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实验一 MapGIS图像校正及栅格地图矢量化

实验一 MapGIS图像校正及栅格地图矢量化

实验一MapGIS图像校正及栅格地图矢量化

一、实验目的

(1)了解MapGIS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功能;

(2)掌握图像校正-DRG(Digital Raster Graphic,数字栅格地图)生产的具体操作步骤;

(3)了解MapGIS矢量化的基本原理;

(4)掌握MapGIS分层矢量化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1)进行进行图象校正;

(2)进行分层矢量化。

三、实验步骤

(一)MapGIS使用前的准备

1.了解MapGIS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2.在计算机E盘上以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建立“姓名学号”的文件夹,并将“实验一数据”文件夹中的两幅影像数据H-48-74-(29)、H-48-74-(30)复制到自己所建文件夹中。同时在该文件夹下建立“单线内图框”的子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下也同时建立“\矢量文件”子文件夹。实验可两个同学合作,每个同学完成一幅面的工作。

3.启动桌面上“软件快捷方式”文件夹中的软件狗解密文件“DogServer67”;随后启动MapGIS 软件,打开MapGIS软件主界面。

4.进行系统“设置”,按主界面上的“设置”按钮进行“MapGIS环境设置”。

分别设置工作目录、矢量字库目录和系统库目录及系统临时目录。本次实验使用软件自带的矢量字库和系统库(操作该项内容时需先查看MapGIS软件安装的路径)。之后所有的工程文件、分层文件、图例文件都放置于所设置的工作目录之下,以方便操作。设置完成后按“确定”按钮,完成系统设置操作。

(二)DRG生产的操作

1.打开MapGIS主菜单,选择“图像处理”中的“图象分析”模块。

2.文件格式转换:打开“文件”菜单中的“数据输入”,将两幅tif图像转换成msi(mapgis图象格式)文件类型。选择“转换数据类型”为“TIF文件”,点“添加目录”选择影象所在目录(即自己所建立的姓名学号文件夹),点“转换”。

3.在MapGIS影像分析处理系统中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影象”命令,打开转换好的msi文件H-48-74-(29).msi,再选择“镶嵌融合”菜单中“DRG生产”中的“图幅生成控制点”,点“输入图幅信息”。

4、在图幅信息对话框中输入图幅号信息,首先输入图幅号H-48-74-(29),系统会利用此图幅号自动生

成图幅的理论坐标。

5、定位内图廓点,建立理论坐标和图象坐标的对应关系。

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基本操作在图像上确定四个内图廓点的位置。以定位左上角的内图廓点为例: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操作找到左上角的内图廓点的精确位置后,点击上图对话框中的左上角按钮,然后再点击图像上左上角的内图廓点即完成该点的设置。完成参数设置和内图廓点信息的输入后,点击生成GCP,将自动计算出控制点的理论坐标,并根据理论坐标反算出控制点的图像坐标。

6、顺序修改控制点。

选取“镶嵌融合”菜单中“DRG生产”中的“顺序修改控制点”,则弹出控制点修改窗口,如下图所示,依次调整每个控制点的位置,并按“空格键”确认修改。

7、逐格网校正

选取“镶嵌融合”菜单中“DRG生产”中的“逐格网校正”,弹出文件保存对话框,输入结果影像文件名为“H-48-74-29”(注意因前面采用了H-48-74-(29).msi文件名,故此重新命名一个新名,但要注意其含义),点“保存”后,弹出下面的对话框。

出于精度考虑,可以将“输出分辨率”设置为“300”DPI。

8、DRG生产完毕。

(三)单线内图框的生成

为了以后线文件要与内图框闭合成区,接着生成单线内图框。生成单线内图框的方法如下:

1、选择“镶嵌融合”菜单中的“打开参照文件”中的“自动生成图框”。

2、输入图幅号,选择北京54坐标系、采用大地坐标系

3、选择单线内框、椭球参数选择北京54图框文件名保存为tkx7429.WL,保存路径如下图如示,, 点“确定”即可完成。

用同样的方法校正另一幅影像H-48-74-(30),将校正后的文件保存为H-48-74-30,同时生成对应的内图框文件7430.wl,保存在“姓名学号\单线内图框\”文件夹中。

(作业1:H-48-74-29.msi和H-48-74-30.msi的建立及相应单线内图框的建立)。同时该成果也请同学们自己保存好,以备下次使用。

(四)分层矢量化

1、读图分层

矢量化作用是将原始栅格图像矢量化为矢量图。图形矢量化之前,首先应认真读图,对整个图形主要结构有一个了解,然后根据一定的分类指标,对底图上的要素进行分类。本次实验是以1:1万标准分幅土

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底图,因此以土地利用调查规程为判读标准,区分不同的地物要素,如:行政界线、线状地物(道路、沟渠等)、地类界线、图斑层。

