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2-2016年 合成纤维制针织或钩编的男裤(HS610343 )进出口分析报告

2012-2016年 合成纤维制针织或钩编的男裤(HS610343 )进出口分析报告

2012-2016年 合成纤维制针织或钩编的男裤(HS610343 )进出口分析报告

材料成型原理题库

陶瓷大学材料成型原理题库 热传导:在连续介质内部或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而仅依靠分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来传递热量。 热对流: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热辐射:是物质由于本身温度的原因激发产生电磁波而被另一低温物体吸收后,又重新全部或部分地转变为热能的过程。 均质形核:晶核在一个体系内均匀地分布 凝固:物质由液相转变为固相的过程 过冷度:所谓过冷度是指在一定压力下冷凝水的温度低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差值 成分过冷:这种由固-液界面前方溶质再分配引起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 偏析: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发生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 残余应力:是消除外力或不均匀的温度场等作用后仍留在物体内的自相平衡的内应力 定向凝固原则:定向凝固原则是采取各种措施,保证铸件结构上各部分按距离冒口的距离由远及近,朝冒口方向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屈服准则:是塑性力学基本方程之一,是判断材料从弹性进入塑性状态的判据 简单加载;在加载过程中各个应力分量按同一比例增加,应力主轴方向固定不变 滑移线:塑性变形金属表面所呈现的由滑移所形成的条纹 本构关系;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 弥散强化:指一种通过在均匀材料中加入硬质颗粒的一种材料的强化手段 最小阻力定律:塑性变形体内有可能沿不同方向流动的质点只选择阻力最小方向流动的规律 边界摩擦:单分子膜润滑状态下的摩擦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中添加少量的物质,以改善晶粒形核绿的工艺 孕育处理;抑制柱状晶生长,达到细化晶粒,改善宏观组织的工艺 真实应力:单向拉伸或压缩时作用在试样瞬时横截面上是实际应力 热塑性变形: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变形 塑性: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塑性加工:使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并获得所需形状的一种加工工艺 相变应力:金属在凝固后冷却过程中产生相变而带来的0应力 变形抗力:反应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超塑性: 材料在一定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呈现出异常低的流变应力,异常高的流变性能的现象

常见的后整理工艺

常见的后整理工艺 机织物、针织物及其他各类织物下织机后,须经过染整加工,如练漂、染色或印花、整理等工序处理,才能成述之整理内容,系指织物经漂、染、印加工后为改善和提高织物品质,赋予纺织品特殊功能的为投放市场的纺织商品。这些印染加工工序都属于织物整理范畴。 织物后整理按其整理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方面 (1)使织物门幅整齐,尺寸形态稳定。属于此类整理的有定幅、防缩防皱和热定形等,称为定形整理。 (2)改善织物手感。如硬挺整理、柔软整理等。这类整理可采用机械方法、化学方法或二者共同作用处理织物,以达到整理目的。 (3)改善织物外观。如光泽、白度、悬垂性等。有轧光整理、增白整理及其他改善织物表面性能的整理。 (4)其他服用性能的改善。如棉织物的阻燃、拒水、卫生整理;化纤织物的亲水性、防静电、防起毛起球整理等。 一、织物一般整理 手感整理 纺织物的手感与纤维原料,纱线品种,织物厚度、重量、组织结构以及染整工艺等都有关系。就纤维材料而言,丝织物手感柔软,麻织物硬挺,毛呢织物膨松粗糙有弹性。本节手感整理仅指硬挺整理与柔软整理。 1、硬挺整理 硬挺整理是利用能成膜的高分子物质制成整理浆浸轧在织物上,使之附着于织物表面,干燥后形成皮膜将织物表面包覆,从而赋予织物平滑、厚实、丰满、硬挺的手感。 2、柔软整理

