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语的当代价值

论语的当代价值

论语的当代价值
论语的当代价值

《论语》的当代价值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是封建社会的志士仁人必读书目之一。然而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再到改革开放,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受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包括《论语》在内的许多古文经典越来越不被重视。

但是一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有云“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而且20世纪80年代末,当我们把目光聚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时候,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约法国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综上足见,认真研读记载孔子思想的《论语》,发掘《论语》在当代政治、经济、伦理、教育等方面的价值,吸取精华为我所用,意义深远,影响巨大。

一、《论语》在当代的政治价值

1 为政以德,德主刑辅-----明辨德法关系

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德法之争经久不衰,就连新中国成立之后,是以德治国还是以法治国还是二者兼用互补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政治问题。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开山鼻祖孔子就开历史先河的比较全面的分析了德和刑的关系,提出了为政以德,德主刑辅的政治观念。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篇第二》开篇即提出了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为政以德。孔子认为只要以德治国,君王的统治就会受到百姓自觉地拥护,就像北极星受众星环绕一样,强调了德对于政治统治的重要作用。但是,重德的思想并非儒家首创,所以孔子也并没在治国方略上就此止步,而是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德和刑的关系,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之说。孔子认为,以政令、刑罚来引导和规范百姓,能让百姓免于犯罪但也会使其毫无廉耻之心,但如果用道德、礼法来引导和规范百姓会使其在知廉耻的同时主动归服统治。这样,孔子就在分析了刑法对于政治统治的利弊之后,强调德治的功效,从而提出其德主刑辅的政治思想,以使百姓能“免”而“有耻”。

孔子的这一思想,虽与我国当前的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国策有所差异,但他强调德治的思想为以德治国的国策提供了历史理论依据,而且,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德主刑辅政治思想在未来的社会会有更加深远的影响和更加广阔的用武之地。

2 选贤任能,实事求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选贤任能也是革命,强调选贤任能的重要性。在《论语》中,孔子也有这样的观念。“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即孔子认为执政者必

须重用正直之人而罢黜邪曲之人,“亲贤臣,远小人”。此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十分关键的原因就是坚持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动摇。而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思想与我国当前的实事求是思想不谋而合。所以,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当前指导思想不变的情况下,有必要从《论语》中汲取更多的精神食粮,坚持实事求是,切实选贤任能,从而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3 和而不同,和为贵----有原则的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历来以和为贵,坚持构建和谐社会,但是孔子有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是在告诫我们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因为纯粹的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所以温家宝总理曾在多次讲话中引用《论语》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此句古训是说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正是在借古典文化暗射中国的外交政策,即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基础上的和平共处,从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二《论语》在当代的经济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得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安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这样难以避免的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抛弃道义的的经济犯罪,近几年的假奶粉假酒事件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就是极好的证明,而每当此类事件出现后,义与利孰重孰轻就会成为议题。

其实在《论语》中,孔子也已经做了回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明确表明了其重义轻利的思想。这里的重义并非与轻利绝对对立,并不是说重义之人就应该不沾利,因为孔子也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所以,君子爱财无过,关键是要取之有道,因为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此外孔子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以诚实守信是求利之人必须遵循的最基本道义。

众所周知的一代儒商也正是在坚守道义的基础上才发展壮大的,他们“以社会为本位,以义为上”的经营理念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汲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良方。

三《论语》在当代的伦理价值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以此为中心他创造出了一整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这个体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除了传统的严格的等级观念之外,大多都能受用

于今。

1“孝悌为本”的基本伦理道德

当今社会,小孩趾高气扬、不懂礼貌、无视父母,成人遗弃父母、拒绝赡养父母,此类现象司空见惯,但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因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以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必须是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2 “恕”的处世观

子贡问孔子人生修养的道理可以用哪句话来概括,孔子答道:“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这句话所揭晓了“恕”这一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待人接物要有宽广的胸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要求,是为人处事的道德底线要求,是“恕”的消极方面。在此基础上,更为积极的做法,更为远大的目标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做到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推己及人”从而做到真正的“仁”。当今之人若能以此为人生信条,坚持“恕”的处世观,很难不成为顶天立地之仁人志士。

四《论语》在当代的教育价值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老师,因而《论语》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记述也非常广泛,其中许多的教育思想值得借鉴和学习。

1先富后教,将政治与教育相结合

《论语·子路》载:一日,孔子到卫国去,学生冉有驾车随行。在车上,孔子看到卫国的老百姓很多,便赞叹了一声:“庶矣哉!”冉有即问道:“人口已经这样多了,该如何?”,孔子答道:“富之。”冉有又问:“人们富了,又该如何?”他回答道:“教之。”这就是孔子著名的“先富后教”论。当前中国人口众多的形势与卫国很是相似,所以实施科教兴国的国策必须依赖一定的经济基础。孔子的先富后教思想与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

2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要求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要进行教育,而且教师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中国目前虽然基本上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在偏远地区依然有比较严重的上学不得的现象,而且能上学的孩子普遍反映学习压力大,完全为应

付考试而学习,不能发挥一己之长,所以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于当前中国亟需的教育改革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3 学思并重,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

《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重视学习的言行,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说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但他并不主张死读书,他认为只学习不动脑子思考是没有用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求学必须学思并重。此外,孔子还要求学以致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诗读得很多,很熟,让他从政,却不会办事,让他出国办外交,又不会独立地从事谈判,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以上的学习方法对于目前正在求学的我们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有必要遵循孔子老先生的指导专心求学,严谨思考,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做到学有所用。

