两遍就做,结果一考完了就后悔了。

◆、针对学生的具体错误再帮助他们进行分析指导,让他们以这题为例,掌握阅读短文的一些基本的方法。

习作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本学期做的习作。

2、能提高自己修改习作的水平。

复习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本学期做了哪几篇习作,要求是什么。

二、阅读自己的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综合复习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综合了解自己这个学期来学习的内容。

2、通过做一些题目来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复习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

一、背诵、默写重要的段落。

二、每课的词语、句子再次复习。

三、复习做过的作业。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2、能熟练地复述故事。 3、能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在学习中正确地运用。 【教学重点】 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正确地运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运用“胸有成竹”。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让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掌握其用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讲成语故事: 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说过许多的成语故事,你能给同学们讲一讲吗? 2、师小结并导入: 小朋友们刚才讲的成语故事很有趣,今天,老师要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个新成语,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38页。 二、初读成语故事 1、学生自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小组交流: 读了这个故事,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你能不能在小组内将故事复述出来? 3、班上交流,并让学生复述这个成语故事。 三、再读成语故事,理解它的内涵 1、让学生默读成语故事,边读边思考:

⑴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⑵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⑶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句话来理解? 2、小组内交流自己学习的结果,如果不理解的,就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或向老师请教。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⑴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因为文与可经常去观察竹子,看它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的变化,总之,文与可对竹子非常熟悉。 ⑵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第三段话中,猫把那幅当成真的了,并把它抓着玩。 ⑶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段话来理解? 最后一段。 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最后一段,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理解。 引导学生说出“胸有成竹”的意思。 (指画画时,胸中有现成的、完整的竹子,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 四、拓展运用 1、过渡: 刚才同学们理解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它,下面我们就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⑴师举例: 小明平常学习很努力,再加上他在期末前认真地复习了,所以,在期末考试时,小明是胸有成竹。 ⑵学生举例,进一步体会”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作业 1、让学生用这个成语说1~2句话。 2、课后将自己喜欢的成语积累下来,写在积累本上。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 1、通过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 2、学会修改作文。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挂图。 3、学生日记。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是门很重要的功课,你知道为什么要学好语文呢?学好语文有什么意义? 2、要想学好语文是不是就是上好语文课,读好语文书呢?请你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二、指导看图,了解、掌握学习语文的渠道。 1、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学习语文的途径,除了这些还可以有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我们一起来看图。

