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指导老师:赵民学

作者:张帅专业:经济学班级:07高起本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成一个整体。然而全球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发生了次贷危机,进而转化成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经济处于低迷阶段,各国经济发展缓慢,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程度也逐步加深。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结构是建立在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每年的GDP主要依靠出口来拉动,因此国际市场环境的恶化对于贸易依赖程度较高的我国无疑是一种打击。因此,扩大国内需求才能更好的挖掘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从而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进而保持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

我国目前出现的内在需求不足,主要是消费需求不足。本文主要从收入、消费观念、心理预期等几个方面,利用计量分析来研究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从而针对我国居民消费现在提出建议。

关键词:消费需求,收入,消费观念,社会保障,物价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economic in all countries and regions is mutually intertwined, and mutual influence, blending into a whole.While globalization is promoting world's economic rapidly develop, at the same time it is intensif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trade risk. Subprime Crisis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which led by America transformed into Financial crisis, under the crisis influence,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in a downturn status, and the recovery of the global economy has been slow, with trade protection ris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our economy in blossom but structure is established on export-oriented economy,and annual GDP mainly rely on exports,so the deterioration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circumstance undoubtedly attack our economy,which is relies on the exterior demand to a great extent.So only expand the domestic demand can better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our economy, improve residents' living standard,and then keep our economy strong,stable and balanced growth in the future.

The insufficient internal demand mainly is inefficiency of consumption demand.This article uses econometric analysis 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residents' consumption from income,consumptive concept and expectations,then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onsumption.

Key words: demand;income;consumptive concept;social security;prices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方法 (3)

2、国内外消费现状 (4)

2.1 国外消费现状 (4)

2.2 国内消费现状 (5)

3、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因素分析 (6)

3.1 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6)

3.1.1 可支配收入及影响其变动的因素 (6)

3.1.2 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 (6)

3.1.3 收入增长率的效应 (7)

3.2 消费观念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7)

3.2.1 我国传统消费观念分析 (7)

3.2.2 我国居民消费观念的进化趋势及影响 (7)

3.3 心理预期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8)

3.3.1 我国目前居民消费心理预期的特点 (8)

3.3.2 心理预期对消费市场的影响分析 (8)

3.4 社会保障和储蓄行为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9)

3.4.1 社会保障和居民生命周期 (9)

3.4.2 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效应 (10)

3.4.3 社会保障对预防性储蓄的影响 (10)

3.5 房价及物价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10)

3.5.1 2010年我国物价走势分析 (10)

3.5.2 物价上涨的影响 (10)

3.5.3 房价的经济效应 (11)

4、针对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对策建议 (12)

4.1 调节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水平 (12)

4.1.1 建立完善的收入调节税制体系,加大对富裕群体的向下调节力度。 (12)

4.1.2 取消现行不同地区的差别税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12)

4.1.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贫困阶层的向上调节力度。 (12)

4.1.4 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确保税收与社会保障依法有序实行。 (12)

4.2 稳定经济环境,提高居民消费预期 (13)

4.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3)

4.4 稳定物价,调节房价 (14)

4.4.1积极发挥政府对价格的调控作用,以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14)

4.4.2审时度势,切实把握好基础产品价格的改革力度。 (14)

4.4.3 克服房价对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作用。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中国自2001年12月加入WTO,在经济领域上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不仅GDP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而且经济的国际化步伐加快,并在更深的层面、更广阔的领域得到发展,同时国外大量资金、技术不断涌进。但是在加入WTO以来,较高的外贸依赖度也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发生次贷危机,进而转化成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经济一直处于低迷阶段,各国经济发展缓慢,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程度逐步加深。而我国的经济结构是建立于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GDP主要靠出口拉动,于是恶化的国际经济市场环境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因此,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并对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影响的今天,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已成为社会各界倍加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居民消费增长作为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我们有必要深刻研究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各种因素,找出相对应的措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本文主要从收入、消费观念、心理预期、社会保障、储蓄心理及物价波动等不同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并利用理论分析、经验分析、实证分析等一系列方法,对比国内外消费现状,从而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如何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这是马克思早已阐明的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在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西蒙·库兹涅茨针对凯恩斯的消费倾向递减理论提出的消费之谜,更推动了西方经济学学者对消费函数的理论研究,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消费函数理论。

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

消费量的决定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指数、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风俗习惯等。在众多因素中,凯恩斯认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收入。

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的理论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定律: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他在《通论》中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理论,其主要理论观点是认为,人们的消费支出是由其当期的可支配收入决定的。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其中用于消费的数额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重是下降的。

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

在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的基础上,杜森贝利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他认为消费存在棘轮效应,即家庭消费不仅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响,更受以前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变化时,家庭宁愿改变储蓄来维持消费稳定。所以收入的减少对消费减少的作用并不大,而收入增加对消费的增加作用较大,短期与长期的影响结合在一起,当期收入和过去的消费支出水平决定当期消费。

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莫迪利安尼认为理性的消费者要根据自己一生的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与储蓄,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

生命周期假说将人的一生分为年轻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三个阶段。一般来说,在年轻时期,家庭收入低,但因为未来收入会增加,因此在这一段,往往会把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消费。进入中年阶段,家庭收入会增加,但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降低,收入大于消费。在晚年时期,收入下降,消费超过收入。所以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

4、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消费者的现期收入不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消费者的持久收入。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能够预计到的、较为固定的长期收入。但是在短期内,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多,消费者却不能确信收入的增加会一直持续下去,故而不会立即增加消费;相反,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消费者也不能断定收入会持续减少,故消费者也不会马上减少消费。当然,如果消费者能够判定收入的增多或减少的变动是持久的,其消费最终就会调整到与变化后的收入相对应的水平上。

5、莱宾斯坦的外部消费效应

哈维·莱宾斯坦全面分析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外部效应问题,从而在许多方面发展了消费行为理论,他的研究成果构成了后来炫耀性消费理论的基础。他根据消费需求动机的不同,将消费需求分为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功能性需求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内在品质需求,非功能性需求是由商品的内在品质以外的因素所产生的那部分商品需求,包括外部消费行为所引起的需求、预期的需求和非预期的需求等。

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有关消费理论的研究从单因素到多因素,从静态到动态不断深入和完善。在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出的众多研究成果和不断发展、丰富的研究方法论,是现代消费经济问题分析的重要基础,对解决现代社会经济中的消费问题有许多有益的启迪。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学家逐步认识到消费理论的重要性,在其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进步。

余永定和李军(2000)最先构建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消费函数模型。他们认为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中国居民不是以一生为时间跨度来寻求效用最大化,其消费支出安排有明显的阶段性,一般可划分为婚前、婚后、供养子女和退休几个阶段。消费者一般集中力量实现当期阶段效用最大化,较少考虑未来阶段效用最大化,即“短视”行为。二是中国居民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一般都存在一个特定的支出高峰和相应的储蓄目标。这就决定了人们必须在每个阶段为迎接相应的支出高峰而储蓄。

李军(2003)对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进行了扩展,运用简单的代数式论证了收入差距变动和收入总量变动对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对收入差距变动的弹性为负,收入差距尚不是构成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提高收入总量而不是通过缩小收入差距来扩张消费。

