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超声波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临床意义

超声波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临床意义

超声波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临床意义
超声波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临床意义

超声波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临床意义

徐志强1 齐秀玉1 王维洁1 凡 特1 余荣华1 陈博昌2

1. 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上海 200051);

2.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上海 200233)

摘要: 目的 探讨反复超声检查在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高频5.0~7.5 MHz 线阵探头,按Graf 方法,对3 010例新生儿分别在出生1周内,30~60 d ,90~120 d 进行3次发育性髋关节超声跟踪检查。结果 髋关节异常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减低;髋关节异常的男女差异明显,产时胎位在婴儿早期对其髋关节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产时胎位与髋关节异常差异不明显。婴儿髋关节在3次超声检查中发现有各种变化。

结论 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变化,需要多次超声波检查。 [临床儿科杂志,

2013,31(5):437-439]关键词: 婴儿; 超声;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

中图分类号: R7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3606 (2013) 05-0437-03

Ultrasonic screening in 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hip XU Zhiqiang, QI Xiuyu, WANG Weijie, FAN Te, YU Rong -hua, CHEN Bochang (1.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ospital of Shanghai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051, China; 2.De -partment of Orthopedics, Six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early diagnosis of infantile 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hip using repeate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3 010 neonates were tested within 7 days, 30-60 days and 90-120 days after birth by ultrasound with 5.0-7.5 MHz high frequency linear array detector using Graf method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bnormal hip reduced as the infants grew older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The fetal position was found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abnormal hip only in the early stage of infants. Various kinds of changes of the infantile hip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three-tim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Conclusion Multipl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hip needs to be performed to confirm hip dysplasia. (J Clin Pediatr,2013,31(5):437-439)

Key words: baby; ultrasound; 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3.05.010

·论 著·

基金项目:上海市级医院适宜技术联合开发推广应用基金资助项目(No.SHDC12010216)

通信作者:陈博昌 电子信箱:orthopedicchen@https://www.sodocs.net/doc/a15632571.html,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是一种与出生缺陷有关的肢体发育缺陷性疾病,包含了从轻微的髋关节不稳定到髋关节脱位的一系列病变过程。该异常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超声髋关节诊断技术具有无损伤、可重复的优点,是目前髋关节异常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拟追踪从出生至4月龄间,髋关节超声检查结果,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期间出生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1周内,30~60 d ,90~120 d 之间进行3次发育性髋关节异常B 超筛查,对有连续3次筛查资料的婴儿进行分析。所有婴儿家

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2 方法

超声髋关节检查时,婴儿取侧卧位,下肢曲髋、屈膝,检查过程中使婴儿保持安静。采用5.0~7.5 MHz 线高频阵探头,将超声探头置于股骨头长轴处并与肢体长轴平行,对股骨头、髋臼的冠状面进行扫描,Graf 法标准图像能准确显示髋关节的解剖结构,以髂骨最低点、盂唇、髂骨平面为标志。Graf 图像标志制定了α角代表骨性髋臼顶;β角代表软骨髋臼顶,通过对α角和β角的测量将髋臼发育分为四型(I 型、II 型、III 型、IV 型),II 型又分为IIa 、IIb 、IIc 和IId 4个亚型。根据Graf 法检查结果,发育性髋关节异常包括发育不成熟髋关节与病理性髋关节,其中I 型为正常髋关节,IIa 型、IIb 型为发育不成熟髋关节,IIc 型、IId 型、III 型、IV

(P <0.01);第3次筛查中,LOA 和LSA 婴儿的异常检出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左右两侧髋关节异常检出的比例也有一定的差异,见表3。2.3 髋关节分型

3 010例婴儿共6 020侧髋关节中,除I 型发育成熟髋关节外,主要为发育不成熟的IIa 、IIb 型髋关节,仅少数为IIc 型、IId 型、III 型、IV 型病理性髋关节。见表3。第1次筛查中检出较多的病理性髋关节,如IIc 型,左侧58例、右侧33例;III-IV 型,左侧1例、右侧2例。第2次筛查中仅有IIc 型,右侧5例、左侧1例,这6例病理性髋关节在第1次筛查中均异常,5例右侧IIc 型,1例左侧IIc 型,1例右侧III-IV 型。第3次筛查中仅剩下1例右侧IIc 型,该例在第2次筛查时为右侧III-IV 型,经干预后在恢复中。

大多数婴儿随年龄增长,逐渐发育为正常的I 型髋关节,但也有部分婴儿在第1次筛查正常而在第2或第3次筛查出现异常。如以每侧髋计,有2 535侧(42.1%)在3次筛查中始终为I 型髋关节,13侧(0.2%)在第1次筛查中正常而在后续两次筛查中发现异常,2 119侧(35.2%)在第1次筛查中异常而在后续2次筛查中正常,128侧(2.1%)在3次筛查中始终为异常。见表4。

