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图形背景理论在唐诗中的现实化及对意境的影响

图形背景理论在唐诗中的现实化及对意境的影响

2008年7月

第31卷第4期 外国语

J ou rna l of F oreign L anguages

July2008

Vol.31No.4

文章编号:1004-5139(2008)04-0031-07 中图分类号:H052 文献标识码:A 图形/背景理论在唐诗中的现实化及其对意境的作用

梁 丽,陈 蕊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武汉430074)

摘 要:图形/背景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后被用于对语言结构的研究,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随着认知诗学的发展,一系列与认知有关的语言结构与语言运用理论被应用于文学文本的研究。本文把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应用于对唐诗的研究,从方位词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入手,探讨唐诗中图形/背景关系的现实化及其对意境形成产生的作用,从而为古代诗词的研究和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图形/背景;现实化;唐诗;意境

Realizati o n of Fi g ure2Ground i n Tang Poem s and Its Effect on Artisti c Concepti o n

L I ANG L i,CHEN Rui

(Schoo l o f Fo re i gn La ngua ge s,Huazho ng U n i ve rs ity o f Sc i e nce and i n Techno l o gy,W uhan430074,C h i na)

Abstract∶Figure2gr ound segregati on is one of the basic cognitive p rinci p les in illustrating ti m e and s patial relati onshi p.I n the devel opment of cognitive poetics,it is frequently used in the exp lanati on of i m agery and artistic concep ti on of literary works.Starting fr om l ocati on words reflecting figure2gr ound,this paper exp l ores the realizati on of figure2gr ound in Tang poe m s and its effect on the f or mati on of artistic concep ti on,in the hope of p r oviding a ne w pers pective t o the research and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oe m s and lyrics.

Key words∶figure2gr ound;realizati on;Tang poe m s;artistic concep ti on

引 言

20世纪末迅速兴起的认知诗学(cognitive poetics)是认知语言学与文学评论相结合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文学作品解读工具,其代表人物为英国诺丁汉大学的St ockwell[1:279;2: 15]。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认知诗学基于一系列与认知有关的语言结构与语言运用理论,试图把这些理论模型应用于文学文本的研究。较之于以往单一从文学角度看问题,认知诗学更加注重读者在理解文学语篇过程中所涉及的心理机制[3:27]。Stockwell通过对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的研究探讨了超现实主义诗歌。他认为阅读是图形和背景不断形成的过程,是不断产生令人震撼的形象(i mages)和回声(res onances)的过程,文学的语篇特征、含义和联想意义正是建立在这一动态过程之上[4:73]。Tsur[1:280]也提出认知诗学提供的认知理论能系统地帮助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和它们被读者感知的效果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唐诗研究方法虽然已属多维视角,但绝大多数研究仍然采用文学、史学、美学或三者相结合的方法。从认知的角度,尤其从图形/背景关系的角度对唐诗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只有少数学者如匡芳涛,文旭[5:27],梁丽,赵静[6:117]偶有涉及,但均未深入展开。本文试图把认知原则中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应用于对唐诗的研究,从唐诗中方位词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入手,结合认知诗学对文学作品

13

结构和读者感知的论述,探讨唐诗中体现图形/背景关系的方式以及对意境的作用。

1.图形/背景理论的认知原则

图形/背景理论是约一个世纪前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于1915年首先提出,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用以研究知觉及描写空间组织方式。完形心理学家认为知觉场总是被分为图形和背景两个部分,“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背景”即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当我们观看周围环境中的某个物体时,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场上突显的图形,把环境作为背景。例如,当我们看到墙上有画这样的情景时,“画”通常会被认为是图形,“墙”则是背景。语言的表达也反映了这种关系,如下例:

(1)A p icture is on the wall.

(2)A man is in the r oom.

(3)A book is on the table.

