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父母的教养方式: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父母的教养方式: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父母的教养方式: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父母的教养方式: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根据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对父母的教养方式的研究,父母的教养方式大致可分成三种,即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过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

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棍棒打没了孩子的欢乐、棍棒打没了孩子的个性、棍棒打没了孩子的创造性、棍棒打造了一个唯唯诺诺一事无成害怕闯荡斯守父母身边没有真正快乐与笑容的“孝子”。

另一种专制是父母对孩子提供过度的保护环境,什么事情全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的自主权受到限制,使孩子养成过分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则易产生分离焦虑,拒绝入园,拒绝上小学,形成儿童退缩行为。过度保护还会养成孩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易造成挫折感,产生对立、自卑、仇视、嫉恨乃至采取攻击报复行为,人际关系紧张造成情绪问题等。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小

时候交给保姆或祖父母,上学了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这类父母存在着典型的角色问题,他们或性格内向或缺乏权威意识和责任感或社交能力差。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根据研究,行为越轨儿童的大多数与这类父母有关:母亲对男孩管教放松或过严或前后不一致、父母对孩子缺乏感情、听任自由活动而不予指导和约束、家庭缺乏亲密性等。实际上亲子间正常接触和交流是缓解青少年恐惧焦虑、不安的精神良药,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信赖感、温馨感,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育、健全性格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生活竞争的剧烈化和家庭生活电视化,父母对孩子的放任会越来越多,而这与科学的儿童教育是相背的。另一种放任是对子女过分的溺爱和宽容,使子女容易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德和嫉恨的心理,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模糊不清,不能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结果,不合理的需求、欲望不断增加,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道德观念薄弱,缺乏行为准则和规范,事事依赖成人,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侵犯行为。

当前学校教育中老师遇到最头疼的问题是:家长“管”的孩子一般不怎么需要老师“管”,老师“管”的都是那些家长一般不怎么“管”的孩子,而这类孩子的教育由于缺乏有力的家庭教育配合,其教育效果一般也比较糟糕。据统计,“放任”型学生一般来自于不和睦家庭、单亲离异家庭和问题家庭等。这类家庭父母缺乏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亲子关系多不正常,孩子情感上被忽略或对立,父母不和,视儿童为出气筒进行辱骂或殴打,教养方式简单粗暴经常体罚、对子女缺乏适当监督和养护,这类孩子孩子从小就缺少温暖和爱,心情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的情景中,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不但可能患有与饮食、睡眠、呼吸、排泄等方面的疾病,还可能对自己失去调节控制的能力,患有精神疾病或人格上的缺陷,他们一般情绪波动大,常有莫名其妙的焦虑和恐惧,容易产生敌意,缺乏同情心,嫉妒、残忍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不愿接受伦理道德的约束,富于攻击性。

问题家庭是指父母有不良行为、越轨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的家庭,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绝对的:据对某工读学校的调查,其女生中30 %的家庭成员中被判过刑,25%有坏作风;母亲酗酒行为,子女行为越轨率为23%;父亲有酗酒行为的子女行为越轨率为32.8%;父母有性犯罪,子女行为越轨率为44%和62%;60%的少年犯来自破裂家庭。

民主型父母不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欣赏协助和引导,对于孩

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担当起监护人的责任,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调查发现,学业不良儿童的父母中更多的是使用专制及放任的教养方式,而正常儿童,特别是优秀学生的父母,更多的是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

浅析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影响 摘要: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结构的完整程度等都对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养方式,以身作则,合理管束;赏识孩子、适当期望;感受关爱,适当挫折;平等沟通,循循善诱等都对青少年的个性形成有重要帮助。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青少年个性发展民主型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不仅是指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正如新课标所言,教育合力是指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作为教育合力之基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个性的形成造成不同的影响,如有的专制性或自由放任型教养方式可能对儿童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研究论证以比较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优劣,并对如何建立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家庭教养中影响青少年个性形成与发展的相关因素 (一)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现根据父母对待青少年的情感态度和控制程度将他们分为以下几种: 1.专制型 专制型的父母在家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 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 享有无上的权威。父母从来不考虑子女的思想感受, 只从父母的主观意志出发,总是代替子女思考, 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子女必须要按照父母的认识和意志去活动, 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子女要求过分严厉, 有过高的期望, 缺少宽容, 有太多的限制, 过分的不允许,教育子女语言和方法简单,态度生硬。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经常处于被动、压抑状态,缺乏自制能力,往往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一种表现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自尊、孤独、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另一种表现为逆反心理强、冷酷无情、有暴力行为。通常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被动,成绩很差。 2. 溺爱型