2、打开MAPGIS主菜单中的“图形处理”中的“输入编辑”模块,新建工程。

3、在所画红线区域点鼠标右键,选择“新建线”。

输入新文件名为xzjx7429,修改路径为“姓名学号\矢量文件\行政界线”,点“创建”。

用同样的方法新建xzdw7429.wl,dltb7429.wl这两个线文件并分别保存在相应的位置。

4、添加内图框文件。

在所画红线区域点右键,选择“添加项目”,选择单线内图框文件tkx7429.wl。

5、利用系统的“选择”、“拷贝”,“粘贴”功能将内图框线拷贝到xzjx7429,dltb7429,方法如下。

1)将tkx7429.wl文件选中,选择其他\ 选择功能

2)拉框选择内图框线,然后再选择其他\拷贝

3)将xzjx7429.wl选中,然后选择其他\粘贴,即可将图框文件拷贝到xzjx2035.wl中。

用同样的方法、将图框文件拷贝到dltb2035.wl中。

6、添加光栅文件

选择“矢量化”菜单中的“装入光栅文件”,添加校正后的msi文件H-48-74-29,路径为姓名学号\校正后的msi。如果装入的光栅文件是黑底的显示,此处可用“矢量化”菜单中的“光栅文件求反”命令。

7、选择“设置”菜单中的“置系统参数”,进行系统参数的设置,这一步也可以在新建文件前进行。

设置结点裁减搜索半径为0.0001,点“确定”

8、关联图例板,在红线所示区域,点右键,选择“关联图例文件”:

在对话框中选则“修改图例文件”按纽,选择实验所用的图例板,文件名为实验图例板.cln,用户也可以使用自己的图例板。

9、打开图例板:在下图所示位置选择“打开图例板”。

10、在xzjx7429.WL前打勾,选择“线编辑”菜单中的“输入线”中的“输入线”。

可按下图设置造线信息,并按“确定”按钮。

根据图像的内容,选择具体的图例,比如我现在要矢量化的是乡镇界,则在图例板中点一下“区界”的图例,这样我矢量化出的线就是乡镇界线型。矢量化时有很多快捷方式、F12是最常用的一种,可以利用他进行捕捉线头线尾,靠近线等操作,我们这里就可以利用此功能准确的在内图框上捕捉一个点。

矢量化时应灵活运用后退(F9)和捕捉(F12)靠近线命令等快捷操作命令。

F5:放大屏幕

F6:以鼠标所在位置为中心移动屏幕

F7:缩小屏幕

F8:线矢量化时加点(在鼠标所在位置加点)

F9:线矢量化时退点(一次退一个点)

F11:改变线方向(即在数字化时,从线的一头转向另一头)

F12:抓线头,抓线上线,靠近线等操作(MAPGIS 特有,十分有用)

(Shift+左键)抓点,(Ctrl+右键)闭合。

以下知识点在矢量化时应着重阅读,避免出现错误!!!!!

线要素的采集主要有行政界线、线状地物、地类界。

行政界线矢量化:包括区内所有的各级行政区划界,矢量化时主要是它参照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行政界线,按土地利用图上的行政界线的中心跟踪矢量化。矢量化的时候注意不同的行政级别的线形选择,当行政界线与现状地物重合时要注意跳绘,根据行政界线所处地线地物的实际位置,确定如何跳绘?是单侧还是双侧?

线状地物矢量化:包括区内所有的小于最小上图标准的河流、道路、林带、沟、渠等。矢量化是要求跟踪线连续,线要走线状地物的中心,不同的线状地物根据图例板选择不同的线形。

地类界矢量化:地类界线矢量化时应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先确定地类,并考虑图斑是否够上图标准,然后进行图斑边界的矢量化。

矢量化时应着重注意:

a.当行政界线与道路、沟渠等线状地物重合时,即这两种要素的位置相同而属性不同时,它们要

求的数据层也不同,为了避免重复采集带来的误差,要求先采用一类线,然后复制该线到另一

数据层中,再根据图例板修改参数;

b.当地类界与行政界线或线状地物重合时,只画行政界线或线状地物;

c.在对地类界、行政界线和线状地物进行数据采集时,要尽量保持其封闭性和连续性。在矢量化

线要素时,要十分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各种界线要放对层,各种要素的线形选择要正确,尤其是

行政界线如果线形选错误很难发现,所以在矢量化的时候一定要细心。

点要素的采集

本实验涉及的点要素主要是注记(包括一些重要地物、河流、村镇名等的标示)、地类码等。地类码可以使用“区编辑-自动区标注”功能,在区属性结构中选取需要标注的字段、标注参数和标注方法。(实验一可暂不考虑点要素的采集和区编辑)

xzjx7429.WL矢量化后的效果:(注:这是为显示效果随便进行的,但实验时不能随便进行,按照栅格图像完成矢量化工作)

用同样的方法矢量化dltb7429.WL,xzdw7429.WL。对于重复的线我们要用“拷贝”,“粘贴”的功能完成,不要重复采集。

11、在红线所示区点右键,选择保存工程,工程名为H-48-74-(29)。(作业2)

用同样的方法矢量化得到H-48-74-(30)的所有文件。

四、实验时间

4学时

五、实验结果

实验完成后,上交上面所要求作的2个作业;

六、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不要求速度,要认真理解分析每一步的作用及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