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3.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学案(人教版必修3)

3.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学案(人教版必修3)

3.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学案(人教版必修3)
3.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学案(人教版必修3)

探究升华

全国优秀剧目展演的现代吕剧《苦菜花》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

剧中通过描述在日寇侵华战争中,胶东地区根据地几个女人的曲折

命运,传递出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全场观众。观众

由衷地说:“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弘扬这种正能量。”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关系?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需要弘扬这种“正能量”?

答案(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我们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不竭精神动力。

名师点拨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1)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4)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1)凝聚作用。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56个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国家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结,要由这个共同的民族精神来维系;各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由这个共同的民族精神来凝聚。

(2)支撑作用。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前进发展的精神支柱,特别是当民族生存的物质条件遇到困难、前进发展遭受挫折的时候,这种支撑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和明显。

(3)激励作用。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民族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推动着伟大的事业的发展。具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

典例1《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答案 A

解析从我国的古典名著到现在的文章,这些作品都凝聚着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A项正确。B项观点过于绝对;C项没有看到文化有先进和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观点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D项观点错误。探究点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团结统一的作用: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的表现

①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②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勤劳勇敢

①内涵:中华民族历来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视为优良品格。

②作用: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4)自强不息。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连线: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团结统一礼之用,和为贵

爱好和平勇于义而果于德

勤劳勇敢愚公移山

自强不息四海之内皆兄弟

提示:

探究升华

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的“中国梦”。中国“天宫一号”和“蛟龙”科研团队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齐心协力、自力更生、知难而进、艰苦奋斗、勇于拼搏、无私奉献,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和深海探测技术又向前迈出新的一步,壮大了和平力量。他们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天宫一号”和“蛟龙”科研团队展示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天宫一号”和“蛟龙”科研团队无私奉献,展示了爱国主义精神;他们齐心协力,展示了团结统一的精神;他们自力更生、知难而进,展示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展示了勤劳勇敢的精神;他们使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和深海探测技术又向前迈出新的一步,壮大了和平力量,展示了爱好和平的精神。

名师点拨

1.全面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中华民族精神各个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爱国主义是核心,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

(2)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成员得以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

(3)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力量支撑。

(4)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前提,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

(5)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都是为国家的利益而服务的。总之,民族精神各个方面都是围绕爱国主义这一核心展开的。

2.正确理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既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2)古代爱国主义:缔造、维护和捍卫国家的统一及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

(3)近代爱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反对封建主义压迫,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

(4)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典例2海南的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体现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故①④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和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故选C项。

方法指导:引言类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

(1)首先,明确引言类材料的内容。引言类材料包括古诗词、成语典故、谚语俗语、名人名言、国家文件节选、网络用语节选等。

(2)其次,根据引言类材料的特点进行信息解读。引言大都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简练的表述中,信息不是很直白,而是较为含蓄,往往具有较深刻的寓意。解读关键是把握住其中的关键字词或整体指向,引言本身或其中的关键字词往往具有特定的指向性或代表性(如成语故事的内涵与寓意等)。

(3)再次,对于较难的引言,不必将其中的每一个字词句研究透,弄清其大致的指向性即可。

新闻播报

设立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2014年9月,各学校要按照《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的要求,在中小学生中认真组织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深度思考

结合文化影响人及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设立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答案(1)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文化塑造人生。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活动,能够丰富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中小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1.每当灾难来临,中华民族总能凭借着顽强的民族斗志和优秀的民族精神战胜灾难,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这表明我们的民族精神是()

①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促进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物质力量④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战胜灾难的过程中发挥着激励、支撑和凝聚作用,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故选D项。

2.“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这表明中华民族是________的民族()

A.自强不息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D.团结统一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体现的是爱好和平,所以B项正确。

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业广唯勤”“天道酬勤”“不畏强御”“勇者不惧”说明()

①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②勤劳勇敢是立国兴邦之本③勤劳是持家立业的传家宝④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兴旺、国家的富强都离不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所以①②③正确。材料未提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故④不合题意。

