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商政治制度

1、夏朝(前2070—前1600):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前1600—前1046):成汤灭夏。(1)内服外服: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

治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但控制力非常有限。

(2)神权色彩: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二、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封邦建国。

1、分封制

(1)概念: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建诸侯国。

(2)方法:A、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B、同姓亲族:分封主体,富庶之处,战略要地,土地人口C、异姓诸候:(姻亲、功臣、先代贵族)待遇不同

(3)影响:周王通过授土授民,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确立天下共主地位,巩固了统治。但是后来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称雄和国家分裂局面。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的继承矛盾

(2)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体系:大宗、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5)影响:既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

3、礼乐制:成为政治生活准则,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

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带有浓厚的血缘色彩和上古部落联盟体制的遗存。

第2课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秦朝的统一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分封宗法制逐渐崩溃;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大

2、统一:前221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

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在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措施):①皇帝制度。

②三公九卿制度(中央政府)。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首;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中央官员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大权操纵于皇帝手中。

③地方:实行郡县制

④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

⑤制定严密而严苛的法律,成为中央集权工具

三、影响:

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中枢权力机构(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1、秦朝:三公九卿制度。丞相位高权重。

2、汉武帝:中朝制度,与“三公”相制衡。东汉时期的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

A、即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皆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处理日常政务。

B、影响: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深远影响。

4、宋朝:二府三司制。三省长官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办公机构,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度支、盐铁、户部)

5、元朝: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宰相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六部也归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

6、明朝(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皇帝亲掌六部。(解决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设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

(2)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内阁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

衙署属官,阁臣权力越来越大。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票拟”,皇帝朱笔裁定,称“批红”。

7、清朝:设军机处

(1)、背景:清朝建立,承袭明制,设立内阁,处理日常事务。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设立: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而设。军机大臣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但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交往,日夜轮渡值班,完全听命于皇帝,只能跪奏笔录。

(3)、影响:提高行政效率;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二、选官制度的变化

1、秦朝:军功爵制度

2、汉武帝: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制: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征辟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向社会征聘人才。

3、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影响:(1)积极:为打破了身份的限制,体现了公平和择优录取的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保证了中华帝国的长期繁荣。

(2)局限: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八股取士方式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三、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

1、监察制度

(1)秦朝:御史大夫。(2)汉代专设御史府,汉武帝在地方设刺史。(3)隋唐:门下省。(4)明清时期:中央设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地方设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隋唐时期的门下省、北宋的谏院

3、评价:积极: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有利于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

局限: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

四、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秦朝:郡县制(2)汉初:郡国并行制。东汉到魏晋实行州郡县三级制(3)元朝:创立行省制,实行省路府(州)县制。

五、(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的体现: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

(2)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特点: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的需要不断加强对官吏和地方的控制;同时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西汉时期:

1、汉朝初年,刘邦推行郡国并行制,以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但结果是地方诸侯国权力膨胀,在公元前154年,发生“七国之乱”(实质: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

2、汉武帝刘彻: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设刺史加强监督;强干弱枝。

二、唐末五代:节度使权力膨胀,造成藩镇割据(实质:中央与地方矛盾),国家分裂。

三、北宋时期:中央集权强化

1、背景: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袍加身,建立宋朝,为宋太祖。

2、措施: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从权、钱、兵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1)收精兵:

A、中央:将实力最强的禁军划归互不统属的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统领(统兵权),发兵权归枢密院。使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利于皇帝控制军队。

B、地方: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削实权:

A、中央:削夺宰相和武将的权力,实行二府三司制度。

B、地方:削夺节度使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监督,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3)制钱谷:州郡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运往京师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3、影响:

A、改变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B、中央集权日益加强,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已处绝对上风。

C、造成了冗兵、冗官、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造成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D、皇权与相权矛盾变得突出起来。

四、如何看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积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效组织大规模经济活动,奠定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消极:容易形成暴政,民主政治无从发展,容易出现腐败的局面;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上的专制严重阻碍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第四单元知识点落实

第12课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背景:(1)根本原因:英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完成工业革命),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2)重要原因:中国地大物博,闭关自守,政府腐败。(3)直接原因:禁烟运动(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4)导火线:1839年虎门销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结果: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内容:A、五口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B、割香港岛C、协定关税(最能反映列强发动战争的目的)D、列强取得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3、影响:(1)政治: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列强进一步扩大在华利益。(本质上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同,所以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过程: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3、结果:1858签订《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开放11个通商口岸;赔款;割九龙司;外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允许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4、影响:A、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B、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C、地主阶级掀起洋务运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一、背景:A、阶级矛盾尖锐:鸦片战争后,列强倾销商品,冲击传统经济结构,手工业者破产;鸦片输入增加,白银大量外流;战费分摊,官吏搜刮,人民困苦。

