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某某某市冷热联供配套管网工程项目环保局修改稿

某某某市冷热联供配套管网工程项目环保局修改稿

某某某市冷热联供配套管网工程项目环保局修改稿
某某某市冷热联供配套管网工程项目环保局修改稿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某某某市冷热联供配套管网工程

建设单位某某某市热力公司

企业负责人某某某联系人某某某通讯地址某某某市柏孜克里克路实验中学北侧

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某某某市

立项审批

部门

--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

及代码

E4852管道工程建筑

占地面积(平方米) 8334.724

绿化面积

(平方米)

3457.068

总投资(万元) 66252.72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41

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比例

0.06%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运营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项目背景

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度的加快,某某某市人口在不断地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就突出,各类的新建建筑面积在不断增加,工业经济实力飞速壮大,能源需求日益加大,而某某某市的供热建设已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带来了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很多问题。

在某某某煤炭富集区建设2×350MW机组,可将某某某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并促进当地煤炭工业的发展,同时对促进当地工农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某某某市热力公司建设某某某市冷热联供配套管网工程项目,是采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代替现有分散供热和区域集中供热符合国家有关的产业和能源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某某某市热力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某某某市冷热联供配套管网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受托后,我单位即对建设区域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踏勘,收集了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编制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作为本项目环保工作及主管部门环境管理的依据。

2项目基本情况

2.1 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

项目名称:某某某市冷热联供配套管网工程

建设单位:某某某市热力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某某某市

工程总投资:项目总投资66252.72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

建设地位:本项目位于某某某市,新建一座计量站,建于热电厂内,中心坐标为N42°52′38″,E89°09′57″;新建两座隔压站,1号隔压站建于东环路与绿洲中路交界口东南侧,中心坐标为N42°56′58.46″,E89°11′38.72″;2号隔压站建于交河区东侧;新建换热站34座,改造现有换热站25座;延伸管线37275m×2,其中供热一级管网9790m×2,供热二级管网9790m×2,供热三级管网17695×2,可扩大供热面积779.4万m2,可扩大制冷面积122.97万m2,一级供热管网主干线的路由华电某某某热电厂厂区西围墙引出后向北延伸至南环路后向东铺设至东环路,沿东环路向北延伸至绿洲中路。1号隔压站设置在东环路与绿洲路交界口东南侧标高为35m。隔压站分为老城区、文化产业园、2号隔压站供热系统和示范区供热系统;两路供热管网一路管网沿东环路向北供至老城区、文化产业园、2号隔压站。另一路管网沿东环路敷设至火焰中路,送至各换热站。详见平面布置示意图及现场勘查图。

2.2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

表1 建设内容

序号项目指标单位备注

1 换热站227.58 m2共新建换热站34座,总建筑面积为227.58m2,主体一层,框架结构

2 1号隔压站1182.44 m2主体一层;框架结构

3 2号隔压站770.4

4 m2主体一层;框架结构

4 值班室41.3

5 m2共2座,主体一层;砖混结构

5 车库133.12 m2共2座,主体一层;砖混结构

6 监控中心366.40 m2主体一层;框架结构

7 计量间215 m2主体一层;框架结构

2.3 供热热源

某某某市现有一座华电某某某热电厂,热水经厂外热网回至热网首站,经计量站温度调控后经管网输送,供热管道均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

2.4 工程所用材料

本工程主要材料见表1。

表1 隔压站工程主要设备

编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 板式换热器M1.2型F=800m2台 4 互为备用

2 板式换热器M1.2型F=300m2台

3 互为备用

3

老城区循环泵

Q=2400m3/h,

h=21mH2O,N=185kW

台 3 两用一备

4

老城区补水泵Q=97m3/h,h=55mH2O,

N=37kW

台 2 一用一备

5

文化产业园区循环泵

Q=1000m3/h,

h=21mH2O,N=21kW

台 2 一用一备

6

文化产业园区补水泵Q=20m3/h,h=105mH2O,

N=18.5kW

台 2 一用一备

7

首站补水泵Q=100m3/h,h=26mH2O,

N=11kW

台 2 一用一备表2 换热站工程主要设备

编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HDC-150(5.15kW)台44

2 板式换热器BRO.8-60-1.6 60M2台88

3 采暖循环水泵DFW125-160/2/22 台132

4 补水泵DFW40-160A/2/1.