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的小编说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结构的完整程度等都对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养方式,以身作则,合理管束;赏识孩子、适当期望;感受关爱,适当挫折;平等沟通,循循善诱等都对青少年的个性形成有重要帮助。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不仅是指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正如新课标所言,教育合力是指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作为教育合力之基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个性的形成造成不同的影响,如有的专制性或自由放任型教养方式可能对儿童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研究论证以比较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优劣,并对如何建立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家庭教养中影响青少年个性形成与发展的相关因素 (一)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现根据父母对待青少年的情感态度和控制程度将他们分为以下几种: 1.专制型 专制型的父母在家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 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 享有无上的权威。父母从来不考虑子女的思想感受, 只从父母的主观意志出发,总是代替子女思考, 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子女必须要按照父母的认识和意志去活动, 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子女要求过分严厉, 有过高的期望, 缺少宽容, 有太多的限制, 过分的不允许,教育子女语言和方法简单,态度生硬。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经常处于被动、压抑状态,缺乏自制能力,往往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一种表现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自尊、孤独、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另一种表现为逆反心理强、冷酷无情、有暴力行为。通常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被动,成绩很差。 2. 溺爱型 溺爱型父母一般很少向子女提出要求或施加控制, 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即使 子女提出过分的要求, 往往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姑息

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是幼儿园和家庭,但家长们往往把幼儿园当做了教育幼儿的主体。但其实这是很片面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有不同的特点,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而家长应该重视的不仅是幼儿园环境,还应该有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每个幼儿是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与其他幼儿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然后在幼儿园中教师往往按着普遍的大众的教学方法教导着每一个儿童,在幼儿园中存在很多性格不一,习惯不一的幼儿,但是老师只能在照顾大部分幼儿的前提下花较少的时间对个别儿童进行特别指导,这往往是不够的,于是便出现了家园合作,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等一系列的活动,都是为了对幼儿实行更好的家庭教育,有效的实现家园合作。使幼儿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在一方面,在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不一定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难免对幼儿有所溺爱和骄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幼儿表现出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家长忽视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孩子一旦进入幼儿园这个社会环境后,所暴露出来的不良行为习惯就会引起小朋友间、家长与教师间或家长之间的矛盾。对此大家都抱怨重重又苦无良策。我们只有意识到孩子所表现的不良行为习惯会对孩子今后的身体、学业、人际关系有多么重要的负面影响,才能明白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重要性,才能痛下决心采取行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不良行为是正常现象,简单粗暴的打骂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情况恶化。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两个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争执,更多表现出来的不是宽容不是理解,更多的认为自己没错,都是对方的错,然后在幼儿园的大环境中,这样的问题是容易被忽略的,这便需要家长的合作,需要家长配合并在家庭中就要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有宽容理解的心态。因此,家庭教育在矫正幼儿问题行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特别对于幼儿来说,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让人不太满意。因此,通过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行为的影响,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对于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 并且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全面性等特点。首先是启蒙性,幼儿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人格、品格的形成的起点都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幼儿生长的首要环境便是家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不同的,孩子在没有上学之前,是以在家庭中生活为主的。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智力发展、品格形成至关重要。比如说小孩爱发脾气,如果开始引导好,他就变得比较平和,就会变成他稳定的人格个性,如果启发引导得不好,他就变得脾气暴躁,逐渐形成了爱发脾气的性格。第二便是长期性,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远远超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伴随着孩子从出生、上小学、初中、高中、上大学、参加工作,一直在起作用。一个孩子在走向成人、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和家庭的距离在拉大,但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学校教育还要深远。第三全面性,家庭教育涉及到的内容极其广泛。学校要管的,家长要管,学校不管的,家长也要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等都离不开家庭对他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的覆盖面很宽。正是因为家庭教育具有这些特点,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大,所以家庭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积极家庭教育模式:做权威型父母

