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庄子》新论

《庄子》新论

《庄子》新论
《庄子》新论

《庄子》新论

一·评价悬殊

《庄子》是一本奇书,在中国思想史上留下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高层知识分子中间,更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庄子"其言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说他利用各种言论论证自己的观点,当时的统治者不能用他为自己服务。他的书在汉代已经流行,但影响还不大,因此,《史记》将他附在老子传后,只写了二百三十三字。汉代经学随汉代的统治衰微以后,《庄子》在魏晋时代就开始盛行起来,被玄学家尊为经典"三玄"之一。许多人都研究、注释它,扩大了它在学术思想界的影响。唐代道教盛行,与《老子》并称"老庄"的《庄子》也是身价百倍,被尊为《南华真经》。受到许多著名的思想家、艺术家,特别是画家的欣赏和崇拜。历史上如唐代的李白、宋代苏东坡、清代曹雪芹都深受庄子的影响。近现代的一些思想家都对《庄子》有很高的评价。例如,鲁迅说:《庄子》一书,"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晚周指春秋战国时代,晚周诸子,就是现在常说的"先

秦诸子"。先秦诸子的作品没有超过《庄子》的。顾颉刚说:"在战国时代里,《庄子》是最高的哲学表现,《楚辞》是最高的文学表现。" 闻一多阅读《庄子》以后,特别崇拜庄子。他说:

读《庄子》的人,定知道那是多层的愉快。你正在惊异那思想的奇警,在那踌躇的当儿,忽然又发觉一件事,你问那精微奥妙的思想何以竟有那样凑巧的,曲达圆妙的辞句来表现它,你更惊异;再定神一看,又不知道那是思想那是文字了,也许甚么也不是,而是经过化合作用的第三种东西,于是你尤其惊异。这应接不暇的惊异,便使你加倍的愉快,乐不可支。这境界,无论如何,在庄子以前,绝对找不到,以后,遇着的机会确实也不多。

闻一多还认为,魏晋时代,庄子成了"整个文明的核心",《庄子》"竟是清谈家的灵感的泉源",从此以后,"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他屡次荣膺帝王的尊封。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贤,我们也崇拜,但那像对庄子那样倾倒、醉心、发狂?quot;(同上)后来,徐复观的研究证实了闻一多的看法,中国传统文化上留着

庄子的烙印。徐复观研究认为:"庄子之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 。徐复观认为庄子思想对艺术界影响极大,特别是绘画指中国画是庄学的私生子。为此他写了一本500页的专著,详细论述了庄学对中国历代文学艺术界的深刻影响。1979年在太原召开第一次全国中国哲学史研讨会时,冯契先生说:"我很喜欢庄子,让我写《辞海》的辞条,很想给他写几句好话,结果写不上去?quot;有一天,张岱年先生说:"庄子水平最高,提出的问题多而且深刻,是汉代以后所不及的。"任继愈先生对庄子情有独锺,为了把庄子说成是唯物主义者,绞尽脑汁,费九牛二虎之力,做了十分牵强的论证。冯友兰先生在九十岁的时候,向祝寿的朋友和学生说自己悟到处世道理,用庄子的两句话表达。这两句话就是:"举世而喻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绝顶聪明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到了九十岁才认识到庄子这两句话的深刻含意。从此可见,《庄子》的思想是相当深刻的,也说明过去冯先生对庄子的批评还多少有点肤浅或者幼稚。也许,他过去对庄子的批评只是按照某种模式,讲给别人听的,并非自己的本意。总之,高水平的思想家都是比较推崇庄子的。

但是,现代对《庄子》的评价却很不相同,从出版的教科书的目

录中就可以看出来。

一本教科书的目录是:

第五章庄周的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

第一节追求无条件精神自由的虚无主义人生观第二节相对主义的不可知论

第三节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另一本教科书的目录是:

第二节庄周的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

一、"物物者非物"的天道观

二、以相对主义为基础的认识论

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quot;的宿命论再一本的目录是:

第六节庄子的相对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一、"齐是非"、"齐万物"的相对主义

二、"齐物我"的主观唯心主义

举一反三,举三为众。三种教科书可以代表当时多数人的看法。所谓"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在当今的中国哲学界,都是批评的对象,都是错误的代名词。在教材上都是这样给庄子哲学定性,表明中国大陆整个学术界对于庄子的看法基本是否定的。颇有影响的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64年9月第二版)第十二章题目是"庄子――先秦最大的唯心主义者"。因此,此书肯定庄子的"主要作用是消极的、反动?quot;。

我在上大学和上研究生时,在我的心目中,庄子是中国历史上突出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反面人物,是应该全盘否定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方法论是相对主义的,人生观是悲观厌世的,认识论是不可知论,还有宿命论,没有一点合理性。当时,我曾经想过,庄子的思想既然没有一点合理性,我们为什么还要研究他的思想呢?当时虽然也说反面教材是很有必要的,但我还是想不通。看得书多了,才发现许多高水平的学者对庄子的评价与教材上的评价竟有如此悬殊,这就更引起我的关注。我就开始对这个奇怪现象进行思考,成了悬在头脑中经常想到的研究课题。这个课题是我在研究实践中发现的,不是哪一个指南提出来的。科学研究的课题可以从实际需要中提出来,也可以从个人研究实践中发现,这是不言而喻的。哪一种成果更有用呢?很难说。

二·内外有别

《庄子》一书有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和杂篇十一篇。传统说法,内篇是庄子自著,而外、杂篇是其后学所著。任继愈先生认为内篇是后学所著,而外杂篇才是庄子自著。刘孝敢先生对此作了详细深入的研究,进行复杂的统计,有力地论证了内篇是庄子自著,外杂篇才是后学所著。一时间,这一观点受到学术界普遍赞同。似乎成了无懈可击的定论。