以上简略从政治、经济、伦理、教育四个方面探讨了《论语》在当代的价值,但《论语》中的思想博大精深,远不止于此,上至国家治理,下至个人修养,《论语》都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值得世人诵读与研习。

从《论语》看人生境界

从《论语》看人生境界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是我此次阅读《论语》后印象最深的话,因为这是我曾经所在的那个班的班训。我还记得当时初入一个新的集体,收到班主任的贺卡,里面写着的这句话在那时的我看来并不好理解,感觉就是在说“孝顺、诚信、仁爱、学习”,并没有细想其中的具体内涵。如今看来,它的意思远不是这四个词说得这么简单。思修课上,邱吉老师提到的“人生境界”给了我新的启发。其实,这句简短的话也可以联想到这方面的。因此,在本文中我略去对《论语》的简介和概括性的感想,细谈一下由此句所联想到的与为人和人生境界相关的内容。 首先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年纪较小、为人弟或为人子的人,在家对待父母要孝顺,外出求学工作时对待比自己年长的人要尊敬;寡言少语,诚实守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则以学文”中的“文”是指学习诗、书、礼、义、乐这类古代文献。其中,“寡言少语”结合当今社会的要求可以理解为“注意言辞”,“学文”则可以理解为广泛阅读、学习,涉猎各方面知识。 这句话反映了一个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的事。敬父母,友兄弟,谨言行,爱众人,亲贤能,做学问,有先后次序,一步一个脚印,渐入佳境1。这是为人最基础的内容,也是人生境界的初始。《礼记.大学》中所提到的“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是类似的。从小事做起,从自我、从家庭做起,一步步地积累,按一定的顺序完成人生中的任务,才能在未来有所成就。就像一座大楼,地基越深越稳,地面以上的部分就能越盖越高。 1《论语解读》,第8页

读论语 看人生 —孔子人生观

https://www.sodocs.net/doc/af18442022.html,/s/blog_605cf41f0100fgsf.html 读《论语》,学做人(4)——孔子的快乐人生观。 ——生命、健康、快乐—— 生命,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和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从现代生物科学角度看;生物的寿命应该是自身生长期的7倍,人的生长期平均是18年,7 倍就是120年左右,也就是说,人要活过120年才算是寿终正寝。其实,人一般是活不到这个生物寿命的,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植物能达到?为什么多数动物也都能活到这个生物寿命,而人就不行呢?原因是很多的;遗传、环境、饮食、污染、疾病诸等因素妨碍了人的寿命。生命是宝贵的,俗语说“好死不如恶活”,由此而知,生存之可贵啊!假若一个人忍受着种种疾病的痛苦而活着,生命又是显得多么地悲哀! 生命是宝贵的,那末,呵护生命的就是健康,而呵护健康的又是什么呢?是财富?是名利?是权势?是随心所欲的放纵?不,不。呵护健康的是;人自身的心情、心态、心境,也就是快乐!只有自身快乐了,心情快乐了,种种疾病才会远离你,你的身体内才有足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古《易经》中的阴阳平衡、相生相克、物及必反的道理告诉我们;如果说人体内一种疾病因子的产生,必有相克的因子伴其存在,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像一棵树被砍伤了,树干里会渗出粘汁来保护自身一样,这是生物的本能。就人而言,只有在人的心情快乐状态下,这种相克因子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战胜疾病。例如;癌症是一种令人可畏的疾病,但癌症有其自愈率,统计表明;大约有10%患癌症人在自己根本不知情的状况下自愈了,也就说以前得过癌症现在自愈了。现今很多癌症又是在体验时发现的,原本不知情,一旦告知有了癌症,首先带来的是恐惧、忧虑、紧张和不安,正常的生理防线被突破,心境和生理都进入了异常状态之中。况且现今治疗癌症的医疗;无论是手术、放射、化疗,也都是破坏性、摧残性的手段和方法。人体被七治八治之后,最后化疗又化疗,化化就了了。难怪有人说;癌症病人的三份之一是自己被恐吓死的、三份之一是因疾病而致死的、三份之一是七治八治而折腾死的。此话说得虽然过分了点,但也是不无道理。 快乐是健康的呵护神,心地神悦是健康的保证。那末,快乐又从何而来呢?又怎样才能快乐呢? 读读《论语》看看孔子是怎样快乐的,也许对我们很有启发。 ——孔子的快乐人生观—— 《论语* 学而》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读];孔子说,“学过了的知识,能经常地温习温习和品味品味,必能得到更新的知识,这不是很快乐的事吗?朋友从远方来拜访,你到远方去访友,朋友相聚、促膝相谈,这不是很快乐的事吗?自己不知别人在说你什么,也不在意听到,也不发怒,毫无怨恨和猜疑,你不就是成了快乐的君子了吗?” 《论语》的编者是孔子的弟子有子及其门生,有子等在编《论语》时,在第一篇一开头就开宗明义地编了,孔子说的让他快乐的三件事; 一是,学习,二是,朋友来了,三是,所知不多。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里的“说”通“悦”的意思。国外有句名言;“最美好的风景在读书中”。当然学习不仅是读书,有着很多很多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学习真的很快乐吗?我说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一个辨别对和错、真和假、积累知识的过程。但学习又不是为了单纯

