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无纸化普法考试网络版题库题目及答案2015

无纸化普法考试网络版题库题目及答案2015

第一部分法治理念

一、坚持党的领导

(一)判断题

1、在现代政党政治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任何一个政党,都以争取执掌对法治的领导权为目标。(×)P1

2、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P2

3、现代法治社会主要是靠法制变革建立起来的。(×)P3

4、中国法制变革属于“外发型”法制现代化,是对西方法治化的冲击而做出的回应。(√)P4

5、执政党对法治的领导是我国特有的社会历史现象。(×)P1

6、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的物质条件是高度发达的和完善的市场经济。(√)P3

7、清末修律、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等历史上的法制变革都没有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一支强有力的政治力量。(×)P3

8、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必须把党的领导作为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P4

9、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优势。(√)P4

10、在我国,执政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始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P8

(二)单选题

1、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礼法”社会,这意味着( D )。P3

A、礼即是法

B、法以礼的形式表现出来

C、礼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D、法律相对于道德而言处于次要的地位

2、清末修律、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等历史上的法制变革都没有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 C )。P3

A、缺乏一支强有力的政治力量

B、缺乏法制变革的精神文化资源

C、缺乏相应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缺乏一整套完备的制度体系

3、在现代政党政治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任何一个政党,都以争取执掌( D )为目标。P1

A、国家立法权

B、国家行政权

C、国家司法权

D、国家政权

4、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是我国( C )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P2

A、民法

B、行政法

C、宪法

D、监督法

5、任何一个政党,其执政的合法性归根结底取决于( A )。P2

A、是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B、是否得到法律的确认

C、是否经由全民票决

D、是否在议会中获得多数议席

6、实现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前提是( A )。P3

A、具备高度的民主政治

B、具备完备的制度体系

C、具备高素质的法官队伍

D、具备强有的力的执法力量

7、下列与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政治领导相背离的是( B )。P7

A、把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和要求及时地反映到立法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时俱进和不断完善

B、强化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司法工作中存在的冤假错案

C、加强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统筹协调

D、为政法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不断改善政法机关的执法条件

8、下列与党对法治事业的组织领导相背离的是( B )。P7-8

A、是实现党的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的必要方式和手段

B、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组织构造的重要特色

C、主要是通过决定并选派国家政权机关重要干部来实施组织领导

D、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法干部队伍

9、下列有关如何认识和处理执政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问题,正确的选项应是( B )。P8

A、有政策依政策,没有政策依法律

B、有法律依法律,没有法律依政策

C、党的政策是首要的,国家法律是次要的

D、党的政策代表“党心”,国家法律代表“民心”

(三)多选题

1、就西方国家政党对法治的领导来看,其实现途径主要有(ABD )。P1

A、通过立法实现执政党对法治的领导

B、通过法官的选举和委任对司法施加影响

C、通过政党之间的制衡对司法施加影响

D、通过对司法机构的影响来干涉司法活动

2、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 )。P5-6

A、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积极倡导者

B、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主要推动者

C、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坚定维护者

D、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具体执行者

3、对于大力增强全民族法治意识的正确理解是(BCD )。P P3-4

A、有利于确立党的至高无上权威

B、有利于抵制人治、神治或德治的观念

C、有利于抵制法律虚无主义思想

D、有利于抵制法律万能论思想

4、下列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密切相关的因素是(ABCD )。P3-4

A、物质条件相对匮乏

B、全民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C、中国的法治建设事实上从一开始就处于相对不利的环境之中

D、民主政治尚不发达

5、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法治事业中的集中体现是(ABC )。P6-7

A、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

B、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

C、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

D、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业务领导

6、执政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相辅相成的关系表现在(ACD )。P8

A、党的政策是国家法律的核心内容

B、国家法律是党的政策的核心内容

C、贯彻党的政策能够促进法律更好地得到实施,树立法治的权威

D、法律是党通过国家政权贯彻党的政策的基本手段

7、党的政策这种社会调整措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表现是(ACD )。P8-9

A、政策调整往往缺乏明确性

B、政策调整往往缺乏宏观性

C、政策缺少法律规范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国家强制性

D、政策缺少法律规范所具有的稳定性

8、就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三者的关系来说,正确的理解是(ABCD )。P10