陈利平(2005)对行为消费理论的“攀比效应”进行了研究,解释了中国增长率高而居民消费量偏低的问题。黄少安和孙涛(2005)则把行为消费理论和传统的生命周期假说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消费理论模型。从而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圈的高储蓄率提供了解释,因为他们判断东方人的效用函数中遗赠和财富偏好占有较大的权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更多经济学家针对国内需求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张立群(2008)指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金融问题,将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发展方式转变。并认为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的转折性是由国内外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国内因素就是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采取相应的政策提高国内消费可以使经济更加健康和谐的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2010)上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经济环境,指出了当前国际经济竞争激烈,环境不稳定,我国应及时将经济重点转移国内,采取积极的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提高国内居民消费,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增长。

1.3 研究方法

本文系统综合分析了有关消费的国内外理论,并对其主要思想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根据我国实际国情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本文运用的具体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量表编制法和对比分析法。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来研究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及其如何影响消费,并对其特点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2、国内外消费现状

2.1 国外消费现状

美国属于典型的高收入—高消费—低储蓄国家。自1992年以来,美国个人消费开支一直保持稳定增长,1992年至2005年平均增长率为3.6%,扣除通胀因素后的消费实际支出额增长了59.2%。即使在2001年至2002年经济出现轻微衰退期间,个人消费开支依然保持了2.5%和2.7%的增长。同时,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个人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逐渐增大,到了2002年个人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70%,达到70.2%,至今都基本保持在这一水平(如图1所示)。

图1 美国消费占GDP的比重图

从发达国家看,由于稳定的社会环境、发达的金融机构、完善的社会保障和信用体系、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等诸多因素,使其消费观念不断强化,信用消费飞速发展,国内消费占GDP的比重也不断增加。例如人均国民收入在3万美元以上的美、日、英、澳等发达国家,其消费率一般保持在75%—85%的区间水平上,同时保持基本稳定状态。

图2 发达国家消费占GDP的比重

2.2 国内消费现状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却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由于居民消费慢于经济增长,使居民消费率(即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图3 我国居民消费率线形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成下降趋势。主要因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最终消费的贡献则较小。

3、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因素分析

3.1 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其收入状况是直接联系的,居民收入是居民实现消费的源泉,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也就是说,收入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也会增加,反之收入减少,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也会减少。

3.1.1 可支配收入及影响其变动的因素

通常人们在设想消费什么商品,消费多少时,往往是以自己现在和将来的净所得或可支配收入为依据的。可支配收入越多,人们的支付能力增强,他们对消费品的占有欲望也会随之增强。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可支配收入与消费需求之间呈同方向变化。

萨缪尔森在美国1929—1984消费开支和可支配收入的调查的基础上,从中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消费开支波动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可支配收入的波动。所以我们可以推论出:凡是影响可支配收入的因素,均是影响消费需求直接或间接的因素。

1、工资水平。这是最直接、最主要决定可支配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因素,进而是影响消费需求变化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2、利率的调整。客观上,利率的下调可以刺激投资,从而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主观上,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调,理智消费者会认为储蓄收益降低,因而会减少储蓄而增加消费支出,进而增加消费支出。

3、税、费的影响。税收直接影响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和可支配收入。尽管“费”的比重要比“税”小,但由于其收取不规范等乱收费现行非常普遍,于是更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3.1.2 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

目前我国属于尖冒型收入分配结构。其特征是社会上很少数人的收入水平远远处于平均水平之上,而有少部分人的收入处于平均水平左右,但是大多数人的收入大大低于平均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高收入群体”总人口超过4500万,约占城市人口的10%,全体人口的3.5%。而占另外少数人口的帽身部分,无疑就是城市广大的工薪阶层和农村少数的先富农民。这些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5%左右,即4.5亿人,这些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占中国“帽尖阶层”的13%左右。在占中国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低收入水平人口和少数城市贫困人口中这些作为“帽沿阶层”的人们,仅相当于“帽身阶层”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30%,并且不足“帽尖阶层”收入水平的4%。

尖帽型收入分配状况的缺陷是容易形成贫富分化,或收入分配两极分化,造成社会不稳定,其

结果很可能是经济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中国的消费不足实质上是社会各个层次的分配严重平衡,最终导致了消费需求始终无法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3.1.3 收入增长率的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人民收入不断增加,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 从居民收入增长率来看,扣除物价因素, 1996 年以来,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是下降的。

与此同时, 随着居民收入增长率的下降, 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率也同步下降, 并且消费支出增长率的下降幅度大大高于收入增长率的下降幅度。如1996 年, 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增长率为10.8% ,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增长率为20%;1997 年, 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增长率为6.8% , 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增长率为2.9% , 增长率分别比1996 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和17.1 个百分点, 大大高于居民收入增长率的下降幅度。

由此可见, 居民收入增长率的降低对居民消费有明显影响, 是影响消费需求增长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3.2 消费观念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3.2.1 我国传统消费观念分析

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以“节用”为根本宗旨。节用观念的产生有其历史文化的背景,与传统文化中的优患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一,政治因素。夏商周三朝的灭亡,无不源于统治者生活的日益奢侈。因此处于诸侯纷争之中的哲人,忧国忧民又忧君,将经济社会中的消费行为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坚决反对浪费与奢侈。

其二,经济产品的匮乏,使节用成为了维系家庭的必然条件。而且,古代灾患频频,人类生活所必须的基本生活资料全部依赖天,所以必须节俭用度,增加储备。

在以上文化氛围之下产生了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

1、量入为出,即适度消费的原则。在传统社会中大部分是农民,收入主要靠天,一遇天灾人祸就可能断了生计。因此古人训诫子孙首先是不能负债。无债一身轻是人们所努力保持的境界。

2、精打细算,即有计划性的消费。由于饱经灾荒,古人对灾年的恐惧刻骨铭心。而在这样的灾荒中,家有富余的就有可能逃离生死劫难。因此人们都会有计划的消费并储备。

3.2.2 我国居民消费观念的进化趋势及影响

总之传统消费观的种种特点都是缘于中国文化,然而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文化有着巨大的威力,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观念迅速地向发展中国家渗透,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百姓的消费观也有了较大变化。

人们开始注意商品的差异性、包装及品牌,也随着商品品种的不断增加,更加注重自我的效用。同时,提前消费的观念也逐步被人们接受。人们不再一味的储蓄,不再只是为了商品的实用性而消费,这些消费观的改变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内消费需求。

3.3 心理预期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最近几年,由于经济制度转型和改革力度的加大、深化, 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使得人们对自己将来“生、老、病、住、育”的费用是否能够得到解决而感到担忧。据调查显示, 消费者对就业前景迷茫、收入预期不是很乐观, 同时对社会保障体系也有较为严重的担心。这样一来导致理性的消费者不得不采取预防性储蓄来为以后的消费做准备。

3.3.1 我国目前居民消费心理预期的特点

1、对就业前景的悲观,担心失业后生活费用失去保障。最近几年企业进行大规模的裁员,导致大量居民失业。另外,最近持续出现“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迹象,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就业压力,进而导致人们不敢随意地花钱,即使有一定收入的人也是如此, 更多人是在储蓄而为以后的消费做准备。