显然,picture,man,book是图形,wall,r oo m, table是背景。这些例子说明图形与背景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方位关系,也就是说图形/背景之间的关系在语言中可以由方位介词来表达,如上、下、前、后、里、外等,或者方位介词的意义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图形/背景关系,这种关系勾勒出一幅活生生的现实情景。根据完形心理学家的观点,图形的确定应遵循“普雷格郎茨原则”(Princi ple of Pragnanz),即通常是具有完形特征的物体(不可分割的整体)、小的物体、容易移动或运动的物体用作图形。而面积或体积较大的位置较固定、不易移动的则作为背景。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我们通常说“画在墙上”而不说“墙在画后”,或说“书在桌子上”而不说“桌子在书下”?基于这些问题, Tal m y[7:315]给图形和背景分别列举了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匡芳涛、文旭[5:26]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定义特征是支配人们选择图形和背景的决定因素,而联想特征则是参考因素。此外,在确定图形和背景时,如发生冲突,联想特征应服从于定义特征;也有一个或几个联想特征同时起作用的可能。

2.图形/背景理论与诗歌意境

图形/背景这种独特的突显与被突显,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被认知诗学恰到好处地应用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尤其是解读诗歌的意境营造中。学术界认为,“意境”这一概念由王昌龄在《诗格》中首先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8:31]唐诗中上乘的诗作无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情画意。“诗情”和“画境”的结合,即中国文艺所特有的“意境”。许多意境都是通过具体意象的图形/背景关系体现的。因此通过图形/背景来分析诗词,对于意境的理解和感知很有帮助。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烟”孤“漠”大,互为映衬,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沙漠更显广袤。大漠之上一览无余,残照如轮,更为突出。在此,图形和背景的相互映衬,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被突出的“孤烟”和“落日”正是诗人孤寂落寞情绪的体现。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之名句。

图形/背景的空间组织认知原则也是构成诗歌意境的重要手段,唐诗中意境的营造大多通过图形/背景的关系来达到整体空间上的美感。如“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雪上空留马行处”;“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姑苏城外寒山寺”等,这其中的方位关系对烘托诗的整体意境起了关键的作用。一切艺术作品描写的都是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事物,可以说时间和空间是诱发文人诗兴感发的原初动力,是构筑“意境”的本质手段。诗人在艺术构思和意境创造的过程中,时间和空间意识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把时间的感悟伸向遥远的过去和悠久的未来,体现了一种悠久连绵的历史感。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体现了一种时代变迁,物是人非的意境。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

23

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作为后面三个对句的大背景。“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相对于“松”,“石”,“竹”,“莲”来说都是图形,它们的关系通过方位词“间,上,下”体现出来。这四句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图形与背景交相呼应,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图画。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可见由方位词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对唐诗意境的营造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唐诗中的图形/背景应先从方位词入手。

3.唐诗中常见的空间方位关系

在唐诗的普及和流传过程中,唐、宋、元、明、清历代唐诗选本难以计数,其中流传最广、刊刻最多的是清朝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本文选择中华书局2004出版的清朝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9]作为文本研究。

根据牛顿的空间概念,一个几何图形包括8个空间方位:上、下、前、后、里、外、旁边和附着。这八个方位词又可分为两类:“里”、“外”和“附着”属于拓扑性质的空间方位,也就是说它们不随观察者视角的变化而变化,这些空间方位都是恒定不变的;其它六个空间方位“上”、“下”、“前”、“后”、“旁边”属投影性质的空间方位,即这五个空间方位并非恒定不变的,可随观察者视角的变化而变化[10:84-85]。其中“旁边”包括“左”、“右”、“边”、“畔”等。通过word中的替换功能进行检索,最后我们收集唐诗300首中的常用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中”的数量及用法进行分析,除了这7个主要的方位词体现意象间的图形/背景关系外,还通过其它方位词体现(见表1),以及通过动词、形容词和意象叠加体现(见表2)。

表1 唐诗中主要方位词的数量及用法

上下前后里外中间畔边

703433232720665215

词25383

词1037737620

计105754330652686

表2 其它方式体现图形/背景的数量

动词形容词意象叠加

62(个)712

经过对7个唐诗常用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中”统计分析发现,由于汉语和英语的区别,唐诗中的“上”、“下”、“前”有作动词使用,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李白);下马饮君酒(《送别》王维);可怜夜半虚前席(《贾生》李商隐)。此外这7个词在唐诗中还有作名词的用法,例如:上将拥旄西出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肯数邺下黄须儿(《老将行》王维);前月浮梁卖茶去(《琵琶行》白居易);后宫佳丽三千人(《长恨歌》白居易);镜湖三百里(《子夜吴歌四首》李白);中岁颇好道,“中岁”指中年(《终南别业》王维)等。对于这7个方位词在唐诗中作名词的用法,本文暂不作分析和讨论。

