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CNAS-CL03《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

CNAS-CL03《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

CNAS-CL03《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
CNAS-CL03《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

CNAS-CL03

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

(征求意见稿) Accreditation Criteria for Proficiency Testing Providers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二O一O年X月

目录

前言 (4)

ISO引言 (5)

1范围 (6)

2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术语和定义 (6)

3.1指定值 assigned value (6)

3.2协调者 coordinator (6)

3.3客户 customer (6)

3.4实验室间比对 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 (6)

3.5离群值 outlier (7)

3.6参加者 participant (7)

3.7能力验证 proficiency testing (7)

3.8能力验证物品 proficiency testing item (8)

3.9能力验证提供者proficiency testing provider (8)

3.10能力验证轮次 proficiency testing round (8)

3.11能力验证计划proficiency testing scheme (8)

3.12稳健统计方法 robust statistical method (8)

3.13能力评定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for proficiency assessment (8)

3.14分包方subcontractor (8)

3.15计量溯源性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9)

3.16测量不确定度measurement uncertainty (9)

4 技术要求 (10)

4.1 总则 (10)

4.2 人员 (10)

4.3 设备、设施和环境 (11)

4.4 能力验证计划的设计 (12)

4.5 方法或程序的选择 (17)

4.6 能力验证计划的运作 (17)

4.7 数据分析和能力验证计划结果的评价 (19)

4.8 报告 (20)

4.9 与参加者的沟通 (21)

4.10 保密 (22)

5管理要求 (22)

5.1 组织 (22)

5.2管理体系 (23)

5.3文件控制 (24)

5.4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25)

5.5分包服务 (26)

5.6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27)

5.7服务客户 (27)

5.8投诉和申诉 (27)

5.9 不符合工作的控制 (27)

5.10 改进 (28)

5.11纠正措施 (28)

5.12预防措施 (29)

5.13记录的控制 (29)

5.14 内部审核 (30)

5.15 管理评审 (31)

附录A(资料性附录) (32)

能力验证计划的类型 (32)

A.1 总则 (32)

A.2顺序参加的计划 (32)

A.3 同步参加的计划 (33)

A.4 外部质量评价(EQA)计划 (35)

附录B (37)

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 (37)

B.1 总则 (37)

B.2指定值及其不确定度的确定 (38)

B.3 能力统计量的计算 (39)

B.4 能力评估 (43)

B.5能力验证物品均匀性和稳定性 (44)

附录C(资料性附录) (46)

能力验证的选择和利用 (46)

C.1 总则 (46)

C.2 能力验证计划的选择 (46)

C.3 参加能力验证计划的政策 (47)

C.4 参加者对能力验证的利用 (47)

C.5 利益相关方对结果的利用 (48)

C.6 监管机构对能力验证的利用 (49)

前言

本准则是CNAS对能力验证提供者能力进行认可的基本依据,也为能力验证各利益相关方提供协调一致的基础。

本准则等同采用ISO/IEC 17043:2010“Conformity assessment -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proficiency testing”,取代CNAS-CL03:《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认可准则》。

本准则的附录是信息性资料,不是要求,旨在帮助理解和实施本准则。对于能力验证样品制备和结果评价活动,除本准则外,CNAS还制定了CNAS-GL02《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和CNAS-GL03《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供能力验证提供者参考。

ISO引言

实验室间比对广泛地用于诸多目的,其应用在国际上日益增长,实验室间比对的代表性目的有:

a)评估实验室对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

b)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例如,可能与不适当的检测或测量程

序、人员培训和管理的有效性,以及设备校准等有关的问题;

c)建立检测或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

d)增强实验室客户的信心;

e)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f)根据比对的结果,帮助参加实验室提高能力;

g)确认申报的不确定度;

h)评估某种方法的性能特征——通常称为协作试验;

i)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赋值及评定其在特定检测或测量程序中使用的适用

性;

j)代表国际计量局(BIPM)及其相关的地区计量组织,通过关键比对和辅助比对,支持国家计量院间的测量等效性声明。

能力验证包含了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能力,如a)至g)所列,但能力验证通常不从事h)、i)和j)活动,因为在这些比对中实验室的能力已被设定,但这些应用可以为实验室的能力提供独立的证明。因此,本准则的要求也可用于h)、i)和j)中的许多技术策划和运作。

