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公开课教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公开课教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公开课教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课题: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授课班级:

执教者: 指导教师:项目内容

一、学习目标1.会通过函数图像知道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2.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难点:对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教学导航与学生平台

设计意

(一)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三)自学指导(四)先学(一)板书课题: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二)通过投影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重难点。

(三)自学指导

(四)先学

自学课本76-77页内容,并完成自学指导。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

一般地,只含有,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的整式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定义

一般地,使某个一元二次不等式成立的x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叫做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

20

ax bx c

++>(0

a>)或20

ax bx c

++<(0

a>)

4.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2760

x x

-+>的解集

(1)一元二次方程2760

x x

-+=的根与二次函数276

y x x

=-+的零点的关系:

①求解方程2760

x x

-+=的根

②画出函数276

y x x

=-+的图像并求出该函数的零点

结论:一元二次方程的 就是所对应的一元二次函数的 。 (2)当x 取 时,y=0?

当x 取 时,y>0?

当x 取 时,y<0?

(3)由图象得:

不等式2

760x x -+> 的解集为 ; 不等式2760x x -+< 的解集为 ;

5.根据上述方法,请将下表填充完整。

24b ac ?=-

0?> 0?= 0?<

2y ax bx c

=++(0a >)的图像

20

ax bx c ++=(0a >)的根

没有实数根

20

ax bx c ++>(0a >)的解集

2

ax bx c ++<(0a >)的解集

20

ax bx c ++≥(0a >)的解集

20

ax bx c ++≤(0a >)的解集

思考: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

20ax bx c ++>(0a ≠)或20ax bx c ++<(0a ≠)

当二次项系数0a <时应如何求解?

总结: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是: 一看:看二次项系数是否为正,若为负化为正。

二算:算△及对应方程的根。

三写:由对应方程的根,结合不等号的方向,根据函数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自学检测:

解不等式:

(1)2x 2-3x-2>0; (2)-x 2+3x-2>0; (3)4x 2-4x+1≤0; (4)x 2-2x+2>0.

(五)后教

1.帮助学生解决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节的重、难点及注意事项.

2.更正当堂检测存在的问题(先由学生检查更正,更正时用红色粉笔把认为错误的部分用斜线画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最后师再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看板演的内容。 3.新知延伸 解下列不等式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定义

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

20ax bx c ++>(0a >)或20ax bx c ++<(0a >)

4.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课后作业:

课本p80 练习1.(1)、(2)、(3)、(5) 课时训练16

(五)后教

(六)、课堂总结(七)、作业布置

四、板书设计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定义

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

20

ax bx c

++>(0

a>)或20

ax bx c

++<(0

a>)

4.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五、教后记(教学反思)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教案 (1)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与()型的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掌握与()型的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3)通过用数轴来表示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4)通过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同解变形为不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培养学生化归的思想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型的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 【提问】正数的绝对值什么负数的绝对值是什么零的绝对值是什么举例说明【概括】 【不等式的代数意义及几何意义】 学生活动 口答:代数意义 几何意义 |a|的意义是a在数轴上的相应点到原点的距离。

设计意图 绝对值的概念是解与()型绝对值不等式的概念,为解这种类型的绝对值不等式做好铺垫. 【不等式的性质】: ①若a>b ;c∈R 则 a+c>b+c ②若a>b ;c>0 则 ac>bc ③若a>b ;c<0 则 ac

不等式的解集表示为 【设问】解绝对值不等式,由绝对值的意义你能在数轴上画出它的解吗这个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怎样表示 【质疑】的解集有几部分为什么也是它的解集 【讲述】这个集合中的数都比-2小,从数轴上可以明显看出它们的绝对值都比2大,所以是解集的一部分.在解时容易出现只求出这部分解集,而丢掉这部解集的错误. 画出数轴思考答案 不等式的解集为或表示为,或 2、自主演练:解下列不等式 1) | x | < 4 | x | < -1 | x | ≤ 0 2) | x | > 4 | x | > -3 | x | >0 3、抽象概括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答案:{ x | -4 < x < 4 } Ф 答案:{ x | x>4,或x<-4 } R