4.唐诗中图形/背景的体现方式

4.1通过拓扑空间方位体现

“里”、“外”和“附着”属于拓扑性质的空间方位,也就是说它们不随观察者视角的变化而变化(见图1)。

33

图1 拓扑空间方位体现的图形/背景

拓扑空间方位中的图形与背景关系是不对称的,其中一个物体只能用作图形,另一个物体只能用作背景。拓扑空间方位中的图形和背景的选择通常是根据Tal my的定义特征以及空间大小、突显性、复杂性、依赖性和预料性等联想特征决定的[7:315]。空间方位“里”在英语中用in或inside表示,汉语中通常用“(在)……里/中/内/间”表示,这是典型的内包关系。形状小的必须作图形,大的必须作背景,在唐诗中出现了大量的“里”,“中”,“间”,如:“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其中“白云”是背景,“隐者”是图形,这样的图形/背景的应用能突出隐者在深山白云里生活怡然自得的意境。类似的还有“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塞下曲》卢纶),“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李白)等。空间方位“外”在英语中用outside等表示,汉语介词短语中的名词通常一个为背景,另一个为图形,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张继),“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杜甫)等。有些句子虽然没有用“(在)……外”这样的结构表示,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李白);“一片降幡出石头”(《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等,其涵义我们都能领悟到:明月在天山之外,降幡在石头之外。这些句子的图形被突出的原因主要是体积或面积小,不易预料,突显程度高等,让读者很好地抓住了这些背景烘托的图形,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境。

“附着”这一拓扑空间方位在英语中用on 表示,在汉语中用“……上”,“……前”,“……后”等表示,如“头上的帽子”,“胸前的花”,“门后的钉子”等。在这种方位关系中,图形始终附着在背景上,不随观察者视角的变化而变化。图形和背景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复杂性、依赖性、动态性以及预料性等联想特征来确定的。如“游子身上衣”,“雪上空留马行处”,“清泉石上流”,首先“衣”附于“身”,“马行处”在“雪上”,“清泉”依附于“石”,因此前者均为图形,后者均为背景。其次图形较背景来说更易移动,且不易预料。

4.2通过投影空间方位体现

投影空间方位包括“上”、“下”、“前”、“后”、“旁边”,其中“旁边”包括“左”、“右”、“边”、“畔”等。投影空间会随着观察者视角的变化而变化,参照点不同,空间方位就会发生变化(见图2)。投影空间方位图形和背景的选

择往往是根据定义特征以及空间大小、熟悉程度、动态性等联想特征所决定的。

图2 投影空间方位体现的图形/背景

“上”和“下”这对投影空间方位英语用above/over和under/bel ow等表示,唐诗中用“上”,“下”表示,汉语方位词中“上”除一部分表示附着这一拓扑空间方位,大部分表示投影空间方位,如“海上生明月”,“江上月明胡雁过”,“月斜楼上五更钟”。相对于背景“海”,“江”,“楼”来说,图形“明月”,“胡雁”面积体积较小,处于运动状态或在概念上可移动,因此突显程度高。在背景的烘托下,图形更好地表达了诗的意境,“月”在以上的三句诗中是图形,但对于李白的“月下独酌”来说“月”又成了背景,因为相对于“独酌的人”这个图形来说,“月”符合了背景的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

43

如果把图形和背景进行交换成为“独酌上月”,就与整首诗所要表达的内容相违背。

“前”,“后”这对拓扑空间方位在英语中则用before/in(the)front of和after/behind等表示,在唐诗中主要由“……前”,“……后”表示,如“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以及“破山寺后禅院”这两句中背景和图形是根据定义特征确定的。因为对诗人和读者来说“魏宫”和“破山寺”都是已知的,但“蜀故妓”和“后禅院”只有诗人知道。因此诗人以“魏宫”和“破山寺”为参照点即背景来确定“蜀故妓”和“后禅院”的位置,把已知作背景,未知当图形,这符合图形和背景的定义特征。旁边包括“左”,“右”,“边”,“畔”等,在英语中可以用besides, nearby,by等表示。如“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树”和“舟”相对于“天”和“江”来说,面积或体积小,根据空间大小的联想特征来说,前两者为图形,后两者为背景,而且“舟”是运动的,或在概念上可移动,根据联想特征中的动态性,也确定“舟”为图形。