A、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

C、依法执政是党最基本的执政方式

D、三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一)判断题

1、“依法执政”最早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来的。(×)P11

2、依法执政和法治一样,都是学界研究先于官方认可。(√)P11

3、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据宪法治国。(√)P13

4、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法执政只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之一。(×)P14

5、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是一个意思。(×)P13-14

6、依法执政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P14-15

7、依法执政直接关系到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与命运。(√)P19

8、依法执政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更重要。(×)P18-19

9、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做到带头守法,就需要留抛弃特权观念、特权行为。(√)P21

(二)单选题

1、“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这一论断最早是哪位领导人提出来的( D )。P13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2、“依法治国”最早是在党的( A )上使用的。P12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4、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 C )。P14

A.领导班子

B.执政能力

C.执政方式

D.执政水平

5、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依法治国、( B )、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这个新要求,并在之后多次强调。P15

A. 依法领导

B.依法执政

C. 依法立法

D.公正司法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A )有机统一起来。P16

A. 依法治国

B.依法执政

C. 依宪治国

D.依宪执政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D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P17

A. 整体推进

B.共同推进

C. 全面推进

D.有机统一

8、( C )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关键。P18

A. 解决建设

B.科学发展

C. 依法执政

D.以人为本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 C )条件。P21

A. 基本

B.选择性

C. 重要

D.首要

(三)多选题

1、依法执政是(BD )。P11

A.执政计划

B.执政理念

C.执政纲领

D.执政实践

2、胡锦涛同志曾经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前提是有法可依,基础是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关键是(ABCD )”。P15

A.依法执政

B.依法行政

C.依法办事

D.公正司法

3、依法执政的基本内涵是党要(ABCD )。P12

A.领导立法

B.带头守法

C.保证执法

D.不断推进各领域的法制化、规范化。

4、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主体分别是(A C)。P19

A.执政党

B.立法机关

C.行政机关

D.司法机关

6、党领导人民(A B C )宪法和法律。P20

A.制定

B.遵守

C.执行

D.保障

7、党保证执法就是要支持(A B C D)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P21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8、要努力推动形成(A B C D)的良好法治环境。P18

A.办事依法

B.遇事找法

C.解决问题用法

D.化解矛盾靠法

三、建设“法治中国”

(一)判断题

1.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九部分全面规定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系统协调建设的新时期。(√)P21

2. 1978年12月,彭真同志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P22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于2012年正式形成。(×)P22

4.“法治中国”作为国家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法治国家”的逻辑延伸。(√)P23

5.“法治中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可或缺的部分。(√)P24

6.“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法治中国”是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形式更加生动的法治建设,是全方位、系统化的三位一体法治建设。(√)P24

7.“法治中国”彰显了中国法治建设的主体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国版”。

(√)P24

8. 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P27

9. 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和引领。(×)P26

10. 从经济领域来看,经济制度的深化改革涉及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经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性经济新体制”等方面的26大项改革举措。(×)P28

(二)单选题

2.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是在( D )法制建设八字方针基础上提出的。P22

A.陈云

B.刘少奇

C.董必武

D.彭真

3. 党的( C )依据国家政治实践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保障需要,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发展目标。P22

A.十七大

B.十六大

C.十五大

D.十四大

4.( D )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宪法第五条第一款而写入宪法。P22

A.1992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

5. 2004年国务院颁行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纲要》,全面清晰地定位了建设( B )的任务要求和时间表。P23

A.法治国家

B.法治政府

C.法治社会

D.法治政党

6.“法治中国”建设是满足全面深化改革制度需求的( A )。P27

A.核心途径

B.根本方式

C.重要保障

D.具体环节

7.现行宪法有二十多处使用了“管理”一词,而现行法律尤其是( C )体系中“管理”一词使用更为广泛。P28

A.民商法 B.刑法 C.行政法 D.经济法

8.2013年6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围绕转变、简化、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权以及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等问题,集中一次性表决通过了( B )部法律修正案,开启了“打包”修改有关法律之先河。P29

A.10 B.12 C.14 D.16

9.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九部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规定了“推进( D )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等法治建设要求。P30

A.县

B.市

C.行署

D.省

10.执政为民理念的核心要求是用( C )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权利和权力的关系。P33