柔软整理方法中的一种是藉机械作用使织物手感变得较柔软,通常使用三辊橡胶毯预缩机,适当降低操作温度、压力,加快车速,可获得较柔软的手感,若使织物通过多根被动的方形导布杆,再进入轧光机上的软轧点进行轧光,也可得到平滑柔软的手感,但这种柔软整理方法不耐水洗,目前多数采用柔软剂进行柔软整理。 定形整理 包括定幅(拉幅)及机械预缩两种整理,用以消除织物在前各道工序中积存的应力和应变,使织物内纤维能处于较适当的自然排列状态,从而减少织物的变形因素。织物中积存的应变就是造成织物缩水、折皱和手感粗糙的主要原因。 1、定幅(拉幅) 原理: 定幅整理是利用棉、粘胶纤维、蚕丝、羊毛等吸湿性较强的亲水性纤维,在潮湿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将其门幅缓缓拉宽至规定的尺寸,从而消除部分内应力,调整经纬纱在织物中的形态,使织物的门幅整齐划一,纬斜得到纠正;同时织物经烘干和冷却后获得较为稳定的尺寸(主要指纬向),以符合印染成品的规格要求。 作用: 将织物的幅宽拉到标准尺寸,纠正织物在印染加工过程出现的幅宽不匀、纬斜、极光等缺点。 拉幅工程建立在织物含有适当水分下,利用机械夹往布边逐渐拉宽,并缓缓的干燥,从而获得暂时的定型。 织物拉幅前后的幅宽,应有一定的限制,否则会造成严重缩水现象。 2、机械预缩整理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分别区分“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简单组分高分子材料”和“复杂组分高分子材料”,并请各举2~3例。 答:通用塑料:一般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廉的塑料。通用塑料有:PE,PP,PVC,PS等; 工程塑料:是指拉伸强度大于50MPa,冲击强度大于6kJ/m2 ,长期耐热温度超过100℃的,刚性好、蠕变小、自 润滑、电绝缘、耐腐蚀等,可代替金属用作结构件的塑料。工程塑料有:PA,PET,PBT,POM等; 工程塑料是指被用做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是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及抗老化性均优的塑料。日本业界将它定义为“可以做为构造用及机械零件用的高性能塑料,耐热性在100℃以上,主要运用在工业上”。 热塑性塑料:加热时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变硬,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复进行。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砜、聚苯醚,氯化聚醚等都是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中树脂分子链都是线型或带支链的结构,分子链之间无化学键产生,加热时软化流动、冷却变硬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热固性塑料: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链固化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正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这种材料称为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的树脂固化前是线型或带支链的,固化后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成为三维的网状结构,不仅不能再熔触,在溶剂中也不能溶解。)酚醛、脲醛、三聚氰胺甲醛、不饱和聚酯、有机硅等塑料,都是热固性塑料。 简单组分高分子材料:主要由高聚物组成(含量很高,可达95%以上),加入少量(或不加入)抗氧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如:PE、PP、PTFE。 复杂组分高分子材料:复杂组分塑料则是由合成树脂与多种起不同作用的配合剂组成,如填充剂、增塑剂、稳定剂等组成。如:PF、SPVC。 用天然或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经过人工加工制造的纤维状物质。可以分类两类 1)人造纤维:又称再生纤维,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人工加工而改性制得。如:粘胶纤维、醋酸纤维、蛋白质纤维等 2)合成纤维:以石油、天然气等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和纺丝的方法制成。如:涤纶、尼龙、腈纶、丙纶、氨纶、维纶等 3.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定义和实质。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是将聚合物(有时还加入各种添加剂、助剂或改性材料等)转变成实用材料或制品的一种工程技术。 大多数情况下,聚合物加工通常包括两个过程:首先使原材料产生变形或流动,并取得所需要的形状,然后设法保持取得的形状(即硬化),流动-硬化是聚合物工过程的基本程序。 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本质就是一个定构的过程,也就是使聚合物结构确定,并获得一定性能的过程。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2.请说出晶态与非晶态聚合物的熔融加工温度围,并讨论两者作为材料的耐热性好坏。 答:晶态聚合物:Tm~Td;非晶态聚合物:Tf~Td。 对于作为塑料使用的高聚物来说,在不结晶或结晶度低时,最高使用温度是Tg,当结晶度达到40%以上时,晶区互相连接,形成贯穿整个材料的连续相,因此在Tg以上仍不会软化,其最高使用温度可提高到结晶熔点。熔点(Tm):是晶态高聚物熔融时的温度。表征晶态高聚物耐热性的好坏。 3.为什么聚合物的结晶温度围是Tg~Tm? 答:T>Tm 分子热运动自由能大于能,难以形成有序结构 T

材料成型工艺

材料成型工艺 (Material Molding Process) 课程代码:(07310060) 学分:6 学时:90(其中:讲课学时78:实验学时:12) 先修课程:材料成型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 适用专业与培养计划: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2年修订版培养计划 教材:《金属材料液态成型工艺》、贾志宏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雷玉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姜奎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网站:(选填)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材料成型工艺》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任务是学习液态成型、塑性成型及焊接成型的工艺原理、方法、特点、质量影响因素及其规律、质量控制、适用范围等。学习过程中侧重于实际经验、工程技术及其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系统学习,在掌握成型工艺过程基本规律及其物理本质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零件需求,灵活选择和全面分析成型工艺、完成合理的工艺设计;同时,针对成型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找到解决措施,消除和减少工件质量缺陷; 本课程以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力学、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成型原理等作为理论基础,主要应用物理冶金、化学冶金、成形力学理论,系统阐述金属材料成型工艺过程的相关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规律、形成机制;同时,还汇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经验和实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材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金属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需包括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内容,可以分项写,也可以合并写) 1. 掌握铸造成型、冲压成型和焊接成型工艺过程所涉及的主要物理原理; 2. 掌握各种成型方法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能够根据实际产品需要选择高效、优质低成本的成型工艺方法;

先进材料成型技术及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先进材料成形技术与理论》考试大纲 一、《先进材料成形技术及理论》课程概述 编号:MB11001 学时数:40 学分:2.5 教学方式:讲课30、研讨6、实验参观4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材料的种类繁多,其加工方法各异,近年来随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材料加工新技术不断出现。本课程将概述材料的分类及其加工方法的选择;重点介绍液态金属精密成形、金属材料塑性精确成形及金属连接成形等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阐述材料加工中的共性与一体化技术。本课程作为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学位课,将使研究生对材料加工的新技术与新理论有个全面的了解,引导研究生在大材料学科领域进行思考与分析,为从事材料加工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材料的分类及其加工方法概述 1.1材料的分类及加工方法概述 1.2材料加工方法的选择(不同材料)及不同加工方法的精度比较(同一种材料) 1.3材料加工中的共性(与一体化)技术 1.4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液态金属精密成形理论及应用 2.1 材料液态成形的范畴及概述 2.2 消失模精密铸造原理及应用(原理、关键技术、应用实例、缺陷与防治) 2.3 Corsworth Process新技术(精密砂型铸造:锆英(砂)树脂砂型、电磁浇注、热法旧砂再生) 2.4 半固态铸造成形原理与技术(流变铸造、触变成形、注射成形) 2.5 铝、镁合金的精确成形技术(金属型铸造、压铸、反重力精密铸造、精密熔模铸造等) 2.6 特殊凝固技术(快速凝固、定向凝固、振动凝固) 2.7 金属零件的数字化铸造(铸件三维造型、工艺模拟及优化、样品铸件快速铸造、工业化生产及 其设计) 2.8 高密度粘土砂紧实机理及其成形技术(高压造型、气冲造型、静压造型) 第三章金属材料塑性精密成形工艺及理论 3.1 金属塑性成形种类与概述 3.2金属材料的超塑性及超塑成形(概念、条件、成形工艺) 3.3 复杂零件精密模锻及复杂管件的精密成形(精密模锻、复杂管件成形) 3.4 板料精密成形(精密冲裁、液压胀形、其它板料精密成型) 3.5 板料数字化成形(点(锤)渐进成形、线渐进(快速)成形、无模(面、液压缸作顶模)成形)

