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地方高校图书信息服务质量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地方高校图书信息服务质量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地方高校图书信息服务质量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地方高校图书信息服务质量

青年与社会 2018年11月中 第32期总第723期

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新媒体越来越成为群众喜爱和依赖的阅读交流平台,在信息获取方面有着爆发增长的态势。高校图书馆是为广大师生和社会读者提供图书信息服务的机构,其工作方式和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动自身发展。当前,由于地方高校大都处于中等城市、民族地区或边远地区,经济、科技和人们的观念相对落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滞后问题与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疾速创新不相适应。

一、新媒体在信息传递交流方面的显著优势

新媒体即网络化、数字化媒体,与传统的纸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区别而言,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在高校师生中很普及的信息传递交流新媒体平台有微信、QQ、微博、BBS、聊天室和校园网站等。

新媒体作为当前群众喜爱的日常交互沟通渠道,在信息传递交流方面的有着显著优势。

(一)便捷性和普及性

随着网络普及和升级换代,智能手机的普及,APP程序的个性化设计,使新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交流上有着极大的便捷性,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和发布信息,信息传递非常方便。我国近年来网络和智能手机普及率的迅速提高,2017年我国网络渗透率达到60%左右,智能手机使用达到近70台/百人,使得多种新媒体平台有可以依托的大量使用终端,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方式。

(二)交互性极强

新媒体平台独特的网络介质使得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走向平等,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反馈信息,影响信息向发散角度传播。人们可以通过多样渠道获取信息,不同范围交流信息,及时把个人的感受、他人意见、群体情绪散发到能够联通的对象。

(三)形式多样和信息海量

各种新媒体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音频、视频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限的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变成立体感的“活物”。网络媒体的信息量理论上可能无限大,只要满足存储条件,一个新媒体平台可以承载浏览者需要的巨量信息。

二、图书信息资料的利用在地方高校事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图书信息资料是高校最重要的办学资源,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主要职能实现的重要条件。高校图书馆建设往往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办学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关键指标,是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评估考察的重要指标。当前,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深入应用,宣告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泛,对信息的需求量更大,对信息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便捷化、个性化化。由于信息需求海量化、便捷化和个性化,很多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传统信息服务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影响高校社会职能的履行,影响学校的竞争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程。

三、当前地方高校图书信息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地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方面还存在明显滞后性,与高校作为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的传播阵地和文化高地的地位很不相称。地方高校必须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补足这一办学条件短板。

(一)硬件设施升级更新不及时

我国的地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大都停留在2010年代前的水平,到现在已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智能手机在2012年后迅速普及、4G网络升级和宽带提速,地方高校图书信息资料线上线下通联的硬件设施还不能及时升级换代和更换,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师生图书信息获取便捷化、个性化需要,再加上全面更换硬件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报批、采购、安装流程繁复等,造成目前的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二)软件设施不够完善

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除了硬件方面存在短板,软件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各高校图书馆的软件管理系统,一般都是由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和目前需要设计的,与本校办公系统、教务系统和其他高校图书、公共图书馆的关联性不够,这就带来了很多问题。一是由于软件设计时的定位、功能及缺乏长远规划,使得很多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软件系统出现漏洞多、协调性差、功能性不全等问题。二是由于地方高校强调自身特点和实用性,造成各高校图书信息管理软件多种多样、兼容性差,不能很好地进行高校间与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共享,使图书信息广泛利用率受到制约。

(三)移动网络图书信息通达能力不足

图书信息的在校园局域网内进行借阅和管理,目前地方高校已经做到了,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站师生可以自由查询自己想获取的文献资料并实现网上借阅,学校图书馆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但是,随着移动通讯和无限网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地方高校图书信息服务质量

任碧凤

(西昌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摘 要:图书信息资料是高校最重要的办学资源,图书信息资源的利用在地方高校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新媒体是当前信息传递交流方面是主要渠道,有显著优势。当前地方高校图书信息服务方面存在利用新媒体平台不够的问题,应从加强馆藏资源的信息推送、提供高效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促进馆际信息资源共享、提高馆员和师生的信息素养四个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地方高校图书信息服务质量。

关键词:新媒体;图书信息;服务质量

2018. VOL. 723. NO. 32·57·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现代信息服务分析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现代信息服务分析 摘要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始向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方向发展,纸质载体的传统文献不再是记录信息资源的唯一形式,而结合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更能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高校应该加强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力度,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现代信息服务。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现代信息服务 引言 图书馆是高校进行教学以及科研时主要的信息资源查询中心,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图书馆只有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淘汰,才能继续为学生服务。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现代信息服务进行分析。 1 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虚拟参考服务 1.1 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主要有四方面,其一是资料数字化,将书面资料中的文字、数据以及图像,视频资料中的声音、视频等信息资源输入到计算机的相关软件中,然后转变为统一的二进制数据,保存到电脑中。资料数据化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节省了占地空間,还减少了师生查找资料的时间。 其二是资源的共享化,数字图书馆是将图书馆所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对校内师生开放,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在开放范围内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数字图书馆会给出准确的信息或者相关的信息,这使信息资源得到共享[1]。 其三是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图书馆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的软件,所以在管理上的一些操作,依旧可以借助相关的软件,做好设定,使其管理实现自动化[1]。需要自动管理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图书馆信息资源在增加时,就得需要对数据资料库设计相关的自动更新设置。再如对师生的查找记录根据内容进行自动分类,以便相关人员能一眼看出比较热门的查找内容,然后对其进行补充,使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四是流通的网络化,数字图书馆在为师生提供的所有服务都需要借助计算机,所以数字图书馆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需要有流畅的网络。 1.2 图书馆建设和虚拟参考服务 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与虚拟参考服务的功能。虚拟参考服务是对传统参考服务工作的延伸,它为用户提供服务需要借助计算机,然后在网络环境中营造出类似传统参考服务工作的性质和氛围。首先,借助于网络,使全