4.“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典故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说明了中华民族具有________的精神()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奋勇敢D.自强不息

答案 D

解析这些典故和名言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D项是正确的。

5.歌为心声,从“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到“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从“我爱你,中国”到“我和我的祖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是因为()

A.它抒发了人们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B.它表达了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要求

C.它唱出了团结奋进这一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D.它展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历程

答案 A

解析题干中提到的歌曲都是爱国主义歌曲,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B项是错误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C项是错误的;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基础自测

知识点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教化,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协和万邦”等,使“和为贵”的思想渗透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之中,孕育了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由此可见伟大的民族精神()

A.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B.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中

C.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D.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

答案 A

解析材料描述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2.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风景这边独好”。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④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其内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句话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②③正确。①④与题意不符,故选C项。

知识点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3.自强不息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主自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品格。下列能反映这一精神的是()

①时穷节乃见——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③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④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 D

解析本题通过名言考查对自强不息精神内涵的理解,解答难点是对名言的解读。①反映的是爱国主义思想,③体现的是勇敢精神,②④蕴含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故选D项。4.“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望大陆》这首诗中对祖国大陆的魂牵梦绕体现了()

A.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C.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我国民族文化的区域性特征,A项不选;B、D两项说法明显与题目的意思不符。

综合提升

5.战争年代驰骋战场、奋勇抗敌是爱国;和平时期捍卫领土完整、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爱国。这说明()

A.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B.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D.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答案 C

解析材料强调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B、D两项不符合题意。

6.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灿烂的伦理文明,是非常重视亲子之情和仁爱之心的民族,出了许多伟大且很有影响的母亲形象。“孟母三迁”“徐母大义”“岳母刺字”等都体现出了“聪明智慧、勇敢无畏,忍辱负重、自强自立,无私奉献、不计名利,胸怀宽广、博爱慈悲,勤劳刻苦、维护正义,热爱和平、造福人类,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中华母亲精神”。“中华母亲精神”()

①是勤劳勇敢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②是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③是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的体现④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题中的“中华母亲精神”是勤劳勇敢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自强自立是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①②符合题意。③指团结统一精神,不合题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故④观点错误,选A项。

7.近代以来,中国虽屡遭列强欺凌,国势衰败,几近亡国灭种的边缘。但中华民族有着与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经过全民族百年不屈不挠的抗争,终于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这说明()

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③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正是依靠不屈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项。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第一条就是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任务的提出,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

答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解析题目设问是要求说明在青少年中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原因。就与这个问题直接相关系的知识点来看,涉及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核心地位,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等知识点。

【各抒己见与互查互动】

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民族精神的含义、特点、作用?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据此,回答4~5题。

4、鲁迅所说的“民魂”是指()

A.中华民族精神B.中华文化

C.中国的脊梁D.创新和发展的思想

5、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C.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D.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6、中华民族精神是( )

①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③勤劳勇敢④团结统一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8、杨利伟在经历了中国人第一次太空旅行之后,一句“我国祖国感到骄傲”,道出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声。一时间,中华大地成了欢乐喜庆的海洋。人们一遍遍地高呼“祖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材料说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④中华民族有着崇高的精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

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10、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精神(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③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产物④是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合作学习与探究】

1、材料一:20世纪初,被誉为当时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材料二:江泽民说:“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我们的人民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强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1)根据材料一回答,鲁迅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为什么能称为“中国的脊梁”?