2、对收入预期水平的担忧。就收入水平而言, 我国目前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因而会直接导致内需不足; 就收入结构而言,收入分配差距很大, 有相当一部分人收入水平仅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扩大内需的潜力几乎没有, 也必然会带来现时期的需求不足。近年来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呈下降趋势, 这样也势必导致了人们对于收入未来的预期失去信心, 从而也导致了消费预期的恶化,最终引起需求不足。

3、众多人对自身的养老金、医疗费用保障的不确定性预期。因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 还不能够彻底的解决养老问题, 从而这不得不又成为人们自身的压力, 有了钱又不敢花, 采取储蓄的方式为养老打下基础。

4、担心子女的教育经费成为问题。受传统文化的因素影响, 中国的家庭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有调查显示,某市近两年在子女教育支出方面增加62.2% , 居民家庭储蓄的目的中46 %选择用于孩子的教育。

3.3.2 心理预期对消费市场的影响分析

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对消费市场的影响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1、理预期与消费支出。可从平均消费倾向APC等指标去分析。

表1消费支出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单位:元)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平均消费倾向,即人们的消费在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下降,消费者的储蓄倾向仍在提高。而广大的低收人者由于对未来的收人预期比较悲观,其收入中有相当部分作预防需求以应付将来之需,所以刺激高收人者的消费应成为市场的突破口。

2、心理预期与消费结构。

可以用1997年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为例来分析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特征。

表2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单位:元)

上表可看出在居民的支出中大部分用于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特别是食物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最大。与前几年相比,虽然耐用消费品、医疗保健、娱乐教育和住房的比例有一定的提高,但增幅并不大, 所以从消费结构的角度看, 应从提高耐用消费品、医疗保健、娱乐教育和住房支出的比例,特别是在医疗、教育、住房的消费方面提高人们乐观的预期,从而扩大内需。

3.4 社会保障和储蓄行为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3.4.1 社会保障和居民生命周期

养老储蓄养老社会保障,即社会成员在其工作期间缴纳养老社会保障税,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定期和定额地领取养老金,会对个人生命周期养老储蓄产生替代效应。

菲尔德斯坦认为养老社会保障对私人储蓄有两种效应,一种是替代效应,即养老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私人财产而减少私人储蓄,另一种是诱使退休效应,即由于养老社会保障的存在诱使居民提前停止劳动力供给相对于没有养老社会保障的情况,致使积累的财富在更长的时期花费,而增加私人储蓄。最终结果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

菲尔德斯坦实证分析的模型是将消费设定为私人财富、可支配收人和社会保障财富的函数,其中社会保障财富是用利率、预期寿命和死亡概率折现的现期值。他对社会保障财富系数解释为该财富

的边际消费倾向,使用时间序列数据,得到显著且为正的回归结果,表明养老社会保障使私人储蓄大约减少了。

3.4.2 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效应

政府在对国民收入分配和使用过程中,以税收的形式把高收人者的一部分收人集中到国家,然后通过养老金支付、社会救济、优抚保障等方式支付给生活无保障的社会成员,为其提供基本生活的保障。由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机制,本身并不能保证收入分配均等化。因此,许多国家通过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初次分配结果进行调节,以维护社会公平与社会公正。其中,社会保障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所以,社会保障是通过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产生影响的。

3.4.3 社会保障对预防性储蓄的影响

预防性储蓄是指厌恶风险的消费者为预防未来不确定性导致的消费水平的急剧下降而进行的储蓄。预防性储蓄理论强调,储蓄不仅仅是为了在生命周期内配置其资源,同时也是为了对不确定事件加以保险。那么,社会保障就可以通过降低消费者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来影响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

哈波德分析了养老社会保障针对居民预期寿命不确定性的预防性储蓄的影响。他指出,由于居民预期寿命的不确定性,在没有养老社会保障的情况下,消费者会有非计划的遗产。强制性的养老社会保障可以使居民在退休后死亡前无限期地领取养老金,这在居民寿命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减少了针对不确定寿命的预防性储蓄,增加了居民的一生可消费财富,因而增加了居民的消费倾向。

3.5 房价及物价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3.5.1 2010年我国物价走势分析

2010年中国经济在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之后,中国经济增长重新回到上升周期。但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物价增长可能过快、消费增长或将乏力等隐患。

资料显示,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新增贷款大幅增加。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增幅同比加快9.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22.0万亿元,增长32.4%,加快23.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3.5.2 物价上涨的影响38246亿元,增长11.8%,回落0.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6万亿元,同比多增4.7万亿元,表明目前仍处经济潜在增长区间。

3.5.2 物价上涨的影响

物价上涨现象,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再分配,通常会对低收入群体的利益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它可能进一步加剧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1、直接后果:生活质量降低物价上涨使得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恶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民对消费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减少。

(2)消费结构层次进一步变低。低收入者只能选择更加便宜的替代商品和服务,有时只能选择劣质甚至不合格的产品,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

(3)生活方式改变。为了赚取更多的收入,很多低收入者常常采用增加工作量改变职业或外出务工等方式,生活方式迫于物价上涨压力发生改变。

(4)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城镇低收入家庭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可支配收入相比,2007年名义收入差距扩大为 2.83:1(低收入家庭为1),而扣除物价上涨的影响后,实际差距比名义差距要更大。

2、物价预期偏高不利于社会稳定。

当前物价上涨增加了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居民存款的活期化以及向股市的持续转移,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3.5.3 房价的经济效应

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房地产过热,主要表现在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房价持续飙升,上涨幅度已经远远超出经济总体增长水平及其它行业产品与服务的涨升幅度。房价上涨过快在带动住房消费和家居类商品消费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却抑制了其他消费。

从目前我国房价与居民收入水平的对比看,总房价是普通家庭年收入的11倍多,远高于世界银行认可的3-6倍合理区间,房价与家庭收入之比大大超出了正常区间,购买住房已经远远超出了中低收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很多家庭为了积累起买房子的首付资金,不得不缩减其他必要生活资料消费支出或依靠银行贷款。

4、针对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对策建议

4.1 调节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水平

4.1.1 建立完善的收入调节税制体系,加大对富裕群体的向下调节力度。

1、加强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征管。目前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政府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员工,真正的高收入人群,如民营、私营和外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处在个人收入所得税管控的边缘。美国财政收入中个人所得税占48.1%,而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后仅只5%左右,因此,发挥个人收入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主体作用还必须加大征管力度。

2、建立健全财产税。财产税体系主要包括房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税种,是市场经济国家对财富积累进行调节的首选税种。在房产税方面可以考虑对不动产按其价值不同征收比例税或累进税,加大对住高档别墅及多处有房等高收入群体的向下调节作用。

3、开征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能够对不同收入进行转移,同时对个人生命周期内的收入进行合理分配,是市场经济国家用于调节低收入阶层的主要税种。

4.1.2 取消现行不同地区的差别税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众所周知,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很大程度上是靠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发展起来的,就连浦东这个最发达的地方,现在仍然享受着国家的优惠政策,还有一些地区,如天津滨海新区,正在向国家申请政策优惠。但是在目前地区收入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对发达地区的优惠政策应当终止。应建立更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实施沿海地区反哺中西部地区的税收和财政政策,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4.1.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贫困阶层的向上调节力度。