型均属病理性髋关节[1]。对于检查异常的婴儿,给予家长正确的护理和分髋操训练指导。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有3 010例婴儿完成3次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B 超筛查,其中男婴1 405例(46.7%)、女婴1 605例(53.3%);枕先露(LOA )2 894例(96.1%),臀先露(LSA )116例(3.9%)。

2.2 髋关节发育不良检出率

第1次筛查,发现一侧或双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新生儿2 045例(67.94%);第2次筛查发现912例(30.30%);第3次筛查242例(8.04%);3次筛查异常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2.44,P <0.001)。每次筛查均为女性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80.81,P <0.001)

。见表1。第1次筛查中,L OA 新生儿的异常检出率高于LSA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2次筛查中,LOA 婴儿的异常检出率低于LS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性别第1次筛查第2次筛查第3次筛查χ2值

P 男809(57.6)279(19.9)80(5.7)1480.81

0.000

1236(77.0)

633(39.4)162(10.1)

χ2值

129.84136.0219.61P

0.000

0.000

0.000

表1 男女髋关节发育不良检出率比较

[n (%)]

胎位第1次筛查第2次筛查第3次筛查χ2值

P 枕先露(LOA )1957(67.7)861(29.8)233(8.0)2308.32

0.000

臀先露(LSA )

88(75.9)

51(44.0)9(7.8)χ2值

3.4810.670.01P

0.062

0.001

0.910

表2 不同胎位髋关节发育不良检出率比较

[n (%)]

分型

I 1337(44.42)1429(47.48)2334(77.54)2443(81.16)2939(97.64)2817(93.59)IIa/b 1614(53.62)1546(51.36) 671(22.29) 565(18.77) 71(2.36)192(6.38)IIc 58(1.93) 33(1.10) 5(0.17) 1(0.00) 0(0.00) 1(0.00)III-IV

1(0.00)

2(0.10)

0(0.00)

1(0.00)

0(0.00)

0(0.00)

χ2值

11.7315.2459.26P

0.008

0.002

0.000

表3 髋关节B 型超声波筛查分型

[n (%)]

3 讨论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是一种可变化的病变,无论它的临床表现还是体格检查被发现都是可变化的[2]。有作者认为大部分初生婴儿髋关节发育不成熟在出生后可以自行恢复,诊断时间越早,阳性诊断就越高。本研究结果与此一致。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有效降低该病的手术率、晚期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显著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3]。上世纪80年代初,奥地利医师Graf率先应用超声波技术诊断新生儿和小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4]。超声检查髋关节操作简单,无辐射损伤,无侵袭性,可重复观察[5]。新生儿和小婴儿髋关节异常也因此得到了及时的发现和早期治疗,降低了儿童期髋关节脱位和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病率[6]。欧洲大部分国家开展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筛查,在产房对所有的新生儿采用B超检查,阳性者转诊专科医师进一步确诊。研究提示,所有新生儿早期筛查的人均费用明显低于因延误诊断而需手术治疗的平均花费[7],并且减少了手术率[8]。然而,近二十年来研究也证实,新生儿髋关节筛查正常并不意味着髋关节发育正常,婴儿可以在随后的生长中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位。因此,对高危婴儿,强调出生后的跟踪随访,及时发现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4]。本研究在3次筛查中也发现部分婴儿在后2次筛查中再次发现异常。

目前,引起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原因还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激素、机械因素、地理环境、血型、臀位妊娠或生产、女孩、初产、家族中有髋关节发育性疾病史等有关,但这些因素的变化很大[9]。本研究也提示,左右侧髋关节异常有差异,且随着年龄增加,差异越明显。性别差异也很明显,女婴患病率高于男婴,其原因可能是女婴在宫内对母体的松弛肽比男婴敏感,使得关节韧带更松弛[10]。胎位与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本研究在第2次筛查中也发现不同胎位的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有明显差异。

本研究中,大部分婴儿的髋关节发育趋向正常,但也有少部分最终出现异常,与大多报道相符[11]。考虑儿童在遗传、激素、机械因素等共同作用下,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髋关节会出现各种变化,仅靠一次超声波检查是不够的[12],有必要反复跟踪检查,包括婴儿早期的超声波反复多次检查。

参考文献:

[1] 陈博昌,沈晓明,吴守义.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超声波检查

[J].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3,3(7):196~200.

[2] No authors list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early detection

of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lp [J]. Pediatrics,2000,

105(4Pt 1):896-905.

[3] Stein-Zamir C,Volovik I,Rishpon S,et al.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risk markers,clinical screening and out-

come [J]. Pediatr Int,2008,50(3):341-345.

[4] Graf R.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hip

joint dislocation by ultrasonography [J]. J Pediatr Orthop,

1983,3(3):354-359.

[5] 白希壮,吉士俊,范广宇,等. Graf法超声诊断婴幼儿髋

关节发育不良和脱位 [J].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

921-924.