2、学生看图,思考:有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 3、汇报交流,相机板书:广播电视、电脑、参观、访问、图书、讨论…… 4、讨论:在这么多的渠道中你喜欢采用哪些形式去学习语文?为什么?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小结,通过看图,讨论交流我们掌握了多种学习语文的渠道希望你们能学以致用。请大家说说看本学期自己准备怎样学好语文? 三、总结。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很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希望大家说到做到,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小主人。 第二课时 一、导入质疑,明确修改的重要性。 1、(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二、指导如何修改作文。 1、过渡:我们都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那到底如何修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2、讨论:一篇文章写好后,要修改些什么呢? 3、对,找出这些毛病后我们要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来修改符号,来修改也就是我们平时做修改病句所使用到的符号,只不过那是句子,现在将句子组合成文章。 4、回忆复习所学修改符号。 5、自学书上例文《小花猫》 6、汇报:这篇文章中修改了哪些部分?毛病在哪儿?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 假如对课堂质量只求一般,凭经验或照本宣科上课并无不可。另外,教案的质量与“写”教案的时间之有无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没有时间只好不写,不等于教案无用。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1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重点难点: 图文结合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农村,农村生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2、农村生活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点,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物质条件比现在差得多,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水泥、柏油公路,没有车辆,交通落后,农村成了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当时社会动荡,连年战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目睹着这一切,他渴望见到农村平静、安宁、幸福的生活。今天,他来到了农村,终于找到了他向往的地方。 投影“清贫乐?村居”图 3、图上是怎样的景象,你能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对照画面学生练说) 4、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你准备用什么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诗人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清贫乐?村居”。配乐朗读。 二、初学诗意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正音) 3、集体交流检查,指名同学读文、点评。(指正读音bāo剥) 4、男女生赛读,齐读。 5、再读课文,对照图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6、交流收获:(注意学生多元理解) “茅檐低小……草”“最喜小……” “大儿锄豆……二儿……” 7、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翁媪”老年妇女 “卧剥”伏在地上剥东西 “吴音”吴地方言 8、对照插图说说整首诗意。 9、指名学生试说,集体练说。 10、再对照诗意再现画面,说说你眼前呈现出了哪些画面。 三、分块品读 1、教师引导过渡,出示“清贫乐?村居”分解图。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场面来理解、想象、解说。 3、学生自由选择准备。(想象要丰富) 4、集体交流。(体会与指导读书相结合) (1)小儿卧剥莲蓬。我似乎看到了、听到了…… (2)大儿锄豆溪东。 (3)“二儿正织鸡笼”二儿会怎样想…… (4)“醉里吴相媚好,……翁媪” 这一对老人会聊些什么?(大儿、二儿、小儿……以后的生活) 指名读这二句话,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景象。 四、延伸: 1、如果我们继续往里走,还会见到什么画面? 2、同桌互说交流。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表格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表格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分课时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三、分课时教学难点: 初步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挂图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谈话导入: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了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 (板书课题: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写生字。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锨镐彩翼荒山野岭裸露咆哮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劳动工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文章首尾呼应) 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 第三部分:(第8节)“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 三、指导写字 鼠:笔划较多,注意顺序、间架。 描红、临写。 四、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抄写书后练习3的词语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表格教案2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1.自我形象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知道什么样的学生形象是最美的,明确努力和改进的目标。 2、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获得体验,激发每个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服饰、言谈举止、内心世界,使自己的形象更完美,提高自身素质。 三、教学流程: 1、学生形象大采风 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在班级里、校园里进行观察,从服饰、言谈举止等方面有目的地跟踪观察形象良好地几个人,并做好观察记录。 2、学生形象大讨论 (1)各组代表交流观察所得。 (2)归纳总结出学生眼中“最美的学生形象”。引导学生做到内外一致。 3、自我形象大设计 (1)设计现在的我:采用文字形式设计自我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形象比较完美的人。 (2)设计“我的名片”:启发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名片”。 4、学生形象大展示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可以是自我形象的设计,也可以是自己名片的展示等等。 5、“班级形象大使”评比 (1)“我心目中的‘班级形象大使’演讲比赛”。 (2)参评“班级形象大使”的同学进行材料展示。 (3)投票选出“班级形象大使”。

2、我来做导游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拓宽学生视野,积累广博的知识。 2、通过观察、调查、访问、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身边的旅游景点,开阔学生视野。 2、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学流程: 1、读读“芝麻开门”中的话,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会看地图。 3、制定计划:设计导游方案、画导游线路图。 4、导游活动:设计名片、设计导游帽、旗、团徽等。 5、想一想在教学流程中碰到一些意外情况怎么办? 6、做一天小导游。、活动评价: 第二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教材第1 — 6页例1 —例4以及练习一 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 — 1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时安排:3课时 (1)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 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 二、学习例1: 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 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 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一般来说,上课是一定要有教案的,虽然无须手不释“卷”。设想一下,如果准备一堂研究课,是否要准备一个详案?那么教案需要怎么编写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 【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 (1)正确、流利、清楚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认识火星,了解火星。 2.技能目标: (1)能感受科学说明文用语的严密。 (2)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会浏览、整理、加工信息,拓展理解课文的背景内容,增强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及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索宇宙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弄明白把火星称为地球“孪生兄弟”的道理,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把道理说清楚的。 【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中,读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科普类文章更要给学生充分的静读默思的空间。 2.追求教学倡简,整合教学资源(目标、内容、手段等),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学习语言文字上,即循文品“味”。 【设计思路】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类科普说明文是语文老师感到困惑的课文类型。觉得这样的课文“语文味”不足,而且课文所讲内容往往离我们日常生活太远。常常让我们望“文”兴叹。 如何将科普说明文上出语文味呢?