氨纶合成纤维的生产工艺的探讨

氨纶合成纤维的生产工艺的探讨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氨纶合成纤维的生产工艺探讨 系(院):轻化工程系 专业: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班级:高分子072班 姓名:刘润孔 指导教师:谭寿再陈东毅 完成时间: 2010年4月18号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轻化系系(院)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 兹发给高分子072 班学生刘润孔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内容如下: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氨纶合成纤维的生产工艺探讨; 2.应完成的项目(如页面不够可另附纸张): (1)根据毕业题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目前国内、外氨纶合成纤维的技术发展现状,包括生产配方、工艺、生产设备,产品质量控制,环保要求等。 (2)企业生产实习,熟悉实习企业氨纶合成工艺流程,了解生产配方,生产设备,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基本掌握某生产工序的岗位操作。 (3)撰写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合成氨纶的原料,生产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问题。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运用学习的知识理论,分析讨论企业氨纶合成工艺、配方的合理性,提出具有创新性建议。 3. 论文完成进度计划(如页面不够可另附纸张):

4. 参考资料以及说明: [1]. 王文科,牛家祥,韩车伟,等 .氨纶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 聚酯工业.2000,(4):8-13. [2].戴建平,朱新生,程丝,等 .聚氨酯的化学结构与熔纺工艺路线[ J ]聚 酯工业.2000,(4):4-7. [3]. 李绍雄,朱吕民 .聚氨酯树脂[ 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张木全,云智勉。化工原理[ 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0. [5].英威达纤维(佛山)有限公司厂内资料. 5. 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于 2010 年 1 月 10 日发出,应于 2010

合成纤维吊装带生产工艺

合成纤维吊装带生产工艺 2、生产制造工艺 5.1、集束、加捻 5.1.1穿线: (1)首先把检查好的原纱摆放在纱架上,使纱脱线顺利。 (2)穿40根纱(两侧各20根)过瓷砖、瓷牙、牵引到摆动器上。5.1.2集束 (1)把纱轴安装好,使其牢固,把穿好的线围绕在纱轴上。 (2)开动机器,注意速度不易太快,调整摆动器摆动纱线能左右平均的缠绕在纱轴上。 (3)集束当中不可断纱,纱线不可集的太多,离纱轴边缘2厘米左右。 5.1.3加捻 (1)把集束好的纱轴,安装到转动加捻机上,引出线束引至摆动器。 (2)把空纱轴安装好,把线束缠绕在纱轴上。 (3)先开动集束机,把速度放到最慢,然后开动转动加捻机,再调整捻距。 (4)调整捻距,就是调整集束机的快慢,使捻距在10cm/每捻为佳。 5.2织带 5.2.1穿线 (1)把已加捻检验好的纱线整齐的摆放在纱架上,使其脱线顺利。 (2)首选把预计用纱的根数平分两侧,然后把纱线按顺序由前至后,由上而下,把每一根纱穿过瓷传、瓷牙,按顺序穿入钢扣,使其 整齐,不可互相粘扭,交叉。

(3)把穿好的纱线一上一下的顺序穿过四个隔离杆,一定要上下分清,不可交叉。 (4)把纱线从机头的右侧按顺序穿过棕框,注意穿芯时,一定要按棕框顺序先3框、4框、5框、6框,不要漏穿和交叉穿。 (5)把穿过棕框的纱线整理好,从机头右侧开始,按888888 (888) 的顺序插入机头钢扣,每个棕框的纱一定按规定数量穿,不可多 或少。 (6)最后用没有加捻的纱线按每侧4根、2轴从瓷传、瓷牙、钢扣到棕框,二组分别穿一框二框,然后把纱线穿入有捻线的钢扣最前 一个和最后一个。 5.2.2织带 (1)把穿好的所有纱线编成辫卷入织带器中,检验设备准备织带。 (2)各种吨位的吊带皮的宽度,纱线数量如下表所示,将纬线从减震沟针上穿入在摆针,转动手轮,看纬线和锁边线是否能顺利钩在钩针上,然后点动织机,看送纬量大小一般根据织出的带皮宽、窄来定,宽为送纬量大、窄为送纬量小,如送纬偏大或偏小可调节送纬轮使其正常。 (3)在编好的带皮上人工喷刷产品油漆标致:WLL:(吨位数值)5.3染色与整形 5.3.1工艺流程 (A)浸轧染液----------(B)预烘干燥------------(C)热熔固色------------(D)牵引落带 5.3.2工艺条件 (A)浸轧染液 (1)浸染方式:一浸一轧 (2)40℃温水调制染液(不可过高,否则容易凝聚)。 (3)轧槽内染液量不易过多,随用随加。