[6] Rosenbarg N,Bialik V.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bined

elinical-sonographle scree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hip instabihty [J]. Eur J Ultrasound,2002,15(1-2):55-60.[7] Gray A,Elbourne D,Dezateux C,et a1. Economic evaluation

of uh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evel-

opmental hip dysplasia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Ireland [J].

J Bone Joint Surg Am,2005,87(11):2472-2479.

[8] Von Kries R,lhme N,Altenhofen L,et al. General ultrasound

screening reduces the rate of first operative procedures for developmentaldysplasia of the hip:a case-control study [J]. J Pediatr,2012,160(2):271-275.

[9] Bialik V,Berant M.“Immunity”of Ethiopian Jews to devel-

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a preliminary sonographie study [J]. J Pediatr Orthop B,1997,6(4):253-254.

[10] Treiber M,Tomazic T,Tckatic-Golob A,et al. Ultrasound

screening for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in the new-

born: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in the Maribor rigorn,1977-

2005 [J]. Wien Klin Wochenschr,2008,120(1-2):31-36. [11] Holen KJ,Tegnander A,Eik-Nes SH,et a1. The uge of ul-

trasound in determining the initiation of treatment in insta-

bility of the hip in neonates [J]. J Bone Joint Surg Br,1999,

81(5):846-851.

[12] Donaldson JS. Feinstein KA. Imaging of developmental dyspla-

sia of the hip [J]. Pediatr Clin North Am,1997,44(3):591-614.

(收稿日期:2012-09-11)

(本文编辑:梁 华)

第1次第2次第3次每侧髋次

正常正常正常2535(42.1)

正常异常异常13(0.2)

正常正常异常64(1.1)

正常异常正常154(2.6)

异常正常正常2119(35.2)

异常正常异常59(1.0)

异常异常异常128(2.1)

异常异常正常948(15.7)

表4 三次髋关节发育不良检查结果的对照(按每侧髋)[n(%)]

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Graf法分型

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Graf法分型 Graf法将婴儿髋关节声像结果定性、定量描述分为Ⅰ~Ⅳ型。Ⅰ型(α>60°、β<77°);髋关节在临床和声像上都是成熟的。臼顶骨轮廓优良,骨顶外缘锐利成角(Ⅰα,β<55°)或轻度变钝(Ⅰb,55°<β<77°).臼顶软骨狭窄呈三角形,对股骨头有良好覆盖。 Ⅱ型:该型髋的骨性髋臼外上缘缺少钙化,骨顶轮廓发育缺陷的部分由软骨顶增宽充填,覆盖在股骨头上.分为4种类型. (1)Ⅱa:指出生12周以内婴儿(α角为50°~59°)。根据Graf标尺规定,如α角在50°~59°,但大于周龄标尺所示最小值,则为Ⅱa(+),否则为Ⅱa(—)。例如,生后3周婴儿α角55°,大于标尺的53。5°刻度时,该髋为Ⅱa(+),如为52°,则为Ⅱa(-)。 (2)Ⅱb:指12周以上婴儿髋(α角50°~59°,β角<55°),称骨化延迟型。 (3)Ⅱc(α角43°~49°,β角<77°):与Ⅱb相比,反映骨性髋臼发育的口角减小,而软骨顶角度增大,股骨头主要由软骨顶覆盖,很不稳定,称为临界髋。 (4)Ⅱd:Ⅱc髋中的日角继续增大(>77°)。股骨头将偏离由软骨顶和骨顶共同组成的髋臼弧心轨迹,软骨顶和盂唇向上外侧移位,声像上称为偏轨髋。