一、挖掘文本的语文因素,教科学课所不教。 1.细读课文,感悟文本谋篇布局之精妙。 解读教材,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思路:以“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为中心论点,在浅层次的相似——“长得太像了”的基础上,推测“一样有水和生命的存在”,并通过科学论证,“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进而顺应读者的阅读思路,通过设问的方式,阐述了两个问题:“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火星上没留住水?那么,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结合高段语文教学的特点,着眼于篇章,在关注“表达了什么”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如何表达”,在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去学习感受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妙,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2.预设语文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作为科普说明文,教学目标之一,首先就是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丰富科学素养,如何完成这一目标,重要的抓手应该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自然习得。这也是有别于科学课的显著特征。因此,找准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是教学重点所在。基于此,我预设了一系列的语文训练环节,如:各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再如,学习完第一段的排比句后,复述内容;对比分析一组句子,了解说明方法,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简洁、严谨;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对照动画演示,做解说员讲解火星水的来源等。这些环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为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认识、丰富积累提供了平台。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中,各类火星图片的出示,彗星碰撞地球、火星的视频的播放,火星上水的来源的动画演示等,便利用了这一优势,填补了学生认知的空白点,将抽象的语言变为直观的感性认识,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三、唤醒学生探索宇宙的意识,给学生埋下揭开火星生命之谜的种子。 不上画句号的课,已是不少老师的共识。火星之神秘,宇宙之浩瀚绝非一节课能讲述完。随机引导学生课后去看相关图书或上网。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探索宇宙的种子。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学百家,树一宗”。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 一、激情导入新课: 同学们,6月1日,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然而,在2001年的6月1日,正当全世界儿童欢度自己节日的时候,一位年仅12岁的孩子,却被艾滋病吞噬了幼小的生命,他就是恩科西(板书:恩科西)。一个多么不幸的孩子啊!”就是这个孩子却被人称为“艾滋病小斗士”,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5课——艾滋病小斗士。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同学们,对于艾滋病你了解多少呢?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主要从艾滋病的可怕这一方面说) 老师搜集了一组关于艾滋病的图片,一起来看一看好吗?(课件播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认读生字。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愿意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 2、描红。大家都会读了,这很好,如果再会写就更好了。下面,请同学打开书进行描红后,再比一比,你今天的字有进步吗? 3、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事迹。 三、合作探究,交流体验。 1、教师:对这位小斗士的离去,人们是如何评价他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读一读。(幻灯片出示安南和曼德拉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板书:勇敢 顽强 榜样 2、教师:为什么称他是“艾滋病小斗士”?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81491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含作文计划和教学计划)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十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第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课本共7个单元,每单元有1次习作训练,每单元还有1个单元练习,主要是复习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这样,本册课本共有必学课文26篇,自读课文1篇,习作训练7次,单元练习7个。 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两项:一是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安排材料的方法有两大类: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二是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此外,本册教材还安排了句子训练--领会句子含义,以及背诵训练--列提纲背诵课文。习作训练与阅读训练配合紧密,前两次是训练安排材料的方法,重点内容是写好记人的文章。本册教材加强了观察训练,有看图训练,也有实地观察。观察要有顺序、重点,还要抓事物特点。听说训练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听后抓主要内容,能分辨话中的正误。讨论问题时发表意见,说时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本册教材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立志报效祖国。(2)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3)热爱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教育学生爱惜时间、艰苦奋斗。(5)教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二、班级情况分析: 五(3)班共有学生人。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课能专心听老师上课,认真做课堂笔记,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有一部分学生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没有良好的认识,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存在着惰性,喜欢依赖老师和家长,不是主动的去获取知识,靠的还是死记硬背。 这学期的教学重点放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在语文教学上,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每月继续向学生推荐一、两本好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量。重视课堂教学,利用文本进行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学生习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多进行自主拟题作文练习和作文指导。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积累素材的方法和审题、构思、开头、结尾等方法的指导。相信学生的习作会有所提高。 三、本册教学要求: (1).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1、近大远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初步掌握画出透视效果的技巧。 2、技能目标:掌握对比观察的方法,运用透视规律,尝试用油画棒或水粉、水彩等材料表现身边的景物,画出纵深感。 3、情感目标: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观察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分析原理,运用透视原理,进行风景画的写生。 教学难点:表现“近大远小”的画面时,对直立物体的认识及表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具制作材料、水粉、油画棒、有色卡纸等。 学生准备:铅笔、水粉色、炫彩棒或油画棒等画材,课前布置准备的风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一、照片观察,感知近大远小,点明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外出游玩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能展示一下吗?(课前布置学生带外出游玩照片,选择有代表性的风景照片1-2张,用投影放大观察。) 2、师:请照片的主人给大家介绍一下照片中的风景。(在分享交流中教师引导观察远近区别,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近处看到什么?远处有什么景物?你怎么看出是远处的?同学们发现了吗,照片中的景物越远越怎样? 3、老师也带来一张照片,我们来看一下。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你发现铁轨的变化了吗?远处的铁轨本身是不是真的变窄变细了呢?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它们越远就越小了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近大远小”。 板书课题:1、近大远小 二、直观体验近大远小,揭示原理。