论语经典语录及分析

《论语》中的经典语录 学而篇第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主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 理由: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应当时刻反省自己,每天睡觉之前,想想自己在今天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有没有对家人或别人撒谎;有没有做一件或以上的好事;今天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了等等,或者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没有做到给自己一定的惩罚。 为政篇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理由:这段话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代表,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这段话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在生活中,不管是不是身为一个管理者,都要把重点放在德治。以德服人。 八佾篇第三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孔子说:美丽的笑容真好看啊,漂亮的眼睛黑白分明,波光流转,把洁白的面容打扮得绚丽多彩,说什么呢?孔子说:先有素色的底子,然后才可以描绘出美丽的图画。子夏说:礼是不是也建立在“义以为质”本性之后呢?孔子说:启发我的人,是卜商啊,从现在开始可以与子夏谈论诗经的问题了啊。 理由:这段话一开始最打动我的是那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非常喜欢这句话,所以对于这段语录的印象格外深刻。而这段话的转换也很快,从“绘事”聊到了“礼”。充分说明了孔子举一反三的思想。 里仁篇第四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说:臣子的忠心表现在匡救国家社稷,朋友的道义表现在相互切磋,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言谈处事当中,也要有所注意。比如国君有过错,臣子上谏,假使国君能听进去,固然可以尽心讲解,要是听不进去,那就不要再说了。不知进退,一味憨直的屡屡让国君烦心,国君一定会讨厌再听到类似的话,不但不会认为臣子忠心,反而会觉得臣子在诽谤,最后只能自取其辱。在国君周围的人一定要注意。朋友之间,发现对方有过错就要加以劝导,假使朋友能听进去,固然可以好好劝诫,要是听不进去,那也别再说了。如果不考虑对方的承受力,只图言无不尽,屡次三番,一定会引起朋友的反感,不但不会认为朋友有道德,反而会结怨,时间长了就会越来越疏远。 理由:子游这话是说给进言的人听的,对于听者来说,一定要明白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故当虚心善受,让周围的人都乐于告诫自己,都愿意和自己切磋,时间长了,德行就会日益增长而过失就会日益减少,圣贤之道也就不远了。一旦有了厌恶之心,对进言者冷眼相加,

《论语》与为人处世

贵州民族大学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与为人处世 目录 《论语》与为人处世 (1) 一、内容概述 (2) 二、理论与方法 (2) 三、扩展讨论与个案分析 (2) (一) 《论语》与交友 (2) (二) 《论语》与处世 (3) 结语 (4) 引用文献 (5)

一、内容概述 《论语》作为中华经典,蕴藏着取之不尽的道理,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我觉得,《论语》是一本指导人,教育人,精华多余糟粕的人生指南。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和领悟,同一本指南,不同的人看到的都是不同的道理。 二、理论与方法 阅读《论语》译注本,结合维基百科,以及百家讲坛来和间接与孔老夫子面对面的交谈,透过文字,来聆听他的教诲,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解,解读这本中华经典。 《论语》作为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言简意赅,含蓄隽永。此篇笔记,从人生,处世,和交友三个方面谈谈从论语中的收获和感悟。 三、扩展讨论与个案分析 (一)《论语》与交友 人生在世,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朋友,无论是所谓的好人还是坏人,都会有朋友。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之间之所以能够成为朋友,一种是因为兴或趣爱好相投,有共同的生活或者处世理念,在一起像镜子一样,相处的时候好像在观察另一个自己;还有一种是朋友之间的敬仰和敬佩,人总归是不完整的,朋友就像是互相不同的两个半圆,成为朋友就完整了,互相的学习和模仿,使其之间能够更趋于完整。 论语当中写到:“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孔老先生的这句话不难理解,咱们有朋友,还不止一个,当然也会不止一类,归纳来说有两类,益友和损友,六种,友直,友谅,友多闻以及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所谓友直,就是说这种朋友正直,勇敢,刚正不阿,充满正气和大义凛然。这种朋友在你怯懦,胆怯,害怕的时候能够激起你的勇气,让你勇敢,果断的做出行为和决定。这是一种好朋友。 所谓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人生在世,谁人能够不犯错。不难发现的,无论是过分的苛责还是严厉的批评,都不如社会,和家人乃至朋友的宽容来的有力和持久。所以,宽容作为一种美德,一种深沉的美德,存在于人世间,存在于社会中,存在于朋友与朋友之间。只有,有了宽容,感情才能持久。有的人说,宽容是否会让我们更堕落,更放纵自己,更加的不检点自己的行为。其实不然,人都是有一颗向善的心,朋友的行为就像镜子一样照出我们之间的反差,使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失来弥补。又像向导一样,指引我们向前,美好的向前。所以,有一个宽容的朋友,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1

