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考古层位学札记三则 (1)

考古层位学札记三则 (1)

考古层位学札记三则 (1)
考古层位学札记三则 (1)

56

近年,为研究生讲授《考古学方法论及个案研究》课程,于考古层位学有心得三则,兹录于此,面世学界。

一、关于“典型剖面”

“典型剖面”是表现遗址“文化堆积”的基本手段,是考古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古报告中,文化堆积也称作“层位堆积”或“地层堆积”,一般置于发掘概况之后,或与分期合为一部分,或单独设置,而位于遗迹和遗物介绍之前。然而不同的考古报告,不同的作者对于表现文化堆积的“典型剖面”理解却不尽相同。

首先,请看上海福泉山遗址[1]的典型剖面:

“福泉山”是上海市青浦县重固镇农田中的一座人工堆筑的“小山”,东西长约94、南北宽约84、高约7.5米。自1979年至1988年,多次对其进行试掘和发掘,4米等高线以上部分大部揭露(图一),发现有马家浜文化、崧泽

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战国、西汉、唐、宋等不同时期的遗存。发掘报告选择掘区偏西北部的T8、北部的T9、偏东南部的T24作为典

型剖面(图二),介绍山体部分的堆积情况。

现将三探方的地层堆积及包含物列表比较(表一):

收稿日期:2009-02-10表一福泉山遗址“典型剖面”层位对比表

T8东壁

T9北壁

T24北壁

①层灰褐土。现代砖瓦。

①层灰褐土。

①层灰褐色。现代砖瓦。

②层灰黄色。良渚文化遗物。②层红烧土。马桥文化遗物。②层黄褐土。春秋战国遗物。③层灰黄土。春秋战国遗物。

③层黄褐土。马桥文化遗物。④层灰土。良渚文化遗物。④层黄土。良渚文化遗物。⑤层灰黑土。崧泽文化遗物。

③层黑褐色。良渚文化遗物。⑤层灰褐土。崧泽文化遗物。⑥层黄褐土。不见文化遗物。青灰土。⑥层青灰土。马家浜文化遗物。

⑦层青灰土。崧泽文化遗迹。

考古层位学札记三则

中图分类号:K85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0327(2009)02-0056-11

许永杰

(广东广州510275)

江汉考古2009.2/总第111期考古研究

许永杰(1957-),男,吉林永吉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作者简介:图一

福泉山遗址良渚文化时期平面图

57

杭嘉湖地区夏代以前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等四种考古学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在T8

东壁、T9北壁两剖面的堆积中表现为递进的早晚顺序,与目前学界对这一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的认识相一致。这样的三例典型剖面虽然能够反映出该遗址文化内涵的分期序列,但是还存在两个严重问题[2]。

一是不能反映遗址堆积的全貌。从表一中可以看出,T8地层堆积分为7层,T9地层堆积分为6层,T24地层堆积分为3层,不仅三个探方的典型剖面地层堆积数量不同,而且相同序号地层的土质土色、包含物也相差很大。因为福泉山遗址的发掘工作是分三次实现的,三次发掘的探方存在不相连属的问题,所以报告有必要交代各探方层位堆积的对应关系。虽然T8和T24分别位于遗址的偏西北部和偏东南部,不相比邻,但却可通过其他探方连在一起,然而,两个探方的地层堆积数目却相差很多;位于北部的T9虽与位于偏西北部的T8比

邻,但却不相连属,两探方的地层堆积的数目以及相同序号地层的土质土色、包含物相差很大。那么,三探方的地层堆积是如何对应的?三探方各自所代表的探方又有哪些?在报告中则再也无从查对。如果从文字叙述看,只有各探方土质土色呈灰褐,内含近代砖瓦的第1层可以对应,其它各层就很难查明对应关系了。

二是没有表现遗迹在堆积中的位置。福泉山遗址发现有崧泽文化建筑遗迹1处、灰坑1个、灶塘1个、烧坑1个、墓葬19座,主要集中分布在遗址中西部的T6、T8(表现在该探方的北壁上)、T11、T10等探方中;良渚文化墓葬30座、祭祀遗迹4处,主要集中分布在遗址中西部的T27、T37、T38、T39、T33、T34、T35、T36等探方中。报告在选择典型剖面介绍堆积时,恰恰回避了上举遗迹现象丰富的诸探方,即便是选取了T8剖面,也未选取能够表现M17、M18两座崧泽文化墓葬的北壁,而采用

图二福泉山遗址典型剖面图

58

的是没有遗迹的东壁。此外,从报告图三三“福

泉山良渚文化祭祀遗迹与墓葬分布图”看,M67良渚文化墓葬位于T23西部和T24西北部,而在报告举例的T24北壁剖面图上和文字记述中,却漏画和漏记了该遗迹。在考古层位学中,一个遗迹堆积单位有意义的层位关系是开口层位和打破层位,而在福泉山报告中,遗迹堆积的层位文字表述是“属于××层”,表格表述是“位于××层”,这是一种在考古报告中对遗迹层位关系的错误表述,读者难以从报告中判断遗迹的开口层位和打破层位,这种表述形式在当代报告中已弃用。福泉山遗址的崧泽文化墓葬和良渚文化墓葬均有两种埋葬方式,一种是就地掩埋,一种是挖坑下葬,如果放在报告的“属于××层”和“位于××层”中理解,其层位意义是不同的,前一种是叠压关系,墓葬为“属于”和“位于”的地层所叠压,在堆积顺序上早于该层;后一种是打破关系,墓葬打破“属于”和“位于”的地层,在堆积顺序上晚于该层。因

此,像福泉山遗址这种遗迹现象复杂的层位堆积,就更应辅以剖面图的表现形式。与此相类的未能在典型剖面中表现遗迹的位置的情况,还见于上海崧泽遗址[3],此不赘举。

再看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的典型剖面[4]:

该遗址分为不相连属的六片掘区,经过两次发掘。报告介绍的典型剖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报告选取的TA 西壁和T58、57东壁两剖面(图三)分别位于遗址的西南部与中部,TA 为探沟,与TE 、F 两探沟相连;T58、57为探方,与T55、56、59、60相连。报告有意选取这两处发掘面积不大的地点,而回避了位于遗址西部的T1~T50最大面积的掘区。

二是在TA 西壁剖面中出现10座墓葬,其中6座为无随葬品的“空墓”,4座是仅有2件随葬品的墓葬,既缺少随葬品丰富的墓例,又缺少不同层位堆积单位的可以比较的同类器物;T58、57东壁剖面中出现的M89、90两墓虽有较丰富的随葬品,但因属于开口在同一层

图三大何庄遗址典型剖面图

59

位下的平列单位,不能视为理想的分期研究材料。

正是因为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的这种不典型的“典型剖面”,为研究者的分期等研究带

来不便,应该说日后的关于齐家文化分期讨论的分歧产生与此不无关系。

再请看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

[5]

的典型剖

面:

泉护村是位于渭河南岸二级阶地上的一个村落,村落的周边分布有较密集的古代遗存。1958年和1959年,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陕西分队华县队在此进行两次发掘,主要分为四个掘区。该遗址虽然发现有较多时段的遗存—史前时期的第一、第二、三期遗存和历史时期的西周、汉、唐、宋元遗存,但文化堆积比较薄,仅第Ⅱ掘区和第Ⅲ掘区文化堆积层保存