刘孝敢先生证明了:1·《庄子》全书都是成书于先秦时代,没有汉代以后撰写的。2·内篇比外、杂篇早。3·内篇是庄子自著,外、杂篇是弟子或后学所著。这些论证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概念的差异,内篇中使用道、德、性、命、精、神,没有使用过道德、性命、精神这样的复合词。而在外杂篇中开始使用复合词。文字发展史肯定先出现单字词,后出现复合词。二是根据思想,先生提出观点,学生解释观点。刘先生所论,证明内篇早于外、杂篇,显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是,是否就是学生所写,其根据就不太充分了。

先秦著作中很多是集体创作的,如《论语》、《管子》、《墨子》、《吕氏春秋》等。但它们都没有分内外篇。而《孙子兵法》、《商君书》、《孟子》、《韩非子》、《歇冠子》等都可以看成是个人专著。以前虽然也有人提出怀疑,理由不充分,因此,没有得到

学术界的认可。分成内外篇的古籍并不多,据我所知,在《汉书·艺文志》的医经类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经》二十五卷。在杂家类中,有《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在《诗》家中,有《韩内传》四卷,《韩外传》六卷。在《春秋》家中,有《公羊传》和《公羊外传》,《谷梁传》和《谷梁外传》。现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失传。今存《淮南内》二十一篇即《淮南鸿烈》又称《淮南子》,《淮南外》失传。《韩外传》六卷即《韩诗外传》。《韩内传》四卷失传。《公羊传》、《谷梁传》今存,外传均失传。先秦两汉的著作中,内外均存的,除《庄子》外,其他一本也没有。现存葛洪所著《抱朴子》内外篇均存,内篇讲道教的内容,外篇讲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按内容分内外篇,而全书还是葛洪自己一人所著。学术界没有人提出有根据的怀疑。另外,孟子也有学生,也有后学,为什么没有外篇呢?至于书中一些概念的变化,只能说明前后之别,并不能说明是两代人的作品。一个人生活时间可达几十年,前后时代会有许多变化,思想与语言也会有许多变化。现实的例子有,冯友兰先生早年写的《中国哲学史》(1930年),与后来于1964年写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和晚年于八十年代写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本)都有极大差别,可以说判若三人。如果先出的为内篇,后出的为外杂篇,那么,我们能说后出的就一定是他的学生写的吗?冯先生活了九十五岁,庄子可能活

不到这个年龄。《庄子》内外篇的差别没有冯先生的前后三本书的差别大。战国时代与中国现代同样都是变化特别急剧的时代。因此,我们没有充分的理由说庄子个人在著述中不会在语言与思想方面有那么大的变化。

因此,我同意刘孝敢的考证,认为《庄子》内篇早于外篇,但我以为外篇未必是庄子的学生或后学所写。不能排除他自己在晚年写成的这种可能性。

三·精神自由

如何评价?如何定性?首先就有一个标准的问题。过去,我们采取西方的哲学模式来给庄子定性的,定他为主观唯心主义者。如果采取别的标准来衡量,那么,这个性就会有变化。

首先,哲学应该可以分为三大类型:求真哲学、求善哲学与求美哲学。全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哲学,这些哲学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从宏观上进行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人

类追求真、善、美,因此,哲学也可以分为这样三大类。通过观察、试验、实践,来认识客观世界的实际情况,探讨事物的本质,最终目的是要认识宇宙的本质或宇宙的终极本原。这是需要自然科学作为基础的,需要有科学精神的。研究的最后结论,认为宇宙的终极本原是物质性的东西,那么,这个哲学体系就是唯物主义的;如果认为宇宙的终极本原是精神性的东西,那么,这个哲学体系就是唯心主义的。我们把这一类型的哲学称?quot;求真哲学"。对社会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人际的复杂关系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为了解决各种矛盾,照顾各方面的利益,提出处理各种关系的法则。为了使这些方针与措施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必须建立一套理论。这一套理论,就是政治哲学,也可以说是求善的哲学。宗教哲学也有一些内容是求善的哲学。还有一些哲学家重视艺术,重视情感,陶冶情操。他们既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真实性,也不关注政治活动。这些哲学家可以说是求美的哲学家。

西方哲学家有这三种哲学家,而求真的哲学家是多数的,是主流。中国的哲学家也有这三种哲学家,却是以求善的哲学家为主。我以为这三种哲学家应该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论。对于求真哲学,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而且只有在这种哲学中才有这种区别。对于求善哲学,就没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

别,只有善与恶,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的区别。中国历史上的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都是求善的哲学家,他们都是想提出一个可以把天下治理好的理想方案,都是善的理论。给他们戴上唯心主义,是张冠李戴。他们不探讨宇宙的本原,只是讲了精神,讲了心性修养,就成了唯心主义者,是否有点冤枉?

庄子受到的冤枉也很大。过去许多人都说他是唯心主义哲学家。庄子不研究宇宙的本原问题,也不愿意参加政治活动,只是追求自己的精神自由。他所讲的道,实际上是讲艺术精神。徐复观说:"庄子的所谓道,本质上是最高的艺术精神" 。追求美,追求精神自由,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因为他没有研究宇宙的本原,因此,他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他的哲学没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问题。他也不研究政治问题,也没有参加宗教活动,所以也没有关于善恶的问题。他的艺术精神只有美丑、雅俗的问题。庄子讲的道,是最高的艺术精神,是非常高雅的。因此,庄子哲学应该是高水平的。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学者都十分欣赏庄子哲学,就是欣赏他的高雅情趣,而不是欣赏他的唯心主义。庄子讲精神自由,是主张超越一切局限。他称那种思维方式?quot;拘墟",比喻为井底之蛙,用现代话说,就是局限性。他要以道观天下,要摆脱任何束缚。这些束缚包括人间所有的思