1、教具演示。 取一叠大小相同的绿色彩纸重叠,在重叠的纸面上剪出一棵树的形状,用毛衣针从中间穿过,等距排列开。然后从侧面(横向)和正面(纵向)观察比较——侧面,看相同大小的树排列整齐;将树形正面微侧面向学生再观察,产生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如不明显还可以将教具一端靠近学生的眼睛,以产生明显的透视效果。 师(梳理提问):这些树大小一样肯定没错吧?看来可以肯定树木的尺寸没有变化,可是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树却是近大远小的,这究竟是什么原理呢?(生:讨论为什么出现这一现象) 2、揭示原理。 师:物体反射的光透过瞳孔投射在视网膜上,人的视觉有一定角度,靠得近的景物能够遮挡的视觉角度大,离得远的景物能够遮挡的角度就小,因此,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其实物体本身的尺寸并没有发生变化,是我们的眼睛带给我们的错觉。(板书:错觉) 3、互动游戏。 (1)师:为了让同学们更简单的理解,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臂一前一后,睁开一只眼睛,用你的小手掌遮挡住观察的视线,看看手掌离眼睛的远近与观看的结果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你的手会不会真的一大一小?其实是我们的“眼睛”欺骗了我们呢,其实很简单,靠眼睛越近,物体越大,离眼睛越远,物体越小。 (2)师:下面考考你们,看下老师这里的两个小朋友,我们是从哪个角度看他们,才会看到这样的形象?(俯视人物形象) 三、图片观察,验证透视规律,学习表现。 1、跟我找。 师:原来近大远小的现象是我们的眼睛带给我们的错觉,那么只要是我们视线里的事物就应该都存在这样的规律。跟老师来找一找,这些图片中你找到这样的规律了吗?在哪儿? ①大片向日葵。 学生很容易发现向日葵花盘的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适当引导观察远处山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爱的礼赞 一、单元目标: 1.有感情地参与本单元系列音乐活动,从中感受音乐表达的“爱的礼赞”,懂得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2.能唱准跨小节的切分音,能用自然、有表情的歌声表达不同歌曲的不同情绪。结合歌曲演唱,认识降半音记号,看懂四拍子指挥图式。 3.通过欣赏吉他、钢琴、小提琴等不同乐器的独奏曲,对“独奏”这种器乐形式有明确的认识。能明确分辨乐段的开始与结束,体验乐曲的情绪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在“露一手”等音乐实践活动中,能认识并灵活地运用“f、mf、mp”等力度记号。 4.关注课内外音乐积累,丰富自己的“音乐信息库”,并能适时运用,大胆表演。 二、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音乐情绪的感受与表现;从音乐中感受爱 难点:利用“境感”,引发情感共鸣,加深音乐的情感体验 三、课时安排: 课时 第一课时《妈妈的红头巾》《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露一手(1)我的创造(2)第二课时《甜甜的秘密》采集与分享(1)露一手(2)四拍子图式 第三课时《爱的罗曼斯》《爱之梦》我的创造(1)将记号 第四课时《爱的祝愿》《长成一座山》露一手(3)采集与分享(2) 第五课时《萤火虫》我的创造(3) 第六课时竖笛吹奏练习《铃儿响丁当》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碟片、磁带、竖笛、卡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妈妈的红头巾》 2.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3.动:露一手(1)我的创造(2) 教学目标: 1.用自豪、敬佩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对妈妈的无限爱意。