积极家庭教育模式:做权威型父母 积极家庭教育 12-12 20:09 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就能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发现孩子哪里不对,肯定要先反观父母自己是否有不对之处。但很多父母对于自己的教养方式并不自知。而且,这还跟学历高低没关系,甚至越高知的父母,越容易执迷于自己的判断力和观念。 一. 我们一般把教养类型划分为四种: 第一种:权威型 这是一种具有控制性但又比较灵活的教养方式,也可称之为民主型。这种类型的父母会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会谨慎地说明要求孩子遵守的原因,保证孩子能够遵从指导。权威型父母,会努力“看见”孩子的需求,更多地接纳孩子的观点并给以回应。他们还会征求孩子对家庭事务的意见。因此权威型父母能够认识到并尊重孩子的观点,以合理、民主,而非盛气凌人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第二种:专制型 这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教养方式。通常父母会提出很多种规则,希望孩子严格遵守。一般他们不会跟孩子解释这些规则的必要性,而是强制性迫使孩子去顺从。孩子顺从便好,不顺从就是直接惩罚。专制型的父母,往往无法敏感觉察到孩子的冲突性观点,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将他们所说的话当做法律,接受他们所给予的一切(常常他们会过度相信自己,并且认为我都是为孩子好),并尊重他们的权威。 第三种:纵容型 这种教养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溺爱型。是一种接纳且放纵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有较少的要求,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冲动,但不能够密切监视孩子的行为,很少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坚决的控制。缺乏规则,无限制满足。尤其在物质满足上缺少限制。 第四种:未参与型 这是最不成功的教养方式。父母大量缺席就是典型的未参与。比如那些父母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奋斗,完全顾不上管孩子的;还有些父母长期务工在外把孩子丢给老人的。它是一种非常放任且具有较低要求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要么会拒绝孩子的要求,要么会由于过度关注自己的事情而对孩子投入极少的时间和精力。 二. 这四种类型,分别都会养出怎样的孩子呢? 最好的是权威型教养。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一般发展得会很好。他们心情愉快,积极主动,独立,有目标感,有责任意识和担当,能与人进行良好的合作。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一般情绪不稳定,大多数时间都是不愉快、不友好的,而且很容易被激怒,相对来说没有目标,偏于退缩,对于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 纵容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尤其是男孩通常会表现出冲动和攻击性。他们一般比较粗鲁,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少控制性并且具有较低的独立性和成就感。 最差的是未参与型教养。未参与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在3岁的时候就已经

家庭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家庭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彭建兰来源:中国家庭教育录入:Admin 字体: 一、家庭教育现状 步入21世纪,我国家庭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二,家庭教育学术活动越来越活跃;三,亿万家长家庭教育实践越来越理性化。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 2000年2月1日****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强调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求家庭社会一起来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2000年3月2日李岚清同志在学习贯彻****同志关于教育问题重要谈话报告会上强调“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 2000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 2001年10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多处提到家庭教育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02年5月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制定下发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明确提出了新世纪第一个五年家庭教育的任务、要求以及实施措施。 最近,中发〔2004〕8号文件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明确了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同时,明确了各部门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具体职责和具体任务。强调“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充分肯定了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党和政府对家教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国家教工作的逐步转向科学性提供了思想上的保

第二章家庭因素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第二章家庭因素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1.家长素质与儿童家庭教育 (1)家长的文化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a.家长的文化素质高对家庭教育具有促进作用。首先,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往往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智力投资;其次,文化素质高的家长一般会比较注重自身修养的不断提升;最后,文化素质高的父母往往比较热爱学习、善于学习,这就可以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孩子,而且,文化素质高的家长还可以更好地解答孩子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惑和问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b.家长的文化素质低会阻碍家庭教育的正常进行。首先,家长文化素质低比较容易忽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采取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方式,同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上也会有所欠缺,从而弱化了家长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影响家庭教育的良好效果;其次,文化素质低的父母往往缺乏必要的育儿知识,教育没有根据,比较盲目;最后,家长文化素质低,往往会导致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产生不科学的教育观念,采用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2)家长道德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社会道德影响着儿童的文明意识;家长的传统美德影响儿童为人处事的态度;家长的婚姻道德影响着儿童的心灵健康;家长的人生信仰影响着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家长教育观念剖析 (1)家长的儿童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儿童观就是指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有些家长认为,儿童发展是被动发展的过程,儿童没有自己的权利、地位和自主意愿。在这种儿童观的影响下,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往往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及儿童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对儿童干涉、限制过多,强迫儿童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发展,结果导致儿童的自由个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被压抑,儿童没有任何自尊、自信可言,缺乏主见和独立判断能力,思想保守、封闭,性格内向,心智得不到充分发展。有些家长把儿童的发展完全看成是遗传因素决定的,是自然成熟的过程,家长在儿童发

中国家庭教育的类型(来源崔)