B、自然灾害严重,激化矛盾。

二、过程:

1、1856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2)评价:积极——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剥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将农民运动推向了高峰;局限——这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只是一个空想,无法实施。

2、《资政新篇》洪仁玕

(1)内容:象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2)评价:近代中国第一次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未能反映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少必要的实施条件,没有真正实行。

三、意义:A、动摇清政府统治;B、第一次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C、拉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第14课从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原因:A、日本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后,积极对外扩张;B、清政府腐败无能;C、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2、过程:黄海海战丁汝昌邓世昌

3、结果:《马关条约》1895

(1)内容:赔款、割地(台湾)、开放通商口岸、允许在华设厂(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2)影响:A、《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势力势力深入内地;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清政被迫大举外债,中华民族陷入到严重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B、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序幕。

C、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军事改革。

D、中国各界开展救亡图存。(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1、原因:A、获得更多的侵华权益B、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结果:签定《辛丑条约》1901

(1)内容:赔款、在北京设使馆、驻兵、惩办

(2)影响:清政府已经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三、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

1、原因:民族矛盾尖锐;反洋教斗争

2、性质:一场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

3、口号:扶清灭洋(它反映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具有爱国性质,容易争取部分官军的支持。

但是“扶清”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这再一次说明由

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科学的口号)

4、意义:虽然失败,但是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一定

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第15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

一、背景:

1、政治:列强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和预备立

宪来挽救统治。

2、经济: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论战(中心: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

和政体;相同点:都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政体)

4、组织:同盟会:1905年成立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民报》为机关刊物。

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概括为“三民主义”。λ

“三民主义”:民族——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纲领;民权——创立民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平均地权空想λ

5、武装:1911年黄兴等在广州发动的黄花岗起义最著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二、经过:

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五族共和”。

2、成果:

(1)、民国建立。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它是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的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内阁制、民主共和政体。名义上为中央政府,没有实现真正统一。(2)、《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平等自由,反对封建专制,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3、清帝退位1912年2月

4、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四、评价

1、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政治——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布了《临时约法》;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社会生活——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

3、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第16课五四运动(无产阶级为主力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反帝爱国运动)

一、背景

1、政治:一战后,日本加快侵略中国步伐(“二十一条”);北洋政府对外妥协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3、思想: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4、外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二、过程

第一阶段:1919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到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

第二阶段: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并展开三罢斗争。

领导阶级:具有初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主力:工人先锋:学生

三、结果:罢免、拒签、释放。

三、意义

1、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2、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科学精神

3、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5、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其它: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无产阶级——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3、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探索近代化的过程: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近代化的第一步)、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无产阶级——五四运动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近代化道路。

第五单元知识点落实

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背景

1、随着工业革命发展,贫富分化明显,工业阶级生活悲惨。

2、理论来源:①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主张: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最早的预言家、傅立叶和欧文主张建立合

作组织。结果:希望落空,但留下宝贵思想遗产。

②德意志的古典哲学。③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3、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努力。

二、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

1、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伦敦将德国流亡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改组,并发表《共产党宣言》

2、内容: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B、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D、昭示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原则。

3、意义: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指导工人运动蓬勃

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运动(1871年3月18日)

1、原因:A、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巴黎人民组成国民自卫军,保卫首都。

B、1871年,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要解除国民自卫军武装,工人起义。

2、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权

3、措施:A、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职人员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人民可监督罢

免。B、维护劳动者利益。C、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4、失败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不具备夺权的条件。

5、意义:英勇斗争和首创精神(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为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

一、背景

1、19世纪60年代,俄国自上而上改革,推动工业化,已经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

2、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成为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

3、一战激化了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二、过程

1、二月革命(资产经济性质革命):1917年初,彼得格勒工人起义,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存在两个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指明了方向:A、列宁提出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B、

实行土地C、退出战争。

3、七月流血事件:确定武装起义方针

4、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领导起义,攻占冬宫,推翻临时政府。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和平

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人民委员会。

2、1918年,全国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

3、苏维埃政体特点是立法权和行政权统一。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人民委员会拥有行政权和立法权。

4、1922年简称苏联。

四、意义

1、国内: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摆脱封建残余和剥削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国际:人类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新的解放道路。

第21课新民主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1921-1923)