4.3通过时间关系体现

由于汉语方位词的特殊性,以上7个方位词中的“前”、“后”、“里”、“中”、“外”都可以用来表示时间,图形和背景在空间上的方位关系也可推广到时间上来。具体来说,图形是指在时间上的方位是可变换的事件,具有相对性;背景是指参考性的事件,在时间方位上相对固定,参照它可以确定图形的时间方位[7:315]。时间轴上的图形倾向于构成一个有界的封闭物,它越封闭,其作为图形的突出程度就越高,而越是无限度的时间最有可能作为背景。相对于背景来说,图形在时间上较短,背景在时间上较长[5:27]。图形与背景的区别与语言中“时间事件”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抽象出一个基本的认知原则:A.较长的、在时间上可包容的事件作为背景;B.较短的、在时间上被包容的事件作为图形。在英语中背景通常出现在从句中,图形通常出现在主句中。如He m ade a dream while he was sleeping,其中m ake a dream作为时间图形,倾向于有界,内包于时间背景“sleep”中。拿“前”,“后”这两个方位词表示时间来说,如“且乐生前一杯酒”,“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见图3)。“一杯酒”和“一相逢”相对于“生前”和“离乱后”倾向于有界的事物,内包于后者。因此前两者可以看作是时间图形,后两者则为时间背景。相类似的还有“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开元之中常引见”

等。

图3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4.4唐诗中图形/背景的其它表现方式

4.4.1通过动词体现

Langacker认为,句子成分中的主-谓-宾(补)的结构反映了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分离原则,即:主语对应图形,宾语对应背景,谓语则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11:36]。Ungerer& Sch mid[12:173]将这样的主语称之为句法图形(syntactic figure),宾语和补语称之为句法背景(syntactic gr ound)。就像“脸/花瓶幻觉”图中,由人们自己决定图形和背景,同样也是由说话人自己决定句子中的主要部分。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突显重要成分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在主语部分。如Susan rese m bles m y sister中,Susan作为突显成分被放在主语,因此被看作为句法图形, m y sister则为句法背景。唐诗中大量动词都体现了典型的图形/背景句法结构。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着意描写友人“西辞”,“孤帆远影”相对于“碧空”,“长江”相对于“天际”都是图形背景的关系,一片孤帆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尽”和“流”刻画出诗人伫立楼头不愿离去的画面,字里行间却分明流露出对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在诗人笔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在这些诗句中和动词搭配的补语或宾语大部分都表示了空间方位,这种情况又可分成三

53

种类型:

(1)汉语中通过趋向动词或具有趋向意义的

动词如“入,来,去,进,出”表现空间方位关系。与这类动词相搭配的往往是处所宾语,处所宾语可被看作是句法背景。如“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骊宫高处入青云”,“明月出天山”,“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这些诗句中的动词“出”和“入”表示了一种拓扑方位空间。

(2)一些不及物动词和处所补语搭配,也

表现出图形/背景关系。如“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首先“双翠鸟”为主语,“三珠树”为补语,“巢”为谓语。按照认知语法,“双翠鸟”为图形,“三珠树”为背景,“巢”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按照空间大小及动态性等联想特征,“双翠鸟”相对于“三珠树”来说体积较小,而且在运动或概念上可移动,因此前者被确定为

“图形”,后者为“背景”

(见图4)

。图4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同样的还有“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等。但有时在古汉语中和动词搭配的处所补语省略了介词“在”,“于”等。如“松际露微月”,“枯松倒挂倚绝壁”,这种情况也不在少数。