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的类型主要有:一是民主型;二是专制型;三是溺爱型;四是指责型;五是放纵型;六是教育不一致型。 1、民主型家庭:即家庭结构完整,家庭成员心理气氛和谐,父母有一定政治、科学、文化素养,全面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能用正确方法教育子女。在这种家庭中,父母在子女心目中享有崇高威信,家庭成员之间有民主气氛。在民主型家庭中接受教育、成长的孩子,将会善良、豁达、开朗、上进心强,富有同情心。 2、专制型家庭:即父亲或母亲俨然以“家长”自居,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对孩子专制、压服、暴躁、滥施惩罚。在这种家庭中,父母有“家长”的威严,但绝对没有威信。在专制型家庭中接受教育、成长的孩子,不是意志薄弱、备受压抑、不会独立思考,就是暴躁、凶狠、肆意胡为、抗拒家长和教师的合理管教。 3.、溺爱型家庭:即父母对孩子没有要求,一味迁就,百依百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唯恐孩子不高兴,孩子是全家的“小太阳”,长辈都围着孩子转。在这种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奴仆,绝无任何威信可言。在溺爱型家庭中接受教育、成长的孩子,往往唯我独尊、任性、为所欲为、厚颜无耻、心肠冷酷。 4、指责型家庭:即父母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总是指责孩子的不是,把问题统统归结于孩子本人。在这种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比较紧张,感情比较淡薄。在指责型家庭中接受教育、成长的孩子,往往逆反心理很强,有铁石般的心肠,不善良,性格容易暴躁,对别人不信任。 5、放纵型家庭:即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生活和学习上不严格要求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抱无所谓、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或生活方式不健康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在这种家庭中,父母的话不起任何作用,孩子想做的事情,轻而易举的就能实现。在放纵型家庭中接受教育、成长的孩子,随心所欲,我行我素、不接受学校老师的管理和教育,更不接受同学的批评,经常打架斗殴,违规违纪,甚至违法乱纪。 6、教育不一致型家庭:即家庭中父管母护,父严母慈,教育要求不一致,孩子无所适从。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在这种家庭中,父母毫无威信。在教育不一致型家庭接受教育、成长的孩子,则往往顽皮、我行我素、不听管教,对外界刺激麻木、冷漠,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成为难管教的孩子。 小结:教育环境的不同就会导致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不同的基础。“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家长的教育模式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家长采取什么样教育方式,最后收获的就是这么样的结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家长采用的教育方式不恰当,家长纵有万丈豪情也只能把孩子越弄越糟。

浅析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不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b412256656.html, 浅析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不足 作者:廖鼎新 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2018年第03期 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要成才,必须先成人,父母即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 老师,家庭则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的成长基础,是人成长的根本。然而现如今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们盲目地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强加到家庭教育的根据之中,通过大量的行为干预以及要求孩子绝对服从,来对孩子进行保护和监督。殊不知这种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是缺乏科学性的,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古语有云:严师出高徒。但严厉并不等同于专制,所以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家长们必须把握好其中的分寸,选择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关键词:家庭教育;专制型;不足 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文明程度的提高,典型的专制型家庭教育模式有所减少。但是,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原因,专制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却还是普遍存在的。“一家之长,至高无上”,孩子只能唯命是从,这是其历史的根源。古训云:“玉不琢,不成器”,所以如今还是有许多家长奉行“黄金棍下出好人”的教育哲理。 一、专制型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所谓的专制型家庭教育只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物品,而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平等对待。一切由家长说了算,用自己的标准和意愿去塑造和设计孩子的一切。漠视孩子的意见,要求其一切遵照父母的意志,稍有违背便会遭到训斥或惩罚。 (一)专制型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心理品质的影响 可以说,在专制型家庭里,家长是绝对的权威,是独裁的统治者,孩子要绝对服从。他们常以权威的口吻规范孩子的行为举止、限制孩子的自由、否定孩子的想法。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多数只有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一些生性懦弱的孩子,会变得更加胆小怕事,唯唯诺诺,成天提心吊胆,心理极其脆弱,如同走钢丝一般稍有不慎便会摔下来,继而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患上“自闭症”。还有一部分生性倔强的孩子,则会变得更加顽劣,不怕骂,不惧打,长期的压抑使得他们的逆反心理增强,性情也变得更加冷漠。在家中与父母对着干,与父母顶嘴或消极抵抗,故意惹父母生气。在外面,对其他人则更具有攻击性、性格暴躁。研究发现,专制家庭长大的孩子大多对父母不满,对成年人有偏见,有些甚至还有反社会的倾向,难以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研究所的陈晶琦博士在对北京某大学的学生调查中发现,56.3%的学生在16岁前曾经历过羞辱、体罚、挨打、限制活动等,其中18.9%有过严重挨打的经历。而

家庭教育33条

家庭教育33 条,每条不容忽视 1. 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2. 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3. 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4. 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5.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阶层是会遗传的。”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6.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8.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吴稼祥语)” 9.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0.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男生。 11. 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12.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13. 让孩子成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没有激情,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 14. 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 15. 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厚道,请不要嘲笑他的软弱。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亏,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阅读,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读书的。”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16. 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