Ⅲ型(α<43°,β>77°):Graf将此型分为Ⅲa和Ⅲb。两类髋中股骨头均向上外方脱位,但Ⅲa软骨顶为无回声结构,是透明软骨成分,INb的软骨顶可见有程度不同回声。说明透明软骨可能发生了纤维化或变性改变. Ⅳ型:该型髋的声学特点是股骨头脱位,表面只有薄层关节囊覆盖,髋臼唇盂和软骨顶也向原始髋臼的内下方移位.通常在单一冠状声像上,脱位的股骨头和髋臼不能同时完整显现,参考测量点难以辨认,所以,对Ⅳ髋不进行角度定量测量。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指南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指南 (第七届全国???科学术会议2009年4?15?-18?)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是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以空间和时间上的不稳定为特征的?组病变的总称,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髋?发育不良。DDH可造成患?的步态异常、相邻关节发育异常、脊柱继发畸形,导致成年后下腰痛和髋关节退?性变引起的疼痛。由于该病与髋关节发育过程紧密相关,不同年龄组的表现和相应的治疗各不相同。 DDH治疗的?的是取得稳定的同?圆复位,避免股?头缺?性坏死(AVN)。早诊断、早治疗是提?疗效的关键。 (?)出?~6个? 此阶段为DDH治疗的黄?时段,?法简便易?,依从性好,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1、临床表现与体征:?腿?纹和臀纹不对称,关节弹响和下肢不等长等。脱位侧髋关节外展试验阳性。 Ortolani/Balow征阳性。肢体不等长,Allis(Galleazzi)征阳性等。 2、影像学检查: ≤4个?患??选髋关节B超检查,Graf法;>4个?患?可拍X线双髋正位?,常?指标为Perkin?格、髋?指数(AL)、中?边缘?(CEA)、Shenton线、泪滴(Teradrop)征。 3、治疗:?选Pavlik吊带,维持髋关节屈曲100°~110°,外展20°~50°。24?时维持。禁脱位动作(包括检查和更换?服)。定期B超检查,1次/1~2周 。若3周后B超提?取得同?圆复位,则继续维持2~4个?。然后使?外展?具直?髋?指数(AL)<25°,中?边缘?(CEA)>20°。如果3周后B超及临床检查提?未取得复位,则停? Pavik吊带,改?其他治疗?法。否则后脱位的股?头持续压迫髋?壁可致吊带病(髋?后壁发育不良)。其他治疗?法包括?具(固定体位同吊带)或直接采?闭合?膏固定,禁忌??醉下复位、穿戴极度(蛙式)外展?具,以避免损伤股?头软?和AVN。 (?)7个?~18个? 随年龄的增加,体重与活动量加?,使?吊带的依从性和疗效下降。 1、临床表现和体征:除上述表现外,查体可见双臀外观不对称,会阴宽,?转??位,望远镜征(telescope征)、Allis征阳性。 2、治疗:?选?醉下闭合复位、?类位?膏管型固定。复位应在全?下施?,闭合复位前,应切开或经?切断内收长肌,必要时同时切断髂腰肌肌腱,以轻柔的Ortolani?法复位。观察指标为安全区(safe zone)>20°。建议使?欧乃佩克?关节造影。若造影显?股?头软?缘于髋?内壁间隙>4mm,提?头?间有软组织嵌顿,阻碍复位。放弃闭合复位,改?经内侧?路(Ludolff、Ferguson)或前外侧?路(Bikini、S-P)?切开复位。术前可??牵引1-2周,或持续数周达到复位。 复位后?类位?膏管型固定髋关节屈曲100°、外展40-50°、旋转中?位共3个?,然后更换?膏,继续外展位?膏管型或?具固定3-6个?。 以上治疗结束后,病?有以下?种情况: ①头?同?圆复位,观察;每半年拍??次; ②头?复位,但残余髋?发育不良,表现在髋?陡直,AI>24°,但Shenton线连续,穿戴外展?具,尤其是夜间佩戴;每4个?拍??次,观察髋?包容(AI、CEA)改善情况,或是否有半脱位出现; ③残余半脱位,表现在Shenton?线不连续,通常伴有髋?发育不良。可穿戴外展?具,每3个?复查?次,共观察6~12个?。拍?尤其是站?位负重下的?盆正位,如显?有持续存在的半脱位(Shenton?

超声技术诊断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情况及临床意义探究

超声技术诊断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情况及临床意义探究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应用超声技术诊断的 临床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医院诊治的68例髋关 节发育不良患儿,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后者使用X线诊断,前者使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特异性高于对照组,敏 感性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技术应用于小儿髋关节 发育不良的诊断过程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技术;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小儿骨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对于患儿的身体健 康具有较大的影响,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X线技术是诊断该疾病的主要技术, 但是6个月以下的患儿,关节主要由透明的软骨构成,利用X线技术诊断时并不 能够显示髋关节形态,并且会造成辐射[1]。超声技术是一种诊断技术,这能够分 辨髋关节不良患儿的软组织和软骨,并且能够重复操作,不会产生负面辐射。本 次就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超声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8例参研样本全部均由核磁共振成像、临床症状检查确诊为小儿髋关节发育 不良,于本院进行诊断,纳入时间为2016年2月,截止时间为2018年2月,随 机分为两组(34例/组)。观察组中有19例男性患儿,有15例女性患儿,年龄 1-9月,平均年龄(3.5±0.9)月;对照组中男病患儿占20例,女病患儿占14例,年龄1-8月,年龄均值(3.3±0.7)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纳入标准:①患儿资料完整;②患儿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畸形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情况的患儿。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使用X线技术进行诊断,取患儿仰卧位,将患儿下肢保持中立为,对称盆骨,应用飞利浦X射线机拍摄患儿盆骨部位的X线,随后将患儿的髋关节 内旋45度,外展45度,拍摄此部位的X线。 观察组患儿行超声技术诊断,使用超声诊断仪(型号:飞利浦L12-5)诊断 患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情况,参数设置为:频率6.5-13MHz,取患儿仰卧位,将患 儿躯干与探头摆放平行,仔细观察患儿股骨头、骨性髋臼等部位的发育情况,在 诊断中不停移动探头,得到患儿髋关节声像图,在声像图中尽量显示出患儿软骨 性髋臼顶、股骨头等部位,将关节囊和髂骨附件的连线作为基线,在患儿髋关节 声像图上测量软骨性髋臼盖线与基线的夹角(β角)、骨性髋臼盖线与基线的夹 角(α角),若患儿髋关节β角为55度-77度,髋关节α角为43度-60度,表明 患者髋臼间和股骨头之间的缝隙较大,则表明患儿的髋关节发育不良。使用上述 方法对患儿两侧的髋关节分别进行检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应用超声技术诊断和X线诊断的符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 资料诊断符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以%表示,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与髋发育不全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髋发育不全 本病简称CDH(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isplasia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股骨头在关节囊内丧失其与髋臼的正常关系,以致在出生前及出生后不能正常发育。Hipkocsates早在公元前就描述了本病,之后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今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课题。 流行病学 本病的发病率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地域、生活习惯、民族等,其发病率相关很大,在意大利北部、法国和德国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Mckeown等1960年报道英国伯明翰发病率为0.7%,而瑞典为1%,在日本和美洲印第安部落发病率也较高。而Hodgson 认为我们中国的发病率很低,他主要是指中国南方地区,因为带小孩的习惯是二髋分开;膝关节屈曲,因这种婴儿体位能纠正髋