对实验室能力的持续信任,不仅对实验室及其客户至关重要,而且对其他利益相关方也极其重要。这些相关方包括例如管理部门、实验室认可机构,以及其他对实验室持有特定要求的组织。ISO/IEC 17011(被我国等同采用为GB/T27011)要求认可机构考虑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的情况及结果。其他的合格评定活动,诸如检查或产品认证,对能力验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适当时,本准则中的大部分要求也适用于上述领域,尤其是在管理、策划和设计、人员、质量的保证、保密性和其他方面。

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

1范围

本准则规定了能力验证提供者所需能力和建立、运作能力验证计划的通用要求。这些要求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能力验证计划,并可作为某个特殊应用领域特定技术要求的基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引用文件对本准则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对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只采用所引用的版本;对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采用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

GB/T 27000-2006,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ISO/IEC 17000:2004,IDT)ISO/IEC Guide 99:2007,International Vocabulary of metrology——Basic and general concepts and associated terms(VIM)

3术语和定义

GB/T 27000-2006、ISO/IEC Guide 99:2007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准则,此外,本准则还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指定值 assigned value

对能力验证物品的特定性质赋予的值。

3.2协调者 coordinator

负责组织和管理能力验证计划运作中所有活动的一人或多人。

3.3客户 customer

通过合同性协议获得能力验证计划的组织或个人。

3.4实验室间比对 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

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3.5离群值 outlier

一组数据中被认为与该组其他数据不一致的观测值。

注:离群值可能来源于不同的总体,或由于不正确的记录或其他粗大误差的结果。

3.6参加者 participant

接受能力验证物品并提交结果以供能力验证提供者评价的实验室、组织或个人。注:在某些情况下,参加者可以是检查机构。

3.7能力验证 proficiency testing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

注1:在本标准中,术语“能力验证”具有极为广泛的含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

a)定量计划 quantitative scheme

该类计划是确定能力验证物品的一个或多个被测量的量。

b)定性计划 qualitative scheme

该类计划是对能力验证物品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鉴别或描述。

c)顺序计划 sequential scheme

该类计划是将检测或测量的一个或多个能力验证物品按顺序分发,并按期返回能力验证提供者。

d)同步计划 simultaneous scheme

该类计划中,分发能力验证物品,在规定期限内同时进行检测或测量。

e)单次计划 single occasion exercise

该类计划中,为单个需求提供能力验证物品。

f)连续计划 continuous scheme

该类计划中,按规定间隔提供能力验证物品。

g)抽样 sampling

该类计划中,为后续的分析抽取样品。

h)数据转换和解释 data trans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该类计划中,提供成组的数据或其他信息,要求对信息进行处理以给出解释(或其他结论)。

注2:在医学领域的某些能力验证提供者,利用术语“外部质量评价(EQA)”表示它们的能力验证计划和/或更广义的计划(见附录A)。但本准则中的要求只包含那些符合能力验证定义的EQA活动。

3.8能力验证物品 proficiency testing item

用于能力验证的样品、产品、人工制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设备部件、测量标准、数据组或其他信息。

3.9能力验证提供者proficiency testing provider

对能力验证计划建立和运作中所有任务承担责任的组织。

3.10能力验证轮次 proficiency testing round

向参加者发放能力验证物品、评价和报告结果的单个完整流程。

3.11能力验证计划proficiency testing scheme

在检测、测量、校准或检查的某个特定领域,设计和运作一个或多个轮次的能力验证。

注:一项能力验证计划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特定类型的检测、校准或检查。

3.12稳健统计方法 robust statistical method

对给定概率模型假定条件的微小偏离不敏感的统计方法。

3.13能力评定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for proficiency assessment

基于可获得的信息,评价能力验证结果所用的分散性度量。

注1:标准差只适用于比例尺度和定距尺度的结果。

注2:并非所有的能力验证计划都根据结果的分散性进行评价。

3.14分包方subcontractor

能力验证提供者所用的,从事本标准中规定活动并影响能力验证计划质量的组织或个人。

注:术语“分包方”包括许多能力验证提供者所称的合作方。

3.15计量溯源性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通过一条形成文件的、具有规定测量不确定度及不间断的校准链,使测量结果与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注1:对于该定义,参考标准可以是通过实际复现的某个测量单位的定义,或是包括非序量测量单位的一个测量程序,或是一个测量标准;

注2:计量溯源性要求建立校准等级图;