5 台88

5 自控式软水器FN-8 G=8m3/h

P=0.3~0.4Mpa

台44

6 软水箱V=8m3台44

7 除污器DN250 PN1.6 台44

8 除污器DN300 PN1.0 台44

9 超声波热量表DN250 台44

表3 管网工程主要设备

编号名称规格

材料

设计压力

(MPa)

数量

1 预制直埋保温管Ф1020×18/Ф1408×14m Q235-B 2.5 9790×2

2 预制直埋保温管Ф1020×18/Ф1370×14 m Q235-B 2.5 9790×2

3 预制直埋保温管Ф820×10/Ф960×1

4 m Q235-B 1.6 2979×2

4 预制直埋保温管Ф720×9/Ф850×12 m Q235-B 1.6 1689×2

5 预制直埋保温管Ф630×8/Ф760×11 m Q235-B 1.

6 5896×2

6 预制直埋保温管Ф1020×16/Ф1155×14 m Q235-B 1.6 1664×2

7 预制直埋保温管Ф426×7/Ф550×8.8 m Q235-B 1.6 504×2

8 预制直埋保温管Ф377×7/Ф500×7.8 m Q235-B 1.6 571×2

9 预制直埋保温管Ф273×6/Ф365×6.6 m Q235-B 1.6 4444×2

3管网

3.1管网布置原则

城市管网的布置应遵循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按如下原则进行布置:

1.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考虑热负荷分布,热源位置,与各类地上、地下管道及构筑物、园林绿地的关系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干线尽量争取穿过热负荷中心,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同时,尽量缩短管线长度。

3.管网沿道路敷设,以利于施工和今后的运行修护。

4.官网应尽量布置在拆迁量小的位置上,以便节约工程投资。

5.尽量沿平坦地形敷设,减少高差起伏。

3.2供热半径

近期供热范围内一级热网最大供热半径为8.274km;二级网的最大供热半径

5.47km;三级管网最大供热半径为5.26km。

3.3管网的路由及走向

一级供热管网主干线的路由华电某某某热电厂厂区西围墙引出后向北延伸至南环路后向东铺设至东环路,沿东环路向北延伸至绿洲中路。1号隔压站设置在东环路与绿洲路交界口东南侧标高为35m。隔压站分为老城区、文化产业园、2号隔压站供热系统和示范区供热系统;两路供热管网一路管网沿东环路向北供至老城区、文化产业园、2号隔压站。另一路管网沿东环路敷设至火焰中路,送至各换热站。

3.4管网敷设方式

无补偿直埋敷设管网的主、支管上一般不设置伸缩器,因而减少了大量的检查井和伸缩器井,运行事故率较低,方便事故率较低,方便运行管理。

根据某某某市供热范围内的地形调查,并考虑管网运行的安全性,本项目管网以直埋敷设为主,局部穿越重要道路交叉路口及不宜开挖施工路段(如穿越河滩快速路、铁路等)可采用特殊处理。

3.5管网选材

DN≥250管道采用高频螺旋电焊钢管,材质为Q235B;本项目中一级热网均属于压力管道,管道级别为GB2,受特种设备监察部门监管。管道设计压力为:首站至隔压站为2.5MPa,1号隔压站至2号隔压站系统为2.5MPa,1号隔压站至示范区各换热站系统为1.6MPa,2号隔压站至交河区各换热站为1.6MPa。

4换热站

4.1换热站的设置原则

1.控制每个小区换热站的供热区域,使其供热半径不致太大以保证经济运行,供热半径以800m左右较为经济合理,对于新建的居民区,换热站最大规模以供热范围不超过本街区为限;对已有采暖系统的小区,在减少原有采暖系统改造工程量的前提下,宜减少换热站的个数。