较好。报告对这种层位堆积的介绍方法主要有二种形式。

一是举例堆积情况较好的第Ⅱ掘区和第Ⅲ掘区的典型剖面说明地层堆积概况和遗迹堆积顺序及两种堆积形式的关系。举例第Ⅱ掘区T109、T110和T116的南壁贯通剖面,说明第二期遗存晚于第一期遗存(图四,1)。第Ⅲ掘区T205~T210的北壁贯通剖面,说明宋元遗存晚于第一期遗存(图四,2)。

二是举例堆积情况较差的第Ⅰ掘区和第Ⅳ掘区平面图,用以说明遗迹堆积顺序。举例第Ⅰ掘区平面图,说明西周遗存晚于一期遗存,一期三段遗存晚于一期一段遗存。举例第Ⅳ掘区平面图,说明一期三段遗存晚于一期二段遗存、一期二段遗存晚于一期一段遗存、三期遗存晚于一期三段遗存、西周遗存晚于三

图四泉护村遗址典型剖面图

60

期遗存等。

通过对福泉山遗址“典型剖面”、大何庄遗址“典型剖面”和泉护村遗址典型剖面的分析,得出的典型剖面认识是:1.要反映遗址的层位堆积全貌。

2.要能够说明遗址的遗存顺序。

3.要争取更多交代层位关系。4.要表现地层堆积与遗迹堆积的关系。5.可以增加平面图的辅助手段。以上五个要点可供编写考古专题报告者参考。

二、关于“上层”、“下层”

在中国考古学文献中,有一类使用“上

层”、“下层”概念来指代考古遗存的称谓。最著名者可举“二里岗上层文化”、“二里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新乐上层文化”、“新乐下层文化”;“北首岭下层类型”、“半坡上层类型”、“张家园上层文化”,等等[6]

在1953年发掘的郑州二里岗遗址的典型

剖面图中(图五)[7]

,1区探沟51堆积只有地层堆积一种,没有遗迹堆积[8]。即第一层农耕土,

当代耕土层;第二层浅灰土,为商代文化层;第

三层灰花土,为商代文化层。报告使用“上层”、

“下层”的方位概念置换“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序数概念,将第二层和H2乙坑出土遗存归结为“上层”,第三层和H2甲坑归结为“下层”。

内蒙古赤峰夏家店遗址的试掘材料以简报和报告的形式发表过两次[9],两次介绍的层位堆积情况小有不同。《简报》无典型剖面图,文字称:“发现两种文化层相迭压,并有上层的灰坑、墓葬打破下层的灰坑和地层的现象。”《报告》以文字和典型剖面图相结合的形式介绍层位堆积:有4个发掘地点,各地点的堆积情况不同。Ⅰ地点,表土下即为灰坑、墓葬。Ⅱ地点(T9东壁),第一层,地表耕土;第二层,灰土,下有灰坑9个;第三层,褐土,下有墓葬2座;第四层,黑灰土,灰坑1个。Ⅲ地点,第一层(①层),地表耕土;第二层,灰黄砂土(②层)和灰土(③层)两层,下有F1(④层);第三层(⑤层),浅灰土,灰坑5个,房址1座,墓葬5座;第4

层,黄灰土。Ⅳ地点,

灰坑2个(图六)。其中,Ⅰ地点灰坑和墓葬、Ⅱ地点第二层和第三层及其下的灰坑和墓葬、Ⅲ地点第二层和第三层及其下的灰坑、房址和墓葬属于“上层文化”;Ⅱ地点第四层及灰坑、Ⅲ地点第四层、Ⅳ地点灰坑属于

图五二里岗遗址典型剖面图

图六

夏家店遗址典型剖面图

Ⅱ地点T9东壁剖面

Ⅲ地点T3西壁剖面

61

“下层文化”。

从二里岗遗址和夏家店遗址的层位堆积看,所谓的“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并不是遗址的地层堆积只有两个[10],而都是对若干地层堆积和若干遗迹堆积整理后,根据其包含物的所显示的年代差异或文化属性不同而做出的归类,即将年代相同或文化属性相同的堆积单位归结为一类,以“上层”和“下层”的位置概念置换堆积单位的序数概念。

以“上层”、“下层”的位置概念指代遗址不同时期文化遗存的作法,应肇始于著名的“后岗三叠层”。1931年,学成归国的梁思永先生首次在中国使用按土质土色划分地层的地层学方法发掘河南安阳后岗遗址,发现仰韶、龙山、小屯三种文化依次叠压的层位关系,从层位堆积上实证了三者的早晚年代关系。其实所谓的“后岗三叠层”是由一个遗址的两处剖面合成的,一处剖面是位于岗中北部的第241、243、244三坑剖面,一处剖面是位于岗西部第283、284剖面(图七)。前者有5层堆积,第二层、第三层为小屯文化层,第四层为小屯与龙

山文化层,第五层为龙山文化层,该层下有灰

坑;后者有4层堆积,第二层为龙山文化层,该层中有白灰面和灰坑,第三层、第四层为仰韶文化层。前者为小屯文化和龙山文化的“二叠层”,后者是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二叠层”,同项合并为“三叠层”。在后岗遗址的“三叠层”中,也包含着地层堆积与遗迹堆积两种堆积形式[11]

梁思永先生参加了1931年山东历城城子涯遗址第二次发掘,在后来完成的《城子涯》报告中,该遗址的文化遗存被区分为上层文化和

“下层文化”[12]

,上层灰陶文化被认为属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层黑陶文化被认为属于石器文化,即龙山文化。该遗址的地层堆积也不止两层,堆积形式除地层堆积外也包含城墙等遗迹堆积。

从后岗遗址和城子涯遗址的层位堆积看,梁思永先生最初使用“上层”、“中层”、“下层”的概念,就是用来指代同一遗址中存在的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

梁思永先生的这种以位置概念指代遗址

图七后岗遗址典型剖面图

不同时期文化遗存的作法,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中国考古学界所继承,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具体做法主要有:

一些遗址以对应的“上层”、“中层”、“下层”的概念来区别和命名不同性质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上举夏家店遗址的上层和下层是此,另外还可举以辽宁沈阳新乐遗址命名的“新乐下层文化”(亦称“新乐文化”)、“新乐上层文化”

[13],以辽宁长岛小珠山遗址命名的“小珠山下层文化”、“小珠山中层文化”、“小珠山上层文化”

[14],等等。

也有一些遗址以对应的“上层”、“中层”、“下层”的概念来区别和命名同一性质考古学文化的不同时期的遗存。上举二里岗遗址的上层和下层是此,另外还可举以福建昙石山遗址命名的“昙石山下层”、“昙石山中层”、“昙石山上层”[15],以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命名的“大墩子下层”、“大墩子上层”[16],等等。

还有一些遗址由于有些遗存已有文化命名,就仅以其中的“上层”或“下层”来命名考古学文化遗存。如以辽宁东沟后洼遗址下层命名的“后洼类型”[17],以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上层命名的“张家园上层文化(类型)”[18],以湖南石门皂市遗址第五层堆积命名的“皂市下层文化”[19],等等。因为缺少与之相对称的同一遗址的“下层文化”或“上层文化”,而显得失衡。

以“上层”、“下层“的位置概念指代遗址不同时期文化遗存的作法,有两个弊端:

首先是容易使人误以为该遗址只有地层堆积,而无遗迹堆积;除表土层外,只有两个或三个文化堆积层。

其次是倘若遇到一个遗址的文化内涵超出三个,就很难使用“上层”、“中层”、“下层”来指代,而闹得捉襟见肘。因此,一些遗址在坚持这种指代方法的同时,还采用了排除历史时期或晚期遗存的办法来应对。如福建浦城牛鼻山遗址典型剖面T0905东壁有5个地层堆积,第三层下叠压有M16和H8两个遗迹堆积,第一层为耕土层,第二层为唐宋时期堆积,第三层为两晋时期堆积,第四层为“上层文化遗

存”,属牛鼻山类型晚期,第五层为“下层文化遗存”,属牛鼻山类型早期[20]。再如福建闽侯庄边山遗址典型剖面T1、T8东壁有4个地层堆积,第2B层下叠压有战国末至西汉初的墓葬遗迹堆积,第一层为耕土层,第2A、2B层为近代堆积,第三层为“上层文化遗存”,属“庄边上层文化”,第四层“下层文化遗存”,属昙石山文化[21]。甚至有个别遗址为了应对划分“上层”和“下层”,盲目合并堆积单位,以致出错。如辽宁大连郭家村遗址典型剖面Ⅱ区T6北壁有5个地层堆积和1个遗迹堆积,报告将第一层和第二层定为“上层文化”,属小珠山上层文化,第三层和第四层定为“下层文化”,属小珠山中层文化。但是却忽视了第一层出有近代水泥瓦头和碎砖的事实,也遗漏了出有大量遗物的第五层堆积[22]。

鉴于这种使用“上层”、“中层”、“下层”的概念,指代同一遗址中不同时期的遗存的方法存在的弊端,自上世纪50年代始,出现一种使用“一期”、“二期”、“三期”等数序概念,指代同一遗址中不同时期遗存的方法。最著名者有“庙底沟二期文化”、“泉护(村)二期文化”、“王湾三期文化”等。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包含仰韶、龙山、战国、汉代、唐代等五个时期的遗存,其中史前时期的仰韶时期遗存被称为“庙底沟类型”,龙山时期遗存被称为“庙底沟二期文化”

[23]。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包含仰韶中期、仰韶晚期、龙山、周代、汉代、唐代和宋元等七个时期的遗存,其中史前时期的仰韶中期、仰韶晚期、龙山遗存分别称为“泉护村一期”、“泉护村二期”、“泉护村三期”[24]。河南洛阳王湾遗址包含仰韶中期、仰韶晚期、龙山、周代、晋代、北朝~隋代等多个时期的遗存,其中史前时期的仰韶中期、仰韶晚期、龙山遗存分别称为“王湾一期”、“王湾二期”、“王湾三期”[25]。

两种命名方法在20世纪50~90年代并行。如:1963年出版的《西安半坡》,将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的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存分为先后两期,早期遗存为该遗址的主体遗存,即后来称为“半坡类型”或“半坡文化”者;晚期遗存为仰韶

62

63

时代晚期遗存,在一些研究文章中也有将其称为“半坡晚期”或“半坡上层”等[26]。张忠培在1979年撰写的《论东庄村和西王村遗存的文化性质》一文中,认为半坡遗址包含有四个时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即老官台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以H1等单位为代表的遗存,并将最后一种遗存称为“半坡遗址(4)期”,相当

于西王村中层[27]

。再如:1979年发表的内蒙古准格尔旗大口遗址试掘简报,将该遗址第五层和第六层出土的遗存称为“大口第一期文化”,第三层和第四层出土的遗存称为“大口第二期

文化”[28]

。在1986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之《大口遗址》词条中,又使用了“下层遗存”和“上层”的概念[29]。

20世纪90年代后,以遗址分期的序数概念命名考古遗存的方法逐渐取代了以遗址堆积位置概念命名考古遗存的方法。如,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先后经过三次发掘[30],与发掘的次数增加相伴,对其文化内涵的认识也不断更新,对不同时期文化内涵的表述也在发生着变化。在第三次发掘报告中,作者使用了“第一类遗存”、“第二类遗存”、“第三类遗存”、“第四类遗存”的概念,其“第三类遗存”相当原“下层”,“第四类遗存”相当原“上层”;在《天津市考古五十年》一文中,作者更准确地使用“张家园三期”、“张家园四期”遗址分期序数概念置换原“张家园下层”、“张家园上层类型”遗址堆积位置概念[31]。

三、关于“平列”

1951年和1953年,苏秉琦、吴汝祚在西安附近调查时,于开端庄(又名客省庄)遗址清理一个断崖,后于1956年第2期《考古通讯》上

公布了剖面图(图八)[32]

其中灰坑7为西阴文化,灰坑8为客省庄文化,墓2和第二层为西周文化。这一典型剖面在中国考古的层位学史上,至少有以下意义:

1.继梁思永发掘河南安阳后岗遗址之后,再次发现仰韶、龙山、历史时期(殷代、周代)的

“三叠层”。

2.揭示出遗迹堆积与地层堆积在考古层

位学上具有相同的意义,两者在遗址的有序堆积中,均属独立的堆积单位,具有相同的分期意义,即无论是地层堆积还是遗迹堆积均可代表一个时代。

3.给出在层位堆积中,除叠压、打破两种地层关系外,还存在第三种地层关系—“平列”的启示。所谓“平列”即叠压在同一地层之下而又同时打破同一地层的堆积单位,年代不一定是同时的,其年代关系存在多种可能。关于“平列”是层位堆积中的第三种地层关系,在考古学的层位学的研究中很少有人留意,更很少有人提出。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考古学界曾有过一次关于齐家文化分期问题的有益讨论[33]。讨论双方虽然主要是围绕甘肃武威皇娘娘台、永靖大何庄、永靖秦魏家等三处遗址和墓地的分期方案问题展开的讨论,但却涉及到对考古学方法论中一些基本问题的理解。诸如:考古年代学中由层位堆积顺序表现的考古层位学

图八开端庄遗址典型剖面图(示意)

64

年代与堆积单位包含物表现的考古类型学年

代的关系问题;考古类型学中如何掌握器物型式划分标准问题,如何掌握发表材料中的典型标本与未发材料中的一般标本的异同问题,一种器物或不同种器物的持续使用时间问题,“桥联法”的局限性问题;考古层位学中的如何理解和掌握大地层统一划分问题,如何理解和划分小层(A 、B 、C 等层)问题,地层堆积与遗迹堆积的关系问题,等等。

在与本文相关的考古层位学的诸问题,笔者以为,对于堆积情况复杂的遗址,不宜采用统一划分地层的“大地层”式操作方法,发掘时不曾连接的探方或相邻探方未做打隔梁者,也不宜简单根据土质土色判定是否属于相同的堆积单位;所谓同一层内划分出的A 、B 、C 等小层的做法,实际上更多的是受归类“上层”、“下层”的影响,在发掘结束后的整理时产生的认识,具有较多的主观因素,不宜提倡;地层堆积和遗迹堆积是文化堆积的两种形式,在考古层位学中都属于独立的堆积单位,同样具有代表遗存文化属性和年代的意义,不存在谁属于谁的从属关系。

与本节相关的考古层位学问题是“平列”问题。讨论的一方认为,压在同一层位之下,而又同时打破同一层位的诸遗迹堆积单位,从属于所打破的地层(位于该层内),年代同时;另一方理解,压在同一层位之下,而又同时打破同一层位的诸遗迹堆积单位,与将其叠压和被其打破的地层堆积不存在从属关系,遗迹堆积与遗迹堆积之间的层位关系是平列关系,在