注3:参考标准的技术要求中必须包括利用参考标准建立校准等级图的时间、以及有关该参考标准的其他计量信息,例如,在校准等级图中首次进行校准的时间;注4:对于测量模型中含有一个以上输入量的测量,其每个输入量值在计量上应能溯源,相关的校准等级图可以形成支岔结构或网络状。每个输入量值在建立计量溯源中的工作量,应与该量值对测量结果的贡献相对应;

注5: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不能保证测量的不确定度适用于某个特定的目的,或不存在差错;

注6:如果将比对用于核查,则两个测量标准之间的比对可以视为校准,必要时,可对测量标准之一的量值和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修正;

注7:ILAC认为,确认计量溯源性的要素有:与国际测量标准或国家测量标准相联系的一条不间断的计量溯源链;形成文件的测量不确定度;形成文件的测量程序;认可的技术能力;对SI的计量溯源性;以及校准的间隔(见ILAC P-10:2002);注8:简称的术语“溯源性”,既可表示“计量溯源性”,有时也可表示其他概念,诸如“样品溯源性”、“文件溯源性”、“材料溯源性”,这些都代表了一件物品的历史(溯源)。所以,如有产生混淆的风险时,最好采用术语的全称“计量溯源性”。[ISO/IEC Guide 99:2007,定义2.4.1]

3.16测量不确定度measurement uncertainty

根据所用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的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注1:测量不确定度包括源自系统影响的不确定度分量,诸如与修正值和测量标准指定量值相伴随的不确定度分量,以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并不修正估计的系统影响,取而代之是将系统影响与伴随的测量不确定度结合在一起;

注2:参数可以是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差(或其特定的倍数),或是具有规定包含因子概率的半宽区间;

注3:测量不确定度通常包含多个分量,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系列测量的量值的统计分布,采用A类不确定度评定进行评估,并用标准差表征。其他一些分量则采用B类不确定度评定,由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评估,也可用标准差表征;

注4:通常,对于给出的一组信息,测量不确定度应伴随被测量所宣称的量值,该值的改变也会造成与其相伴的不确定度的改变。

[ISO/IEC Guide 99:2007,定义2.2.6]

4 技术要求

4.1 总则

能力验证计划的建立和运作应由有能力实施实验室间比对,并能获得特定类型能力验证物品的专业技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承担。能力验证提供者或其分包方还应具备对于待测特性的测量能力。

注:符合GB/T27025或GB/T 22576可证明能力验证提供者实验室的能力,或承担能力验证计划相关检测或测量工作的分包方实验室的能力。符合GB/T15000.7可证明提供能力验证物品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的能力。

4.2 人员

4.2.1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有管理和技术人员,他们具有履行其职责所需权限、资源和技术能力。

4.2.2 能力验证提供者管理层应规定组织中关键岗位所需资格和经验的最低要求,并确保人员满足要求。

4.2.3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使用长期雇用人员或签约人员。在使用签约人员及其他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能力验证提供者应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且受到监督,并按照能力验证提供者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注:对用于某专项工作的或作为顾问组或指导小组(见4.4.1.4)成员的技术专家,通过诸如小组职责范围描述或其它方式签有正式协议,可视为满足本要求。

4.2.4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授权专门人员从事如下工作:

a)选择适当的能力验证物品;

b)策划能力验证计划;

c)进行特定类型的抽样;

d)操作特定的仪器设备;

e)测量以确定能力验证物品被测量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指定值及其不

确定度;

f)制备、处置并分发能力验证物品;

g)操作数据处理系统;

h)进行统计分析;

i)评价能力验证参加者的能力;

j)提供意见和解释;

k)批准发布能力验证报告。

4.2.5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保留所有技术人员(包括签约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教育和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经验的最新记录,这些信息要易于获取,并应包括其承担相应工作的能力评价和确认日期。

4.2.6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为运作能力验证计划的每个人员制定教育、培训和技能的目标。能力验证提供者应有确定培训需求和提供人员培训的政策和程序。培训计划应与能力验证提供者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

注:建议考虑人员定期再培训需求。人员培训政策宜考虑技术更新和证明持续能力的需求,并以持续提高技能为目的。

4.2.7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确保工作人员获得必要的培训,以确保人员能够胜任测量、仪器设备操作以及其它影响能力验证计划质量的工作,应评价培训活动的有效性。