(2)谈谈你对材料二所强调问题的认识。

【巩固练习】

1、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 )

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力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勤劳勇敢精神( )

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富、生死于度外②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

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对“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勤劳勇敢的精神②讲的是人们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生死、荣辱和贫富于不顾

③说明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④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邓小平谈到爱国时曾经说:“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 港澳、台湾、海外的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这说明( )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④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邓小平谈到爱国时的这段话表明()

A.提示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B.提示了爱国主义是抽象的东西

C.说明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期有着共同的要求

D.说明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不同的内涵

6、关于民族精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②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有着根本的区别③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④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载了土尔扈特族在远离故土的140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史册中,展现民族凝聚力的光辉片章②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③体现了团结统一精神④我国少数民族反对殖民统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能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诗句或典故的是()

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②业广唯勤③天道酬勤④不畏强御⑤礼仪之邦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各抒己见与互查互动】

ADDCDAD

【合作学习与探究】

(1)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其之所以能称为“中国的脊梁”,因为: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支持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2)材料二强调的问题是爱国主义。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巩固练习】

BCABACAB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7.2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优质教案+导学案课时合集(含预习案习题及答案)

【教学设计】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一、教材分析 1、本课时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课时的内容。 2、本课主要讲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它对中华民族起的支撑性作用,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问题。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和分析说明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高辨证思维能力。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2、难点: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四、学情分析

同学们面对各种文化侵润,很难把握住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加强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提升青少年的思想素质,都需要从民族精神中吸取有益的精华,这样对于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课的教学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方法: 悬念法、阅读自学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多媒体展示:汶川大地震场景(视频) 提问:影片中的情节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承上启下:从我们所学的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历史,以及通过汶川大地震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抗争,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崛起,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坚强,是因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五千年,有赖于民族精神的支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有赖于民族精神的支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消费及其类型》教案1 新人教必修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的:识记消费的基本类型,贷款消费的含义及适用情况;理解我们的日常消费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的:深化对消费的认识,提高理解日常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从生活中归纳出经济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看待我国的消费水平的现状以及变化。 二.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三.教学难点:贷款消费与传统的消费方式相比,是不是一种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方式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贷款消费存在的背景(安排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常州市场消费现象面面观(DV)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常州市场消费现象面面观(DV)导入(包括火爆的常州市场食品消费,服装消费,旅游消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引出话题:消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新课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与消费息息相关,请同学们从身边的事看起,看看我们都有哪些消费行为,哪些消费现象。 生:围绕日常消费行为举例。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日常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现象,有吃,穿,住,行各个方面,接下来我们就来给这些消费现象以及消费行为分分类,请同学们结合课文P21—P22三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我们刚刚所例举的现象进行不同的分类。 生:根据课文的三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教师在同学们分类的基础上,查缺补漏,进行有选择的指导) 师:在我们的消费中,有两种比较时髦的消费方式,分别是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一下贷款消费。请看课文P21漫画,请问,在生活中,你会采用哪一种消费方式,并说明理由。 生:在已经课前预习准备的基础上,开展一次小辩论。时间控制为8—10分钟。 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无论是传统的消费方式,还是贷款消费都有其使用的前提,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是我们采用不同消费方式的原则。 师:(课堂活动)消费现象纷繁复杂,消费水平也参差不齐,同学们的消费水平也是有高有低,我这里有一个你心仪已久的MP3,你会选择买还是不买?为什么?在买与不买中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呢?根据这个课堂活动,引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1)收入水平,包括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这是影响消费的基础和前提(2)物价水平;(3)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并指出在不同类型的商品消费中这些主要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4)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最根本因素。 师:在讲到消费水平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个名词:恩格尔系数。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与我们的消费存在怎样的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些内容: (1)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答: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2)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答: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

《中华民族精神》期末考试 新

《中华民族精神》期末考试新最终分数99 姓名:班级:默认班级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皇族 B、 家族 C、 门阀 D、 家庭 我的答案:C 2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 A、 卓琳 B、 宋文骢 C、 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D、 全体中国人 我的答案:C 3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A、 气候 B、 宗教 C、 先例 D、 法律 我的答案:C 4政府诚信的要义问题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与法制、服务、责任政府紧密相连 B、 从内在看,诚信意味着政府对公众的善良之动机 C、 从外在看,诚信意味着政府对公众的行动可以选择性忠诚 D、 政府的行政行为不可以随意改变和撤销 我的答案:C

