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8 高考语文人物驱动型作文热点新闻素材积累

2018 高考语文人物驱动型作文热点新闻素材积累

高考语文人物驱动型作文热点新闻素材积累

“女子拦高铁”事件:规则意识培养任重道远 (1)

我们会不会遇上“拦车时刻” (2)

让你潸然泪下的“冰花男孩”,提供了理解贫困的另一个维度 (3)

给“冰花男孩”扫除风霜 (4)

让“冰花男孩”们先暖起来 (5)

温暖“冰花男孩”不能靠新闻“偶遇” (5)

施一公请辞,江湖路远缓缓行 (6)

《国家宝藏》为啥这么燃 (7)

“偷偷地爱着你”更具道德传递性 (9)

人均奖金高达4万?你准备好“卖”知识了吗? (9)

45%图书年销量不到10本不必为尴尬的数字焦虑 (10)

音乐可以有个性,不能没责任 (11)

嘻哈明星和粉丝需要补堂法制课 (12)

力戒“神木爱长沙”式的形式主义 (13)

“女子拦高铁”事件:规则意识培养任重道远

于石

近日,一则“女子为等丈夫上车阻拦高铁关门”的视频不断发酵。视频显示,在由合肥开往广州南的G1747次高铁列车上,一女子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并提出让检票员放行等要求。近4分钟的拉扯,让不少网友表示“气炸了”,也不禁为行车安全揪心。

“太自私了”“包车了吗”“拉入黑名单吧”……尽管事件并未造成列车的进一步晚点,但该女子的行为还是受到了网友的一致谴责,不少人更是给出事件的“最优解”:要么劝阻乘客赶不上高铁迅速改签下一趟,要么列车乘警迅速采取强制措施保证优先发车。无论如何,以任性对抗规则,对违规束手无策,暴露出规则意识在培养和执行两个层面的不足。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一个人对规则的漠视,往往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八达岭老虎伤人”事件中,当事人无视园区警示和工作人员提醒,导致悲剧发生;八旬老太为了祈福,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致航班延误,令人后怕……同这些人一样,拦高铁的女子为了一己之私“绑架”全车乘客的做法,都存在侥幸心理。在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社会,总有一些人觉得遵守规则就是吃亏,只有到了生死一瞬的时候,才打心底里生出对规则的敬畏。

身为父母,在孩子眼里当言传身教;身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当做表率。显然,拦高铁的女子的做法,有违父母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凸显责任之匮乏,守规之淡薄。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列车需要按照轨道行驶,社会秩序必须遵循规则。某种意义上来说,列车车

厢构成了一个微型社会,将个人凌驾于公共秩序之上,就逾越了权利的边界,构成了对公共利益的侵犯。面对违规之举,法律也要有尖利的牙齿。我们固然提倡执法要有温度,但对待“越轨”的行为更要有力度,决不能止于批评教育,更不能畏手畏脚。

更进一步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意味着,不仅要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也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让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的更新速度,跟上国家社会的改革发展速度;让社会治理水平满足人们的公共生活需要,这是现代化目标的应有之义。

距离2018年春运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8亿人次。每年一次的大考,是对铁路、民航、高速公路的全面检验,也是对乘客素质和规则意识的温馨提醒。维护一个安全有序、文明祥和的旅行环境,是每一名乘客的权利和义务,而营造一个法治理念至上、规则意识先行的公共生活,又何尝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共同使命。

我们会不会遇上“拦车时刻”

原韬雄

2018年01月11日05: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如果两种规则不分,咱们可能也会遇上“拦车时刻”

近日,一名乘客罗某强行拦阻火车开动的视频受到广泛关注。扒着门撒泼、说什么都不撒手。只要我丈夫坐不上车,你们车就别想走,结果致使列车延迟。公安机关责令她认错改正,并处以2000块钱的罚款。

这个事,是非特别清晰。铁路运输是有相关法规的,拦火车、阻交通,这是违法的!高铁速度快,调度很精密,耽误几分钟,后头的运行都得做调整,成本很高。要是没赶上车都来这一出,那还得了?