现阶段,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保险覆盖面,尽可能地将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以及外资企业的从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制度中来。二是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重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广大农民的生存权利,并且要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险范围。三是要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包括建立社会福利机构,完善对特困家庭、残疾人、孤寡老人的救助,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1.4 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确保税收与社会保障依法有序实行。

对税收而言,主要是完善法制,建立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形成税收征收、管理、稽查等相互分工、相互制约的机制。同时加大对偷税、逃税和抗税行为的处罚力度,做到“严管重罚”,真正体现税法的严肃性。对社会保障而言,重点是加快立法进程。通过立法,科学合理地规范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权力与义务,使全体公民依法参加社会保障。同时要坚持依法管理社会保障,加大对违法行

为的处罚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骗保行为,创造良好的社会保障法治环境。

4.2 稳定经济环境,提高居民消费预期

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世界经济复苏较为缓慢、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依然不强的条件下,应继续采取必要的财政政策刺激力度。同时,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要进一步向“三农”、民生和社会事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特别是要加大水利设施、农村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中西部地区发展、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

2、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小企业、中西部地区等方面的信贷支持,有效缓解农业和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发挥货币政策在管理通胀预期上的有效作用,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管理好通胀预期。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3、保持价格基本稳定。要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扩大蔬菜生产规模,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适应农产品市场由区域分散市场向全国集中统一市场转变的新形势,加强和完善市场监管和交易机制建设,抑制过度投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国际市场粮食、能源和重要商品价格变动的跟踪,研究其对我国的可能影响,加强对国内市场粮食、食品和重要商品价格走势的监测,增强价格调控的预期性和主动性: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商品供求、储备情况信息发布机制,稳定市场预期。

4、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要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积极扩大热点消费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范围,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优惠政策,积极发展新兴消费业态,促进新兴服务消费,拓展新的消费空间。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完善和落实差别化区域政策,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坚持不懈地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

1、要抓紧做好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作。我国的养老保险采取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将城市养老保险的范围从全民所有制及事业单位逐步扩大到全社会,将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个体劳动者都包括在内,并按规定享受保险待遇。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目前仍以家庭保障为主,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农民自愿原则实行个人储蓄积累养

老保险。

2、要加快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国家、单位、职工3方面合理负担,要遏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少浪费,用3到5年的时间, 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覆盖全体劳动者、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3、要完善失业保险和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对工薪劳动者,规定最低工资保障线, 保障他们最基本的劳动报酬权益,促使工资制度法制化,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对城市居民,规定最低生活保障线, 这将有利于保障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稳定社会。

4.4 稳定物价,调节房价

4.4.1积极发挥政府对价格的调控作用,以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1、运用行政手段管好少数由国家定价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把国家直接管理的价格,特别是少数重要基础产品价格调整到大体合理的水平,必将对企业的价格决策产生影响,对后续产品的价格产生差、比价影响。

2、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已放开的价格。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影响价格的形成;建立少数重要商品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以扶持生产,搞好流通。

4.4.2审时度势,切实把握好基础产品价格的改革力度。

对过去曾严重偏低的交通、能源和原材料价格进行适当提高,以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要适当安排好年度物价总水平。在计划安排时,既要有利于推动价格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要使各方面都能承受,以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要把握好基础产品价格的调整力度,特别是象煤炭、电力、石油、铁路货运等影响范围大、层次深的产品或劳务价格,一定要走小步,最多走中步,切忌走大步。

要把握好调价的出台时机。当整个经济环境比较宽松的时候,调价项目就可早出台,反之就要晚出台。

4.4.3 克服房价对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作用。

1、政府应继续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开发力度,把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作为调控房地产市场价格和解决改善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政策措施;住房建设应面向大量的中低收入家庭,努力使住房价格与大多数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相适应,使更多老百姓买得起房子、愿意买房子;政府应建立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启动廉租住房工作,对无力买房且经济条件较差、希望租住低租金住房的家庭,完善、落实面向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租赁新机制,保障贫困家庭的居住权;同时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特困家庭一定的补贴和贷款支持,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规范发展房屋租赁市场,鼓励开发建设租赁型普通商品住宅,引导中低收入家庭通过租赁方式解决住房问题,改变“居者有其屋”

的传统观念。

2、加强对普通商品住宅销售中价格行为的规范与管理。针对商品房销售中出现的不明码标价、价外乱收费、重复收费牟取暴利等行为,从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与稳定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加大明码标价的管理力度,强化销售合同对开发商的约束;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机制,对外公布住房供应信息,严厉打击发布虚假信息、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恶意哄抬房价行为。

在当前我国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刺激消费需求是保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而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收入、消费观念、心理预期、社会保障、物价等是比较主要的影响因素。

通过以上分析,可支配收入直接影响消费,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扩大内需,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的首要任务。而消费观念及心理预期是通过对需求偏好的影响,进而影响消费,对此我国政府应该从稳定经济环境着手,改变消费观念,降低储蓄,提高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从而促进消费。社会保障是一国的根本,对居民的消费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完善的社会保障,才能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而物价高涨及目前我国出现的房价节节攀升的现象,造成了经济社会的不稳定,促使人们对经济环境的不信任,进而导致了国内消费不足。

因此,我们应该从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不断提高居民收入为出发点,改变居民的消费观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经济环境,从最根本上提高我国居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因素上

第三章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因素(上 目标:消费者的感知觉和情绪情感(概念、特点 ; 消费者需求的特征和种类; 消费需求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应用: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分析具体的消费行为; 运用有关动机的理论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一 . 消费者的感知和情绪 1. 消费者的感觉: 概念 特性:感受性 适应性 对比性 2. 消费者的知觉: 概念 影响知觉的因素 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错觉:图形错觉、时间错觉、其他

消费者的知觉过程:展露、注意、理解3. 消费者的社会知觉: 内容:对人的知觉(表情、性格 人际知觉 角色知觉 自我知觉(生理,社会,心理的自我 社会知觉误区:第一印象 晕轮效应 心理定势 刻板印象 期望效应 习惯定向 假定相似性偏见 行动者——观察者偏见 4. 消费者的情绪、情感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特点:两极性、扩散性

分类:按性质(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喜爱 按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心境、热情、激情 按情感的社会内容的性质(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影响消费者情绪、情感变化的主要因素(购物环境、商品、服务的影响 二 . 消费者的需要 1. 概述: 特征:对象性、无限性、层次性、可变性、发展性 类别:按需要的起源,分为天然性需要、社会性需要; 按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按需要实现的程度,分为现实需要、潜在需要 2. 消费需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消费需要决定购买行为 其强度决定购买行为实现的程度 需要水平不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3. 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三 . 消费者的动机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 学号:0120231 姓名:孙馥琳 专业:122税务 修课时间: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任课教师:万建香老师 成绩: 评语: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 摘要 就我国近阶段消费方面出现的一些情况,利用1993年至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目的在于让我们更加了解我国消费的因素。先通过相关的背景理论提出问题;搜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揭示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及问题,并依此提出部分政策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国内生产总值收入 Abstract Abstractthe recent phase of consumption in China is in some cases, using the related data from 1993 to 2008,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onsumption in our country. Purpose is to let us know more about China's consumption factors. To pass the relevant background theory questions; Collected the relevant data, using EVIEWS software measurement model for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test, and modified. 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sidents' consumption level to reveal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hinese residents' consumption level, and accordingly puts forward some policies. Keywords: residents' consumption leve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的分析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引言 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指最终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所谓最终消费者是指以消费为目的的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或家庭。所有这些最终消费者构成了消费者市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受一系列相关因素影响的连续行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非常复杂,多种多样。这些因素有时独立地,有时又相互交织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由于消费者行为的对象是干变万化的人的行为,不可能有通用的最佳模式,那么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二.影响因素 市场营销刺激因素由四“P”组成: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其他刺激因素主要存在于购买环境之中,包括:经济、技术、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行为既受到个人需要、认知、学习、态度等心理因素和年龄、生活方式、自我形象、个性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家庭、社会阶层、参照群体和文化因素等影响。