论庄子的养生思想

论庄子的养生思想 前言 养生,狭义理解就是让身体更加健康,延长身体寿命,现如今社会上流行着养生的观点就是这个理解。广义的理解就是除了以上让身体健康,寿命延长以外,还包括精神上的自由。庄子的养生观点是身体与精神并重,而且,相对于身体养生,庄子更注重精神自由。 关键词 庄子养生轻物重生自然无为去知离形养神 正文: 轻物重生 庄子的养生思想中,包括养形和养神,二者不可偏废,同样重要。只是养形思想,没有必要特别的关注,只要注意好调理好日常的生活,特意去养形,反而对养生不利。庄子的养生思想认为人最应该害怕的应该是睡眠和饮食之类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要透彻的理解生命,这样才能认识怎样养生。保养生命必定不能脱离形体,养形就要有一定的物质,有的人物质生活丰富却对形体保养的不好,有的人形体没有离散却失去了生命,所以,养生之注重养形和养身是不对的,还必须注重对精神的养护,既要养形养身,又要养神养心。 《庄子》一书是最早提出养生理论的书籍,庄子的养生理论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颐养天年,颐养天年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庄子的精神自由思想为人提供了一种超然的生存智慧。庄子认为,不同的人心境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有不同的心境,只有不断把自己调节心境的能力提高,才能消解掉精神上的紧张情绪,保持心境的平静。 养生问题是道家哲学的一个内在主题,道家以轻物重生为出发点,思想体系以道为核心,精神却是在自然二字,所以,庄子的思想既有轻物重生的特点又体

现了道法自然的精神。处处都体现出了自然主义的色彩。道家哲学从人和自然,人和物,人和人的关系出发,同时又反思人和传统、文化及人和精神的关系,从而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表现了顺应自然,返璞归真,淡化名利,追求自由的人生观点。 自然无为 庄子的养生态度是以自然无为为主,庄子提倡顺应自然养生。他在《养生主》篇中曰: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督脉居人身之中,不偏不倚,以此作为行事的准则,自然可以健康长寿,颐养“天年”。随之,庄子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来阐明这个观点。养生首先要顺应自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黄帝内经》中所倡导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1庄子认为天道有常,天地自然的运行,并不需要人的干涉,也没有主宰意志的掌握,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天地本质的属性就是自然,庄子认为人类社会也和天地自然一样,个人的自然属性主动与天地的自然属性相吻合。庄子认为要把握天道的自然和个人的自然的规律,办法是“莫若以明”,也就是说以开放的心灵关照万物,了解万物自身的独特意义,这一思想被称为从无穷的系统中深透到各个据点,了解其独特的内容,不以主观的成见去厘定是非,而以开放的心灵去照见事物的真相。庄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把外物当成关照物,而且把以关照外物的内心也当成了观照对象,从而观照范围遍及内外两重宇宙,无所不至,第一次真正标举了“心”的深远意义。2 生命是有涯,有限的,而知识无涯,庄子认为不应以有涯的生命来追求那无涯的只是,那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表面上看这样的庄子是消级的,再往后看,就能看出庄子要告诉人们一个这样的道理:养生之道是自然无为。庄子认为道是真是存在的,可以用心去感受,但它却是无形不可见不可摸的。甚至不能用言语来表达。道是宇宙的本体,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大生命,宇宙整体就是道,道也是宇宙大生命所散发的万物的生命,庄子认为人只有实现对道的关照,才能达到高度自由的境界,庄子把这个境界成为“游”。庖丁解牛妙世故,这个故事也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册[M],中华书局,1983.95.16 2张松如,陈鼓应,赵明,张军。老庄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78.211

谈谈我的生死观

谈谈我的生死观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谈谈我的生死观 汉语言文学2班王琼 摘要:生与死都是既成定数的,无论人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不能被改变;既然我们无法左右我们的生死,那何不淡然看待生死,每天充满激情去生活,让生命的每一天都绽放光彩;只有活的充实、活的洒脱、活的没有遗憾,即使有一天我们生命将逝,回忆起过往也会感到无所憾矣 关键字:生死观;人生观;看法;态度;价值 生死观,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客观的话题,人有生,便有死,生生死死,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谁也不能例外。生与死,如同四季变化、日夜更迭,无法更改。尽管人们有意避开它,却还是不得不去正视它,讨论它。 人们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和态度各有不同,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 其实,对于这个话题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自从人刚一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开始了死亡的倒计时,少数人幸运的活到百年之后,很多人活到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之后,少数人活到中年便撒手人寰,更有甚者还没开始享受生命就已经夭折了......不论人的生命能持续多久,这都不是人类自己可以决定的,到了生命枯竭的时候,任何人都无能无力去挽留,而且,死是无时无刻不在的,车祸,意外,疾病等等都会随时导致人的死亡。既然我们不能把握自己的生死,那又何必去在乎它呢,用心度过生命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很丰富,不要到生命将逝的时候才开始缅怀那些被浪费掉的光阴。死是早晚的事情,而生却是不同的。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神圣的责任,辜负了便是自己的错。如果为了死把生的时光荒废了,那生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说,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应多为生而奋斗。 生,不是为活着而活着。要活就要活出个样子,要活就要活的有价值。要积极生活一天,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对人对己对社会,都应如此。唯有这样,才不枉一生,生命才有色彩,才有光芒,才有价值,才有重量。人活着的几十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在书中汲取自己需求的养分。无论如何,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总能在生活中发现许多有意义而充满真理性的东西,也能与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探讨大家都热爱的事物,或者与伟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懂的越多越是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而没上过几天学的人却总在洋洋自得自己知道的很多,并抨击着上大学、考研、读博的人都很傻、都在浪费生命,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争辩不得,因为道理说出来他们连听也听不懂,却不得不感叹道