后整理知识

1.我们大家先回忆一下上节课讲到的内容。 面料整理过程中的一些工艺:比如轧花;压皱;冲片;撒金;烫钻;冲孔;剪花;起毛; 摇粒;复合;植绒;起绒;丝光;水洗; 2.本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面料的后整理及其他的工艺, 古时候人们就很向往自己的衣服有更加强大的功能,于是有了我们知道的 唐僧的袈裟,十种功德:一以之覆身,远离羞耻而具惭愧之心;二离寒热、蚊虫、恶兽; 三,有菩萨相,见者欢喜,离邪心;四是穿的人有齐天之福;五穿着之时,灭除诸罪; 六没有七情六欲,超脱凡俗,不生贪爱;七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而作良田;八消罪而生十善;九如良田,能增长菩提之道;十如甲胄,烦恼之毒箭不能害。 软猬甲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一件甲胄,是黄药师送给妻子冯氏的定情之物,后来黄药师把它交给黄蓉,这软猬甲,刀枪不入并可防御内家拳掌。 最后黄蓉把软猬甲传给郭芙了。(现在就不知道传哪里了) 回到现实,冷兵器时代 铠甲:真正刀枪不入 种种表明我们对于面料的更多更强大的要求。 下来我们来讲 现代纺织 人们的生活和穿着离不开纺织品,纺织品是人们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已用新的眼光去审视服装,从过去单纯追求服装的外表美,发展到现在既要求服装外表美,又要求服装有利于人体健康卫生、服用舒适。面料后整理技术的发展朝着产品功能化、差别化、高档化,加工工艺多样化、深度化方向发展,并强调提高产品的服用性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从织机上下机的各类织物坯布必须通过印染加工,包括漂白、染色、印花、后整理等,才能成为手感舒适、光泽好、外观优美、有特殊功能的织物面料。从广义上来说,这种赋予纺织材料的色彩或形态、实用效果的加工过程,称为织物整理。业内把织物整理认为是织物在完成漂白、染色或印花后,再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改善织物的外观和内在质量,提高服用性能的加工过程。介绍的织物整理是指后道“锦上添花”的整理加工。 3.今天我们主要是围绕(1)定形整理。(2) 改善织物手感。(3) 改善织物外观。(4) 其他服 用性能的改善。这四个方面展开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一,定型整理 定型整理目的是消除织物中存在的应力和应变(就是面料中的一些反抗力量,比如纤维的天然卷曲,定型就是强制把他拉直。) 1.拉幅整理 大家都知道新衣服在第一次洗水的时候会发生一定的缩水现象,是正常的,如果是大号的衣服缩成S号,那就不正常了,(解释什么是缩水,缩水率)

材料成型原理第四章答案

第四章 1. 何谓结晶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它是否仅由平衡分配系数K 0所决定?当相图 上的液相线和固相线皆为直线时,试证明K 0为一常数。 答:结晶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是指在结晶过程中溶质在液、固两相重新分布的 现象。 溶质再分配不仅由平衡分配系数K 0决定 ,还受自身扩散性质的制约,液相中的对流强弱等因素也将影响溶质再分配。 当相图上的液相线和固相线皆为直线时K 为一常数,证明如下:如右图所 示: 液相线及固相线为直线,假设 其斜率分别为m L 及m S ,虽然 C *S 、C *L 随温度变化有不同值,但 L m S m L S m T T m T T C C K /)(/)(0****--===S L m m =常数, 此时,K 0与温度及浓度无关, 所以,当液相线和固相线为直 线时,不同温度和浓度下K 0为 定值。 2. 某二元合金相图如右所示。合金液成分为C B =40%,置于长瓷舟中并从左端 开始凝固。温度梯度大到足以使固-液界面保持平面生长。假设固相无扩散,液相均匀混合。试求:①α相与液相之间的平衡分配系数K 0;②凝固后共晶体的数量占试棒长度的百分之几?③凝固后的试棒中溶质B 的浓度沿试棒长度的分布曲线。

解:(1)平衡分配系数K 0 的求解: 由于液相线及固相线均为直 线不同温度和浓度下K 0为 定值,所以:如右图, 当T=500℃时, K 0 =**L C C α=%60%30=0.5 K 0即为所求 α相与液相之间的 平衡分配系数. (2)凝固后共晶体的数量占试棒长度的百分数的计算: 由固相无扩散液相均匀混合下溶质再分配的正常偏析方程 )1(00-*=K L L f C C 代入已知的*L C = 60% , K 0 = 0.5, C 0= C B =40% 可求出此时的L f = 44.4% 由于T=500℃为共晶转变温度,所以此时残留的液相最终都将转变为共晶组织,所以凝固后共晶体的数量占试棒长度的百分数也即为44.4%. (3)凝固后的试棒中溶质B 的浓度沿试棒长度的分布曲线 (并注明各特征成分及其位置)如下: 图 4-43 二元合金相图

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习题解答(9-10-11)备课讲稿

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习题解答(9-10- 11)