引起我思考的是,这个罗某,在那几分钟里头,怎么那么糊涂呢?咱们会不会也遇上这样的“拦车时刻”呢?

据报道,她还是个教师,工作中也比较优秀,相信平时不会这样。一方面可能是急,情绪上来理性缺位了;另一方面,可能对定点开车的规则并不太敬畏,觉得跟街边的小巴一样,晚两分钟早两分钟走都不叫事,所以自己拦一下也没啥。

不敬畏规则,往往是搞混了两种规则。

规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刚性的,一种是弹性的。一种是严格定量的,一种是大致有个原则就行。而在日常生活中,大量是后者。比如,午饭吃面条还是米饭炒菜?全家人也会大致拿个意见。说好的吃面条,主妇临时起意改米饭了,也不大要紧。再比如闺蜜聚会,上午咱们广场见啊,十点也是上午,十一点也是上午,差不多就得。

然而,刚性规则跟这个可不一样。比如高考考场上能带什么不能带什么、开车可不可以喝酒、公务接待的餐饮标准……包括铁路运输和航空飞行器的相关规定,这些都不能随意。为什么?因为往往涉及复杂的公共利益,一旦随意,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哪怕一时没有造成明显的后果也不行,这就是法学界常讲的“程序正义”。有人违背了,执法必须严格,不能下不去手。瞻前顾后,制止不坚决,实质上是一种纵容,受损的是公众。

把私人领域、简单环境的“差不多”法则运用到公共社会、复杂环境,不管是认识糊涂、不知轻重,还是有意耍赖、撒泼,都是行为失范,往往害人害己。自律很必要,他律不可少,规则的刚性需要全社会共同捍卫。

《人民日报》( 2018年01月11日 21 版)

让你潸然泪下的“冰花男孩”,提供了理解贫困的另一个维

如同27年前那双“大眼睛”,“冰花男孩”成了贫苦地区儿童的最新符号。

王福满,今年8岁,1月8日是他本学期期末考试的日子。像往常一样,他从家里出发,步行1个半小时到学校,到学校后,同学们发现他的头发、眉毛沾染了冰霜。

老师拍下了照片,传到网上,引爆了社交网络。有媒体这么报道,“整个朋友圈”都在心疼这位男孩。

对众多在城镇地区成长的人们眼中,“冰花男孩”的形象无疑很有视觉冲击力。

当下已入三九严寒天,走那么远的山路上学,就算成年人恐怕也吃不消,男孩的一头霜花是最直观的见证。

然而,对“冰花男孩”本人来说,这却是再寻常不过的生活境遇。记者采访时,王福满表示,“上学冷,但不辛苦!”“要走一个半小时。好走,但我昨天摔倒过,当时摔疼了。”他人的震惊,在“冰花男孩”口中竟是如此的轻描淡写。

贫困束缚人的,不仅是捉襟见肘的物质生活,还有对外部社会的想象力。不过,从“冰花男孩”身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他对美好生活的本能向往——虽然“连镇上都没去过”,但他却说,“我最想去北京,我想去看看那里的学生是怎么读书的”。

可以肯定地说,“冰花男孩”的境况,并非极端贫困的个体展示,而集中反映了贫困之于未成年人、之于教育、之于未来的全局性影响。照片里,男孩背后爆笑的同班同学,或多或少也跟他经历着相似的生活:

交通设施落后——“冰花男孩”家与学校之间距离有4.5公里,而且都是未铺设的泥路,天气差时连摩托车也没办法骑。先不说“冰花男孩”距离城里同龄人那种“高大上”的现代教育有多远,他与自己所能接触的最基本教育机构的4.5公里山路,就是贫困在生存与发展之间划下的沟壑。

教育资源匮乏——即使冒着严寒走到学校,因为校舍内没有取暖设施,还是会“有点冷”。“冰花男孩”为人所知以后,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青基会等机构迅速开展“青春暖冬行动”。雪中送炭,无疑能让关心此事的人们松一口气。下一步,还应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投入,把严寒挡在每一间教室的窗门之外。