北师大版必修五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教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典型例题 例若<<,则不等式--<的解是1 0a 1(x a)(x )01a [ ] A a x B x a .<<.<<11a a C x a D x x a .>或<.<或>x a a 11 例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 .2 x x 2--x 6 例3 若ax 2+bx -1<0的解集为{x|-1<x <2},则a =________,b =________. 例4 解下列不等式 (1)(x -1)(3-x)<5-2x (2)x(x +11)≥3(x+1)2 (3)(2x +1)(x -3)>3(x 2+2) (4)3x 2-+--+-3132 5113122x x x x x x >>()() 例不等式+> 的解集为5 1x 11-x [ ] A .{x|x >0} B .{x|x≥1} C .{x|x >1} D .{x|x >1或x =0} 例与不等式≥同解的不等式是6 0x x --32[ ] A .(x -3)(2-x)≥0 B.0<x -2≤1 C .≥230--x x D .(x -3)(2-x)≤0 例不等式<的解为<或>,则的值为7 1{x|x 1x 2}a ax x -1[ ] A a B a C a D a .<.>.=.=- 1 2 121212

例解不等式≥.8 237232x x x -+- 例9 已知集合A ={x|x 2-5x +4≤0}与B ={x|x 2 -2ax +a +2 ≤,若,求的范围.0}B A a ? 例10 解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2)>0. 例11 若不等式ax 2 +bx +c >0的解集为{x|α<x <β}(0<α <β),求cx 2+bx +a <0的解集. 例解关于的不等式: <-∈.12 x 1a(a R)x x -1 例13 不等式|x 2 -3x|>4的解集是________. 例14 设全集U =R ,A ={x|x2-5x -6>0},B ={x||x -5|<a}(a 是常数),且11∈B,则[ ] A .(UA)∩B=R B .A∪(UB)=R C .(UA)∪(UB)=R D .A∪B=R

(基本不等式)公开课教案

(基本不等式)公开课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基本不等式: 2 a b +≤ 授课人:祁玉瑞 授课类型:新授课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基本不等式的代数、几何背景,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学会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猜想,并能对猜想进行证明,增强学生的信心,获得探索问题的成功情感体验。逐步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重点:2 a b +≤的证明过程。 难点:2 a b +≤ 等号成立条件。 三、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2a b +≤ 的几何背景: 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

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关系去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 2.讲授新课 1.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 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右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 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22 a b +。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2ab ,正方形的面积为22 a b +。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22 2a b ab +≥。 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 时,正方形EFGH 缩为一个点,这时 有22 2a b ab +=。 2.得到结论:一般的,如果 ) ""(2R,,22号时取当且仅当那么==≥+∈b a ab b a b a 3.思考证明: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 证明:因为 222)(2b a ab b a -=-+ 当 22 ,()0,,()0,a b a b a b a b ≠->=-=时当时 所以,0)(2≥-b a ,即 .2)(2 2ab b a ≥+ 4.12a b ab +≤ 特别的,如果a>0,b>0,我们用分别代替a 、b ,可得2a b ab +≥, (a>0,b>0)2a b ab +≤ 22a b ab +≤ 用分析法证明: 32a b ab +≤ 的几何意义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设计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获得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逐步形成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这与建构主义教学观相吻合。本节课正是基于上述理念,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强调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实现知识的重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本节课的设计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主线展开。这种安排强调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第二节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本节主要内容是从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二次不等式,并能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这一节共分三个课时,本节课属于第一课时,课题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学数学的目的在于用数学,除了让学生探究并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外,更重要的是要领悟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换等数学思想。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就开始接触不等式,并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自主预习与课上探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等价转化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的关系。 【教学策略】 探究式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界定问题——选择问题解决策略——执行策略——结果评价) 【课前准备】 教具:“几何画板”及PPT课件. 粉笔:用于板书示范.