5中华民族是一个农业民族,其民族特征不包括()。A、 重实际而黜幻想 B、 积极入世 C、 尊卑有序 D、 贵和持中 我的答案:C 6政府失信的表现没有()。 A、 以权谋私、权钱交易 B、 政令不稳、决策轻率 C、 征询百姓、公开公正 D、 暗箱操作、歪曲法律 我的答案:C 7决定各民族之间差异的是()。 A、 风俗习惯 B、 人种特征 C、 国籍 D、 民族精神 我的答案:D 8“华夏”的“华”代表的是一种()。 A、 生产方式 B、 生活方式 C、 文化修养 D、 地理方位 我的答案:A 9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化的三个层面?() A、 物质文化 B、

精神文化 C、 制度文化 D、 主流文化 我的答案:D 10()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 A、 民主、自由 B、 权利、法治 C、 民主、法治 D、 契约、民主 我的答案:C 11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 网络信息化的社会 B、 全球化的社会 C、 忽略环境保护的社会 D、 市场经济社会 我的答案:C 12民族精神的提炼与践行需要依靠()。 A、 文化精英 B、 仁人志士 C、 文化精英、仁人志士 D、 中央统治者 我的答案:C 13对于爱国主义说法有误的是下列哪一项?() A、 支持弱势群体,正义行为 B、 支持有利于国民政策的决定 C、 接受别国对别国的任何批评 D、

高中政治必修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分析: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人人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能力目标 ①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从而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②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②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信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③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①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难点]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全班预习,并分成4个小组,分别探究4个主题,做到简明扼要,实事求是,用简易的课件形式汇报交流: ①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的主要内容; ②探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主要内容; ③为什么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④中学生如何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教学过程】 歌曲欣赏导入:《龙的传人》这首歌曲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 1、中华民族精神是怎样形成、发展和丰富的?

《中华民族精神》期末考试

《中华民族精神》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的专制反映了专制主义集权的极致。(1.0分)1.0 分 A、财权 B、军权 C、政权 D、文化 2民族主义的内涵包括()。(1.0分)1.0 分 A、贯穿于全世界近现代的发展过程的历史现象 B、总是出现在那些长期或暂时处于弱势的或处于上升阶段的民族内部 C、可以葬送一个民族,也可以振兴一个民族 D、以上均是 3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是()向()挤压的结果。(1.0分)1.0 分 A、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 C、印度板块、亚洲板块 D、亚洲板块、印度板块 4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1.0分)1.0 分 A、20932+ B、02559 C、扣扣 D、百度 5孙中山的兴中会纲领不包括以下哪一个?()(1.0分)1.0 分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国 C、创立合众政府 D、维护封建统治 6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天子”?()(1.0分)1.0 分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秦朝 7全球化对各个民族的挑战体现在()。(1.0分)1.0 分 A、挑战了民族存在的可能性 B、挑战了民族存在的合法性 C、挑战了民族的生死存亡性 D、以上都是 8在德国人的意识里,对于民族精神的解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文化不等于精神 B、英法工业发达,也有文化 C、我们没有文化,但一定有文明 D、不是有了文明就一定有文化 8信用制度的建立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1.0分)1.0 分 A、建立信用法律体系 B、建立信用道德规范 C、把诚信原则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D、以上均是 9爱国主义的类型不包括()。(1.0分)1.0 分 A、个人爱国主义 B、官方爱国主义 C、符号爱国主义 D、形式爱国主义 10科举制度是()建立的。(1.0分)1.0 分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的名言。(1.0分)1.0 分 A、范仲淹 B、孟子 C、孔子 D、顾炎武 12对于文化生存的概念解释,下列哪一项不正确。()(1.0分)1.0 分 A、民族生存的前提和条件 B、积淀着一个民族国家的全部文化和文明成果 C、永远不会消亡 D、蕴含着民族国家走向未来的一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 13“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是出自谁的主张?()(1.0分)1.0 分 A、托尔斯泰 B、大仲马 C、巴甫洛夫·伊凡·彼得洛维奇 D、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14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1.0分)1.0 分 A、极端个人主义 B、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C、现代社会的分离 D、社会凝聚力下降 15一个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内在身份标识是()。(1.0分)1.0 分 A、民族情感 B、民族意识 C、民族性格 D、民族心理 16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凝练的新内容不包括()。(1.0分)1.0 分 A、本土意识 B、全球意识 C、爱国主义 D、和谐的民族观 17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不包括下列哪一项?()(1.0分)1.0 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新人教版)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新人教版必 修3) 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课标要求] 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伟大力量。¨讨论或撰文:"我看民族精神的 伟大力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 分析: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能力目标: 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