简析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

简析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 发表时间:2012-07-17T09:35:39.213Z 来源:《赤子》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张晓明 [导读] 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其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策加以探讨。 张晓明(鸡西市图书馆,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其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策加以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知识服务 1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开发知识价值的工具和保障,也是知识创新体系的内在动力。因而知识管理成为一种备受社会推崇的管理思潮。这种态势巩固了知识作为社会战略资源的地位,增强了社会开发利用知识的信心。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满足组织要求,解决组织的环境问题,从而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规划、控制、集成、利用的一种战略。从狭义上讲,指对信息加以管理,信息是被管理的对象;广义还包括与信息有关的人、机构、设备、环境等。信息管理的目标有效满足信息需求,并通过资源的配置来实现其目标。而知识管理则是组织开发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来推动社会知识的创造和传播过程,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与信息管理相比,知识管理在管理对象、管理方式和技术以及管理目标上均有所拓展和改进。 1.1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1)知识创新管理。发展图书馆学必须进行知识创新,因创新思维对图书馆学进行学科更新和重建。数字图书馆根植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土壤,是一种网络环境下的全新的图书馆形态,是有与传统图书馆完全不同的理念追求,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要有效地从事数字图书馆实践,必然要求相应的理论指导。因此,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开展图书馆学研究,发展和创新图书馆学便成为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科学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但其还未走向成熟。在当前充满变化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学面临着学科更新和重建的艰巨任务。图书馆员立足于丰富多彩的数字图书馆实践,通过捕捉,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对其加以创造性的研究,为发展和完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增砖添瓦。从事知识创新是图书馆员在数字图书馆时代的重要使命。 (2)知识应用管理。图书馆不仅应关注知识的组织与开发,而且要重视知识需求与应用,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信息的功能与效益。国际互联网虽然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快速、便捷的信息通道,但是用户需要的信息却不能自动到达手中。因此,图书馆应开展基于信息网的知识服务。 1.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现技术 知识管理天下论文的实现必须以恰当而先进的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为前提,其运行也必须以信息技术框架为基础。知识管理涉及的信息技术主要有:因特网、存贮结构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元数据技术、数据获取与收集技术、传播技术、通讯信息技术、推拉技术、检索技术、共享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多维度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 2 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服务理念,是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知识服务的对象往往是决策机构,科学研究课题组成研究者个人,它以信息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知识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知识服务的特点是: (1)知识服务是基于专业化、个性化、时效性的服务。 (2)知识服务是围绕增值和创新目标的服务。 (3)知识服务是利用现代设备对用户提供快捷、准确的服务。 2.1 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1)网络环境对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挑战。信息网络的普及、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虚拟化使信息获取日益方便、快捷和大众化。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各类网络化信息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萌生、成长起来。图书馆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图书馆收集、保存和提供文献资料服务的基本职能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图书馆水平高低的首要条件。传统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已是不争的事实。 (2)网络冲破了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网络是一个十分自由、广阔的空间,一个理想的存取和利用信息的空间,它越来越多的吸引个人和企业涉足网络信息服务业,与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机构展开竞争。在网络环境下,用户借助网络可以很从容、很有余地选择信息机构。网络使图书馆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它已由“文献中心”演变成“用户中心”,而且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检索与传递服务逐步边缘化,图书馆的“中介”地位和“专业”作用也受到挑战。 2.2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对策 (1)图书馆知识服务精品化。知识经济时代,专业用户对知识的利用程度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增强而不断加深,尤其是从事高科技领域研究与开发的用户,他们已不再满足为其提供一般性的知识服务,而是需要提供解决问题方案的核心知识内容。这就需要将分散在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加以集成,从中提炼出对用户的研究、开发与管理创新思路,形成重要的“知识精品”,供其使用。 (2)建立丰富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文献信息数据库。图书馆要进行高质量的知识服务,必须建立丰富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文献资源数据库,才能满足各层次用户的各种需求。 a.建立管藏书目数据库。 b.建立联合目录数据库。 c.建立特色文献数据库。 d.建立馆藏文献信息开发数据库。 总之,21世纪将是图书馆形成社会知识中心的世纪。图书馆将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发挥知识导航的功能,成为馆内服务与网上服务相结合的高度现代化的知识网络。在数字化领域,图书馆将更加重视知识管理,在资源配置中的应用,图书馆将进一步展示其知识管理的功能。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心移向网络,开发网上信息的描述、管理和服务技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更多的特色资源和常用资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及整合