2.控制每个小区换热站所带的热负荷量不致太大或太小,以不超过20万m2的经济供热规模范围内。

3.充分利用现有换热站、一级管网,以避免重复投资。

4.采用无人值守换热站。

5.小区换热站二级管网供热设计供回水温度为85℃/60℃,供冷时设计温度为12℃/7℃。

4.2换热站给水及消防

换热站给水接自换热站附近的市政给水管道,接管管径为DN70.换热站电气间及控制室分别设手提灭火器。

4.3换热站排水

换热站排水主要为水处理设备的反冲洗排水及冲洗地面排水等,其排水管道就近排至市政污水管道中。

5 项目定员及工作制度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内容,本项目隔压站采用有人值守,换热站、管网及计量站采用巡检方式运行,需要增加54个工作人员,工作制度365天,每班工作8小时,实行四班三运转制。

表4 劳动定员表

序号岗位名称定员备注

1 隔压站管理员 2

2 隔压站值班24 四班三运转

3 换热站巡检16 四班三运转

4 热网巡检12 二班制

6公共配套设施

6.1给排水

该工程建成后换热站、管网及计量站采用巡检方式运行,只有隔压站采用有人值守,员工人数为26人,不在隔压站住宿,洗浴,日用水量参照新政办发[2007]105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生活用水定额》中办公及写字间内人员日用水量按20L/d·人计,年用水量为189.8m3/a。

项目排水主要为生活废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排水为151.84m3/a,排入市政下水管网,最终排入某某某市污水处理厂。

6.2供电

1.隔压站供电负荷为三级负荷供电,根据工艺流程及用电负荷的分布在配电室内设置一台630kV A干式变压器,由附近电网引来路10kV电源为其提供电源。

2.新建换热站、计量站用电设备均为低压电源供电,供电负荷均为三级负荷供电,电源引自附近现有配电室低压配电柜。

3.改造换热站新增HDC溴化锂机组为低压供电,供电负荷均为三级负荷供电,电源引自换热站现有配电室低压配电柜备用回路。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由华电某某某热电厂厂区西围墙引出后向北延伸至南环路后向东铺设至东

环路,沿东环路向北延伸至绿洲中路,隔压站设置在东环路与绿洲中路交界口东南侧标高为35m。两路供热管网一路管网沿东环路向北供至老城区、文化产业园、2号隔压站。另一路管网沿东环路敷设至火焰中路,送至各换热站。无原有污染源。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地理位置

某某某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在N41°12′~43°40′,E87°16′~91°55′之间,东临哈密,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和硕、尉犁、若羌县毗连,北隔天山与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吉木萨尔、木垒县相接。地区南北宽约240km,东西长约300km,土地总面积69713km2(低于海平面的面积为2085km2),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4.2%。全地区辖某某某市、某某某市、托克逊县两县一市。

某某某市是某某某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是某某某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地处天山中东部主峰博格达山南麓,某某某盆地中心。东西宽90km,南北长262km,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地理坐标;东经88°51′~89°54′,北纬42°20′~43°35′。土地总面积15700万km2。东临哈密,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和硕、尉犁、若羌县毗连,北隔天山与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吉木萨尔、木垒县相接。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183km。

本项目位于某某某市,计量站建于华电某某某热电厂,中心坐标为N42°52′38″,E89°09′57″;管网由华电某某某热电厂厂区西围墙引出后向北延伸至南环路后向东铺设至东环路,沿东环路向北延伸至绿洲中路,隔压站设置在东环路与绿洲中路交界口东南侧标高为35m。两路供热管网一路管网沿东环路向北供至老城区、文化产业园、2号隔压站。另一路管网沿东环路敷设至火焰中路,送至各换热站。详见项目地理位置图,区域位置图、项目卫星图。