注:可使用客观尺度来评定人员所达到的能力。

4.3 设备、设施和环境

4.3.1能力验证提供者应确保具有与能力验证计划运作相适应的设施,主要包括用于能力验证物品的制造、处置、校准、检测、储存和分发,以及数据处理、通讯、材料和记录检索的设施和设备。

4.3.2能力验证提供者应确保环境条件不会影响能力验证计划或所要求的运作质量。当能力验证计划是在能力验证提供者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或委托给分包方运作时,应予以特别注意。应将影响能力验证计划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要求制定成文件。

4.3.3应对影响能力验证计划质量的区域的进入和使用加以控制。能力验证提供者应根据其特定情况确定控制的程度。

4.3.4能力验证提供者应识别可能显著影响能力验证物品、检测和校准质量的环境条件,包括规范和测量程序所要求的条件。提供者应对这些条件加以控制和监测,并应记录所有相关监控活动。当环境条件危及到能力验证计划的质量或运作时,应停止相关能力验证活动。

注:环境条件包括诸如生物消毒、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级、振级,使其适应于相关的技术活动。

4.3.5 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应采取措施以防止交叉污染。

4.3.6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确保用于确定能力验证物品的含量、均匀性和稳定性的实验室方法和设备的性能特征得到适当地确认和维持。

4.4 能力验证计划的设计

4.4.1 策划

4.4.1.1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识别和策划直接影响能力验证计划质量的过程,并应确保这些过程依据既定程序进行。

注:在建立一项计划及相关信息时也可考虑相关方的利益。

4.4.1.2 能力验证提供者不应将能力验证计划的策划工作分包(见

5.5.2)。

注:能力验证提供者可向顾问、专家或指导小组寻求建议和协助(见4.4.1.4)。

4.4.1.3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在能力验证计划开始之前制定文件化方案,说明本次能力验证计划的目标、目的以及基本设计情况,并提供以下信息,必要时应说明其取舍理由:

a)能力验证提供者的名称和地址;

b) 协调者以及其他参与能力验证计划设计和运作人员的姓名、地址和联系

方式;

c) 分包的活动以及参与能力验证计划运作分包方的名称和地址;

d) 参加计划应满足的条件;

e) 能力验证计划预期的参加者数量和类型;

f) 所选定的被测量或特性,包括参加者需要鉴别、测量或检测的有关信息;

g) 对能力验证物品预期的量值范围和/或特性的描述;

h) 所提供能力验证领域中涉及的潜在的主要误差来源;

i) 对能力验证物品生产、质量控制、存储、分发的要求;

j) 防止参加者串通或伪造结果的合理预警措施,以及当怀疑串通或伪造时可执行的程序;

k) 将提供给参加者的信息描述,以及能力验证计划各阶段时间表;

l) 对于连续能力验证计划,给参加者分发能力验证物品的频次或日期,参加者返回结果的截止日期,若有必要,参加者进行检测或测量的日期。

m) 参加者准备检测材料以及进行检测或测量所使用的方法或程序的有关信息;

n) 用于能力验证物品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的检测或测量方法的程序,必要时确定其生物活性;

o) 为参加者准备其使用的所有标准化报告格式;

p) 所使用统计分析的详细描述;

q) 所有指定值的来源、计量溯源性和测量不确定度;

r) 参加者能力评价的准则;

s) 返回给参加者的数据、中期报告或信息的描述;

t) 参加者结果和根据能力验证计划结果所做结论的公布范围描述;

u) 能力验证物品丢失或损坏时应采取的措施。

4.4.1.4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能获得所需的专业技术和检测、校准、抽样、检查以及统计分析等相关领域的经验。如有必要,可通过成立顾问组(适当命名)来实现。

4.4.1.5 适当时,应利用专业技术确定以下几方面的事宜:

a) 4.4.1.3中所列的策划要求;

b) 识别和解决预期在均匀的能力验证物品的制备和保持方面,或在为能力

验证物品提供稳定的指定值方面可预料的困难;

c) 为参加者准备详细的指导书;

d) 对先前能力验证轮次中参加者所提出的所有技术难题或意见进行评议;

e) 为评价参加者的能力提供建议;

f) 对参加者结果和能力进行整体评述,适当时,分组或逐一评议;

g) 为参加者单独或在报告中提供建议(在保密许可范围内);

h) 回复参加者的反馈;

i) 策划或参加与参加者的技术会议。

4.4.2 能力验证物品的制备

4.4.2.1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建立并执行程序,以确保能力验证物品制备按照4.4.1描述的方案进行。

