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雨点》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浅谈《雨点》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aa1101510.html,

浅谈《雨点》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作者:邹恒宙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19年第01期

低年段的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如果反复单调地全篇进行朗读,只会使学生口干舌燥,昏昏欲睡。如果一味地抓住字词,与段篇章划分开来,看起来似乎是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单方面的训练,实际上只会削弱语言本身的表现力,对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却是不利的,这样的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雁过无痕”。

因此,我觉得低年级的朗读训练要将品味词语的“精雕”与辐射全文的“粗刻”相结合,粗中有细,细中有粗。因为品味词语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再由词作为支撑点直接辐射到文,就避免了因为琐碎而把文章割裂,破坏了文章美感之弊病。两方面相串联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对一些准确、传神、生动的词语,让学生自主品味,又有助于学生进入文章,领悟文章情感,理解课文内涵。

《雨点》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的一首引导孩子认识自然现象的小诗,文章一共四句话,每一句字数相同、形式一样,读起来节奏感很强。课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雨点落入池塘、小溪、江河和大海里的不同模样: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四个地方、四种动作是一年级的孩子所熟知的,也是他们可以真切感受甚至直接表现出来的,这就大大方便了孩子们把抽象的文字具象化。因此只要抓住这些词,理解这些词,读好这些词,学生与文章之间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就不用告诉他们用什么感情、什么语气去读,他们也能自主地有感情地朗读。

一、扣词会意比较朗读

想读好词语,首先要能体悟词语的意思。其次是要能展开想象,进入词语所描绘的情境中去—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个字词都是情与境的结合体。

1. 排排队,感受不同

通过读文,大家了解到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里,然后我顺势出示这几幅图,问道:看看这几幅画可以怎么排列?请学生上来排列,学生就按照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这样的顺序排列,于是我又问为什么这样排列,孩子一下子说出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孩子们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我顺势引导:“其实它们的差别还有很多呢,你们还知道吗?”因为这四个地方孩子是有切实感受和生活经验的,所以应该能够找到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果然有的孩子提到它们的流水速度不一样,池塘里的水很平静,基本上感觉不到流动,而小溪里的水呢缓缓的慢慢的,江河里的水则是又急又快,海洋里的更是气势磅礴。通过比较,孩子们切实领会到这四个地方是不同的,接着我让孩子们试着读出这四个地方的不同气势,此时进行朗读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小朋友们读到“池塘”就是轻轻的,感觉很平静;读到“小溪”又是那么灵动可爱,仿

相关主题