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春季版)《清代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2017春季版)《清代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第21课清代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主要内容、社会意义、艺术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2.知道昆曲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京剧艺术的形成与特点。

3.通过对《红楼梦》内容、人物、艺术特色、社会意义以及当今“红学热”等分析,培养并提高学生对文学名著的赏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讲述《红楼梦》中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分析其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

2.阅读教材,交流昆曲和京剧艺术的形成与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名著佳作的赏析,激发学生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而献身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红楼梦》和京剧艺术。

难点:小说与京剧繁荣原因和京剧成为国粹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这句话里提到了中国四部古典小说,你知道它们的作者是谁吗?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师由此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一)《红楼梦》

明清时期的文学,最令人瞩目的是长篇小说的兴盛与发展。谈谈你所了解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红楼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达到极高的水平,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媒体出示、学生观察《红楼梦》插图提问:在《红楼梦》中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写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你喜欢哪些人物?请说出理由;知道哪些故事,请与大家一起来分享。

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组织学生讨论: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红楼梦》?

学生讨论回答明确:(1)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法、医药、茶道、花卉种植、人生哲理等等;(2)以爱情为主线。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以悲剧展示给读者,让人有撕心裂肺之痛;(3)词文优美,结构严谨,笔法高超;(4)影射历史,疑案重重,引起众多学者讨论,成为焦点,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京剧的兴盛

随着社会秩序的安定和城镇经济的发展,戏剧创作也日渐繁荣。戏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是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中被称为国粹的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形成于什么时间?京剧的角色类型有哪些?

生:京剧19世纪中期(清朝) 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形成的新剧种。

教师指出:京剧以徽剧、汉戏为基础;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道光年间正式形成。

多媒体展示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及京剧脸谱等相关图片。

组织学生讨论:京剧节奏缓慢,不适应当代社会快节奏,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学生讨论回答明确:

答:(1)京剧是我国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主要崇尚规范、墨守成规。当时人们没有电视、电影,逢年过节便唱大戏娱乐;(2)京剧流派形成自己独特

的艺术风格和一批具有此种风格的代表作品。(3)京剧艺术蕴含了200年来代代艺术家的心血,不仅有剧本、情节、冲突,还有音乐、歌唱、独白、舞蹈、武术、杂技、脸谱、头饰、服装等。都是对生活的真实的艺术表现。

三、课堂小结: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四大名著以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其中《红楼梦》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文学作品;这时的戏剧表演成为了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涌现出了著名的戏剧家和不朽的作品,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形成的京剧更成为中国的国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