A.政治本位B.权力本位C.权利本位D.政党本位

(三)多选题

1.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九部分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题,从(ABC )等方面全面部署了“法治中国”建设蓝图。P21

A.战略目标

B.主要任务

C.建设时间表

D.社会建设

2.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内容为(ABCD )。P22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3.从主体视角看,“法治中国”建设主体包括(ABD )。P25

A.国家

B.政府

C.公民

D.社会

4.从内容上看,“法治中国”建设包括(ABD )等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互为补充的三个方面,依存与互补的各领域、各方面协同推进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本真。P25

A.法治国家

B.法治政府

C.法治政党

D.法治社会

5.优化政府组织机构的核心则是完善(ACD )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P26

A.决策权

B.参与权

C.执行权

D.监督权

6. 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 ABC )而部署的改革,是进入可供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允许试错的限度越来越小、不能再推延的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的深水区改革。P29

A.整体利益

B.根本利益

C.长远利益

D.个人利益

7. 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首要的是在立法中坚持(AC )的根本理念,把公平公正原则贯穿于每一部法律法规制定的全过程。P32-33

A.以人为本

B.权力本位

C.立法为民

D.政治引领

8. 我国现行公权力运行中存在(ABCD )等突出问题。P33

A. 权力授予和运行缺乏公开透明规范程序

B. 权力行使无边界

C. 权力边界不清

D. 权力自由裁量过大

第二部分新制定、新修改法律法规解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解读

(一)判断题

1、旅游者在参与旅游活动时,有如实告知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的义务。(√)p37

2、旅游者如患有传染病而可能危害其他旅游者健康和安全的,旅行社可以解除与旅游者的合同关系。(√)p40

3、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旅游景区,可以通过增加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适当涨价,以便收回投资成本。(×)p42

4、“零负团费”是指旅行社销售的旅游产品报价等于或低于旅游产品成本,这是一种公平的竞争手段。(×)p42

5、旅游者自主选择价格合理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是公平交易权的主要内容之一。(√)p36

6、我国的旅行社开展出境游和边境游业务,必须获得特别经营许可。(√)p39

7、随团出境的旅游者不得擅自分团、脱团,而随团入境的旅游者可以分团、脱团,以便他们自由旅游。(×)p37

8、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对旅游业进行综合协调。(×)p37

9、《旅游法》规定,我国旅游安全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负责。(√)p41

10、在《旅游法》实施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义务设立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机构。

(√)p43 (二)单选题

2、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依法对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机构处以( D )罚款。P39

A.一万元以下 B.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

C.二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D.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3、自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实施后,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C )公布。 P42 A.3个月 B.15天

C.6个月 D.一年

4、不同级别的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实施程序和方案将由( A )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P41

A.国家旅游局 B.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

C.国家质监局 D.外交部

5、对《旅游法》核心正确理解的是( A )。 P35

A.旅游者权利保障 B.增强社会效益

C.打击“零负团费” D.促进经济效率

6、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参加旅游活动时,依法享有( D )。 P37

A.请求救助权 B.公平交易权

C.获得赔偿权 D.特殊群体的特别便利和优惠权

7、为了使政府编制的旅游规划既具合法性,更具合理性,我国《旅游法》规定旅游规划将要获得 ( B )通过。 P38

A.旅游行业专家

B.具有广泛民意基础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具有广泛民意基础的市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政府组织的评审专家团

8、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一经查实旅行社以零负团费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获取回扣,可依法对该旅行社实行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并处( A )罚款的处罚。 P44

A.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 B.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C.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D.一万元以下

9、旅行社如果具备履行旅游合同的条件,但经旅游者要求仍拒绝履行合同,从而造成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滞留等严重后果的,旅游者可以要求旅行社支付旅游费用(B )的赔偿金。

P40

A.一倍 B.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C.两倍 D.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10、依据《旅游法》的规定,我国( A )人民政府须从实际出发投入旅游资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形象推广。 P38

A.县级以上

B.市级以上

C.乡镇一级

D.省级以上

(三)多选题

1、依据《旅游法》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AB ),严格控制价格上涨。P41-42