第八章注射成型 2.塑料挤出机螺杆与移动螺杆式注射机的螺杆在结构特点和各自的成型作用上有何异同? (p278)注射螺杆与挤出螺杆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a)注射螺杆长径比较小,约在10~15之间。 (b)注射螺杆压缩比较小,约在2~5之间。 (c) 注射螺杆均化段长度较短,但螺槽深度较深,以提高生产率。为了提高塑化量,加料段较长,约为螺杆长度的一半。 (d)注射螺杆的头部呈尖头形,与喷嘴能有很好的吻合,以防止物料残存在料筒端部而引起降解。 (p221)挤出机螺杆成型作用是对物料的输送、传热塑化塑料及混合均化物料。 移动螺杆式注射机的螺杆成型作用是对塑料输送、压实、塑化及传递注射压力。是间歇式操作过程,它对塑料的塑化能力、操作时的压力稳定以及操作连续性等要求没有挤出螺杆严格。 3.请从加热效率出发,分析柱塞是注射机上必须使用分流梭的原因? (p278)分流梭的作用是将料筒内流经该处的物料成为薄层,使塑料流体产生分流和收敛流动,以缩短传热导程。既加快了热传导,也有利于减少或避免塑料过热而引起热分解现象。同时塑料熔体分流后,在分流梭与料筒间隙中流速增加,剪切速度增大,从而产生较大的摩擦热,料温升高,黏度下降,使塑料进一步的混合塑化,有效提高柱塞式注射机的生产量及制品质量。

6.试分析注射成型中物料温度和注射压力之间的关系,并绘制成型区域示意图。 (p298) 料温高时注射压力减小;反之,所需的注射压力加大。 8.试述晶态聚合物注射成型时温度(包括料温和模温)对其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p297)结晶性塑料注射入模具后,将发生向转变,冷却速率将影响塑料的结晶速率。缓冷,即模温高,结晶速率大,有利结晶,能提高制品的密度和结晶度,制品成型收缩性较大,刚度大,大多数力学性能较高,但伸长率和充及强度下降。反过来,骤冷所得制品的结晶度下降,韧性较好。但在骤冷的时不利大分子的松弛过程,分子取向作用和内应力较大。中速冷塑料的结晶和曲性较适中,是用得最多的条件。实际生产中用何种冷却速度,还应按具体的塑料性质和制品的使用性能要求来决定。例如对于结晶速率较小的PET塑料,要求提高其结晶度就应选用较高的模温。

注塑成型的原理图文稿

注塑成型的原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注塑成型的原理: 1.注塑成型:指将注射用的置于能加热的料筒内,受热、塑化,再施加压力,使熔体塑料注入到所需形状的模具中,经过冷却定型后脱模,得到所需形状的制品。 2.注塑成型三要素:注塑机、模具、原料 3.注塑成型条件五大要素:压力-时间-速度-位置-温度。 二.注塑机: 1.注塑机的种类: a.按塑化方式分柱塞式和螺杆式 b.按传动方式分液压式、机械式、液压机械式 c.按外型分卧式、立式、角式 目前我们公司使用的注射机为卧式、螺杆塑化、液压传动式注射机。 2.注射机的结构: a.注射系统:主要使塑料塑化和使熔体塑料注入模具功能 b.合模系统:主要模具的开模、锁模、调模、顶出功能 c.传动系统:主要控制注射机的动作能力。如油压阀、电动机 d.电气控制系统:主要注射机内部电路、开关、电路板 3.注射机的操作: a.打开注射机总电源及各开关,旋开紧急停止键

b.按下操作板上马达启动键与电热键,开启马达与料筒温度(按1次左上角灯亮为开启,再按1次左上角灯灭为停止) c.选用操作方式 c-1点动:上下模时使用,又称调模使用 c-2手动:选用此方式时操作板上的相应开关,只在按下时作相应动作,手指放开即停止 c-3半自动:选用此方式时,只需开关安全门一次,机器即做关模射出储料(冷却)开模顶出顶退,循环动作,再开安全门一次,再做一次循环 c-4.全自动:选用此方式操作,关上安全门后,机器重复关模顶出顶退(制品取出确认) 关模至打开安全门或选用其它方式操作,生产有斜顶/滑块模具禁止使用。 d.开关模动作设定:开模一般设定为慢快慢,关模一般设定为快速低压低速高压锁模。低压压力最大不可以大于15kg/cm2低压与高压之间位置不可大2mm,快速与低压间位置一般在50mm e.成型温度设定:根据各种原料成型所需温度设定,在改变设定温度时一次不可超过5°,加料段温度比熔融段温度最少要低10°,待机器上显示实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在改变设定温度时一次不可超过5°再过二十分钟才可进行熔胶,射出射退动作。 f.射出/保压的设定: 射出设定分多段和一段,根据制品质量所需设定,能使用高速尽量使用高速,射满成型制品95%左右即转换保压。在需加速加压和位置时间时一次不能超过5KG和2%,第一模产品不可超过产品的70%,防止产品粘模。保压切换分时间切换:当射出动作达到设定射出时间时立即转换保压。在生产停机10分钟以上后再开机时必须现降压力30%后开始慢满恢复原成型参数。