年代关系上存在多种可能,即它们可能与叠压或打破其的地层同时,也可能与被其叠压或打

破的地层同时;它们可能早于叠压或打破其的地层,也可能晚于被其叠压或打破的地层同时;它们彼此之间可能同时,也可能此早彼晚或彼早此晚,究竟如何?需要借助包含物的年代来判定。20世纪50年代调查的西安开端庄断崖上,西周文化层下叠压着分属于西周、龙山和仰韶三个时代的三个遗迹堆积单位的剖面所呈现的复杂年代关系,已经给出了平列层位关系的启示,实际上在有一定规模的、遗迹现象比较复杂的考古发掘中,平列层位关系的遗迹堆积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如:华县泉护村遗址的“第Ⅳ工区,耕土层揭去之后,即露出各时期的窖穴、房址及墓葬,文化堆积层全然无存。其中,泉护一期文化窖穴13座,三期文化窖穴15座及白灰面房址1座(残),周代窖穴4座,时代不明墓葬4座(皆无随葬品)。”耕土层下的这些遗迹堆积个别发生叠压或打破关系(周代窖穴打破泉护三期文化窖穴,泉护三期文化窖穴打破一期文化窖穴),更多的则是彼此间不发生叠压或打破关系。发生叠压或打破关系者,彼此间的早晚关系从层位学上就可以判定,但是不发生叠压或打破关系者,彼此间的时间关系则存在多种可能。像这种叠压在同一地层之下,同时打破同一地层,彼此之间不发生叠压打破关系的遗迹堆积的层位关系是最为典型的平列关系。

再如:山西长治小神遗址[34],表土层下即出现各类遗迹,不见文化层堆积,各类遗迹直接

图九小神遗址T8、T10西壁剖面图(示意)

打破生土(图九)。在618平方米的发掘面积内,发掘清理陶窑3座、灰坑100余座、墓葬13座,分属于仰韶时代晚期、龙山时代、二里头时期、商代和战国等五个时期。各类遗迹尤是灰坑之间的叠压打破关系十分复杂,如果单从地层学的角度,将其视为开口在同一层位之下,而又同时打破同一层位(生土层),属于被打破层的同一时期的遗迹,必然会闹出大错。显然这些开口在同一层位之下,而又同时打破同一层位的遗迹堆积的年代判定,需要根据包含物的类型学分析做出。

上举开端庄、泉护村、小神三遗址的叠压在同一地层之下,又同时打破同一地层的诸遗迹堆积单位,分属于不同时代,从包含物上易于识别;而那些叠压在同一地层之下,又同时打破同一地层的诸遗迹堆积单位,分属于同一时代、同一文化性质的平列单位,则需作细致的分期研究方可判断。

例如:宁夏海原切刀把墓地[35],耕土层下即出现墓口,不见文化层堆积,墓坑直接打破生土。共发掘清理33座墓葬,均属同一时期的新石器时代的菜园文化,其中9座墓葬发生叠压打破关系,另24座为不发生叠压打破关系的平列墓葬。报告从叠压打破关系入手,结合随葬器物的类型学分析,报告将墓地分为早晚两期。发生叠压打破关系的墓葬,叠压或打破者均为晚期墓,被叠压或被打破者或属早期墓或为期别不明墓;平列关系的墓葬,属于早期的墓葬有10座,属于晚期的墓葬有10座,另4座为期别不明的墓葬。

在考古层位学中认识和提出第三种层位关系—平列关系是中国考古学对考古层位学的贡献。

注释:

[1]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福泉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0年。

[2]肖达顺已有文章详细分析其问题,见《四川文物》,2005年第5期,《福泉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堆积的层位学分析》。

[3]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崧泽—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7年。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大

何庄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5]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华县泉护村》,科学出版社,2003年。

[6]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文物出版社编:《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年。

[7]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岗》,科学出版社,1959年。

[8]从剖面图看,第2层底部似有一个未能识别的灰坑,第3层底部似有两个未能识别的灰坑。报告文字介绍称:“深2.7米在近南端靠东壁处,有一东西宽约0.3,南北长约0.45,深约0.5米的椭圆形坑。坑内侧放有较完整的小狗骨,头向西,脊向南。”

[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发掘队:《内蒙古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2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10]在邹衡先生《试论郑州新发现的殷商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一文中,还可以见到二里岗遗址5区探沟14的剖面图。在该典型剖面中,除(二)上层、(二)下层外,还有(二)A层、(二)B层、(二)C坑、(二)F层、(二)H壕,开口在第一层下,打破第二层的近代墓葬;除(二)上层和(二)下层殷商文化堆积外,还有以开口在第二层下的H26、H28为代表的龙山文化遗存。

[11]梁思永:《小屯龙山与仰韶》、《后岗发掘小记》,《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年。

[12]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城子涯》,中华民国二十三年。

[13]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乐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沈阳新乐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

[14]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长海县文化馆:《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15]昙石山。学界一般将该遗址的下层和中层遗存归结为昙石山文化,排除上层遗存;也有将上层、中层和下层都认作是昙石山文化的。

[16]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集刊》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报告认为,下层属青莲岗文化青莲岗期,上层属于青莲岗文化刘林期。

[17]许玉林、傅仁义、王传普:《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发掘概要》,《文物》1989年第12期。

[18]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队:《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1984年第8期;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1993年第4期。

[19]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石门县皂市下层新石器遗存》,《考古》1986年第1期。该遗址的第2层为西周堆积,第3层为商代早期堆积,第4层为间歇层。

65

[20]福建省博物馆:《福建浦城县牛鼻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96年第2期。

[21]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闽侯庄边山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8年第2期。

[22]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大连市郭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4年第3期。

[2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

[24]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华县泉护村》,科学出版社,2003年。

[25]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洛阳王湾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4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洛阳王湾-考古发掘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6]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佟柱臣:《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中心发展论和发展不平衡论》,《文物》1986年第2期。

[27]张忠培:《论东庄村和西王村遗存的文化性质》,《考古》1979年第1期。

[28]吉发习、马耀圻:《内蒙古准格尔旗大口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1979年第4期。

[29]《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30]天津市文物管理处:《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试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1,文物出版社,1977年;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队:《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1984年第8期;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1993年第4期。

[31]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天津市考古五十年》,《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年。

[32]苏秉琦、吴汝祚:《西安附近古文化遗存的类型和分布》,《考古通讯》1956年第2期。

[33]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87年第1、2期;陈迟:《关于齐家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考古》1988年第6期;伊竺:《大何庄遗址“分段”研究商榷》,《考古》1988年第6期。

[3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晋东南工作站:《长治小常乡小神遗址》,《考古学报》1996年第1期。

[35]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海原县菜园村切刀把墓地》,《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

(责任编辑、校对:陈丽新)

(上接第74页)

Diffusing Painted Pottery of Miaodigou Culture to Central-Southern China

Wang Renxiang

(Beijing100710)

Abstract:The Miaodigou Culture,that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existed only for a short period but had been influential to the culture in the neighboring areas.In particular,the diffusion of its characteristically painted potteries had aroused an extremely enormous art movement in China's prehistory.The widely speared painted pottery of Miaodigou Culture had deeply influenced the areas in Southern China surrounding the Dongting and Boyang Lakes,where cultural differences were obvious.Such influences had been diffused across the Changjiang(Yangtze)River,and even far reach-ing the southern areas of the Dongting Lake.The spread of Miaodigou Culture painted pottery not only for diffusing particular decoration pattern for potteries,but the recognition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contained in those decorations would be more important.By studying the painted potteries diffused to southward areas,the convergent situations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s cultures could be better understood,such kind of cultural convergence is an essential foundation for establishing a united civilization in the later period.