庄子的文学特征

庄子》的文学特征 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1]。庄子的身世不可确考,从《史记》本传和《庄子》一书的记述中,可以大略知道一些。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2]。曾作过漆园吏[3]。生活贫穷困顿,但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庄子人生就是体认“道”的人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精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大宗师》)。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4]。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 《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把道理讲清,取信于人,必须“藉外论文”(《寓言》)。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5]。《庄子》一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三言”之中,“寓言十九”(《寓言》),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6]。《庄子》内篇及外、杂篇中的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7]。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如《逍遥游》前半部分,不惜笔墨,用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陪衬、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而“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这个题句,却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庄子》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并不意味着文章结构缺乏内在联系,而是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贯注于行文之中,形成一条纽带,把看似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之间,段与段之间联结在一起,融为一个有机体。《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8]。文章先为主题作铺垫,然后是主题的阐发,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袅袅余音之中。内篇中的其他作品,也是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之下,以各种各样的寓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形象的展示,最后完全避开逻辑推理下判断,而以抒情诗般的寓言作结。《庄子》内篇,可以说是哲理抒情散文。 《庄子》一书的文学价值,不仅由于寓言数量多,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还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同时,从“道”的立场来看待万物,万物等齐一体,物与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世界万物,因而,《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北溟之鱼,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任公子垂钓,以五十头牛为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投竿东海,期年钓得大鱼,白浪如山,海水震荡,千里震惊,浙江以东,苍梧

我眼中的庄子

我眼中的庄子 ——以退为进的哲人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高中之前这些便是我们对于庄子仅有的了解,还只是来源于课本学习。老子作为道家的代表其思想的光芒远盖过了庄子的主张,所以书籍和历史记载都对其着墨甚少。但随着我阅读书籍量的增加,伴随各种故事和古籍我对庄子的思想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被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越发认为他是一个有趣的智者。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庄子也是有济世的正义感的,而非冷血自私之人。 以往人们对庄子思想的认知停留于他所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但事实上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他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仅主张老子传统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思想,他还有自身对道德的追求。不同于老子略显消极的“无为”,对世事漠不关心的破罐破摔状态;庄子注重更多的是对物质私欲的淡泊,他不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无救世信仰的书呆子,他只是在以无为的方式与世事的污浊做着抗争,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所以我

认为庄子的无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是他更为理性而早于孔子之类的倔强之人认清了现实的黑暗与抗争的无力感,虽没有达成济世的成功之路,但至少他没有走弯路,他光明正大的“逃”了,逃到了他想要浪漫里。 其次,庄子的逍遥无为说,是对战争的积极抵制,无为胜有为。 人们普遍将庄子所追求的浪漫理想总结为自由,即一种不为法度约束的放纵,这多半是种曲解了。用“逍遥”来概括更为恰当贴切些,不只局限于肉体的不受限,还是人精神的洒脱,可谓“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境界,一种回归精神世界,而忽视现实外在的状态。在当时“率肉食人”的战争背景下,庄子他坚守了心中的道德感,没有让自己的智慧成为战争的帮凶,拒绝求贤若渴的楚王,这种无为反而胜有为,这种逍遥反而是以静制动了。 最后,以上的现实压力催生了庄子善辩的能力,也在论战中展现着幽默的个性,让庄子更具人格魅力。 “逍遥”保留了庄子的道德感和自由灵魂,但现实的落差也使其变的愤世嫉俗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变得“毒舌”了,把现实中的恼火压抑,在论战中一吐为快。他经常与惠子做论战,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濠梁之辩”这个故事,虽然惠子在道理上往往更胜一筹,但是庄子也在论战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他的层次已经超越道理达到了精神层面,将外在的口舌之争内化于心中的领悟与修为。在其对话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读出庄子的幽默,只是这幽默太高冷,正如他的个性外冷内热,尽管他是至情至性的情种,却总是摆出一副清高的姿态,这

道论之下_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收稿日期:2009-02-11 作者简介:靳瑞霞(1979-),女,河南封丘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评论研究。 第25卷第8期2009年8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 Q I U TE ACHERS COLLEGE Vol .25 No .8 August .2009 道论之下: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靳 瑞 霞 (河南省社科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 要:庄子的道更加注重道与个体的人的联系,试图发掘出人应有的道性。在发掘道性的过 程中,庄子对自然与语言的存在进行了反思与澄清,指出自然是人走向自由、走向美的必经之途;而 语言是表达“道”的方式。他以独特的言说方式,消解机械的语言,使个体从逻辑语言的遮蔽下解放出来,与天地自然的无限生机整合而进入新的境界。 关键词:庄子;道;自然观;语言观中图分类号:B2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9)08-0022-05 一、庄子的道论 “形而上者谓之道”(《系辞上传》 ),道即哲学中的本体,这在中西哲学中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学对道的理解,有道家的自然之道与儒家的伦理之道之分。早期儒家的伦理之道并不具有本体意义。《论语》一书中,“道”的出现达六十多次,这个“道”字的含义与老子之道完全不同,它大体相当于《系辞上传》中所说的“形而下者”———“器”。孔子对本体的论述严格来说应该是他多次提到的“天”。与老子将天道理解为无意识、无情感、无意志的自然之道相反,孔子将天道理解为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化之天。但他没有将它抽象为创生万物的最高实体和事物赖以存在的根据。所以,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是道家之道。与儒家不同,道家不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展开论述,而是从更加广阔的宇宙的角度来把握人生。人生问题始终是道家哲人尤其是庄子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认识人生、实现人生、展望人生是道家哲人所探寻的中心话题。换言之,人生问题是道家哲人特别是庄子哲学美学思想的主要问题。而道家哲学安身立命的基础,也即他们哲学的本体论范畴“道”,不仅是宇宙世界的本体,也是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终极根源。 道家之道可上溯至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在老子这里,“道”是一个形而上范畴,是一种实存的世界的始基。他同时又赋予“道”以人生的意义,如在《老子》第八章中这样论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 所恶,故几于‘道’”。而庄子则对这后一层含义做 了继承与发展,有许多新思路和新境界的开显。庄子称得上是老子之后、惠子之前对于人生之终极境域最敏感的思想家。其文《齐物论》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清晰地揭示他所谓的“道境”,也即人生终极境域的文字。此文完全致力于从各个角度(有无、是非、彼我、生死、真伪、异同)剥离出被概念名言框架遮蔽的那非有非无、无可无不可的底蕴,彰显出老子“道”中的玄意。陈鼓应显豁地指出了他比老子“道”之进步处:“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却从主体透升上去成为一种宇宙精神。庄子把‘道’和人的关系扣得紧紧的,他不像老子那样费心思、费笔墨去证实或说明‘道’的客观实在性,也不使‘道’成为一个高不可攀的挂空概念,他只描述体‘道’后的心灵状态.在庄子,‘道’成为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人生所臻至的最高境界便成为 ‘道’的境界。” [1](P165) 庄子首先是将“道”作为一个实存体来论述的。在《大宗师》中庄子对“道”有这样的描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2](P181) 显然庄子是将“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来看的。“道”是超乎具体的名相的,但又是“有情”、“有信”的,是同人相通的。“道”是世界万物的本体,它亘古不变也不证自明,是天地万物的大本大宗。其