留守儿童——许多被新闻报道的贫困家庭子女,都有留守儿童的身份标签。这并非偶然,让孩子留守在老家,既是穷困家庭积极探索生活出路的结果,又是下一代孤弱无依的原因。无论如何,留守儿童家长到外地打工谋生,因而疏于关心子女教育,并非苛责的理由。如何尽可能允许留守儿童跟随父母,到发达地区接受较完善的教育,享受圆满的家庭生活,是社会应尽的道义责任。

“冰花男孩”刷屏朋友圈以后,来自四面八方的捐助蜂拥而至,男孩也表示“谢谢你们的帮助,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然而,“贫困-捐助-感谢”完成又一轮循环以后,对扶贫攻坚的深入思考不能停止。

“冰花男孩”之所以在短时间内戳中人心,是因为他在抽象的贫困数据之外,为外界展示了理解贫困的直观维度。我们在开展精准扶贫时,终归要面对一个个活

生生的人,面对一个个像“冰花男孩”一样对美好生活充满渴望的孩子。

要融化男孩满头的冰霜,需要外来温暖的借力,也需要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力。

而“冰花男孩”离学校有多远,离那个他“最想去”的北京有多远,则是全社会都

要反思的问题。

文/王钟的

给“冰花男孩”扫除风霜

张凡

2018年01月11日05: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只有提前考虑,把关爱工作更多做在风雨来临前,才能让他们少一些头顶“冰花”的寒冷与无助

最近,不少地区都在经历降温降雪天气,人们对寒冷的感受日益强烈。数九寒天里,一张“冰花男孩”的照片让人揪心。云南昭通市鲁甸县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因为从家到学校路途遥远,再加上当地气温低、冰凌天气多,赶到学校时已经是满头霜花,连睫毛上都是。老师拍下了他的“冰花”造型,立即在朋友圈刷屏,引来全社会的关注。

心动之外,更有行动。目前,云南省相关机构已倡议启动“青春暖冬行动”,为该省受寒潮影响较为严重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和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和温暖,首批10万元爱心捐款已经送到了“冰花男孩”所在的学校以及附近的高寒山区学校,各种保暖衣物、保暖设备正在陆续发放。无论是语言上的加油打气,还是行动上的捐钱捐物,相信众人汇聚起来

的爱心,不仅可以让这位“冰花男孩”的生活发生一些向好的改变,也可以让更多和他一样,正在经历着生活的风吹霜打的孩子们,少一些艰辛,多一些温暖和慰藉。

不过,“冰花男孩”事件所激荡起的涟漪,绝不应止于对迅速行动的欣慰。事后的反应再迅疾,也比不上未雨绸缪。无论是夏日袭人的热浪,还是冬天凛冽的寒风,这些特殊的时间、特殊的环境,本就更容易引发各类问题,潜藏各样风险。只有提前考虑,把关爱工作更多做在平时,在风雨来临前给孩子们撑好保护伞,才能让他们少一些头顶“冰花”的寒冷与无助。

从更大的角度来说,“冰花男孩”所处的云南鲁甸地区,是深度贫困地区,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孩子艰难的上学之路。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强调,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脱贫是庄严的承诺,“冰花男孩”提醒着我们,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只这个寒冬,未来更长的道路,都需要全社会更好地形成合力、携手前行。

当年,年仅8岁的安徽金寨农家女孩苏明娟的一张照片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双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的“大眼睛”,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也让希望工程的意义深入更多人的心中。今天,“冰花男孩”的照片让我们看到,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们求学路上的风霜,不仅能上学,更要上好学,让教育成为他们改变命运、走向明天的路径。

希望“冰花男孩”的照片,能和当年“大眼睛”女孩的照片一样成为一种标识,化为一种铭刻于心的力量,让全社会都不忘那些视野之外需要帮助的人,让各级党委政府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更加充满希望。

《人民日报》( 2018年01月11日 05 版)

让“冰花男孩”们先暖起来

吉哲鹏

2018年01月11日08:20 来源:南方日报

头发被冰花覆盖,像顶着一丛雾凇,脸庞被冻得通红,眼神中却透着乐观调皮。这两天,一张“冰花男孩”的照片传遍了朋友圈,一番“萌萌哒”的嘻笑之后,许多人内心翻腾起辛酸和挣扎。