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 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难点]: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 [课时]: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及中华文化之所以历经沧桑而锐气 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原因。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正是由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凝聚、支 撑和推动作用,中华民族才显示出其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 大的民族活力,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那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呢?她是 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板书) 第一目"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学生看书,完成学案中的问题。 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高二政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doc

高二政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科任任教班级《文化生活》第七课教案集体备课部分课题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心发言人备课时间第七周上课时间第八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2、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含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重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难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建议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6――79页内容,并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历程。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一内容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 2020-02-04

科任任教班级《文化生活》第七课教案集体备课部分课题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心发言人备课时间第七周上课时间第八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2、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含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重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难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建议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6――79页内容,并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历程。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一内容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 2020-02-04 科任任教班级《文化生活》第七课教案集体备课部分课题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二、弘扬中华民族精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 选择题(50分) 1、中华民族“一元论”起源说认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是? (1.00分) A.黄帝 B.伏羲 C.少典 D.炎帝 正确答案: C 2、一个民族区别的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是什么? (1.00分)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思想 3、哪一项不是唐型文化的特征? (1.00分) A.雄阔高亢 B.相对闭塞 C.相对外倾 D.色调热烈 4、蒙古人种是什么颜色的 (1.00分) A.白 B.黑 C.黄 D.棕 5、以下哪个人物提出了民族大同的主张? (1.00分) A.孙中山 B.梁启超 C.杨度 D.黄兴 正确答案: D 6、马斯诺认为,人区别于动物在于人有:() (1.00分) A.生活需要 B.生存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7、《离骚》是谁写的 (1.00分) A.屈原 B.顾炎武 C.东林党人 D.文天祥 8、以下哪个时期属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锤炼时期? (1.00分)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正确答案: C 、 9、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是? (1.00分) A.诚信缺失 B.技术核心能力竞争力差 C.科技发展慢 D.创新性弱 10、科学理性是在中国()时确立的。 (1.00分) A.新文化运动 B.民国 C.五四 D.中国成立后

正确答案: A 11、清政府在经济上成为帝国主义的() (1.00分) A.守土官长 B.税吏 C.附庸 D.太上皇 正确答案: B 12、二十世纪世界走向全球化的四个阶段,错误的是:() (1.00分) A.两次世界大战 B.两大阵营划分 C.冷战 D.三个世界的划分 13、民族主义最早产生在()世纪。 (1.00分) A.16 B.17 C.18 D.19 正确答案: B 14、以下属于民族精神比较的基本视角的是? (1.00分) A.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寻根之比。 B.比较民族精神的内容结构和价值取向。 C.比较民族精神发展历程中代表性的人物。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15、近代以来,越南曾是()的殖民地。 (1.00分) A.西班牙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16、以下不属于对台政策的是? (1.00分)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争取和平统一 C.反对“台独” D.放弃使用武力 17、以下关于爱国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1.00分) A.爱国主义具有一种防卫的理念。 B.爱国主义对社会具有正面的作用。C.爱国主义侧重于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 D.爱国主义更多地表现为政治情结。 18、洪秀全最先在()发动起义。 (1.00分) A.河南 B.广东 C.湖南 D.广西 正确答案: D 19、全球化是从什么时候真正开始的? (1.00分) A.十八世纪 B.二十一世纪 C.二十世纪 D.十九世纪 20、哪一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1.00分) A.制度文化 B.物质文化 C.政策文化 D.精神文化 正确答案: D