A. 政府定价

B. 政府指导价

C.市场定价

D.低于成本价

2、我国《旅游法》第10条规定,旅游者的(ABC )应当得到尊重。P43

A.人格尊严 B. 民族风俗习惯

C.宗教信仰 D.姓名权

3、在我国,设立旅行社应当具备的法定条件有(ABCD)等。P39

A.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B.有必要的营业设施

C.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

D.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

4、为规范导游和领队的服务行为,《旅游法》规定导游和领队应当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并不得有下列( BCD )行为发生。P44

A.向旅游者兜售物品

B.向旅游者索取小费

C.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D.擅自变更旅游行程或者中止服务活动

5、为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旅游目的地的( ABCD )等危及和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估。 P41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7、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依据《旅游法》的规定,从实际出发,履行好以下( ABCD )义务,全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P38

A.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形象推广

C.建立旅游公共信息和咨询平台

D.建立旅游客运专线和游客中转站

8、旅游者在享有旅游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以下( ABC )法定义务。 P37

A.如实告知旅游经营者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

B.遵守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警示规定

C.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D.应当与旅游经营者签订书面旅游合同

二、《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

(一)判断题

1、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部门是以各级人民政府为主,其他部门有相应职责。(×)p46

2、特种设备目录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布实施。(√)p50

3、国家按照分类监督管理的原则对特种设备生产实行许可制度。(√)p47

4、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对学校、幼儿园以及医院、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特种设备,实施重点安全监督检查。(√)p48 6、公众乘坐或者操作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应当遵守安全使用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的要求,服从有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挥。(√)p52 7、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负责,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p52 8、《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应当依法启动应急预案,

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应急救援。(√)p52 9、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责任单位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p49 10、《特种设备安全法》对违法行为处罚最高达到100万元。(×)p49

(二)单选题

1、下列(A )情况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不适用《特种设备安全法》。

①军事装备②核设施③航空航天器④游乐设施P47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B ),及时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P46

A.协查机制

B.协调机制

C.协办机制

D.协理机制

4、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在(B )投入使用前,其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P47 A.每次 B.每日

C.每周

D.每月

6、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履行(C )义务。P49

A.继续使用

B.维修后使用

C.报废

D.报告

7、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D )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P51

A.使用

B.安装

C.改造

D.制造

8、国家鼓励投保特种设备( D )。P51

A.强制险

B.商业险

C.产品质量保险

D.安全责任保险

9、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实施分类的、全过程的(C )管理。P51

A.安全

B.检验

C.安全监督

D.检验检测

10、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A )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P51

A.主要负责人

B.全体职工

C.主要负责人和全体职工

D.监管单位

(三)多选题

1、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ABD )的原则。P51

A.预防为主

B.节能环保

C.监督管理

D.综合治理

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实施(AD )安全监督管理。P51

分类的 B.整体的

C.每一环节的

D.全过程的

3、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ABD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P5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B.检测人员

C.操作人员

D.作业人员

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 AC )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P48

经常性维护保养 B.经常性自行检查

C.定期自行检查

D.定期维护保养

5、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应当(ACD ),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P47

A.加强行业自律

B.推进行业质量体系建设

C.加强行业监管

D.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6、电梯出厂时,应当随附(ABC )、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A.设计文件

B.设计文件鉴定

C.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D.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

7、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将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ABC )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P52

安全使用说明 B.安全注意事项

C.警示标志

D.维修保养记录

8、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依法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应当建立完整的( CD )。P52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档案 B.特种设备操作安全管理人员档案

C.监督管理档案

D.信息查询系统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正案解读

(一)判断题

1、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实际缴纳的股本总额。(×)p60

3、根据现行公司法,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全部被取消。(×)p60

4、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p60

5、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得超过3个。(×)p60

6、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P59

7、自然人投资设立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所投资设立的新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超过两个。(×)p60

8、发起人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应当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由董事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章程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申请设立登记。(√)p60

9、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P59

(二)单选题

1、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 A )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P60

A、10

B、15

C、20

D、25

3、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并按照( C )的规定缴纳出资。P60

A.登记部门

B.法律

C.公司章程

D.证监会

4、依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的出资方式不包括( C )。P59

A.工业产权

B.非专利技术

C.劳务

D.土地使用权

5、股东若未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应当向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 A )。P60