1、中共一大

(1)条件:A、思想: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以俄为师”,接受马列主义。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组织: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党的早期组织,《新青年》作机关刊物。李大钊在北京成立党的早期组织,奠定党的组织基础。

(2)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后转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3)纲领:A、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C、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不符合中国的国情)D、党的组织机构是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

2、中共二大:将现阶段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3、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922

(1)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起止点: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大罢工为结束。

(3)教训:必须团结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1、背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两党必须联合。

准备:A、1922年发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

方针。

B、中共三大确立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提出了彻底

的反帝反封的要求),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标志国民革命运动开始。

3、国民革命的过程——北伐: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北伐。对象: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

4、失败: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5、失败的原因: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共产党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6、教训: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要掌握武装力量,进行武装斗争。

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1、武装起义:1927年

A、南昌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B、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湘赣边秋收起义。

2、井冈山道路: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开创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内容: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3、红军长征(1934——1936)

(1)原因:王明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2)过程:①1935年遵义会议----A、纠正错误军事路线B、确定毛泽东为代表的

正确领导。

C、扭转被动局面,革命转危为安,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②1936年到达陕北----建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根据地。

4、日本侵华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态度

(1)日本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1935年进逼华北。

(2)各阶层态度:①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实行不抵抗。

②共产党:1935年《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③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四、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1937——1945)

1、全面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

2、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年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标志着第二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两大战场A、正面战场国民党组织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大型会战在抗战初期和中期发挥了积极作用,牵制了大量的日军,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为敌后战场的开辟赢得了时间。

B、敌后战场共产党在抗战后期发挥主导作用,1940年彭德怀的“百团大战”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两大战场基本是相互配合的。

4、胜利及意义: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

A、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D、国际地位提高:中国收回台湾。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1、两种命运的较量:共产党——中共七大召开号召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国民党——六大坚持一党专政

2、重庆谈判:1945年8-10月,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确

立和平建国方针。

3、重庆政协会议:1946年召开再次确认和平建国。

4、国民党迫害民主人士,暗杀闻一多等;六届二中全会推翻民主和平建国路线。

5、解放战争

(1)过程:A、全面进攻:1946年6月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B、重点进攻:1947年2月全面进攻失败后,蒋介石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C、战略转折: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D、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相继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

主力,解放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E、渡江战役:1949年4月,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

(2)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开辟了新的道路。

6、七届二中全会:1949 西柏坡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转移到解放发展生产力上来。

第六单元知识点落实

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政治建设的背景

1、立国:①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北平召开。新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

立新中国的事宜。制定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②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

精神和政权特色。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A、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基本胜利。B、中国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C、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立法:1954年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①内容:A、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B、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C、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D、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

②、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意义:A、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革命建设成果。B、反映过渡时期要求,反

映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C、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奠定基础。D、1956年社会主

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

二、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内容: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产生:全国人民普选,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

2、意义:A、奠定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B、规范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C、昭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2、方针: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3、形式:政治协商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法律保障:《共同纲领》明确规定;54年宪法更明确规定。

2、五大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966——1976)

1、原因:A、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面临资本主义

复辟的危险。B、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导致文革发动。

2、破坏:A、生命财产无法保障。B、社会秩序极端混乱。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破坏。D、国家法律形同虚设。E、人权遭到严重践踏。F、党的组织严重破坏。

3、教训:必须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转折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1、首要环节:平反冤假错案

2、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协制度。

3、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体系。

A、1989年颁布《行政诉讼法》,1999年颁布《行政复议法》:使“民告官”有了

法律保障。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和人民平等原则。

B 、1997,将“依法治国”确定为政治改革重点;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

法。

4、基层民主选举

A、地位:基层民主选举是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保障人民用投票方式直接先例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B、法律保障:1989年《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C、意义: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普及,贯彻了“依法治国”的精神,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一国两制方针

1、形成过程:①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

设想②1981年九条方针: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③80年代全面阐述“一

国两制”的含义④1982年写入宪法⑤1984年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台湾、香

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是祖国统一必经之路。

二、“一国两制”方针的运用——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

(1)1984签署《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回归。

(2)意义:洗刷百年耻辱,翻开新的一页,迈出坚实一步,提供成功范例。

2、澳门回归:1987年签署《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0月20日回归。

3、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A、80年代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主要原因)

B、一国两制构想指明了方向。

三、海峡两岸关系新发展

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

金门,实现真正停火。

2、80年代以来三通限制逐渐放宽。

3、1992年汪辜会谈形成“九二共识”:即一个中国原则。

4、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5、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

第七单元知识点落实

第24、25、27课整合为: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二战后——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