2012年8月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A ugust 2012  第15期总第265期 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 &Economy N o .15T o tal N o .265 浅谈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及整合 王利敏,陈星星 (许昌学院图书馆,河南许昌 461000) 摘 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探讨了数字资源整合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完善数字资源整合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整合 中图分类号:G258.6;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5—0122—02 数字资源是指图书馆引进的拥有磁、光介质或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的文献资源。它以内容丰富,使用方便、检索快捷、共享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为各馆所重视。现如今,数字资源建设已经成为评价一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信息服务水平的标志。因此,如何建设数字资源引起了图书馆界众多人士的广泛关注。笔者在此也就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还对数字资源的整合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供图书馆同仁参考。1 数字资源建设 1.1 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数字资源的建设包括两方面基本内容:引进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 引进数据库是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首要途径。目前,高校图书馆引进数据库呈现出以下特点: 各馆引进数据库的种类重复较多:由于各高校图书馆之间合作意识差,共享意识弱,导致多种数据库重复购置现象严重; 引进数据库的种类有限:受经费的限制,一般本科院校多数都是买一些如中国期刊网、维普、万方、超星图书馆等之类的数据库,而对一些专业性的数据库,尤其外文数据库购买的非常少,这些数据库多集中在“985”、“211”院校; 引进数量差距大:“985”院校、“211”院校引进数据库的数量达到100种以上,而一般本科院校,尤其是专升本院校引进的数据库数量非常有限,有些仅为个位数。 自建数据库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的教学科研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近几年,很多高校也开始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纷纷开始建设。但是与引进数据库相比,差距还是非常的大,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其特点是:种类少,内容单一,质量层次较低,重复性现象严重(同一个主题的内容好几家做,而且是各自做各自的,统筹协调性差,这就浪费了人力、物力)。1.2 数字资源建设途径 对上述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一些途径进行解决。1.2.1 引进数据库 对于数据库的引进,各馆应树立资源共享意识,加强合作。对于使用率比较高的数据库,图书馆之间可以组成区域性联盟与数据库商谈判,争取以政府参与投资、联盟买断的方式购置;对于学科特色明显 的数据库则可以组织有需求的高校图书馆集团采 购。这样不仅可以大大节省成本,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还能最大程度的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1.2.2 自建数据库 自建数据库的建设,通常都要根据地区特点、专业特点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方向来进行,着重突出特色。未来的图书馆将是大的资源共享网络中的节点,特色对于每个图书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图书馆存在的意义。笔者认为自建数据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建设。1.2.2.1 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的建设首先可以围绕学校的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小麦专题特色数据库是以该校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为依托,以丰富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而建设的,现已初具规模。 其次,还可以根据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进行建设。如武汉大学图书馆建设的“长江资源数据库”就突出了“地方性”特色。“长江资源数据库”围绕长江流域资源、生态环境、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重要方面,汇集了各种报道长江流域与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国内外其他江河开发整治和环境保护等的文献信息、统计信息、地图信息、气象信息等等,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等等新信息技术,实现长江资源信息数据库管理和网上信息服务。安徽师范大学的“徽州历史文化特色库”,兰州大学图书馆的“敦煌学数据库”、中山大学图书馆建设的“孙中山数字图书馆”等也是突出“地方性”特色的数字馆藏建设典型例子。 另外,还可以根据图书馆内的特色馆藏进行建设,如清华大学的清华文库。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还要避免重复性建设,同一个主题的内容各馆应联合起来,统筹安排建设,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也为以后的共享奠定基础。 1.2.2.2 光盘数据库。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随书光盘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图书和期刊都附带有光盘。光盘内容多种多样,有对图书内容的全面映像,有对图书内容的说明,也有实例分析以及教辅软件等。附盘图书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早期主要是计算机类图书,现在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类也多了起来,甚至社会科学及文学艺术类也时有随书光盘出现。随书光盘与图书关系紧密,是图书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者需配 ? 122? 收稿日期:2012-04-28 作者简介:王利敏(1980-),女,助理馆员,毕业于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就职于许昌学院图书馆。

关于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关于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作者:褚秀艳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6期 摘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高校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文章着重介绍了数字匿书馆的定义、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数字图书馆的模块、及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特点建设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社会,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作为信息的传播中心,知识的殿堂,—传统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 一、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数字图书馆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它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在图书馆界甚至整个学术界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定义。众多的定义表述中,一个能被普遍认同的定义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 二、与传统图书馆相比较数字图书馆所具有的特点 传统图书馆担负着信息采集、存储、传播及版权控制的重任,DL也同样要完成这些任务,只是各项任务的内容、采取的手段及服务方式发生变化。与传统图书馆相比较,数字图书馆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和功能。 1.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采取数字化的形式存储 和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各类传统介质的文献进行压缩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以0和1来组成信息资源的细胞,并组成无数个比特(bit)和字节(bite)的信息元素和单元。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存贮在无数个磁盘存储器中,通过计算机网络联接形成的一个联机系统。因此,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它占用的物理空间相对很小。便于海量存储和信息传播。 2.数字图书馆是面向对象的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库

