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写好督查报告的几点体会_程涛

写好督查报告的几点体会_程涛

29

论坛

2013年第3期

督查报告是向党委和领导同志反馈督查中了解的情况、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工作建议的公文形式,是督查工作中常用的文体。一次督查活动结束后,能否写好督查报告,直接影响督查活动的最终成果,也集中反映了起草者的政策理论素质、调查研究能力和文稿起草水平。只有不怕下一番苦功夫,努力探求规律、掌握窍门并勤加练习,才能够写出督查报告精品。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和大力倡导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多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加强督查工作、写好督查报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近年来参与的一些重点督查活动,我谈谈起草督查报告的几点粗浅体会。

体会之一:站位要有高度。写好督查报告,根本的是要学会站在党委和领导同志的高度思考问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小。”督查工作上遵党委和领导同志之指示,下督地方和部门之工作,代表党委和领导同志了解决策落实情况、推动工作落实并提出完善决策建议,起草者只有身处兵位、心为帅谋,才能写出高质量的督查报告。站位要高:一要有政治高度。起草者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形势、分析问题,确保督查报告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中央精神。二要有大局高度。胸怀大局才能登高望远、具有战略思维,写督查报告必须增强大局观念,善于从大局上分析具体问题,正确把握决策落实过程中的主流与支流、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等关系,坚持从宏观视角、长远眼光、公正立场上进行系统思考,作出准确判断,得出科学结论。比如,在督查活动中,常常需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督查并起草报告,部门同志在参与起草督查报告时,有时会自觉不自觉

地回避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希望多反映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资金、编制等方面的困难,督查干部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督查报告进行修改把关,务必超越于部门思维和利益之上,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确保督查报告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服务大局。三要有领导高度。督查工作是领导授权行为,是领导行为的延伸。写督查报告,必须准确把握领导同志的意图,学会“换位思考”,善于从领导同志视角开展督查、反馈情况,思领导同志之所思,忧领导同志之所忧,主动贴近领导同志的需求,有效服务领导同志抓落实工作。实践表明,只有加强对科学理论的学习、对中央精神的领会、对形势任务的研究,真正学会站位高点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切实打牢这方面的功底,督查报告起草水平才能有大的提高。