2 地形地貌

某某某市山地面积占23%,平原面积占77%,戈壁面积占60%。某某某的自然环境十分特殊,是全国地势最低、气候最热的地方。根据地质考察,这里原是一个内海,后经造山运动才变为陆地。整个盆地大体是北高南低。北部博格达峰拔海约5000米,山顶终年积雪,是盆地的主要水源。火焰山横亘中央,把全市分成山北、山南两部分。艾丁湖位于南部,低于海平面154米,是全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市城海拔为34米。土壤以砂壤和黄色粘土为主,属微碱性,有机质少。

本项目所在地地形平坦。

3 水资源

某某某市水资源由天山水系各河流径流量、天山泉水、河道潜流量及山前侧渗四部分组成。由于山区冰川相对较少,冰雪融水在地表水资源补给中只占10%,而山区降水占90%。

某某某市共有5条较大河沟,从西向东依次为大河沿河、塔尔朗河、煤窑沟河、黑沟河、恰勒坎沟河。五条河沟均发源于北部天山山脉东部博格达峰南侧,均属天山南坡山溪性小河。五河集水面积1949km2,某某某市五河流域面积为15283km2。各河平均年径流量2.9568亿m3。

某某某市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由降水入渗补给量、山前侧向补给量构成。某某某市境内地下水天然补给量0.7052亿m3。

某某某市水资源总量3.662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2.9568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80.7%,地下水资源总量为0.7052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19.3%。

4 气候特征

某某某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降雨稀少且大风频繁,故有“火洲”、“风库”之称。这里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左右,比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多1000小时左右,太阳年辐射量139.5-150.4千卡/平方厘米,比同纬度的华北、东北地区多15-20千卡/平方厘米,仅次于青藏高原。全年平均气温13.9℃,高于35℃的炎热日在100天以上。夏季极端高气温为49.6℃,地表温度多在70℃以上,有过82.3℃的纪录。当地素有“沙窝里烤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之说。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8.7℃,日温差和年温差均大,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5300℃以上,无霜期长期达210天左右。由于气候炎热干燥,这里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6.4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000毫米以上。

5工程地质

项目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冲洪积物组成,自上而下大致可分两层:

(1)卵石(Q4al+pl):稍密,干燥~稍湿,无胶结,颗粒级配较好,层厚0.7~1.2m,场区内均有分布。地基土承载力推荐值fak=350Kpa,工程性能较好。(该层表面局部分布有20~40cm 的粉土层或粉土夹卵石层,松散,工程性能很差)。

(2)圆砾(Q4al+pl):稍密-中密,无胶结,颗粒级配较好,层厚大于1.7~3.8m,场区内均有分布。地基土承载力推荐值fak=450Kpa,工程性能较好。(该层局部加有

20~40cm厚的卵石层)。

6 矿产资源

某某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68种矿产,占全疆已发现矿种(138种)的49.3%,占全国已发现矿种(171种)的39.8%,其中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18种、非金属矿产40种、水气矿产3种。发现矿产地400余处,规模以上矿产146处,其中特大型矿床6处,大型矿床13处,中型矿床47处,小型矿床80处。煤炭、石油、天然气、黄金、铁、铜、芒硝、花岗岩、钾硝石、钠硝石、膨润土等矿产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其中:煤炭预测储量5651亿吨,沙尔湖和艾丁湖均属预测储量在1000亿吨以上的特大型整装煤田;石油总资源量为15.75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650亿立方米;铁矿探明储量3.5亿吨,居全疆前列,保有储量2.25亿吨;钾(钠)硝石探明储量2.2亿吨,为世界第一大钾(钠)硝石资源地;花岗岩储量大、成色好,保有储量817.94万立方米,“鄯善红”已成为全国名牌产品;蒙皂石矿是我国唯一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矿床;膨润土储量居全疆第二位,且为我国为数不多的钠基膨润土。

本项目无压覆重要矿产资源。

7 土壤、生态植被

某某某地区森林面积133.1万亩,占辖区总面积0.23%。林地中山区有成片林,主要分布在某某某市和鄯善县海拔2000m以上的山坡。全地区山区天然林资源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30万km2,树种以云杉、落叶松、胡杨为主。