新媒体艺术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新媒体艺术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4-13T14:42:12.583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作者:蔡舒雅 [导读]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艺术为当代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将新媒体艺术融合到公共图书馆中 蔡舒雅 宝安区松岗街道党建服务中心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艺术为当代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将新媒体艺术融合到公共图书馆中,这样的结合使得公共图书馆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媒体艺术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希望可以对公共图书馆整体发展形成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公共图书馆;空间设计;视觉导向;展示空间 现阶段,新媒体已经发展为以艺术设计与技术相互合的创作方式,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正在发生改变,人们对于新事物的理解与适应能力已经明显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图书馆是知识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把新媒体艺术融入到图书馆的设计中,可以实现图书馆的多元化发展,在满足基本的功能性需求上,更进一步丰富人们对于视觉设计的感知与信息的理解。 1.新媒体艺术概述 “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用新媒体技术所进行的艺术创作,它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电脑等软件为媒介,包括数字艺术、数字影像装置、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动画、视觉艺术、网络艺术、人工生物艺术、虚拟现实艺术、交互艺术等多个领域。新媒体艺术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具有高科技性、互动性、游戏性以及表达方式无束缚性和艺术媒介的广泛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媒体艺术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进而也推动各个领域的进步、发展和创新。 2.新媒体艺术在公共图书馆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公共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与服务是相辅相承的。传承文明、推广阅读和服务社会是图书馆的使命,采用新科技则是图书馆推动创新的重要方向。 2.1 高科技的应用,使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与拓展服务相得益彰 传统图书馆的空间设计,还是以功能需求为主,公共图书馆的室内设计等都是为借、阅、藏服务的。当前,网络化和数字化盛行,大量读者选择在图书馆以外的地方查阅资料或阅读书刊,这就使得读者对图书馆的收藏空间和借阅空间需求降低,对图书馆的传统服务需求也相应降低,但对网络资源、图书馆共享空间、创客空间等拓展空间等需求大大提高。新媒体艺术的引入,是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新亮点。现代图书馆,淡化了传统的空间大小理念,强调空间的艺术性、休闲性和舒适性。新媒体艺术的设计,采用数字化技术,将图书馆空间设计与拓展服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新媒体艺术在图书馆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最显著的功效是在少儿阅览室。富有艺术气息的设计、高科技的应用,使得青少年流连在图书馆阅览室阅读。阅览室的背景、书架以及活动区采用新媒体艺术的设计,近乎真实的LED巨幕展示,让青少年身临其境,仿若进入书中的情境。采用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公共图书馆,集传统借阅服务和拓展性的阅读推广服务于一体,让读者乐于进入图书馆,进而达到阅读推广的作用。 2.2 现代的空间设计,使公共图书馆功能空间与其他公共空间形成良好衔接 现代图书馆公共空间的设计,既要考虑读者对传统服务需求所要的公共空间,还要考虑读者对拓展服务或网络资源空间的需要,将新媒体艺术中的数字互动触摸技术引入到公共空间设计,通过视觉差的方式区分其功能区域,增加读者在图书馆的舒适感,提高读者对阅读的兴趣。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以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为己任,其空间设计要体现我国的文化理念,体现图书馆的服务宗旨。但公共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不能因文化理念和服务宗旨而失去建筑原本应富含的艺术气息。将新媒体艺术的空间设计理念引入到公共图书馆的室内空间布局中,使其将各功能性空间完美地结合,体现其作为城市文化中心、信息中心的建筑之美。 2.3 贴心的功能性设计,使公共图书馆公共区域中的设计更加人性化 现代公共图书馆更关注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和移动图书馆以及数字图书馆等,导致其对图书馆各种功能性需求更大、要求更高。因此,现代公共图书馆的设计采用数字媒体技术和AI等技术,避免了枯燥乏味,能够创造出读者真正喜爱的学习空间和休闲放松空间。开放式的多功能空间和互动空间引入新媒体艺术设计,使读者在公共图书馆真正感受到舒适、放松。开放式的检索区和互动区域可以增加图片展览、新书推荐等,还可以增加移动居家式的沙发、人性化的可移动的桌椅等。采用新媒体艺术的设计,近乎真实的LED巨幕和3D、4D以及5D技术的应用使读者在参加阅读活动的时候更舒适、更自然。 3.新媒体艺术在公共图书馆展示空间的应用 新媒体艺术在公共图书馆展示空间的应用主要是指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展览工作中。作为科学技术与美学的结合,新媒体艺术应用于展览中,加强了读者与展出内容的互动,让读者具有较强的参与感;同时给读者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1]。新媒体艺术应用于公共图书馆的展示空间,给观展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游戏的乐趣,更能提高读者参与公共图书馆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在图书馆中享受悦读。 3.1 富有高科技性和美学性的展示空间,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互动性是指观众直接参与的方式。互动体验可以通过触摸、触屏、扮演、游戏等方式进行。公共图书馆现有的展览,主要还是以展板的方式进行,并不太受大众欢迎。互动展示恰好可以克服以上缺点。公共图书馆的展览既要达到教育和传播知识的目的,还要兼具有趣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吸引更多的读者进入图书馆,推动全社会进行阅读。新媒体艺术,如触摸、触屏、红外线感应等高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以往一成不变的展览形式。读者不再只是作为旁观者观看,而是切实地参与其中,通过手指、身体的摆动等,享受阅读所带来的别样的感受,激发其对知识更深的渴求。同时,也提高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好感,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口碑,进而提升公共图书馆的人气。科学技术与美学的结合,应用于公共图书馆的展览,强烈地吸引着公众,给观展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游戏的乐趣,感受广博的知识和文化的魅力。 3.2 采用虚拟技术的展示空间,给读者创造身临其境感 新媒体艺术可以将现实世界中不太可能存在和不太可能发生的场景展示出来。虚拟技术应用于公共图书馆的展示空间可利用虚拟影像和特殊的音效设备,在同一空间中形成不同的场景,使观众和读者产生人景合一的感觉。这种展示空间并没有改变实体空间,而是利用人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共享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共享 □别立谦肖珑朱强姚晓霞 / 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871 摘要:文章依据CALIS管理中心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所做的调查,阐述高校图书馆在自建数字资源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自建资源共享以及CALIS特色库的建设情况,最后以北大图书馆为例,说明单馆开展自建数据库的整体构架和考虑。文章旨在总结现状,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建设,自建数据库,特色资源,存储技术,共建共享 DOI:10.3772/j.issn.1673—2286.2011.02.010 数字资源建设由于对知识和文献的整理、使用、传播、共享、保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图书馆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引进数据库、自建数据库两方面。而在后者当中,各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以及原生数字特色资源的建设尤其重要,并已经逐步成为主流。 本文依据CALIS管理中心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所做的调查,阐述高校图书馆在自建数字资源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自建资源共享以及CALIS特色库的建设情况,最后以北大图书馆为例,说明单馆开展自建数据库的整体构架和考虑。文章旨在总结现状,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1 高校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自建特色库的工作,除参与CALIS和CADAL项目的数字资源建设外,许多高校基于学科特色、地方特色和馆藏特色自建了许多数字化资源,多表现为对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与利用。 2010年CALIS管理中心对全国自建特色数据库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截至2010年6月7日,共有至少107所高校图书馆已建或在建特色数据库300余个。其中,拥有1-3个自建库的高校馆数量居多,占参与调查的高校馆总数的84.11%;自建库的数量达到5个或以上的图书馆有13家,占总量的12.15%,其中4所高校馆的自建库数量超过10个,分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山西大学图书馆和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 图1 高校自建数字资源数量分布情况(图书馆数量,占总量百分比) 数据库服务方面,提供较为开放的书目服务。300多个自建库中,采用开放书目检索的数据库有213个,采用账号获取原文的数据库有73个,免费获取原文的数据库有146个,部分试听试读的数据库有25个。多数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服务方式,此外还有自建库采用iso镜像文件下载、在线视频文件浏览等方式。 数据库内容的访问相对封闭。例如在登录认证方面,采用校内IP登录的有247个,占资源总量的80.72%;含校外IP 登录的有48个,用户名密码登录的有82个,其他访问方式的数据库有37个。少数库采用IP与用户名密码双重登录方式。 数据库数量多,但容量小,规模化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自建库所含资源数量相差甚大,少则几十条,多则百万余条记录。大多数自建库容量集中在1G到1T之间。300多个自建库中,共有226个自建库给出了容量值。其中,容量1G以下的自建库有33个,1G~1T的自建库有163个,1T以上的自建库有30个。 图2 高校自建数字资源规模分布 在资源类型上,依然以全文、书目文摘、事实数值为主,但其他类型如音视频、图片图像、地图、乐谱、网站、档案、手稿等资源的数量在迅速增长。在参与调查的数据库中,只含有一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154个,含有两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81个,含有三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41个,含有四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22个,含有五种及以上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16个。按资源类型统计,含有书目文摘的数据库有176个,含有全文的数据库有207个,含有音视频的数据库有73个,含有事实数值的数据库有59个。 全文占有一定比例。根据调查结果看,全文资源所占比例≥50%的数据库占总量的60%。其中,全文比例≥80%的数据库有167个,全文比例达到100%的数据库有125个,约占40%。在全文比例达到100%的自建库中,有1/4为学位论文、随书光盘、机构库、教参书等较为通用的自建库,学科专业意义上的自建库全文资源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数据基本遵循了已有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大多数自建库都有自己的著录标准。遵守CALIS相关标准的数据库占43.78%;遵守DC标准的占23.24%;遵守CNMARC标准的占10.27%;遵守系统数据库要求的占5.95%,自定义的占6.49%。数据库较为开放,多数数据库都有支持标准协议的接口,以支持OAI和OpenURL为主。支持OAI接口的自建库达到总量的50%,支持OpenURL的自建库达到54%。有39个自建库支持两种或以上的接口。 自建库的版权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解决方案。版权问题解决最好的是毕业生论文,由学生签署授权声明;个别自建库取