注:建议能力验证提供者充分考虑制备足够数量的能力验证物品,以便替代分发期间丢失或损坏的能力验证物品,或者在完成结果评价之后,用于对参加者的培训或者用作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等。

4.4.2.2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建立并执行程序,确保所有能力验证物品以恰当的方式获得、收集、制备、处置、储存,需要时进行处理。该程序应确保制备能力验证物品所用材料的获取符合相关法规和伦理道德要求。

4.4.2.3 能力验证物品的基体、被测量和浓度等应尽可能地与日常检测或校准物品和材料的类型相似。

4.4.2.4 当能力验证计划中需要参加者制备和/或处理能力验证物品再提交给能力验证提供者时,能力验证提供者应提供能力验证物品的制备、包装及运输说明书。

4.4.3 均匀性和稳定性

4.4.3.1 应基于不均匀性和不稳定性对参加者能力评价可能产生的影响,建立合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判定准则。

注1:本条要求旨在确保每个参加者都收到具有可比性的能力验证物品,并且这些能力验证物品在整个能力验证过程中保持稳定。为此,需要周密的策划、制备和运输,且通常需要通过检验来确认。

注2:某些情况下,无法对能力验证物品开展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例如可用于制备能力验证物品的材料非常有限。

注3:某些情况下,仅可获得不完全均匀或稳定的材料,如果在指定值的不确定度中或者结果评价时考虑到这一点,这些材料仍可用作能力验证物品。(见B.3.1.3

以及ISO 13528: 2005附录B)

注4:均匀性和稳定性在GB/T15000.7、GB/T15000.3和ISO13528中有更进一步的讨论。

4.4.3.2 应将均匀性和稳定性的评定程序形成文件并执行,只要可行,应根据适用的统计设计进行评价(可能时应依据适用的统计设计)。如可能,能力验证提供者应根据统计方法,从整批检测材料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能力验证物品来评价材料的均匀性。

注:某些情况下,从整批能力验证物品中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或系统抽样更为合适。

4.4.3.3 均匀性评定通常应在能力验证物品被包装成最终形式之后、分发给参加者之前进行,除非不可行,例如稳定性研究表明必须以散装的方式来保存。

注1:当预计包装不会影响均匀性时,可在样品包装之前进行均匀性检验。

注2:某些情况下,由于实际的、技术的或后勤保障的原因,均匀性检验在样品分发前无法实施。

4.4.3.4 应证实能力验证物品足够稳定,确保这些材料在能力验证实施过程(如储存和运输条件)中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如果无法保证,则应将稳定性量化,并考虑作为能力验证物品指定值测量不确定度的补充分量,必要时,在能力评价准则中予以考虑。

4.4.3.5 若先前轮次中能力验证物品为了将来使用保留下来,应在样品分发前由能力验证提供者确认能力验证计划中待测的特性值。

4.4.3.6 当无法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时,能力验证提供者应证明能力验证物品的收集、制备、包装和分发程序可以充分满足能力验证要求。

4.4.4 统计设计

4.4.4.1应根据数据的特性(定量或定性,包括有序和分类)、统计假定、误差的性质以及预期的结果数量,制定和建立符合能力验证目标的统计设计。

注1:统计设计涵盖了能力验证计划的数据获取方案策划、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及数据报告等过程。统计设计往往要基于能力验证的既定目标(如识别某些误差类型及其影响大小,或确定指定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

注 2:数据分析可以使用非常简单的方法(如描述性统计),也可以使用依据统计模型的概率假定或综合利用不同能验证物品的检测结果的复杂方法。

注 3:当能力验证计划根据委托人(如客户、监管机构或认可机构)给定的规范设计时,可直接使用规范中的统计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注 4:当缺少统计设计所需的可靠信息时,可通过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来获取所需信息。

4.4.4.2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将用来确定指定值和评价参加者测量结果的统计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形成文件,并对选用的原因和假定进行说明。能力验证提供者应能证实统计假定合理并确保统计分析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4.4.4.3 设计统计分析时,能力验证提供者应仔细考虑下列事项:

a) 能力验证中每个被测量或特性所要求或期望的准确度(正确度和精密度)