关节脱位,而实际上在我国不同地区发病率也不一致,但缺乏完整统计资料。但发病率也不会太低。而在非洲地区,发病率为世界上最低地区。 我国资料大致是:存活儿童发病率为1%。左侧多于右侧约为10∶1,双侧脱位者以右侧为重。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5~6。头胎特别是臀位产儿中有较高的发病率,约有16%的臀位产儿并发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不同地区的发病率不同,中国北方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南方,华北地区的发病率为3.8%,华东地区为1.1%,华南地区为0.7%。 病因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当然,多发性畸形附有髋关节脱位应属于先天性畸形。总的说来,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病因并不是单一的。这说是说有许多因素参加才会引起此症的产生。 (一)遗传因素无可否认的事实说明此症有明显的家族史,尤其在双胎婴儿中更为明显,有此症之患者家族中其发病率可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_百度百科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_百度百科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好治.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又称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是一种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的病变,如能作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临床效果是满意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称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其发生率世界各地区有较明显差别,我国并没有完全整的统计资料,就上海某些产院调查的约为0.91‰,北京地区为3.8‰,沈阳某院为1.75‰,香港为0.07‰,这些资料都不够全面,也不能反映我国的发生率,估计我国的发生率大概为1‰。约20%的先髋脱位有家族史;80%的先髋脱位是第一胎;沈阳某院新生儿普查家族遗传为1/14,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226例中只有4例有遗传史;遗传因素并非为先髋脱位发病的重要因素。先髋脱位发病率以女孩占绝对优势,我国统计男女之比为1:4.75. 地区与种族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别,这与遗传因素、环境影响和生活习惯有关;习惯背背婴儿的民族发生率低,如南非、中非一些地区,爱斯基摩人,朝鲜族人和广东、香港地区;喜欢用捆绑方法的民族,使新生儿髋关节固定于伸展、内收位,其发生率明显增高,如北意大利,北美印地安人,德国和北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以及我国汉族的习惯。冬季出生的婴儿,其发生率明显增高。臀位产发病率较高,国外约23%,上海26%,沈阳28.5%,正常生产中只占5%;臀位产发生先髋脱位较头位产高10倍;剖腹产发生先髋脱位较阴道产高,上海统计占30%,有显著差异,同时发现剖腹产中体重重的婴儿发病率高。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主要病理特点是: ①髂腰肌紧张、挛缩,压迫髋臼的入口; ②关节囊变形呈葫芦样; ③股骨头颈变形,主要有股骨头呈椭圆形,股骨颈短,股骨颈前倾角增大; ④髋臼变形,主要有髋臼窝浅小,呈三角形,髋臼指数增大,关节盂唇内卷; ⑤股圆韧带增粗变长,关节软骨变性等。 先髋脱位的分型: 1、单纯性先天性髋脱位 (1)髋关节发育不良:又称为髋关节不稳定,X线片常以髋臼指数增大为特点,多数采用髋关节外展位而随之自愈,约1/10将来发展为先天性髋脱位,还有少数病例持续存在髋臼发育不良,年长后出现症状。 (2)髋关节半脱位:X线片有髋臼指数增大,髋臼覆盖着部分股骨头,这是一种独立的类型,可长期存在而不转化为全脱位。 (3)髋关节全脱位:股骨头完全脱出髋臼,根据股肌头脱位的高低可分为四度: Ⅰ度:股骨头仅向外方移位,位于髋臼同一水平; Ⅱ度: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相当于髋臼外上方水平; Ⅲ脱出的股骨头位于髂骨翼的部位; Ⅳ脱出的股骨头上移达骶髂关节水平。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诊疗指南【最新版】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诊疗指南发布机构: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骨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COA, Chi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小儿创伤矫形学组 指南的设计和制定步骤依据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及2016年中华医学会发布的《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基本方法及程序》。 指南的使用者和应用的目标人群:本指南供临床医生特别是小儿骨科医生、新生儿医生及护理工作者、妇幼保健医生、超声科医生使用及参考。本指南仅作为治疗参考,具体治疗需个性化分析。 临床问题的遴选和推荐意见的形成:本指南通过系统检索及专家调查,确定了0~2岁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治的争议问题共22项,制定专家问卷。于第二届DDH高峰论坛暨指南启动会期间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分别于第三届DDH高峰论坛和2016年COA小儿创伤矫形学组会议中进行了问卷反馈和再收集,通过德尔菲法,获得了专家共识,