论语心得之人生之道

人生之道 十五治学 学以致用。只有改变人的行为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只有导致人的整个价值体系的重塑,行为方式变得更有效率,更为便捷,更合乎社会要求,这种学习才是好的学习。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面临的困惑是过犹不及。与其贪多嚼不烂,把自己的脑子复制成一个电脑的内存,还不如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 三十而立 立是什么样的担当?内在的立是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与自己相融合。学习有两种,一种是我注六经。另一种是六经注我:真正好的学习是融汇了所有典籍之后用它来诠释自己的生命。三十岁是心灵建立自信的年龄。不是与外界形成一种对立,而是与外界融合。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他讲的不是一种征服,而是山川对自我的一种提升。 很多事情,不该操心的不去操心,把眼前做好。正如孔子所说:未能侍人,焉能侍鬼;未知生,焉知死!在你初期学习的时候,先把我们生命中能够把握的东西尽可能地学习并进行建立。不用超越年龄去考虑那些遥不可及、玄而又玄的东西,只有这样一点一点地学起来,到了该立的年龄你才能真正立得起来。三十而立,不是外在的一个社会坐标衡量你已经如何成功,而是内在的一种心灵标准,衡量你的心灵是否开始变得清明,变得从容不迫。开始对你所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一种坚定。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这样的一个清冷的冬季,我们视野中的那个孤独的蓑笠翁,他钓的是什么呢?没有人能在冬天能钓上鱼来,而他是为了钓雪而去。超乎功利去做一个内心真正认定的事情,这大概就是立的标准。就是自己认可了我一生的所为有什么样的准则。 四十不惑 人在三十岁之前是用加法生活,就是不断的从这个世界上搜集他的资格,他的学习经验、财富、情感、名誉。这些都是在用加法。其实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要到达四十不惑,是要在三十岁之后要用减法生活。就是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学会舍弃。其实我们的内心就像一栋新房子,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都想着要把所有的装饰和家具都摆在里面,等到最后整个家摆得像一个胡同一样,发现没有地方放自己了。这就被东西奴役了。而学会减法就是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绝了。甚至不想挣的钱你可以不受那个委屈了。当敢于舍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状态。什么叫做不惑,就是人面对很多世界给你的不公正、打击、缺憾、不再孜孜以求为什么不公平,而是在这样的坐标上建立自己应有位置。中庸之道就是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经过二三十岁的辉煌之后,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表现出的淡定而从容。 五十知天命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让自己如何才能合乎天地大道。一个人内心的完善,自我的解读合乎大道的追求。在自己的内心建立一种自己的大道之约,在内心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对抗外界。这就是知天命。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全世界都在夸你的时候,都在劝你的时候,让你往前一步的时候,有人就会在别人的怂恿下在多做一点,但是自己却不会这么做。全社会都在非难你,都在说你做错的时候,你却能够保持内心不

论语评价

论语评价 传统文化是一国文化之根源,历朝历代的文化积累和传承, 让中国文化自成体系,融会贯通。而文学经典作为其主要媒介, 世代相继,因此即使相隔千百年,其藐含的精神内核和文化意义 依旧根植在每一位国人的血液里。传统文化经典拥有浓厚的中国 文化底藐,每一位学子都应对其进行品读、感悟、求索……做一 个有文化底蕴、有学识素养的中国人。 《论语》一立是受人欢迎的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不过,近年来 由于北师大教授于升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许坛》的播许,而更受读者瞩目。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伶弟子结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 主,记录73L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73L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 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书》《礼》《易》《各秋》等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 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名言。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展文集,《论语》以言同意赅、合蓄第永的语 言,记述了古代教育家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喜诱的教海之 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i或富于变化,妮妮动 人。《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于是《论语》 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 态描写,而正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 《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立鲁莽,颜回的 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想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孔子因材施放,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 质、优点、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一个长者 诲人不俗的可贵精神。《论语》也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 来的两十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 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 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融合了古人智 慧的《论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仁德明礼——《论语》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今天的中国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i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 语》。”可见诵读《论语》具有权其重要的意义。《论语》的核心思想是做人,为了贡彻自己的思 想,孔子致力于教育,他认为求学的关键在于爱学、乐学,主张学习要傅而广,并提出7切合实际的 学习方法。可以说孔子谈教育、讲为学、都是围绕看“做人”这个中心展开的。 “君子”是孔于提出的理想的人格目标。《论语》从各个方面阐述7君子应该具备的品格和如何 通过自身修养来成为君子。孔子重视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提倡“自天子“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 为本。”今天*孩童诵读《论语》的目的就是在于要学习和私杨这种精神*委“读《论语》,学做

道德讲堂之论语与人生

道德讲堂感悟——论语与人生 纵览人类文明的历史,先进的技术来在西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们中国。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更影响了整个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最近,我品读了《论语》,自己深受启发,改善了心智模式,借此把一点学习体会分享给大家。 一、学《论语》意义所在 在我看来,凡夫度日、觉者度己、圣贤度人。品读孔子的《论语》,感悟其微言大义,能使我们在纷繁万象中拔云见日,选择好正确的人生方向。 近代大儒梁濑溟从出世、出世的观点出发,归纳出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曰?逐求?,二则?厌离?,三乃?郑重?,并分别作了深刻阐述。笔者试解析如下: 一是“争名夺利、为我独尊”的人生态度。通常表现为追逐物质享受,以及表面的虚荣,比如攀比吃穿、居所、声色,豪夺金钱、利益乃至地盘等,一面受利益驱使,一面受问题困扰,不断向外索取,颠倒迷离于苦乐之中。这种思想主要盛行于西方国家,比如欧洲早期的?大帝国?,都是通过战争、掠夺发展起来的,包括近代?一战?和?二战?也是从欧洲打响的。 二是“悲观厌世、修身养性”的人生态度。这类人的基本特征是,感到人生太苦或过分悲观,对生活没有追求,对大多事物不感兴趣;他们向往极乐世界,不重今生、而修来世,通常信奉宗教。其发源地是印度,所有印度人为宗教而生活。尤其是,现

在基督教、天主教在我国比较盛行,影响力大有超过佛教之势。 三是“郑重生活、实现价值”的人生态度。其特征是,他们立于天地之中,行人间正义,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尊重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既全力以赴,又顺其自然。这种思想主要在我们中国,只有中国人才有这种境界,正是儒家思想几千年影响的结果。现在,?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儒家思想倍受推崇,说明外国人更热衷于探寻东方智慧。 不同的人生态度,必然有不同的命运结果。?功利者?永远痛苦迷离、怨怨相抱,为天下所不耻;?厌世者?痛不欲生、修道练佛,失去了人生斗志;唯有郑重生活的人,崇尚道德、秉承大义,过有意义的人生,实现最大价值。 二、在《论语》里学什么 《论语》伟大之处还在于,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时代、哪个民族或哪个阶层,总能在《论语》中找到智慧的结合点。 在论语中学做人。孔子以为,?君子?是善良、恒心、重道德的人,他倡导世人们做君子,不做小人。君子尚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仁?是一切道德的源泉,与人相处时做到融洽和谐,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君子重义──《里仁》里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小人?放于利而行多怨?。君子行礼──孔子倡导周礼,让人们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