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摘要:论述了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的重要性和馆藏特色资源建设,阐述了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外界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利用,指出了提高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以及硬件和软件建设途径,从资源、人才和技术3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策略;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应用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地方高校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障碍与原因分析》一文中,主要从资源、人才和技术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目前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些障碍,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清除这些障碍才能更好地支撑和促进其数字化建设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主要从资源、人才和技术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应采取的策略。 1 资源是图书建设的核心 数字化资源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数字化资源是指以数字化方式将文本、图片、图像、声音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存储到数据库、光盘等载体中,最终通过计算机终端设备检索的这类信息资源,它是相对传统的非数字化信息资源来说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需要注意结合自身院校的专业特点、资源需求和学科发展,注重资源结构体系的合理化,以保证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归纳起来,资源建设方面需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 1.1 馆藏资源的数字化 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主要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以方便读者检索利用为目的。因此,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数据库。 1.1.1 自建数据库(传统馆藏数字化)自建数据库主要是指将本馆所拥有的传统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如保存的报纸期刊、古籍、特色书籍、教师教材与课件、精品课程录像等。自建数据库需要注意的几点是:以方便读者使用为基本前提,利于资源的长期保存,遵循一定的规范。 1.1.2 购买数据库购买数据库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保证资源建设的主要途径。购买时需要注意结合本校实际需求来购买。一般需遵循以下原则:符合本院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具有可持续的潜力;数据库所占据的内存空间尽量少;数据资源质量好,便于读者阅览、查找、下载和打印[2]。较常见的数据库有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涵盖的信息知识面广且全,质量相对有保障。此外,一些特殊院校,如医学院,也需要