Keywords:Painted Pottery;Diffusion;Miaodigou Culture;Dongting-Boyang Lakes Area

(责任编辑、校对:笪浩波)

66

宗教学概论

宗教学概论 1.宗教观观念的内容 各种宗教都有说明其信仰的观念,甚至形成了一套论证其信仰的观念体系。它是宗教组织借以建立宗教信仰体制的骨架,对整个宗教体系的构成起基础性的作用。各种宗教观念无论在内容上有何区别,必须用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宗教观念一旦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超出了个人的体验,具有社会意义,就成了一种社会文化形式,成了宗教传道的工具。各种各样的宗教的信条、教义、教理都是不同的,但既然是宗教,就有共同的东西,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一)灵魂观: 灵魂观是宗教最重要最直接的观念,形灭灵魂不灭的观念几乎广泛流行于世界各个宗教中。“灵魂”观点是整个宗教的发端,是全部宗教的核心问题。 1.“灵魂不灭,上帝存在,意志自由”是基督教的核心。 2.伊斯兰教也大体相同。 3早期佛教不讲灵魂不灭,但是讲“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其结果则是承认了灵魂的存在,并且以灵魂作为因果轮回的主体。佛教传入中国,灵魂观念进一步发展,“神不灭”则成为中国佛教的坚定信仰。 不相信灵魂存在宗教是不存在的,因此宗教与迷信是分不开的。 (二)神灵观: 1.宗教是社会的产物,宗教观念的内容归根结底是人与人关系的反映,但在宗教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人与神的宗教关系。人是宗教信仰和崇拜的主体,神是信仰和崇拜的对象,没有神就没有信仰和崇拜的对象,这样宗教就无从谈起。所谓无神的宗教是不存在的。如果某个宗教宣扬自己没有神灵,那他就不是货真价实的宗教。 2.关于人与神的关系。神是“人格化”的超自然存在,并不全面。原始民族信仰崇拜的神并未“人格化”。所以,神的人格化并不限于同形,更重要的神与人“同性”。这就是说神与人在思想、情感、意欲方面与人有相同或相似的性格,从这一点上讲,可以说一切宗教崇拜的对象都是与人“同性”的。无论是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还是伊斯兰教无任何具体形象的真主,他们在其崇拜者的心中,都是具有人一样的思想、情感和意欲,都是按照人的行为方式进行活动的。一切宗教的神圣对象性能,本质上都是人性,只不过这种人性,在神圣对象身上被进一步神圣化了而已。这样来讲,人格化的神,实质是人性的神格化。 3.总之,一切宗教中神的神性就是人的人性,神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神灵观念之所以产生,是人通过想象力把人的人性和本质异化或对象化为一个神圣对象的结果。因此,宗教中的这种神灵、创始祖或上帝,所有的一切都并没有客观

[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

[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为绪论章,6学时。本章以考古学科的形成发展历程为线索,阐释考古学的知识、 方法论和基本理论。主要内容为: 一、西方古物学被认为是近代考古学的前身,它的形成既与相关学科的成熟,又与当时的社会要求密切相关,学习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要了解下列的基本事实及其所包含的人类文化 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1、为什么文艺复兴复活了人们对古典世界的兴趣?因为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增强了经济实力之后,尚未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取得相应的地位,所以他们必须利用“文化再生”来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而古物最能达到此目的。进一步说,一门学科诞生的内 在原因与许多外在要求密切相关。 2、C.莱尔在1830-33年发表了《地质学原理》否定了“灾变说”,为什么能支持人类的诞生要早于B.C.4004年?人类诞生于B.C.4004年,被诠释为《圣经》所言,但面对着人类化石和人工制品与绝灭早于此年代的动物化石共存,地质学要屈服于宗教,就只能以“灾变”来解释地球史,但《地质学原理》坚持了科学,以渐变来解释。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很有 启发意义事件。 3、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们不仅对中世纪的遗物和建筑方面的遗存感到兴趣,而且对史前遗物的兴趣也在增加,但丹麦R.尼厄鲁普教授却在迷茫中。迷茫在于利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理解“史前遗物”。这是人们探求未知世界历程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碰到的问题,也是考 古学形成的契机。 ——大学学习要从考古学形成的历程中认识到一门新兴学科(或者一个新生事物)形成过程 中的本质,举一反三。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方法论和目标 一门学科必须具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论和目标。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遗存。文化遗存是人类制造和使用过的遗物和遗迹,前者是可搬动的,后者是不可搬动的。 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是考古学形成之初的两个方法论,它们借用于地质学和生物学,理解它们。随着考古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更多的方法和手段被利用到考古学研究中来。