材料成型原理课后题答案

第三章: 8:实际金属液态合金结构与理想纯金属液态结构有何不同 答:纯金属的液态结构是由原子集团、游离原子、空穴或裂纹组成的,是近程有序的。液态中存在着很大的能量起伏。而实际金属中存在大量的杂质原子,形成夹杂物,除了存在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外还存在浓度起伏。 12:简述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的实质及其影响因数。 答:实质:表面张力是表面能的物理表现,是是由原子间的作用力及其在表面和内部间排列状态的差别引起的。 影响因数:熔点、温度和溶质元素。 13:简述界面现象对液态成形过程的影响。 答:表面张力会产生一个附加压力,当固液相互润湿时,附加压力有助于液体的充填。液态成形所用的铸型或涂料材料与液态合金应是不润湿的,使铸件的表面得以光洁。凝固后期,表面张力对铸件凝固过程的补索状况,及是否出现热裂缺陷有重大影响。 15:简述过冷度与液态金属凝固的关系。 答:过冷度就是凝固的驱动力,过冷度越大,凝固的驱动力也越大;过冷度为零时,驱动力不存在。液态金属不会在没有过冷度的情况下凝固。 16:用动力学理论阐述液态金属完成凝固的过程。 答:高能态的液态原子变成低能态的固态原子,必须越过高能态的界面,界面具有界面能。生核或晶粒的长大是液态原子不断地向固体晶粒堆积的过程,是固液界面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只有液态金属中那些具有高能态的原子才能越过更高能态的界面成为固体中的原子,从而完成凝固过程。 17:简述异质形核与均质形核的区别。 答:均质形核是依靠液态金属内部自身的结构自发形核,异质形核是依靠外来夹杂物所提供的异质界面非自发的形核。 异质形核与固体杂质接触,减少了表面自由能的增加。 异质形核形核功小,形核所需的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就小,形核容易,所需过冷度小。 18:什么条件下晶体以平面的方式生长什么条件下晶体以树枝晶方式生长 答:①平面方式长大:固液界面前方的液体正温度梯度分布,固液界面前方的过冷区域及过冷度极小,晶体生长时凝固潜热析出的方向与晶体的生长方向相反。 ②树枝晶方式生长:固液界面前方的液体负温度梯度分布,固液界面前方的过冷区域较大,且距离固液界面越远过冷度越大,晶体生长时凝固潜热析出的方向与晶体生长的方向相同。 19:简述晶体的微观长大方式及长大速率。 答:①连续生长机理--粗糙界面的生长:动力学过冷度小,生长速率快。②二维生长机理--光滑界面生长:过冷度影响大,生长速度慢。③从缺陷处生长机理--非完整界面生长:所需过冷度较大,生长速度位于以上二者之间。 20:为生么要研究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它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答:液态金属在凝固过程中的各组元会按一定的规律分配,它决定着凝固组织的成分分布和组织结构,液态合金凝固过程中溶质的传输,使溶质在固液界面两侧的固相和液相中进行再分配。掌握凝固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的规律,是控制晶体生长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在生产实践中控制各种凝固偏析的基础。 凝固过程中溶质的再分配是合金热力和动力学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凝固

合成纤维仿麂皮绒生产工艺

合成纤维仿麂皮绒生产工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穿着面料也要求色泽鲜艳、手感柔软、悬垂性及回弹性好,服装厂家也不断的开发新的工艺。 由于麂皮绒光泽柔和、质地柔软、手感细腻舒适,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因为天然麂皮绒数量有限。麂皮绒更显名贵。随着皮革鞣制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可以将羊皮、牛皮和猪皮等作绒面加工,习惯上,人们把这种经过绒面加工的天然皮革也称为麂皮绒。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又发明了人造加工的方法生产麂皮绒。通常,我们把通过人造加工而成的麂皮绒叫做人造麂皮绒或者仿麂皮绒。 中国人造革合成革网:仿麂皮绒面料就是使用特殊的纺织原料,并配合特殊的染整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特殊风格的纺织面料,是目前国内市场较为流行的高档面料之一。仿麂皮绒的手感和外观都颇似天然麂皮,它的表面纹路结构也近似天然麂皮,经过特殊的后整理后,细密平整,柔软丰满,比天然的麂皮更耐用,也更易保养。它广泛适用于现代时装、鞋材、玩具及家具装饰,是一种新颖的装饰材料。麂皮由新型原料超细纤维为主导原料,经过减量(磨毛)工艺处理,不仅具有手感柔软、悬垂性好、稳定性强(不因清洗而收缩或伸长),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防虫、防腐蚀。 人造麂皮绒的制作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机织的方法、针织的方法、非织造布的方法。我们采用的则是第一种方法。 1、设计原理 在开发合成纤维仿麂皮绒产品时,我们选用的原料是超细纤维的长丝,将其织制成织物,经过特殊的染整工艺加工,在织物成品的表面形成了细密均匀的绒毛。超细纤维具有蓬松、飘逸、手感柔软的优点,超细纤维织物的悬垂性及柔软性极好,手感舒适。超细纤维有多种型号,适合做仿麂皮绒的有涤/涤海岛型和涤/锦橘瓣型,海岛型纤维用溶解法开纤,橘瓣型纤维用剥离法开纤。采用溶解法溶解涤/涤海岛型纤维,使其开纤后成为超细旦纤维的方法较为可靠。因此,我们纬向采用涤纶16.7tex/36fx371(海岛丝)+7.6tex常规涤纶包覆倍捻,经向采用l1.1tex的涤纶做为开发仿麂皮绒产品的原料。 该海岛丝为韩国汇维仕公司的涤纶海岛丝,其单纤中共有37个岛,海的部分溶解后,单纤为0.05De。具有粉末般且柔软的手感、仿麂皮的外观。