论语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读课程 题目:论语的现实意义 姓名:王斯沛 学号:201302113014 班级:英语(国际新闻方向) 学院:外国语学院 任课老师:朱萍老师 成绩:

论语的现实意义 摘要:在现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在都市丛林中迷失了自己,这时就需要一些东西来洗涤自己污浊的心灵,来更好的生活学习。论语作为儒家经典,经历千年洗礼,代表着中国的主流文化。古代的圣贤书在现代也同样有着非凡的意义。 关键词:论语思想现实意义 《论语》记录的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圣人孔子生活中的言行。它是由孔子的门人们记录下了孔子生活中的片片断断,然后汇集编纂,最后形成了《论语》。两千多年来,《论语》以及儒家思想无不影响着中华文化。并且它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世界观等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当社会步入了二十一世纪,当西方文化大肆“侵占”我国的传统思想,人们逐渐忽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当然也包括《论语》。更有甚者觉得《论语》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不该出现在当今的现代社会中。虽然宋代宰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豪言壮语”早已不适用于这个时代,更何况他只是夸张的彰显了《论语》的重要性,但是孔子思想中还是有很多观点在如今社会中是有现实意义的。 《论语》的现实意义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的。简而言之,我觉得可以把它归结为一本教我们如何在社会活的快乐,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的书。它始终都在传递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朴素的、中庸的生活态度。孔子也正是用这样的生活态度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来影响他的弟子。 “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到孔夫子哪里去寻找智慧”,也许这句话略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是要知道这话是1999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的宣言。目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快速的发展并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社会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在精神生活建设上。当下很多人缺乏信仰,精神空虚,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金钱至上。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今后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可能会在以后严重的影响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张和运行。我们既需要在现实中找到原因同时也要充分的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求有利的部分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匡正人心的迷失与混乱。而《论语》中的积极部分正是人们现在所需要的,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它的正确理念和观点在理论上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做出指导。 我们可以来简单分析解剖下《论语》的几个适用于现今社会的观点与思想。 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有教无类”。在孔子以前,社会中文化的传播是相当有限的,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上不起学。而孔子恐怕是创立私立学校的第一人了,而他的学生大多也是出生贫贱,所以孔子的收费也是相当低廉的。孔子提倡有教无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郭卉艳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药学2012012111 《论语》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共知的,堪称世界名著的人生哲学书。小小的、薄薄的一本《论语》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充满了为人处事的智慧、经世致用的哲理,对人的启迪无疑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不少关于从政的格言警句,至今对我们大有裨益,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学习和探究的。这也真正的体现了《论语》中的春秋末期的孔子的伟大和睿智。古人曾经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每一则的含义都是引人深思的。其中每则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眼前,十分具有魅力。 《论语》主要从十一个方面:修身、君子论、处世、治国、师道、治学、识人、交友、论仁、礼说、论孝进行了讲述。对还是学生的我,处世不深,生活环境比较简单单纯,没有太多的烦恼,《论语》中关于处世方面的道理对我来说有些难以理解,没有太多的体会;治国之道对我来说又比较大,这是我更不能体会的,但是在治学、识人、交友、论仁、礼说、论孝、修身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初中时我最初学到的是《论语十则》其中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对我的学习产生了影响。温习学习过的旧知识,就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也可以做老师了,在学习生活中我就深深体会了这一点。《论语》还主张勤学善悟,学以致用,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在《论语》强调学习要不耻下问,好学不厌,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人非生而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前进的动力,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停滞于此,不能前进分毫。一个人不能轻易满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在学习中去理解、感悟,把学来的东西加以消化吸收,然后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得到,学习可以分为三种境界。第一境界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里谈到,获取知识首先要做到“勤勉”、“好问”。“文”、“行”、“忠”、“信”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第二境界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这是我们从小到大被老师耳提面命的一点,只有不断的巩固自己学到的东西,

品《论语》悟人生

品《论语》悟人生 从上初中起,我们就开始接触论语,孔夫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始终作为座右铭,激励着我们读书学习,思考,孔夫子吧“仁与德”当做自己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地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为了学习,咦三月不知肉味,论语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教导我们实事求是,“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他也教导我们乐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几千年前,孔夫子以自身的经历给我们总结了一个又一个至理名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贫穷的人羡慕富豪,因为有让他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而富豪却羡慕那些平凡的人,因为他们很快活,不会整天杞人忧天的担心钱是否被用光,是否被偷走。可是,孔子说,快乐的事有很多,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现在的大人们,更注重物质化的世界,却忽略了我国的传统观念:忠,信。曾子提出的自省方法,却恰似给我们了一盏明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竭尽全力,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老师给我传授是的血学业是不是及时复习了呢?孔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形有余力,则以学文”道德永远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没有德与孝不行,这些便是给我感受最深的语句。读论语使我受益匪浅,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是一种自由精神,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这也不能算是孝。我们的父母希望我们比他们强,具有良好的社会立足的能力,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医院,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儿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是一种谦逊,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一个人要掌握知识,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要好学勤学,不知疲倦的学,并能把俺是惊醒复习当做一件乐事,要想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虚心拜周围的人为老师,乃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学习者要坚持自我修养,对自己学而不厌,不怕被人不了解,对同志,以能相互切磋学问为乐,对弟子,教导要特别耐心,对所学的东西,应该按时复习,复习的目的在于记住它,加深理解扩大新知,“学”和“思”结合起来,学习时不动脑子,不想问题,就不能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从“温故”到“知新”,中间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即在头脑里队获得的知识和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推到。缺少这个过程就不可能达到“知新”,但是思考有必须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才能有所得。 品论语,悟人生,有人品茶“茶可雅志,茶可行道”有人品茶“茶烟一榻拥书眠”道心文趣兼备,过去儒士不能一日无茶,其文也不能不常以茶为喻,我感悟到,这种闲适人生就是儒士茶人的品茗追求。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并以此来影响着他的弟子。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温暖的快乐的生活?茶是个和气的性子,平和是儒家的根本,是中庸之道。平和下来,会使人愉快。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一点分寸,有一点的品味人生,修养心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过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溶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于祖先,也不