[少儿,图书馆,媒体]少儿图书馆基于新媒体服务之初探

少儿图书馆基于新媒体服务之初探 摘要:当下的少儿已经具备了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他们通过手机、电脑、网络媒体进行有效地人际交往、信息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比成人群体接触的少。因此在少儿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上可以充分利用普通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微信、电子书、微博、网站的新媒体形式的便捷服务效果,让少儿得到更为便捷的图书馆服务。此外也要注意,少儿的监护人是成人,其新媒体服务也可以面对少儿的父母。 关键词:少儿图书馆新媒体服务便捷服务 少儿主要指代7到14岁的未成年群体,在当下由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部分少儿群体已 经在生活中频繁的接触到新媒体,并成为了其娱乐、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电脑和手机运用的普及,让少儿对其相关的网络服务产品有了更多的认识。虽然部分少儿是通过其父母的帮助来接触到新媒体,但是最终结果仍然是让少儿更多的获得了新媒体的服务。少儿图书馆的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充分的利用新媒体服务来扩展其服务水平和范围。其面对的受众既有少儿自身,也有少儿的监护人。在服务的设置上,一般与成人间的新媒体服务没有本质差异,主要是迎合少儿的接收习惯,让服务更加的便捷和容易操作。 1. 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定义 新媒体服务主要是运用网络科技、移动设备、数字媒体,在通信技术、网络的支持下通过手机、电脑和电视进行信息的互动交流,可以进行信息的发布、共享、互动等,提供给受众一种较为综合性的服务,加快了用户的信息接受速度,拓宽了用户的信息接受范围,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体验服务。新媒体在其传播广度、深度、表现丰富性和准确性上都具有更大优势,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站、APP等方式便捷的深入到客户群体中。 在图书馆中运用新媒体,主要是数字化图书馆的理念,在网络和信息化的情况下,让丰富的的信息经由新媒体媒介进行对客户的互动、信息发布,大家用户对图书馆的深入体验,一般可以通过各种智能终端,如手机、电脑等媒介工具,让图书馆的相关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达到用户,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加快传播的速度、丰富性、准确性、全面性。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微信、微博、网站、短信或彩信等多种媒介形式开展。 2.少儿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开展 虽然少儿图书馆的对象针对的是7到14岁的未成年人,但是该群体在新媒体的使用和认识 上并不少于成人的基本水平,因此不存在新媒体运用的障碍。此外,少儿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不仅仅针对于少儿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服务于少儿的监护人,因此其服务对象也有成人群体。所以,开展新媒体服务不存在用户技术的障碍,可以广泛的运用当下成人所能接受的新媒体方式。 2.1少儿图书馆微博