非织造布后整理资料

非织造布后整理定义:涵盖了印染加工中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等全流程,广义上讲是指对非织造布产品进行深加工的过程,是纤维网经固网形成非织布后,所经过的一系列旨在改善外观和内在质量、提高产品使用性能、赋予产品特殊功能的加工过程。 非织造布后整理作用:(1)改善非织造布的手感和外观,提高产品的视觉和触觉效果。(2)改善非织造布内在质量,提高产品使用性能,以充分发挥纤维性能和结构特性。(3)赋予非织造布特殊功能和风格,扩大应用领域,增加花色品种。(4)增加最终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有极性亲水基和非极性疏水基构成,是双系分子。亲水基:羧基、羟基和磺酸基等,疏水基:长链烷基、环烷基等。 表面活性剂特性:(1)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分布:在界面存在方式:亲水基与水接触,疏水基垂直于水面且指向水的外侧。①低浓度时:表面活性剂分子疏水基取代部分水面,水的表面张力降低;②随着浓度增加,当表面活性剂分子占据整个表面,水的表面张力最低;③胶束的形成,继续增加浓度,水的表面张力不变,表面活性剂分子疏水基聚集形成胶束。 表面活性剂作用:(1)润湿和渗透作用。润湿作用:使原来不能被润湿的固体能够润湿的作用。渗透作用:是原来不能被渗透的固体能够渗透的过程。润湿作用于固体表面渗透作用于固体内部。(2)乳化和分散作用。乳化作用:将一种液体以微小液滴均匀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溶液的作用为乳化作用,所形成体系为乳液;分散作用:将一种固体以微小颗粒均匀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溶液中的过程是分散作用,所形成体系为悬浮液。区别:分散相乳化为液体,分散为固体。 水包油型(油/水,O/W)乳液,油分散在水中,水是连续相(外相),而油是不连续相(内相)。油包水型(水/油,W/O)型乳液,水分散在油中,油是连续相(外相),而水是不连续相(内相)。(3)洗涤作用,①利用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作用,削弱污垢与纤维间的附着力②借助搅拌和揉搓,使污垢脱落③利用其乳化分散作用,使污垢分散在洗液中,利用清水除去污垢(4)发泡作用和消泡作用。起泡稳定作用,泡沫有利之处:利用其大的表面积和低的含水率提高后整理效果和节约能源,不利之处:产生疵点。消泡表面活性剂铺展在液膜上时,液膜局部表面张力降低,并带走液膜下层液体使液膜变薄,泡沫破裂。 表面活性剂分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常用表面活性剂及特点: 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肥皂:高级脂肪酸钠盐,良好的润湿、乳化、发泡性能,洗涤性能突出,不耐硬水和酸适于中性和碱性条件,应用减少。 (2)脂肪醇硫酸酯钠盐:洗涤效果优于肥皂,适用于蛋白质纤维。 (3)烷基磺酸钠(AS):润湿性较好,乳化性一般,洗涤性较差,耐酸碱和硬水。 (4)烷基苯磺酸钠(ABS):乳化和洗涤能力强,去污能力强,广泛应用于洗涤剂和洗衣粉的生产。 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胺盐类:酸性条件下作乳化、抗静电,柔软剂等,但碱性条件下失去活性,使用受限。 (2)季铵盐类:耐酸碱,洗涤能力差,杀菌能力强。 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聚氧乙烯、多元醇型:耐酸碱和硬水,良好的润湿、发泡、洗涤、抗静电性能。

合成纤维生产安全技术

合成纤维生产安全技术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合成纤维生产安全技术合成纤维是以石油,天然气和煤作为原料,用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具有适宜分子量并具有可溶性的线性聚合物,再经纺丝成形和后处理而制得的化学纤维。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相比,合成纤维的原料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合成纤维除了具有强度高,质轻、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怕霉蛀等优越性能外,还具有耐摩擦、高模量,低吸水率,耐酸碱、良好的电绝缘等特性。可以代替棉、麻、毛等天然纤维,制成纺织品和针织品,以满足国防、科研、工农业和人们生活的需要。 合成纤维品种繁多,比较重要的有40多种。按主链结构一般可以分为碳链合成纤维和杂链合成纤维两类。碳链合成纤维是在大分子主链上全由碳原子构成的聚合物所得到的纤维,例如,聚丙烯纤维(丙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等。杂链合成纤维则是在大分子主链上,除含有碳原子外,还会有氧、氮、硫等杂原子的聚合物制得的纤维,例如,聚酰胺纤维(锦纶或尼龙)、聚酯纤维(涤纶)等。 合成纤维的生产,一般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将乙烯、丙烯,苯、二甲苯等基本有机原料通过各种方法制成单体。第二步是将单体聚合或缩聚成高聚物。第三步是把高聚物熔融或制成纺丝原液,进而纺成纤维。 合成纤维的主要品种及其简要生产过程如下:

锦纶:锦纶是聚酰胺纤维的商品名称,也叫“尼龙”、“卡普隆”。目前生产的主要品种有锦纶—6、锦纶—66、锦纶—1010三个品种。 锦纶—6:是由含6个碳原子的己内酰胺聚合制得聚己内酰胺经纺丝而成的。生产过程包括:己内酰胺的制造、聚合、纺丝及后加工。制造己内酰胺的方法有环己烷法,苯酚法,甲苯法等。生产工艺方框流程见图1。 图1锦纶—6生产工艺方框流程图 锦纶—66:是由含有6个碳原子的己二胺与6个碳原子的己二酸缩聚,并经纺丝而成。生产过程包括:己二酸与己二胺混合制成己二胺己二酸盐(简称尼龙66盐),以50%尼龙66盐的水溶液为原料,经缩聚反应得到聚己酸己二胺,再经纺丝及后加工,生产出锦纶66长丝,其生产工艺方框流程见图2。 图2锦纶66长丝生产工艺方框流程图 涤纶:涤纶是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也叫“的确良”。生产过程包括:对苯二甲酸的制造;对苯二甲酸的酯化;乙二醇的制造;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缩聚;乙二醇的回收;纺丝及后处理。制造对苯二甲酸的方法有:对二甲苯硝酸氧化法,对二甲苯分步空气氧化法,对二甲苯一步空气氧化法;甲苯氧化一歧化法和苯酐转位法等。生产涤纶短纤维是以聚酯(PET)融体为原料进入纺丝机;或以聚酯切片为原料,经干燥、熔融