论语中的人生境界

《论语》中的人生境界 人生是漫长的,又是短暂的;是芜杂的,又是简单的;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在这个迷茫与失落并存的时代,在这个找不到精神皈依的国度,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思考人生,以什么样的价值观来知道生活?古老的《论语》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第一句是孔子盛赞弟子的颜回。他说:“圣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圣哉,回也!”用白话文讲就是:“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每天一竹笼饭、一碗冷水,住在贫民区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样的穷困清苦,颜回却能淡然处之,丝毫不改期勤奋好学的乐趣,宴会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是啊,这是一种多么傲岸的精神呢?虽然清贫,却能持顶天立地的气概;虽然穷苦,却依然不屈不挠,快乐的奋斗着。我欣赏这种品格、这种志气。外物多变,唯有安定的内心不变。人生是个旅程,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所以我们无法量化地比较这旅途中的我们谁走得最快、最好。而唯有倾注热情,追寻和感知属于自己最美的风景。不被盲目攀比迷了心智,不被权物诱惑诱上了歧途。不被无休止的竞争剥夺的快乐。 此外,还有两句话是子贡向孔子提问。自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自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有却不骄傲自大。这样的境界咋样呢?”孔子回答说:“是不错。不过不如“虽贫穷却能安乐于道,总富有却能谦逊有礼”!学生和老师谈论人生境界,并且给出不同的答案。我想两个答案之间的区别在于一种态度吧,前者是一种内敛的,消极的出世态度,后者是一种外放的,积极的入世态度。 “贫无诌”相对于“贫而乐”而言,前者是僵硬的、激烈的。以一种对立的姿态面对比自己更富有、地位更高的人。而后者则从根源上消除了作为“穷人”的自卑感,从心底里树立一种平等的信念——虽然我们财富不等、地位不同,但是我们的人格是平等的,所以我可以做到不卑不抗。在一种“贫穷”的状态下,依然用积极入市之心,换回理想和信念修炼内心,保持自己终身精神生活的永不枯竭。此外,“富而无骄”与“富而好礼”相比,前者只是推崇一种财富权位加于身时淡然处之的态度,他关注的是个人内心的修为,而后者不仅关注自己,同时推崇关注社会。对他人彬彬有礼,安于处善、乐于循礼的人生态度,这样的“富人”往往拥有公民的高度自觉性与社会责任感,愿意与他人分享知识、经验与财富。 身处复杂而流变的世界,我们常常会迷路,而唯有心灵才是照亮前行之路的明灯。好的思想和话语就像那涓涓细流悄无声息的润入我们的心田,擦亮心灵之灯,正如典籍《论

论《论语》的文学特色

浅论《论语》的语言艺术及其文学特色 摘要:作为先秦诸子散文的开端,《论语》的语言虽然质朴简洁,但形成了一种雍容和顺、舒徐含蓄的新的语言风格,显得语言简练、词约义丰、深入浅出、用意深远。这不但在当时是前无古人的,而且对后世的文学语言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匠心独运的语言艺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隽永有味的哲理气息三个方面论述《论语》的语言艺术及其文学特色。 关键词:《论语》;语言艺术;人物形象;哲理气息 《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1]由此可见,《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记言为主,是语录体散文著作。而通过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一系列鲜明的人物性格又跃然纸上。除此以外,《论语》用独特的说理方法记录思想的精华,具有说理文的某些特点。我们去探讨《论语》的艺术价值和文学成就应从它的语言着手,分析文本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从而体味它所反映出的言近旨远的生活哲理。 一、匠心独运的语言艺术 “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然而《论语》又是一部重点记叙人物言语的书。因此,研讨《论语》的语言特色,是研究其书文学价值的极其重要的方面。对于《论语》的语言评价,鲁迅先生曾有过“略无华饰,取足达意而已” [2]的说法,后来很多学者对此纷纷表示赞同。诚然,质朴无华是《论语》的重要语言特色之一。但是我们信手翻阅该书,却也不难发现其也有文采斐然,丰腴深厚的另一面。“言之不文,其行不远”,“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见儒家学派是重视文采的,既重视文章的内在意蕴和外在形式的完美结合。《论语》遵照这一原则,在创作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活跃有生气,使语言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论语》中用得很多,全书共有50多处。[3]《论语》

《论语》人生课堂小测答案(2017春)

《论语》人生课堂2017春 1.孔子被称为百代不替的“素王”。孔子名丘,字仲尼。 2.据《论语·乡党》记载,孔子在自己的乡里与人闲谈时,谦恭得像个不善言谈的人。 正确 3.据《论语?阳货》记载,孔子不见孺悲,是因为孔子生病了。 错误 4.xxxxxx: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5.xx主张以__直___报怨。 6.xx的精神风貌可概括为ABC。 A.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B.正道直行 C.无论穷富,皆安于道 7.“孔子行教像”出于唐朝画家____的手笔。 xx 8.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郑人形容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狗”,该句意在说明孔子___。 劳累的样子 9.《论语·宪问》中,对于“报德”与“报怨”的问题,孔子主张“____”。 以直报怨