浅议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

浅议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 摘要:随着图书馆向数字化的发展,传统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已难适应当今图书馆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和客户服务的管理将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以人为本;图书馆管理;客户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图书馆事业蒸蒸日上,正如印度著名图书情报学家阮冈纳赞所言“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着的有机体”,受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等先进技术发展的影响,图书馆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图书馆的竞争对手已不是图书馆行业,而是整个信息服务业,图书馆只有更新管理与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 1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 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是以文献等实物为主要管理对象,围绕典藏而开展工作的“书本位”管理。重藏轻用一直是我国图书馆管理模式的特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献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有资料表明,基础学科的文献寿命为9~12年,而一些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寿命则为3~5年,甚至更短。如此短的文献寿命,使“藏”显得不再重要。同时图书超市的出现,使读者可以进店阅览,图书馆作为借阅图书的场所其优势正在慢慢淡化。随着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读者获取信息将从传统的图书馆馆藏扩展到整个网络,已不再满足于当地图书馆或个别图书馆所提供的有限信息资源和文献信息服务。 1.1以人为本加强管理 在图书馆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围绕人的行为和要求进行管理,这里的“人”包括图书管理员和读者两个方面。首先人的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中心所在。以人为本,统筹管理是现代图书馆做大、做强、做久的立业不败之道。其基本思想是:认识、掌握人的实质,了解人的需要、思想、心理和行为,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使个人目标与图书馆目标相协调,将图书馆建成一个学习互动型组织,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人和图书馆的共同发展。以人为本的先进性在于它摆脱了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模式,把管理重心定位在“人”;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在于它顺应了图书馆管理发展的趋势,是现代图书馆提高知识生产力的最佳选择。对于图书馆内部而言,以人为本的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设计共同目标。目标管理即通过馆员参与图书馆目标制定,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进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和应作出的贡献,把自己的工作与图书馆的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努力把图书馆营造成为所有员工“生存的共生系统”和“共有的发展平台”。 (2)实施权变领导。权变领导指图书馆领导应充分尊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员工的个性差异及相应的环境实行因人制宜的领导,应抓住以人为本这个关键,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任务、不同人员和不同时间,采取合适的态度、方法和途径进行管理,并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制定各项措施,适时进行控制。 (3)坚持用人用心。图书馆管理不仅仅是指挥、约束、管辖、监督和控制,人更需要关怀、体贴、温暖、感化和激励,而以往图书馆的制度往往过多地关注对馆员的“限、卡、罚”。领导者要学会尊重员工,保护其自尊心;信任员工,增强其自信心;理解员工,提高其认同心;感动员工,培养其忠诚心;鼓励员工,激发其进取心。做到爱才如命,适才适岗,育才有方,才能留住人才。 (4)学会全面激励。激励指管理者针对下属的需要,采取外部诱因进行刺激,并使之内化为按照管理要求自觉行动的过程。以人为本的激励更强调全面激励,也就是把人的需要、期望、满足感与激励建成一个相互作用、联系互动的动力体系。图书馆除了要改善馆员的工作条件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一点是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5)强化继续教育。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工作中,图书馆逐渐向自动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这些先进设备的优势,首先要有能掌握和应用这些设备的专业人才。对于馆员而言,锻炼是最好的教育,培训是最好的福利。要把馆员继续教育制度化,并将这项工作纳入考核图书馆整体工作及考核图书馆员工作的一项重要标准。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既要有针对性又要系统全面,应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特殊知识、数字图书馆相关知识、职业道德和管理知识等方面的继续教育。 (6)尽快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是图书馆为开展深层次的学科咨询服务而采取的有力措施,是国际图书馆界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的服务模式。它以学科为对象,依托具有某一学科背景、熟悉图书馆馆藏结构和资源利用手段,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及获取文献能力的图书馆高级专门服务人员,按学科主动开展全方位的服务。鉴于国外学科馆员制度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学科馆员对相关学科教学与科研的贡献,国内已有清华、北大等20余所高校图书馆陆续施行了学科馆员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科馆员制度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机制的一种创新。 1.2以人为本服务读者 (1)扩大读者对象。阮冈纳赞说过:“你的责任是图书馆服务,服务是你的天职。”图书馆工作的中心就是为读者服务,应最大限度地对读者免费开放图书馆的资源。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只为本地区民众服务,高校图书馆仅对本校师生提供服务。作为知识的殿堂,图书馆应该为社会上每一个有信息需求的读者提供服务,因此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都应该扩大读者范围,要积极面向社会全体成员,无条件地为所有读者提供信息

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策略探讨

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策略探讨 摘要: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策略有: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加强与教学、科研人员间的沟通和交流;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方便;应重视服务创新,设法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应加强图书馆自身的管理,提高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提高策略 高校的图书馆是支持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支柱。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他们往往在图书馆流连忘返,寻觅和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营养和信息。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和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 一、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在高校,图书馆利用自己的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是衡量图书馆规模的重要标志之一,图书馆有着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职能。目前,高校各方面的建设均在不断地发展着,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也在不断地丰富着。高校图书馆承担着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重要职能,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高,有助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所以在图书的采购方面就不仅要满足师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需求,并且还要有在相关方面有适当拓展的书籍。目前,在图书的采购上,高校图书馆对于市场上的畅销书的反应能力已经比较强,即能较及时地将市场上的一些重要的图书采购进来,但在专业图书的采购方面,则明显地存在着不足之处。这种不足直接导致师生的在某些专业领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另外,在为师生服务的过程中,虽然目前图书馆都在强调应以读者为本,但在具体贯彻实施的过程中却也有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在学生需要检索一些偏门资料的时候,图书馆工作人员往往就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帮助,有时还可能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不周或工作态度方面的原因而造成与学生间的不愉快。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有很多学生认为,在高校图书馆,休闲娱乐类的图书较多,专业领域的一些重要图书资料则明显不足。比如,中文系的学生要研究唐宋文学,但在高校图书馆,关于李白、杜甫研究的书籍非常多,但其他方面的也属重要的书籍则比较少。另外,图书馆在采购图书的时候,每本书的采购册数大多是相同的,这导致有些书籍几乎无人问津,另外一些书籍则因太过抢手而借阅困难。出现这类问题,有客观原因,即图书采购人员不可能很全面地了解学校每个专业对图书的真正需要;也有主观原因,即图书采购人员缺少与教学和科研人员之间的沟通。 二、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策略