在“冰花男孩”走红的当天,云南省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从小男孩所在的昭通市鲁甸县转山包小学提供的照片上看到,学校的大门、校园里的树木上都结满了冰花,教室里有孩子双手满是冻疮,一只小胳膊的下面是一张99分的数学试卷。

刺眼的冰花和鲜红的99分,不只是寒冬里一碗励志的鸡汤,它将许多坐在空调房里给朋友圈点赞之人的牵挂,系向遥远的贫寒地区。

“冰花男孩”是许多高寒贫困地区求学孩子的写照,折射的是一个大问题。在转山包小学,他并不是该校学生走路上学距离最远的一个,距学校最远的学生要早上5点半起床,步行3小时山路上学。而在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昭通市,113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就有小学生13.87万人,占在校生总数近47%。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面对“冰花男孩”,当地有位教师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回首当年石径远,天寒地冻与君同”。这说明寒冬求学的艰辛是一个老问题。多年来,一双温暖的手套、一间暖和的教室,成为一拨拨孩子的渴望。

大问题最怕积重难返,老问题最怕“见惯不怪”。我们期待,在脱贫攻坚中,不能止步于让贫困孩子们“有学上”,还要“上好学”。孩子们是社会中最柔弱的群体,他们理应得到更好的爱护。

在当前向贫困发起决战的关键期,必须加大贫困孩子吃饱穿暖的保障工作,主动作为、及早谋划。令人欣慰的是,当地政府正加强困难群众的过冬保障工作,当地青基会将统一接受社会捐赠并启动暖冬行动,一些机构也发起定向捐赠活动。众人一心,让“冰花男孩”们先暖起来,是精准脱贫、全面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

温暖“冰花男孩”不能靠新闻“偶遇”

斯涵涵

2018年01月11日08:13 来源:燕赵晚报

10日,鲁甸气温骤降,但温暖依旧。共青团云南省委等单位及志愿者深入“冰花男孩”所在的学校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及附近高寒山区学校,送去了昨日开始发起的“青春暖冬行动”所募集的首批网友的10万元爱心捐款。(1月10日中新网)

幼小的身躯、单薄的衣裳、一头冰霜,通红的脸蛋,“冰花男孩”让整个朋友圈都大呼心疼。

据报道,“冰花男孩”是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父母在外务工。他家离学校有4.5公里,孩子冒着零下九摄氏度的严寒步行一个多小时到达教室后,

头发和眉毛结满冰霜变成了雪白,学校老师随手用手机拍了下来,很快流传到网上,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看到他的99分试卷,还有“上学冷,但不辛苦!”的质朴话语,网友们感慨:“冰花男孩”这么努力,自己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因偶然一张照片而走红,“冰花男孩”并非第一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例。在这个资讯发达、网络便捷的新媒体年代,无数的人或事都可能因为意想不到的原因爆红网络,但“冰花男孩”及其学校因此受到关注并收到大批捐款,既让人感动也令人反思。

近日,来他家的人逐渐多起来,有扛着摄像设备的媒体记者,有提着大包小包食品、衣物、文具及善款的爱心人士,也有前来了解情况发放“暖冬补助”的政府工作人员,很多社会力量纷纷表示要帮助“冰花男孩”。闻讯而动,扶贫扶困,这是新闻媒体的职业敏感,也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当爱心捐款源源不断奔涌而来,公众还是不由得追问:如果没有那张特殊上学照,又有谁会去关注这个贫困好学的孩子?还有多少这样的贫困家庭泯灭在舆论的喧嚣之后?