社科院考古学考研经验

关于报考:看到很多人或者我也是一样,一个目标就是社科院。当然我不否认功夫不负有心人和一些天才或者机遇,但我在这里还是想劝说同学们慎重。我的本科学的是考古专业,而且是在考古的传统院校,复习虽不是头悬梁锥刺股,但也觉得很认真了。可最后还是名落孙山。社科院的判卷很严格,所以调剂起来也没有优势。现在冷静的想想,虽然不后悔,也有些遗憾,因为如果不考社科院的话,任何一所院校,我相信我考上的系数都是很大的。所以,我劝说那些在本科阶段没有打下很好的基础、没有做出突出成绩、没有和社科院的老师有学术联系的同学,慎重选择自己的学校,可以先报考其他不错的院校,再图进取。当然,这些学校的同学要冲刺社科院,那就没有异议了。我说的是普通院校和跨专业考生。还有一点就是,如果考研失利,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老师也好、同学也好,联系可能招不满的、自己也还喜欢的学校,不要依靠网上调剂系统,一定要亲自联系。 关于专业课:看到过一些同学,特别是跨专业的同学,八月份的时候还在问考研需要哪些书籍,我想这就有些迟了,我的建议是在大三的第一学期,也就是寒假的时候就应该了解到这个专业的常用书籍。到八月份的时候,基本书籍应当准备妥当的。 我当时报考的时候是有些犹豫的,是在十一国庆的时候才真正定下心来考社科院的。但在此之前,我一直是按照社科院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八月份暑假的时候,应该是把大百科通读了一遍了,而且应当作出标记了。(很多同学一直在求购大百科的原版,我个人认为真是没有必要,甚至是不应该的。我的建议是使用打印版,而且分成四本,每本不要太厚,看的时候可以直接在书上作出标记。像是自己的笔记一样。如果到了十月份还在问从哪里下载大百科的话,我看就不要通读了。)至于断代八本,应当是同步的,在八九月份的时候也应该看完一遍了。至于诸如《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之类的资料,自己应该适当取舍,有余力的同学应该看一看,毕竟是比较好的著作,虽然旧一些,但里面的研究方法之类是值得学习的。此外,还是应该注意一些新出的著作,保持资料的更新,比如通论就不要用张之恒的旧版啦,刘庆柱先生新出的那本书也应该翻一翻的。如果有社科院的笔记,善哉啊! 从九月份或者十月份开始,就应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了,应该目标明确,井然有序,按部就班。十月份之前是自己的基础时期,应该完成参考书目的阅读和基本知识的通读。从十月份以后,就进入考试时期了,应该训练自己的考试能力,分时期分专题进行填充。在前一阶段,应该有自己的笔记,记录学习过程中不懂的地方,把不懂的地方当成名词解释来看。这个阶段就可以背一些总结性的东西了。建议的是,多去网上看看把历年的论述题总结起来,寻找与之有关的论文进行重点研究。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我想说三点:1、注意新的发现与研究。多看看文物报和新闻杂志,了解新的热点,例如某年考题名词解释“文化景观”。2、注意老师的研究方向和最新成果,例如某年考题“先周文化述评”,和雷兴山老师的书不无关系。而且,寻找资料的时候,切记要“投社科院老师所好。”3、利用零碎的时间复习零碎的笔记、知识点。社科院的10道名词解释和4道论述题,有一半是比较常见的题目,而且很可能是重复考到的,这就需要扎实的基础,答出需要的,同时尽可能补充新发现的新研究的;另一半的题就要考大家平时的知识面了,论述题更侧重于知识的系统化。如果感觉自己基础薄弱心里没底的话,不妨去听一下新祥旭的专业课听说很不错。 关于英语:这次的英语分数我还是很满意的,68分,阅读的前两篇不到20分钟搞定,各错了一个,第4篇没看懂,也错了一个。(有点臭美了)当时做题的顺序,好像是先做了两篇阅读,然后头大了,血气供应不上,转而做小作文和大作文。如果听过一些讲座的话,作文应该是不难的。关于英语的学习,以后有可能的话,我会附上笔记。 我的建议是单词是基础,单词的唯一性就是反复背(有点废话了,可废话就是真理)。关于背单词我有几个建议:1、九月份的时候,你拿的单词书要背过一遍。2、九月份以后,背单词的时候应当是另一本或者是单词笔记。因为第一本你已经太熟了,顺序都记住了。3、看看网上的视频,了解一些单词的构造,对背单词还是很有帮助的,就像汉字的部首一样,背多了真的有感觉,脱口而出的感觉。4、背单词一定要准确,不能含糊;背单词一定要了解词性,特别是对句子没有语感的同学,要靠词性来断句的。 单词过关之后就是做题了,当然“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大家都知道,可真没觉得阅读有啥难的,单词会了,句子懂了,那就做题呗。建议大家一点就是学会快速定位,看文章要了解大意,要知道层次。学会将问题还原到文中,并且根据原文的意思来答题。(话是这样说,我也知道实践起来有点难。等以后有新得了再告诉大家。)关于作文的模板什么的,以及常用的句子什么的,大家要自己总结。我以后有机会的话贴一些出来。关于翻译,我的观点是,能写就写几句吧,我当时只写了一句。 关于研友:还是找一个吧,同性的也好,异性的也好,每天互相鼓劲加油、互相提问单词,那种感觉真的很好。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不管是专业课,还是英语,自己看懂了,记住了,不一定就是会了。只有自己写出来,或者是说

管理心理学笔记整理

管理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1、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一、管理心理学的定义: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个体与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 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满足员工需要,充分 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的科学。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企业的内部结构系统。 生产与技术系统 企业的内部结构系统市场营销与公关系统 财务经济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系统 研究与发展系统 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包括输入、转换与输出过程。 三、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1、突出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思想、机制与方法。 根据人的个体与社会心理规律、行为规律;运用动机与激励、竞争与压力、规范与约束、保证与保障、选择与培养、组织与团队环境影响等形成与建立有效的人本管理机制;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改善人际关系等方法,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和管理效率。(主观能动性、生命的价值、生存的需要、团队意识、个人素质)2、在面临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智力资本转化的过程中,智力资本作为企业组织的重要资 产,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企业重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理念,发挥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 3、组织结构资本与人力资本是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的。 强调员工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强调其主体地位。依靠员工个人、团体、组织和领导行为来实现企业目标。 4、关系资本(市场资本)作用的发挥,必须以人力资本为核心与结构资本形成良好的互动 关系。 内部人际关系、市场与公共关系、团队心理气氛、组织形象、文化建设。 2、管理心理学的内容范围 (一)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基本理论,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 (二)关于个体心理研究(核心) 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核心是激励及核心创造力问题,即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问题。他涉及个体的需要、动机、态度等;同时还涉及人的认识差异、能力差异、个性差异等问题。

《宗教学概论》考试大纲

《宗教学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是全日制宗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考试的目的在于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攻读该专业硕士学位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专业素质和研究潜力。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理论分析能力。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掌握宗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世界宗教的基本知识。 2. 对宗教学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思想和重大事件及其发展和特征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3. 正确使用相关专业术语,清楚分析问题,具有较高宗教学知识素养和文字论述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科目考试为闭卷考试,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总分150分。

I.名词解释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对宗教学理论与宗教思想史的相关名词、概念、人物和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给出简要的解释。 2. 题型 要求考生解释宗教学名词5个,每个名词6分,总分30分。 II. 简答题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根据宗教学理论与宗教思想史的相关知识能够简要回答问题,并合理展开必要的分析和总结。 2. 题型 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各个具体题目要求回答问题,共需回答3道简答题,每题20分,总分为60分。 III. 论述题 1. 考试要求 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宗教学理论和宗教思想史给出有理有据的解答,并尽量展开理论分析和个人的见解,论述要具有逻辑性和合理性。 2. 题型

该部分共有2道论述题,每题30分,共计60分。 《宗教学概论》考试内容一览表

考古考研知识点

北大版“考古学通论知识点概要”(转载自博雅论坛) 考古学导论 1、金石学古器物学考古学新考古学后进程考古学公众考古学女权考古学环境考古学聚落考古学民族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功能考古学实验考古学 2、遗物遗址遗存遗痕灰坑窖藏 3、考古图宣和博古图金石录水经注梦溪笔谈武经总要营造法式 4、田野考古学洛阳铲探方探沟隔梁关键柱磁方位角罗盘水平方格法大面积揭露法浮选法 5、考古三大杂志 6、考古学年代相对年代绝对年代地层学原理类型学原理标准型器旋回地层学地质年代学气候年代学三大信息库年轮法放射性时钟C14 AMS 达曼表 7、考古学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中间理论 8、环境考古学三大气候系统六大环境系统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孢粉分析学植硅酸分析脂肪酸分析 9、技术与经济失蜡法合金polanyi模式 大题 1、考古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北大论文赵辉写的) 2、中国考古学史 旧石器时代 一.解释题 人类化石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腊玛古猿禄丰古猿巨猿爪哇人元谋人郧县人建始人蓝田人北京人金牛人南京人和县人马坝人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 文化遗址 周口店萨拉乌苏西侯度文化丁村观音洞水洞沟硝灰洞泾渭文化 合河文化寺裕文化百色盆地富林文化富源大河遗址 工具类 石器石片石器石核石器硕石石器石叶细石器小石器尖状器刮削器 砍砸器石球盘状器大三棱尖状器球状器雕刻器手斧 加工工具石锤石占 制作技术类 石料加工各部名称 台面打击点半锥状石片角辐射线同心波纹阴面阳面锥疤 直接打击法锥击法碰站法砸击法锐棱砸击法 间接打击法击钎法压剥法 修理技术压制法指垫法 技术模式 奥杜威技术阿舍利技术勒瓦娄哇技术莫斯特技术石叶技术细石器技术 修理台面技术预制石核技术盘状石器技术 技术研究方法 微痕分析法埋藏学孢粉分析法植硅酸分析脂肪酸分析石器拼合