某某某地区林业用地总面积2347383亩,森林覆盖率为1.92%。其中:天然林面积1618177亩,覆盖率1.55%;人工林面积:385570亩,覆盖率0.37%;林地面积2003747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5.36%;灌木林面积134453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7.3%,育苗基地1000亩。

本项目区评价范围内无名胜古迹、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等,亦无保护类野生动植物。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 行政区划及人口

某某某-维吾尔语意为“富庶丰饶的地方”。古称“高昌”、“西洲”、“火洲”,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名胜古迹众多,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华夏灿烂文明进程的活化石,西域丝路精妙绝伦的博物馆,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欢乐园。某某某市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四五”普法先进县市、自治区文明城市、自治区抗震安居先进县市。

某某某市辖3个街道、2个镇、7个乡,共有25个社区、56个行政村。还有2场:红柳河园艺场、原种场。境内有兵团二二一团。全市面积15738 km2,根据《某某某地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末全地区总人口64.3万人。其中:市镇人口为24.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37.9%;乡村人口39.9万人。男性人口32.5万人,女性31.8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2.1:100。全年出生人口1.5万人,出生率23.4‰;死亡人口0.3万人,死亡率4.2‰,自然增长率19.2‰。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50.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78.0%,其中:维吾尔族人口46.1万人,占比71.7%;汉族人口14.15万人,占比22.0%;回族人口3.8万人,占比6.0%。农业人口46.1万人,非农业人口18.2万人。

2 经济概况

2.1综合

根据《某某某地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13年某某某地区生产总值(GDP)267.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地方属生产总值186.4亿元,比上年增长7.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8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165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62.4亿元,增长10.2%。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13.9:63.4:22.7调整为14.9:61.7:23.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42137元,比上年增长7.6%。按当年平均汇率折合6911美元。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9%。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9%,其中生产资

料价格下降4%,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8%,其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4.1%,农副产品类上涨2.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36.9人,比上年末增加10855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2万人,第二产业5.4万人,第三产业9.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564人,全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3%,比上年末降低0.36个百分点。

2.2农业

某某某地区2013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3.5万亩,比上年增长3.1%。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0.1万亩,比上年增长6.9%;棉花种植面积31.8万亩,下降5.9%;蔬菜种植面积9.1万亩,下降6.1%;葡萄种植面积46.8万亩,增长2.8%;瓜类种植面积16.34

万亩,增长25.47%;孜然种植面积8.2万亩,增长20.1%。

全年粮食产量3.5万吨,比上年增长27.8%;棉花产量3万吨,增长0.3%;蔬菜产量23.9万吨,下降8.3%;瓜果类产量30.6万吨,增长23.9%;孜然产量0.5万吨,下降25.3%。园林水果91.1万吨,增长5.1,其中葡萄产量86.9万吨,增长4.1%;年末牲畜存栏头数97.6万头(只),比上年末增长1.2%。全年肉类总产量4.1万吨,增长0.6%。其中:牛肉产量1万吨,下降1.9%;羊肉产量2.6万吨,下降1.9%。奶类产量2.3万吨,增长0.9%;禽蛋产量2332吨,下降2.7%。水产品产量408吨,增长2.0%。

全年原木采伐量2096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4.6%。

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8.2万亩,比上年增长13.5%,节水灌溉面积73.1万亩。

年末全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52.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9%。有大中型拖拉机2541台,增长7.6%;小型拖拉机8471台,下降11.9%。

2.3工业与建筑业

全年地区全部工业增加值139.4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地方属工业增加值67亿元,增长4.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7.4%,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8.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7.6%,酒、饮料制造业下降0.4%,纺织业下降17.6%。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5.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3.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9.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50.5%,石油加工、炼焦业下降8.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9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地方属企业实现利润15.7亿元,下降3.4%。

全年法人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7.8万平方米,下降20.5%。

2.4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4.1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其中:地方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9.4亿元,增长3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亿元,比上年下降33.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01.1亿元,增长35.0%,均为工业投资项目;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1.4亿元,增长28.6%。