《中华民族精神》期末考试2016下学期超星

1
“惟人人欲欲其私,则无损于公家之弩项,而终为公家之大利。”出自以下哪一位的主张? ()(1.0 分)
1.0 分
?
A、
薛福成
?
B、
郑观应
?
C、
陈炽
?
D、
林则徐
我的答案:A
2
下列生活日常用语,哪一个不是来自佛教用语?()(1.0 分)
1.0 分
?
A、
当头棒喝
?
B、
门外汉
?
C、

急急如律令
?
D、
头头是道
我的答案:C
3
在中国,对于民族概念的研究和传播贡献最大的是()。(1.0 分)
1.0 分
?
A、
康有为
?
B、
胡适
?
C、
梁启超
?
D、
杨度
我的答案:C
4
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1.0 分)
1.0 分
?
A、
共同的思想品格

?
B、
共同的价值取向
?
C、
共同的道德规范
?
D、
共同的语言特点
我的答案:D
5
秦朝的统治思想是()。(1.0 分)
1.0 分
?
A、
儒家思想
?
B、
道家思想
?
C、
法家思想
?
D、
墨家思想
我的答案:C
6
在德国人的意识里,对于民族精神的解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 分)

《弘扬民族精神》 导学案

第二课历史的昭示 第一课时弘扬民族精神 1.知道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2.描述中华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3.知道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4.重点: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理清线索】 民族精神的内 涵、地位及作用爱国主义的 含义及表现民族精神的 继承和发展对外交往的 原则和政策 【梳理要点】 1.中华民族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3.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是中国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1.各小组组织本组成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生成”中的疑问。

2.各小组通过下列活动探究问题,并以各种形式展示。 ◆活动一听兴国山歌扬苏区精神 材料一“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广为流传的兴国山歌是当年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生动写照。 材料二中央苏区精神:“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 阳光中学九年级(2)班班主任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苏区历史,弘扬苏区精神,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为了更好地了解苏区精神,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兴国山歌和苏区精神的资料? 上网查找、实地走访、图书室查阅资料等。 (2)请你为“了解苏区历史,弘扬苏区精神”主题班会设计合理的活动步骤。 示例:嘉宾到场,邀请嘉宾入场、就座,全体师生欢迎嘉宾到场;班主任介绍邀请的嘉宾,向嘉宾致欢迎词;请老红军代表×××为全体同学作报告;请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与老红军代表互动;班主任作总结发言;齐唱苏区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 (3)班主任的总结发言中可能会用到所学的哪些知识? 示例:苏区精神、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4)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觉得应该怎样弘扬苏区精神?

尔雅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

尔雅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 1、俄罗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民族精神是()D沙皇俄国精神 2、华夏”的“华”代表的是一种()A生产方式 3、对“舍生取义”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是()A是对生命价值的否定 4、费孝通认为,()之后,中华民族从自发的发展阶段过渡到了自发的民族实体发展阶段。C1840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全球化侵蚀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6、以下哪一项不是“国”的三种英文解释?()A、county 7、下列哪一项不是林则徐学习西方长处的事迹?()D、出洋学习 8、杨度在1907年提出了“文化共同体”这一概念,其中“文化”包括特性。()D、以上均有 9、哪一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美德?D、诚实守信 10、梁漱溟先生认为印度文化的精神特点是()。B、反身向后要求 11、《中国通史》对中国地理的介绍中,()构成了三大水系。D、黄河、长江、珠江 12、政府诚信的要义问题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从外在看,诚信意味着政府对公众的行动可以选择性忠诚 13、政府失信的表现没有()。C、征询百姓、公开公正 14、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华民族在人类学上的印记?()D、黑色瞳孔 15、诚实守信也是有选择性的,下列选择诚实守信得当的是()。D、委婉提醒别人的错误之处 16、斯大林1913年提出的民族四大要素不包括()。D、共同政治背景 17、不能体现美利坚民族精神的是()。D、反对纵欲 18、孙中山的兴中会纲领不包括以下哪一个?()D、维护封建统治 19、下列关于全球化的解释不正确的是()。D、世界依旧被认为是分散的个体组成 20、科举制度是()建立的。C、隋朝 21、爱国主义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是()。C、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_2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说明 、指导思想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属于知识课型,又能渗透责任感和国情教育,因此教学中要以详实的历史史实、民族文化为依据,以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为认识基础,通过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的收集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当今时代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精神。据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2、整体思路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本课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为主线,以“分析民族精神内涵和作用,增强青少年责任意识”为宗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质疑解疑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本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重大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由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本课成为第七课的重点内容。 2、教学对象分析 从知识基础来讲,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和名言警句,有利于本课的教学。从思想方面来说,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各种文化相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节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以及教材内容的特点,同时为了体现新课标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位一体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了解民族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题+答案