庄子的文学言意观对后世中国文论的影响

论文题目:庄子的文学言意观 对后世中国文论的影响

目录 一、庄子简介 (3) (一)生平 (3) (二)思想 (3) (三)精神 (4) 二、《庄子》作品介绍 (4) 三、庄子文论思想 (5) (一)“言不尽意”说 (5) (二)“得意忘言”说 (6) 四、后世文论的体现 (7) (一)《易传》“立象以尽意” (7) (二)西晋陆机《文赋》 (7) (三)严羽“言有尽而意无穷” (8) (四)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9) (五)苏轼《答谢民书》 (9) (六)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 (10) (七)司空图“四外说” (10) (八)王士祯“神韵说” (11) (九)梅尧臣“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11) (十)王国维“意境论” (12) 五、对庄子文论思想的理解 (12) 参考文献 (14)

摘要 作为我国古代最具有思辨精神的哲学家之一,庄子提出了“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由此而引申出后世对于这一思想的传承,长久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的热门话题。具体到艺术和审美上来,作者、鉴赏者的语言究竟能否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古今多数派文论家的观点是:言不尽意。庄子还提出一个与“言不尽意”论密切相关的“得意忘言”说,主张接受者大可不必太看重“言”,应该只将其当作获得“意”的工具即可,这和上述“言不尽意”之论相统一。我国古代文论言意之论从“言不尽意”的承传轨迹,可以看出:从晚唐开始,“言不尽意”论得到凸显,延展到宋代蔚为大盛,之后,虽在理论阐说上原创性和新意不多,但一直导引着后世文学批评的取向,成为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最重要的审美原则之一。 关键词:庄子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传承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庄子,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都呈现内在的一致性。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于人之“在”。在当代这个普遍缺乏信仰的时代,或许哲学能够慰藉一下我们的心灵。我们或许可以从庄子的思想中寻找到或多或少的启示。 关键词:庄子;哲学;当代社会;启示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个重要概念,就其本质而言,道不是人的认知对象, 而是需要用人的整个生命去直觉体悟的存在者; 换句话说, 道并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实体, 而是就存在于人自身和万事万物之中的自在者。人对这一自在者的把握不是通过理性思维, 而要凭借超理性的直觉。而怎么样才能获得这样的直觉呢?在庄子看来,第一步是“外天下”,即忘却纷繁的世俗杂务,将他们排除在心灵之外,使人的本心不要为俗物所缠绕,以便静心息虑。第二步是外物, 即忘却外在事物, 让心灵不要为外物所役使。心役于物, 则心念外驰, 不能专心自守, 容易导致本心的迷失。第三步是外生, 即忘却自己的生命。 人生而有命, 所以常常会执着生而厌恶死。但人本来和宇宙万物是一体的, 并没有生命。以庄子齐物论观之, 人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 而死亡只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人活着时恋生恶死, 死后反而会恋死恶生。1因此, 生和死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存在状态, 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需要执着生, 也不需要害怕死, 生死本为一体。由此言之, 所谓外生也就是齐死生、泯物我, 达到一种物我两忘、浑然一如的境界。 庄子哲学虽然注重对得道和体道境界的精神追求,但同时并不认为理想的人生是空中楼阁, 而是应该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因此, 庄子并没有将得道境界和日常生活的技艺割裂开来, 认为道就在技艺当中, 道和技艺是一体的。在人的精神世界中, 直觉成为沟通道和技艺的桥梁, 将人生命中的形上追求( 道) 和日用生活( 技艺) 结合在一起, 成就了一种高超而平凡的人生样态。 对比与庄子生活的社会,现在的社会有了极大的不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如今的社会依然是人与人打交道,依然是人来统治这个世界。尽管各种各样的制度、政策是那么的先进,但是人与人之间也做不到完全平等。庄子眼中的理想社会是保持着原始、淳朴自然的“至德之世”。庄子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我们 正在构建一个民族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为基础的。因此,“至德之世”的理想之国最终必然获得它的现实状态。 庄子也崇尚无为。无为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是存在的。例子就不用多说了。可是庄子的无为却不能理解为“什么都不做”。庄子的无为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要在自己去努力尝试过后才能“知其不可奈何”,“安之若命”则是劝诫在遇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别钻牛角尖,坦然处之。 庄子也在他的思想中描绘了理想的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在《逍遥游》篇中,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凭借天地之正道,驾御“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 以遨游乎无穷者,是无所待的至人、神人、圣人。他们已然达到了“与造物者为偶,而游乎天地之一气”的神秘境界。因超越了“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道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与道合一,故无功。他也许治理天下,但他听其自然,让每个人自由发挥其能力,因此圣人无名。庄子的“圣人”、“神人”、“真人”拥有神与人的双重性格,他们成为以后道教构造神仙形象的原本。庄子的理想人格对于我们个人价值自由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论文:论庄子之“道家思想”