10.《论语·宪问》中,孔子斥责原壤“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是因为原壤_____。 粗鄙无礼 11.对于贫穷的人,孔子认为最难能可贵的生活状态是___。 贫而乐观 12.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_____(农历8月27)。 9月28日 13.据《孔子家语》记载,“____避华氏之祸而奔鲁”。 防叔 14.xxxx是___有名的武士。 xx 15.“叔梁”是叔xx的___。 字 16.据《孔子家语》记载,叔梁纥的第一任妻子是鲁国的__氏。施 17.叔梁纥为___“乃求婚于颜氏女徵在”。 求子 18.孔子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所谓"贱",就是指_____。 社会身份低贱 不能列入贵族阶层 19.据《周礼》记载,当时的礼仪规定每年____男女可自由交往,“奔者不禁”。

春日 秋日 20.颜徵在不愿谈及与孔子父亲的关系,即《礼记?檀弓》中所谓的“孔母讳墓”。 正确 21.孔子在防山找到了父亲的墓地,将父母遗骨合葬。 正确 22.《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叔梁纥与颜徵在在_____祷告而生下孔子。 xx 23.xx,名____,字xx。 xx 24.孔子的曾祖父防叔为躲避“____”而举家迁往鲁国。 xx之乱 25.“士”在商、西周、春秋属于______阶层。 贵族阶层 26.在《论语?子罕》篇中记载,孔子自称“吾少也贱,_______。” 故多能鄙事 27.“xx奉亲”讲的是__。 郯子 28.xx就是掌管____的官职。 历法

文学品味论语赏析

[文学品味]如何画出生命的年轮——《论语》一则赏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本章内容是孔子一生的写照,被后人千古传诵。明末思想家李贽曾经评论此章说:“孔子年谱,后人心诀”。 从本章内容来看,孔子在十五岁时就树立了自己的志向。告诉我们,少年时期就应该立志,然后向着人生目标努力前行。经过青年时期的刻苦奋斗,到三十岁时,自己在学业和修养方面就可以自立了;也可以理解为自我人格已经成熟,成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人,可以自食其力,立足于社会了。 再经过十年的磨炼,四十岁时就不会再受外界的干扰迷惑,内心会有一个自足、澄明、通透的世界,开始进入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入理解阶段。许多大器晚成的人,或者厚积薄发的人,也就在中年这个阶段开始取得成功。更多的普通人,在这时候应该认清了自己,不再心浮气躁,不再患得患失,开始步入生命的全盛期。 五十岁理解天命,意思是懂得了世事无常,懂得了爱恨宠辱,真正地彻悟人生命运。正如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所言:“谨慎敬畏地承担起一切外在的偶然,不怨天不尤人,在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的生活历程中,建立起自己不失其主宰的必然。”也就是说,在这个年纪,我们应该明白

自己的不足,懂得适可而止,坦然面对命运的给予。言外之意是仍然需要不断学习,进行自我认知,调适自我与外界的关系。 六十耳顺,指的是能够全面接纳自己和外在世界,无论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能够平心静气地接受。即现代心理学所说的“悦纳自我”,让自我与外在的世界和谐融洽。这个阶段的人们,大多会脾气温和,人际关系顺畅,可以为自己的一生做总结或反思。 “人道七十古来稀”,七十岁的人从心所欲,像孩童一般,也是真实性情的表现。但是,孔子认为最重要的却是,“不逾矩”,也就是说,无论你怎样地随心所欲,但因为有了几十年的持续不断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你的品德、人格、性情、习惯等,都已经定型,所以,即使再怎么放纵,也不会超出既定的规矩,做出出格的事情。 从这样的年谱来看,说明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需要领悟,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同时,生命的走向应该是一级一级向上的台阶,少年、青年和中年时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老年时的自足、坦荡和圆满。如此,作为独一无二的生命本身,也就体现出了其存在价值。

谈论语对我们人生态度的启示

谈《论语》对我们人生态度的启示 安阳县实验中学王秀平 参加国学种子培训班将近一年了,一年来,通过学习论语,听专家讲课,觉得自己受益匪浅,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思想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都知道,《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其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可操作性强。宋初宰相赵普曾说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虽然时过千年,但对后世依然有重要价值。而且,《论语》中内容丰富。有为政治国之术,有为人处世之道,有各种学习之法,还有儒家的思想核心“仁”和“礼”。学习过《论语》之后,我更感觉到《论语》对我们的人生态度也做了很好的指导,很有利于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有时候听人抱怨:“我怎么没有贵人?人家运气怎么这么好?为什么好事都找他,怎么没有人来帮我呢?”实际上这就是大格局的君子和小格局的小人的差距。君子遇到难题的时候,首先想自己怎么解决,怎么不断提高自己修养去解决这个难题,不断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去克服困难。如果没有做成,会反思自己是不是用心了?用力了?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有时候机会没有给自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没有把握住以前的机会?做任何事都不要有投机的心理,不要自作聪明,要知道,世上一定有人比我们聪明,一定能看得明白我们的心思,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太讲礼貌了,大家心里清楚,不说而已。要是每件事都竭尽全力