最新高中数学-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教案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一.课题: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二.教学目标:掌握一些简单的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三.教学重点:解含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思想是去掉绝对值符号,将其等价转化为一元一次(二次) 不等式(组),难点是含绝对值不等式与其它内容的综合问题及求解过程中,集合间 的交、并等各种运算. 四.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x 是指数轴上点x 到原点的距离;12||x x -是指数轴上12,x x 两点间的距离 2.当0c >时,||ax b c ax b c +>?+>或ax b c +<-,||ax b c c ax b c +?∈,||ax b c x φ+?-<<,|| (0)x a a x a >>?>或x a <-. (2)定义法:零点分段法; (3)平方法:不等式两边都是非负时,两边同时平方. (三)例题分析: 例1.解下列不等式: (1)4|23|7x <-≤;(2)|2||1|x x -<+;(3)|21||2|4x x ++->. 解:(1)原不等式可化为4237x <-≤或7234x -≤-<-,∴原不等式解集为17[2,) (,5]22--. (2)原不等式可化为22(2)(1)x x -<+,即12x > ,∴原不等式解集为1[,)2+∞. (3)当12x ≤-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2124x x --+->,∴1x <-,此时1x <-; 当122 x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2124x x ++->,∴1x >,此时12x <<; 当2x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2124x x ++->,∴53 x >,此时2x ≥. 综上可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1,)-∞-+∞. 例2.(1)对任意实数x ,|1||2|x x a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3)-∞; (2)对任意实数x ,|1||3|x x a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4,)+∞. 解:(1)可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或|1||2|y x x =++-的图象或者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1||2||1||2||12|3x x x x x x ++-=++-≥++-=得|1||2|3x x ++-≥,∴3a <; (2)与(1)同理可得|1||3|4x x --+≤,∴4a >. 例3.(《高考A 计划》考点3“智能训练第13题”)设0,0a b >>,解关于x 的不等式:|2|ax bx -≥.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2ax bx -≥或2ax bx -≤-,即()2a b x -≥①或2()2a b x x a b +≤?≤ +②,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标准形式,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概念,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过程与方法:理解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会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解题能力、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渗透化归的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动脑筋: 水果批发市场的梨每千克3元,苹果每千克4元,小王购进50千克梨后还想购进些苹果,但他只有350元,他最多能买多少千克苹果? 思考: 1、买梨子用去的钱和买苹果用去的钱以及身上有的350元钱有什么关系? 买梨子用去的钱_____买苹果用去的钱_____身上有的350元钱. 2、若设他买了x千克苹果可以列出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关系式有什么特点呢?(含有___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____)这样的不等式叫什么不等式?你认为呢? 含有___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____的不等式叫_______不等式. 4、请你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对比,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5、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请你猜想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标准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标准形式. 怎样求出小王最多能买多少千克苹果呢?只需要解上面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不等式的解和解集的概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2.2 基本不等式》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2.2基本不等式 教材分析: “基本不等式”是必修1的重点内容,它是在系统学习了不等关系和不等式性质,掌握了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同时也是为了以后学习选修教材中关于不等式及其证明方法等内容作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广泛.同时本节知识又渗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 2.掌握基本不等式;会应用此不等式求某些函数的最值;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的证明过程;【教学难点】 1.基本不等式等号成立条件; 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最小值.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前面我们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出了一类重要不等式: 一般地,,有 a2+b2≥2ab,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特别地,如果a>0,b>0,我们用,分别代替上式中的a,b,可得

①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通常称不等式(1)为基本不等式(basic inequality).其中,叫做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叫做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 基本不等式表明: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思考:上面通过考察a2+b2=2ab的特殊情形获得了基本不等式,能否直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基本不等式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2.讲授新课 1)类比弦图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认识基本不等式 特别的,如果a>0,b>0,我们用分别代替a、b,可得, 通常我们把上式写作: 2)从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基本不等式 用分析法证明: 要 证 (1) 只要证a+b ≥(2) 要证(2),只要证a+b- ≥0 (3) 要证(3),只要证(- )2≥0 (4) 显然,(4)是成立的.当且仅当a=b时,(4)中的等号成立.