家庭教育对创造性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创造性的影响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新世纪的教育重点是孩子,对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在这方面家庭教育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心理学上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及测量包括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在发散生成测验中,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好坏来衡量创造性的高低),远距离联想能力,非智力因素,如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勤奋、热情、善于形象、兴趣广泛、独立性等。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一、影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家庭因素 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方式:一般来说,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四种: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和娇宠型。而专制型、放任型和娇宠型的教育方式不能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易使儿童养成依赖、顺从的习惯,做事无主见,思维懒惰,缺乏创新性,创造力水平低。而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可以营造一种十分宽松、平等的育人环境,这种环境可激活儿童的创造动机,让儿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因此,家长应努力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让儿童没有任何精神压力地、轻松随意地与父母交流、沟通,自由表达思想,这样父母也会更容易发现儿童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和行为,并及时加以挖掘和培养。 (二)家长期望:儿童创造力的提高与家长的期望有密切关系。当家长具有较高的期望时,即使儿童表现较差,家长也会提供各种机会,并鼓励他们,肯定儿童的每一点进步,这种乐观主义的教育态度,有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充分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曾对极具创造力的著名数学家和作曲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这些数学家和作曲家的童年时期,他们的父母通常都对其寄予了极高的期望,不仅给孩子以热情的鼓励,而且给他们寻找最好的教师,自己也充满激情地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发挥家长榜样力量、尊重幼儿独立地位、发挥学校指导和引领作用、统筹社会资源支持,从而形成以家庭为核心,整合家长、学校、社会的力量,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家庭教育案例,供大家分享。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一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是幼儿园和家庭,但家长们往往把幼儿园当做了教育幼儿的主体。但其实这是很片面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有不同的特点,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而家长应该重视的不仅是幼儿园环境,还应该有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每个幼儿是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与其他幼儿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然后在幼儿园中教师往往按着普遍的大众的教学方法教导着每一个儿童,在幼儿园中存在很多性格不一,习惯不一的幼儿,但是老师只能在照顾大部分幼儿的前提下花较少的时间对个别儿童进行特别指导,这往往是不够的,于是便出现了家园合作,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等一系列的活动,都是为了对幼儿实行更好的家庭教育,有效的实现家园合作。使幼儿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在一方面,在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不一定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难免对幼儿有所溺爱和骄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幼儿表现出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

家长忽视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孩子一旦进入幼儿园这个社会环境后,所暴露出来的不良行为习惯就会引起小朋友间、家长与教师间或家长之间的矛盾。对此大家都抱怨重重又苦无良策。我们只有意识到孩子所表现的不良行为习惯会对孩子今后的身体、学业、人际关系有多么重要的负面影响,才能明白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重要性,才能痛下决心采取行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不良行为是正常现象,简单粗暴的打骂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情况恶化。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两个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争执,更多表现出来的不是宽容不是理解,更多的认为自己没错,都是对方的错,然后在幼儿园的大环境中,这样的问题是容易被忽略的,这便需要家长的合作,需要家长配合并在家庭中就要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有宽容理解的心态。因此,家庭教育在矫正幼儿问题行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特别对于幼儿来说,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让人不太满意。因此,通过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行为的影响,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对于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

家庭教育讲稿教学文案

家庭教育讲稿

小学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抓得越早越好,越细越主动。 一、家庭教育现状 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顶用。 孩子对父母看法: 1、父母管得多,自己不能做主。 2、长辈溺爱,包办代替太多。 3、父母很少陪伴自己。 4、父母要求过高,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 5、父母不开心,总向孩子发泄。 6、父母有错不承认。 7、父母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8、父母翻看孩子的日记。 9、父母不良习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分析原因: 1、家庭教育发生三大变化: (1)孩子成长环境变了。(2)孩子生活内容变了。(3)家长的心态变了。 家长社会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对孩子期望值高,要求严。 2、家庭教育的三大误区: (1)爱得过分。 (2)照顾过多。 (3)期望值过高。家长重知轻德,重体轻心(心理)(4)重言教轻身教 3、家庭教育三种不当 (1)要求过宽 (2)要求不一(前后不一、宽严不一、父母不一)(3)要求不当(严格苛刻) 4、家庭教育应抓什么 △家庭教育侧重点应是品德培养、生活常识教育、生存技能培养、情感教育、健康教育。 低年级:抓适应学校生活,以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中年级:重开发潜力、防落伍、培养意志。 高年级:面向社会走,为走向人生准备,学会选择,学会对待。 家长重点抓: (1)学会做人 人生两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做人底线是清清白白地做人,不损人不害人。做人五大层次:做清白的人、做文明的人、做有益的人、做有抱负的人、做中国人。 (2)引导孩子学会生活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会学习 培养兴趣、引导方法、养成习惯。 △怎样对孩子说不: 1、做事之前,先给孩子定个规矩。 2、让孩子做有意义的事。 3、不要逗孩子玩,否则降低父母威信。 4、不要做大方父母,要有选择满足。 5、平静地对孩子说“不”。 6、告诉孩子拒绝的理由。 7、说了“不”就必须坚持,不能更改。 三、家长怎样抓学习 1、懂得搞好学习五要素 (1)孩子是否有学习的兴趣(2)孩子是否善于听课 (3)孩子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4)孩子是否刻苦 (5)孩子是否有一个好老师 2、家长要“三看”、“六问”,尤其在小学、初中低年级。 一看是否上学愉快,二看放学回家作业是否顺利,三看谈班级事情的神情态度。 一问今天上了哪些新课,二问老师讲课内容,三问学校班级发生的事情,四问孩子为班级、学校做了哪些好事,五问老师让你回家做什么事,六问你近期最快乐的是什么。 △不怕孩子有缺点,就怕孩子没亮点。 3、了解学习一般规律 学习分三个层次十个环节 (1)第一层次(学习最低层次):获取知识层次,有五环节:听、看、写、思、问。 (2)第二层次:巩固知识层次,有三环节:练、习(预习、复习、习题)、记 (3)三层次(意义学习层次)有两环节:用(学以致用)、创 △仅仅是听,很快忘记,听和看结合,可能记住,动手参加学习,才能真正弄懂。 语文是靠积累的,数学是天天练出来的,英语是靠读出来的,课外阅读是夯实基础的好方法。孩子粗心怎么办? 1、给孩子一个错题集 2、草稿不要太草 3、不要依赖橡皮 4、学会自检(限时作业时间) 5、让孩子考家长 四、家庭教育注意事项 1、学会激励孩子。(数子十短,不如奖子一长) 低年级:激励要持续不断