(一)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美学、习俗、语言文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总称。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沉淀;同时,文化又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发生变化之中。包括: 1.文化 文化是引发人类愿望和行为的最根本原因。 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购物行为明显存在差距,青少年一般购物在于求新求奇,但他们也会更多的参考一下价格,他们更多喜欢在专卖店够买衣物(价格不算贵但衣服比较时尚,展示个性),中年人一般在职场更多的会选择职业装,或比较显示地位的休闲装,老人更多的会比较想穿出"青春活力"会在挑选衣物时更细心,仔细. 2.亚文化

亚文化包括民族、宗教、种族和地域等。亚文化为其成员带来更明确的认同感和集体感。许多亚文化构成了重要的细分市场。 3.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是在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和稳定性的群体,他们按等级排列,每个阶层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社会阶层不仅受收入影响,也受其他因素如职业、教育和财产等的影响。在一些社会系统中,各阶层具有特定的作用和特定的社会地位。 (二)社会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同样也受到诸如小群体、家庭以及社会角色与地位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 1.群体 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受到许多参考群体的影响。直接影响的群体称为会员群体,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等主要群体和宗教组织、专业组织和同业工会等次级群体。崇拜群体是另一种参考群体。

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因素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姓名:何亮班级:2010级汽车一班 学院:工学院学号:20140654110 正文: 人们的消费行为、购买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社会、个人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一、文化因素 (一)文化 文化所包含的潜在元素有:价值观、文字、语言、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仪式、法律及产品和服务等,它们是人类欲望和行为最基本的决定因素,对消费者的行为具有最广泛和最深远的影响。文化不仅影响人们对特定商品的购买,还作用于消费者信息搜集和价值判断,即文化以多种方式作用于个人购买决策。 (二)亚文化 1.民族亚文化。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不同的民族,而民族文化在预测消费者购买习惯、消费偏好时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它就像一个标签,标识出自己和其他人。同一个民族的人拥有相似的思想、认知和相似的消费行为,在不同的民族间则会有较大差异。 2.宗教文化。世界上存在许多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文化倾向和戒律,从而形成对商品的不同的偏好和禁忌,使分属不同宗教群体的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和消费习惯上表现出各自的特征。 3.种族亚文化。各个种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他们的购买行为各不相同。 4.区域亚文化。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气候特点,赋予了人们不同的体质和性格。这种差异自然会在商品购买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消费决策模式。(三)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是指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同质性和持久性的群体,它们是按等级排列的,每一阶层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规范。消费者往往会把产品的品牌和服务与特定的社会阶层联系,许多产品是针对特定社会阶层而设计的。工薪阶层的消费者通常从实用的角度评价商品,而中上阶层则更看重产品的风格和时尚。 二.社会因素 (一)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参照群体为消费者展示出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2.由于消费者有效仿或反对其参照群体的倾向,因而消费者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对某些产品的态度也会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 3.参照群体的促使人们的行为趋于一致化,从而影响消费者对某些产品和品牌的选择。 (二)家庭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概述.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 摘要:提高消费水平,是国民经济管理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众多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下,它不可能完全如人所愿。本文是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为制定明确社会合理、适度消费的标准,并采取相应的消费政策促进适度消费水平的实现提供依据。 摘要:消费水平多元回归适度消费 一、变量的选取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消费需求是收入的函数,而收入取决于生产,所以,随着生产的发展,收入不断增加。因此,生产发展水平及其增长速度是最重要因素。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购买消费品及服务是一货币为中介的。也就是说,要按照消费品及服务的价格支付相应的货币才能交换回一定数量的消费品和服务。因此,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的涨落变化,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决定储蓄水平的一个因子,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直接性的居民储蓄会随之上升,当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同时就是增加自己的银行储蓄为以后的购房、养老、医疗保健做准备,这对居民的消费支出有很大影响。 (四)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在消费总额为既定时,人口的规模和增长速度直接影响消费水平。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慢于消费总额增长率,消费水平必将较快的提高;反之,消费水平必将下降。 (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消费水平直接依赖于消费总额,因而在国内生产总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规模的大小和消费水平的高低,就取决于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分配。 二、模型的设定 2004-2013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各因素数据表 年份 居民消 费水平(元) 国内生产 总值(亿元) 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上 城镇居民家庭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口自然 增长率(‰) 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亿元)

广告对消费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广告对消费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百事可乐广告为例 摘要 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已日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时时刻刻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和文化修养,并成为企业营销的一种重要手段,愈来愈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广告主进行广告宣传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消费者对商品和企业的好感并且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因此,消费者既是广告的接受者,又是广告中商品的购买者,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和最终的购买行为决定了广告发挥作用的大小。消费者是广告作用的对象,广告想要取得成功,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心里和行为特点。消费者的需求动机、消费习惯和购买行为等特征是决定广告策略的最基本依据。广告界有一句名言说的好“科学的广告术语是依照心理学法则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广告的发布时机、发布频率、广告的主题与创意、广告的表现形式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只有符合消费者心理的广告,才能刺激并打动消费者,促进购买。 关键词:广告策略购买行为跨文化 目录 1 百事可乐在中国本土化的策略运用 (2) 1.1本土化策略 (2) 1.2品牌化策略 (2) 1.3广告策略 (2) 2 百事可乐广告针对中国大陆消费者的年龄群 (3) 3 影响消费者购买百事可乐的因素 (4) 3.1百事可乐的广告宣传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4) 3.2百事可乐产品外观形象的设计 (4) 4百事可乐广告针对中国消费者的跨文化体现 (4) 4.1理解中国同美国的文化差异 (4) 4.2用语习惯适用的原则 (5) 5文化优势融合原则 (5)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有内在和外在两种