高中数学精讲教案-不等式的解法

高中数学-不等式的解法 考点不等式的解法 1不等式ax>b 若a>0,解集为 ? ? ? ? ? ? x| x> b a;若a<0,解集为?? ? ? ? ? x| x< b a;若a=0,当b≥0时,解集为?,当b<0时,解集为R. 2一元二次不等式 “三个二次”分三种情况讨论,对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与ax2+bx+c<0的解集,可归纳为: 判别式 Δ=b2-4ac Δ>0Δ=0Δ<0 二次函数 y=ax2+bx+c (a>0)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a≠0)的根 有两相异实根 x=x1或x=x2 有两相同实根 x=x1=x2 无实根 一元 二次 不等 式的 解集 ax2+bx+ c>0(a>0) {x|xx2} { x∈R| x≠ - ? ? ? b 2a R ax2+bx+ c<0(a>0) {x|x10(a0≠0,n∈N*,n≥3)可以转化为a0(x-x1)(x-x2)…(x-x n)>0(其中x10时,由于f(x)=a0(x-x1)(x-x2)…(x-x n)的值的符号在上述区间自右至左依次为+、-、+、-、…,所以正值区间为f(x)>0的解集. 4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1) f(x) g(x) >0(<0)?f(x)·g(x)>0(<0); (2) f(x) g(x) ≥0(≤0)? ?? ? ??f(x)·g(x)≥0(≤0), g(x)≠0.

【数学】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5)(2课时)

课题: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第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掌握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培养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和通过函数图象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获得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情态与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关系。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教材P84互联网的收费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2 50x x -< (1) 2.讲授新课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 象250x x -<这样,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2)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250x x -<的解集 怎样求不等式(1)的解集呢? 探究: (1)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的零点的关系 容易知道:二次方程的有两个实数根:120,5x x == 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120,5x x == 于是,我们得到: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的零点。 (2)观察图象,获得解集 画出二次函数2 5y x x =-的图象,如图,观察函数图象,可知: 当 x<0,或x>5时,函数图象位于x 轴上方,此时,y>0,即2 50x x ->; 当0

(基本不等式)公开课教案知识分享

基本不等式 2a b +≤ 授课人:祁玉瑞 授课类型:新授课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基本不等式的代数、几何背景,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学会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猜想,并能对猜想进行证明,增强学生的信心,获得探索问题的成功情感体验。逐步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2 a b +≤的证明过程。 难点:2a b +≤等号成立条件。 三、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2a b +≤的几何背景: 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关系去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 2.讲授新课 1.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

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右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 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22a b +。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2ab ,正方形的面积为22a b +。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 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222a b ab +≥。 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 时,正方形EFGH 缩为一个点,这时 有222a b ab +=。 2.得到结论:一般的,如果)""(2R,,22号时取当且仅当那么==≥+∈b a ab b a b a 3.思考证明: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 证明:因为 222)(2b a ab b a -=-+ 当 22,()0,,()0,a b a b a b a b ≠->=-=时当时 所以,0)(2≥-b a ,即 .2)(22ab b a ≥+ 4.1)从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认识基本不等式2a b ab +≤ 特别的,如果a>0,b>0,我们用分别代替a 、b ,可得2a b ab +≥, 通常我们把上式写作:(a>0,b>0)2a b ab +≤ 22a b ab +≤ 用分析法证明: 32a b ab +≤的几何意义 探究:课本第98页的“探究” 在右图中,AB 是圆的直径,点C 是AB 上的一点,AC=a,BC=b 。过 点C 作垂直于AB 的弦DE ,连接AD 、BD 。你能利用这个图形得出基本 2a b ab +≤的几何解释吗?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典型例题透析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典型例题透析 类型一: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例1. 解下列一元二次不等式 (1)2 50x x -<; (2)2 440x x -+>; (3)2 450x x -+-> 思路点拨: 转化为相应的函数,数形结合解决,或利用符号法则解答. 解析: (1)方法一: 因为2(5)410250?=--??=> 所以方程2 50x x -=的两个实数根为:10x =,25x = 函数25y x x =-的简图为: 因而不等式2 50x x -<的解集是{|05}x x <<. 方法二:2 50(5)0x x x x -???-? 解得05x x >?? ?,即05x <<或x ∈?. 因而不等式2 50x x -<的解集是{|05}x x <<. (2)方法一: 因为0?=, 方程2440x x -+=的解为122x x ==. 函数2 44y x x =-+的简图为: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2}x x ≠ 方法二:2244(2)0x x x -+=-≥(当2x =时,2 (2)0x -=)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2}x x ≠ (3)方法一: 原不等式整理得2 450x x -+<.