家庭教育的七种有效方法

家庭教育的七种有效方法 一、在家庭教育中,最常用的方式是交谈。交谈的质量,跟交谈的艺术有密切关系。 交谈,是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娓娓谈心。交谈的时机应该是恰当的,交谈的话题应该是有益的、孩子是感兴趣的。交谈之前,家长应该诱导孩子无拘无束地把心里话倾吐出来,然后,再把自己高于孩子的见解作为一份礼物回赠给孩子。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思想交流,使孩子受到教诲和启迪。单纯的家长讲、孩子听,没有反馈切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流。至于家长借交谈对孩子进行挖苦训斥,抓住一件小事唠叨不休,使孩子反感生厌,则更是不可取的了。 交谈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交谈时机的捕捉和交谈方式的运用上。一般地说,家长和孩子双方在情绪不佳时,特别是在气头上,不要交谈;在事情的原委还没有搞清楚时,不要交谈;有局外人特别是有客人在场时,请不要做批评性的交谈;在饭桌上,在孩子睡觉前,也不宜做批评性的交谈。家庭教育的特点是“遇物则诲”,所以教育的时机要灵活掌握,一切从教育的需要,特别是教育的效果出发,以孩子能接受为准则。交谈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漫谈式、调查式、激励式、严肃批评教育式等都可采用。其中的漫谈式,即不拘时间、地点、内容,海阔天空、轻松愉快地交谈,常常是孩子欢迎交谈方式。成功的交谈,似春风化雨,孩子是会受到教益的。

二、跟孩子一同活动的艺术 家庭气氛是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跟孩子在一起活动,就是创造家庭良好气氛的有效做法之一。在生活中,家长跟孩子共同活动的机会是很多的。跟孩子一起去野外游玩。大自然是美的:春天的百花,夏日的蝉鸣,秋季的落叶,寒冬的白雪,对孩子都会有无穷的吸引力。家长掐着时令带孩子郊游,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色会带给孩子美好的遐想和憧憬,唤回家长对童年趣事的回忆。共同的心境和语言,使长幼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消失了,多少教育内容都可以在此时此刻进行。 跟孩子一起去参观游览。假期若能带孩子到外地旅游,孩子是最开心的。那些名胜古迹和各种展览都值得去看一看。游览时,若家长能做精辟的讲解,孩子是最为佩服;如显知识不足,则会迫使家长去翻书查资料,这更能赢得孩子的心。 跟孩子一起上街购物。孩子小的时候喜欢跟家长逛商店,顺便要点民爱之物,家长可乘机介绍商品知识,灌输勤俭持家的道理。孩子长大一点了,可以为家、为自己购物,家长陪着当参谋,边买边谈,边看边谈,边走边谈,两代人之间相互没有戒备,是教育的好机会。 跟孩子一起娱乐。晚饭后,节假日,一家人各展特长,吹拉弹唱,谈天说地,让家庭充满欢乐的气氛,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和生活的情趣。 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内容很多,共同活动的目的是要消除代沟,