(3)根据Langacker 的能量转换概念,一些

及物动词和宾语搭配体现的是一种行为链,是一种能量的转移或消耗[11]。如“北风卷地白草折”,“北风”发出动作“折”,是能量的发出者,是句子中最突出的部分,因此被赋予句法图形的地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研究了唐诗后发现了在听觉方面体现图形/背景关系的诗句,如:“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破山寺后禅

院》常建),用钟磬声为背景,突出了环境的安静,更是作者的点睛之作。相似的还有“空山不

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王维)。4.4.2通过形容词体现

唐诗讲求韵律与意境,精练和美感,有时一句诗中并未出现方位词或动词,而是通过形容词体现图形/背景。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这些句子图形/背景理论的确定主要是根据联想特征。人们除了领悟到诗句隐含的方位关系,形容词的使用描绘了图形的形状和状态等,可谓涵义丰富,令人回味无穷。像李商隐的《嫦娥》中前两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整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深”字体现了“烛影”和“云母屏风”的图形/背景关系,也刻画了主人公的孤清凄冷的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情绪。通过这种方式体现的图形/背景对烘托诗的整体意境增色不少。

4.4.3通过意象叠加方式体现

通过意象叠加方式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主要是根据联想特征中空间大小、突显性、依赖性决定。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

笠翁,独钓寒江雪。”“蓑笠翁”相对于“孤舟”来说是图形,而“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全诗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作者又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这样的画面营造了幽冷孤寒的意境,作者描绘了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意境。古诗词讲究的是一种含蓄、内敛的美,有时无声胜有声,不需要多加说明,只通过意象的叠加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相似的还有“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等。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后两种方式是汉语尤其是古诗词中才出现的。

6

3

结论

图形/背景原则最先由心理学家用来研究知觉及描写空间组织,后由认知语言学家用来研究语言组织结构,认知诗学则用以解读文学作品。唐诗中的意境之所以形象生动,就在于它实际上是一种时空结合体。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图形/背景的基本思想出发,论述图形/背景的一些基本特征,探讨了空间方位突显图形/背景的几种方式———即通过拓扑空间方位、投影空间方位以及动词、形容词和意象叠加诸多方式体现,以及它们对唐诗意境营造的作用。为读者对古诗词意境和氛围的理解和感知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Tsur,R.A s pects of cognitive poetics[A].E.Se mino

and J.Cul peper.Cognitive S tylistics;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Text Analysis[C].Amsterda m/

Philadel p lia:John Benja mins Publishing Co mpany,

2002.279-318.

[2] St ock well,P.Cognitive Poetics:Introduction[M].

London/NY:Routledge,2002.

[3] 封宗信.论文学语篇理解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J].清华大学学报,2002,增(1):22-28. [4] 刘立华,刘世生.语言?认知?诗学———《认知

诗学实践》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

(1):73-77.

[5] 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

语,2003,(4):24-31.

[6] 梁丽,赵静.图形/背景理论在句法分析中的

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116-119.

[7] Tal m y L.To w ards a Cognitive Se m antics,V ol I

[M].London:Addis on W esley Long man

L i m ited,1996.

[8] 薛富兴.东方神韵—意境论[M].北京:人民

文学出版社,2000:31.

[9]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0]文旭,匡芳涛.语言空间系统的认知阐释[J].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81-86. [11]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 ar,V olⅡ,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12]Ungerer,F&H.J.Sch m id.A 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 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收稿日期:2008-02-10

作者简介:梁 丽(1966-),女,四川人,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认

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

陈 蕊(1982-),女,福建人,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翻译本质及译学方法专题研讨会”会议通知

一、会议主办单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

二、会议时间、地点与人数:2008年12月;哈尔滨;40人左右。

三、会议议题:1)翻译本质多角思考;2)译学研究方法论。

四、论文提交事宜:有意者请于2008年9月1日前提交1000字的论文提要,另附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10月1日前经会议组委会审定后发出正式会议通知,与会时请交纸质版论文2份,并自带全文电子文稿及PPT演示稿。

五、联系方式:0451-********,薛静,黄忠廉;eyjd@https://www.sodocs.net/doc/b55453520.html,,zlhuang1604@https://www.sodocs.net/doc/b55453520.html,,通信地址: 150080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黑龙江大学163信箱;主办方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b55453520.html,。

7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