因为0?<,方程2 450x x -+=无实数解, 函数245y x x =-+的简图为: 所以不等式2 450x x -+<的解集是?.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方法二:∵2245(2)110x x x -+-=---≤-< ∴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总结升华: 1. 初学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应尽量结合二次函数图象来解决,培养并提高数形结合的分析能力; 2. 当0?≤时,用配方法,结合符号法则解答比较简洁(如第2、3小题);当0?>且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时,利用因式分解和符号法则比较快捷,(如第1小题). 3. 当二次项的系数小于0时,一般都转化为大于0后,再解答. 举一反三: 【变式1】解下列不等式 (1) 2 2320x x -->;(2) 2 3620x x -+-> (3) 2 4410x x -+≤; (4) 2 230x x -+->. 【答案】 (1)方法一: 因为2(3)42(2)250?=--??-=> 方程2 2320x x --=的两个实数根为:11 2 x =-,22x = 函数2 232y x x =--的简图为: 因而不等式2 2320x x -->的解集是:1 {|2}2 x x x <- >或. 方法二:∵原不等式等价于 21)(2)0x x +->(, ∴ 原不等式的解集是:1 {|2}2 x x x <->或. (2)整理,原式可化为2 3620x x -+<, 因为0?>, 方程2 3620x x -+=的解131x =231x =,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优秀课教案

2.4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1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 集、解不等式等概念; 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重点, 难点) 一、情境导入 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 么?要注意什么? 3.如果把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等号改为 不等号,怎样求解?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类型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识别 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 式的是() A.5x-2>0 B.-3<2+ 1 x C.6x-3y≤-2 D.y2+1>2 解析:选项A是一元一次不等式,选项 B中含未知数的项不是整式,选项C中含有 两个未知数,选项D中未知数的次数是2, 故选项B,C,D都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所以选A. 方法总结:如果一个不等式是一元一次 不等式,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含有一个未 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③不等号 的两边都是整式. 【类型二】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 念求值 已知- 1 3x 2a-1+5>0是关于x的一 元一次不等式,则a的值是________. 解析:由- 1 3x 2a-1+5>0是关于x的一 元一次不等式得2a-1=1,计算即可求出a 的值,故a=1. 方法总结: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列出相应的方程求解即可.注意:如果未知 数的系数中有字母,要检验此系数可不可能 为零. 探究点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类型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或解 集 下列说法:①x=0是2x-1<0的 一个解;②x=-3不是3x-2>0的解;③ -2x+1<0的解集是x>2.其中正确的个数 是() A.0个B.1个 C.2个D.3个 解析:①x=0时,2x-1<0成立,所 以x=0是2x-1<0的一个解;②x=-3时, 3x-2>0不成立,所以x=-3不是3x-2 >0的解;③-2x+1<0的解集是x> 1 2,所 以不正确.故选C.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数是不是不等式的 解,只要把这个数代入不等式,看是否成 立.判断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是否正确,可把 这个不等式化为“x>a”或“x<a”的形 式,再进行比较即可. 【类型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下列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在数 轴上表示: (1)2(x+ 1 2)-1≤-x+9; (2) x-3 2-1> x-5 3. 解析:按照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