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苏霍姆林斯基一针见血的说出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培养一个孩子成人和成才,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随着我国经济20多年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国社会中传统的大家庭或者几代同堂情况正在消失,中国家庭的诸多功能正在丧失,青少年对家庭的依赖开始减弱。不少社会工作者认为:青少年违法犯罪逐年增加,与家庭教育职能逐渐弱化密切相关;呼吁社会认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有一项调查表明,11岁、12岁至17岁、18岁的青少年,与父母亲关系的变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依赖阶段,这个阶段还保持着童年期儿童对父母的依赖,但是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要求父母重视自己的意见;二是独立阶段,在这整个阶段中都贯穿着摆脱父母束缚的斗争,她们有了自己崇拜的、学习的偶像;成熟阶段,激烈的冲突告一段落,她们自身已经开始成熟,同时父母亲终于逐渐承认其独立的地址,即使在这一个阶段,父母亲的影响仍继续起着作用。为人父母者要知道,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家庭是否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更是取决于家长是否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注重教育方法,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8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国家普遍推行的民主型家庭教育模式,并取得成功。他们的成功之处在于尊重孩子,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要他们学会怎样解决自己的问题,尤其强调让孩子学会怎样庆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做出自我选择。在家庭里,孩子不但可以参与各种活动,而且还可以参与家庭各项大事的决策。 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一个孩子各有各的特性。我们不能说对所有的孩子采取同一的教育手段,但是可以贯彻同一的家庭教育理念。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民主型的教育模式对所有孩子的心理发展都是有益的。 采用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氛围大致有如下的特点:父母对子女的态度是温和的、关心的,信任尊重,民主平等,循循善诱,启发开导,以发挥孩子行动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鼓励儿童独立探索,允许孩子有一个独立活动的空间,激励孩子去做喜欢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制定了孩子行为规则,使用适当奖惩手段执行规则,既尊重、理解孩子,又对孩子事事处各提出严格要求,对孩子的幼稚和错误循循善诱,而不是无端训斥。 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采用民主型教育方式的父母亲,首先在家庭里能给孩子以最大安全感,孩子感到父母亲是最可依靠的人。其次,孩子在民主的家庭中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学习到怎样爱他人并尊重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因此,在民主和睦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来说情绪稳定,性格开朗,有自信心,能与人和睦相处;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热诚和友善的性格,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创造性。 我一个学生叫津津,她可算得上是个学习成绩优秀、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好姑娘。津津长得很端正,大方标致,始终微笑的嘴唇露出洁白的牙齿。我特别注意过津津的与众不同,她比别的孩子显得轻松、无忧无虑。她学习起来显得效

家庭教育的方式与策略

家庭教育的方式与策略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一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甚至影响并决定了学生一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取向。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将成为学生成材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应树立为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观念,以及把学生看作是正在发展的、活生生的、有发展主动性的人来对待,改变“子女是私有财产”、“树大自然直”、“棍棒底下出才子”等错误观念。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去教育他们,而不是按照个人意愿随心所欲地塑造他们。 家长不仅要有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而且要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通常,家庭的教养方式可以分为三类:民主型、专横型、溺爱型。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使学生既得到尊重、保护又受到良好的教育。家长对学生充当指导者的角色,既满足他们正当的需要,鼓励他们社会交往,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积极的情感,又对其不正当的要求、言行及时说服教育,帮助他们抑制不正当愿望。重视与学生思想上的沟通、情感上的交流。这种教养方式可使学生形成独立、自尊、爽直、学会与人相处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专横型的教养方式孩子常受父母呵斥和禁止,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尊重,这种教养方式往往使学生养成畏惧、对人不信任、利已、社会适应能力差等心理特点。溺爱型的教养方式使学生受到过分保护,无原则地迁就,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制止,不教育。这种教养方式往往使学生养成任性、嫉妒、自私、自理能力差但优越感强等心理特点。显然父母只有采取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一种讲知识,讲道德,讲修养的民主教养方式教育出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道德情操和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 其次,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为学生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应充分认识到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父母的言行举止、情感态度等都会起示范和感染作用。父母文雅,学生会学得文明;父母粗野,学生可能学得无礼;父母乐观,学生会变得活泼;父母忧虑,学生难免压抑;父母暴躁紧张,学生可能急躁焦虑。俗话说得好:“父母本身就是一本形象的教科书。”因此,父母应精心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以身作则。尤其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更要注意保持一份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做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率。 家长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是有自己的主观愿望及思想的,尤其是处于成长中的学生其自尊心是非常强的。家长在平时要注意尊重学生,尽量