去做,兢兢业业去做,就会不断有机会给予我们。孔子去祭祀、去参加活动,一定穿上得体的衣服,表示对这个事情的敬重。我们有时候做事时,会想今天凑合一下吧。当有一次凑合,就有两、三次凑合,慢慢地,就发现自己很多事都是应付。当应付成了习惯的时候,就没有任何机再会得到。 孔子讲“君子求诸己”,就是告诉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贵人,做事要依靠自己,遇事要反思自己。如果逐渐调整自己的心态,不知不觉就会发现,态度积极了,人生也快乐了,很多事情慢慢就能想明白了,自己的未来也就开阔了。 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论语〃述而》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伯夷和叔齐兄弟让国,在孔子看来,是求仁的表现。既然让国而心安理得,已经得仁,就没有怨言了。现在多用来比喻理想和愿望均实现。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先明白自己要求什么,再努力去追求,达到了就没什么遗憾了。就如雷锋传人郭明义,他把助人当做他要追求的人,他就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他追求的“仁”达到了,虽然他自己的生活也并不富裕,但“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雷锋传人,不可能人人都把自己所求的“仁”定的那么崇高,我们也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小仁”。我们可以自私一点去追求学习,追求事业,追求成功。只要是“求仁而得仁”,就无

浅论《论语》的文学价值

浅论《论语》的文学价值 摘要:《论语》是公认的儒家经典,学者们就《论语》的文学价值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和论述,认为它是先秦文学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论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场景描写等几方面进行粗略分析,以期更好地从文学的视角欣赏和感悟《论语》。 关键词:论语文学价值语录体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说过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在中国历史上《论语》确实是举足轻重的一部书。《论语》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著作,它融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哲学和文学于一炉,其内容可谓博大精深,它一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旋律,泽被后世上层建筑领域。对它认真地加以研究,吸收其精华,对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将大有裨益。从文学的角度看,《论语》是先秦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其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字里行间的精思妙语令人折服,使读者读后如沐春风,悠然进入《论语》意境的丰饶世界。 1 以孔子为中心的人物形象系列 《论语》的文学价值,首先在于它写出了孔子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的形象。《论语》以记言为主,虽然简短,却能充分体现人物个性,孔子本人和蔼可亲的神态、诲人不倦的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都随其言谈而呼之欲出了。 《论语》里面对孔子的生活习惯等有一些静止的描写,如《乡党》篇,写他在各种场合,都有各种不同的仪态,与父老兄弟相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温和恭顺之状可掬;在“宗庙朝廷”,与人讨论政治,“便便言,唯谨尔”,擅长言谈辩论,说话很有分寸。与人说话,对象不同,表情也不同,礼仪规矩,恪守不乱,“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从多种侧面勾勒出一个时刻以“仁”为行为准则的“圣人”的轮廓。 《论语》中对孔子形象的描绘,它的动人之处,主要还不是表现在静止的描写上,而是在于它通过孔子生活中一些具体事件的动态描写表现出他的性格。《宪问》篇里有一个小故事,一次孔子去拜见老朋友原壤,原壤却两腿象八字一样张开坐在地上等待孔子,孔子一见这模样,就禁不住骂道:“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说完就“以杖叩其胫”,这一骂一叩,孔子那暴怒的面容,那“克已复礼”的倔张性格,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对于孔子,《论语》是极力予以美化的,但没有神话。孔子的性格是二重的,他是圣人,但也有七情六欲。他一生奋斗,不屈不挠,仍不免有时心灰意懒;他恓惶奔走,积极出仕,但有时也羡慕隐逸之士,在思想上不只一次闪过辟世的念头想“乘桴浮于海”,想“居九夷”。孔子就是这样一位既高大又平凡,既庄重又风

《论语》读书报告

《论语》读书报告 姓名:余玲玲 曾经有人调侃说,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老人家。虽是戏言,但在读完了《论语》,我不得不感慨这句戏言真真对孔子做了一个准确的评价。 可以说,研究儒家思想,最重要的资料就是《论语》一书。《论语》记录的是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言论,从修身、治学、治国几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儒家的“仁”“礼”及“中庸”观念,义理深刻,影响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绝无仅有的瑰宝,其文字简约、生动,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堪称一份古代版的“微博语录”。但凡读过《论语》的人都对它评价颇高,北宋有名的政治家赵普曾赞道“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巨作。 而我读《论语》,感受到的不单单是文字,更是蕴含在文字间的那种朴素的人生追求。 在修身方面,孔子把“中庸”作为人格完善的标杆,而“仁”则是道德规 范的最高理念,这在书中可见一斑。孔子认为,所谓“仁”,即为“爱人”。这在论语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总的来说就是“忠恕之道”。这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我们现今人与人的相处中,能真正奉行“忠恕之道”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我们总习惯性地从自身角度出发,将自己认为对的好的东西强加给对方,殊不知,我们自认为的好意也许并非他们所想要的。这不禁让我想到一闺蜜给我讲过的故事。曾有一段时间,她很喜欢送别人礼物,像是刚买不久的衣服、鞋子,不喜欢了就随手送给表妹。基于此,她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很慷慨的人。有一天,她和她的爸爸去拜访一位朋友。临走前,父亲的朋友很热情地叫他的妻子将家里的苹果捎一些让他们带回去。回到家后,她打开了水果箱子,发现里面都是一些青涩的小苹果,有些还坑坑洼洼的。她一看,忍不住爆了句粗口:“靠,这苹果长成这样还好意思拿来送人?”她父亲淡淡的看了她一眼,“你不也常这样做吗?当你把你不要的衣服鞋子送给别人时,有没有想过他们也许也像你这样,对你自认为的好意呲之以鼻呢?送礼物,要么就不要轻易的送,要送就要送你最喜欢的,最好的,而不是被你丢弃的。”其实,我们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这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