以及测量不确定度;

b) 为达到统计设计的目标,能力验证计划所需最少参加者数目;当参加者

数量不足以达到目标或不能对结果进行有意义的统计分析时,提供者应将评定参加者能力的替代方法细则形成文件,并提供给参加者;

c)有效数字和/或小数位数与所报结果的相关性,;

d) 需要检测或测量的能力验证物品数量,以及对每个能力验证物品或每项

测定的检测、校准或测量的重复次数;

e) 用于确定能力评定标准差或其它评定准则的程序;

f) 用于识别和(或)处理离群值的程序;

g) 只要适用,对统计分析中剔除值的评价程序;

h) 只要适当,与设计相符的目标和能力验证轮次的频率。

4.4.5 指定值

4.4.

5.1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将确定能力验证计划被测量或特性指定值的程序形成文件。该程序应考虑所需的计量溯源性和测量不确定度,以证明能力验证计划符合其目标。

注:计量溯源性并不是在所有情况都可行或适用。

4.4.

5.2 校准领域的能力验证计划的指定值应具有计量溯源性和测量不确定度。

4.4.

5.3 对于校准领域以外的能力验证计划,指定值的计量溯源性和测量不确定度的需求、关联性和可行性,应考虑参加者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特定需求,或根据能力验证计划的设计来确定。

应考虑参加者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特定需求,或根据能力验证计划的设计,确定对指定值计量溯源和测量不确定度的关联性、需求和可行性。

注:所需的计量溯源链可根据能力验证物品类型、被测量或特性以及可溯源校准和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可获得性而有所不同。

4.4.

5.4 若将公议值作为指定值,能力验证提供者应将原因形成文件,并应根据能力验证计划方案来评估指定值不确定度。

4.4.

5.5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有关于指定值披露的政策。该政策应确保参加者不能从早期的披露中获益。

4.5 方法或程序的选择

4.5.1通常期望参加者使用他们自己选择的检测方法、校准或测量程序,这些方法或程序应与其日常所使用的一致。能力验证提供者可依据能力验证计划的设计要求参加者使用指定的方法。

4.5.2 若允许参加者使用他们自己选择的方法,能力验证提供者应:

a) 制定政策并按程序对不同检测或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对;

b) 了解所有被测量的不同检测或测量方法的技术上等效性,并采取措施评

价应用不同方法的参加者的结果。

4.6 能力验证计划的运作

4.6.1 给参加者的指导

4.6.1.1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在发放能力验证物品前及早告知参加者能力验证物品可能到达或将要分发的日期,除非能力验证计划的设计不适于这样做。

4.6.1.2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向所有参加者提供详细的文件化的指导书。指导书应包括:

a)要求参加者按照大多数日常检测样品的处理方式处理能力验证物品。

(除非能力验证计划有不同于该原则的特定要求);

b)能力验证物品检测或校准影响因素的详细说明,例如:能力验证物品的性

质、存储条件、是否限定检测方法,以及检测或测量的时间要求;

c) 进行检测或校准之前,能力验证物品的准备和/或状态调节的详细程序;

d) 处置能力验证物品的适当指导,包括安全要求;

e) 参加者检测和/或校准时特定的环境条件,如适用,要求参加者报告测量

期间相关环境条件;

f)检测或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记录和报告方式的明确和详细的说明。如果

指导书要求报告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应包括包含因子和置信概率(只要可行)。

注:指导书通常包括如测量单位、有效数字或小数位数、报告的依据(如按干基重量计或按“收到基”计)等参数。

g) 提供者接收用于分析的能力验证结果的截止日期;

h) 能力验证提供者用于问询的详细联络信息;

i) 适用时,返回能力验证物品的说明。

4.6.2能力验证物品的处置和存储

4.6.2.1能力验证提供者应确保能力验证物品从制备到分发的过程中得到妥善

标识、隔离和免受污染或降解。

4.6.2.2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确保提供安全的存储区域和/或存储室,防止能力验证物品在制备和分发期间受损或变质。应制定授权从这些区域收发能力验证物品的合适程序。

4.6.2.3适当时,为发现存储期间可能的变质,应定期检查存储或存放能力验证物品、化学品和材料的条件。

4.6.2.4 如果使用有潜在危险的能力验证物品、化学品和材料,应有设施保证安全处置、去污染和处理。

4.6.3 能力验证物品的包装、标识和分发

4.6.3.1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适度控制包装和标记过程,以确保符合有关国家、地区或国际的安全和运输要求。