最终形成了本指南。 一、概述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包括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及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使DDH的定义涵盖了更大的范围:未成熟的髋关节、轻度髋臼发育不良的髋关节、不稳定(可脱位或可半脱位)的髋关节、半脱位的髋关节和完全脱位的髋关节。DDH诊断敏感性提高的同时,也给诊疗带来了困惑。本指南集中讨论2岁以下DDH患儿的诊断和治疗。 1992年北美骨科年会将先天性髋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更名为DDH,更准确地表明了该病的特点。一方面,出生时发现的髋关节发育轻微“异常”可能在出生后几周内逐渐趋于正常;另一方面,出生时“正常”的髋关节也可能逐渐发展为DDH。这种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使DDH的诊断更加复杂。出生后髋关节不稳定的发生率为1%,髋关节脱位为1‰-2‰,地域之间略有差异。 DDH的确切病因不明,但发病有其内在诱因和外在诱因。内在诱因包括:关节韧带松弛、女性(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5~9倍)、基因缺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又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四肢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指患儿出生前及出生后也包括出生过程中发生股骨头和髋臼在发育和(或)解剖关系中出现异常的一系列髋关节病症。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我国小儿跛行、双下肢致残的常见原因。 【护理常规】 1.术前 (1)了解患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类型及严重情况,评估患儿步态及自理情况。指导步态异常患儿勿跑、跳,注意防止跌倒。 (2)行皮牵引患儿抬高床尾10~15cm,保持力线一致及有效的牵引力与反牵引力,预防压疮及便秘、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3)术前应清洁患儿石膏固定范围内的皮肤,训练患儿学会床上使用便器排尿、排便。 2.术后 (1)按石膏固定的护理常规,教会其家长正确的给患儿接尿、便,防止尿、便污染石膏,刺激皮肤和污染伤口。 (2)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并及时更换污染敷料。 (3)饮食与营养:手术当天饮食宜清淡,术后第1天患儿可恢复普食,可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嘱患儿多饮水,以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4)体位:术后去枕平卧双下肢抬高,醒后枕枕头,术后3d可

摇高床头,直至可以坐。 (5)功能锻炼:术后初期主要为足趾背伸,趾曲活动;术后3d 进行坐卧练习;进行侧卧翻身练习;术后1~2个月去石膏后不能负重活动;术后3个月取克氏针后可负重活动。 【健康教育】 1.休息与活动术后患儿应长期避免以双下肢剧烈活动为主的运动。 2.饮食指导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排便通畅,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促进骨骼愈合。保持石膏清洁干燥,防止尿、便污染。 3.用药指导遵医嘱按时给药。告知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4.心理指导告知患儿及其家长疾病情况,减轻其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康复指导开放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后应继续坚持功能锻炼,注意避免患肢内收和内旋。 6.复诊须知定期门诊复查,闭合复位后应根据复位情况决定继续更换石膏或外固定支架。

右髋关节发育不良会形成什么并发症

右髋关节发育不良会形成什么并发症在生活中髋关节是经常发生疾病的部位,但有些患者的髋关节疾病是先天形成的,也有后天不良因素引起关节发育不良就是经常出现的疾病类型,根据髋关节的部位可分为左右两边,身体所出现的疾病症状都是相同的,只是发病部位有异常,患者要留意髋关节的来适症诊断,防止可怕且严重的并发症,那么右髋关节发育不良会形成什么并发症呢? 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此系医源性并发症,主要是机械性压力致动脉缺血所致。Salter提出5条诊断标准: (1)复位后1年,股骨头骨骺核仍不出现。 (2)复位后1年,现存骨骺核生长停滞。 (3)复位后1年,股骨颈部变宽。 (4)股骨头变扁,密度增加或出现碎裂现象。 (5)股骨头残余畸形,包括头变扁变大、扁平髋、髋内翻、股骨颈短宽等。