完整版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设计

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设计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获得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逐步形成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这与建构主义教学观相吻合。本节课 正是基于上述理念,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强调学习的主体性,使学 生实现知识的重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本节课的设计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解决 问题的方法为主线展开。这种安排强调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 生对书本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必修5 第三章《不等式》第二节一元 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本节主要内容是从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二次不等式,并能解一元二次不 等式。这一节共分三个课时,本节课属于第一课时,课题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学数学的目的在于用数学,除了让学生探究并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外,更重要的是要领 悟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换等数学思想。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就开始接触不等式,并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自主预习与课上探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 之间的关系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等价转化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解 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的关系。 教学策略】 探究式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界定问题——选择问题解决策略——执行策略——结果评价)课前准备】教具:“几何画板”及PPT 课件. 粉笔:用于板书示范. 第1 页共4 页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优质课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1、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教材)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第4节基本不等式,是在学习了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线性规划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的研究,本节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具有条件约束性、变通灵活性、应用广泛性等的特点; 2、本节主要学习基本不等式的代数、几何背景及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和应用,为选修4-5进一步学习基本不等式和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础,也是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的良好素材; 3、在学习了导数之后,可用导数解决函数的最值问题,但是,借助基本不等式解决某些特殊类型的最值问题简明易懂,仍有其独到之处; 4、在高中数学中,不等式的地位不仅特殊,而且重要,它与高中数学很多章节都有联系,尤其与函数、方程联系紧密,因此,不等式才自然而然地成为高考中经久不衰的热点、重点,有时也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不等式的性质和作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2、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有待提高,没有系统学习过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尤其对于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思路以前接触较少; 3、对于最值问题,学生习惯转化为一元函数,根据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求解,对于根据已知不等式求最值接触较少,尤其会忽略取等号的条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从不同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基本不等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并在探究的过

八年级数学下册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案

2.4 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1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 集、解不等式等概念; 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3.如果把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等号改为不等号,怎样求解?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类型一】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识别 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 式的是( ) A .5x -2>0 B .-3<2+1 x C .6x -3y ≤-2 D .y 2+1>2 解析:选项A 是一元一次不等式,选项B 中含未知数的项不是整式,选项C 中含有两个未知数,选项D 中未知数的次数是2,故选项B ,C ,D 都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所以选A. 方法总结:如果一个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③不等号的两边都是整式. 【类型二】 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求值 已知-13 x 2a - 1+5>0是关于x 的一 元一次不等式,则a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由-13x 2a - 1+5>0是关于x 的一 元一次不等式得2a -1=1,计算即可求出a 的值,故a =1. 方法总结: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列出相应的方程求解即可.注意:如果未知数的系数中有字母,要检验此系数可不可能为零. 探究点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类型一】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或解集 下列说法:①x =0是2x -1<0的 一个解;②x =-3不是3x -2>0的解;③-2x +1<0的解集是x >2.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解析:①x =0时,2x -1<0成立,所以x =0是2x -1<0的一个解;②x =-3时,3x -2>0不成立,所以x =-3不是3x -2>0的解;③-2x +1<0的解集是x >1 2,所 以不正确.故选C.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数是不是不等式的解,只要把这个数代入不等式,看是否成立.判断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是否正确,可把这个不等式化为“x >a ”或“x <a ”的形式,再进行比较即可. 【类型二】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下列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在数 轴上表示: (1)2(x +1 2)-1≤-x +9; (2)x -32-1>x -53 . 解析:按照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设计教学文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毕朋飞一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 法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延续和深化,对已学习过的集合知识的巩 固和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与后面的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线形规划、直线与圆锥曲 线以及导数等内容密切相关。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会借助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因此,一 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体现出很大的工具作用。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高中所学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能利用函数的图象及其性 质解决一些问题。学生知道不等关系, 掌握了不等式的性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学生 将学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 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 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应用二次函数图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2)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 方程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已学过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为例引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及解法 (2)让学生观察二次函数,在此基础上, 找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并掌握此解法 (3)在学生寻找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过中程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 情感与价值目标: (1)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获取新知,使学生体会温故而知新的道理