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有内在和外在两种: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因素包括(1)动机。动机与行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动机导致行为。消费者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消费者动机可分为两部分:生理动机和心理动机。(2)感受。感受指消费者在其了解答范围内通过其眼、耳、鼻、舍、身接受外界色、形、味等刺激或坏境所形成的心理上的反应,是个体对于社会和物质坏境的最简单、最初的理解。(3)态度。态度通常指个体对事物所特有的一种协调的、有组织的、习惯性的内在心理反应。(4)学习。学习即指“在相似的情况下,由过去的行为所引发的行为改变”。换言之,学习是指由于经验而引起的个人行为的改变。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在因素包括(1)相关群体相关群体指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人的态度、行为或价值观的团体。相关群体可分为参与群体与非参与非所属群体。(2)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指一个社会按照其社会准则将其成员分成的相对稳定的不同层次。(3)家庭状况家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很大(4)文化状况文化是社会精神的结晶,它使人们建立起一种是非观念,从而影响消费者行为。文化状况有时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起决定性作用,企业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勒啤酒的市场细分策略中国的吸烟消费者大多知道"万宝路"香烟,,但很少知道生产,经营万宝路香烟的公司叫菲力普摩里斯公司,这就是这家公司在1970年买下了位于密尔瓦基的美勒啤酒公司,并运用市场营销的技巧,使美勒公司在五年后上升为啤酒行为市场占有率的

第2名.原来的美勒公司是一个生产导向型企业,全美啤酒行业中排名第七,市场占有率为4%,业绩平平.到1983年,菲力普摩里斯经营下的美勒公司在全美啤酒市场的占有率已达21%,仅次于第一位的布什公司(市场占有率为34%),但已将第三,四位公司远远抛在后头,人们认为美勒公司创造了一个奇迹.所以能创造奇迹,在于菲力普公司在美勒公司引入了该公司曾使万宝路香烟取得成功的营销技巧,那就是市场细分策略.它由研究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开始,将市场进行细分后,找到机会最好的细分市场,针对这一细分市场作大量广告进行促销.美勒公司的实践,也使啤酒同行业者纠正了一个概念上的错误,即过去一直认为啤酒市场是同质市场,只要推出一种产品及一种包装,消费者就得到了满足.美勒公司并入菲力普公司的第一步行动,是将原有的唯一产品"高生"牌重新定位,美其名为"啤酒中的香槟",吸引了许多不常饮用啤酒的妇女及高收入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占30%的狂饮者大约消耗啤酒销量的80%,于是,它在广告中展示了石油钻井成功后两个人狂饮的镜头,还有年轻人在沙滩上冲刺后开怀畅饮的镜头,塑造了一个"精力充沛的形象",广告中强调"有空就喝美勒",从而成功地占据了啤酒豪饮者的市场达10年之久. 寻找新的细分市场,怕身体发胖的妇女和年纪大的人觉得12盎斯罐装啤酒的份量太多,一次喝不完,从而公司开发了一种7盎斯的号称"小马力"的罐装啤酒,结果极为成功.1975年后,美勒公司又成功地推出一种名为"Line"的低热量啤酒.虽然1900年以来,不少厂商试图生产低热量啤酒,但他们把销售对象放在节食者的大多数人原本不喝

我国消费需求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消费需求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在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中,一国经济的均衡状态由供给与需求的对应关系所决定,当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经济就达到了其相应的均衡态。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一个开放经济的增长取决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消费、投资、出口共同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最终日的是要提高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更为持久和相对稳定。因此,从长远的角度看,扩大消费比增加投资和刺激出口对经济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消费需求是形成购买力的有效需求。在产品和劳务有效供给的前提下,消费需求的形成最终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可支配收入、消费意愿和预期、消费环境和市场发育程度以及财富存量、居民的年龄结

构、消费习惯、利率等因素。 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由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两个部分组成。消费者对不同类型的收入变动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其中,持久性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根据持久收入假说,收入稳定的人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而收入相对不稳定的人具有低的边际消费倾向,且明显低于建立在持久收入基础上的平均消费倾向。消费环境及市场发育程度主要包括消费者选择的自由、价格的竞争和放开程度、消费者权益的维护、不确定性和消费性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因素一方面制约着消费者对消费品和消费方式的选择,也是消费过程的信息成本及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从而对消费需求的扩张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及成因 1、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 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偏低,比例失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因素分析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作为总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消费的增长在GDP 的增长中占很大比例。由于分析影响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多种因素各自的重要程度,将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采用1993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分析研究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和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才能因地制宜的制定政策,有效地推动居民消费的增长。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消费增长消费因素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改善,我国的消费水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是所以经济行为有效实现的最终环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力。在目前我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我国的消费水平如何,影响我国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以及这些因素对消费具有怎样的影响,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有关学者认为,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对我国居民消费产生正向效应,但影响不明显。一、选取数据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宏观和微观多方面的影响。如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制度、风俗习惯等等。但考虑到样本数据的可收集性和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以下因素决定消费。 日常观察和统计研究都表明,当前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消费的核

心因素,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入选毫无疑问;GDP 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也是世界银行划分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国家的主要标志;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消费的百分比,其值越小说明人们越富裕。而定期余额则表明了居民持有的流动财产数目,所以本模型选取1993~2010年间的居民消费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储蓄定期余额。所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实证分析 数据如下: 注:Y 为居民消费水平,X1为国内生产总值,X2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X3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X4为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X5为居民储蓄定期余额 (一)模型初步提出 初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01122334455i Y X X X X X ββββββμ=++++++ 其中,Y 为居民消费水平,1X 为国内生产总值,2X 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 X 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4X 为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X 为居民储蓄定期

消费者购买力行为影响因素

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综述 一、个人因素对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一)消费者的性别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男性消费跟女性消费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现在,女性不仅已成为主导中国日用消费品市场消费观念的主力军,而且正在日益成为中国耐用消费品市场的一支主导消费力量[4]。一般认为,女性消费者不如男性消费者理性,在消费时容易受直观感觉跟他人观念的影响,超过40%的女性对促销商品有购买欲,这个比例超过了男性,而且她们往往存在着一种购买冲动,因此会买很多也许根本用不上的产品。 (二)消费者的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对消费的欲望有所不同。年轻的消费者一般有更强的物质性,消费意愿强烈,他们往往具有一种时代感跟自我意识,而且更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通常带有一种“你有我也要有”的心理,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喜欢追求名牌产品,喜欢用此来炫耀自己的身份与地位。而年老的消费者因为消费观念比较成熟,再加上人生阅历相对丰富,使得他们的计划性消费明显要大于冲动性消费,并且,在购买产品时往往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跟合理的价格。而且心理年龄相对于生理年龄对于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更大[5]。 (三)消费者的受教育水平因素 不同文化程度的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上也各不相同。受教育程度高的消费者对精神上的需求与健康卫生需求要高于一般物质的需求,例如他们注意力大多会集中在一些文体娱乐用品、高档的食品、保健品、工艺美术用品等商品上。而文化程度较低的消费者则主要集中在物质生活的消费上,例如他们会多购买服装、食品、家电商品等等。而且,高文化程度的消费者较多地追求人体保健的内在质量,如在选衣服时不太追求高档次,但对食品则追求高档次;而较低层次文化消费者则较多地注重外在美观,如对服装追求高档次,而对食品则追求一般档次。 (四)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通常情况下,高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消费能力跟购买欲望都相对要高,而且更容易使用新产品。比起低收入的消费者而言,高收入消费者有能力购买自己感兴趣的新产品,他们的消费比较随心所欲,而低收入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则需要考虑较多问题,如购买感兴趣的新产品后是否还能维