论庄子之“道家思想” 当看透了世俗的名利纷争,他注定孤独的一个人行走。正因为他的与世无争,才造就了他自己的逍遥游——乘物以游心。如果说孔子被人们称为“圣人”,而他则称为“神人”。中国从古至今历来都是主张儒家经典,其中也不乏有道家文化。而庄子却在哲学上继承和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于是后世就将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而他们的道家文化也随即称为了“老庄哲学”。 庄子是百家争鸣时代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庄子的逍遥,隐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而在现代的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却已经被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冲击的早已不见踪影。在动乱的年代里,庄子的道家思想却永不褪色。庄子认为“道”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他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当时的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做人上,他主张返璞归真。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道德上,庄子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同时又富于棱角、锋芒毕露的人。正因为世间的污浊,所以他才选择了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选择了与世无争;正因为他有太多的束缚,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在他看来做官是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这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则是道家的化身。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他看来,美存在于“天地”——大自然之中,为天地所拥有。人要了解美,寻求美,就要学会去天地之间观察、探索。而“天地”为什么会有美呢?“天地”之美在于它体现了“道”的自然无为的根本特征。“无为而无不为”是“天地有大美”的根本原因。人如果能够懂得这个道理,体验到“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并以其作为生活的根本原则,一切纯任自然,不为利害得失所累,这样人的生活也会像“天地”自然那样有“大美”,“备天地之美”了。在他的书里的一些东西,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看起来面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着大智慧。而他的这些大智慧和孔子的儒学经典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理性道德,那么,我们得到的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的缺憾与苦难。庄子的哲学简单的说就是教我们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庄子以“道”的本体论为基础,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生死观。庄子对生死的看法逐层深入:其基本态度是重生贵生,苦生乐死;在“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生死气化;而庄子希望达到的境界则是生死齐同,不生不死。庄子生死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培养人形成积极地生死观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道生死观自然气化 正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对于生死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有过无数的探讨。其中道家的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彰显于世,成为中国生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庄子作为道家的集大成者,吸收了老子有关道与生死的思想,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生死观,其对生死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可谓影响深远,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庄子生死观的提出 要了解庄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庄子的“道”。“道”是老庄哲学体系的核心,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指“道”先于天地而存在,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理论,他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亘,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同老子一样,庄子也把“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它无形无象,先于天地生,万物由“道”生成又受其制约。“道”在本质上便包含着将生命融入宇宙的意味,这是道家对生命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得到的智慧结晶。 庄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的“有”、“无”理论之上的。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庄子看来,人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都是来源于“道”的,人由“道”产生,死后又回归于“道”,在“道”中化为无,而“无”又是“有”的开始,“无”再经过“道”又转化成了“有”,这一过程不断流转,人的生死实质上就是“道”的有无转化。 老庄之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老子站在宏观的高度讲“道”,把自然界的法则运用到人类社会,倡导人与自然共生。而庄子则更侧重于对个人人生价值的探讨,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对庄子生死观的解读 1、庄子对生死的基本态度:重生贵生;苦生乐死 在老庄所处的时代,中国人基本上形成了“重生恶死”的生死观。一方面对生充满了渴望与留恋,不少帝王将相甚至苦苦追寻长生不死之术;另一方面因对死亡的无知而感到厌恶与恐惧。对这种生死观,庄子既有认同,也有否定。首先,庄子“重生贵生”,这不是简单的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而是肯定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庄子那里,个体生命的存在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肯定。“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让王》)真正尊重生命的人,不会因为贫富而伤身累形。从肯定生命价值的立场出发,庄子坚决反对“丧己于物”、“先性于俗”(《缮性》)和“以人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秋水》)等损害

庄子论论文

浅谈庄子之“忘”与“游” 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班级:2009级汉教三班 姓名:石秀诗学号:222009308011201 【摘要】:“忘”是庄子美学的一个核心,是庄子神行于宇宙遨游于四海的关键所在;“游”可谓是庄子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庄子心灵与精神世界所向往的自由生活。以“忘”而“游”谓之庄子。 【关键词】:庄子、忘、游、庄子思想 引言 有人说:“没有老子,就没有道家思想;没有庄子,道家将被遗忘”这诚然说出了庄子在道家的地位之高。“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无物不然,无物不可”的观点是庄子相对主义的态度。我们知道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乃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那么庄子之道又是什么呢?我们从庄子之道能看到的庄子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历来人们对庄子思想的评论是丰富多彩的。本文以庄子思想中的“忘”与“游”来对庄子本人及庄子道家思想进行浅论。 一、庄子与《庄子》 庄子,闻一多说他是一个“真实的诗人”,郭沫若则说他是一个厌世的思想家,那么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又是在那种社会背景下生活的一个人,庄子的《庄子》玄妙的人生哲理是怎样产生的?以上种种都得先从庄子这个人入手。 庄子,这位道家的先圣,生活于春秋战国时代,与孟子生活于同一个时间。在政治混乱、战争频繁、思想活跃的年代里,庄子的生活是多样的。物质上,他是一个编织草鞋为生的穷光蛋;文化上,他是学富五车道家思想的泰斗。他是一个贫穷而富足的人,诚如这段评价说的“他的形象太丰富了,可以一会是敏锐的

人生解剖师,一会儿又是沉淀往事的诗人;一会儿是濮水上悠游的垂钓者;一会儿又是土屋前闲坐的穷汉”○1,当然,他还是一位口才雄辩大师,他与惠子的“鱼之乐”之论以及“枯鱼之肆”、“涸辙之鲋”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证明。这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庄子,其人生如梦一场般千变万化。 《庄子》出世以后,与《老子》《周易》于魏晋南北朝被世人列为“三玄”,从此倍受人们推崇,那时文人们“废六经,谈老黄”赋诗论道以“玄”为美为善。《庄子》这一本奇书蕴含了中国古典哲学、美学、艺术学等多方面的思想内容。《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观点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庄子与《庄子》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当中的是与非、虚与实、对与错之精神观是为后人看待现实世界开拓的一个窗口。 二、庄子之“忘” “忘”即是“心亡”——忘记自我意识之意,简而言之为“忘我”。然而,庄子之忘的内容是丰富的,它不仅仅在于“忘我”。 “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忘”,是庄子高妙人生的条件关键,诚如武林高手般“忘我”之境才是武功最高之境,手中无剑才是剑招之至。但是,庄子强调的“忘”应该是《逍遥游》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之意,他