注:对于某些类型的材料而言,正确分发能力验证物品可以避免严重问题的发生。例如,要求持续冷藏或不能曝露于X射线下、碰撞或振动等。大部分的化学材料采用气密包装,避免受到空气中污染物的污染,例如,在运输中会接触到燃料蒸汽或发动机排放的废气。

4.6.3.2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规定能力验证物品运输相关的环境条件。必要时,提供者应监视运输过程中的这些环境条件,评估其对能力验证物品的影响。

4.6.3.3 在能力验证计划中,若要求参加者将能力验证物品传递给其他参加者,对于本次传递,应向参加者提供文件化的指导书。

4.6.3.4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确保每个能力验证物品的包装上牢固地贴有标识,设计时应确保标识在整个能力验证期间保持清晰和完整。

4.6.3.5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按照程序来确认能力验证物品的送达。

注:参加者如果没有按期收到能力验证物品,可以按照4.6.1.1,告知能力验证提供者。

4.7 数据分析和能力验证计划结果的评价

4.7.1 数据分析和记录

4.7.1.1 所有的数据处理设备和软件在投入使用前,应依据程序确认。计算机系统维护应包括备份操作和系统恢复方案,并应记录维护和运作检查的结果。

4.7.1.2 应运用适当的方法记录和分析参加者提交的结果。应建立和执行程序以检查数据输入、传输、统计分析和报告的有效性。

4.7.1.3 数据分析应给出与能力验证计划统计设计相符的总计统计量、能力统计量以及有关信息。

4.7.1.4 应通过使用稳健统计方法或检出统计离群值的适当检验方法,使离群值对总计统计量的影响降至最低。

4.7.1.5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有文件化的准则和程序,以处理不适合统计评价的检测结果,例如:计算错误、转换错误和其他粗大误差。

4.7.1.6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有文件化的准则和程序,以识别和处理在分发后才发现的不适合能力评定的能力验证物品,例如,能力验证物品不均匀、不稳定、损坏或被污染。

4.7.2 能力评定

4.7.2.1 能力验证提供者应运用符合能力验证计划的目标的有效评定方法。该方法应形成文件并包含对评定依据的描述。能力评定不应分包(见

5.5.2)。

4.7.2.2 适当时,为达到能力验证计划的目标,能力验证提供者应对参加者的能力提供以下方面的专家评议:

a) 考虑测量不确定度,将整体情况与预期比较;

b) 室内及室间的变异,及其与先前能力验证轮次、类似能力验证计划、或

已公布的精密度数据的比较;

c) 方法或程序间的差异;

d) 误差的可能来源(针对离群值)和提高能力的建议;

e) 给参加者的建议和指导性反馈,作为参加者持续改进程序的一部分;

f) 由于非正常的因素,无法进行结果评价和能力评议的情况;

g) 其他的建议、意见或总体评述;

h) 结论。

注:在某个特定的能力验证计划实施过程中或完成之后,定期向参加者提供单独的汇总表是有用的。汇总表可包括各参加者在连续的能力验证计划的各轮次中能力的最新汇总。如果需要,可对这些汇总进行进一步分析并强调其趋势。

4.8 报告

4.8.1 能力验证报告应清晰、全面,包含所有参加者结果的资料,并指出每个参加者的能力。最终报告的批准不应分包(见

5.5.2)

注:如不能为参加者提供所有原始资料,可提供结果汇总,例如,以表格或图形的形式。

4.8.2除非不适用或能力验证提供者有正当理由,否则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提供者的名称和详细联系信息;

b) 协调者的姓名和详细联系信息;

c) 报告批准人的姓名、职位和签名或等效标识;

d) 提供者分包活动的说明;

e) 报告发布日期和状态(如初期的、中期的或最终的);

f) 报告的页码和清晰的结束标记;

g) 结果保密程度的声明;

h) 能力验证计划报告的编号和清晰标识;

i) 所用能力验证物品的清晰描述,包括能力验证物品制备、均匀性和稳定

性评定的必要细节;

j) 参加者的结果;

k) 统计数据及总计统计量,包括指定值、可接受结果的范围和图形表示;

l) 用于确定指定值的程序;

m) 指定值的计量溯源性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详细信息;

n) 用于确定能力评定标准差或其它评定准则的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