温暖“冰花男孩”不能依赖于新闻“偶遇”,扶贫攻坚要制度持续发力。我们为社会各界帮扶“冰花男孩”深感欣慰之时,也深深明白“冰花男孩”的走红不能复制。当下,在一些地方“数字脱贫”“功利扶贫”“一阵风扶贫”现象严重,严重阻碍了扶贫政策的真正落实,也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和干群关系。

精准扶贫、脱贫致富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要摒弃形式主义、功利主义,需要各级政府沉下心来,把扶贫开发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强化帮扶贫困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脚踏实地“看真贫、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改善乡村面貌,均衡优质资源,缩小贫富差距,加大全社会基本保障覆盖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给来自贫困地区和农村的孩子提供更多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机会。当每一个贫困儿童不因偶然的眷顾、媒

体的关注而得到社会援助,每一段上学路都能更平坦温暖,每一个贫困家庭都能公平、快捷地享受到政策关怀,乃是精准脱贫、全面小康的基本路径。

施一公请辞,江湖路远缓缓行

2018-01-10 15:00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胡印斌

经多方渠道证实,中科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已于近日请辞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此消息已经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证实,但他表示,在辞去副校长之后,他将继续保留在清华的教授职务。他同时表示,这是为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筹建中的西湖大学,“脚踏两只船”也不符合他一贯的做事风格。

继2015年与饶毅、潘建伟、钱颖一等发起西湖高等研究院并担任院长以来,施一公走到今天这一步,决定全身心投入到筹建中的西湖大学,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并不会让人产生违和感。

事实上,西湖高研院本身就是西湖大学筹建的依托主体,“具体而微”地表征了未来西湖大学的办学理念、路径选择以及科研愿景。其提出的“建立一所高起点、非营利、新型民办的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直指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的病灶,也回应了多年来有识之士对于中国科技落后、顶尖人才缺乏的深刻焦虑。

施一公本人对此也信心满满,此前他曾公开放言:“5年后,西湖大学教师科研水平比肩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学府,成为亚洲一流;15年后,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之一。”

也正因此,有人乐观地表示,施一公入职西湖大学,或将意味着中国高水平私立大学的崛起。继而,中国高等教育格局也将因为西湖大学搅动而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如果将西湖大学的横空出世放在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大背景下,则这一变局,显然是整个社会都乐见的。

本人有抱负,社会也期待甚殷。我们或许可以说,无论是从过程还是从结局看,抑或是从个人行事风格,以及社会支持系统而言,施一公之于西湖大学的故事,似乎应该比朱清时之于南方科大有更多的亮色。

一方面,施一公、朱清时二人面临的时代环境毕竟有所不同。如果说朱清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探路者,那么,施一公未来的道路虽然依然不平坦,但却建立在前任已经试错并取得一定进展与认可的基础之上。相比较而言,难度要小得多,方方面面的包容性会好得多。比如在招生、学位、文凭等诸多方面,此前已经对南方科大开的口子,毫无例外地会惠及西湖大学。这样,西湖大学在与监管方的沟通、磨合等方面,情况要好很多。

另外,作为先行者,朱清时以及南方科大的诸多实践,也等于是给了施一公与西湖大学很好的镜鉴。所有走过的路都不会是徒劳的,所有操过的心都不会是无谓的。前车之辙,自然是后车之鉴。接下来,施一公以及西湖大学自然会在既定的路径上走得更扎实、更稳健。这或许也可以说,朱清时、南方科大,施一公、西湖大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道路上的接力者。目标在前,一往无前。

当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现实的行路难。这不仅关乎对中国教育环境的深刻认知,也关乎对改革所能触及到的利益关系的体察与理解。一个人是不是可以挑战或者打破整体性的制度环境?个体,或者一个紧密的但很小的学术团体是不是具备破冰的力量?这些均有待于下

一步的实践。此前的朱清时,从踌躇满志,到身心俱疲,再到最后卸任,无不展现了“在体制外再走一条教育路”的事实难度。

那么,施一公呢?

无论如何,我们总是愿意相信,未来的路一定会比之前更宽阔、更坦荡。时代在变,制度环境也在变,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演进,人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当下固化的高等教育格局,不可能再退回过去,也不可能继续长时间陷入沉闷状态,这个领域确实需要一些变化,高教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社会共识。

施一公曾动情地谈到:“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属于我的能让我做好的事业。我始终以不同的方式提醒自己,不可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和信任。”施公已辞,“西湖”启航;江湖路远,一切珍重。(胡印斌)

《国家宝藏》为啥这么燃

李泓冰

2018年01月11日17:5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如果有史家撰写当代中国文化史,应该不会错过这个冬天的一个细节:周末,许多家庭举家围坐于电视面前,神情专注,讨论热烈——这个久违了的画面,源于一部电视片:《国家宝藏》。

特别的是,这部讲老古董的片子,不光占据了周末家里的客厅,也大受年轻人追捧。豆瓣评分狂飙到9.5,B站也被刷爆。一档文博类节目,何以火爆到这个地步?