1、背景:①二战结束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②二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力量最强大的国家;苏联是唯一与之相抗衡的国家。(根本原因)③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

2、形成的标志:1949年北约的成立,1955年华约成立

3、主要表现:冷战(欧洲)

①形成: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发出“冷战”的信号;1947年“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的正式形成。

②表现: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军事——北约、华约

亚洲——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中美关系彻底破裂)、越南战争

4、影响:A、美苏“冷战”关系压倒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B、两个超级大国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世界处于毁灭性核战争威胁下。

C、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客观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D、两国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

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

1、欧共体的形成

(1)背景: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要求摆脱美国,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无法与美、苏相比,于是走上联合发展的道路。

(2)过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性质:经济联盟

(4)影响: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政治——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冲击了两极格局。

2、日本

(1)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A、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封建残余B、重视科技教育C、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发展D、美国的扶植

(2)结果:1956——1972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

(3)影响:政治——改变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冲击了两极格局。经济——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3、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不结盟运动

1、背景: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的新兴独立国家在两极格局中谋求自身独立、发展。

2、成立: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行举行。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宗旨,标志不结盟运动诞生。

3、主张:不是消极中立而是积极反对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代替冷战,实行全面裁军。

4、影响:标志第三世界以独立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加上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恢复,共同构成多极化趋势。

三、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一)世界格局

1、苏联解体

(1)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改革

(2)过程:1991年“8?19”事件催化剂;同年,独联体成立标志着苏联的完全解体。

(3)影响: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2、东欧剧变:向西方靠拢。1990德国统一。1991经互会和华约解散,苏联在欧体系崩溃。

3、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1)、特点:A、两极格局瓦解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B、美国惟一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C、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极趋日益显明。

(2)、影响:A、有利于抵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B、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D、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二)、世界形势

1、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势缓和,和平发展成为主流。

2、缓和与动荡并存

(1)动荡的原因:A、打破原有力量平衡,民族宗教领土矛盾暴露。B、美国力图主导世界,霸权主义、恐怖活动威胁和平。

第26课新中国外交

一、建国初期

1、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2、基本原则:“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大政策

1953年底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成果:A、与17国建交;B、日内瓦会议:1954年第一次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分参加提

高了新中国的声誉。C、1955年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二、20世纪70年代

(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1、背景:A、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既是创始会员国,又是五大常任理事国。

B、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拉在联合国作用加强,中国内政外交取得成就。

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两国正是建交。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问中国,签定中日《联合声明》。

3、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三、新时期外交(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1、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表现:

(1)、经济交流

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B、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成就: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C、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90年代加入亚太经全组织,2002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维护世界和平

A、改善和发展与大国关系,形成全方位外交格局。

B、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2001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和平、安全。

C、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D、2001年后,积极开展“反恐”外交,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1、克里特文明:

A、时间:公元前2000——前1400

B、标志:希腊克里特岛产生君主国家,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的出现是其标志。

2、迈锡尼文明:

A、时间:前1400年——前12世纪

B、特点:一系列新的君主国兴起,伴之王宫建筑群及刻有文字的泥版文书。

3、黑暗时代:公元前12世纪,由于另一支希腊人的入侵,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此后300年,希腊陷于黑暗时代。

二、古希腊城邦制度(前8世纪——前6世纪逐渐形成)

1、城邦概念:是希腊一种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国家形态。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

2、地理条件:多山,多海,少耕地

影响:A、将古希腊分割成众多狭小的区域,形成了城邦林立,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

B、利于航海和文化交流,农业不发达,迫使向海外殖民扩张。

C、地域的扩大促进了希腊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吸收了先进文化成果,为创立独特的文明奠定了基础。

3、城邦政体

A、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公民政治

B、公民资格:并非全体国民,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成员。

C、政体类型:最流行的是贵族制和民主制,另外还有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1、君主制:古希腊进入文明社会之初,实行君主制。

2、贵族制:前8—7世纪,贵族制取代君主制。是一种集体领导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由君主制的终身任期制,变为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为向民主制转化奠定了条件。

3、民主制

过程:A、前594年,执政官梭伦改革,将国家引用民主的轨道;

B、前509年,平民领袖克里斯提尼进一步改革,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

二、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

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民主机构

(1)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重要程序为辩论,促进了对知识的崇尚和演说术的发展。

(2)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大会期间准备提案,主持大会;休会期间,负责监督落实大会决议。由30岁以上公民抽签产生,实行比例代表制。

(3)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30岁以上公民抽签产生。三、意义和局限

1、积极:A、为人类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作出差额选举、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动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B、有利于正确决策;有利于修正错误;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有利于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