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1.描述:对心理现象进行客观和精确的观察和了解。 注:描述要客观,必须忠实于可观察到的信息 2.解释:寻求心理和行为的原因,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或行为。 注:解释要合理,谨慎地超越被观察到的现象。 3.预测:是对某种特定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或某种特定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 4.控制:控制意味着使行为发生或不发生,或者影响它的形式、强度、发生率等。 二、心理学简史: 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适应环境 科学和技术 寻求生存的意义哲学和宗教 2. 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3.当代心理学流派: 结构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实践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因果性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求其结论必须建立在依靠科学方法收集和处理的证据基础之上。 科学的方法包括一整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1、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被试的行为、语言、表情、 动作等进行观察和描述,从中发现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有方向地严格控制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特定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出现,从而研究心理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测验法 ⑴作业型测验法:要求被试完成一定难度的任务,研究者根据其完成的质量对其特 质做出量化评定的方法。能力测验学绩测验 ⑵自陈型测验法:要求被试完成一些自我评估的题目,研究者根据其完成的情况对 其特质做出量化评定的方法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读书笔记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读书笔记 一、出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二、《中国历史通论》的研究综述 王家范,1938年生,江苏昆山人。1957入华东师大历史系,1961年留校任教。80年代起,转向社会经济史研究,以明清江南为中心课题,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探索也多有兴趣。著有《中国历史通论》、《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及《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结构试析》、《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其历史价值初探》、《明清江南消费经济探测》、《晚明江南士大夫的历史命运》、《对社会历史认识的若干思考》等论文。其《中国历史通论》讨论的范围覆盖了直到今天为止全部的中国历史,全书分为前编、绪言、后编。我这里主要是对第五六讲做一简单介绍以及观点,我个人更侧重于与对农业的起源及对社会变革影响的研究。 三、分析与评价 (一)农业经济的内环境与外环境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中国向称以农立国,没有人会对农业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产生怀疑。战国时期我国传统社会已经确定以多锄多肥、精耕细作为特色的劳动力高度密集类型的集约农业。不同学者对农业起源有不同的概括;1、考古学家认为人类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狩猎采集群体为脱离日益不利于狩猎的生态,开始走出山林寻找山麓地带谋生,初步形成高级采集经济乃至刀耕火种的农业;二,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收入由山前走向河谷阶段;三,循着气候,地形的规律走向江河平原,顺着水流流向,向适合农耕的更优良的地区发展。随着农业的进步给游牧民族的形成奠定的基础,各个部落的地区位置,气候,土壤的不同,收获不尽相同,慢慢人类差距就被拉开了,各个部落开始争夺生存空间二展开战争。2、农史专家认为中国不仅是农业起源的最早中心地之一,至少在六七年前农业发展水平已经不低,人们懂得因地制宜,形成北方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和南方以水稻为主的水作农业两大系统并行发展的格局,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农业具有起步早、扩展快的特征。王家范先生提出以前学者过分偏重自然适应一面,而对挑战与迎战一面有所忽视,由于南方较北方地区更适合种植,因此北方争地局面较严重,更显示出顽强的活力,这也是中国前期文明的中心

教育心理学整理笔记

概念题及单选题(93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知,情,意)。 3、单选: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的 心理学的诞生。 4、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 诞生,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心理学简史:(单选)学派名称,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1)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物为铁钦纳。认为心理和意识是由元素构成。 2)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哲学基础为实 用主义)(意识流) 3)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有桑代克、斯金纳和巴甫洛夫。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结。 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卡夫卡和苛勒,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称为完 形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流”,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 ——潜意识;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包括:“本我”、 “超我”和“自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6、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代表 人皮亚杰。 1)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存在、价值,认为人性是善的,每个人都是受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的。 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相关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 10、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推断自变量和 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揭示因果关系) 1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又叫“皮格马利翁 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赏识教育) 12、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13、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14、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任务能力 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15、教师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 方式方法的特点。 16、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控和调节能力。体现三个方面:1)、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 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 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17、师爱的心理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18、学习:是指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

考研民俗学概论笔记―钟敬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创立的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①.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②.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 ③.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④.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民俗事项分类】 (1)物质民俗: 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

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 1 / 36 1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精神民俗: 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 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 它包括两大部分: 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1(考研版)(可编辑)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1(考研版) 中国考古学通论 参考书目: 张昌倬主编《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之恒著《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 苏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 宿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 刘庆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考古学概论》结构 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第二章:石器时代考古 第三章:夏商周考古、第四章:战国秦汉考古 第五章: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第六章:古器物与考古专题 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 第一节考古与文物基本涵义 一、考古学的名称与定义: 1、“考古学”名称的由来: (1)“古学”:在中国,东汉(1~2世纪)时已有“古学”的名称。《后汉书》中说马融“传古学”,贾逵“为古学”,桓谭“好古学”,郑兴“长于古学”,这里所谓“古学”是专指研究古文经学。 (2)“考古”:北宋中叶 11世纪 ,吕大临编撰《考古图》一书,将“考”

与“古”联系起来,“考古”一词最早出现。但其研究的是“金石学”,其研究对象限于古代的“吉金”(青铜器)和石刻,并不等于考古学,要经过系统化以后才可成为考古学的一部分。因此我国古代出现的“考古”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有较大区别。 (3)科学上的“考古学”:科学上的“考古学”这一名词,也就是我国要学的考古学这门学科,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Archaeology. 考古学是一门近代才形成的崭新的科学,它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国。具体说,在欧洲19世纪中叶以后,在我国则是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的。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2、考古学的定义: 我国考古学家夏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是这样表述考古学定义的:“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我们认为夏鼐先生的表述是准确的。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一)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1、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资料(遗存、文物),是物质的遗存。 这是考古学与狭义的历史学的最大区别。狭义的历史学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以研究人类历史,而考古学主要研究的是实物资料。考古学和历史学,是历史科学(广义历史学)的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二者犹如车的两轮,鸟之两翼,不可

04、060103历史地理硕士培养方案解析

历史地理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60103授予历史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简介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和人地关系的地理分布、演变及其发展规律 包括环境史与生态文化的一门同历史学和地理学都有密切关系的新兴、边缘学科。它是在继承沿 革地理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其学科理论体系主要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近几十年间。 按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它可分为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和历史技术地理三大分支学科等。 研究历史地理学的目的是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为当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的。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高中等院校和各级科研机构培养本学科高层次的专门教学、科研人才。同时也为各级政府机关和其他部门培养具有丰富历史知识和品学兼优的管理与专业人才。具体要求是: 熟练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积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坚实、系统的历史地理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其他方面专业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简介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2—3年,视研究生的学习情况而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1. 实行学分制,学分要求共36—38学分,其中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专业课、指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实习环节与补修课等。 2. 凡以同等学历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 3门。并且 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不计学分。 3 .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硕士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或考查、考试等评定成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系考古学专业汉唐考古方向朱岩石老师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系考古学专业汉唐考古方向朱岩石老师考博真题导师 分数线内部资料 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 院系(招生人数) 专业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 204考古系(5)060100 考古学 (5) 03汉唐考古朱岩石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 1004德语、1005法语选一 ②2075中国考古学通论 ③3142汉唐考古 二、导师介绍 朱岩石,考古系硕士生导师,1962年8月出生于北京市西城区。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汉唐研究室主任、邺城考古队队长。兼任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汉唐考古学、东亚历史考古学。主要代表作:《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科学出版社,2003年。《东魏北齐邺南城内城之研究》、《汉唐之间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文物出版社2003年10月。《邺城遗址赵彭城东魏北齐佛寺遗迹发掘与研究》,《历史与文化特集-东亚地区六至七世纪佛寺塔基考古学研究论集》(日文),日本东北学院大学,2006年3月。《论邺城皇家园林的功能及其意义》(日文),发表于《国学院大学大学院纪要》1997年第29辑等。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三、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