2.能唱准跨小节的切分音;在听赏音乐时,能感觉到音乐要素的变化,并能就音乐要素变化而引起乐曲情绪、风格的变化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 3.根据情感的的需要选择演唱方式,能选择适当的音乐为朗诵配乐。 教学重点、难点: 音乐情绪的感受与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否知道妈妈的工作,妈妈的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二、学唱歌曲《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妈妈的辛苦与不容易,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2.再听歌曲,听出歌曲中相同的段落。 3.学唱歌曲 (1)歌曲中前后相同部分用试唱的方法,中间部分用听唱的方法学习。 (2)注意引导学生唱好跨小节的切分音,唱准“╳╳╳〇╳╳╳”这样含有休止符的节奏。 4.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音乐活动:采集与分享(1) (1)妈妈为了我们这么辛苦,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2)课后或者妈妈生日的时候,为妈妈献上深情的歌曲。 6.巩固歌曲演唱。 (1)现在就请同学们为妈妈献上一首歌曲,相信妈妈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信息。(齐唱歌曲) (2)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还能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3)我的创造:在色块初设计合适的动作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三、听赏歌曲《妈妈的红头巾》 1.仔细聆听歌曲,听出歌曲内容,说说歌曲表达的真正含义。 2.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并请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歌曲中哪些音乐要素决定了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3.完整听赏歌曲,并随录音轻轻哼唱。 四、音乐活动:露一手(1) 1.我们的妈妈时刻地关心、照料着我们,我们的祖国也像妈妈一样时刻注视着我们的成长。……(教师引语) 2.朗诵抒情短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 【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 (1)正确、流利、清楚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认识火星,了解火星。 2.技能目标: (1)能感受科学说明文用语的严密。 (2)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会浏览、整理、加工信息,拓展理解课文的背景内容,增强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及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索宇宙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弄明白把火星称为地球“孪生兄弟”的道理,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把道理说清楚的。 【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中,读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科普类文章更要给学生充分的静读默思的空间。 2.追求教学倡简,整合教学资源(目标、内容、手段等),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学习语言文字上,即循文品“味”。 【设计思路】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类科普说明文是语文老师感到困惑的课文类型。觉得这样的课文“语文味”不足,而且课文所讲内容往往离我们日常生活太远。常常让我们望“文”兴叹。 如何将科普说明文上出语文味呢? 一、挖掘文本的语文因素,教科学课所不教。 1.细读课文,感悟文本谋篇布局之精妙。 解读教材,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思路:以“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为中心论点,在浅层次的相似——“长得太像了”的基础上,推测“一样有水和生命的存在”,并通过科学论证,“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进而顺应

读者的阅读思路,通过设问的方式,阐述了两个问题:“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火星上没留住水?那么,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结合高段语文教学的特点,着眼于篇章,在关注“表达了什么”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如何表达”,在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去学习感受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妙,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2.预设语文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作为科普说明文,教学目标之一,首先就是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丰富科学素养,如何完成这一目标,重要的抓手应该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自然习得。这也是有别于科学课的显著特征。因此,找准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是教学重点所在。基于此,我预设了一系列的语文训练环节,如:各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再如,学习完第一段的排比句后,复述内容;对比分析一组句子,了解说明方法,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简洁、严谨;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对照动画演示,做解说员讲解火星水的来源等。这些环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为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认识、丰富积累提供了平台。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中,各类火星图片的出示,彗星碰撞地球、火星的视频的播放,火星上水的来源的动画演示等,便利用了这一优势,填补了学生认知的空白点,将抽象的语言变为直观的感性认识,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三、唤醒学生探索宇宙的意识,给学生埋下揭开火星生命之谜的种子。 不上画句号的课,已是不少老师的共识。火星之神秘,宇宙之浩瀚绝非一节课能讲述完。随机引导学生课后去看相关图书或上网。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探索宇宙的种子。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 一、教学要求 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教材总目标】 一、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10、培养自己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和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浯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三、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03/287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206/181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知道各类汉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特点。 四、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听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6、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五、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六、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1)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3分钟)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4、零上10摄氏度。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1。(10分钟) 1.自学。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 (1)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 (2)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 (3)思考:+20℃和-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 (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 (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