体会之二:突出反映问题。写好督查报告,要在反映决策落

□ 程 涛

30

讲述

2013年第3期

实中的问题上下功夫。发现和解

决问题是推动决策落实的有效途

径,反映问题则是督查报告的重

心所在。领导同志看督查报告,

更多的是想要了解决策落实中存

在的问题及原因,找到解决问题

的办法。写督查报告,忌讲成绩

经验洋洋洒洒、面面俱到,说问

题不深不透、不痛不痒,让人看

了感到不解渴、不管用。突出反

映问题:一体现在布局谋篇上。

一般而言,以调研热点难点问题

为主的督查活动的报告,应以大

部分篇幅写问题,讲成绩可以用

几句话或一两个自然段加以高度

概括,而把主要笔墨集中到写问

题上。以直接推动决策落实为主

的督查活动的报告,有必要较全

面地讲一讲决策落实的重要进展

和一些好经验好作法,但也要以

近半篇幅来写问题及建议,以便

较充分地反映问题。二体现在抓

重点问题上。反映督查中发现的

问题,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一视同仁”、“等量齐观”,

必须抓住重点问题反映。对督查

中发现的问题,要分析是老问题

还是新问题?是个别问题还是普

遍性问题?是一般性问题还是关

键性问题?是表面性问题还是深

层次问题?对新问题、普遍性问

题、关键性问题、深层次问题要

充分反映,因为这些都是领导同

志最需要知道和解决的。三体现

在分析问题原因上。解决问题,

首先要弄清楚问题产生的具体原

因。写督查报告,要抽丝剥茧、

条分缕析,深入分析问题的存

在,是地方和部门工作作风上的

原因,还是决策本身不够完善的

原因?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

因?是地方的原因还是中央有关

部门的原因?是某一个方面原因

还是多方面的原因?全面把握、

重点阐述,深刻分析和反映问题

产生的各种原因特别是主要原

因,是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

办法的前提。

体会之三:有效提出建议。

写好督查报告,要针对督查中发

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发现问题、反映问题的目的是为

了解决问题,而建议则是解决问

题的参考方法。写文章讲究“虎

头豹尾”,其实写督查报告也是

如此,问题部分就是督查报告的

“虎头”,建议部分就是督查报

告的“豹尾”。一篇督查报告,

即使问题写得很充分、很典型,

如提不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作

用也会大打折扣。提出建议:一

要有针对性。建议应与反映问题

前后呼应,前文反映了的问题,

后文不要忘了提出解决建议,前

文没有讲过的问题,后文就不要

提出建议,否则逻辑上会出现不

严密的问题,使人感到不知所

云,无的放矢。二要有可行性。

建议应既有必要性,又有现实可

行性。有些建议虽然有一定道

理,但由于当前不具备可行性,

可以少提或暂时不提。比如,在

“三农”工作督查中,地方特别

是基层同志常会提出希望国家有

关部门对所有涉农资金进行整

合,以便地方统筹使用,这有其

合理性,但由于涉及体制机制问

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提此

类建议时应考虑条件是否具备、

时机是否恰当。三要有操作性。

建议应尽可能具体一点,不要笼

统模糊、过于原则,不好落实。

督查报告出来后要征求一下有关

部门的意见,这对于确保督查报

告反映的情况和提出的建议的准

确性、可行性非常必要。但部门

反馈回来的修改意见,有的比较

客观中肯,有的掺杂部门利益,

有的带有惯性思维、不敢创新,

等等,对此要以中央精神和客观

事实为依据进行独立、科学的分

析,不盲从、不忽视,充分吸收

合理意见,对不合理的意见敢于

坚持自己的判断,如此才能提出

有分量、可操作的建议,有效推

动决策的落实。

体会之四:力求体现新

意。写好督查报告,要突出一个

“新”字,使领导同志看了能够

掌握决策落实的新情况、新动

态,并引发新的思考。写督查报

告应主动求“新”,注意做到人

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热”我

“冷”、人“冷”我“热”。一

是要有新东西。其他渠道没有提

到或反映的情况,督查报告应敏

锐捕捉和及时反映;其他渠道已

反映但还比较零散、初步的情

况,督查报告可以系统深入地加

以反映,力求反映决策落实的最

新进展,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或

者是老问题的新表现,提出具有

创造性的建议。二是要有新角

度。写督查报告要注意角度,当

别人多讲某项工作的成绩时,可

以反映一下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

题;当别人多讲某项工作的问题

31

论坛

2013年第3期

时,可以总结和反映一下经验,侧重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为领导同志全面把握情况、总结经验、破解难题出谋划策。比如,近年来由于取消投工投劳,农村兴修水利的资金缺口大、劳动力严重不足,这些情况领导同志都知道,写督查报告不能仅满足于反映这一层面的情况,而应进一步反映地方和部门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新举措、新探索、新经验,以及基层干部群众的好意见好建议,这对领导同志决策更有价值。平时要跟踪了解各个渠道反映的中央决策落实的最新情况,掌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后如起草相关督查报告时就能有比较、有鉴别,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新东西,让人眼为之一亮、心为之一动,读后颇有收获。

体会之五:打造朴实文风。写好督查报告,不但要有好的内容,还要有朴实的风格。好比一个帅小伙子或漂亮姑娘,再穿上得体的服饰,就会光彩照人。督查报告的文风要简短、鲜活,使领导同志想看、爱看,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简短,就是说短话、写短文,力求用最少的、朴实的文字反映最重要、最必要的情况。写督查报告时,一般先须做“加法”,不断完善框架、丰富观点、充实内容,有了成品之后,还须认真做一番“减法”,千方百计把可有可无的例子、文字删掉,挤出“水分”,留下“干货”,惜墨如金,这样的督

查报告才耐看、有味。鲜活,就是多用原汁原味、比较典型的素材说明问题。现在不少渠道报给领导同志的材料,经过层层过滤,一手的资料、鲜活的东西不容易报上来。最朴实的东西,往往也是最鲜活的东西。督查报告用督查中挖来的一手材料,包括督查组亲眼所见的情景,亲耳所闻的老百姓朴实的话语来说明问题,就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说服力。比如,2006年某督查组到边境地区调研民族工作时了解到,某邻国为争取民心、守边固土,对其边民孩子入学给予优惠政策,我方一些边民孩子被吸引到该国边境内的学校读书,这些孩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学唱的都是该国歌曲,令人担忧。该督查组在起草报告中用了这个典型素材,领导同志看后印象深刻,有关部门加大了相关帮扶政策的力度,进一步改善了我边民生活和孩子读书的条件,受到了边民的欢迎。

体会之六:精准把握好度。写好督查报告,要字斟句酌,注意分寸,精细、准确地把握好度。常言道,“真理向前多迈进一步就会变成谬误”,“过犹不及”。督查报告不是一篇单纯的文字,其中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比如成绩和问题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等,只有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科学把握表述的度,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得出经得起实践、历史、群众检验的结论,得到各方面的认同和理解。比如,2012

年某督查组到青海就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进行督查,发现农牧民住房的施工力量明显不足,省里原定年底受灾农牧民全部搬进新房的目标难以如期实现,在起草督查报告时,起初拟以“施工力量明显不足”为标题反映这个情况,这可能使人感到主要是央企的责任,因为玉树恢复重建主要是由央企承担的,后来经过详细了解,发现其中有建设资金不足、玉树高原缺氧内地工人不愿上来等多种原因,就将标题改为“组织施工力量困难”,这样一改,既如实反映了情况,促进了问题解决,又保护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体会之七:善于学习总结。写好督查报告,要注重学习总结精品督查报告蕴含的经验和技巧。这正如想写好字需临摹名帖,想作好文应借鉴名篇。精品督查报告得到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批示,对领导同志决策发挥重要作用,不是偶然的,总有其独特的东西和价值。我们应反复揣摩、反复玩味,弄清楚其中的“道道”,分析这些督查报告是反映情况有深度还是梳理工作很系统?是提炼出了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经验做法还是发现了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一手材料还是提出了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把这些精品督查报告的好东西学到手,为我所用、逐步积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就能不断提高督查报告的写作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