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

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 发表时间:2018-09-11T11:55:58.4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张冰丽[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服务现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黑龙江佳木斯市图书馆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服务现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研究公共图书馆创新媒体的新形势。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和服务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现状,期待为公共图书馆提供新的媒体服务,促进新时期图书馆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新媒体;服务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步扩大。数字信息技术新媒体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等新媒体的不断更新,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有人说:“新媒体的发展将控制世界的未来发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多图书馆缺乏新媒体服务的经验,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公共图书馆管理新技术的发展难以适应信息生产方式和信息消费方式的变化,已成为许多公共图书馆关注的话题。因此,利用新媒体查询公共图书馆的相关信息非常方便。将其媒体服务转向互联网对于公共数字文化的共享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1 公共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介绍 1.1 公共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定义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先进,并融入新概念。它采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使用智能手机,智能电脑等设备,使用微信,QQ,微博等通过文字和图片传播内容。最终为用户提供更权威,实时和准确的信息。新媒体的特点是开放性,双向性,互动性和及时性。由于互联网的新颖性和快速传播和特点,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新媒体技术开拓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沟通方式和新概念,公共图书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共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发展是这个时代的结果。其创新理念和新媒体技术服务模式,改善了整个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系统,为公共图书馆行业开创了一个新天地。 1.2 公共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发展 21世纪之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发生了巨大的进步。新媒体服务已经进入公共图书馆。美国60%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新的媒体服务。一些公共图书馆使用移动服务,一些公共图书馆使用人脸识别,一些公共图书馆使用博客,微信等信息服务,并得到了众多用户的好评。中国公共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只有高端城市的一些图书馆推出了短信和移动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共图书馆数据库的不断完善,许多公共图书馆将逐步引入移动图书馆平台,推动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 2 公共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现状基于新媒体服务的图书馆开创了公共图书馆的新篇章。目前,有以下几种形式开展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 2.1 移动手机图书馆国内手机库的建立需要依靠云服务架构,通过建立专业的搜索系统,文件系统的集中管理和数字资源系统的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用户还可以使用移动图书馆从图书馆搜索,预订和借阅图书,查看热门图书和当前的实时新闻更新以及其他自动移动服务。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图书馆的图书。公共图书馆使用互联网资源使用户可以随时连接到数字图书馆。用于移动电话服务的公共图书馆非常受用户欢迎。随着这一服务理念的不断推进,许多公共图书馆推出了这种新的媒体服务,使国家新媒体公共图书馆数据库更加成熟,并启动了一系列移动图书馆功能。 2.2 公共图书馆的官方微博官方微博的最大特点是及时性和有效性。它突破QQ,微信等沟通方式,非常适合公共文化机构。中国有很多公共图书馆已经开放了官方微博。官方微博的发展已成为时代的潮流。现在许多公共图书馆都使用官方微博平台发布最新的数字活动,例如图书活动,图片和视频。读者可以利用移动图书馆相互交换意见,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从而增加图书馆的影响力。力。一些公共图书馆的官方微博不仅发布了一些图书馆信息,还在微博上打造人物特色,挖掘潜在用户;一些图书馆在新浪微博上开设了“图书馆信使”以发布微博。面谈和其他活动;一些图书馆利用官方微博大力宣传自己的服务理念,树立自己的图书馆公众形象。 2.3 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是一种新的沟通工具,涵盖了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通信方式。中国有许多公共图书馆使用微信公众平台为读者提供新服务,及时发布信息,推出一系列服务。图书馆开展微信公众平台将更有利于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同时促进更多的信息交流。一些图书馆打开了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了很多读者喜爱的活动。读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并添加公共图书馆账户参与这些活动;一些图书馆使用世界图书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宣传图书馆。官方微信不仅可以查询图书馆的相关信息,还可以为读者提供明智的问答服务,及时回复读者的疑问,赢得读者的喜爱;一些规模庞大,历史悠久的公众在图书馆启用微信公众账号之后,很多读者可以使用微信获取活动选择,书评和一些评论,以在线显示公共图书馆的功能。 2.4 数字电视图书馆近年来,国家图书馆率先启动了电子电视图书馆业务,也带动了许多公共图书馆数字电视图书馆使用卫星,互联网和有线电视,并使用电视和其他媒体渠道的发展。数字电视图书馆可以更直接地向用户展示视频画面和图片,使读者感觉更亲密。数字电视图书馆可以丰富我国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保护。 3 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展望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服务将成为公共图书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借助新媒体平台,图书馆将能够建立新模式,拓展新的文化传播载体,开辟新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公共图书馆适应新技术,特别是在许多领域广泛使用的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平台将成为公共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增强现实技术也将进入人们的舒适期。图书馆将AR技术引入公共图书馆,并将扩大公共图书馆的业务范围。移动终端通过识别实体,扩展虚拟信息和实际信息来获取虚拟信息,并将虚拟信息转换为增强现实。结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