6、织物的整理(后处理、整理)

6、织物的整理(后处理、整理) 机织物、针织物及其他各类织物下织机后,须经过染整加工,如练漂、染色或印花整理等工序处理,才能成为投放市场的纺织商品。在这里讲的整理内容系指织物经漂、染、印加工后为改善和提高织物品质的最后加工整理。 近年来织物的后整理发展迅速,它已以单纯地发挥纤维固有特性和效果不耐久的整理向着运用新型整理剂和设备,赋予织物更优良性能和持久性效果的方向发展,如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在性能与外观上的互仿。通过后整理使织物获得纤维本身原先并不具备的功能等。 一、织物后整理按其整理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方面(织物整理的目的); 织物整理的目的概括起来说就是使织物“完美化”,具体归纳如下: (1)使织物规格化。使织物门幅整齐,尺寸形态稳定(符合规定标准)如(拉)幅整理,防缩防皱整理和热定型等,称为定性整理。 (2)改善织物手感。如硬挺整理、柔软整理等。这类整理可用机械方法、化学方法或三者共同作用处理织物,以达到整理目的。 (3)改善织物外观。如光泽、度、悬垂性等。有轧光整理、增光整理以及其他改善织物表面的整理。 (4)其他服用性能的改善(赋予织物的新的特点)。如阻燃、拒水、化纤织物的亲水性,防静电,防起毛起球等整理。 织物后整理根据上述要求,其加工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机械后整理和化学后整理。通常将利用湿、热、力(力、压力)和机械作用来完成整理目的加工方法称为一般机械后整理。而利用化学药剂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改变织物物理化学性能的称为化学整理,但二者并无截然界线。例如柔软整理既可籍一般机械整理方法进行。也要用上柔软剂的方法获得整理效果,但大多数是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上述是按织物整理加工的工艺性质来分的,还有就是按织物整理效果来分。这种分类方法是以织物保持整理效果的程度来区分的,具体可分为暂时性整理、半耐久性整理和耐久性整理三种。

《材料成型原理》课程介绍

《材料成型原理》课程介绍 《材料成形原理》是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主干课,也是这两个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2004年列为南京理工大学校建精品课程,2008年评为南京理工大学二类校级精品课程。《材料成形原理》多媒体课件获得2006年“天空教室”杯江苏省高校第三届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二等奖,南京理工大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 现主讲团队成员是王经涛(教授)、余进(副教授)、张新平(副教授)、尹德良(讲师)、朱荣(讲师)、刘瑛(讲师)。 图1 课程层次 本课程将材料成形理论与工艺融为一体,综合介绍各种材料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方法和技术要点,适当反映当代科技在材料成形领域的新成就。本课程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绪论部分,对整个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行概括介绍;第二层次:材料成形的理论,包括:凝固理论、成形热过程基础、塑性变形力学与物理基础;第三层次:材料成形的技术,重点介绍铸造、焊接、压力加工、表面技术

及粉末冶金技术等传统加工成形技术;第四层次:先进加工技术,介绍铸锻焊各领域的最新发展,包括新材料的成形与加工、现代数字技术及机器人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以及激光成形等。如图所示。 本课程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用材料加工领域的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生动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各类材料在各种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冶金、化学冶金和力学冶金的现象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并结合材料加工的各种综合实验,了解材料加工成形的基本过程,加深理论认识,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材料成型原理及工艺 思考题

材料成型加工思考题 1.给出HAZ的概念 HAZ定义:焊缝周围未熔化的母材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了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热影响区(heat-affected zone, HAZ )。 2.焊接热循环有哪几个参数? 焊接热循环曲线可以分为加热与冷却两个阶段,采用四个参数描述其特征。 最高温度Tm:最高温度又称为峰值温度,它与HAZ中的点有对应关系,距离焊缝近的点峰值温度高。 相变温度以上的停留时间tH:可以分为加热停留时间t′及冷却停留时间t″。tH越长,奥氏体均质化越充分,但是,奥氏体晶粒长大也越严重。 冷却速度ωc或冷却时间tc:冷却速度ωc是指冷却至某一温度Tc时的瞬时冷却速度,可以在温度-时间曲线上在Tc点作切线求得。也可以采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冷却速度或者采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冷却时间tc (如t8/5,t8/3,t100)来反映冷却速度。 3.说明Tm、t8/5的含义。 最高温度Tm:最高温度又称为峰值温度,它与HAZ中的点有对应关系,距离焊缝近的点峰值温度高。焊接钢时,HAZ过热区的Tm可达1300 ℃~1350 ℃,奥氏体因严重过热而长大,冷却后组织粗大,韧性下降。 t8/5:焊接熔池的温度从800度降到500的时间,这个很重要,因为通过控制t8/5可以改变熔池的冷却速度,从而达到防止冷裂纹、控制组织以达到满意的性能。 4.说明易淬火钢与不易淬火钢HAZ组织分布。 (1)不易淬火钢HAZ组织分布 这类钢主要有低碳钢、普通低合金钢(16Mn、15MnV)等。按不同部位最高温度范围及组织变化可以将HAZ 分为四个区:熔合区、过热区、相变重结晶区、不完全重结晶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