导学要点: 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出示温度计课件:闪烁0℃)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20℃表示零上20℃,温度比0℃高,-20℃表示零下20℃,温度比0℃低。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自学例2.(6分钟) 1.自学。 导学单: (1)用例1的办法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 (2)读一读这两个数,他们分别表示比海平面高多少米或低多少米? 指导学生看懂例题中的示意图。 2.全班交流: +8844.4米和-155米的实际含义。 海平面以上高度用正数,海平面以下用负数。海平面以上高度和以下高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学生交流把数进行分类。 如果把这5个数分分类,可以怎样分? 导学要点: 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板书课题上的负字)。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省略,但“-”一定要写。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因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讨论:你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 四、练习。(15分钟) 【基本练习】 1.第2页练一练。 点拨: 表示正数的圈里有0吗?表示负数的圈里呢?进一步明确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 2.练习一的第1、2题。 第1题:以0℃为标准,正数表示零上温度,负数表示零下温度。 第2题:继续强调,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温度用负数表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简析 1、主题单元。 “园丁之歌”“自然的奥秘”“故事集锦”“无私奉献”“祖国各地”“百折不挠”“走进名著” 高林生老师说解读教材是一种上有课标,下有学生,中间有文本的活动。感觉这种说法很是精妙。因此,下面的所有教材解读都必须要沿着这条思想的轨迹前行。 2、本阶段的训练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 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3、篇章分析: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 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读书做笔记,二是学会使用工具书 读书做笔记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这个习惯我目前也在使用,它可以起到博闻强识的作用。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做读书笔记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写读后感,二是做读书摘抄。我平时给学生做的摘抄比较多,一般是先阅读后摘抄的再复习运用的。 我感觉引导学生做摘抄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摘抄与学生平时语文学习的紧密结合性。不能平时摘抄归摘抄,语文学习归语文学习,这样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要让学生的语文摘抄直接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2、注重对学生摘抄的评价。学生辛苦做了摘抄教师该如何评价?首先要确立评价的目的,那是引导学生感受摘抄的妙处的。所以,评价要注重启发引导的功能! 读后感教师可以与课外阅读辅导结合起来搞,让学生真正能够读透书本。 学会使用工具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那么多的工具书,然后开展一些查字典的比赛。记得我初中时候老师开展了一次查字典比赛到今天我还记得。 第一单元教材的编排没有看出很严密的体系,教材倒有一种复习前面内容的意向在这里面。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尽量把教材教得有体系一些。 《师恩难忘》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抓“难忘”二字,什么难忘?师恩。师恩为什么那么难忘呢? 主要是老师编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教育我,让“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要抓住田老师所编的故事对我的影响来引导学生体会田老师的教育对我的影响。课后作业第二、三题教师应该抓住,让学生细致体会。 又:田老师的教育方式对我们也是很有启发的,为什么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反倒不如一个小故事来得有吸引力?真是咄咄怪事!可见,现代语文课堂的繁文缛节太多了。 再又:我们应该读一读回忆老师的文章,看看别人是如何做老师的。 《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很是实在,主要就是讲了陶校长的四点要求。掌握这篇课文的大意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要让学生明白有哪四问,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四问。 重点之二就是学习陶行知的语言,他讲解得是多么的通俗易懂啊。用一些问句的形式,用一些假设,有深入透彻的说理,也有浅显易懂的比方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歌很有哲学意味。“不遇”是一种意味,本身要找的人是隐者;其次,身在此山中,存在也是一种意味。他是隐者,我们看不到,但是,他又是存在的。这恐怕只有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解了。 但教给学生不要这么繁复,让他们明白这样一种意境就可以了。 《所见》是一首很有童趣的诗,描写出了孩童的天真。不过最有趣的应该是他闭口立之后在想什么呢? 一比:前面的表现与后面的表现进行对比,二想,孩童想什么呢?

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2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时:认识负数(一) 上课时间:2012.9.1 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负数(P1-3 练习一 1-5 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 一、教学例 1 1、情境引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师: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 0 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香港 19 摄氏度 师: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上海 3 摄氏度 师: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出示图片:南京 0 摄氏度 师: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北京零下 3 摄氏度 师: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 3 摄氏度和零下 3 摄氏度的呢? 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规定零上 3 摄氏度记作+3 摄氏度或 3 摄氏度,规定零下 3 摄氏度记作-3 摄氏度。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师:"+3"读作正三,再写的时候,只要在 3 前面加一个"+"--正号,"+3"也可以写成 3。 "-3"读作负三,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 3。(教师板书) 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3℃,北京的气温是-3℃ 4、练一练 (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师:你还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温度吗? 师:看屏幕上的温度计,选择适当的卡片举起来。 (卡片上分别写有+12℃、-12℃、30℃、+30℃、-30℃) 哈尔滨:零下 12 摄氏度,漠河:零下 30 摄氏度,海口:零上 30 摄氏度 对于海口学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30℃和30℃ 师:对于这两种选择你有什么看法? (2)小小气象记录员 师: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 课件演示:赤道零上 40 摄氏度,北极零下 26 摄氏度,南极零下 40 摄氏度 二、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师: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 温差。 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 师:新疆吐鲁番是我国还把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