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创设民主型家庭教育环境

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创设民主型家庭教育环境 民主型的家庭教育,家长充分尊重爱护子女,采取民主的平等的方式,家庭气氛和谐、愉快,幼儿与父母关系密切,家长经常积极主动的与孩子一起游戏,关心孩子的进步,与孩子交流感情,对于孩子的喜怒哀乐都很关心,常常在欢乐的家庭生活中,家长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教育了孩子。蒙台梭利曾经说过:“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溶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环境教育孩子,所以在家庭中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很重要,在此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创设民主型家庭教育环境,更好的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一)、给孩子创设一个独立而自由的空间培养儿童的纪律。 孩子能说话会走路后,家长要给他安排一个相对独立而且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那里不放父母的任何杂物,只放孩子喜爱的东西。孩子想改善空间布局,做父母的只需做孩子的助手,让孩子自己做主。因为孩子自己动手做的东西,更能给他个人空间的感觉。这样会使孩子感到自己和大人一样,产生平等感。他们在自己的小空间中会积极地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没有人告诉孩子应该玩什么,孩子能够自由选择他感兴趣的东西,发挥了极大的自主权。蒙特梭利教学法给孩子的最大收获并不在于掌握了这种工具的用法,以及从中学会的各种知识,而是孩子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从此以后,孩子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去学习。在活动中,孩子有足够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并不是放任,不是为所欲为。孩子能够自己选择、自己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选择需要做并且是正确的事情。孩子在自由的同时还必须遵守纪律,学会遵守秩序,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二)尊重孩子,给孩子个人自主权,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尊重父母、尊重他人的同时,父母也要尊重孩子,把他们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在与孩子交谈时,语言要平和、亲切,不要粗暴地训斥孩子,即使在孩子做错了事的时候,要循循善诱,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意愿,家长会换位思考,并懂得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孩子说“不”,敢于向孩子道歉,宽容了孩子的缺点错误。让他们平等地参与家庭事务及活动,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见,对孩子的正确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有时孩子对自己的操作行为不能够进行自我评价,总会问:"你看我这样摆对吗?你看我做得好不好?"这时你可以给他看正确的方法,或是问一下他:"你自己觉得怎么样呢?"以此来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家长不要轻率地使用“真笨”、“这样做不对”、“你怎么没记性”等指责性词语,这样容易使孩子有自卑感和失去进取心。家长应换之以称赞、鼓励、肯定、感谢等积极态度,容忍孩子的失误,放手让孩子再做尝试。决不要催促孩子,要尊重孩子的速度,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按自己的速度行事,这将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三)为孩子创设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首先,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特别是夫妻间的互敬互爱、互谅互让至关重要。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使父母之间发生矛盾双方也要心平气和地讲理,妥

积极家庭教育模式:做权威型父母

积极家庭教育模式:做权威型父母 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就能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发现孩子哪里不对,肯定要先反观父母自己是否有不对之处。但很多父母对于自己的教养方式并不自知。而且,这还跟学历高低没关系,甚至越高知的父母,越容易执迷于自己的判断力和观念。一. 我们一般把教养类型划分为四种:第一种:权威型这是一种具有控制性但又比较灵活的教养方式,也可称之为民主型。这种类型的父母会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会谨慎地说明要求孩子遵守的原因,保证孩子能够遵从指导。权威型父母,会努力“看见”孩子的需求,更多地接纳孩子的观点并给以回应。他们还会征求孩子对家庭事务的意见。因此权威型父母能够认识到并尊重孩子的观点,以合理、民主,而非盛气凌人的方式去引导孩子。第二种:专制型这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教养方式。通常父母会提出很多种规则,希望孩子严格遵守。一般他们不会跟孩子解释这些规则的必要性,而是强制性迫使孩子去顺从。孩子顺从便好,不顺从就是直接惩罚。专制型的父母,往往无法敏感觉察到孩子的冲突性观点,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将他们所说的话当做法律,接受他们所给予的一切(常常他们会过度相信自己,并且认为我都是为孩子好),并尊重他们的权威。第三种:纵容型这种教养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溺爱型。是一种接纳且

放纵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有较少的要求,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冲动,但不能够密切监视孩子的行为,很少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坚决的控制。缺乏规则,无限制满足。尤其在物质满足上缺少限制。第四种:未参与型这是最不成功的教养方式。父母大量缺席就是典型的未参与。比如那些父母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奋斗,完全顾不上管孩子的;还有些父母长期务工在外把孩子丢给老人的。它是一种非常放任且具有较低要求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要么会拒绝孩子的要求,要么会由于过度关注自己的事情而对孩子投入极少的时间和精力。二. 这四种类型,分别都会养出怎样的孩子呢?最好的是权威型教养。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一般发展得会很好。他们心情愉快,积极主动,独立,有目标感,有责任意识和担当,能与人进行良好的合作。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一般情绪不稳定,大多数时间都是不愉快、不友好的,而且很容易被激怒,相对来说没有目标,偏于退缩,对于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纵容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尤其是男孩通常会表现出冲动和攻击性。他们一般比较粗鲁,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少控制性并且具有较低的独立性和成就感。最差的是未参与型教养。未参与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在3岁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较高的攻击性和易于发怒等外在的问题行为。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在上小学以后,学习情况会表现非常差,在儿童后期会更可能表现出行为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