2.术后再脱位术后再脱位虽然发病率不高,但一旦发生,预后不良,可发生股骨头坏死和关节僵硬,应尽力预防。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关节囊紧缩不理想,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其次为前倾角过大而未给予矫正;还有头、臼不对称,处理不好等原因。应加强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早手术处理。 3.髋关节运动受限或僵硬此并发症较为常见,患者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脱位股骨头位置越高,髋关节周围挛缩越重,若未行矫正,极易发生髋关节运动受限或僵硬,特别是术后应用髋人字石膏固定者更易发生,应加强术后的早期关节功能锻炼,采取髋关节外展石膏支架固定,术后1周应坐起练习活动。也可不用石膏固定,术后采用持续性被动活动 (CPM)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右髋关节发育不良出现的并发症较多,最严重的就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而经常出现的并发症则是术后再脱位与运动受到限制。此时患者的髋关节异常症状是非常明显的,患者前往医院检查即可确诊,在治疗时疾病本身的治疗是重要的,而并发症的医治也是同等重要的,如果患者不注意医治,病情会快速的发展。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分期

专科小词典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分期: 1S tahe li 病理分型(根据股骨头、髋臼的形态和相容性分为4型): 型:髋臼和股骨头均失去正常形态,但其大小和形态相符,包容良好。 !型:股骨头变宽变扁平,髋臼塑形能力差,仍保持球窝形。 ?型:球形相容,指正常发育的髋关节。 #型:球形不相容,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髋臼直径大于股骨头直径,髋臼外上缘应力过于集中。 2K arl Perner 分型:K arl P erner jian 将DDH 分为4度: 度:轻度,股骨头虽覆盖不全,但仍位于轻度发育不良髋臼的中心,CE 角介于11?~35?之间。 !度:中度,股骨头尚位于中心,CE 角在0?~10?之间。 ?度:重度,股骨头向上外侧脱位,病损髋臼相应浅变平,CE 角呈负角。 #度:完全性髋关节脱位,股骨头位于髋臼外缘,患肢明显短缩。 3OAH 分期:津山直一将DDH 继发OAH 分为4期: 前期:髋臼角异常增大,CE 角<20?,关节间隙正常,负重区硬化。 初期:髋关节间隙变窄,负重关节面硬化,骨刺形成,髋臼与股骨头匹配差。 进展期:关节面增生,关节间隙明显狭窄,股骨头向外移位,负得区骨硬化、囊性变。 晚期:髋关节间隙消失,股骨头塌陷、变形、磨损、向外上移位,髋臼外侧缘明显增生、硬化。 4实用分型: 赵云鹤等以X 线表现为基础,结合髋关节的力学关系和技术特点,提出实用性形态分型,共分为两大类6个亚型:同心圆型:轻型:CE 角>10?或AH I %75% 中型:0?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精)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 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的情况调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 https://www.sodocs.net/doc/a15632571.html, 中华骨科网 https://www.sodocs.net/doc/a15632571.html, 2006年10月

序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陈博昌教授根据国内在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诊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准备。设计了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情况调查表。 该调查内通非常全面并结合临床实力进行调查,其包括了DDH早期诊断治疗的概念方法。通过这一调查研究,为国内统一对DDH的概念认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DDH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规范,为解决医患纠纷提供可靠客观的依据都有重大作用。 中华小儿骨科学足全力支持这项工作,我向陈博昌教授及儿童医学中心从事小儿骨科的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小儿骨科的同道积极配合和参与这项调查工作中来,为更好的诊治损害儿童健康的常见疾病DDH做出我们的努力。预祝该项调查研究获得圆满成功! 张锡庆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小儿骨科学组组长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

中华骨科网引言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是小儿骨科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陈博昌教授根据国内在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诊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准备。设计了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情况调查表。 经过中华骨科网版主间商议,认为:此调查能够提高骨科医生对DDH的认识,也是上网骨科医生所期望的。为此,经各版主及网站管理员商定后,决定参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陈博昌教授的调查,并积极予以支持,以更好的体现出对于DDH的认识的地域性差异,医生之间的差异等等,得到更客观的数据。 调查表下载填写完答题页毕后请将你的结果发至中华骨科网邮箱:bonefour@https://www.sodocs.net/doc/a15632571.html, 或者将答题纸请通过邮寄或电子邮件寄至:上海市东方路1678号,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冯林医生收,邮政编码:200127,电子邮件:amanda_feng@https://www.sodocs.net/doc/a15632571.html, 对于积极参与此项调查,并反馈调查结果者,如果您是中华骨科网的注册用户,请提供您的注册用户名。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奖励10个积分(仅限将结果回复于中华骨科网邮箱的参与者,因为此通过此方式我们可以确认参加人的信息以及防止重复)。