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今天我们仍然要继续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怎样去做? 1、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指民族性格中的正面和优秀部分,或民族道德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基本内涵有两个层面,一是相对于民族和民族社会的物质实质存在而言,指称民族精神存在。民族精神存在包括它现存的精神面貌,主要表现在人类心理的不同层面及其积淀之上,因此,它与民族心理的涵义是相互沟通的。二是民族精神的狭义使用,特指以既定民族和民族社会为背景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中正面和富于肯定性价值的部分,它是对民族文化之优秀遗产的心理继承,是民族和民族社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并具体地内涵在民族社会与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具有某种核心价值,成为某种向心力的源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华民族精神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例如:大庆精神———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胸怀大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西方各种思想文化也对我国的民族文化、社会思想产生了广泛而复杂的影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把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让昂扬的民族精神成为提升综合国力、应对时代挑战、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巨大动力。 2、(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集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一各种手段和方式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的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3、第一,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人才为本,人才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他们应当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才能担负起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2017高中政治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一、课程分析 本框题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3第七课第二框,。本框题主要阐述党对中华民族精 神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与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以 及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完整的小知识体系,分别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本框题在这个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重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使 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 确立依据:因为这一框题的内容思想教育性较强,因此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 神的思想教育作为重点。 (2)难点: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确定为难点。 确立依据:这是因为这个问题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概括性,学生缺乏高度概括的能力,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学习了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有所了解,而对于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理解的还不是很深, 那么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三、设计思路 本课以诱思探究教学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打造高效课堂。本课围绕着中华民族精神展开探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节课的设计总体思路是:首先是“创设情境,探索感知”其中,在“情境创设”上,先让学生说出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以加深理解;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先通过课件设影展示导向性问题,引导学生去自学课本,通过自学、探究、计论,得出结论,教师再总结归纳相关知识点,明确答案;再通过理论联系学生们所列举的事例引导学生去思考,掌握所学知识。其次,“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在学生对教材的整体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一步的解读,以便深入地理解教材的主旨。最后是“迁移深化,有效训练”,在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手基础上趁热打铁,精心设计迁移性的练习,通过迁移,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得提高,并增强竞争合作意识。 四、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 培养认识事物根本性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事例对问题进行综合 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 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情境创设、合作探究、讲授法等 2、学法: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强调小组合作探究的学法。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突 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5分钟) (课件投影)用学生体验最深刻的抗震救灾的相关图片,作为课堂导入,汶川地 震中子弟兵和广大人民共同抗击灾难,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的事迹感动 了中国,精神感动了全世界。 (设计意图):以抗震救灾精神作为开篇来讲,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体现了 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也是对教材创造性的使用,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激发同学们的 民族自豪感,使之自觉地弘扬民族精神。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8分钟) 1、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印发基础知识填空部分,同时列出本框的主干 知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作者:————————————————————————————————日期: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课程标准】 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从而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重点、难点】 为什么、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情景讨论法、分析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直接导入。 (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展示古代名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 “天下兴亡、”(顾炎武) 老师:这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就已基本形成。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地充实和发展。 1、民族精神是变化发展的 老师:看课本上的解释,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展示:毛泽东《七律长征》。 老师:这首诗反映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伟大精神,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展示:长征精神的内涵。 问:长征精神是否属于中华民族精神? 学生:是。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过渡: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奋斗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老师:先看革命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哪些革命精神? 学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展示: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及图片。