品味庄子

大雪落尽,长街延展,一轮明月下守望着一棵孤独的树,那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题记 走近你,没有熟悉的词能修饰你睿智的笔触。眼冷心热的你在凡尘中穿梭,梦里不停地构筑着赤子的社会。在这样一个文化屈从政治的环境里,你是孤树一帜的庄子,永远在世人不可亵渎的境界中做着一个个美丽的梦。 你不求名利,不求富贵,面对朝堂之邀你仍可以兀自悠闲垂钓。总是你明白,隐居是对清洁的放逐,你也只能居于山野。你对世俗的嘲弄也只是你无奈的伪装吧? 远离庙堂,走近江湖。你脱离了尘世的是是非非,构建着只属于自己的精神江湖。 如果说儒家是封建制度的产物,是有千万追逐名利的儒生顶起来的,那么你,庄子,只是纯粹,用你的人格魅力在博大的中华文化中屹立不倒。 你心中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赤子之心又是什么?易中天教授说,你心中的社会,用八个字概括,便是人如赤子,民如野鹿。即人人都是无欲无求的,没有思想,没有欲望,如同初生之婴儿,自然人人都是幸福的;百姓都如野生的动物一样,想吃便吃,想睡便睡,不要政府,不要官吏,那么这个社会也是没有痛苦的。我不懂,你口中这样浑浑噩噩的人民,怎么会是幸福的? 或许,你的思想,真是凡人不能企及的。 再次走近你,竟不再迷惑。若真能人如赤子,民如野鹿,也许真的会没有苦难与哀痛。你高栖于世人之上,俯视着众生,离我们那么远,又离世界的核心那么近。你以弃尘绝然的姿态筑起了略显孤寂的精神城堡,影响着一代代炎黄子孙。 你一遍遍的构筑这影影绰绰的精神家园,一遍遍重温着那个关乎世界的梦。你精神的城堡,似乎仍旧遥远地不可企及。你的灵性,你的自然,你的神秘,一次次闯进我幼稚的心灵。于是在某个午后,怀着近乎崇敬的心灵,不住地品读你的精神世界。 你如同迷宫般的思想指引着我,吸引着我,也影响着我。品味你,无论站在怎样的高度,都弥补不了云泥般的差距。 庄子,一轮孤月下守望的一株孤独的树,那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妩媚。

道论之下:庄子的技术观与知识观

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靳瑞霞(),女,河南封丘县人,硕士,研究实习员。 第23卷第2期2007年2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S HA N G Q IU TEA CH ERS COLL EGE Vol.23 No.2Feb.2007 道论之下:庄子的技术观与知识观 靳 瑞 霞 (河南社科院文学所,河南郑州450002)) 摘 要:庄子的道更加注重道与个体的人的联系,试图发掘出人应有的道性。在发掘道性的过 程中,庄子对技术与知识的存在进行了反思与批判,指出人们已经将技术与知识工具化、真理化。 被工具化了的技术与知识导致人内心灵性的失落,遮蔽了人真正的存在。庄子的技术观与知识观实质上是对人的道性的彰显与发扬。 关键词:庄子;道;技术观;知识观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7)02-0020-04 一、庄子的道论 “形而上者谓之道”(《系辞上传》 ),道即哲学中的本体,这在中西哲学中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学对道的理解,有道家的自然之道与儒家的伦理之道之分。早期儒家的伦理之道并不具有本体意义。《论语》一书中,“道”的出现达六十多次,这个“道”字的含义与老子之道完全不同,它大体相当于《系辞上传》中所说的“形而下者”———“器”。孔子对本体的论述严格来说应该是他多次提到的“天”。与老子将天道理解为无意识、无情感、无意志的自然之道相反,孔子将天道理解为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化之天。但他没有将它抽象为创生万物的最高实体和事物赖以存在的根据。所以,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是道家之道。与儒家不同,道家不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展开论述,而是从更加广阔的宇宙的角度来把握人生。人生问题始终是道家哲人尤其是庄子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认识人生、实现人生、展望人生是道家哲人所探寻的中心话题。换言之,人生问题是道家哲人特别是庄子哲学美学思想的主要问题。而道家哲学安身立命的基础,也即他们哲学的本体论范畴“道”,不仅是宇宙世界的本体,也是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最原始最终极根源。 道家之道可上溯至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 常名”(《老子》第一章)。在老子这里,“道”是一个形而上范 畴,是一种实存世界的始基。他同时又赋予“道”以人生的意义,如他在《老子》第八章中这样论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而庄子则对这后一层含义做了继承与发展,有许多新思路和新境界的开显。庄子称得上是老子之后、惠子之前对于人生之终极境域最敏感的思想家。其文《齐物论》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清晰地揭示他所谓的“道境”,也即人生终极境域的文字。此文完全致力于从各个角度(有无、是非、彼我、生死、真伪、异同)剥离出被概念名言框架遮蔽的那非有非无、无可无不可的底蕴,彰显老子“道”中的玄意。陈鼓应显豁地指出他比老子“道”之进步处:“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却从主体透升上去成为一种宇宙精神。庄子把‘道’和人的关系扣得紧紧的,他不像老子那样费尽心思、费笔墨去证实或说明‘道’的客观实在性,也不使‘道’成为一个高不可攀的挂空概念,他只描述体‘道’后的心灵状态。在庄子,‘道’成为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人生所臻至的最高境界便成为 ‘道’的境界。” [1](P165) 首先,庄子是将“道”作为一个实存体来论述的。在《大宗师》中庄子对“道”有这样的描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 老。”[2](P181)显然庄子是将“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道”是 超乎具体的名相的,但又是“有情”、“有信”的,是同人相通的。“道”是世界万物的本体。它亘古不变也不证自明,是天地万物的大本大宗。其次,庄子的“道”不是一个无法把握的范畴,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它使万物运作,而自身保持永恒。庄子在《知北游》中这样描述:“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 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2](P 575)他认为大千世界、宇 宙万物都是“道”运作而形成的一种现象。盈虚的情状、衰杀的景观、本末的分别、积散的变化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它们只是“道”的变化而显现的一个现象而已。再次,庄子将“道”落向实处,落到生活的层面上,将“道”内附于万物。《知 :200-10-20 :1979-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 “摘要”历代庄学的研究者无不重视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探析,本文从整体上考量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深入分析。庄子第一次在中国思想史上提出了人的自由问题,从而对自由的追求成为道家思想乃至道教的一个永恒主题。在庄子那里,自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庄子敏锐地发现人的本性是自由的,人的精神是自由,只是他没有用这个词,他用的是?逍遥游?。而其最终的目的便是进入?无己?的境界,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为其建构的。“关键词”逍遥游自由无己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庄子所反映的逍遥观念对宇宙人生的观察是深入的,他在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界,也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中心旨趣。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王夫之在其《庄子解》中论述内篇系统性时把《庄子》内七篇全放在?逍遥游?思想的统摄之下: ?逍者, 向于消也, 过而忘也;遥者, 引而远也, 不局于心知之灵也; 故物论可齐, 生主可养, 形可忘而德充, 世可入而害远,帝王可应而天下治, 皆吻合于大宗以忘生死, 无不可游也, 无非游也。?“1”清孙嘉淦从《庄子》写作原因入手, 从内七篇的整体性角度论述《逍遥游》篇是《庄子》担纲之作, 其《南华通》解《逍遥游》主题曰: 逍遥游者, 庄子之志也, 其求道也高,其阅世也熟, 阅世熟则思远害, 求道高则入虚无。以为天地并生, 万物为一。而徒以有我之故, 遂有功名, 是生利害, 故必无己然后心大而能自得矣。齐物论之丧我, 养生之缘督, 人间世之无用, 德充符之忘形, 大宗师之人与天一, 应帝王之游于无有, 皆本诸此, 实为书之纲领, 故首发之, 所谓部如一篇, 颠之倒之而不可者也。“2” 罗宗强在为涂光社的《庄子范畴心解》作序时, 也从文本系统性角