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Graf法分型

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Graf法分型 Graf法将婴儿髋关节声像结果定性、定量描述分为Ⅰ~Ⅳ型。Ⅰ型(α>60°、β<77°);髋关节在临床和声像上都是成熟的。臼顶骨轮廓优良,骨顶外缘锐利成角(Ⅰα,β<55°)或轻度变钝(Ⅰb,55°<β<77°)。臼顶软骨狭窄呈三角形,对股骨头有良好覆盖。 Ⅱ型:该型髋的骨性髋臼外上缘缺少钙化,骨顶轮廓发育缺陷的部分由软骨顶增宽充填,覆盖在股骨头上.分为4种类型。 (1)Ⅱa:指出生12周以内婴儿(α角为50°~59°)。根据Graf标尺规定,如α角在50°~59°,但大于周龄标尺所示最小值,则为Ⅱa(+),否则为Ⅱa(—)。例如,生后3周婴儿α角55°,大于标尺的53.5°刻度时,该髋为Ⅱa(+),如为52°,则为Ⅱa(—)。 (2)Ⅱb:指12周以上婴儿髋(α角50°~59°,β角<55°),称骨化延迟型。 (3)Ⅱc(α角43°~49°,β角<77°):与Ⅱb相比,反映骨性髋臼发育的口角减小,而软骨顶角度增大,股骨头主要由软骨顶覆盖,很不稳定,称为临界髋。 (4)Ⅱd:Ⅱc髋中的日角继续增大(>77°)。股骨头将偏离由软骨顶和骨顶共同组成的髋臼弧心轨迹,软骨顶和盂唇向

上外侧移位,声像上称为偏轨髋。

Ⅲ型(α<43°,β>77°):Graf将此型分为Ⅲa和Ⅲb。两类髋中股骨头均向上外方脱位,但Ⅲa软骨顶为无回声结构,是透明软骨成分,INb的软骨顶可见有程度不同回声。说明透明软骨可能发生了纤维化或变性改变。 Ⅳ型:该型髋的声学特点是股骨头脱位,表面只有薄层关节囊覆盖,髋臼唇盂和软骨顶也向原始髋臼的内下方移位。通常在单一冠状声像上,脱位的股骨头和髋臼不能同时完整显现,参考测量点难以辨认,所以,对Ⅳ髋不进行角度定量测量。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指南(全文)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指南(全文)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是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以空间和时间上的不稳定为特征的一组病变的总称,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DDH可造成患儿的步态异常、相邻关节发育异常、脊柱继发畸形,导致成年后下腰痛和髋关节退行性变引起的疼痛。由于该病与髋关节发育过程紧密相关,不同年龄组的表现和相应的治疗各不相同。 DDH治疗的目的是取得稳定的同心圆复位,避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一)出生~6个月 此阶段为DDH治疗的黄金时段,方法简便易行,依从性好,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1、临床表现与体征: 大腿皮纹和臀纹不对称,关节弹响和下肢不等长等。脱位侧髋关节外展试验阳性。 Ortolani/Balow征阳性。肢体不等长,Allis(Galleazzi)征阳性等。 2、影像学检查: ≤4个月患儿首选髋关节B超检查,Graf法;>4个月患儿可拍X线双髋正位片,常用指标为Perkin方格、髋臼指数(AL)、中心边缘角(CEA)、

Shenton线、泪滴(Tera)征。 3、治疗: 首选Pavlik 吊带,维持髋关节屈曲100°~110°,外展20°~50°。24小时维持。禁脱位动作(包括检查和更换衣服)。定期B超检查,1次/1~2 周。若3周后B超提示取得同心圆复位,则继续维持2~4个月。然后使用外展支具直至髋臼指数(AL)<25°,中心边缘角(CEA)>20°。如果3周后B超及临床检查提示未取得复位,则停用 Pavik 吊带,改用其他治疗方法。否则后脱位的股骨头持续压迫髋臼壁可致吊带病(髋臼后壁发育不良)。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支具(固定体位同吊带)或直接采用闭合石膏固定,禁忌非麻醉下复位、穿戴极度(蛙式)外展支具,以避免损伤股骨头软骨和AVN。 (二)7个月~18个月 随年龄的增加,体重与活动量加大,使用吊带的依从性和疗效下降。 1、临床表现和体征: 除上述表现外,查体可见双臀外观不对称,会阴宽,大转子高位,望远镜征(telescope 征)、Allis征阳性。 2、治疗: 首选麻醉下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管型固定。复位应在全麻下施行,闭合复位前,应切开或经皮切断内收长肌,必要时同时切断髂腰肌肌腱,以轻柔的Ortolani手法复位。观察指标为安全区(safe zone)>20°。建议使用欧乃佩克行关节造影。若造影显示股骨头软骨缘于髋臼内壁间隙>4mm,提示头臼间有软组织嵌顿,阻碍复位。放弃闭合复位,改用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