A.违约责任

B.侵权责任

C.赔偿责任

D.连带责任

6、某公司由甲、乙、丙三个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股东丙以一项专利技术出资。丙以专利出资后,自己仍继续使用该专利技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B )。P59

A.乙认为,大家都是某公司的股东,既然丙可以继续使用,则自己和甲也可以随意使用该专利技术

B.甲认为,丙无权继续使用该专利技术,如果丙要继续使用该专利则需经公司同意并向公司支付使用费

C.丙认为,该专利技术本来就是自己的,自己当然可以不经公司同意继续使用

D.丙认为,甲和乙若要使用该项专利技术,应征得自己的书面同意

7、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D )。P60

A.不得行使权利

B.公司可以不认可股东的权利

C.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D.不得对抗第三人

8、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在发起人认购的股份缴足前(A )。P60

A.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B.不得设立登记

C.主管部门责令缴足

D.主管部门不予登记

9、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B )。P60

A.发起人认缴股本总额

B.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

C.计划募集股本总额

D.以上都不对

10、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A )。P59

A.从其规定

B.以股东认缴为准

C.以公司实收为准

D.以上都不对

(三)多选题

1、股东可以用(ABCD )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P59

A. 货币出资

B. 实物

C. 知识产权

D. 土地使用权

2、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ACD)。P59

A. 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

B.股东的出资形式

C. 股东的出资额

D. 出资证明书编号

3、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BCD )等事项。P54

A. 实收资本

B. 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

C. 经营范围

D. 法定代表人姓名

5、下列关于一个自然人设立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转投资的表述,正确的是(AB)。P60 A.一人公司可以与他人共同设立有限责任公司

B.一人公司可以与他人共同设立合伙企业

C.一人公司可以再投资设立一人公司

D.一人公司不可以与他人共同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6、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ABCD )。P59

A.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B.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C.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D.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有公司住所

7、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ABCD)。P60

A.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或者募集的实收股本总额

B.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C.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D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有公司住所

9、公司减少注册资本(ACD )。P60

A. 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后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

B.减少后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额。

C. 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或公告后,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

D. 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或公告后,有权要求公司提供相应的担保

10、发起人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ABC)。P60

A.应当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

B.由董事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章程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C.由董事会申请设立登记

D.自行申请设立登记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解读

(一)判断题

1、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所有商品和服务纠纷的举证责任实行倒置。(×)p65

2、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无理由退货”不是“无条件退货”。(√)p66

3、消费者退货的商品无需完好。(×)p67

4、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经消费者同意。(√)p67

5、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p68

6、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P68

7、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p68

8、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p68

9、根据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经营者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时候,如果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P68

10、经营者和消费者不得对退货运费问题进行约定(×)P67

(二)单选题

2、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A )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P66

A. 七

B. 十

C. 十五

D. 三十

3、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C )。P66

A.仲裁机构仲裁

B.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C.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与经营者生产者和解

4、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B )要求赔偿。P68

A.生产者

B.销售者或者服务者

C.交易平台提供者

D.总经销商

5、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B)。P68

A.二倍

B.三倍

C.四倍D五倍

6、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D )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P66-67

A.三个月

B.四个月

C.五个月

D. 六个月

7、消费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退货的,退回商品的运费由(A )承担。P67

A.消费者

B.生产者

C.经营者

D.生产者和经营者

8、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 B )。P68

A.根据责任的大小各自承担责任

B. 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C.根据过错程度的大小各自承担责任

D.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由责任人承担责任

9、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 A )以下的惩罚性赔偿。P68

A. 二倍

B.三倍

C.四倍

D.五倍

10、消费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退货的,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C )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P67

A.十日内

B.三日内

C. 七日内

D.五日内

(三)多选题

1、消费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退货的商品不包括(ABCD )P66

A.消费者定作的

B.鲜活易腐的

C.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D.交付的报纸、期刊

2、(AD )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经营地址、联系方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信息。P67

A.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

B.所有商品生产经营者和服务提供者

C.商品生产经营者和服务提供者

D.提供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服务的经营者

3、(ABD )在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P68

A.社会团体

B.其他组织

C.国家机关

D.个人

4、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BCD)的原则。P67

A.客观

B.合法

C.正当

D.必要

5、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ABC)。P67

A. 泄露

B. 出售

C. 非法向他人提供

D.自行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