居民消费水平研究SPSS

课程论文 我 国 居 民 消 费 水 平 研 究 分 析 班级:09经51 学号:09085009 姓名:刘静静 2012年 11 月

摘要: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对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必须找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才能对症下药。本文结合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历史及现状列出了五个相关因素(国内生产总值GDP、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三个方面的分析: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本案例的研究目地是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更好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字:居民消费水平 SPSS分析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引言 居民消费水平是按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总量中用于居民消费的总额除以年平均人口计算的,它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居民的一般消费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是GDP 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一 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门领域。在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较快,消费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对其进行分析有较强的经济意义。分析目地、分析思路与数据选取 本案例的研究目地是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更好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分析思路主要如下,首先利用描述性分析对居民消费水平、国内生产总值GDP、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基础性的描述,以便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提取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的因素,最后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这些因素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方向和强弱。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例如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制度、风俗习惯等等。但考虑到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和样本数据的随机性,选择了以下一些因素决定居民消费水平。日常观察和统计研究都表明,当前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消费的核心因素,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入选毫无疑问。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之一是贫富差距较大,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差异较大,所以本文分别考虑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众所周知,国内生产总值GDP 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GDP 高的国家,表明该国的经济实力强,人民消费水平高,由此选择了国内生产总值GDP 作为居民消费水平计量分析的因素之一。另外,影响经济的长期因素之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由于人口结构的不同,导致居民所消费的物质和文化和其消费观念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本文选择了人口自然增长率作为研究的因素之一。最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

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高新区某社区常住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社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对成都市某社区随机选取的1 227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1 227名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为%;慢性病按病种顺位,位列前4位的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影响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因素为年龄、体重指数、缺乏锻炼、口味偏咸。结论成都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人群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疾病谱和死亡谱也发生了变化,慢性病已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影响人群生活质量[1]。了解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于2011-02/03对成都市高新区某社区居民18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为该社区制定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该社区18岁及以上(成年人)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指最近1年内在该社区居住时间累计达到半年及以上的居民。 抽样方法该研究在成都市某社区随机抽取了12个居民院落,分别对抽中的居民院落中的所有楼栋进行统一编号,以每个院落单数楼栋,单数门牌号作为调查家庭。5万人口以上的社区抽取1 000户家庭[2],该社区人口数在5万以上,因此该调查总共抽取了1 053个家庭,对抽中的这1 053个家庭中所有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共计调查1 227人。 调查方法与内容该研究采用的问卷参照社区卫生诊断技术手册(试用)中成熟的社区诊断调查问卷,入户对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①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②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医院医生的明确诊断为依据判断居民是否患有慢性病,慢性病种类包括被调查者所患的所有慢性病;③健康相关行为,包括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等情况。

消费需求主要变化趋势浅析(一)

消费需求主要变化趋势浅析(一) 内容摘要:消费是生活的手段之一,消费需求受到个人生活需要和生活追求及其满足程度,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消费环境与条件等因素影响。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顾客消费需求呈现出广泛化与高度化、情感化与感性化、个性化与多样化以及复合与关联化等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消费需求,变化趋势,需求生态体系 消费需求是为满足生活需要,对具体产品具有购买能力的欲望。分析、研究消费需求是企业制定市场经营战略与策略的前提,也是市场营销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一。把握消费需求变化趋势,可以为企业创造战略优势;挖掘潜在需求,开辟新的市场;应消费趋势而动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笔者试图通过对影响消费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探讨顾客消费需求的主要变化趋势。 一、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特点 消费是顾客满足生活需要,生存及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消费需求取决于消费欲望和购买能力。购买能力主要决定于顾客的经济状况,消费欲望则主要由自身需要、价值观和生活价值追求及其满足状况等来决定。而这些因素又受到社会物质、文化等环境与条件的影响。 (一)整体经济水平提高与个人经济心理预期的复杂化 经济状况决定人们的购买能力,也影响其消费欲望。现实经济收入水平是决定购买能力的直接因素之一。同时,也影响着顾客消费的选择及其结构。另外,经济预期也对人们消费欲望和消费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在社会整体经济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影响个人经济预期因素的复杂化,其个体差异性不断提高。经济状况的变化和经济预期的个性化,是使消费需求及其结构多样化、复杂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二)生活环境及条件的变化 1.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摆脱基本生活条件的约束,生活追求领域、范围逐步扩大,层次不断提高。 2.科学技术及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不断刺激着新的消费欲望的产生。首先,开发、满足社会需求手段、能力不断增强,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产品生命周期逐步缩短,现实消费需求不断被满足,刺激着人们新的消费追求;其次,企业唤起顾客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的能力与水 平的提高,也是促进消费需求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3.满足需求手段的丰富,也使得生活需求越来越复杂化。满足某种生活需要由过去注重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单项消费效用的追求,向追求生活质量的复合性、系统性需求转变,使生活需求的复合化、复杂化程度逐渐提高。此外,由于商品的“泛滥”,顾客消费决策的时间、精 力成本增加,也使人们对产品(或服务)非功能性需求的程度提高。 4.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增大与缓释心理压力的环境、条件的变化。由于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激烈的社会竞争,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等,升学、养育子女、赡养老人以及工作等心理压力增大,对身心调节的需要增强的同时,直接、自然缓解压力的环境与条件又受到种种限制。如,住房的社会化、核家庭化、竞争等引起的邻里、家庭成员及同事之间关系的变化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内容或环境、条件受到一定影响,以及社会和个人对行为文明要求程度的提高,又制约着人们用更直接、更“淋漓尽致”的方式表达某些意见或发泄情绪等。人们往往需要通过消费活动或直接以消费的方式,有意或无意地缓释压力或发泄某种情绪。在消费活动中对满足某些心理需要的追求程度增加。环境污染、能源等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消费中对安全、环保以及节约资源的意识不断提高。 (三)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多样化 1.各种形式的经济、文化活动交流,交通、信息与通信手段的发达,促进各种文化的交融和

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自改革开放起,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也日趋增长。众所周知,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能从某方面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状况,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本文希望运用SPSS软件,通过回归分析来找出各个因素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而提出个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回归分析影响因素SPSS分 (一)研究现状 关于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郑岩分析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PI、存款利率和政府保障类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郭新华和何鑫利用中国 1978-2009年的数据,分析了人均储蓄、住房价格和利率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陈奇从经济因素方面、消费环境和条件因素方面、社会因素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的原因。 (二)研究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改善,我国的消费水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居

民消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他们的消费方式是否正确、消费规模的是否合理是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消费水平、影响我国消费水平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力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能对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 (三)理论支持 经济理论中有关消费方面的理论不胜枚举,然而最具影响力的是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这一理论是凯恩斯(1936)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用公式表示:Ct=a+b+Yt。该书中还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在他看来,人们当期的可支配收入可直接决定他们的消费支出。J 杜森贝利(J. Dusenberry)在《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指出,本人的消费支出不但受他当前收入的影响,同时还受其以往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尤其受以往“高峰”时期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则表示消费支出并非由人们当前暂时的收入决定的,而需要由他的持久收入水平来决定。换句话说,持久性的收入水平能够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莫迪利阿尼(F.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类行为的经验表明,个人消费或储蓄行为并不仅与现期收入有关,在一生中,虽然收入是不稳定的,但消费却相对稳定。