庄子的文论思想

庄子的文论思想---《逍遥游》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宋国(今河南商丘)。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逍遥”一词,在《庄子》中出现三十六次,如“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游逍遥之虚”,“逍遥无为也”(《天运》),“逍遥乎无业之业”(《达生》),“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关于“逍遥游”的解释很多,但是基本意思都是闲放不拘、怡然自得、了无牵挂。“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诗经·郑风》己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此外,《楚辞》、《离骚》、《礼记》等都提到过“逍遥”一词,这些所谓“逍遥”都是安然自得之意,且多与形体之怅然徘徊相关。但是《庄子》中的“逍遥”不拘泥于形体之逍遥飘摇,而主要是喻心态之逍遥自得。如“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纯粹之心态言逍遥,这是庄子所使用逍遥的独特之处,庄子之逍遥有现在精神自由的含义。“游”与“逍遥”意义相当,但使用更为频繁。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夫子与之游”,“吾王不游,吾和以休。”“若夫贯日而持详,一日而曲列之,是所使夫百吏官人为也,不足以是伤游玩安燕之乐也。”这些“游”指的是交游、游历。与庄子讲的“游”最接近的是孔子的“游”。这是孔子认为通往理想人格的道路,“游”是指一种富于自由感的人生体验和审美境界。闲暇无事之为游,从君子修养的角度讲,藏、修、息、游是必经的步骤,也是唯美人生的四个环节,其中的“游”表现出人的一种高度自由的欢乐状态。然而庄子讲的“游”其内涵更甚于孔子所指的“游”,更赋予哲学和美学涵义。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每一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感情,有的比较强烈,有的则比较隐蔽,作者笔下的大鹏,雄健美丽,才能无双,志向高远,它能够振翅飞向九万里的高空,能够背负青天而飞向遥远的南冥;然而有所待的大鹏

论庄子的人格魅力

论庄子的人格魅力 摘要:庄子不但是一个文学家与哲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而且是一位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其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一、提倡“天人合一”,积极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二、他对生命有着强烈的热爱与追求,以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来审读生命,对待死亡。三、对自由有着执著的追求: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他追求个体生命逍遥无待的浪漫风度;对现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对自由人格尊严的维护。四、在他恬淡怡然,闲适平和的心态之下,蕴藏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尤其体现在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上。 关键词:庄子;天人合一;热爱生命;追求自由;批判精神 On the Personality Charm of Zhuang zi Abstract: Zhuangzi not only is a writer but also is a philosopher. He left us very rich spiritual inheritance and he was a special person who has distinctive character and unique personality charm. His personality charm mainly displays in four aspects: Firstly, he advocated “nature and human united together”, encouraged that human would get along with nature and itself harmoniously. Secondly, he has the very deep love and pursue to life, he read life, treat to death by his optimistic outlook of life. Thirdly, he has the inflexible pursue to freedom. He pursue to spiritual free shows that he pursue the romantic style of carefree individual life. He pursued the reality free shows that he protected the free personal dignity. Fourthly, there was very strong criticism, especially criticize to the dark reality at that time under his gentle point of view. Key words:Zhuangzi; Nature and human united together; Deep love to life; Pursue to freedom; Criticism 中国古代典籍,可谓汗牛充栋,许多文人圣哲的名字也因而留在历史文化的功德碑上。而庄子,在这众多的贤圣雅士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伟大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的《庄子》则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作为一名文学家,庄子用奇伟瑰怪的寓言来寄托自己诗意的人生观,所以,闻一多评说他是“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的本身便是一首绝妙的诗”。[1](P280-281)因此,“在文学上庄子的独特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