2.5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5亿元,增长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8亿元,增长14.3%。按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额10亿元,增长13.4%;零售业零售额18.7亿元,增长9.8%;住宿业零售额0.3亿元,下降12.8%;餐饮业零售额3.3亿元,增长12.7%。

2.6交通

全年道路交通运输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1014万吨,比上年增长8.9%;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75237万吨公里,增长9.5%;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1408万人,增长8.7%;完成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89036万人公里,增长8.9%。

年末全地区机动车保有量11.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增长5.1%。其中:汽车保有量5.9万辆,增长10.4%。各类车辆中,个人汽车保有量3.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增长13.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电信通讯业务收入4.3亿元,增长8.4%。固定电话年末用户14.7万户,下降9.6%。其中:城市电话用户6.7万户,下降5.6%;农村电话用户6.5万户,下降7.8%。移动电话年末用户57.4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7万户,增长3.1%。年末全地区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72.1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22.8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9.4部/百人。年末全地区互联网用户6.7万户。

2.7财政、金融、保险业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5亿元,增长20.6%。其中:税收收入20.9亿元,增长8.6%。分税种看:增值税收入4.2亿元,下降5.1%;营业税收入6.7亿元,增长5.7%;企业所得税收入2.4亿元,增长4.5%;个人所得税收入1亿元,增长5.4;资源税收入1.9亿元,下降0.5%。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次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由某某某地区环境监测站提供。数据监测时间:2015年1月20日~26日,监测地点设在某某某市的上风向以及冷热电多联项目区 的下风向。

1.1监测时间、点位及监测项目 监测时间:2015年1月20日-1月26日

监测点位:某某某市的上风向以及冷热电多联项目区的下风向。 监测项目:SO 2、NO 2、PM 10。 监测单位:某某某地区环境监测站 1.2 现状评价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及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1号文“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的通知”标准进行,具体数值见表5。

表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污染物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mg/m 3

)

标准来源

SO 2

日平均 0.15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环发[2000]1号文修

改二级标准

1小时平均 0.50 年平均 0.06 NO 2 日平均 0.12 1小时平均 0.24 年平均 0.08 PM 10

日平均 0.15 年平均

0.10

1.3监测结果

项目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6。

表6 监测结果统计表

采样日期 地点 SO 2 NO 2 TSP 2015.1.20 某某某市 上风向

0.032 0.039 0.126 2015.1.21 0.023 0.029 0.137 2015.1.22

0.033

0.039 0.159

2015.1.23 0.040 0.046 0.163 2015.1.24 0.044 0.049 0.150 2015.1.25 0.0560.0490.155 2015.1.26 0.0520.0540.161日均值范围0.023~0.056 0.029~0.054 0.126~0.163 最大值占标率37.33% 45% 108.67% 最大超标倍数/ / 0.087

2015.1.20

冷热电多联项

目区下风向0.021 0.055 0.179

2015.1.21 0.022 0.036 0.154

2015.1.22 0.017 0.040 0.130

2015.1.23 0.013 0.024 0.187

2015.1.24 0.017 0.015 0.210

2015.1.25 0.017 0.043 0.224

2015.1.26 0.017 0.042 0.198日均值范围0.013~0.022 0.015~0.055 0.130~0.224

最大值占标率14.67% 45.83% 149.33%

最大超标倍数/ / 0.49

1.4评价结果

从表5-表6可知:某某某市上风向PM10日均浓度范围分别为0.126~0.163mg/m3,最大超标倍数0.087倍;SO2日均浓度范围分别为0.023~0.056mg/m3,各监测点均未超过评价标准限值;NO2日均浓度范围分别为0.029~0.054mg/m3,各监测点均未超过评价标准限值。