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医患关系成为了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媒体炒作的焦点、医患双方的痛点、行政司法处理的难点。本文试图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从医方、患方、社会及媒体等因素着手,探讨影响医患关系的原因,力图给医院管理者、医务工作者、患者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标签:医患关系;社会;媒体;患者 1医患关系的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道德观和价值观悄然发生着变化,法律意识亦不断增强,同时医患关系领域也是如此不断发生着变化。当前,医患关系总的说来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大的和谐之中存在小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医患之间也出现了互不理解、缺乏尊重和不够信任等关系紧张状况,不仅如此,在一定程度医患关系有恶化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相继出现个别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伤害医务人员的极端事件,干扰了正常医疗秩序,甚至直接危及医务人员人身安全。这提醒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种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会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近期目标的实现,还会影响到维护人类自身健康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4]。因此,医患关系成为了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媒体炒作的焦点、医患双方的痛点、行政司法处理的难点。 2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因素 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有医患双方的因素,其中,医方因素是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外在因素(社会因素)有体制机制、法律保障、媒体舆论导向等诸多问题。 2.1内在因素 2.1.1医务人员因素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利润驱动下,许多潜规则将医生逐渐拖离了医学道德的轨迹。同时,价值观的偏离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一方面表现为”重利轻义”,近年的社会发展模式中,经济指标占主导地位,医生在执业中被要求尽力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下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会被要求创造利润。在所谓成本核算自负盈亏的压力下,医护人员可能淡化自己的义务,盲目追求盈利力求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医生的逆向选择”[5]医生的逆向选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城乡之间;②医院之间。城乡之间的逆向选择是指,农村是最需要医生的地方,医生却选择城市;医院之间的逆向选择是:基层医院是最需要医生的地方,医生却选择综合大医院(即三级甲等医院)。这种医生选择错位的现象最终导致基层医院”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着”而三级甲等医院又”人满为患”的尴尬局面。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由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对象是干变万化的人的行为,不可能有通用的最佳模式,所以市场营销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对策。某一具体的购买决策模式是否能在所有情况下都行之有效?其实,购买决策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购买决策的有效行为会随着消费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消费者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与营销人员、产品的交互作用去完成某一特定目标的消费行为的。这一行为可用公式表示: B=f(P,E) 其中,B——消费者行为,P——个人因素,E——环境因素(个人以外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

消费者行为是因变量,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自变量,即B 是P、E 的函数。这说明,消费者行为既受到个人需要、认知、学习、态度等心理因素和年龄、生活方式、自我形象、个性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家庭、参照群体、社会阶层和文化因素等影响。 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美学、习俗、语言文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总称。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沉淀;同时,文化又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发生变化之中。 文化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基本核心文化; 第二,具有不同价值观、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的亚文化。

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的价值观念相差很大。市场的流行趋势都会受到价值观念的影响。企业在制定促销策略时应该将产品与目标市场的文化传统尤其是价值观念联系起来。例如,美国人希望得到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追求超前享受,人们在购买住房、汽车等时,既可分期,又可向银行贷款支付。而在我国,人们则习惯攒钱买东西,人们购买商品往往局限于货币支付能力的范围内。 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由技术和经济构成,它影响需求水平、产品的质量、种类、款式,也影响着这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方式。一个国家的物质文化对市场营销具有多种意义。例如,电动剃须刀、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等小电器,在发达国家已经完全被接受,而在某些贫困国家不仅看不到或没人要,而且往往被视为一种奢移与浪费。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五大因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五大因素 用户消费行为&商户供给行为 用户从打开app到复购需要经历9步,其中用户在「浏览美食页面」时,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进店因素」来提升进店转化率。 用户在「浏览店铺菜单」时,我们可通过「优化购买因素」,来提高下单转化率。 …… 今天我就来手把手教你优化影响用户消费行为中最重要的5要素。 一、优化进店因素 小知识课堂:古腾堡法则 人的眼球移动规律趋向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在视觉区域中,左上角通常为视觉起始点,右下角为视觉终点。 在用户浏览美食页面的时候,根据古腾堡法则,用户会依次查看:店铺形象图→月销订单数→配送费→配送距离&时间→折扣力度。 ?优化进店因素1:店铺形象图 用户更倾向于更直接、更醒目的店铺形象图。 (1)有知名度的品牌可以放品牌logo。 (2)知名度比较低,或还没有设计logo的品牌,可放本店招牌美食优化图。如美食图中有热气腾腾的烟雾都更有代入感。 ?进店因素2:月销订单数 用户会优先选择,月销售订单数高的商户。 ?优化进店因素3:配送费 会员选择3元配送费的商户会大于6元配送费的商户。所以在有利润保证的情况下,可补贴配送费来吸引用户进店。 操作路径:店铺管理-配送按钮-配送费补贴

?优化进店因素4:配送距离&时间&方式 用户会更倾向配送距离近(3公里以内),配送时间短(30分钟以内)及更倾向蜂鸟配送。 ?优化进店因素5:折扣力度(营销活动) 用户更倾向营销活动多,性价比高,看上去较热闹的商户。 (1)可设置3-4档满减+3个及以上特价活动 a:不同满减档位打组合拳: 第一档满减负责引流拉新; 第二档负责提升客单价; 第三、四档负责吸引大单或者防止拆单; b:特价活动可设置:限量抢购,特价单人餐,双人餐,三人餐等 (2)满减活动设置技巧 a:设置限量抢购不能和满减同享 如:同款产品原价为34元,满减活动为20减19(最终价格15元),限量抢购设置为15.5元,对于顾客来说,无论选择限量抢购还是满减活动,最后支付的价钱都是差不多的。保证商家的利润。 b:满减活动门槛小于起送价 如:起送价20元,满减活动为10减7。顾客点了一档10元价位的菜品,享受满减后为3元,但还需另加10元其他菜品来凑齐20元起送价才能进行下单。这样顾客只能享受相当于5折的优惠,商家还有盈利的空间。 c:饮料、小菜等小金额可以用来凑单的商品备注“单点不进行配送”。 d:低毛利的菜品因为成本高,利润低可以打造成有诚意的爆款,可设置成限量抢购。 二、优化购买因素 优化购买因素1:店铺信息图片

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由于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经济意义。虽然我国整体的居民消费水平呈增长的趋势,但是,在各个地区的增长速度却不尽相同,本文希望运用SPSS软件,通过聚类分析将全国31个省、直辖市进行分类,再通过回归分析找出各个因素的影响力水平的大小,以其为根据原因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回归分析增长平衡影响因素SPSS分析 一、研究背景 1、研究现状分析 1.1全国角度的居民消费水平分析。边赛(2011)在《基于计量分析的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研究》中,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建立了关于居民消费水平的经济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对策。郝卉(2011)在《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中通过对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5个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还有很多文章都是在全国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及建议,如王吉恒、李敏、孟菲(2012)的《论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于畅游(2011)的《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及对策建议》,程松柏的(2010)《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与政策建议》等,都是在全国数据的基础上,整体的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的情况并且提出改进建议。 1.2各个省份的居民消费水平分析。吴园园(2012)在《安徽省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安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从中找出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从而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更有效的促进安徽居民消费和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邱晓丽(2011)在《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研究》中,提出调节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建议。李昊丰、姚铭炜、刘杨洋(2010)在《浙江省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中,提出要及时把握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