(2)通过对解不等式过程中等与不等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向学生逐步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 难点 理解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约10分钟) 师:在初中,我们解过一元一次不等式,如解不等式x – 1 > 0,现在请同学们先画出函数y = x – 1 的图象,并通过观察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x 为何值时, y = 0; 2)x 为何值时, y > 0; 3)x 为何值时, y < 0; 4)一元一次方程x – 1 = 0的根能从函数y = x – 1上看出来吗? 5)一元一次不等式 x – 1 > 0的解集能从函数y = x – 1上看出来吗? 学生画图,思考。先把问题交给学生自主探究,过一段时间,再小组交流,此间教师巡视并指导。提问学生代表。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3.4.1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必修五的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完“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及“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在探究基本不等式内涵和证明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对条件的转换和变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类比归纳的思想和习惯,进而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探究“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及感受会标的变形,引导学生从几何图形中获得两个基本不等式,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 2.进一步让学生探究不等式的代数证明,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和严谨的思维方式。 3.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学生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的学生,不等式并不陌生,前面学习了不等式及不等式的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数与式的比较,本节所学内容就用到了不等式的性质,所以学生可以在巩固不等式性质的前提下学习基本不等式,接受上是容易的,争取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基本不等式。 四、教学策略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直接应用不等式而忽略成立的条件,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和运用。在运用过程中生成的规律,在学生做题时能灵活运用是难点,因此理解基本不等式和灵活应用基本不等式十本节课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下图是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议现场。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练习题.doc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练习 班级: 姓名: 座号: 1 比较大小: (1)2 6+ (2)2 21)-; (3 ; (4)当0a b >>时,12log a _______12 log b . 2. 用不等号“>”或“<”填空: (1),____a b c d a c b d >><>? (4)2211 0___a b a b >>?. 3. 已知0x a <<,则一定成立的不等式是( ). A .220x a << B .22x ax a >> C .20x ax << D .22x a ax >> 4. 如果a b >,有下列不等式:①22a b >,②11 a b <,③33a b >,④lg lg a b >, 其中成立的是 . 5. 设0a <,10b -<<,则2,,a ab ab 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 6.比较(3)(5)a a +-与(2)(4)a a +-的大小. 7. 若2()31f x x x =-+,2()21g x x x =+-,则()f x 与()g x 的大小关系为( ). A .()()f x g x > B .()()f x g x = C .()()f x g x < D .随x 值变化而变化 8.(1)已知1260,1536,a a b a b b <<<<-求及的取值范围. (2)已知41,145a b a b -≤-≤--≤-≤,求9a b -的取值范围. 9. 已知22 ππ αβ-≤<≤,则2αβ-的范围是( ). A .(,0)2 π - B .[,0]2π - C .(,0]2π- D .[,0)2 π - 10.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2230x x +->; (2)2230x x -+-> (3)2230x x -+-≤.

高中数学 第三章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5(1)

§2.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由图象找解集的方法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提高运算(变形)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渗透由具体到抽象思想. 教学重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教学难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之间关系. 数形结合思想渗透. 教学方法 发现式教学法 通过“三个二次”关系的寻求,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 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一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刹车距 s(m) 与车速 x(km/h) 之间具有确定的函数关系,不同车型的刹车距函数不同。它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数据。 甲、乙两辆汽车相向而行,在一个弯道上相遇,弯道限制车速在40km/h以内,由于突发情况,两车相撞了,交警在现场测得甲车的刹车距离接近但未超过12m,乙车的刹车距离刚刚超过了10m,又知这两辆车的刹车距s(m)与车速x(km/h)分别有以下函数关系:S甲=0.01x2+0.1x,S乙=0.005x2+0.05x,谁的车速超过了40km/h,谁就违章了。 试问:哪一辆车违章了? 解:由题意可得要确定哪一辆车违章了,只需分别解出不等式0.01x2+0.1x≤12和

0.005x2+0.05x>10,确认甲、乙两车的行驶速度,就可以判断出哪一辆车违章超速行驶。 像上面的形如 ax 2 +bx+c>0( ≥ 0) 或 ax 2 +bx+c<0( ≤ 0) 的不等式(其中 a ≠ 0 ),叫做 一元二次不等式 复习: 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应具备的知识: 不等式的性质: 1)若d a >则c d c a +>+ 2)若d a >且0>c 则dc ac > 3)若d a >且0-x 和072<-x . ①解方程072=-x 2 7= x ②作函数72-=x y 的图象 ③解不等式 072>-x ? 27>x 072<-x ? 2 7--x x 和062 <--x x ①解方程062=--x x ,21=x ,32=x ②作函数62--=x x y 的图象 ③解不等式 062>--x x ? 3>x 或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