冷热电多联项目区下风向PM10日均浓度范围分别为0.130~0.224mg/m3,最大超标倍数0.49倍;SO2日均浓度范围分别为0.013~0.022mg/m3,各监测点均未超过评价标准限值;NO2日均浓度范围分别为0.015~0.055mg/m3,各监测点均未超过评价标准限值。

评价项目区环境空气中SO2、NO2污染物浓度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含修改单)要求,PM10污染物浓度值超标。项目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TSP、PM10超标,与当地风沙天气有关。

2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1监测布点

项目位于某某某市,本次地下水环境质量数据引用某某某地区环境监测站对西门村办公室水井地下水的常规水质监测数据,监测单位为某某某地区环境监测站,监测时间为2015年1月26日。

2.2 评价标准

其地下水环境现状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2.3 评价方法

(1)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其具体公式如下:

Si= Ci/ Csi

式中:Si---i 种水污染物的标准指数; Ci---i 种水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l ; Csi---i 种水污染物的地面水水质标准,mg/l 。 (2)pH 值评价方法

对于以评价标准为区间值的水质参数(如pH 为6.5-8.5)时,其单项指数式为:

pHj≤7.0时,

sd j j PH PH PH S --=

0.70.7, pHj >7.0时,

0.70.7,--=

su j j PH PH PH S

式中:SpH ,j ——pH 标准指数; pHj ——j 点实测pH 值;

pHsd ——标准中pH 的下限值(6.5); pHsu ——标准中pH 的上限值(8.5)。

按所列公式,对现状监测的地下水的水质进行现状评价。各污染物的监测值和单因子标准指数分别列于表7。

表7 地下水水质监测及评价结果

序号 项目 Ⅲ类质量标准值mg/L (pH

值 除外)

监测值mg/L (pH 值 除外)

标准指数 1 pH 6.5~8.5 8.2 0.8 2 总硬度 ≤450 163 0.36 3 硫酸盐 ≤250 89.6 0.36 4 氨氮 ≤0.2 <0.025 0.125 5 高猛酸盐指数 ≤3.0 0.44 0.147 6 氯化物 ≤250 23.6 0.094 7 挥发酚 ≤0.002 <0.001 0.5 8 硝酸盐氮 20 1.09 0.0545 9 亚硝酸盐氮 ≤0.02 <0.003 0.15 10 氰化物 ≤0.05 <0.004 0.08 11

氟化物

≤1.0

0.26

0.26

12 铅≤0.05<0.001 0.02

13 镉≤0.01<0.0001 0.01

14 铜≤1.0<0.05 0.05

15 砷(ug/L)≤0.050.0017 0.034

16 汞≤0.0010.00001 0.01

17 锌≤1.0<0.03 0.03

18 铁≤0.3 <0.03 0.1

19 锰≤0.1 <0.05 0.5

20 六价铬≤0.05<0.004 0.08

21 矿化度-- 352 --

从表7中可知:评价区域地下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项目区地下水水质较好。

3 声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3.1 项目区声环境概况

项目的人群活动产生的社会噪声和车辆流动产生的交通噪声是影响项目区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源。

3.2 项目区声环境现状评价

根据项目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及2类标准,结合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各水厂声环境进行监测。监测方法采用AWA6228型噪声统计分析仪器,测量时传声器距地面1.2m,传声器戴风罩。

监测时间为2015年1月26日,昼间和夜间分别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见表8。

3.3评价方法

以昼、夜间环境噪声源正常工作时段的Leq作为评价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或室内)环境噪声水平,是否符合所处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的依据。

表8 各监测点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表

测点功能区划分监测值(昼间)

标准值

(昼间)

监测值

(夜间)

标准值

(夜间)

某某某市第二

中学1类64.3 55 58.8 45 1类57.4 55 52.5 45

1类52.5 55 48.2 45

1类58.9 55 51.3 45

某某某市第五

1类57.1 55 50.2 45 中学

老城东门村农

2类55.5 60 51.3 50 民小区

监测结果和评价结果表明,各监测点昼间及夜间噪声值均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1类及2类标准值的要求,主要由于监测点均位于城市道路旁车流量较大且人流量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