观众在意的,固然有明星效应。由张国立担任001号讲解员,李晨、王凯、梁家辉、王刚、段奕宏、刘涛等演艺界的大腕担任国宝守护人,粉丝们焉能错失?

但这只是皮毛,更核心的,是节目中的创新意识,将纪录片和综艺巧妙应用,以小戏院情势讲述文物的前世此生,有着向国宝鞠躬、向匠人礼敬的谦卑姿势。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片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以精雕细刻的国宝精神,打开汗青、打开传统,让缄默沉静的国宝“说话”,给孤傲的匠人点赞。堪称一曲古今交响,一次远古穿越。

其实,《国家宝藏》的火,勿宁说是国人的一种告白:富足了,向文化之心日炽,就看咱文化人有没有好东西拿出来。曾经,我们为凭票购买的粮、油、蔬菜排队,我们为紧俏的冰箱彩电排队,眼下,我们还愿意排起长龙,只为片刻的精神享受。从上海中国馆蜿蜒的“世博长龙”到争睹国宝的“故宫跑”,再到眼下的老少争睁《国家宝藏》,都在向我们的文化人提出挑战,国人正嗷嗷待哺呢,还有什么“宝藏”,请一一捧出……

这部电视片,和馆藏展览迥然有别。

不久前的故宫特展,万人争睹宋代《千里江山图》。就算排了5小时的队,也只能巴巴地看上5分钟而已。而电视片的编导,堪称急人所急,将画卷背后的故事细细还原,让国宝在你眼前“活”了、“近”了、亲切了。像18岁画家王希孟的生命迷团;“不会为君、什么都会”的宋徽宗对山河永固的一厢情愿;越王勾践剑曾“目睹”的勾践、范蠡、越女的悲凉诉求;还有,那面勒于战国的乍原石鼓,让我们重温了司马光父子以性命研求汗青源流之“真”……

更炫目迷神的是,在节目中,古与今一笑相逢。“五代故宫人”梁氏家族参加抗战文物南迁,演绎国之重器便是祖先魂魄所依,皇皇汉字便是国人信奉所系;那尊清代“各种釉彩大瓶”,使乾隆海纳百川气度与“问不倒”的故宫海归志愿者,勾连起神奇的默契……我

们不单从山重水复的国宝天光,观照到祖先奇崛的背影,更伴随国画颜料制造传人仇庆年荒原寻石、陋室研磨,一同索求朱砂、石青、石黄等“千年不腐”的窍门;伴随画家冯海涛经年累月、耐住寂寞,一遍遍上色复制1/10的《千里江山图》,伴随科学家用最先进的技术,一重重还原文物隐藏千年的秘密……

围绕国宝,除了明星,还有悬念,有传奇,有人生百味,有最新锐的高科技,你能放下不看吗?

节目的总制片人于蕾写道,播出那天,“像是与自己的理想,谈了一场虐心的苦恋后,终于盼来了洞房花烛”。她没有失望,一番苦恋,果然迎来花盛烛明,弹幕上观众齐齐点赞。“不由得泪目”“向文化传承者致敬”“为是中国人自豪”。

于蕾们交出了一张很棒的答卷,回答了一道重要课题:如何填平文化需求的巨大渴望与精神产品供给相对窘迫形成的反差——只有以苦恋的虔敬方式,才可能“让珍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辽阔年夜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薪火相传,就从渐次复苏的一石、一丝、一画、一瓷开启吧。

巍巍故宫,竦峙苍穹。

雕梁画栋,巧及人工。

文华武英,太和乾清。

体象天地,寔丽且宏。

谁其守之,惟吾队士;

谁其护之,惟吾队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