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

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基础心理学 1.心理学可以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2.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4.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 动机;能力和人格。 5.认知也叫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 6.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7.心理师脑的机能,也就是说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8.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9.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 10.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11.动物心理学发展经历了感觉(无脊椎)、知觉(脊椎)和思维萌芽(灵长 类)三个阶段。 1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狼孩)。客观 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13.心理是社会的产物,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14.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5.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决定行为,行为表现心理。 16.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17.罗马医生盖伦提出“气质”概念,并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 18.19世纪中叶,心理学诞生于德国,实验法的采用标志着心理学的独立。

19.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20.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 志着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1.学派(5个)有构造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22.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采用了内省实验的方法。 23.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在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 机能作用。创始人是杜威和安吉尔。 24.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采用实验观察法。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25.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整体大于部 分之和。 2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的心理包含两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他把人的 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27.当代心理研究的主要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生理心理 学。 28.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 29.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30.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 则。 31.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法(更多的应用到儿童)、调查法(访谈法、 问卷法)、个案法(长期追踪)、实验法(主测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3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宗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宗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历史专业任选课。本课程大纲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原则,结合宗教学前沿科研成果,使本课程讲授能帮助学生了解宗教学的一般原理;掌握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知;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及我国的宗教政策。(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通过对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宗教的本质和要素,以及宗教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内容的讲授,能够使学生对宗教学的基本原理及基础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进而能科学地认识宗教的特性、本质和规律,掌握宗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宗教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授宗教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宗教的本质要素以及宗教的类型,以及对宗教概念的界定、宗教的起源、宗教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等内容。重点阐释宗教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宗教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理论。 (四)教学时数:36课时 (五)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安排一、二次课堂讨论。 (六)选用教材:吕大吉著:《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二、本文 第一讲宗教学概述 教学要点: 什么是宗教学;宗教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宗教学的分支学科。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宗教学。(1) 第二节宗教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1) 第三节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1) 第四节宗教学的分支学科。(1) 第二讲宗教的本质、要素及类型 教学要点: 宗教概念的界定;宗教的本质;宗教的基本要素;宗教的分类。 教学时数: 7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宗教概念的界定。(1) 第二节宗教的本质。(1) 第三节宗教的基本要素。(4)

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参考书整理

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参考书整理 对于每一位想要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成功与否与你的参考书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选对了参考书,就可以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在考研复习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那么,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呢? 人大没有指定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中国文物学概论》,李晓东,河北人民出版社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文物保护学基础》,周静罗雁冰康忠镕,四川大学出版社 《文物保护学》,王蕙贞编著,文物出版社 《科技考古学概论》赵丛苍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博物馆技术》格林.汤姆森,吉林大学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本文系统介绍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难度,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就业,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学费,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辅导,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人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人大考研机构! 一、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2015年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10人,招生人数相对较少,从这方面来说考研难度较大,但是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专业课复习较为容易。文博硕士几乎囊括了所有学科门类,这么宽广的原因,是因为其内容庞杂,需要多学科的一起研究,跨专业考研是完全可以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文博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考古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中国人民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15%。 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分别为: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和教育单位的文物陈列、保护,博物馆管理和研究;公安、海关、商检、拍卖典当、珠宝行等的文物鉴定、评估、保护。 三、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学费介绍 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学费总额4.5万元,学制3年,按学年缴纳学费。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考古学方法论、中国考古学研究、考古文献研读、考古论文写作、

考古学复习参考题

《考古学通论》考点整理 1、“金石学”是专门研究古代________和________,正式诞生于北宋中叶。 2、名词解释:考古学: 3、考古学研究对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实物资料包括_____和_____;考古学研究范围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 4、“文化层”是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地层。 5、名词解释:“考古学文化”: 6、“考古学文化”的命名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收集实物资料的主要手段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_______和______。 8、考古学断代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编写报告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10、考古学分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述题:考古学和其他学科关系:

12、考古学年代可分为_______、_______,其中相对年代是依靠________、________进行研究。地层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考古学发展简史: ●古代考古:______的《考古图》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且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 __________的《古玉图》现存最早的专录玉器的著作;_________著有《金石萃编》。 ●近代考古:1921年___________发现并提出了“仰韶文化”;1922年北大成 立了__________;1924年北大考古学研究室设立了_________。1926年,__________是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田野考古;1927年___________成立。 1928年_________________成立,内设考古组,同年_________在安阳小屯进行调查,这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1929年在_________的主持下先后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等。 ●现代考古:___________于1979年在_____成立。 ●________被誉为“埃及学奠基人”。 14、1819年丹麦人_________把古物按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进行分类。1865年_________提出了“新石器”和“旧石器”。 15、旧石器主要以_打制_为主。制作工艺包括_____和_____;其中,打片包括_______和_______。直接打击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名词解释:北京人: 17、甘肃省_______地区是中国最早发现旧石器的地区之一。 18、名词解释:山顶洞人: 19、简答、论述题: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阶段分期:

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

基础心理学 1.心理学可以分为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 2.基础心理学就是研究正常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3.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与活动规律的科学。 4.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与意志;需要与动机; 能力与人格。 5.认知也叫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 6.需要与动机就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7.心理师脑的机能,也就就是说脑就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8.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心理特性。 9.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与意志。 10.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她的需要与动机、能力与人格。 11.动物心理学发展经历了感觉(无脊椎)、知觉(脊椎)与思维萌芽(灵长类)三个阶 段。 12.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就是心理的源泉与内容(狼孩)。客观现 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13.心理就是社会的产物,就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就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14.心理学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5.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决定行为,行为表现心理。 16.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与抑郁质。 17.罗马医生盖伦提出“气质”概念,并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 18.19世纪中叶,心理学诞生于德国,实验法的采用标志着心理学的独立。 19.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就是冯特。

20.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 着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1.学派(5个)有构造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与弗洛 伊德的精神分析。 22.冯特与铁钦纳就是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采用了内省实验的方法。 23.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强调心理学应该在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 的机能作用。创始人就是杜威与安吉尔。 24.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就是华生。采用实验观察法。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25.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整体大于部分之 与。 2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的心理包含两部分,即意识与无意识。她把人的心理 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27.当代心理研究的主要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生理心理学。 28.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罗杰斯与马斯洛。 29.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与脑的机制。 30.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1.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法(更多的应用到儿童)、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 个案法(长期追踪)、实验法(主测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 32.神经元就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与功能单位。 33.神经元就是由细胞体、树突与轴突组成的。 34.反射就是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35.把反射活动的结构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的过程叫反馈。 36.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