中华民族精神期末考试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期末考试答案之一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面哪一项是《赵氏孤儿》的主题:()1.0 分 A、 爱情 B、 复仇 C、 报恩 D、 励志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1929年,()的发现表明了中国也是人类起源地之一。1.0 分A、 北京猿人 B、 元谋人 C、 长阳人 D、 蓝田人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3.信用制度的建立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1.0 分A、 建立信用法律体系 B、 建立信用道德规范 C、 把诚信原则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D、 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兼爱”是()的观点。1.0 分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1.0 分A、

卓琳 B、 宋文骢 C、 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D、 全体中国人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1.0 分 A、 共同的思想品格 B、 共同的价值取向 C、 共同的道德规范 D、 共同的语言特点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1.0 分A、 网络信息化的社会 B、

全球化的社会 C、 忽略环境保护的社会 D、 市场经济社会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华夏”的“华”代表的是一种()。1.0 分 A、 生产方式 B、 生活方式 C、 文化修养 D、 地理方位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9.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正式确认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几次代表大会上?()1.0 分A、 十五大 B、 十六大 C、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导学案(附答案)

课题: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型:新授课序号:14 学习目标 1、识记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涵义。 2、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 3、结合事例分析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结合历史和现实,分析说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案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深深。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①是维系。 ②支撑。 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 ④是中华民族之魂。 3、民族精神永不泯灭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团结统一: (2)爱好和平: (3)勤劳勇敢: (4)自强不息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地位: 2、重要性: 3、特点: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也有。 ②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 ③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2、课堂探究案:

(1)20世纪初,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饰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①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 ②这种精神为什么能称为“中国的脊梁”? (2)今天,我们为神舟九号而激动,很多人更被神舟九号的研制团队所感动。这支团队,他们同舟共济,统一行动;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条件完成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他们使我国在和平利用太空上更有发言权,他们“一切为了祖国”的精神永恒地刻在太空。他们向世人展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相关知识分析: A神舟九号研制团队怎样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请列举出一些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如“抗洪精神”,至少写出三个。) B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有什么作用? (3)辨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没有关系。 【选择题】 1、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B.爱国主义C.自强不息D.勤劳勇敢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下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 伟大民族精神。 教师:提问:人们为什么要推崇这些精神呢?让我们来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遭遇过哪些深重的灾难? 2.请你说说中华儿女在这些灾难前奋起抗争的典型事例。并体会这些抗争体现了哪些宝贵的民族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没有这些可贵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可能历经沧桑,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民族永不落败、永不消亡的支撑和动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就必须要弘扬宝贵的民族精神。 活动:请学生看图片,体会民族精神 井冈山精神:自力更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 延安精神:敢于斗争,艰苦奋斗。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大庆精神:爱国主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请 片,体会民族精神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青藏铁路精神:挑战极限,勇创一流。 教师:展示“重走长征路”的图片,播放“2005感动中国人物黄伯云”的视频,启迪学生思考每个中国人应该如何去弘扬可贵的民族精神。思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个人成长和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请学生思考下列中华民族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要求。爱国主义------------------- 勤劳勇敢------------------- 诚实守信------------------- 艰苦奋斗------------------- 尊老爱幼-------------------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身边、从小事做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宣部、教育部将每年的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 B.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C.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 撑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以下对民族精神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③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智力支持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④由学生口答完成 2006年10月22日,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某校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长征精神、继承长征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展了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1)为了更好地了解长征方面的知识,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资料? (2)该校九年级2班准备开展以“弘扬长征精神,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为他们设计出活动程序。 (3)通过这次活动,请你说明弘扬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4)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觉得应该怎样弘扬长征精神?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