2、消极:A、仅仅针对的是公民群体(排除了妇女、外邦人、奴隶)。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暴力机器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一、从共和国到帝国

1、君主制:罗马建城之初,是蕞尔小邦,实行君主制。

2、贵族共和制

A、执政官:最高官职,共两名,任期一年。

B、元老院:决策机构,皆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C、公民大会:平民参加。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决议。

D、平民保民民官:监督政府,否决元老院决议。

3、帝制

(1)原因:罗马积极对外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逐渐走向帝制

(2)概况:A、屋大维——前27年确立个人独裁,采用元首制,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奥古斯都集军政、司法、宗教大权于一身,带来“罗马和平”。

B、戴克里先——公开君主制。

二、十二铜表法

1、背景:公元前5世纪,在平民的斗争和保民官的提议下,罗马编制出《十二铜表法》。

2、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是过去未成文法的汇编。

3、实质:维护私有制和贵族的利益。

4、影响:A、虽未给平民带来太多的好处,但是平民的胜利。B、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贵族的权力。

C、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渊源,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三、《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形成:前3世纪后,罗马帝国统治者着手整理、汇编各种法律,最终形成严肃的罗马法体系,其集中代表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2、组成:(法典、法学总论、学说汇纂、新敕),总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3、影响: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巩固了统治。

四、评价罗马法

积极:它有利于巩固统治;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它的某些原则被现代法律体系所沿用;它是古代世界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影响最深远的法律;丰富和发展西方文明。

局限: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

1、背景:(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传统:用法律(13世纪《大宪章》)和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

2、结果: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二、君主立宪政体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

1、内容:确立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权力。

2、影响: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三、君主立宪

1、责任内阁:(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A、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担任实际行政职责。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B、职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与议会的关系: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通过不信任案时,内阁就要下台,或者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2、两党政治: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不再候选人之间的个人竞争,而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组阁。英国的政党早期主要是托利党和辉格党,逐渐演变为保守党和自由党,现在活跃在英国政坛上的两党是保守党和工党。

3、体制组成:(内容)

A、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在外交上代表国家,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

C、责任内阁为核心,对议会负责。

C、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手中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D、整个政治制度是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的。

4、现代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议会制、政党政治、内阁制等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

四、发展(完善):随着工业革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取得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9课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一、背景:A、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B、邦联制难以维系各州。

C、需要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稳定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又要确保共和制。

二、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国)

1、内容:A、联邦原则----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加强中央集权。

B、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分别属于国会、总统、联邦最高法院。三者互相制约。

C、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都民选产生。总统对选民负责。

2、影响: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创立了联邦制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国;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完善:

1、宪法修正案。

2、南北战争(1861——1865):林肯号召为联邦而战。内战结束后,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废除奴隶制,肯定联邦法律至上性,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完善。

四、政党政治:两党政治

1、形成:1789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之后,美国总统选举受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局面。两党制是分权制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代表利益:19世纪中期,民主党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南北战争后,各自基础变化。

3、操纵选举: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一、法国

1、共和制形成背景(1)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启蒙运动的影响。(3)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4)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

2、曲折历程

1791年君主立宪制1792年法兰西第一个共和国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年复辟的波旁王朝1830年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3、共和制最终确立——1875年宪法(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1)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拥有行政权、立法创议权可在参议院的同意下解散众议院。

(2)内阁由总统任命,对议会负责,拥有行政权,总统的命令必须经部长签署。

(3)国民议会:立法权,监督政府。

二、德国:

1、背景:(1)封建割据成为德国发展的障碍。(2)1864—1870年,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筹划下,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完成民族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二、政体: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内容:(1)皇帝:拥有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军权等,掌握国家最高权力。(2)首相: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拥有行政权。

(3)帝国国会是人民代表机构,由直接选举产生,和联邦议会在形式上拥有立法权。帝国国会不能监督政府。

2、特点: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3、影响——积极性:是历史的进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一次次将德国带向战争的深渊。

综合比较:

1、英、美、法、德四国的政体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都在一定程度上以代议制为基础,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2、代议制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它是对封建君专制政体的否定,推动了人类社会民主化进程。

3、对民主的认识:(1)尊重公民的意见,避免独断专行,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2)有利于普遍提高公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3)使公民有强烈的责任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4)促进了思想自由,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5)但过分的民主也会降低决策的效率,一定程度上制约社会的发展。有关法治的认识:(1)法律可以保证社会的正常秩序,有利于社会的长期发展。(2)使统治更加规范,巩固统治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